《我为什么而活着》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4232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5.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为什么而活着》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我为什么而活着》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我为什么而活着》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我为什么而活着》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我为什么而活着》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为什么而活着》教案.docx

《《我为什么而活着》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为什么而活着》教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为什么而活着》教案.docx

《我为什么而活着》教案

《我为什么而活着》教案

  www.5y

  kj.co

  m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把握的结构,体会罗素随笔简洁而又富有哲理的特点。

  2、能力目标:

通过读写结合的方法对人生价值的问题进行探究,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写作能力。

  3、情感目标:

了解罗素的生平及其积极崇高的人生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把握作者的人生观,对“我为什么而活着”这个命题产生自己的思考。

  教学难点:

在阅读中品味本文语言所具有的感召力、感染力以及它所带有的理性色彩。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人生之于宇宙,是何其短暂的一瞬;人生之于岁月,是一个何其匆匆的过客。

我们降临到这个世界,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桃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在这短暂的一生里,我们又将做些什么呢?

“我为什么而活着?

”这是一个拷问过无数智者心灵的命题。

同学们有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呢?

在上这篇课文之前,请大家闭上你的眼睛,想想苍茫浩瀚的宇宙,想想这十七八年流逝的青春,用心思考一下,你为什么而活着?

  (学生闭目沉思2分钟)

  二、推进新课师:

哪位同学介绍一下,你是为什么而活着的?

  生:

我为了我的父母而活着,从小到大,我的父母含辛茹苦照顾我的学习和生活。

与我的幸福相比,他们是那样的辛劳,是那样的伟大。

所以我为了我的父母而活着,以后我会更加努力,回报我的父母。

  师:

你带着一颗感恩的心去思考了这个问题,具有很现实的意义。

你的生命承担了一分责任,同时你又是幸福的。

  生:

我为了自己而活着。

  师:

为自己而活着的人,其人生并不一定都有崇高的价值和意义。

你能再进一步说说“为了自己”的含义吗?

  生:

为了自己的幸福快乐、生活的目标——就是我的理想……

  师:

为了别人的幸福而生活的人才是真正的幸福。

我想你的理想一定也是高远的。

  生:

我的父母都是农民。

每年水稻都会面临许多病虫害,让他们在田间劳作辛苦备尝。

如果有一种技术让水稻不再有病虫害,那是一件多么好的事情啊!

我的理想并不一定能实现,但是无论它能否实现,我都会尽力地去做。

  师:

孟子曾说过: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这是一种博爱和对人类的同情。

你爱你的父母,也怜悯所有的农民。

虽然实现你的理想一件很艰巨的事,但我相信通过你的不懈努力,终有一天你会成功的。

  ……

  刚才同学们都谈了自己为什么而活着,下面我们来看看英国著名的哲学家、数学家罗素对这个问题的思考。

(板书:

我为什么而活着)

  课前我布置了一个任务,让同学们去查找一下罗素的相关资料,下面哪位同学向大家介绍一下罗素?

  生:

罗素(1827~970),英国著名思想家、哲学家,他是一位知识渊博的文化巨人,在哲学、数学、政治、教育、伦理、文学、宗教等科学领域都有很大的建树。

他一生写过70多本专著,给人类留下了丰富的精神财富。

被视为“20世纪最知名、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还被无数人视为是“未来时代的先知”;他还是著名的数学家、逻辑学家,社会活动家,在1950年他又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被称为“百科全书式文学家”,又被公认为“富有鼓动天才的辩论家”。

  师:

很好。

这位同学详细介绍了罗素的一些资料,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他是从哪个方面向我们展开介绍的呢?

  生:

成就方面。

  师:

他一生取得这样的成就,是因为他的一生是不息求索、追求知识的结果。

除了知识成就方面,还有没有同学找到其他方面的资料呢?

(学生默然)

  我这里也整理了一份罗素的资料,读给大家听听,希望大家在听的时候,思考一下我是从几个方面介绍罗素的。

(师读罗素的资料)

  师:

请问我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罗素的?

  生:

三个方面,先介绍了罗素的爱情,再介绍了罗素的知识和成就、最后介绍了罗素追求和平反对战争。

  师:

很正确。

罗素的一生,是激情澎湃、热情浪漫的一生,是不息求索、追求知识的一生,是捍卫和平、对人类的苦难充满同情、关爱的一生,这样的一生,也当然是丰富多彩、精彩纷呈的一生。

《我为什么而活着》这篇正是作者一生追求的体现。

我介绍罗素的时候用了总分总的形式,同学们看看这篇采用了什么结构?

  生:

也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

  师:

下面请同学们用2分钟的时间浏览全文,思考一下罗素究竟是为什么而活着,并且用简洁的语言将之概括出来。

  生:

渴望爱情、追求知识、同情苦难。

  师:

罗素为什么渴望爱情呢?

  生:

它带给人狂喜,它可以解除孤寂,爱情的结合使人看到天堂景象的神秘缩影。

  师:

那么罗素追求哪些方面的知识呢?

  生:

渴望了解人的心灵,希望知道星星为什么会发光,想知道毕达哥拉斯的思想威力。

  师:

作者在这里用诗意的语言表明了自己的追求,哪位同学能用概括性的语言表述出来呢?

  生:

应该指的是人类自身、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

  师:

很正确。

作者除了渴望爱情、追求知识外,还同情人类的一切苦难。

在第一段就讲到:

这三种激情,就像飓风一样,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地把我吹来吹去,吹到濒临绝望的边缘。

我们说,有追求应该是幸福的,作者为什么说苦海和绝望呢?

  生:

尽管罗素对人类苦难抱一颗同情之心,但同时他面对这些苦难时深感自己的无能为力。

这种同情心给他带来不安和痛苦,而且自己也深受其害。

老师刚才在介绍罗素的时候就提到了这一点。

  师:

很好。

文中第四段说到:

爱情和知识,尽其可能地把我引上天堂,但同情心总把我带回尘世。

这句话写出了追求爱情、知识和同情苦难的联系。

同学们讨论一下,并思考它们到底有着怎样的联系?

  (学生讨论,交流)

  师:

(总结)渴望爱情、追求知识是理想,而同情苦难则是现实。

渴望爱情、追求知识是为了自己,同情苦难则是为了他人。

对人类不可遏制的同情心是作者追求爱情和知识的真正动力。

从这里也体现出一个思想家拯救人类苦难的良知。

只有对人类心存怜悯,爱情才能纯洁和崇高,知识才能更好地奉献给人类。

当这个社会不再需要同情和怜悯的时候,这个世界将是多么和谐、繁荣和美好。

  尽管这样的人生带给作者不安和痛苦,乃至自己也深受其害,但罗素对这样的人生却深感幸福——“这就是我的一生,我觉得它值得活。

如果有机会的话,我还乐意再或一次。

  从这里,我们看见了人作为人的伟大之处,看到了罗素这种缘于人类良知的悲悯情怀和博大真诚的人类之爱。

  人生境界有大有小,像罗素这样的人生境界就是大境界。

我们是不是该对“人为什么而活着”这个问题作进一步的思考和感悟呢?

  下面我给出三个人物:

司马迁、屈原、真的猛士,同学们先花2分钟时间讨论一下他们的人生价值和意义,以“人为什么而活着”为话题,以“人生短暂,犹如一个匆匆过客”为开头,写一篇不少于80字的短文,短文必须包括所给出的人物,并且体现出你对人生价值的认识和思考。

  (学生讨论、写作,写完以后学生自读、交流)

  师:

大家都谈了自己的感悟,也体现出各自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认识和思考。

老师也写了一篇文字,仅供大家参考。

(师读)

  三、课堂小结

  师:

作家毕淑敏说过这样一句话:

人生是没有意义的,你要为之确立一个意义。

卢梭也说过:

人生的价值是由自己决定的。

有意义的人生、有价值的人生,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只有确立崇高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我们的人生才不会无为和虚度。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相信同学们都有自己的收获。

下面请同学们再次闭上你的眼睛,回顾一下这节课,在这45分钟里,你获得了什么?

  (学生闭目思考)

  生:

我明白了一个人要有崇高的人生追求,无论成功与否,这样的人生都是有意义的。

  生:

人生短暂,人在这个世界上要活出自己的价值,要做一个对他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生:

我觉得树立一个远大的目标和理想很容易,关键是在平常的学习生活中,我们能不能持之以恒,为这个目标奋斗不息。

  四、布置作业:

  师:

刚才同学们谈了自己的收获,我感到很欣慰。

目标的实现在于平时的努力。

一生既是漫长又是短暂的,它像一段旅程,在这段旅程里,我们祝福也坚信同学们都会欣赏到人生最美丽的风景。

  课后请同学们以“我的人生风景”为题,写一篇随笔,作为这一周的小作文。

(提示:

这里的人生可以是整个人生,也可以是人生的某段旅程。

  五、下课

  附:

  一、罗素资料:

  出生于英国,他2岁丧母,4岁丧父,由他的祖父把他抚养成人。

他一生坎坷,命运多舛,但他始终坚强地生活。

他一生追求知识、追求真理。

  罗素追求爱情,在他漫长的一生中,他爱过不止一个女性,经历过几次婚姻的变故,但他始终是真诚的。

  罗素一生著书71种,论文几千篇,在哲学、数学、政治、历史、宗教、社会学等方面,皆有极大的建树,享有“百科全书式思想家”之称。

他被称为“20世纪最知名、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还被无数人视为是“未来时代的先知”;他还是著名的数学家、逻辑学家,社会活动家,又被公认为“富有鼓动天才的辩论家”。

在1950年他又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被称为“百科全书式文学家”。

  罗素的文学作品并不多,他的文学成就并没有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但人们爱屋及乌,于1950年把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他,理由是“表彰他捍卫了人道主义理想和思想自由的多样而意义重大。

  罗素一生追求和平,反对战争,曾2次因反战而入狱。

1961年,89岁高龄的罗素因参与核裁军的游行被拘禁7天。

1967年他和萨特还成立了民间法庭——“罗素法庭”,揭露美国的战争罪行。

  罗素的一生,是激情澎湃、热情浪漫的一生,是不息求索、追求知识的一生,是捍卫和平、对人类的苦难充满同情、关爱的一生,这样的一生,也当然是丰富多彩、精彩纷呈的一生。

  二、板书设计:

  我为什么而活着

  罗素

  渴望爱情

  追求知识

  同情苦难

  解除孤寂

  看见天堂缩影

  人类自身

  自然科学

  社会科学

  饥饿的儿童

  无助的老人

  孤寂贫穷痛苦的世界

  (分)

  这就是

  我的一生

  (总)

  被折磨的受害者

  情澎湃、热情浪漫

  不息求索、追求知识

  捍卫和平、同情关爱

  带来狂喜

  三、写作范例

  人生短暂,犹如一个匆匆过客。

有多少人被埋在了历史的荒漠,有多少人却选择了永生。

  司马迁隐忍苟活,穷尽毕生心血,终于写出了煌煌巨著《史记》。

他的“苟活”,使自己的人生价值得到了完美实现。

  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他面对国难,毅然赴身湘流,他虽然死了,却告诉什么另一种活的方式。

  鲁迅笔下的真的猛士,为了民族存亡,视死如归,他们无论生与死,都让我们看到了民族的希望。

  我们不能碌碌无为地活着,不能平平庸庸、浑浑噩噩地活着。

我们既然来到这个世界上,就应该树立远大的目标,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生命价值而活着。

  www.5y

  kj.co

  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