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工程技术人员职业标准.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419293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4.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路交通工程技术人员职业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道路交通工程技术人员职业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道路交通工程技术人员职业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道路交通工程技术人员职业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道路交通工程技术人员职业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道路交通工程技术人员职业标准.docx

《道路交通工程技术人员职业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路交通工程技术人员职业标准.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道路交通工程技术人员职业标准.docx

道路交通工程技术人员职业标准

道路交通工程技术人员职业标准

(征求意见稿)

目录

第一章总则4

第二章术语5

第三章执业范围6

第四章职业道德7

第五章职业知识8

5.0.1公共基础知识8

5.0.2专业知识8

5.0.3职业法规9

5.0.4职业规范9

第六章职业技术11

6.0.1交通调查和信息收集技术11

6.0.2数据处理和分析技术11

6.0.3需求预测和建模技术12

6.0.4方案评估技术12

第七章职业技能13

7.0.1交通政策与法规咨询13

7.0.2交通运输系统规划13

7.0.3交通运输系统设计13

7.0.4交通运行管理与控制14

7.0.5综合交通运输组织与管理15

7.0.6交通安全、管理、服务设施工程设计与维护16

7.0.7智能交通运输系统规划、设计、数据分析与应用16

7.0.8交通运输系统综合评估与评价17

第八章职业能力18

8.0.1注册交通工程师职业能力18

8.0.2注册高级交通工程师职业能力19

第九章职业活动22

第十章职业环境24

第十一章评价方法25

第一章总则

1.0.1为加强对交通工程技术人员的管理、确保从事交通工程技术工作的人员达到所需的专业素质、规范职业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制定本《道路交通工程技术人员职业标准》(以下简称《标准》)。

1.0.2道路交通工程技术人员是指在交通运输领域从事交通政策、规划与设计、运行与运营及管理、附属设施建设与维护、咨询和研究等的工程技术人员;以确保交通安全和居民的基本出行需求、减少交通所产生的环境负担,促进实现交通运输系统的最优配置为工作目标,具备编制交通与运输规划、设计与运行/运营/养护管理方案等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

1.0.3交通工程技术人员分为两级,即注册交通工程师和注册高级交通工程师。

第二章术语

2.0.1知识

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包括陈述性知识(“是什么”的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如何做”的知识)。

交通工程知识,是人脑对客观的交通及其关联系统的主观表征,包括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2.0.2技能

通过练习而获得的动作方式和动作系统。

2.0.3能力

对学到的知识和技能经过内化的产物,是个体发展技能的潜能。

2.0.4工作任务

工作活动中一组具有特定目标的行为组合。

2.0.5一般工作活动

为了完成核心工作任务所执行的由一个或多个工作活动组成的工作单元。

2.0.6细节工作活动

完成一般工作活动所组成工作单元而执行的特定行动或要素,是细节的工作活动。

第三章执业范围

3.0.1交通政策与法规。

3.0.2综合交通与运输体系规划及专项规划。

3.0.3交通与运输系统设计。

3.0.4综合交通与运输组织及管理。

3.0.5交通运行管理与控制。

3.0.6交通安全、管理、服务设施的工程设计与维护。

3.0.7智能交通与运输系统规划、设计。

3.0.8综合交通系统运行与运营评价、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

第四章职业道德

4.0.1守法遵章,奉献社会

在履行工作职责中,遵守国家的法律及有关规章制度,遵守公共道德和社会良知,决心将个人的知识与技能毫无保留地奉献给公众利益,充分发挥职业能力,尽其所能实现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最优方案,注重历史、文化与环境保护。

4.0.2尽职履责,诚实守信

忠实于交通工程师的职业,尽己所能地履行职责,支持合法的工作相关活动,保守机密;友好、诚信,不弄虚作假,廉洁自律,在执业范围内从事业务,保证质量,真诚服务,努力达成工作目标。

4.0.3团结友善,客观公正

团结协作,尊重他人,与同一领域人士共享专业知识技能和利益,传承技术经验;保持客观性,能公平、公正地处理问题,致力于交通行业的发展,不利用专业知识与能力谋取不正当的个人利益,维护道路交通工程师名誉。

4.0.4恪守职业,努力创新

忠诚于道路交通工程师职业,接受继续教育,不断精进专业的相关知识与技能,对科研过程及成果的真实性负责,不断提高个人的职业能力与修养,努力创新,积极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

第五章职业知识

5.0.1公共基础知识

(1)掌握数学及自然科学类(含物理学、化学、地理学等)基础知识;

(2)掌握电子与信息技术类、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类、系统工程学等基础知识;

(3)掌握人文社科类、经济管理类基础知识;

(4)掌握不少于一门外语。

5.0.2专业知识

(1)掌握交通运输系统基本构成(人/货物、交通工具、交通设施、环境、信息、规则等)及其基本概念、基本特性和基本规律;

(2)掌握与交通工程相关的工程基础类专业知识,包括:

工程力学与材料类、工程测量与制图类、交通工程学基础、信息与控制工程基础等;

(3)掌握交通系统分析、交通行为学、运输经济学、交通社会学等专业基础知识;

(4)掌握交通系统规划、设计、管理与控制等技术方案的主要内容和流程;

(5)掌握城市规划原理、道路勘测设计、道路工程、控制工程、道路建筑材料、智能交通与控制、计算机辅助设计等相关知识。

(6)熟悉交通工程相关的政策、法规、技术标准规范和相关管理规定。

5.0.3职业法规

交通工程技术人员需要掌握交通运输领域相关的城乡规划、交通安全、管理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包括:

(1)《城乡规划法》

(2)《道路交通安全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

(7)《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

(8)《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法》

5.0.4职业规范

1.规划类

(1)《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

(2)《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办法》

(3)《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规范》

(4)《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技术标准》

(5)《环境影响影评技术导则城市轨道交通HJ453》

(6)《城市道路交叉口》

2.设计类

(7)《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规范》(GB50490)

(8)《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

(9)《城市快速路设计规程CJJ129》

(10)《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152》

(11)《城市客运交通枢纽设计规范》

(12)《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

3.设施类

(13)《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

(14)《城市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GB51038》

4.安全类

(15)《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CD81》

(16)《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指南JTGTB05》

(17)《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规范JTGB05》

第六章职业技术

6.0.1交通调查和信息收集技术

6.0.1.1掌握大地空间和道路线形及附属交通设施测量工具(包括测距、空间定位、气压高程、坡度测量等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

6.0.1.2掌握交通工程相关的居民出行调查、问卷调查等手段,进行交通行为调查的技术;

6.0.1.3掌握利用交通流固定检测设备信息收集技术,以及交通移动体定位和移动信息收集技术;

6.0.1.4掌握信号机等交通控制设备的使用方法;

6.0.1.5了解常用的交通环境监测系统构成、基本原理及操作方法;

6.0.1.6掌握应用计算机工具进行数据存储和管理的技术。

6.0.2数据处理和分析技术

6.0.2.1掌握运用常用数据处理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初步处理,利用表格、图形等手段,突出交通现象、规律的技术;

6.0.2.2掌握交通工程常用软件使用方法及二次开发原理,以及制图工具和交通地理信息系统分析技术等;

6.0.2.3掌握交通数据统计与分析、数据融合与挖掘基本方法和技术;

6.0.2.4掌握交通运输工程相关的宏观、中观和微观仿真技术及其工具使用方法。

6.0.3需求预测和建模技术

6.0.3.1掌握客运交通出行需求产生-吸引、分布、方式选择、交通流分配及其组合的交通需求建模技术;

6.0.3.2掌握中长期交通需求预测分析技术和短时交通需求预测分析技术;

6.0.3.3掌握货运需求预测技术;

6.0.3.4掌握交通选择行为建模技术;

6.0.3.5掌握交通流建模技术;

6.0.3.6掌握交通网络分析建模技术。

6.0.4方案评估技术

6.0.4.1掌握交通供需平衡评估技术;

6.0.4.2掌握交通供给和服务可靠性的评估技术;

6.0.4.3掌握多因素(安全、效能、环保等)综合评价交通规划、交通设计、管控及服务方案的技术和方法。

第七章职业技能

7.0.1交通政策与法规咨询

掌握交通与运输领域交通政策和标准规范的编制、研究、应用等技能。

主要包括:

(1)编制交通与运输领域相关标准、规范等技术性文件。

(2)起草交通与运输发展战略及行业相关政策性文件。

7.0.2交通与运输系统规划

掌握交通与运输系统的需求分析、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专项交通与运输规划及交通影响评价等技能,主要包括:

(1)制定综合交通与运输调查方案,组织调查。

(2)分析交通与土地利用的关系,进行交通需求预测,综合多方面信息,制定交通与发展目标及实现该目标的步骤。

(3)编制综合交通与运输系统及专项规划和交通影响分析。

7.0.3交通与运输系统设计

掌握交通与运输系统问题分析、解决方案设计及评价等技能,主要包括:

(1)掌握将综合交通规划或其他专项规划方案转化为各种交通方式有机结合的、网络及局部的交通组织设计方法和技术;

(2)掌握综合运用标志标线和工程措施,确保道路交通安全、方便交通弱者(老年人和残障人士)与行人自行车出行,及多种出行方式通畅出行的交通设施功能、性能和系统优化设计与评价方法。

包括:

网络交通流组织优化、公共交通优化设计、无障碍通道设计、行人与自行车交通系统优化设计、交通枢纽优化设计、道路交叉口交通优化设计、多路口交通协调设计、交通语言系统(标志和标识)优化设计、交通附属设施布局设计、交通安全设计、交通环境与景观协调设计等。

7.0.4交通运行管理与控制

根据道路交通管理目标和需求,制定交通管理政策与方案,拟定交通控制策略和控制方案,具体包括:

(1)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兼顾效率和环保的目标,制定行车管理与停车管理方案和措施,包括:

交通流组织管理、车速管理、车道管理、禁行管理、停车管理等。

(2)制定步行与非机动车交通管理方案和措施,包括:

行人过街管理与控制、非机动车交通管理与信号控制。

(3)制定信号控制路口的交通管理方案和措施,包括:

标准路口、环形交叉路口、畸形交叉路口的多相位控制等。

(4)制定无信号控制交叉口的交通管理方案和措施,包括:

全无控制、主路优先、环形交叉路口等。

(5)制定特殊需求和事件条件下交通组织与管理方案,包括:

重大集会、恶劣天气、突发事件等。

(6)依据路网交通流特征,研究交通系统管理与交通需求管理措施及方案。

(7)依据交叉口流量流向及网络交通流分布,制定交叉口及网络交通信号控制方案,包括:

单点感应与定时控制、干线协调控制,以及区域协调控制等。

(8)制定城市快速道路交通管理与控制方案,包括流入管理与控制、流出管理与控制、进出口匝道与衔接道路交叉口协同控制等。

(9)制定交通诱导管理方案。

7.0.5综合交通与运输组织和管理

掌握客运、货运组织基本原则、方法,具备制定与实施组织方案的能力,具体包括:

(1)基于统计和预测货运量,编制货运生产计划以及车辆运行作业计划;

(2)编制货运装卸机械配合工作组织,编制装卸机械化方案。

(3)针对综合交通枢纽开展客流组织管理、内部换乘管理;通过监控平台实现信息发布、信息诱导等服务;针对突发事件开展安全疏散和应急管理。

(4)基于统计和预测客运线路的客流分布,编制客运线路台班及车辆台数配置方案。

(5)进行路面公交、枢纽、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等综合交通流进行综合组织与优化。

7.0.6交通安全、管理、服务设施工程设计与维护

掌握交通安全设施、管理设施、服务设施的施工图设计、施工与维护养护工作,具体包括:

(1)进行道路交通施工图识读和施工现场勘察,熟悉图纸会审程序与主要内容;明确技术标准、质量标准、设计特色等。

(2)针对设计施工图的技术交底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3)熟悉工程构造与材料,能正确选择、级配、检验和应用各种常用建筑材料,列出材料明细表(特殊材料、数量、种类)。

(4)利用测量放线工具做好测量放样和定位工作。

(5)对所有原始资料进行定期整理,会对项目范围内的图纸、文件、竣工资料等各类资料进行整理,并装订成册,归档,保管。

7.0.7智能交通运输系统规划、设计、数据分析与应用

(1)编制智能交通运输系统规划,进行系统设计和相关建设项目的可行性分析;

(2)应用先进的检测技术和设备开展交通信息检测,熟悉交通信息的实时、可靠传输方法,并应用相应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交通信息融合与数据挖掘等。

7.0.8交通与运输系统综合评估与评价

(1)依据相关标准和规范,针对交通系统及其基础设施新建或改建项目开展交通影响评估,编写评估报告;

(2)依据相关标准和规范,针对交通系统及其设施开展交通安全评估,鉴别事故多发点,并提出改善措施和方案。

(3)对新建或改建交通系统及其工程项目进行后评价。

(4)对客运或货运交通和运输系统进行服务与绩效综合评估。

第八章职业能力

8.0.1注册交通工程师职业能力

职业能力包括一般职业能力、专业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具体为:

1.一般职业能力

(1)具备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分析并解决复杂交通工程问题的能力。

(2)选择、开发与应用恰当的技术手段、资源、现代工程技术、信息数据技术等,开展实验、数据提取与处理、预测与模拟等。

(3)具备跟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的能力,包括:

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

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4)具备团队合作能力,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5)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6)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2.专业能力

(1)掌握扎实的交通工程理论基础和专业技术;

(2)熟练掌握若干项交通工程职业技能,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3)了解交通工程专业技术发展前沿,掌握本专业领域的最新技术动态,具有较强的科研和技术创新能力。

(4)能独立或在指导下带领团队完成中小型、一般复杂交通与运输系统的规划、设计、管理、控制,以及评估和咨询工作,辅助完成大型、特殊复杂交通运输系统相关工作。

3.职业综合能力

(1)跨职业的专业能力:

数学和测量方法应用能力;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应用外语解决技术问题和交流的能力。

(2)方法能力:

具备制定工作计划并带领团队实施的能力,收集项目信息并分析筛选,在工作中不断进行校正和调控的能力。

(3)社会能力:

具有团队协作、人际交往和沟通协调的能力。

在工作中能带领团队共同完成工作,做到管理公平公正,准确判断、自律裁定事物。

(4)个人能力:

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心、法制意识,讲求诚信,爱岗敬业、工作负责、在团队中起到领头人的作用和独特的个人魅力。

8.0.2注册高级交通工程师职业能力

高级道路交通工程师的职业能力包括一般职业能力、专业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具体为:

1.一般职业能力

(1)熟练掌握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分析并解决复杂交通工程问题的能力。

(2)选择、开发与应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技术、信息数据技术等,开展实验、数据提取与处理、预测与模拟等。

(3)熟练掌握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的能力,包括:

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国内外专业学术会议演讲、交流,具备较宽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

(4)具备团队领导能力,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负责人或主要骨干的角色。

(5)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6)良好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习惯,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2.专业能力

(1)掌握扎实的交通工程理论基础、先进的交通工程前沿技术,具备较强的科研和技术创新能力。

(2)精通若干项交通工程职业技能,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10年以上),熟练掌握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3)能独立带领团队完成大型、特殊复杂交通与运输系统工程的规划、设计、管理与控制、评估和咨询工作。

3.职业综合能力

(1)跨职业的专业能力:

熟练掌握数学和测量方法应用能力;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熟练应用外语解决技术问题和交流的能力。

(2)方法能力:

科学制定工作计划并带领团队实施,收集项目信息并分析筛选,在工作中不断进行校正和调控的能力。

(3)社会能力:

具备较强的团队写作、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在工作中指导团队完成工作,做到管理公平公正,准确判断、自律裁定事物。

(4)个人能力:

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心、法制意识,讲求诚信,爱岗敬业、工作负责,具备较强的团队领导能力,以及个人魅力。

第九章职业活动

交通工程技术人员能够开展的职业活动见下表。

交通工程技术人员职业活动表

序号

核心

工作任务

一般工作活动

细节工作活动

1

交通政策与法规

交通政策分析与评估

交通发展战略和政策制定

交通标准与规范编制

数据采集与分析、执行效果指标确定、效果评价模型与方法、交通发展战略发展决策、政策调整与优化、技术标准与规范制定

2

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及专项规划

交通发展战略规划、综合交通网络规划、交通专项规划(公路网、城市道路、公共交通、交通枢纽与场站、城市停车设施、慢行交通)、交通运输项目前期规划

交通基础设施及运行相关数据分析,交通供给与需求平衡分析,交通发展趋势及规模预测,交通方式与结构确定,交通网络与设施布局优化,交通衔接及运能与运力分析,交通设施功能与建设计划

3

交通运输系统设计

城市道路交通设计、公共汽车交通设计、枢纽交通设计、停车场(库)交通设计、交通安全设计、交通语言系统设计、交通设计技术评价分析

设计基础数据资料调查与分析、问题诊断与分析、设计指标确定、概念设计、详细设计、方案比选与评价

4

综合交通运输组织与管理

道路运输组织与管理、铁路运输组织与管理、航空运输组织与管理、水路运输组织与管理、综合枢纽与场站运输组织、交通运输组织与信息管理

交通运输组织架构、运输组织管理设施与设备、运输组织管理网络设计、运输组织调度与监控、交通运输应急管理

5

交通运行管理与控制

道路交通运行管理、停车系统运行管理、平面交叉口交通运行管理、快速道路交通管理、信号交叉口单点控制、干线交叉口信号联动控运行制、区域交通信号控制、快速道路交通控制

交通设施基础条件及运行数据分析,道路机动车行驶运行状态评价、慢性交通系统运行状态评价、公共交通运行评价、交通运行监控方案设计与模拟仿真,交通控制系统信号参数计算与分析,交通控制参数设定

交通工程技术人员职业活动表(续)

序号

核心

工作任务

一般工作活动

细节工作活动

6

交通安全、管理、服务设施工程设计与维护

交通安全设施设计与维护、交通收费系统设计与维护、交通监控系统设计与维护、高速公路服务区设计与维护

交通标志设计与检测评定、道路标线设计与检测评定,安全护栏和防眩设施设计与检测评定,服务区功能与景观设计,收费站棚设计、收费系统设计,监控设备布设与通讯、供电系统设计与检测。

7

智能交通系统规划、设计、数据分析与应用

智能交通系统规划、智能交通系统设计、交通大数据分析与应用

智能交通系统架构与功能、系统设备布设与参数选择、系统软件开发与设计、系统数据集成与分析、数据应用与扩展

8

交通运输系统及建设项目综合评估与评价

交通运输系统安全与效能综合评估,建设项目新建改建的交通、经济、环境评价

运输系统与项目的评价指标、运输系统与项目的评价方法,运输系统与项目的措施及效果评价

第十章职业环境

10.0.1法律环境

我国现行的体制、机制和法律、法规等法律环境。

10.0.2政策环境

社会经济不同发展水平下,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国家有关产业、行业、土地、环境等政策环境。

要求从业者能够适应宏观的交通运输规划和政策工作,方案制定的设计工作,进一步向交通与运输管理以及复杂的评价分析和决策支持工作环境的交叉与横跨。

适应交通相关的公共政策制定、规划管理、交通运输系统及其设施的建设、运行与运用及执法部门的协同工作环境。

具备能够适应工程与技术、政策与投资、行政与管理等工作环境的交叉及跨越。

10.0.3技术环境

涉及到交通运输行业的技术政策、技术标准体系等行业技术环境。

特别是交通工程职业广泛地涉及到工学、管理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城市科学、经济学、社会学、行为学、法律等多学科,从业人员应具备多学科交叉环境的适应能力和适应性。

10.0.4作业环境

符合国家劳动保护、安全生产等相关规定的室内、常温内业工作环境和野外、常温的外业作业环境。

10.0.5健康环境

有利于员工身心健康、充分发挥潜能的和谐工作环境。

第十一章评价方法

11.0.1道路交通工程技术人员职业能力采取专业学历和职业能力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其中职业能力评价采取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评价方式,考试大纲全国统一。

11.0.2注册交通工程师只需参加理论考试(笔试,百分制,60分及以上者为合格),包括《交通工程基础》(交通流理论、交通行为理论、网络分析理论)、《交通工程相关知识》、《交通工程相关法规与规范》和《交通工程实务》4个科目。

11.0.3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恪守职业道德,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均可申请参加理论考试:

(一)取得交通运输类大学专科学历,从事交通工程业务工作满7年;

(二)取得交通运输类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从事交通工程业务工作满5年;

(三)取得通过专业认证(评估)的交通运输类本科学历或学位,从事交通国内工程业务工作满4年;

(四)取得交通运输类硕士学位,从事交通工程业务工作满3年;

(五)取得通过专业认证(评估)的交通运输类硕士学位,从事交通工程业务工作满2年;

(六)取得交通运输类博士学位,从事交通工程业务工作满1年。

除上述规定的情形外,取得其他专业的相应学历或者学位的人员,从事交通工程业务工作年限相应增加1年。

11.0.4理论考试成绩实行滚动管理,3年为一个周期,在连续3个考试年度内参加所有科目的考试并合格者,具备注册交通工程师的职业能力。

11.0.5具备注册交通工程师职业能力者,从事交通工程业务工作满5年后方可申请参加注册高级交通工程师职业能力评价。

注册高级交通工程师在理论考试基础上还需参加面试。

面试官由至少5位具备同等及以上能力者组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