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415872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9.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六单元教案.docx

《第六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单元教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六单元教案.docx

第六单元教案

课题

18、沙漠中的绿洲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新词。

3、了解阿联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营造美好生存环境的壮举。

认识改造环境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人类家园的情感。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新词;了解阿联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营造美好生存环境的壮举

教学难点

了解阿联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营造美好生存环境的壮举。

认识改造环境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人类家园的情感。

教学准备

挂图、卡片

课时

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习本课生字、生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3、研读课文第一段。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本课生字、生词。

  

教学难点:

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研读课文第一段。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出示沙漠的图片:

哪些同学了解“沙漠”?

谁能说说“沙漠”的特点?

2、板书课题:

沙漠中的绿洲。

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既然沙漠是荒无人烟的不毛之地,为什么会有绿洲呢?

二、初学课文,掌握字词。

1、学生自读课文。

提出自读要求:

①有感情、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②读的过程中画出生字、生词,有不理解的地方标上记号;③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师检查自读情况:

同学们都预习过了,现在老师就要检查检查你们的预习情况了。

(1)检查生字。

(板书生字)

价劣挖填漂侍

生字正音:

“侍”是翘舌音,“填、漂”是三拼音。

注意书写:

“劣”上下比例相等,上部“少”的一撇要稍长些;“侍”不要写成“待”;左右结构的字均是左窄右宽。

(2)检查生词。

(小黑板出示)

代价眨眼星罗棋布不毛之地

恶劣霎时纵横交错源源不断

(3)同学们还有没有自己不理解的词语?

(学生提出一些不理解的词语师生共同探讨。

星罗棋布:

形容数量很多,分布很广。

不毛之地:

指贫瘠、荒凉的地方。

纵横交错:

形容交叉、错杂的样子。

(4)开火车读生字、生词。

3、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主要向我们介绍了阿联酋人民在茫茫的沙漠中为了改造生活环境,辛勤种植并精心侍弄花草树木,终于建成绿洲,营造出良好生存环境的壮举,表现了阿联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4、全班齐读课文。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说说读了这一段后,自己头脑中浮现出什么样的景象。

(抓住“到处、白茫茫”想象沙漠的广阔无垠和荒凉,抓住“星罗棋布”想象大沙漠中绿洲遍布的情景)

2、你还读懂了什么?

从哪里看出来?

(抓住“白”与“绿”的对比,体会)

3、引导学生用星罗棋布说一句话。

4、指导朗读。

四、作业设计。

1、正确书写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第2—7自然段,感受绿意以及人民的用心。

2、了解阿联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营造美好生存环境的壮举。

认识改造环境的重要性。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了解阿联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营造美好生存环境的壮举。

认识改造环境的重要性。

一、复习旧课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二、走入“迪拜”,感受“绿意”

(一)走进“沙漠”。

1、引导学生抓住关键的词语、句子;

白茫茫一片……

地面全是白花花的盐碱,好像……

土是咸的,水也是咸的,简直是块不毛之地!

2、教师适时板书:

恶劣、不毛之地、咸而板结、环境十分恶劣。

3、看图,进一步感受环境的恶劣。

4、指导读好句子。

(二)感受“绿洲”。

1、这些绿洲究竟是什么样的?

让我们跟随作者到其中的一个绿洲去看看。

2、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绿树成阴,鲜花遍地”的情景吗?

从哪儿看出人们很爱惜花草树木?

3、出示图片,看图进一步感受美好。

4、指导朗读。

(第二句要读出赞美的语气,第三句要读出佩服的语气)

三、精读第三自然段

1、这沙漠中的绿洲是怎么来的?

我们一起看看阿联酋人民是怎样把恶劣的自然环境建设成如此良好的生存环境的。

2、边读边做记号,用“——”画出写环境恶劣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写阿联酋人民不怕困难、建设绿洲的句子。

3、交流出示句子,理解词句。

环境恶劣的句子——第三自然段中的3~4句。

阿联酋人民不怕困难、建设绿洲的句子——第三自然段中的6~8句。

(1)指名说说当地的环境怎样恶劣。

(相机理解:

不毛之地)

(2)指名说说阿联酋人民是怎样建设绿洲的?

(3)指名说说阿联酋人民为什么这样做?

(4)指导朗读。

4、再好好读读这两段文字,你有什么体会?

(引导学生体会:

困难是巨大的,建设绿洲的代价是巨大的,但阿联酋人民不怕困难、建设绿洲的决心是坚定的)

5、齐读第三自然段。

四、精读第4~6自然段,感受“精心侍弄”

1、自读4~6自然段,谈谈你有什么感受?

(1)引导学生理解“侍弄”。

(2)你从哪里体会到阿联酋人民珍爱花草树木?

2、再读课文,你从哪里体会到他们像爱护孩子一样爱护花草树木?

圈画相关的词、句。

3、指导朗读。

五、课堂小结

1、教师:

阿联酋人民为什么那样爱护花草树木?

2、那么,在阿联酋,仅仅只有迪拜这样一个绿洲城市吗?

(不是)你是怎么知道的?

(星罗棋布)

3、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想法?

(用我们的双手,尽己所能地保护环境,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六、作业设计:

1、以“迪拜街头风光”为题,写一段话。

2、做课文相关练习。

板书设计

 

练习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19、云雀的心愿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能用“可以……也可以……”造句。

3、认识森林对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及破坏森林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森林对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及破坏森林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难点

认识森林对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及破坏森林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准备

挂图、生字卡片

课时

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生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理清文章段落,概括各个段落的大意。

3、学习第14、15自然段,了解云雀母子的心愿。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本课生字、生词。

  

教学难点:

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习第14、15自然段,了解云雀母子的心愿。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新课

1、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心愿,能不能告诉大家,你的心愿是什么?

2、板书课题:

云雀的希望。

二、初学课文,掌握字词。

1、学生自读课文。

提出自读要求:

①有感情、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②读的过程中画出生字、生词,有不理解的地方标上记号;③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师检查自读情况:

同学们都预习过了,现在老师就要检查检查你们的预习情况了。

(1)检查生字。

(板书生字)

厌滥贫垮冠刷壤擦邀

生字正音:

“滥、贫、冠”是前鼻音;“壤”是后鼻音。

注意书写:

“滥、垮、壤、擦”左窄右宽;“刷”左宽右窄;“邀”的捺则要托住上半部分。

(2)检查生词。

(小黑板出示)

讨厌冲垮树冠冲刷枯枝败叶

土壤邀上泛滥凶猛乱砍滥伐

(3)同学们还有没有自己不理解的词语?

(学生提出一些不理解的词语师生共同探讨)

(4)开火车读生字、生词。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四、教学第14自然段。

1、质疑:

看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提出来?

2、以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读后思考:

云雀的心愿是什么?

3、出示句子:

“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

明年春天,我一定邀上小伙伴,到那片沙漠上去种树,让沙漠重新变成绿洲。

这是我的心愿。

4、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小云雀的心愿很大?

(实在、太、一定、重新)

5、指导朗读。

五、作业设计:

1、抄写生字、生词。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森林对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及破坏森林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认识森林对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及破坏森林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两位新朋友,他们就是——(云雀)他们有一个美好的心愿,还记得是什么吗?

(沙漠绿洲)

2、课文的哪一个自然段写了云雀的心愿?

齐读这段话。

二、细读课文,感受危害

(一)研读2~4自然段,感受“沙漠贫瘠”。

1、他们先来到了哪儿?

(沙漠上空)

2、他们飞到一片沙漠上空看到了什么?

3、你喜欢这儿吗?

小云雀喜欢吗?

4、妈妈又是怎么说的?

5、看到茂密的森林逐渐变成贫瘠的沙漠,你有什么感受?

6、谁再来读一读云雀母子的对话?

(指名读、齐读)听了云雀母子的对话,你觉得森林重要吗?

为什么?

7、指导朗读;练习用“森林实在太重要了!

因为……”的句式练习说话。

8、小结:

森林可以保护土壤。

(出示:

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

(二)研读第5~10自然段,感受“河水泛滥”

1、他们飞呀飞呀,飞到了一条大河的上空(出示大河图)

2、观看课件:

河水像脱缰的野马,咆哮着向下游冲去,村庄被洪水淹没。

使学生在情境中感知砍伐森林的危害之大。

3、你看到了什么?

(指名说)课文中又是怎么写的呢?

出示:

“只见大河的水位很高,浑黄的河水……一些村庄淹没在洪水之中”

(1)指导朗读句子。

(2)看到这么凶猛的洪水,小云雀不由得挨近了妈妈,害怕地说——(生读),妈妈叹了一口气说——(生读)

4、森林就是森林,为什么说是“森林水库”呢?

(出示第10自然段的2、3、4句话)请同学们默读这段话,静下心来思考思考,从这段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5、原来森林还有蓄水的作用,出示:

森林不就是一座大水库吗?

(指名读、齐读)

6、你读懂这句话了吗?

森林是不是大水库?

(出示:

森林就是一座大水库)(生齐读,体会两句话的语气)

7、小结;如果没有森林水库,许多地区将发生水灾,大面积的农田、村庄也都会淹没在洪灾之中,看来——(出示:

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

(三)研读11~13自然段,感受“气候恶劣”

1、他们又继续飞呀飞呀,真是又累又热,赶快飞回家休息休息吧!

(出示森林图)咦?

这儿怎么这么凉快呀?

(生说原因,齐读有关语句)

2、云雀妈妈把森林比作了什么?

“大水库”“空调器”在生活中有什么作用?

3、自由读课文第10、13自然段。

思考:

为什么要把森林比作“大水库”和“空调器”?

画出它们的特点。

4、指名说森林是怎样蓄水的?

齐读第10自然段。

5、为什么说森林是空调器呢?

指名说。

齐读第13自然段。

引读:

所以小云雀感叹道:

“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

6、你知道森林除了有蓄水和调节气温的作用外,还有什么其他的作用吗?

7、小结: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深深地感到——(出示:

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

三、课堂迁移,拓展延伸

作为小学生,我们应该为绿化祖国、美化校园做些什么呢?

四、作业设计: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做课文相关练习。

板书设计

练习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20、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学会课文中的生字,并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这两首古诗的意思,想象古诗描绘的情景,感受乡村儿童鲜明的形象,体会纯真的童心和朴素的美感。

教学重点

理解这两首古诗的意思,想象古诗描绘的情景,感受乡村儿童鲜明的形象,体会纯真的童心和朴素的美感。

教学难点

理解这两首古诗的意思,想象古诗描绘的情景,感受乡村儿童鲜明的形象,体会纯真的童心和朴素的美感。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师生查找有关诗人、诗作的相关资料

课时

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学习本课生字、生词。

3、理解诗句的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境。

教学重点:

学习本课生字、生词;理解诗句的内容  

教学难点:

理解诗句的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境。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引入新课

1、同学们,现在已经是初夏时节,小池塘里都能看到荷花了,这时,我想到诗人杨万里《小池》中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说到池塘、荷花,你们还想到哪些诗句呢?

2、今天我们要学的一首古诗也是讲夏日池塘上发生的事,它的题目就是《池上》(板书诗题:

池上)理解诗题:

荷花池塘里。

3、简介作者白居易。

二、初读感知,了解大意

1、自读古诗,学习生字、词。

(1)检查生字。

(板书生字)

撑艇萍稚侧

生字正音:

“撑、艇、萍”是后鼻音。

注意书写:

“萍”是上下结构的字,横画较多,要引导学生观察横画的长短变化,把字写端正。

(2)检查初读情况。

(3)齐读诗歌,学生简单说说池塘上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一个小孩偷采白莲)

(4)学生再次自由读古诗,要求:

边读边想诗句的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5)集体交流,了解《池上》大意。

(指名说说对诗句的理解)

(小娃娃撑着小船,偷偷采了白莲蓬回来赏玩。

他还不懂得该怎样去隐藏自己,不被人发现,那小船轻轻划过,荡开了池面上的浮萍,留下了一条清清楚楚的水路)

三、细读古诗,体味诗意,品味情趣

1、出示挂图,引导学生看图:

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

是谁?

在干什么?

2、自读古诗,试着理解诗意。

3、讨论:

从“偷采白莲”你想到了什么?

(碧绿的荷叶,映着雪白的荷花,实在太没啦!

小孩忍不住喜爱之情才去偷采白莲。

小孩担心别人不让采,就悄悄地采。

看出小孩很顽皮……)

4、有感情地朗读第一、二句,读出小孩对白莲的喜爱之情,读出小孩的顽皮。

5、第三、四句“解”可用换词的方法理解,就是“知道、懂得”的意思。

“踪迹”可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就是“行动留下的痕迹”。

“浮萍”可借助图片和资料来理解。

“一道开”用想象画面的办法理解。

6、讨论:

从“不解藏踪迹”你想到了什么?

(池里这么多白莲,采一些没关系,用不着躲躲藏藏。

采白莲是因为爱白莲,用不着藏踪迹。

小孩采到白莲,高兴得忘了藏踪迹,天真无邪,很可爱……)

7、有感情地朗读第三、四句,读出小孩的天真无邪。

四、作业设计:

1、抄写生字。

2、背诵古诗《池上》。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朗读古诗,熟背成诵;了解古诗大意,感受小孩的聪明与机灵。

教学重难点:

朗读古诗,熟背成诵;了解古诗大意,感受小孩的聪明与机灵。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1、在唐朝的众多诗人当中,有一位叫胡令能的诗人特别富有传奇色彩。

胡令能原本是个加工镜子和铁器的工匠。

有一天,在睡觉的时候,他梦见一个神仙把他的肚子剖开,放了本书在里面,醒来以后,他就变得很会作诗了。

而在他的诗中,我们今天要学的这首是最为有名的。

板书课题《小儿垂钓》。

二、自主学习,读中感悟

1、熟读诗句,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就做上记号,提出问题

2、联系解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稚子:

年龄小的孩子。

纶:

钓鱼用的丝线。

垂钓:

钓鱼。

莓:

一种小草。

苔:

苔藓植物。

映:

遮住。

借问:

向人打听。

应:

理睬。

三、凭借情境,品读古诗

1、看图,仔细看小孩是什么样子的?

你还看到了什么?

2、教师描述诗句的意思:

是呀,你们看小孩头发乱糟糟的,他侧着身子坐在长满青苔的石头上,茂密的青草正好遮住了他的身体。

3、诗人看到这样的情景不禁吟诵: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苺苔草映身。

”(出示诗的第一句)

4、指导读好诗句。

5、师生互动表演。

(1)创设情景:

小孩在河边一动不动地坐了很久,哎!

还没钓到一条鱼。

他透过清澈的河水看到一条小鱼慢慢游过来了,眼看就要上钩了,这时远处有个人路过这里,发现了这个钓鱼的男孩,于是向他问路。

如果你就是这个钓鱼的孩子,你会怎么办呢?

这样吧,我们来演一演,现在你们都是这个专心学钓鱼的孩子,把你们的钓竿都拿好了。

我就是那个问路的人。

(2)进入情境:

学生做出诗的第1句描绘的小孩钓鱼的样子。

(3)模拟表演:

教师大喊:

哎---小孩,请问渔光村怎么走啊?

学生自由做动作。

(教师打量一番)问:

大家怎么都不出声啊?

指名说。

6、你们真是一群聪明的孩子,即使陶醉在钓鱼的乐趣之中还不忘帮助别人。

那诗中的这个孩子是不是你们想的这样呢?

我们来读读诗吧。

(出示诗的第2句)指名读。

7、指导朗读。

四、反复吟诵,读出味道

1、同学们,让我们看着图,自己再读一读这首有趣的小诗。

2、指名读、同桌合作读、全班读。

五、作业设计:

1、背诵古诗。

2、做课文相关练习。

板书设计

练习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习作6

教学目标

1、围绕提供的一个话题组织讨论,各人发表自己的看法。

2、查阅有关资料,了解别人的看法,再有条理地把讨论的情况或查到的资料写下来。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围绕一个话题搜集和整理资料(信息)的能力。

学会用两种方法写一篇习作。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围绕一个话题搜集和整理资料(信息)的能力。

学会用两种方法写一篇习作。

教学准备

有关话题的相关资料

课时

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两种方法来写一篇习作。

2、有条理地记述讨论的经过或查到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从近期的报纸,电视上看到了哪些值得人们关注的问题?

2、自己谈话。

二、新授

1、书上给我们罗列了四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自己读一读。

2、你们对哪个话题最感兴趣。

3、那么你们对这个话题有什么看法呢?

书上教会了我们两个方法。

4、是哪两种方法。

5、小结:

第一种方法是围绕一个话题组织讨论。

6、自己先去请教书本,看看其他人对这个话题的看法。

7、组织讨论。

 针对同学们感兴趣的话题展开讨论。

 要求:

自己去发表自己的想法,同时也要认真倾听别人的想法。

8、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在必要时作适当的点拨。

三、练习习作

1、同学们讨论得十分激烈,都充分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2、那么可以用书上提到的两种方法中的一个来阐述自己的看法。

 如果是第一种讨论式的,那就把刚才同学们的讨论经过写下来。

 这种方法,我们在习作四已经学过。

 如果用第二种方法,就要把书中的资料进行整理,写成文章。

四、练习习作

1、对照习作步骤,进行写作。

2、四人一组相互讨论、交流。

3、指名说,师生共同评议。

4、把刚才说的写下来。

5、学生仿照例文,各自完成书面作文,师巡视指导。

四、交流评改,完成习作:

1、交流自己的习作,组织学生围绕习作要求进行评议。

2、自读作文,修改、完成习作。

第二课时

一、教师谈本次作文的情况。

1、总体情况。

2、取得的成绩。

3、普遍存在的问题。

二、展示优秀学生习作或片断。

1、指名读优秀习作或片断。

2、讨论:

有哪些优点?

3、交流。

三、修改习作片断。

1、小小组讨论:

存在什么问题?

如何修改?

2、交流,集体修改。

四、自己再次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修改提高。

教师巡视指导。

板书设计

练习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练习6

教学目标

1、会辨别形近字字形、词义和用法。

2、熟记八个成语及古诗《小池》。

3、写好钢笔字。

4、练习口语交际,学会鼓励。

5、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点

处处留心、口语交际

教学难点

处处留心、口语交际

教学准备

课时

安排

三课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处处留心

一、教学第一部分

1、要求学生自读第一部分,借助工具书,把每个字的字音都读准。

2、指名读,师生共同正音。

3、在文中画出书中问题所提到的词语。

二、教学第二部分

1、把这些词所在的句子多读几遍。

2、首先我们来区别“需要”和“须要”。

(1)读读这两个词所在的句子,并想想分别讲了什么意思。

(2)指名读句子,指名说意思,其他同学补充。

(3)比较一下,“需要”和“须要”有什么区别?

(4)“需要”是要求得到,一般与某个事物搭配,而“须要”则是一定要的意思,一般与“干什么”“怎么样”搭配。

(5)你能用这两个词各说一句话吗?

3、查工具书理解“频率”“分贝”的意思。

三、教学第三部分

1、你能帮助小芳编个顺口溜吗?

2、首先看这四个字,偏旁部首表示什么意思?

3、读读以前学过的顺口溜,找出其中的规律。

(字的偏旁与意思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4、试着给其中一个字编顺口溜。

第二课时

一、读读背背

1、请学生借助字典,认读这几个词语。

2、指名读词语,齐读词语。

3、你理解哪些成语的意思?

4、这些成语都勾画了什么?

5、做游戏。

让一个同学悄悄看一个成语,然后做动作,让其他同学猜。

6、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欲言又止、吞吞吐吐:

形容说话又顾虑,想说又不敢说的样子。

闪烁其词、支支吾吾:

搪塞应付,言语含糊,不肯爽爽快快地说出来。

妙语连珠:

形容说话精彩、伶俐,滔滔不绝。

高谈阔论:

原指言谈高明广博,现多指漫无边际地大发议论。

二、好钢笔字

1、指导。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垮、碎、竭”这三个字。

(2)引导学生读帖,重点观察这三个字的结构和关键笔画

的书写要求。

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小结:

“植、程、租“都是左右结构的字。

左边的偏旁书写时要小一点,位置都应偏上一点儿。

注意“土”的第三笔和“立”的第五笔都应为提。

2、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2)教师及时小结,再让学生仿写。

3、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并请学生说说好在哪儿。

(2)对写得不好的字,予以纠正,再练习。

第三课时

口语交际

1、审题

(1)启发谈话:

当你身边的人碰到困难,灰心气馁时,往往几句鼓励的话就能给他们以信心和力量。

遇到上面这一类的情况,你会怎样去鼓励?

(2)指名读题,明确此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2、指导

(1)说说书上出现的三个例子。

(2)遇到上面这一类的情况,你会怎样去鼓励?

互相讨论、交流。

(3)指名说,其他同学补充。

(4)分角色扮演,师生评议。

3、拓展

1、你在生活中遇到过什么不顺心的事吗?

你是怎样鼓励自己的?

2、总结。

板书设计

练习设计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