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做好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和应急预案编制修订工作的体会.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413944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做好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和应急预案编制修订工作的体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对做好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和应急预案编制修订工作的体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对做好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和应急预案编制修订工作的体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对做好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和应急预案编制修订工作的体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对做好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和应急预案编制修订工作的体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对做好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和应急预案编制修订工作的体会.docx

《对做好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和应急预案编制修订工作的体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做好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和应急预案编制修订工作的体会.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对做好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和应急预案编制修订工作的体会.docx

对做好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和应急预案编制修订工作的体会

对做好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和应急预案

编制修订工作的体会

县应急办主任凌均灵

(2014年9月10日)

一、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工作

(一)突发事件信息的内涵

突发事件信息是指突发事件发生、发展、消亡过程中所产生的反映突发事件状态、性质、特征、程度以及应对突发事件行为的信息。

是整个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过程中,应急管理者收集、加工和输入、输出的信息的总称。

1、突发事件信息的特征

客观性、有用性、综合性、时效性。

2、突发事件信息在应急管理中的作用

(1)突发事件信息是应急管理系统的基本构成要素和有机联系的介质。

(2)突发事件信息是应急管理各部门、各层次、各环节相互之间沟通联系、协调行动的桥梁和纽带。

(3)突发事件信息在应急管理领导决策中占有重要地位。

(二)突发事件信息管理流程

突发事件信息管理是对突发事件信息进行管理的过程,需要广泛借鉴信息科学、管理学和传播学等方面的知识,突发事件信息管理流程:

信息采集、加工、传递和发布的全过程。

1、突发事件信息采集

信息采集就是突发事件信息的获取和收集,是突发事件信息管理的源头。

(1)突发事件信息来源。

①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专业机构。

《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三十八条第一款规定: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专业机构应当通过多种途径收集突发事件信息。

②基层单位。

基层单位要及时上报突发事件信息。

③新闻媒体。

包括网络、媒体的信息,来源广泛,但特点是未经核实,需要信息收集人员核实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④群众举报。

比如8月19日老娘贵宾楼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就是群众向市政府举报,市应急办反馈的。

⑤基层突发事件信息员。

各企业单位负责人和各村支部书记都是基层突发事件信息员。

⑥周边地区的通报。

(2)突发事件信息采集原则

一要全面。

力求完整反映突发事件本身和应急管理活动的全过程。

二要真实。

面对众多真假难辨的信息,要注意核实甄别。

三要多渠道采集。

2、突发事件信息加工

(1)信息补全。

对接报的信息进行初步检查,检查信息要素是否齐全,对情况不够清楚、要素不全的,多途径及时调度补全。

(2)信息核实。

对情况模糊不清,或多头上报存在不一致甚至矛盾的信息进行核实,信息核实要快、准。

(3)信息研制。

一是研判是否达到向本级政府报告标准。

二是研判是否达到向上级政府报告标准。

也就是研判突发事件的等级。

3、突发事件信息传递

(1)突发事件信息报告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报告工作意见》以及《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法规政策规定,对突发事件信息报告提出了明确要求。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工作的通知》也对突发事件信息报送提出了要求;《湖南省突发事件报告范围与标准》进一步规范了信息报告工作。

①信息报告的责任主体。

《突发事件应对法》第39条明确“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上级人民政府报送突发事件信息。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应当向本级人民政府相关部门通报突发事件信息。

专业机构、监测网点和信息报告员应当及时向所在地人民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报告突发事件信息”。

②信息报告的基本要求。

一是分级报告。

一般以上突发事件报告至市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较大以上突发事件报告至省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重大以上突发事件报告至国务院及其相关部委。

各基层单位要及时将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县政府办和县应急办,事件等级和对应上报单位由县政府办、县应急办根据相关规定做出合理研判,经县应急委领导审定后按照对应的分级报告要求,及时报告上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

不能完全以人员伤亡数字作为是否上报的标准(是否危及10-30或以上人员的生命安全),敏感时段、敏感地点以及敏感人群发生的可能演化为重大以上突发事件的,不受分级上报限制。

二是限时报告。

一般突发事件在事发后1小时内书面报告至市应急办;较大以上突发事件在事发后2小时内书面报告至省应急办;重大以上突发事件在事发后4小时内报告至国务院应急办;情况紧急,来不及形成文字材料的,可先电话报告,再文字报告。

因此,各基层单位需要在第一时间(要求在事件发生后10分钟内、最迟不超过半个小时)向县政府办、县应急办报告突发事件信息,以便及时研判事件等级,逐级在规定的时限内上报信息。

《突发事件应对法》第63条规定,对“迟报、谎报、瞒报、漏报有关突发事件信息,或者通报、报送、公布虚假信息,造成后果的”,“根据情节对直接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青岛“11·22”中石化东黄输油管道泄漏特大爆炸事故就对因迟报、谎报事件信息的黄岛区应急办主任、副主任以渎职罪提起了公诉,被“脱了帽子、进了监子”。

③信息报告的内容。

国务院办公厅在《加强和改进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报告工作的意见》中,对突发事件信息报告的内容进行了规范。

突发事件信息报告的内容要求简明、准确。

包括要素:

突发事件发生时间、地点、信息来源、事件起因和性质、基本过程、已造成的后果、影响范围、事件发展趋势、处置情况、拟采取的措施以及下一步工作建议等。

不同类别突发事件的信息报告内容侧重点不同:

山洪地质灾害:

发生地点、时间、死亡人数、损失情况、事件性质或类型、现实存在的危害、发展趋势等;

森林火灾:

事发地点、时间、过火面积、已燃烧时间、有无人员伤亡,是否威胁居民房屋、重要设施、危险品仓储、风景名胜区、保护区,可能危及周边的林区情况,目前已采取的措施、火势发展趋势等;

煤矿事故:

事发地点、时间、事故类型,当班下井人数、安全升井人数、被困人数、伤亡人数、救援情况、煤矿基本情况等;

道路交通事故:

事发地点、时间、事故车辆情况、乘客人数、伤亡人数,是否涉及危化品等;

水上交通事故:

事发地点、时间、事故船只情况、航线、实载人数、已成功打捞或安全上岸人数、死亡及失踪人数等;

公共卫生事件:

事件类别、性质、发生地点、时间、发病人数、死亡人数(传染病还要报告密切接触人数等),主要的临床症状,可能引发的原因,已经采取的措施等。

(2)突发事件信息通报

①部门间通报

《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应当向本级人民政府相关部门通报突发事件信息。

②军地之间通报

《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认为可能发生重大或特别重大突发事件的,应当向当地驻军通报。

③区域间通报

《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认为可能发生重大或特别重大突发事件的,应当向可能受到危害的毗邻或者相关地区的人民政府通报。

(三)对突发事件信息处置人员的要求:

1、要树立一个目标。

24小时保持信息联络通畅。

2、要提升两种能力。

应急值守人员要着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综合能力。

3、要打造三个中心:

运转枢纽中心、信息传递中心、行政保障中心。

4、要找准四个定位:

当好耳目、当好参谋、当好助手、做好督办。

5、要强化五种意识:

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程序意识、纪律意识。

(四)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工作存在的误区和不足:

一是信息渠道不广、不畅;二是主观认识不到位;三是信息研判不准;四是时效性不强;五是信息质量不高;六是连续性不强,不跟踪、不续报。

(五)做好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工作的要求:

1、掌握信息。

要增强获取信息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摒弃“等、靠”的思想,拓宽信息渠道,变“守株待兔”为“主动出击”。

一要加强与各级各部门间的联络,建立畅通的信息主渠道;二要建立完善信息员队伍,增强获取一线突发事件信息能力;三要关注新闻媒体、网站、微信、微博,及时从网络、媒体获取信息。

由单渠道转变多渠道收集信息,提高信息获取能力。

2、信息研判。

突发事件信息研判要求科学、准确。

突发事件信息研判的主要依据是突发事件信息报告范围与标准,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注意:

发生在敏感时期、敏感地点、人员身份特殊、持续时间较长,社会影响较大,或有其他特殊情况的,应及时报告。

如益阳安化县熊氏宗族大规模祭祖事件。

事件本身不严重,但涉及的有海外侨胞,还可能涉及其他姓氏的祖坟纠纷,因而必须上报,最终因上报及时,有关部门处置得当,祭祖事件规范有序,没有发生群体性事件。

3、信息核实。

对内容要素不全、表述不清的突发事件信息,要及时核实。

信息核实要多途径、多渠道,做到快、准。

4、及时报告。

信息报告分三个层次。

(1)向带班领导报告。

(2)向单位主要领导报告。

(3)向县政府办、县应急办报告。

报告形式包括:

电话、手机短信、手机平台、纸质信息(《突发事件信息报告》)。

5、领导批示跟踪办理。

第一时间向有关单位传达,并跟踪督办,及时将办理情况向领导报告。

6、总结评估和归档。

要将每次突发事件以总结评估的形式向上级相关部门进行终报,并将相关资料存档保存。

二、应急预案的编制与管理工作

(一)应急预案的概念

1、应急预案的内涵: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相关部门为依法、迅速、科学、有序应对突发事件,最大程度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制订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行动指南。

2、应急预案的特点

(1)全面性。

包括事前预测预警、事发识别控制、事中应急处置、事后恢复重建全过程。

(2)系统性。

从县到乡镇、村、基层单位,都要制订应急预案,不能出现断层;专项预案、部门预案要健全完备,各预案之间要相互衔接,不留空档。

(3)权威性。

总体预案以县政府名义发布,专项应急预案以县政府办名义发布,部门预案由各单位自行发布。

(4)实用性。

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强。

3、应急预案的类别

(1)政府及其部门应急预案(按行政区域划分)。

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部门应急预案。

(2)单位和基层组织应急预案(按基层单位划分)。

企事业单位应急预案;乡镇和村组应急预案;重大活动应急预案(由重大活动的组织者负责制定)。

(3)按突发事件类型划分:

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应急预案。

4、应急预案的意义

(1)有利于对突发事件及时作出响应和处置。

(2)有利于避免突发事件扩大或升级。

(3)有利于提高全社会居安思危、防范风险的意识。

5、应急预案的作用

(1)可以科学规范突发事件应对行为。

(2)可以合理配置应对突发事件的相关资源。

(3)可以提高应急决策的科学性和时效性。

6、应急预案的现状

做法:

一是领导高度重视。

二是加强督促指导。

三是严格审核把关。

四是加强预案管理。

问题:

一是实际工作脱节。

二是宣传演练不够。

三是评估不全面。

四是修订不及时。

(二)应急预案的编制:

围绕突发事件预防、响应、处置、恢复四个环节。

1、应急预案的框架内容

(1)总则:

目的、依据、适应范围、工作原则。

(2)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按突发事件处置需要设立指挥机构,明确成员单位职责,成立专家组,提供决策咨询、技术支撑,根据需要成立现场指挥部。

(3)预防预警与信息报告:

建立预警体系、支持平台;按4级确定预警级别,明确各级预警应对事项,做好信息报告工作。

(4)应急处置。

应急响应:

根据突发事件的分级确定应急响应的类别。

应急处置:

现场指挥部遵循属地为主的原则,建立政府领导、牵头部门为主、相关部门参与的应急救援机制。

信息发布:

按相关要求及时发布突发事件信息。

应急结束:

应急处置结束或相关危险因素消除后,启动应急响应的应急指挥机构决定并宣布应急结束。

同时,相关部门开展事故调查,并向县应急委出具调查报告。

(5)善后处理与救助(明确事故善后和救助机制)

(6)应急保障(人、财、物、通讯、交通、医疗卫生及治安保障)

(7)监督管理(宣传培训、应急演练、责任追究)

(8)附则(考核奖惩、预案管理、名词术语解释、预案解释以及预案实施时间等)

2、应急预案的编制要求

(1)在预案体系上注重完整性

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外延到点。

确定谁来干、干什么、怎么干,基层适用简易应急预案,要求简单实用、可操作性强。

(2)在预案内涵上注重科学性

系统性、权威性、科学性。

(3)在预案对象上注重针对性

切合实际、吸收借鉴、区别对待。

专项和部门应急预案体现部门主体职能;乡镇预案突出先期处置特别是人员安置情况。

(4)在预案应用上注重操作性

明确、实用、精练。

预案制定后可据此编制简明操作手册。

(5)在预案制订上注重规范性

编制程序规范、内容结构规范、体例格式规范。

3、应急预案的编制程序

(1)立项。

做好风险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查工作。

(2)起草。

要求语言简洁、精练、通俗,内容客观、真实。

(3)审批。

按程序送审送批。

(4)印发。

总体预案政府常务会审定后,由县政府印发;专项预案报县政府办审定签发;部门预案本部门印发。

(5)公布。

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各项预案要在党政门户网站公布。

(6)备案。

在20个工作日内向有关单位报备。

(三)应急预案的管理

1、应急预案评估

(1)制定评估方案。

要求完整、准确、规范、实用。

(2)开展调查研究。

(3)全面分析评估。

(4)撰写评估报告。

2、应急预案修订

(1)需要修订的情形。

原则上每3—5年要修订一次;机构改革、风险变化、重要应急资源发生变化、其他信息发生变化、应急演练中发现的问题、制订单位认为应当修订的其他情况都要及时组织修订完善。

(2)完善预案体系。

增加预案、合并预案和调整预案,形成涵盖全面的应急预案体系。

3、应急预案宣传培训。

广泛宣传事件征兆、危害及紧急应对常识。

4、应急预案演练

(1)应急预案演练的作用

检验预案、锻炼队伍、磨合机制、教育公众。

(2)应急预案演练的方式

实战演练。

包括单项演练、组合演练和综合演练。

室内演练。

包括组织指挥演练、桌面演练和计算机多媒体系统演练。

(3)完善应急预案演练制度。

(4)认真开展演练评估。

最后公布几个号码信息:

县应急管理qq群号:

370308181;县应急办电话:

6650648;县政府值班电话:

6811224、6827224;传真号:

68122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自然景观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