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发展心理学.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413396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1.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童发展心理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儿童发展心理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儿童发展心理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儿童发展心理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儿童发展心理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儿童发展心理学.docx

《儿童发展心理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发展心理学.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儿童发展心理学.docx

儿童发展心理学

儿童发展心理学

儿童发展心理学

教育与人文科学系10初等教育顾沁5号

一:

综合《儿童心理学》的教学内容,并结合自身相关理念和经历,列举你对于当前儿童教育的思考与困惑。

评分

标准得分

设问明确

逻辑清楚

15%

理论与实际集合得当

15%

有自己的见解

15%

文字和格式规范

5%

总计

问题一:

为什么有些孩子长大后走路会经常摔跤又或者上课时眼神总是出于迷茫状态又或者阅读时常常容易会出现跳行阅读的情况?

背景:

前一阶段去一家教育机构应聘做老师,这间教育机构里面的孩子多数都是一些所谓的脑有点“问题”的学生。

那些孩子都是7,8岁了但上课的时候注意力不能集中,眼神都是闪烁的,读书时总会漏字多字,跳行。

理由:

儿童动作的发展是在脑和神经中枢,神经,肌肉控制下进行的,因此儿童动作的发展和儿童身体的发展,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展密切相关。

在教育机构中有个老师告诉我,她说现在科技的发展发明的一样东西祸害了好几代人,就是“走步车”。

当一个孩子在6个月左右可以独坐,9个月会爬等等。

这些动作是孩子认识世界,与世界交流的一个方式。

做这些动作的同时大脑也在发育。

为什么说“走步车”的发明是一种失败,因为孩子活动有了束缚,如果孩子跌倒了他会自己摸索着爬起来但因为有了它孩子不会跌倒,也就让孩子失去了练爬行和走路的机会同时也就失去了练平衡感的机会。

而孩子长大读书出现跳行的情况也是因为小时候缺少了爬行这一阶段造成的。

心理学上说动作和动作的技能的掌握对婴幼儿心里发展

有重要意义,对婴幼儿智力发展和个性形成有很大关系,一定数量的动作技能的掌握可以帮助儿童及早摆脱对成人的依赖,学会独立自由地活动,开阔眼界,增长知识。

动作技能又是儿童与儿童间交往的工作,一个动作笨拙,动作技能发展迟缓的儿童往往不易和同伴打成一片,而动作技能发展较好的儿童容易受到同伴的欢迎和好评。

由此可见,重视儿童动作和技能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看法:

我认为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家长过分溺爱孩子,在孩子该进行动作训练的时候,现在大部分家长会出于担心孩子可能出现摔跤擦伤啊,由于地面不干净啊,或者会有这样那样的理由使得孩子缺失那部分影响了大脑的发育。

问题二:

家长给孩子报兴趣班,那什么才是适合自己孩子的兴趣班呢?

应该报什么样的兴趣班呢?

背景:

这个问题是和我高中的班主任讨论的,她女儿北北今天5岁,给她报暑假兴趣班。

她给女儿报了思维训练,脑力开发,舞蹈。

老师准备跳舞一直让她学下去,还准备报电子琴让她继续学下去。

理由:

我有时候总是在想兴趣班的定义到底是什么?

家长给孩子报兴趣班出于的目的是什么?

以我老师的想法为例,她只是想让孩子去玩,去结交更多的小伙伴。

我还为她那以后如果学习了电子琴会不会每天督促北北练习,老师说会,但只是要培养北北一种习惯并不是一定要她考级或往这方面发展。

从我们老师给孩子报的兴趣班可看主要是运用了儿童认知的发展,皮亚杰认为儿童思维的发展是连续的,又是分阶段的,每个阶段都是前一阶段的自然延伸,也是最后一阶段的必要前提,发展阶段既不能逾越,也不能逆转,思维总是沿着必经的途径向前发展的。

而北北正处于直觉思维阶段主要特征是思维直接受知觉到的事物的显著特征所左右。

舞蹈的学习也是动作的发展,动作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标志着心理发展的水平,同时也促进儿童心理的发展。

看法:

我认为兴趣班的学习主要是要适合孩子的年龄,不应该去加重学习负担,需要的是给她娱乐的空间,同时也在提升大脑与各发面的发展,也可以让孩子结交朋友,交流的同时语言也可以得到发展。

问题三:

小孩子为什么会厌食,见到陌生人不愿意打招呼,脾气又容易暴躁又经常表现对事物有害怕的情绪呢?

背景:

姐姐同事家的一个小孩有1岁多了,看见他吃饭的时候家里人总是头痛,大人拿着碗跟着跑着也吃不了几口,还一直扔碗筷。

看见客人也不打招呼,还总是烦躁不安,爱耍脾气。

理由:

情绪是心理生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与认知活动一样,都是个体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反映。

把情绪结构分成四个组成部分,他们是引起情绪的情境刺激,身体状态,情绪表现和情绪体验。

儿童的情绪可以通过经典性条件反射获得。

这个孩子看到陌生人不爱打招呼是怯生的表现,产生怯生的有很多种原因,我们又几个克服害怕的方法1对抗性条件作用2系统系脱敏性3模特塑造法4认知疗法。

儿童的许多害怕与父母不合适的教育方法有关,尤其是父母过度保护和过度限制儿童的行动,使儿童对原来并不害怕的对象和活动产生莫名的害怕。

看法:

我认为可以带着孩子多出去游玩多到有人群的地方这样可以渐渐的改善孩子怯生的表现。

多与孩子保持亲密的关系。

作为大人要有良好的表率作用,对待孩子或者别人都应该保持良好的情绪。

自己的坏情绪很有可能会影响孩子。

问题四:

孩子总是哭着闹着不爱上幼儿园,总喜欢妈妈的怀抱,上小学开始在学校里为什么经常会有孩子被孤立?

为什么常常不能融入到班集体中?

背景:

记得表妹上幼儿园总是哭,甚至以走到学校的那条弄堂就开始哭。

从小到大生活在班集体中,但总有一些同学会被其他同学排斥,或者孤立。

还有一些同学都班级活动总是没有积极性,感觉置身事外一样。

作为老师肯定年年都会碰到这样的问题,我想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话题。

理由:

现在大多数都是三口之家,使得许多孩子上学以后要和群体生活很不适应。

父母与同伴对儿童来说是两种性质的人家关系。

父母与儿童基本上是指导与被指导,教育与被教育的纵向关系,而儿童与同伴则是平等的,互相教育的横向关系。

儿童与同伴交往的能力和水平是衡量个性和社会性成熟的重要标志。

儿童都会有依恋感。

依恋的类型划分为三种分别为回避的,安全的,反抗的。

第一,三种又称为不安全依恋。

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对于婴儿发出的各种信息能敏感地及时作出反应,所谓的敏感性和同步性,还有与婴儿相互作出时,尤其在指导儿童时,充满热情,鼓励和温和。

儿童的同伴有很多的作用:

同伴是强化物,同伴是范型,同伴是帮助去自我中心,同伴给予稳定感和归属感,同伴是社会化动因。

塞尔曼讲儿童的友谊发展分为5个阶段。

第一阶段(3—7岁)这时儿童还未形成友谊的概念。

第二阶段(4—9岁)单向帮助。

要求朋友听从自己的愿望和要求。

第三阶段(6—12岁)双向阶段。

第四阶段(9—15岁)亲密共享阶段。

第五阶段(12岁开始)是友谊发展的最高阶段。

受欢迎的儿童的特征是往往学习成绩优良,外表漂亮,体型有吸引力,行为举止平静,出色,合作,助人,热情,外向的。

心理学家认为,早期与父母建立了安全依恋的儿童一般都较自信,也信任别人,能发展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有较多友好相处的朋友。

看法:

在早期要与孩子保持安全依恋的范围。

多鼓励孩子交朋友,在平时要给孩子灌输与朋友之间相处的一些方法,多和孩子沟通,领导孩子多参加班级活动,融入集体中。

问题五:

为什么有的孩子会有语言沟通障碍,讲话会结巴,讲话不能连成句子?

  

背景:

在家的小区里面发现有个小孩子讲话结结巴巴,正因为这样所以他更不喜欢与人交流了,听他的奶奶说医生说这是语言沟通障碍。

理由:

人的智力核心是思维,与语言密切相关。

思维的发展离不开语言的发展。

发展儿童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儿童早期教育的成败。

儿童发展心理学家研究,幼儿期是语言急速发展的阶段,这时期儿童对事物的表达能力已大大提高。

语言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结构系统,按构成成分包括语音,语法,语义三部分。

1岁是儿童积极理解语言的最佳时期;2~3岁是学习口头语言的最佳时期;4~5岁是书面语学习的最佳时期。

幼儿总是自言自语或者说个不停。

这是“自我中心言语”,其实是在帮助幼儿出声地思考问题。

幼儿经常这样做,促使思维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个性的发展。

随着年龄的增加,自言自语会日益减少。

儿童语言发展主要表现为一个逐渐分化的过程,儿童首先获得笼统的或一般的语言规则,然后逐渐地把这些规则分化为较细致而具体的规则。

语言的获得有环境论,通过模仿说,强化说。

有决定论,通过先天语言能力说,自然成熟说。

看法:

我认为发展儿童的语言,主要通过和成人的语言交流。

幼儿的家长应当注意和幼儿的语言交流,把增加幼儿词汇量和提高幼儿理解语言意义的能力,作为对幼儿进行早期教育的最重要的任务。

还要让孩子多和同龄人在一起玩耍。

只有多说话才能锻炼。

   

 

二:

结合儿童心理学的相关原理,试分析自己个性形成的原因。

评分

标准得分

观点明确

逻辑清楚

15%

论证充分

15%

有自己的见解

15%

文字和格式规范

5%

总计

个性或人格,是一个复杂的,多侧面,多层次的动力结构。

它包括了一个人的气质,性格,体貌特征,智力和创造性,与人交往和适应变化着的环境能力,动机,志向,兴趣,信念和人生观。

1我的个性是比较喜欢依赖人。

从弗洛伊德的角度说,从口唇期可以看出在此期间可能是吸允,捕食,哭叫过多而产生的。

可能是小时候妈妈要经常上夜班的原因,在家里哭的会比较多一点。

2我的个性是比较浪费和无条理。

从弗洛伊德的角度,从肛门期可以看出我是属于肛门排泄型。

儿童期间肛门排泄可能与父母发生强烈的冲突。

3我的个性是有信任感的。

从埃里克森的角度。

从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可以看出在此期间我获得了满足,就会使我对周围的人,尤其是照料我最多的母亲产生一种信任感。

这种人对环境的基本信任感是形成健康个性品质的基础。

小的时候我在大家庭中生活可能是自己最小的原因就会受很多的关心和照顾,我的各种要求也会被爷爷奶奶满足。

4我的个性是有较强的自主性。

从埃里克森的角度。

从基本的自主感对基本的羞耻感与怀疑感。

父母允许我去干力所能及的事,给予一定的自由。

我记得妈妈一直跟我说在那期间我和别的孩子有点不同,我特别爱自己干活,别人要喂着吃饭我全是说自己来。

奶奶要帮我做什么我都说不要就是一个劲的说自己做。

我想我因此学会了独立地生活。

5我的个性中有很强的良心,对性别也有很清醒的认识。

从埃里克森的角度。

从基本的主动感对基本的内疚感。

我早起获得的信任感和自主感,不断的发展各种能力,我的父母积极的支持我从事游戏和智力活动,发展我更多的自主性。

比如小时候会和同伴玩过家家,跳皮筋,还有算24点等等游戏。

而且记得小时候最喜欢当老师,一个人在房间里讲课然后把家里的墙上涂满画满当黑板。

虽然父母很生气但是不会责怪。

这样会使得我产生自主性。

对于性别只有当儿童把对父母中的异性者的爱转移到同伴中去。

6我的个性中勤奋感比较弱。

从埃里克森的角度。

从基本的勤奋感对基本的自卑感。

我小的时候在学习方面不是很出色成绩不是很突出,并且在多次关键的转折考试中都可以用失败来形容,我想这使我产生了自卑感。

后来也确实没有什么办法很信心走出这些挫折与困境。

但是我在对追求社会和个人目标中对社会所起的作用是很有信心的。

我现阶段很喜欢我的专业我也相信以后走上做过岗位了我会非常用心的去传授知识,让我的学生能够快乐健康的成长。

7我的个性中有比较强的自我同一感。

从埃里克森的角度。

从基本的自我同一感对基本的同一感分散和混乱。

我清楚的知道自己的现状,也知道自己想要的。

只有去尝试了才知道什么是适合自己的。

我尝试过去摆摊卖东西,尝试过做客服,尝试做老师。

但最终我发现我更喜欢小孩我适合与他们沟通,我适合做老师。

8我的最初个性就是属于容易护理的。

从生物学因素。

我的饮食,睡眠习惯和大小便都有一定的节律,对环境的变换很易适应。

妈妈也经常说我在小时候是很容易照顾的小孩。

9我的个性是爱开玩笑,健谈的,有创造性的。

从生物学因素。

我的身体体格与同龄人相比长的比较高,强壮,精力充沛,协调性好。

10我的体态属均匀丰满的“内胚层型”,具有休闲自在,喜爱交友,慢条斯理和宽宏大量的人格特征。

内胚层体型的女儿比较可爱,容易合作,随和,属外倾性格。

11我的个性是属于外向型。

从家庭的角度。

我父母是属于权威性父母—控制+爱。

我父母本身的个性就都属于外向型,对我也属于开放式教育。

我们家庭是非常和谐的,与父母的关系就如同朋友。

我的个性是属于典型的外向型。

开朗,活泼,容易相处,健谈,有创造性,较强的自主性。

但是个性中的不足就是有时太依赖,马虎大意,缺少勤奋感,比较浪费和无理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