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处理好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407652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4.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如何处理好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浅析如何处理好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浅析如何处理好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浅析如何处理好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浅析如何处理好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析如何处理好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docx

《浅析如何处理好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如何处理好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析如何处理好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docx

浅析如何处理好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浅析如何处理好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摘要:

随着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对环境破坏越来越严重,世界环保问题已成为全人类共同关心的社会经济问题之一,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

经济的发展与生态环境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如果人们在大规模的经济活动中,无节制地对自然资源大量开发和消耗,甚至乱采滥用,导致环境污染,生态的破坏。

那么,反过来,人类自身就会遭到报复,乃至威胁到生存,必然妨碍经济活动和经济的发展。

所以要经常保持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平衡,自觉遵守经济与生态之间客观存在的比例关系,不断及时加以调节,妥善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才能从中受益,为人类造福。

那么,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年代,我们将如何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问题来保持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平衡呢?

关键词:

  环境经济 科学发展

 一、环境内涵及现状 

  1989年12月26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一章第二条说明,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随着全球及我国经济的发展,不可否认的一个事实是,环境状况日益恶化,大气、水与海洋污染日益严重,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许多物种正濒临灭绝,森林的过度砍伐与矿产资源的过渡开采都给人类生存与发展带来了现实的与更严峻的潜在威胁。

环境资源的稀缺性逐步表现出来,环境问题正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治理环境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二、环境保护就是采取行政、经济、科技、宣传教育和法律等方面的措施,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使之适合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它具有明显的地区性。

环境保护的内容大体可分两方面:

一是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包括保护城乡环境,保持乡土景观,减少和消除有害物质进入环境,改善环境质量,维护环境的调节净化能力,确保物种多样性和基因库的持续发展,保持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二是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即防治在生产建设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粉尘、恶臭气体、放射性污染物质及噪声、振动、电磁波辐射等环境的污染和危害。

三、环境问题的复杂性:

技术与制度谁更重要 

  环境问题宽泛而复杂,涉及到技术层面、管理层面、制度层面。

技术层面:

研究治污防污的有效技术、环境质量的标准设定、生态保护区的设立等等;管理层面,如何按照既定制度有效组织安排生产;制度层面:

设计制度,合理构建各相关主体的产权与利益关系,如排污企业、受污染经济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环境与生态问题研究中曾有过争论:

技术与制度哪个更重要。

经过多年的环境保护实践,证明制度是更为重要的因素,好的制度才会催生出好的技术,如果制度设计不合理就会抑制高效率的环保技术的产生,目前我国治理污染的政策制度比较单一,以收取排污费为主要形式。

但由于收费制度本身存在的弊端,企业治理污染缺乏激励及监管不力,所以这一制度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低效率。

 

  本文的分析侧重从制度层面研究环境保护问题,政府在环境保护过程中应发挥作用的领域就是制订有效的制度,并确保制度得到执行,而技术层面的问题则是市场经济主体在既定的制度条件下自主选择的结果,无需政府的干预,因此环境污染与生态保护问题关键在于制度设计。

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相互关系:

从相克到相生 

  传统观点认为,经济发展必然要导致污染,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是相克的、矛盾的,环境污染与生态恶化是人类发展经济的必然结果,要发展经济就必须承受环境污染的代价,否则经济就失去了发展空间,在经济增长成为各国重要宏观经济目标的条件下,这种观点一度成为破坏环境的正当理由。

许多国家,尤其是部分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历程似乎也印证了这一点,几乎都采取了先发展经济,后治理环境的方法。

但这并不能作为后起国家借鉴的样板。

发达国家当时所面临的环境资源状况与现在是无法比较的,当时各发达国家是在资源禀赋相对充足的情况下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经济发展及人口扩张对环境的压力相对较小,环境威胁是潜在的。

但目前,世界经济发展经过上百年历程,环境资源供给相对减少,而对其需求却在不断增加,环境所面临的压力增大了。

人类经济发展所能够消耗的资源在减少,环境资源的稀缺性日益突出。

因此先发展后治理的道路已走不通了,不保护环境资源,经济根本无法实现发展。

 

  传统观点是假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是相克的,在此前提下研究环境保护问题。

但如果抛开这一假定,还会有另外一种思路,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可以协调发展。

可以将环境保护纳入经济发展体系之内,将其作为一种产业来经营,使经济主体能够从治理污染、保护环境中受益,与其利润最大化的目标相一致,使保护环境成为人们一种自觉自利的活动,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从相克到相生的转变。

当然这种转变依赖于环境保护制度与管理方式的变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的优势,给予经济主体足够的激励,将环境问题内化到企业的决策过程中,成为其决策的变量,这样企业在做决策之前就会像考虑劳动力与资金成本一样,将对所采取的行动作为一个决策因素,或是将保护环境本身作为一种可赢利的事业加以发展,从而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因此对传统环境保护制度进行扬弃,将经济政策与手段引入环境保护之中,实现环境保护制度的创新,应是未来环境政策的重要取向。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1978年-2010年中国GDP年均增长近10%,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3.3%左右的增速,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国家财力空前提升,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问题,主要问题是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我们付出了一定的环境代价,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在中国30多年的快速发展中集中出现。

主要污染物排放超过环境承载的能力,水、大气、土壤等污染普遍存在,固体废物、汽车尾气、持久性有机物等污染问题也很突出。

主要污染态势有:

一是,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主要是化石燃料,如石油、天然气和煤等。

汽车排出的废气,含有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经阳光中紫外线照射,生成一种浅蓝色有毒烟雾而污染空气,世界上每一年排放到大气中有害有毒烟雾6—7亿吨。

随着人们经济活动的增加,工业、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还将提高,如不采取措施,对我们的生产和生活都十分不利。

目前,发达国家采取了各种方式控制空气的污染,降低汽车氢、氧化物的排放标准和二氧化硫的排放量,但大多数由发展中国家,空气污染相当严重,如我国的北京、西安、广州、沈阳等工业大城市,二氧化硫污染都严重超标,有的城市上空烟云密布。

 

二是,水源污染。

随着工业性生产和发展,用水量大增,排出的污水也相应大增,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含有毒物质,不是注入江河湖海,就是直接渗入地下水层,结果都败坏了水质,严重污染了环境,除了城市污水外,大气和土壤污染物也有相当一部分转入水体,由于大大超过水体自净能力,造成水质污染严重随着采矿、冶炼工业发展,不断向环境中释放汞、镉、铬等有害毒元素,由于它们在水体中不被溶解,而形成重金属污染,这些都直接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三是,城市垃圾污染。

工业废弃物和城市生活垃圾,也是严重的城市污染。

除了述污染外,现代化交通工具和工业设施造成的噪声污染,火力发电站和原子能电站造成的热污染,以及核能工业废弃物造成的放射性污染,也都是环境的污染源。

其中噪声污染影响很大,一则危害听觉。

二是影响工作效率,影响产量提高。

三是容易引起头晕,心血管等危害健康的疾病。

放射性污染还可引癌症,基因变异和胎儿因奇形,危及后代。

当代,仅是城市工业废水,废弃物形成的致癌物就有1000多种,每年有多少人都死于环境因素造成的癌症。

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全国环境状况正在由环境质量总体恶化、局部好转,向环境污染加剧趋势得到基本控制、部分城市和地区环境质量有所改善转变。

但是,环境形势仍然相当严峻,全国污染物排放总量还很大,污染程度仍处在相当高的水平,一些地区的环境质量仍在恶化。

生态恶化加剧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部分地区生态破坏的程度还在加剧。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在一些地区已成为危害人民健康、制约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

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土地退化严重。

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67万平方公里,荒漠化土地面积每年还以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扬尘、浮尘和沙尘暴频繁发生,水土流失造成泥石流、洪水等多种次生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二是水生态系统失衡。

旱涝灾害频发,河流断流现象加剧,不少湖泊萎缩,天然绿洲消失,现有水库蓄水量减少。

湿地破坏严重。

一些地区由于严重超采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下降,形成大面积漏斗区。

三是农村环境问题日渐突出。

农村环境污染所带来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一方面固体废物垃圾愈积愈多,会大量侵占土地;另一方面,固体废物以及渗出液会破坏地表植被,影响土壤生态平衡,降低土壤活力,如果进入河流湖泊、渗入地下,会损害水体环境,危害人的健康。

据统计,已有1.5亿亩农田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畜禽粪便、水产养殖和不合理使用农药、化肥污染加重,农产品质量安全不容忽视。

乡镇企业污染较为普遍,小城镇环保基础设施缺乏,农村饮用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四是生物多样性锐减。

野生动植物丰富区面积不断减少,栖息地环境恶化,乱捕滥猎和乱挖滥采现象屡禁不止,野生动植物数量和种类骤减,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破坏。

环境污染根源:

都是制度惹的“祸”

  1.对国民收人的狂热追求与扭曲的GDP核算制度 

  对国民收入的研究可以追溯到福利经济学的早期研究中。

马歇尔最早在经济学文献中使用国民收入这一名称,但国民收入在英国福利经济学家庇古的理论中得到重要的应用,成为福利经济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

庇古将福利解释为可按顺序衡量的,并且能够与货币的标尺联系起来的主观的心理状态。

在客观上用国民收入的概念来衡量福利状况。

并提出了国民收入规模的扩大及其有效分配与稳定性三个福利标准。

此后,庇古又提出了边际社会成本和边际私人成本的概念,将社会成本与私人成本分开来考虑,并进一步提出了外部性概念。

当一个人的消费或企业的生产活动对另一个人的效用或另一家企业的生产函数产生一种原非本义的影响时,就会出现一种外部性,当这一企业不必承担其生产给社会带来的成本时,即边际社会成本<边际私人成本时,这种外部性我们称其为负的外部性;反之,如果企业不能获得其生产的全部收益时,即边际社会成本>边际私人成本时,称为正的外部性。

而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是典型的具有负外部性特征的行为,而环境保护与治理是典型的具有正外部性特征的行为。

当存在负外部性时,企业就会形成过度投资,而存在正外部时,企业投资就会相对不足,因此外部性的存在反映了市场配置资源的失灵。

同时也就说明如果不将外部性的影响纳入到国民收入核算之中,那么就无法真实反映居民的福利状况。

庇古理论成为当今用国民收入作为衡量生活质量指标的依据,但庇古所提出的外部性却并没有反映在国民收入的核算之中。

 

  作为评价国民经济生产活动最终成果的GDP,是广义国民收入指标之一,虽然考虑了对资源产品的中间消耗,即,GDP二总产出—中间消耗:

最终产品价值量之和,但它是建立在自然资源无限多、生态环境永远良好的假设之下。

在这样一种假设下将GDP的增长与居民生活水平联系起来是合理的,GDP数值越大,那么生活水平就越高,较高的GDP被视为富裕的标志,因此对高质量生活水平的追求就表现为对GDP增长速度的追求,这是庇古的三个福利指标之一,即国民收入的规模大小。

而未考虑环境破坏对生活质量的负面影响,这导致不必要的消费,物欲横流,而其结果就是造成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枯竭。

现行的GDP核算指标就无法再恰当的充当衡量居民生活质量的指标,反而会扭曲社会的资源配置方向。

对GDP的追求就不再是提高社会福利,而是由于损耗环境、破坏生态而限制减少了社会福利。

 

  因此,从客观上说现存的GDP核算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对环境资源的破坏性使用,造成了环境的污染与生态的破坏。

2.现存环境保护制度缺乏减少环境破坏的有效约束与激励机制 

  经济主体的行为是受制度约束的,制度的规定与实施情况直接决定了制度的运行效果。

一个有效率的制度应同时具备约束机制与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可确保制度的有效实施,而激励机制则有助于经济主体行为自觉的与制度取向相一致,降低制度实施的成本。

 

  目前某些地方的环境保护制度规定,环境部门收取的排污费中有一部分可用于环保部门的行政经费。

这种制度设计对于环保部门治理污染来说无疑是一种负激励,一个地区污染程度越轻,环保部门征收的排污费就越少,可用于支配的经费就会越少,那么从环保部门职员自身利益角度看就不如不治理所获得的收益高,因此其理性的选择就是对环境污染姑息迁就,甚至坐视不管,因此将环保部门利益与排污费如此联结的制度安排对于环境就是一种灾难,这种制度设计本身就是低效率的。

 

  制度设计的另外一个例证是世界范围的禁止象牙贸易运动。

这一运动是资源保护人士近年在世界各地极力推动的,认为是市场对象牙的过度需求导致了象的减少,因此要通过禁止象牙贸易来保护野生动物——非洲象。

但事实表明这一做法并没有保护非洲象,反而加速了其灭绝。

仅以肯尼亚为例,肯尼严政府明令禁止象牙贸易,但在最近10年中,由于偷猎行为的泛滥,大象从65000头减少到19000头。

但其邻国津巴布韦和博茨瓦纳,却规定象牙贸易是合法的,这一规定不但没有导致大象数量的减少,反而以5%的速度猛增,与肯尼亚形成了鲜明对比,原因就在于当地人保护象群、防范偷猎有着巨大的经济利益,在津巴布韦,象牙和兽皮的收入与狩猎许可证的收入可以归附近社区所有,因此本地居民为了自身收入的稳定增长,就有动力保护象群,这使得象的数量从 30000头增加至40000头。

 

  上述事例说明相对于僵化的行政命令,经济激励能够有效保护野生动物。

由此可以联想到我国的藏羚羊保护是否也可以采取类似的办法,使本地居民可以从保护藏羚羊行动中获利,激励其行动起来保护藏羚羊,并从法律上保护其收益权,那么藏羚羊的处境就会有所改善。

不同的制度设计对环境所起到的效果是大相径庭的。

 

3.环境保护意识不高,监督体制不健全

人们素质水平随着教育的普及,已逐步提高,但就环境保护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却一直没能得到应有的重视,长期以来的教育体制使人们自幼就以学习技能为主,而环保知识却少之又少。

目前,环保意识还主要依靠宣传手段来灌输,人们只能被动的强制的执行部分环保方面规定,这是远远不够的,这样永远都不能真正养成保护环境的习惯。

我国环境保护工作从1972年人类环境会议以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从早期的“32字方针”,到环境保护基本国策的确立,“预防为主,谁污染谁治理(付费),强化环境监督管理”三大基本原则,以及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排污收费制度,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度、排放污染物许可制度,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度、城市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污染物集中控制制度和限期治理制度八项环保制度,我国环境保护多年的发展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政策体系和体制。

 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效果仍令人担忧,而且污染后治理也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据说,歌中这条美丽的河就是淮河。

淮河是中国第三大河,发源于大别山北麓河的河南省桐柏县,全长1000公里。

行政区划涉及豫、鄂、皖、苏、鲁五省,40个地区、地级市,163个县,75个市辖县级区,流域面积约27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7亿。

淮河是我国第一个治理水体污染的大江大河。

1994年国务院决定对淮河流域水体污染实施重点治理,并成立了专门的领导机构。

我国大江大河水污染预防的第一个规章制度,第一部流域水体污染治理“五年计划”,第一部水体污染治理法规,均诞生在淮河流域。

特别是从1994年开始,国务院决定对淮河流域水体污染实施重点治理,成立了专门的领导机构,并出台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和“定量”的远景规划。

2004年,国家环保总局和豫、鄂、皖、苏四省各级政府加大了对淮河流域环境保护力度,四省行政负责人第一次与中央政府签订“环保责任书”,流域环境保护成为考察行政“一把手”政绩的硬指标。

但十多年过去了,淮河治理得怎么样了呢?

近期,据了解淮河至今仍是污染严重的河流之一。

预计到2020年我国人口将达到14.5-14.9亿,城市化率达到55%,城市生活污水和垃圾产生量将比2000年分别增长约1.3倍和2倍,城市居民生活水平全面进入小康阶段,消费结构显著变化,经济全球化给环境保护带来新的挑战。

可以说,未来一段时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机遇期,也是资源环境矛盾的凸显期。

如果不能处理好环境与发展的关系,我们将面临着巨大的环境风险,人民生命健康和国家安全发展将受到威胁。

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奋斗目标历史进程中,环境保护已经成为最重要的环节。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解决环保问题归根到底要靠发展。

我国要消除贫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就必须毫不动摇地把发展经济放在首位,各项工作都要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来展开,无论是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综合国力的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和人口素质的提高,还是资源的有效利用,环境和生态的保护,都有赖于经济的发展。

但是,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

我国在这方面的教训是极为深刻的。

因此,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环境保护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保持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是我国实现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方针。

       1、保护环境能够促进和优化经济增长

       环境与经济的关系紧密相连。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增长的基础和条件,环境问题究其产生根源,是发展不足或发展不当造成的。

环境问题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也只有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解决。

保护好环境,能优化经济增长,促进发展。

其主要表现:

一是通过认真执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建设项目环评和“三同时”制度,严格环境准入制度,严格执行产业经济政策,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有利于合理引导投资方向,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科学发展的宏观经济调控能力。

二是通过削减排污总量,开展污染治理和生态恢复工程,既减轻了环境污染负荷,同时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发展容量。

实践证明,新建并运行好一座污水处理厂相当于给一片工业项目营造了水环境容量,拆除一批燃煤锅炉、“倒”掉一批分散的烟囱,相当于腾出了新建一座小型电厂的环境容量,还优化了产业结构。

通过“治老补新、以新带老”盘活环境资产,让出环境空间给新兴企业加快发展,就能够从环保角度对经济发展以最直接的支持和促进。

三是加强环境保护能推进技术进步和更新改造,提高资本运营质量,有利于带动环保和相关产业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增加就业。

四是良好的生态环境质量已经成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可以增强城市吸引力和凝聚力,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实现更好更快发展。

苏州、杭州、宁波等沿海发达城市近年来大力改善环境质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世界500强企业纷纷入驻,实现了“招商引资”向“择商选资”的转变。

       2、保护环境是以人为本的直接体现

       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的生存和发展环境。

加强环境保护,可以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保证生产安全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努力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保障人的健康生存。

而受到污染的空气和水、土壤直接导致呼吸疾病、皮肤疾病和癌症的高发,受到污染的水产品和农产品威胁到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对人的基本权利的最大侵犯。

历史上出现的伦敦烟雾、日本水俣病、洛杉矶化学烟雾等一系列公害事件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随着温饱水平的解决,人民期待更加舒适的居住环境,对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提高生活质量,延长人均寿命,成为环境保护体现以人为本的发展要求。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我们就要解决以饮用水安全和重点流域为重点的水污染问题、以水、气污染为重点的城市环境问题、以二氧化硫和化工恶臭废气为重点的大气污染问题、以固废拆解污染土壤为重点的农村环境问题、生态破坏问题和核与辐射问题等六大影响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环境问题。

今后三到五年,我们要依靠科技创新、装备提升、末端治理、强化管理来解决外沙、岩头医化废气恶臭污染问题,切实帮助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最直接、最现实、最关心的环境质量问题,解决影响制约科学发展的治理技术问题,维护群众利益、促进社会稳定。

       3、保护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中国用短短20多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上百年的路程,取得举世公认的伟大成绩。

但是,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在很大程度是以资源能源的大量消耗和环境污染加重为代价的,是在生态透支的基础上实现的,是一种不可持续的发展方式。

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虽只有世界的4%,耗用的钢铁、煤炭、水泥却分别占世界总消费量的30%、31%和40%。

万元GDP的能耗水平超过发达国家3~11倍;我国石油消费量的1/3要靠进口,世界铁矿石和铝矾土贸易量中的大部分被中国采购。

中国在人均GDP400~1000美元的条件下,出现了发达国家3000~10000美元期间出现的严重环境污染。

因此,我国的经济增长属于粗放型的增长。

多年的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危及人民群众健康、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我们就必须加强环境保护,根据资源禀赋和环境容量,调整地区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实行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等不同发展道路;在环境容量有限、自然资源供给不足而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在实行优化开发的同时,坚持环境优先战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行排污总量控制,积极开展污染综合治理,开发和推广治理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强化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生态修复,有效减少污染,缓解生态危机,节约资源能源,为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支撑。

       4、保护环境是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方面

       环境问题本质上是环境权益公平问题,环境不公会加剧社会不公。

环境不公主要表现在城乡不公、二是区域不公和阶层不公上。

加强环境保护,要统筹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环境保护,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平等无例外提供的优良生态环境这一公共产品,是政府应该强化的社会职能。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须根据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实行分类管理,建设涉及环境敏感区的项目,不得擅自提高或者降低环境影响评价类别,就该项目对环境敏感区的影响作重点分析;必须根据建设项目可能造成跨行政区域的不良环境影响,严格执行环保部5号令即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规定,杜绝违法审批、违规审批、越权审批等行政乱作为现象,服务群众,秉公执法,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确保当代人发展不能以牺牲后代人的发展为代价,本区域发展不能以牺牲其他区域发展为代价,保证人对优良环境的价值需求的公平满足与实现,就是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内促进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

正是基于对我国环境与发展问题的深刻思考,党中央、国务院把环境保护摆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

党的十七大,将环境保护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提出要增强发展的协调性、转变发展方式,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GDP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

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实现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的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的观点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这些重要的战略决策表明,环境保护进入了国家建设发展的主干线、主战场和大舞台。

如何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是当前政府关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怎么处理这个问题呢?

党中央、国务院反复进行了研究,在第六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上,温家宝总理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在这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