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心理学复习.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403046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0.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心理学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幼儿心理学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幼儿心理学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幼儿心理学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幼儿心理学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儿心理学复习.docx

《幼儿心理学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心理学复习.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幼儿心理学复习.docx

幼儿心理学复习

选择题

1、动机的基础是人在(D)。

A、感知B、思维C、想象D、需要

2、心理是(B)的机能。

A、心脏B、人脑C、客观现实D、生理成熟

3、(C)是心理的内容与源泉。

A、心脏B、人脑C、客观现实D、生理成熟

4、正常的(A)是幼儿心理发展最基本的物质前提。

A、遗传素质B、生理成熟C、客观现实D、能动反映

5、关键期是由奥地利生物学家(B)提出的。

A、格赛尔B、劳伦兹C、皮亚杰D、普莱尔

6、教育作为社会环境中最重要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对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起着(C)作用。

A、决定B、诱导C、主导D、控制

7、影响幼儿心理发展的主观因素中,最为活跃的是幼儿的(D)。

A、能力B、性格C、兴趣D、需要

8、(C)能调动幼儿心理活动的积极性。

A、想象B、幻想C、兴趣D、需要

9、注意是感知觉的(A)A、开端B、条件C、发展D、目的

10、注意的两个主要特点是(C)

A、清晰性和指向性B、鲜明性和选择性C、指向性和集中性D、清晰性和集中性

11、3-6岁儿童注意发展的特征是(A)A、无意注意占优势B、有意注意占优势C、注意的发展不受语言支配D、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均衡发展

12、儿童不受窗外其他孩子玩耍的笑声吸引,努力控制自己,专心做功课,这是(A)

A、有意注意B、无意注意C、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两者均有D、选择性注意

13、“一目十行”“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指的是注意的(A)

A.广度B.稳定性C.选择D.范围

14、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下,5-6岁幼儿能集中注意(D)

A、15分钟B、5分钟C、7分钟D、10分钟

15、儿童从事一项活动能够善始善终,说明他的注意具有很好的(B)

A、广度B、稳定性C、分配能力D、范围

16、儿童在唱歌时常常忘了做动作,说明儿童注意的(C)较差

A、广度B、稳定性C、分配能力D、范围

17、小朋友在语言活动中,认真、完整地听完了老师讲的故事,每个小朋友复述的故事却不一样,这说明幼儿具有(A)

A、注意的选择性B、注意的范围C、注意的稳定性D、注意的分配

18、小朋友正在听老师讲故事,教室里突然响起鸟叫声,幼儿就会去关注小鸟,说明幼儿注意具有(B )的特性

A、转移B、分散C、分配  D、选择

19、教师往往对小班幼儿说“站到靠墙的一边”,而不是说“站到右边”,是因为(D)

A、幼儿方位知觉的发展落后于方位词的理解B、幼儿方位知觉的发展还未达到“恒常”水平C、幼儿的方位辩别能力比较弱D、幼儿方位知觉的发展早于方位词的掌握。

20、反映客观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是(C)

A、方位知觉B、大小知觉C、时间知觉D、距离知觉

21、“破涕为笑”的现象说明幼儿情绪、意志受(D)影响。

A、表象B、记忆C、知觉D、注意

22、幼儿期对颜色的辨别往往和掌握颜色的(A)结合起来。

A、名称B、明度C、色调D、饱和度

24、幼儿对不同几何图形辩别的难度是由难到易是(C)。

A、半圆形—圆形—三角形—正方形B、正方形—长方形—八边形—五边形

C、五边形—八边形—三角形—正方形D、圆形—半圆形—正方形—三角形

24、幼儿的听觉偏好趋向是(D)

A、就人声和物声而言,新生儿趋向物声B、就母亲声音和陌生人声音而言,新生儿趋向新鲜的陌生人声音C、就声音音调来讲,新生儿趋向低音调D、新生儿爱听柔和的声音

25、在空间知觉中,对物体属性的知觉不包括(D)

A、方位知觉B、形状知觉C、距离知觉D、颜色知觉

26、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是(A)

A、感觉和知觉B、感觉和记忆C、知觉和记忆D、记忆和想象

27、直观行动思维所用的工具主要是(D)

A、感知和表象B、表象和动作C、表象和概念D、感知和动作

28、下列哪种现象能表明新生儿的视听协调(C)

A、有些婴儿听到音乐会露出笑容B、听到巨大的声响,婴儿会瞪大眼睛

C、婴儿听到母亲叫“宝宝”,就会去找妈妈

D、婴儿看到大人逗他说话,会一跳一跳表现同快乐的样子。

29、正常婴儿主要依靠何种感觉定位(A)

A、视觉B、听觉C、触觉D、运动觉

30、“视觉悬崖”可以测查婴儿的(A)

A、距离知觉B、方位知觉C、大小知觉D、形状知觉

31、幼儿记忆的基本特点是(D)

A、有意记忆占优势,无意记忆逐渐发展起来B、机械记忆的效果优于意义记忆的效果

C、接近联想优于相似联想D、无意记忆占优势,有意记忆逐渐发展

32、识记过的事物重新出现时感到熟悉,确知是以前感知过或经历过的,这种现象属于(A)

A、再认B、再现C、习惯化D、条件反射

33、儿童最早出现的是(D),最晚出现的是语词记忆。

A、情绪记忆B、语词记忆C、形象记忆D、运动记忆

34、昔日同窗情,至今常怀念。

这属于(B)A.运动记忆B.情绪记忆C.形象记忆D.语词记忆

35、形象与(B)的结合,使得幼儿记忆的效果更好。

A、动作B、语词C、表象D、情绪

36、在不理解的情况下,幼儿也能熟练地背诵古诗,这是(C)

A、意义记忆B、理解记忆C、机械记忆D、逻辑记忆

37、幼儿记忆的特点之一是(A)。

A.形象记忆占优势B.语词记忆占优势

C.意义记忆用的多D.机械记忆效果好

38、再认主要依靠的是(B)

A、再现B、感知C、表象D、记忆

39、人类短时记忆的广度为(B)

A.5±2个信息单位B.7±2个信息单位

C.6±2个信息单位D.8±2个信息单位

40、识记过的事物重新出现时感到熟悉,确知是以前感知过或经历过的,这种现象属于(B)

A、再现B、再认C、习惯化D、条件反射

41、“昔日同窗情,至今常怀念”这属于(B)

A.运动记忆B.情绪记忆C.形象记忆D.语词记忆

42、在不理解的情况下,幼儿也能熟练地背诵古诗,这是(C)。

A.意义记忆B.理解记忆C.机械记忆D.逻辑记忆

43、学习某种材料后相隔一段时间所测量到的保持量,比学习后立即测量到的保持量要高,这是年幼儿童常出现的(B)。

A.记忆扩张现象B.记忆恢复现象C.记忆潜伏现象d.记忆提取现象

44、在幼儿词汇中掌握最多是(A)

A、名词

B、动词

C、形容词

D、连词

45、出现内部言语的过渡形式是(C)

A、口头言语

B、自我中心言语

C、出声的内部言语

D、社会化言语

判断题

1、格赛尔双生子爬梯实验说明,提前学习对孩子并没有多大作用。

( √ )

2、生理成熟使遗传和环境所提供的心理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

( × )

3、性格外向的幼儿受批评后,活动的积极性很长时间不能恢复。

( × )

4、遗传与环境对幼儿的心理形成和发展都极为重要,而这些因素的影响作用是通过幼儿自身的心理活动实现的。

( √ )

1、心理学上提到的表象是指事物的表面现象。

(×)

2、认生的婴儿除了熟悉的人,不要其他人抱,这是成长中退化的表现。

(×)

3、会使用代词“我”意味着幼儿自我意识有了根本的发展。

(√)

4、教师在组织3-4岁幼儿活动时应尽量减少孩子手中无关的玩具。

(√)

5、幼儿情绪易冲动,教师要强制他们学会控制。

(×)

6、幼儿爱模仿,教师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

7、“好奇好问”说明幼儿不爱动脑筋,是一个不好的特点。

(×)

8、幼儿按照物体的外形大小排序说明他们抽象逻辑思维开始发展。

(×)

9、婴儿不仅有表达情绪的能力,也有识别他人情绪的能力。

(√)

10、反射是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

11、幼儿的任何心理过程都离不开注意。

( √ )

12、幼儿画画时,突然玩起手中的彩笔。

这是幼儿注意的转移。

( × )

13、无意注意不如有意注意好。

( × )

14、幼儿的知识、经验水平影响幼儿注意的范围。

( √ )

15、幼儿开始能够按照物体某些比较稳定的特征进行概括,这是知觉的概括。

(×)

16、幼儿直观行动思维的主要方式是尝试错误。

(√)

17、幼儿掌握概念主要是日常的、具体的概念。

(√)

18、幼儿思维发展中,形成最晚的是功能概括。

(×)

19、具体性、形象性是幼儿思维的两个突出特点。

(√)

20、教师在幼儿园应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

(√)

21、幼儿是无忧无虑的。

(×)

22、无意注意不如有意注意好。

( × )

23、幼儿智力操作的最佳情绪背景是特别高兴的状态。

(×)

24、幼儿不存在情绪健康问题。

(×)

25、幼儿告状是孩子道德感发展的表现。

(√)

26、拆卸玩具行为是幼儿求知欲的表现。

(√)

27、幼儿很会掩饰自己的情绪。

(×)

28、幼儿期出现的一些不良行为不要紧,长大了自然就好。

俗话说“树大自然直”嘛。

(×)

29、对待攻击性强的孩子最好的办法是惩罚。

(×)

30、父母对孩子的教养态度不会影响孩子的性格发展。

(×)

31、幼儿期是个性初步形成的时期。

(√)

32、自我意识是人生来就有的。

(×)

33、1岁前儿童没有自我意识。

(√)

34、男女确实存在性别差异,因此不能片面强调男女平等。

(√)

35、在分享行为中儿童的均分观念占主导。

(√)

36、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

(√)

37、把女孩当男孩养或把男孩当女孩养都是不合适的,容易造成性别角色的错乱。

(√)

38、人的气质没有好坏之分。

(√)

39、和性格相比,人的气质更受先天因素的影响。

(√)

40、幼儿只要与父母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就行,与同伴的交往意义不大。

(×)

名词解释

1、思维: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是人认识的高级阶段。

2、直观行动思维:

指以直观的、行动的方式进行的思维,即思维依赖一定的情境,离不开幼儿自身的行动。

3、具体形象思维:

指幼儿依靠事物在头脑中的具体形象进行的思维,即依靠具体事物的表象以及对具体形象的联想而进行的思维。

4、抽象思维:

指依赖概念、判断和推理的形式解决问题的思维。

5、游戏言语:

游戏、绘画活动中出现的言语。

特点是边做动作边说话,以言语补充和丰富自己的行动,这种言语往往比较完整、详细、情感丰富。

6、问题言语:

是在活动中遇到困难时产生分言语,用以表示困惑、怀疑、惊奇等,言语比较简单、零碎。

7、自我中心言语:

自我中心言语是儿童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动作和观点上的言语。

表现为不考虑同谁讲话,也不在乎对方是否听自己讲话,自我中心言语可以用来指导行动而并不用来进行交流。

包括重复、独白、双人或集体独白。

8、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某种特征的形成或某种能力的发展,在某一个时期容易出现,错过这个时期就很难形成,这个使儿童心理获得显著而迅速发展的时期就是关键期。

9、最近发展区:

是指儿童能够独立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儿童在成人指导下所能够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

10、深度知觉即立体知觉,是对立体物体或两个物体前后相对距离的知觉。

11、注意:

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12、客体永久性,是指当知觉对象从视野中消失时,儿童仍能知道它的存在。

13、形象记忆——是以感知过的事物的具体形象为内容的记忆。

14、直觉行动思维是在对客体的感知中、在自己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行动中进行的思维。

15、具体形象思维是依赖事物的形象或表象以及它们的彼此联系而进行的思维。

16、抽象逻辑思维是指用抽象的概念(词),根据事物本身的逻辑关系来进行的思维。

17、依恋是指婴幼儿对其主要抚养者特别亲近而不愿离去的情感,是存在于婴幼儿与其主要抚养者之间的一种强烈持久的情感联系。

18、亲社会行为——是指一个人帮助或打算帮助他人或群体的行为及倾向。

简答题

一、幼儿注意发展的主要特征?

答:

基本特征是:

幼儿注意发展的特征是无意注意站优势地位,有意注意逐渐发展。

1.无意注意占优势地位易引起幼儿无意注意的诱因:

1)刺激比较强烈,对比鲜明,新异和变化多动的事物2)与幼儿兴趣、需要和生活经验有关系的事物。

2.幼儿的有意注意初步发展,幼儿有意注意产生的条件:

1)幼儿的有意注意依赖于丰富多彩活动的开展2)幼儿对活动目的、活动任务的理解程度3)幼儿对活动的兴趣与良好的活动方式4)言语指导和言语提示5)幼儿的性格与意志特点

二、幼儿注意的稳定性比较差,存在明显的年龄差异,幼儿教师组织活动时要注意?

答:

组织活动时要注意

1.注意对象新颖、生动,形象鲜明

2.活动的游戏化

3.注意与幼儿操作的结合

4.幼儿的身体状况

三、简析幼儿“说谎问题”

答:

指幼儿的记忆存在正确性差的特点,容易受暗示,容易把现实和想象混淆,用自己虚构的内容来补充记忆中的残缺部分,把主观臆想的事情,当作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回忆。

原因:

幼儿记忆失实而出现言语描述与实际不符,不是有意说谎,是幼儿心理发展不成熟造成的

解决:

教师不能随便指责幼儿“不诚实”,耐心帮孩子把事实弄清楚,把现实和想象区分开来

四、想象在幼儿学习、游戏中的意义。

(1)想象有助于幼儿取得好的学习效果。

人们认识客观事物有两种途径。

一是直接感知获得对事物的认知。

一是通过他人的描述间接地获得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而在间接经验学习过程中,需要想象,这样才能理解、构建、内化新知识。

(2)想象在幼儿游戏中起关键作用。

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想象可以使得游戏能够发生,促进幼儿游戏水平的提高,使得幼儿游戏从单纯模仿发展到创造。

想象的发展是幼儿创造思维的核心。

(1)想象是创造思维的主要方面。

创造思维可分为直觉、灵感、想象三个方面。

创造思维重在创新,想象可以使人自由,海阔天空地发挥想象,把创造思维一切特征充分表现出来。

(2)想象是评价幼儿创造思维的主要方面。

看幼儿的作品,要看他是否能发挥想象,创造美的形象,而不是以像不像来衡量。

幼儿想象的作品虽然稚嫩,对他们来说,都是一种创造。

五、想象在幼儿心理发展中作用。

1、想象在幼儿学习、游戏等实践活动中有重要意义。

它可以帮助幼儿掌握抽象概念,理解较为复杂知识,创造性完成学习任务。

缺乏想象是无法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

想象能使游戏的每个环节活动得以展开;想象发展是幼儿创造思维核心。

六、简述幼儿想象发展的一般趋势。

从简单的自由联想向创造想象发展;从想象的无意性到出现想象的有意性;从再造想象到出现创造想象;从想象的极度夸张性到出现想象的合乎现实的逻辑性。

七、简述幼儿想象的主要特征。

无意想象为主,有意想象开始发展;再造想象为主,创造想象开始发展;想象有时和现实混淆。

八、幼儿思维发展特点是怎样的?

幼儿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性为主,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幼儿的概念、判断、推理体现出思维的具体形象性;幼儿理解事物水平不高,不深刻,常受外部条件限制。

九、幼儿园为什么要坚持正面教育原则?

正面教育就是摆事实讲道理。

正面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性质和教育目的决定的;与正面教育相反就是压服教育,这是封建社会落后、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幼儿理解事物水平不高,不深刻,往往是表面的。

十、言语在幼儿心理发展中有什么作用?

幼儿掌握语言的过程就是幼儿社会化过程;言语是思维的工具,幼儿言语发展水平影响幼儿思维发展;言语对幼儿心理活动和行为起调节作用。

十一、情绪与身心健康有怎样的关系?

如何保证幼儿的情绪健康?

答:

情绪与人的身心健康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们之间互相制约,互相影响。

情绪对健康有非常大的影响,健康又反过来影响人的情绪。

父母和教师要注意发现幼儿的消极情绪,尽量保持幼儿健康的情绪。

(1)要使幼儿经常处于愉快的情绪状态。

(2)不要给孩子造成过重的压力。

(3)要让幼儿充分活动,与小伙伴交往。

(4)要允许幼儿适当的宣泄。

(5)要让幼儿学会认识自己和他人。

十二、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有何特点?

答:

幼儿情绪具有易冲动性、不稳定性和外露性等特点,但到幼儿晚期,幼儿对情绪的控制能力、稳定性、调节能力都有了明显的发展。

幼儿的高级情感,道德感、理智感、美感也有了初步发展

十三、游戏活动能满足幼儿的哪些需要?

需要的满足对幼儿的情绪有什么影响?

答:

游戏不仅使幼儿直接从活动本身获得快乐,还可以满足幼儿的主动感、好奇、好动、想参加成人活动等多种需要,而这些需要的满足就会使幼儿获得快乐,使幼儿愉快、自信、自豪、心情舒畅。

十四、什么是自我意识?

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各方面有什么特点?

答:

自我意识是人对自身的认识,包括意识到自己的生理状态、心理特征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控制的发展三个方面。

幼儿自我评价发展的主要特点是主要依赖成人的评价;自我评价常常带有主观情绪;自我评价具有笼统性、片面性和表面性。

幼儿自我体验发展的主要特点是受暗示性,年龄越小,表现越明显。

幼儿自我控制发展的主要特点是幼儿的独立性、坚持性、自制力逐渐增强。

十五、幼儿需要的发展有什么特点?

教师怎样正确对待幼儿的需要?

答:

幼儿除了生理性需要之外,开始出现明显的社会性需要,同时,需要的发展已经显现出明显的个性特点:

(1)、开始形成多层次、多维度的整体结构。

(2)、优势需要有所发展。

幼儿教师要正确判断幼儿的需要,要满足幼儿合理的需要,制止幼儿不合理的需要,帮助幼儿形成新的需要以促进幼儿个性的健康发展。

十六、什么是气质?

幼儿气质发展有什么特点?

答:

气质是一个人所特有的较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及灵活性方面。

幼儿气质出现了个别性,幼儿气质可能发生变化,幼儿气质可能发生“掩蔽”现象。

十七、什么是性格?

幼儿性格的年龄特点有哪些?

教师应怎样塑造幼儿的性格?

答:

性格是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惯常的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

幼儿性格的年龄特点主要有活泼好动,喜欢交往,好奇好问,模仿性强,好冲动。

幼儿教师在加强对幼儿性格的塑造,要对幼儿加强思想品德教育,要引导幼儿参加集体活动和实践活动,要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要巩固幼儿良好的性格特征,克服幼儿性格方面的缺点。

十八、什么是能力?

幼儿能力的发展表现在哪两方面?

幼儿能力发展表现出怎样的特点?

答:

能力是指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

幼儿能力的发展主要表现在智力的发展和特殊才能的发展两方面,幼儿期是智力发展最快的时期且各种智力因素的比重和地位不断变化;幼儿期有些特殊才能已经开始有所表现。

幼儿能力发展的特点主要有幼儿能力初步形成并不断发展,幼儿能力表现出了个别性,幼儿也有能力异常的表现。

十九、一般将人的气质分为哪四种主要类型?

每种类型的人都有怎样的典型特征?

答:

一般将人的气质分为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这四种主要的气质类型。

胆汁质的人具有精力旺盛、表里如一、易怒易激动、刚强、易感情用事等特征。

多血质的人具有反应迅速、有朝气、活泼好动、动作敏捷、情绪不稳定、粗枝大叶等特征。

粘液质的人具有稳重有余而灵活性不足、踏实但有些死板、沉着冷静但缺乏生气等特征。

抑郁质的人具有敏锐、稳重、多愁善感、怯懦、孤独、行动缓慢等特征。

二十、幼儿性格的年龄特征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

幼儿性格的年龄特征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活泼好动,

(2)喜欢交往,(3)好奇好问,(4)模仿性强,(5)好冲动。

二十一、幼儿有哪些需要?

教师怎样正确对待幼儿的需要?

答:

幼儿有生理的需要、活动的需要、交往的需要、受人尊重的需要、认识的需要、美的欣赏的需要等。

幼儿教师要正确判断幼儿的需要,要满足幼儿合理的需要,制止幼儿不合理的需要,帮助幼儿形成新的需要以促进幼儿个性的健康发展。

二十二、幼儿游戏中同伴交往发展的特点?

(1)3岁左右,儿童游戏中的交往主要是非社会性的,儿童以独自游戏或平行游戏为主。

彼此间没有联系,各玩各的。

(2)4岁左右,联系性游戏增多,并逐渐成为游戏的主要形式。

游戏中幼儿有说笑、互借玩具,但交往不密切。

(3)5岁以后,合作性游戏开始发展,同伴交往的主动性和协调性提高。

(4)幼儿期同伴交往主要是与同性别的儿童交往。

二十三、同伴关系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

(1)同伴交往可以满足幼儿的心理需要,使幼儿产生安全感和归属感,从而心情轻松、活泼、愉快。

(2)同伴交往有助于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

(3)同伴交往有助于发展幼儿的自我意识

二十四、儿童亲社会行为的特点?

亲社会行为是指个体帮助或打算帮助其他个体或群体的行为和倾向。

具体包括分享、合作、谦让、援助等。

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特点:

(一)发生:

儿童最早表现出来的亲社会行为是共鸣性同情,它发生在1岁以前。

(二)分享行为的发展:

18~24个月以上的孩子已经能够表现出某种形式的亲社会行为,而且分享与助人、合作、安慰等迅速发展和分化。

(三)幼儿分享行为的特点:

1、幼儿的均分观念占主导地位。

2、幼儿的分享水平受分享物品数量的影响。

3、当物品人手一份还有多余时,幼儿倾向于将多余的物品分给需要的儿童。

4、当分享对象不同时,幼儿的分享反应也不同。

5、幼儿更注重对食物的分享。

二十五、儿童攻击性行为原因及特点?

攻击性行为是指对他人或事物采取有意侵犯、争夺或破坏的行为。

原因:

一是父母的惩罚,惩罚会加重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二是榜样的影响,影视暴力成为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的重要因素;三是强化,攻击性行为如果得逞,会大大提高此种行为出现的频率;四是挫折,孩子心理受挫往往会通过攻击他人来缓解内心的不满。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特点:

幼儿攻击性行为频繁。

幼儿更多依靠身体攻击,而不是言语攻击。

幼儿攻击性行为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

二十六、游戏对幼儿心理发展的价值?

(一)发展幼儿的身体和动作

(二)发展幼儿的言语和智能

(三)发展幼儿的情绪情感

(四)发展幼儿的社会性行为

二十七、举例说明什么是功能游戏、象征性游戏、建构游戏和规则游戏。

功能游戏又称练习性游戏、感觉运动游戏。

开始于出生后的4-6个月。

是孩子为获得某种愉快体验而单纯重复某种活动或动作。

练习性游戏在1-2.5岁最为典型。

象征性游戏表现为运用“替代物”,以假想的情景和行为方式将现实生活和自己愿望反映出来。

象征性游戏中“替代物”的变化,体现了幼儿游戏中抽象性和概括性的发展。

建构游戏综合了操作性和象征性的因素。

低年龄儿童的建构游戏较多反映具体事物,而年长儿童更多地反映比较抽象的概念。

规则游戏是指具有明确规则且必须完全遵守的带有竞赛性质的游戏。

幼儿期有一些通常由成人发起的简单的规则游戏。

论述题

一、情绪、情感在幼儿心理发展中起怎样的作用?

如何理解。

答:

情绪、情感对幼儿的心理发展具有动机作用、组织作用、信号作用及感染作用。

(1)动机作用。

情绪、情感是伴随人的需要是否满足而产生的体验,它对人的行为具有推动或抑制作用。

如无论在任何时候和何种情况中发生,恐惧均能使人退缩,愤怒使人发生攻击,厌恶引起人躲避。

相反,愉快、喜爱等积极情绪则使人去接近、探索。

对于幼儿来说,情绪的动机作用表现得更加明显,直接影响着幼儿的各种行为。

幼儿的行为目的性和受理智支配的程度很低,不能有意识地控制自己去做不愿意做的事,因此,他们比成人更多地受情绪支配。

(2)组织作用。

情绪是心理活动中的监控者,它对其他心理活动具有组织作用。

积极情绪起协调、组织的作用,消极情绪起破坏、瓦解的作用。

研究表明,不同的情绪状态对幼儿智力操作有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