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心理学》——第三章 幼儿的注意.ppt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26674 上传时间:2022-10-07 格式:PPTX 页数:36 大小:7.5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心理学》——第三章 幼儿的注意.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幼儿心理学》——第三章 幼儿的注意.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幼儿心理学》——第三章 幼儿的注意.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幼儿心理学》——第三章 幼儿的注意.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幼儿心理学》——第三章 幼儿的注意.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儿心理学》——第三章 幼儿的注意.pptx

《《幼儿心理学》——第三章 幼儿的注意.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心理学》——第三章 幼儿的注意.ppt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幼儿心理学》——第三章 幼儿的注意.pptx

主讲:

红小旗,2020年5月,幼儿心理学CHILDHOODPSYCHOLOGY,【教学目的】,了解注意的概念、表现和种类掌握幼儿注意的发展特点了解幼儿注意分散的原因及防治掌握幼儿主义规律在幼儿园活动中的应用。

【重点难点】注意的表现、种类以及幼儿注意的发展特点和应用。

任务一、注意的概述,情景引入,薇薇已经3岁多了,妈妈开始教她自己穿鞋。

薇薇的鞋子都没有鞋带,穿上之后只需把魔术贴黏住就可以了。

可是,每次教她的时候,她总是学了几分钟就被其他事情所吸引,学了多次后连自己把脚放进鞋子里都没学会。

如果妈妈强迫她学,她就会发脾气。

注意力不集中、没有耐心、容易被新鲜的事物吸引是幼儿的普遍特点,不能因为他们年龄小而不做引导。

良好的注意品质对于幼儿来说非常重要,学习中和生活中各种任务的完成都离不开良好的注意品质。

1.定义注意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集中性人们关注某一事物后,心理活动在这一事物上的保持和深入就是注意的集中性,强调的是注意的强度或紧张度。

一、注意的概念,2.注意的两个显著特点指向性人们每一瞬间的心理活动都是有选择地指向某些事物,同时离开其他事物,这种有选择地反映一些现象而离开其余对象的心理活动就是注意的指向性。

案例,幼儿在看王老师跳舞,就不会再去看旁边的李老师,这是因为注意的指向性;幼儿在看王老师跳舞时,能长时间观察王老师的舞蹈动作,而不会看到旁边的李老师是不是在喝水,这是因为注意的集中性。

1.适应性运动“目不转睛”“侧耳倾听”,3.呼吸运动的变化人在注意时,呼吸常常是轻缓而均匀,一定的节律。

当注意集中时,个体就会高度关注当前的活动对象,一些与活动本身无关或起干扰作用的动作会相应减少甚至停止。

2.无关运动的停止,二、注意的外部表现,人在注意时常常伴随有特定的生理变化和外部表现。

注意时最显著的外部表现为:

案例,在电影里,当主人公在集中注意听某些声音时,常常会以“耳朵抽动”的特写来表现,这就是“侧耳倾听”;当个体注意看一个人或物体时,就会把视线集中在这个人或物体上,这就是“目不转睛”;当个体沉浸于自己的思绪中时,往往眼睛会呆滞地盯着某处,这就是“发呆”。

当一个非常引人注意的人或物出现时,其他人会忘掉其他动作,只是呆呆地看着这个人或物;当幼儿被老师所说的故事吸引时,他们就不会做小动作、交头接耳。

三、注意的种类,根据注意时有无目的和意志努力的程度,可分为:

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

1.无意注意无意注意又称不随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

特点:

保持时间短,耗费精力少例如,在上课时,教室突然有一只小鸟飞进来,幼儿都不由自主的去关注小鸟。

三、注意的种类,例:

在上课时,教室突然有一只小鸟飞进来,幼儿都不由自主的去关注小鸟。

但有一位幼儿想弄明白老师黑板上的内容,仍旧看着黑板,仔细思考。

2.有意注意有意注意也叫做随意注意,是有预定的目的,并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特点:

保持时间长,耗费精力多,易疲劳。

三、注意的种类,3.有意后注意有意后注意也叫做随意后注意,是有预定的目的,并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特点:

保持时间长,耗费精力少,自觉性好。

例:

在上课时,教室突然有一只小鸟飞进来,幼儿都不由自主的去关注小鸟。

但有一位正在“建房子”的幼儿却依然沉迷于“建房子”。

四、引起注意的原因,从客观原因上说,刺激物是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刺激物的特征影响引起无意注意的程度。

从主观原因上来说,是个体的主观状态,包括个体的需要、兴趣、态度,个体的情绪、情感,个体的心境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等。

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刺激物的强度(声音大小、颜色对比等)刺激物的差异性(万绿丛中一点红等)刺激物的新异性(新鲜、罕见、突发等),刺激物的运动变化(变速、队形、逆流等),引起有意注意的原因,有明确的活动目的和任务,个体有稳定的间接兴趣,有合理组织的活动,没有无关刺激的干扰。

任务二、幼儿注意的发展,闹闹是一位顽皮的4岁男孩,他的注意力只能集中几分钟。

在集体教学活动时,闹闹经常不听老师讲故事,自顾自地玩玩具。

但是,在过后,他却也能够与其他幼儿分享老师上课时讲的故事。

情景引入,幼儿注意发展的水平较低,主要以无意注意为主。

闹闹与幼儿分享的故事也主要是其通过无意注意所获得的信息。

一、幼儿注意的发展特点,36岁幼儿的无意注意占优势刺激物的物理特征是引起无意注意的主要原因与其兴趣密切相关联的事物也成为幼儿无意注意的对象,有意注意逐渐发展小班幼儿是无意注意占优势,有意注意初步形成中班幼儿在正确教育的影响下,有意注意得到发展大班幼儿在正确教育下,有意注意迅速发展,一、幼儿注意的发展特点,幼儿的无意注意刺激物的物理特性是引起幼儿无意注意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形象鲜明、色彩丰富、活动多变的事物。

与幼儿兴趣及需要密切相关的事物也逐渐成为幼儿无意注意的对象。

幼儿的有意注意36岁时,幼儿的有意注意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不但发展水平低,而且很不稳定,需要在成人的指导和引导下逐步进行。

窗外传来鸟叫声,小男孩走神了,一、幼儿注意的发展特点,幼儿注意的发展,3-4岁,4-5岁,5-6岁,有意注意稳定性较低,有意注意得到一定的发展,有意注意迅速发展,无法将注意持久地集中在一个对象,一般只能持续3-5分钟,此外,他们注意的对象数量也比较少,在良好的教育条件下,他们注意集中的时间可以达到10分钟,同时,还可以在段时间内,自觉地把注意集中于一种并非十分吸引他们的活动上。

在正确的教育和适宜的条件下,幼儿注意的时间可以达到10-15分钟,并且可以按照成人的要求组织自己的注意。

案例分析,周末,爸爸带着4岁左右小雨去郊外游玩。

在一片向日葵花田里,小雨兴致勃勃地观赏着花朵。

她发现了一朵与众不同的向日葵:

“爸爸,你看这朵花,花瓣都掉了,但是花瓣中间有东西呢,是什么呀?

”爸爸上前一看,花瓣中间是密密麻麻的、嫩嫩的葵花籽。

爸爸很惊奇,没想到小雨居然能观察得这么细致。

小雨表现出对向日葵极大的兴趣,体现的主要是其无意注意,原因是花朵的颜色、新奇等因素吸引了她。

一、幼儿注意的发展特点,4,3,2,1,注意广度注意广度注意的广度也叫注意的范围,指的是在同一瞬间所把握的对象的数量。

成人一般广度为72个项目。

注意的稳定性稳定性指的是注意集中于某一对象或活动的时间长短。

注意的分配注意的分配指的是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力集中到两种或几种不同的对象上。

注意的转移注意的转移是指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

注意的转移可以发生在同一活动的不同对象之间,也可以是不同活动之间。

二、注意的品质,03,01,02,幼儿注意的特点,注意广度小影响因素:

知觉对象的特点活动的任务和知识经验,注意的稳定性差34岁幼儿很容易被一些动态、形象鲜明、新奇的事物所吸引;56岁,在良好的教育引导下,幼儿的注意逐渐稳定,有意注意也逐渐形成,能够在较长时间内专注于一种活动,注意的分配能力差个体注意的分配能力发生较早,但是发展非常缓慢。

受同时进行的几件活动的复杂程度、它们相互之间的联系性及个体对这几种活动的熟练程度的影响。

04注意的转移能力差注意转移的速度与个人的兴趣、原注意的紧张程度、新注意对象的吸引程度、前后活动的关系和已有的习惯等相关。

二、注意的品质,三、幼儿注意分散的原因及防止,例:

幼儿园中班开展了一次“我是小小播音员”的活动,老师选了8名幼儿参与活动,并组织全班幼儿当“评委”,让他们对播出的新闻发表自己的想法。

活动开始了,所有的幼儿都兴致勃勃。

“播音员”认真播报,“评委”们则仔细倾听。

20分钟过去了,还有好几位“播音员”没有播报新闻呢,但是“评委”们却有些心不在焉了。

虽然他们还能保持安静,但是很多人已经开始东张西望、坐立不安了。

1.注意分散的原因

(1)疲劳睡眠时间不足,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长时间参加某个单一的活动,很容易引起幼儿的神经疲劳,出现“保护性抑制”,导致注意分散。

三、幼儿注意分散的原因及防止,1.注意分散的原因无关刺激的干扰36岁的幼儿无意注意占优势,且注意的稳定性较差,容易受到外界新鲜、多变、刺激事物的影响,从而出现注意分散现象。

注意转移能力差36岁时,他们转移注意的能力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因此,不能按照活动的需要及时、主动地调动自己的注意。

教学内容、方法不适合幼儿特点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呆板的教学方法、一成不变的教学过程、无法实际参与的教学过程,都会使幼儿的注意分散,三、幼儿注意分散的原因及防止,2.防止幼儿注意分散的方法

(1)合理安排幼儿作息时间,

(2)排除无关刺激的干扰,成人应制订科学的生活制度,合理安排幼儿的作息时间,合理安排幼儿看电视及户外活动的时间,在周末也不要随意打乱幼儿的生物钟,保证幼儿拥有充足的休息时间,并让他们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

让幼儿参与活动空间的布置,提前让幼儿适应新鲜的活动空间;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环境要安静,所使用的教具不宜过早呈现,在使用时不可一次呈现多种,在使用后应立即做好收纳工作;教师的服饰应简洁大方,不宜有过多的装饰等。

三、幼儿注意分散的原因及防止,培养幼儿良好的注意习惯可以组织一些幼儿喜爱的游戏活动,让幼儿融入其中,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注意的习惯,让幼儿养成“集中注意学习”“集中注意玩游戏”的好习惯。

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合理地选择教学内容,为幼儿展示色彩鲜明、趣味性强的教具。

同时,教师所用的语言要形象生动,能够激发幼儿的求知欲望,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

任务三、注意规律在幼儿园教学中的运用,中班幼儿上学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老师决定教他们系鞋带。

活动开始后,老师把准备好的干净鞋子发给了幼儿。

幼儿看到彼此手上拿到的鞋子后开始闹了起来:

“老师,明明的鞋子好看,为什么我的鞋子这么丑!

”“老师,我不要这个鞋子!

”老师没有想到活动一开始就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只好努力引导幼儿:

“我们不用看鞋子的样子好不好看,我们学会系鞋带就好了呀!

”大约十分钟后,老师才终于把幼儿安抚好了。

教学正式开始了,老师抱着一个布娃娃,用着急的口吻说:

“我的鞋带松了,谁来帮我系呢?

”幼儿都跃跃欲试。

老师很开心,立即示范给幼儿看。

可是,还没有示范几步呢,幼儿就不怎么注意老师的动作了,他们有的抓着鞋带晃着鞋子,有的干脆把鞋子穿到自己脚上“欣赏”起来。

老师很着急,只好提高声音吸引幼儿的注意,并再一次进行示范。

谁知,幼儿更不耐烦了,有到处走动的,有说话的,还有举手的:

“老师,我要上厕所!

”于是,这个教学活动只能草草结束了。

过了几天,老师总结了经验教训后再一次尝试。

在午睡后,老师在幼儿穿鞋子的时候抓住时机进行教学,还编了一首儿歌让幼儿边唱歌边学习系鞋带。

可是,老师发现,很多幼儿都已经学会唱歌了依然不会系鞋带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要运用幼儿注意发展的特点,灵活运用相关规律,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例如,防止无关刺激(鞋子很花哨)干扰幼儿的注意,通过明确要求(看谁系的鞋带最漂亮)引导幼儿有意注意。

情景引入,一、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活动,创设良好的活动环境从幼儿注意发展的特点来说,良好的活动环境即安静、整洁的教育环境。

教师要为幼儿排除外界各种无关刺激的干扰。

丰富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教师不但要在生活活动中不断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还要在组织集体教育活动时,力求探索活动内容与幼儿已有知识经验的联系,引发幼儿的兴趣,让幼儿能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去。

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善用最感兴趣的活动游戏。

在组织活动时,教师可以以游戏的方式贯穿整个活动;教师的语音语调应做到抑扬顿挫,在关键的时候可以加强语气,而突然以低分贝说话也往往比吼叫更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在活动中,教师要关注幼儿的个别差异,并以穿插使用直观形象的教具、进行角色扮演、鼓励幼儿动手操作等方法,调动幼儿的活动积极性,保持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