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事业单位考试《卫生专业知识》真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397255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0.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事业单位考试《卫生专业知识》真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事业单位考试《卫生专业知识》真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事业单位考试《卫生专业知识》真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事业单位考试《卫生专业知识》真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事业单位考试《卫生专业知识》真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事业单位考试《卫生专业知识》真题及答案.docx

《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事业单位考试《卫生专业知识》真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事业单位考试《卫生专业知识》真题及答案.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事业单位考试《卫生专业知识》真题及答案.docx

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事业单位考试《卫生专业知识》真题及答案

2020年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事业单位考试《卫生专业知识》真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

1、请用钢笔、圆珠笔或签字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涂准考证号。

2、本试卷均为选择题,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题本上作答一律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关于细粒棘球蚴病,下列哪项是不对的()。

A、大多数在儿童期感染

B、是棘球蚴(包虫)病的其中一种

C、主要流行于牧区和半牧区

D、人因摄入棘球绦虫的幼虫而感染

【答案】D

【解析】常见错误:

①选答“是棘球蚴(包虫)病的其中一种”,棘球蚴病又称为包虫病,包括细粒棘球蚴

病及泡型棘球蚴病等。

应复习棘球蚴病的概念;②选答“大多数在儿童期感染”,本病虽然多在青壮年发

病’但大多数在儿童期感染。

应复习棘球蚴病的流行病学史。

要点:

细粒棘球蚴病是由细粒棘球绦虫的幼虫

感染引起的疾病,是因人摄入棘球绦虫的虫卵而感染。

2、细菌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是()。

A、细胞膜

B、中介体

C、胞质颗粒

D、核糖体

【答案】D

【解析】核糖体是细菌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3、我国新型隐球菌感染以哪种血清型最多见()。

A、C型

B、D型

C、B型

D、A型

【答案】D

【解析】新型隐球菌荚膜由多糖构成,根据其抗原分为A~D四个血清型。

以临床分离的菌株,在我国约

70%属A型。

4、AB血型人的红细胞膜上和血清中分别含()。

A、A凝集原和抗A、抗B凝集素

B、B凝集原和抗B凝集素

C、A凝集原和抗B凝集素

D、A、B凝集原,不含抗A凝集素和抗B凝集素

【答案】D

【解析】ABO血型系统是根据红细胞上抗原的种类分型的。

红细胞膜只含有A凝集原的为A型,其血浆中

含有抗B凝集素;红细胞膜上只含有B凝集原的为B型,其血浆中含有抗A凝集素;红细胞膜上含有A和

B两种凝集原者为AB型,其血浆中没有凝集素;红细胞膜上A、B两种凝集原都没有的为O型,其血浆中

含有抗A、抗B两种凝集素。

故选D。

5、门脉性肝硬化形成过程中的基本病变()。

A、肝细胞变性、坏死,肝细胞再生和纤维组织增生

B、肝细胞变性、坏死和纤维组织增生

C、肝细胞再生和纤维化

D、肝内胆管增生、淤胆和纤维组织增生

【答案】A

【解析】门脉性肝硬化的病理变化:

切面见小结节周围为纤维组织条索包绕。

结节呈黄褐色(脂肪变)或黄

绿色(淤胆)弥漫分布于全肝。

假小叶结构、大小基本一致,见肝细胞变性和点、灶状坏死的基础病变。

6、参与构成交感干的神经节是()。

A、终节

B、器官内节

C、椎前节

D、椎旁节

【答案】D

【解析】交感干位于脊柱两侧,由椎旁节和节间支连接而成,呈串珠状,上至颅底,下至尾骨前方。

7、关于胸膜腔负压生理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使中心静脉压升高

B、有利于静脉回流

C、维持正常肺通气

D、胸膜腔负压消失可导致肺塌陷

【答案】A

【解析】胸膜腔负压的生理意义:

(1)不仅能扩张肺,使肺能随胸廓的张缩而张缩,使肺通气成为可能;

(2)加大胸腔内腔静脉和胸导管的跨壁压,使之扩张,有利于静脉血和淋巴液的回流。

胸膜腔负压而对中心

静脉压的影响不大。

故选A。

8、引起神经细胞兴奋的阈电位是指细胞膜()。

A、对K+通透性突然增大时的临界膜电位值

B、对K+通透性突然减小时的临界膜电位值

C、对Na+通透性突然减小时的临界膜电位值

D、对Na+通透性突然增大时的临界膜电位值

【答案】D

【解析】当膜电位去极化达到某一临界值时,就出现膜上的Na﹢大量开放,Na﹢大量内流而产生动作电

位,膜电位的这个临界值称为阈电位。

9、内分泌腺的分泌物叫作()。

A、维生素

B、粘液

C、激素

D、浆液

【答案】C

【解析】具有分泌功能的细胞称腺细胞,腺的分泌物若经导管排至体表或器官腔内,称外分泌部;没有导管

的腺,其分泌物释放入血,则称内分泌腺。

内分泌腺主要分泌物为激素。

故选C。

10、对事物的知觉具有以下特点()。

A、以感觉为基础

B、受以往知识经验的影响

C、是感觉的叠加

D、不同人是不同的

【答案】AB

【解析】知觉是人脑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它是一系列组织并解释外界客观和

时间产生的感觉信息的加工过程。

具有以感觉为基础,对大量感觉信息进行综合加工后形成的有机整体,受

以往知识经验的影响的特点。

故选AB。

11、下列有关复苏后脑部的叙述,哪项正确()。

A、每上升1℃体温会使脑部的新陈代谢率上升约20%

B、在没有颅内压力增高的情形下,应将PaCO2控制在25mmHg左右

C、给予甘露醇时,应检查血渗透压,使其不超过350mOsm

D、脑部的新陈代谢可能会因癫痫而增加300%~400%

【答案】D

【解析】复苏后脑因缺血损伤造成癫痫,脑电活动异常兴奋,脑部新陈代谢增加300%~400%。

12、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特点是()。

A、有核仁、核膜

B、无核糖体

C、无染色体

D、无核仁、核膜

【答案】A

【解析】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胞结构完整,核分化程度高,有核膜、核仁和各种细胞器。

13、女性基础体温在排卵后升高0.5摄氏度左右,并在黄体期维持在这一水平上。

基础体温的升高主要与下

列哪种激素有关()。

A、孕激素

B、雌激素

C、黄体生成素

D、卵泡刺激素

【答案】A

【解析】正常女性的基础体温在排卵后可升高0.5℃左右,并在黄体期一直持续在此水平。

临床上常将这一基

础体温的变化,作为判定排卵的指标之一。

妇女在绝经或卵巢摘除后,这种双相的体温变化将消失。

如果注

射孕酮则可引起基础体温升高,因此,认为基础体温的升高与孕激素有关。

故选A。

14、腹部柔韧感最常见于()。

A、胃穿孔

B、腹腔内出血

C、急性弥漫性腹膜炎

D、结核性腹膜炎

【答案】D

【解析】腹壁柔韧感是粘连型结核性腹膜炎的临床特征。

绝大多数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压痛,一般较轻微,

少数压痛明显并有反跳痛,后者多见于干酪型。

故选D。

15、早期鉴别强直性脊柱炎与其他疾病的最重要检查方法是()。

A、类风湿因子

B、血沉

C、HLA-B27

D、HLA-DR4

【答案】C

【解析】强直性脊柱炎血HLA-B27阳性率很高,可达90%。

ABDE均不是强制性脊柱炎特异性指标,在很

多风湿性疾病均为阳性。

故选C。

16、冻伤患者的足坏死为()。

A、液化性坏死

B、干性坏疽

C、气性坏疽

D、凝固性坏死

【答案】B

【解析】干性坏疽大多见于四肢末端,例如动脉粥样硬化、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和冻伤等疾患时。

17、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介导的血管和平滑肌反应属于()。

A、Ⅱ型超敏反应

B、Ⅰ型超敏反应

C、以上选项均不对

D、Ⅳ型超敏反应

【答案】B

【解析】I型超敏反应是由变应原、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IgE分子介导的,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强,腺

体分泌增加,平滑肌痉挛等表现。

18、HLA属于()。

A、共同抗原

B、半抗原

C、同种异型抗原

D、肿瘤相关抗原

【答案】C

【解析】HLA是具有高度多态性的同种异体抗原,其化学本质为一类糖蛋白,由一条α重链(被糖基化的)

和一条β轻链非共价结合而成。

其肽链的氨基端向外(约占整个分子的3/4),羧基端穿入细胞质,中间疏水

部分在胞膜中。

HLA按其分布和功能分为Ⅰ类抗原和Ⅱ类抗原。

19、HLA属于()。

A、共同抗原

B、半抗原

C、同种异型抗原

D、肿瘤相关抗原

【答案】C

【解析】HLA是具有高度多态性的同种异体抗原,其化学本质为一类糖蛋白,由一条α重链(被糖基化的)

和一条β轻链非共价结合而成。

其肽链的氨基端向外(约占整个分子的3/4),羧基端穿入细胞质,中间疏水

部分在胞膜中。

HLA按其分布和功能分为Ⅰ类抗原和Ⅱ类抗原。

20、医学“五戒十要”出自()。

A、孙思邈

B、李时珍

C、陈实功

D、华佗

【答案】C

【解析】明代著名外科医生陈实功对中国传统医德的重大贡献,他提出了医生的“五戒”和“十要”。

“五戒”和“十

要”是中国传统医德的重要文献,可与希波克拉底誓言、迈蒙尼提斯祷文并列。

故选C。

21、对输尿管的错误描述是()。

A、位于腹膜后方

B、起于肾盂

C、女性输尿管从子宫动脉前上方通过

D、以输尿管口开口于膀胱底的内面

【答案】C

【解析】输尿管是一对细长的肌性管道,位于腹膜后,上端起自肾盂,沿腰大肌前面下降,在小骨盆入口

处,右侧输尿管跨过右髂外动脉起始部的前方,左侧输尿管跨过左髂总动脉末端的前方。

入盆腔后,输尿管

的行程,男女各异,男性沿骨盆侧壁弯曲向前,与输精管交叉后转向前内,斜穿膀胱壁;女性输尿管入盆腔

后,行于子宫颈两侧,距子宫颈约2厘米处,从子宫动脉的后下方经过,在膀胱底外角处输尿

22、正常机体水、电解质的动态平衡主要是通过()作用来调节。

A、神经系统

B、内分泌系统

C、神经-内分泌系统

D、肾、肺

【答案】C

【解析】在正常情况下,机体内水和电解质的动态平衡主要是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作用实现,即主要

通过下丘脑口渴中枢以及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调节。

例如机体失水过多活进食过多食盐时,引起细胞外液渗

透压升高,下丘脑视前区渗透压感受器受刺激,引起口渴中枢兴奋,通过饮水补充水分而使细胞外液渗透压

恢复正常。

在肾脏,抗利尿激素是一种最有效的调节水分重吸收的物质,而醛固酮有保钠排钾的作用,同时

也增加氯和水的重吸收。

故选C。

23、能与宿主组织细胞表面受体结合的细菌结构是()。

A、鞭毛

B、细胞壁

C、菌毛

D、荚膜

【答案】C

【解析】菌毛是细菌黏附结构,能与宿主细胞表面受体结合,是细菌感染的第一步。

菌毛与细菌的致病性有

关。

24、传染病监测、预测、流行病学调查、疫情报告以及其他预防、控制工作由()承担。

A、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B、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C、医疗机构

D、各级人民政府

【答案】B

【解析】根据《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承担传染病监测、预测、流行病学调查、疫情

报告以及其他预防、控制工作。

故选B。

25、刺激多能造血干细胞增生分化的是()。

A、IL-2

B、IFN-α

C、EPO

D、IL-3

【答案】D

【解析】由于IL-3可刺激多能干细胞和多种祖细胞的增殖与分化,又称为多重集落刺激因子和造血细胞生长

因子。

26、使用麻黄碱治疗支气管哮喘时,引起的失眠属于()。

A、治疗作用

B、后遗效应

C、变态反应

D、副作用

【答案】D

【解析】麻黄碱为拟肾上腺素药,能兴奋交感神经,药效较肾上腺素持久,口服有效。

它能松弛支气管平滑

肌,收缩血管,有显著的中枢兴奋性,较大剂量能兴奋大脑皮层和皮层下中枢,出现精神兴奋、失眠、不安

和肌肉震颤等副作用。

故选D。

27、细支气管不完全阻塞所致的阻塞性通气障碍可造成()。

A、肺纤维化

B、气胸

C、支气管扩张

D、肺气肿

【答案】D

【解析】肺气肿是指呼吸性细支气管远端的末梢肺组织过度充气和膨胀而呈持久性扩张,使肺组织弹性减

弱,含气量过多的一种病理状态,可由多种原因引起,慢性支气管炎是引起肺气肿的常见原因之一。

其发病

机制为,慢性细支气管炎时,管壁纤维组织增生,引起细支气管不完全阻塞,导致阻塞性通气障碍。

28、下列属于局部作用的是()。

A、利多卡因的抗心律失常作用

B、普鲁卡因的浸润麻醉作用

C、地高辛的强心作用

D、地西泮的催眠作用

【答案】B

【解析】药物的作用类型包括局部作用和吸收作用、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选择作用和普遍作用。

其中局部

作用是指局部作用指药物被吸收入血前,在用药局部出现的作用。

吸收作用是药物进入血液循环,分布到机

体组织器官产生作用。

故选B。

29、药物在体内转运最常见的方式是()。

A、简单扩散

B、易化扩散

C、主动转运

D、被动转运

【答案】A

【解析】药物的转运是指药物在体内通过各种生物膜的过程,也称药物的跨膜转运。

包括被动转运和主动转

运。

故选A。

30、急性期患者最常见的心理特征是()。

A、焦虑

B、抑郁

C、敌意

D、排斥

【答案】A

【解析】由于起病急骤,病情危重,患者缺乏足够心理准备,导致患者产生严重焦虑;进入抢救室且目睹抢

救或死亡的情景,往往产生恐惧的心理。

故选A。

31、关于调定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位于视前区一下丘脑前部

B、温度敏感神经元起着调定点的作用

C、发热时调定点不变

D、规定数值为37℃

【答案】C

【解析】一般认为,PO/AH中的热敏神经元和冷敏神经元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活动可能是起调定点

作用的结构基础,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热敏神经元。

当局部温度高于37℃时,则热敏神经元放电频率增加,冷

敏神经元放电频率减少,使调定点发生变化。

32、人体活动主要的直接供能物质是()。

A、葡萄糖

B、脂肪酸

C、磷酸肌

D、ATP

【答案】D

【解析】葡萄糖及脂肪酸所含的能量必需氧化降解生成ATP,方可被各种生理活动所利用。

磷酸肌酸及GTP

中所含的高能磷酸键也需转移给ATP,方可被多种生理活动所利用,人体活动主要的直接供能物质即ATP。

故选D。

33、急性重型肝炎的病理特点是()。

A、肝细胞大片坏死

B、肝细胞碎片状坏死

C、肝细胞桥接坏死

D、肝细胞点灶状坏死

【答案】A

【解析】急性重型肝炎的病理特点是肝细胞大片坏死。

急性普通型肝炎的病理特点是肝细胞点灶状坏死。

34、能较好地反映肾脏稀释和浓缩功能的指标是()。

A、尿酮体

B、尿糖

C、尿蛋白

D、尿渗量

【答案】D

【解析】远端肾单位对水的调节功能主要通过尿液的浓缩和稀释作用来实现,远端肾单位的浓缩功能减退时

尿渗量明显降低。

故选D。

35、医疗决策()。

A、仅仅是医学技术决策

B、仅仅是医学伦理决策

C、要么是医学技术决策,要么是医学伦理决策

D、既是医学技术决策,又是医学伦理决策

【答案】D

【解析】医疗决策即是医学技术决策,又是医学伦理决策。

故选D。

36、常温下,皮肤的物理散热速度主要决定于()。

A、皮肤温度

B、环境温度

C、皮肤和环境的温度差

D、风速

【答案】C

【解析】常温下环境温度低于机体温度,机体主要通过:

(1)辐射散热:

以热射线(红外线)的热量散发到

外界。

此种方式散发的热量,在机体安静状态下约占散热量的60%左右,取决于皮肤温度与外界气温的温度

差;

(2)传导散热:

机体的热量直接传给同他直接接触的较冷的物体;(3)对流散热:

受风速影响极大。

(4)蒸发散热:

环境温度高于表层温度时,蒸发散热称为机体唯一的散热方式。

故选C。

37、学生解答问题时,能做到“一题多解”,这说明下列哪种思维能力强()。

A、再现思维

B、求同思维

C、辐合思维

D、发散思维

【答案】D

【解析】发散思维,又叫求异思维。

是指人们解决问题时从一个目标出发,思路朝着多个可能的方向进行,

得出多种合乎条件的结论的思维。

学生“一题多解”正是说明学生的发散思维强。

故选D。

38、肺癌病人出现声音嘶哑,应考虑()。

A、肿瘤压迫喉返神经

B、肿瘤压迫膈神经

C、肿瘤压迫主动脉弓

D、肿瘤压迫气管

【答案】A

【解析】肺癌转移灶压迫喉神经,可使声带单板机痹而致声音嘶哑。

39、测定基础代谢率时不要求()。

A、熟睡

B、至少禁食12h

C、无精神紧张

D、清醒、静卧

【答案】A

【解析】测定环境室温保持在20~25℃,检测前至少禁食12小时,清晨、清醒、静卧(未作肌肉活动),

测定时无精神紧张。

40、肺炎球菌致病力是由于()。

A、细菌产生内毒素

B、细菌的大量繁殖

C、荚膜对组织的侵袭作用

D、细菌对组织的破坏作用

【答案】C

【解析】链球菌属于革兰染色阳性球菌,其致病力是由于荚膜对组织的侵袭作用。

41、细胞核呈车轮状,细胞质在靠近细胞核处常出现一淡染区,是指()。

A、脂肪细胞

B、淋巴细胞

C、肥大细胞

D、浆细胞

【答案】D

【解析】浆细胞由B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转化而来。

细胞圆形或椭圆形,胞质嗜碱性,核周胞质着色浅,

形成一淡染区;核偏向细胞的一侧,异染色质呈块状聚集在核膜内侧,核仁明显,整个核呈车轮状。

D选项

正确。

故选D。

42、肺癌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是()。

A、腺磷癌

B、大细胞癌

C、鳞状细胞癌

D、腺癌

【答案】C

【解析】肺癌组织学表现复杂多样,将其分为鳞状细胞癌、腺癌、腺鳞癌、小细胞癌、大细胞癌、肉瘤样

癌、类癌和唾液腺癌8个基本类型。

其中鳞状细胞癌是肺癌最常见的类型,约占肺癌手术切除标本的60%以

上,其中80%-80%为中央型肺癌。

故选C。

43、临床上可用丙磺舒以增加青霉素的疗效,原因是()。

A、在杀菌作用上有协同作用

B、两者竞争肾小管的分泌通道

C、对细菌代谢有双重阻断作用

D、延缓抗药性产生

【答案】B

【解析】药物在肾脏中进行排泄,排泄的方式为肾小球滤过、肾小管分泌、肾小管重吸收。

近曲小管细胞能

以主动方式将药物自血浆分泌入肾小管内。

经同一载体由肾小管分泌的两种药物,有竞争性抑制现象。

丙磺

舒和青霉素可从同一分泌管道中排出去,二者存在竞争性。

丙磺舒排出,则青霉素排泄减慢,疗效增强。

选B。

持续性疼痛常见于()。

A、腹主动脉瘤

B、肠

44、脑神经共有多少对?

()

A、11

B、12

C、13

D、14

【答案】B

【解析】脑神经亦称“颅神经”。

从脑发出左右成对的神经。

共12对,其排列顺序通常用罗马顺序表示。

依次

为嗅神经、视神经、动眼神经、滑车神经、三叉神经、展神经、面神经、前庭蜗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

经、副神经和舌下神经,其中三叉神经分别由眼神经、上颌神经和下颌神经组成。

故选B。

45、下列关于良性肿瘤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边界不清

B、生长速度较快

C、常伴有病理性核分裂

D、常有包膜

【答案】D

【解析】良性肿瘤是指机体内某些组织的细胞发生异常增殖,呈膨胀性生长,生长比较缓慢。

由于瘤体不断

增大,可挤压周围组织,但并不侵入邻近的正常组织内,瘤体多呈球形、结节状。

周围常形成包膜,因此与

正常组织分界明显,用手触摸,推之可移动,手术时容易切除干净,摘除不转移,很少有复发。

故选D。

46、在手术治疗中,“认真签订协议”的医德目的是()。

A、让病人承担手术风险

B、病人及其家属与医务人员共同承担手术风险

C、让医务人员承担手术风险

D、让病人及其家属对手术所造成的机体不可恢复的改变给予理解与认同

【答案】BD

【解析】在手术治疗中,“认真签订协议”这是尊重病人的知情同意权,让病人及其家属与医务人员共同承受

手术风险,同时让病人及其家属对手术所造成的机体不可恢复的改变给予理解和认同。

故选BD。

47、关于条件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主要中枢部位在脑干

B、不需要非条件反射为基础

C、数量有限且比较固定

D、通过后天学习和训练而形成

【答案】D

【解析】条件反射是后天获得的,是在生活过程中通过一定条件,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反射,

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调节方式,人和动物共有的生理活动。

条件反射是后天获得的经学习才会的反射,是

后天学习、积累“经验”的反射活动。

条件反射要经过大脑皮层,而非条件反射不经过,且条件反射的数目

是无限的,非条件反射是有限的。

目前认为,条件反射的建立与中枢许多部位

48、大失血引起的尿量减少主要是由于()。

A、肾小球滤过率减少

B、肾素减少

C、肾素增加

D、抗利尿激素分泌降低

【答案】AC

【解析】失血早期,机体为保证重要脏器(如心脑)血供,肾脏供血减少,肾血流减少,肾小球滤过减少,

导致尿液生成减少。

肾缺血可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从而使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促进水钠重吸

收,使尿量进一步减少。

故选AC。

49、利用过度换气降低PaCO2是降低脑压最快方法,应使PaCO2维持在多少为最理想()。

A、20mmHg

B、30mmHg

C、40mmHg

D、25mmHg

【答案】B

【解析】利用过度通气降低PaCO2使之在30mmHg可有效降低颅内压,不引起其他严重后果。

50、门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时首先采取的措施是()。

A、降低门脉压力

B、急症行断流术

C、急症行分流术

D、三腔两囊管压迫止血

【答案】A

【解析】门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时首先采取的措施是降低门脉压力。

51、典型急性菌痢病人大便呈()。

A、少量脓血便

B、灰陶土样便

C、果酱样腥臭便

D、柏油样便

【答案】A

【解析】细菌性痢疾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和黏液脓血便,严重者可发生感染性休克

和(或)中毒性脑病。

米泔水样大便见于霍乱;柏油样大便见于上消化道出血;灰陶土样大便见于黄疸;果

酱样腥臭便见于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

52、HSV-2主要潜伏于()。

A、肾

B、局部淋巴结

C、三叉神经节

D、骶神经节

【答案】D

【解析】常见错误是选三叉神经节或颈上神经节。

选三叉神经节或颈上神经节者是将HSV-1与HSV-2的潜

伏部位混淆了。

HSV最有意义的特征是病毒可以潜伏存在神经节中的神经细胞内,而HSV-2潜伏于骶神经

节。

53、成人脊髓末端终止部位是()。

A、第1腰椎下缘

B、第2腰椎下缘

C、第1骶椎下缘

D、骶管裂孔

【答案】A

【解析】脊髓是中枢神经的一部分,位于脊椎骨组成的椎管内,呈长圆柱状,人的脊髓全长42-45厘米。

端与颅内的延髓相连,下端呈圆锥形随个体发育而有所不同,成人脊髓末端终止于约平对第一腰椎下缘(初

生儿则平第三腰椎)。

临床上作腰椎穿刺或腰椎麻醉时,多在第3-4或第4-5腰椎之间进行,因为在此处

穿刺不会损伤脊髓。

故选A。

54、呼吸衰竭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是()。

A、呼吸费力伴呼气延长

B、呼吸频率增快

C、呼吸困难与与发绀

D、神经精神症状

【答案】C

【解析】呼吸困难是最早、最突出的表现,当动脉血氧饱和度低于90%时出现发绀,是缺氧的典型表现,因

此呼吸困难与发绀是呼衰最主要的临床表现。

故选C。

55、可促进胰液、胆汁、小肠液分泌的胃液成分是()。

A、胃酸

B、CO3-

C、胃蛋白质

D、黏液

【答案】A

【解析】胃液的主要成分包括:

HCl、胃蛋白酶原、粘蛋白、内因子等。

盐酸由泌酸性壁细胞分泌作用,

(1)可杀死随食物进入胃内的细菌,因而对维持胃和小肠内的无菌状态具有重要意义。

(2)激活胃蛋白酶

原,是之转变为有活性的胃蛋白酶,并为胃蛋白酶作用提供必要的酸性环境。

(3)盐酸进入小肠后,可以引

起促胰液素的释放,从而促进胰液、胆汁和小肠液的分泌,

(1)盐酸所造成的酸性环境,还有助于小肠对铁

和钙的吸收。

故选A。

56、哪一器官功能发生障碍,引起尿毒症?

()

A、肾

B、肝

C、肺

D、膀胱

【答案】A

【解析】尿毒症是指急性和慢性肾功能衰竭发展到最严重阶段,由于肾单位大量破坏,除存在水、电解质、

酸碱平衡紊乱和肾脏内分泌功能失调外,还有代谢终末产物和毒性物质在体内大量潴留,从而引起一系列自

体中毒症状的综合征。

尿毒症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各种晚期的肾脏病共有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专升本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