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教学任务书备课讲稿.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395446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3.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教学任务书备课讲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最新教学任务书备课讲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最新教学任务书备课讲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最新教学任务书备课讲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最新教学任务书备课讲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教学任务书备课讲稿.docx

《最新教学任务书备课讲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教学任务书备课讲稿.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教学任务书备课讲稿.docx

最新教学任务书备课讲稿

《侦查总论》教学任务书

侦查总论学时:

36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侦查学是研究侦查工作的专门学科,它的主要研究对象就是侦查活动及其规律。

《侦查总论》它是一门介绍侦查学科专业基础理论的课程,有较强的综述性、系统性和理论性特点。

《侦查总论》对公安学院学生的开课时间一般为大学一年级的第一学期,这一学期是学生开始由学习基础课程向学习专业课程的过渡时期,《侦查总论》在这一时期开设起到了为学生打开侦查学的“大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学习侦查学相关专业课程的作用。

因此,《侦查学总论》的学科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侦查总论》课程是我院警察技术系刑事侦查教研室承担的专业主干课程,是刑事侦查专业独立的必修课程。

总课时为36学时。

按照《陕西警官职业学院人才培养方案》刑事侦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本专业学生应掌握并运用各种侦查措施、手段、方法进行调查取证的技能,具有运用侦查措施、手段的能力。

二、教学的基本要求

《侦查总论》是学习其他侦查学类课程的基础与刑事侦查学、侦查措施、犯罪现场勘查等侦查学专业课程以及痕迹检验学、文件检验学、法医学等刑事技术课程都有着紧密的联系,同时也与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犯罪学、心理学等学科有着交叉联系。

该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以下四项:

(一)通过对《侦查总论》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明确侦查学的学科性质、学科特点及学科历史,对我国现行的刑事侦查体制、刑事侦查学的结构体系和刑事侦查学的研究对象有充分的认识和掌握,能够正确区分“大侦查体系”和“小侦查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正确理解刑事科学技术与刑事侦查学的关系,正确认识刑事科学技术在刑事侦查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为学习刑事侦查其它专业课程及刑事技术专业课程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二)要求学生正确理解刑事侦查学的基本原理和刑事侦查的基本原则,使学生能够运用刑事侦查的基本原理正确分析、评价刑事侦查中的具体案例等相关问题,在掌握刑事侦查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对刑事侦查活动的基本程序、规范等问题有正确的认识和掌握。

(三)培养学生根据侦查学的学科特点正确认识并熟练掌握侦查学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法,使学生明确作为一名侦查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并能够根据自身特点扩展其必需的知识结构,使其在今后的学习中明确自己的学习重点和学习方向;培养学生运用侦查思维分析具体案例,使其在未来的侦查实践中能够正确分析、判断具体问题。

(四)通过概括介绍我国侦查活动的基础工作、程序、侦查的组织结构以及我国目前刑事犯罪的主要特点和发展趋势,要求学生明确侦查人员的地位与职责,并初步掌握对侦查活动的运筹和管理,使其在未来的侦查工作实践中能够正确履行侦查程序,正确分析、判断案情,正确运筹和管理自己的具体侦查活动。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坚持以理论教学为主与实践教学配合的方式,演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

四、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与难点:

《侦查总论》是一门综述性质的课程,理论性较强,同时该课程又是公安学院学生接触的侦查专业课程中的第一门课程,对侦查专业的其它课程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虽然《侦查总论》还未涉及具体的侦查措施方法的讲述,但总论中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问题如侦查学的基本原理、刑事犯罪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的问题仅凭课堂理论讲述,学生掌握起来往往比较困难。

五、建议学时分配

理论34-实践2

六、课程考核

考试成绩占60%,平时成绩占20%。

七、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侦查总论》徐为霞主编法律出版社2016年版。

八、教学内容

第一章导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有关侦查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理解和掌握《侦查学总论》的研究对象、内容体系。

教学重点及难点:

侦查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侦查总论》的研究对象、内容体系。

课堂讲授:

4节。

第一节侦查学的研究对象

一、侦查学的概念及其特点

二、侦查学的研究对象

三、侦查学的学科性质

第二节侦查学的学科性质

第三节侦查学的研究方法

一、统计分析方法

二、案例分析法

三、实验方法

四、分析综合方法

五、比较借鉴

第四节侦查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一、侦查学与刑事诉讼法学的关系

二、侦查学与刑法学的关系

三、侦查学与犯罪心理学的关系

四、侦查学与法医学的关系

五、侦查学与行为科学的关系

思考题:

如何理解侦查的概念?

第二章侦查学的基本理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有关侦查基本理论的知识。

教学重点及难点:

同一认定原理的使用

课堂讲授:

8节。

第一节、同一认定原理

同一认定是人类认识客观事物的一种基本的方法,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生活中,大家对同一认定的概念可能是不熟悉的,但是其实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都在无数次的进行着同一认定。

一、同一认定的概念

(一)同一:

同一认定的核心是“同一”,他指的是特定的客体物自身与自身的等同,既是物的自身的同一。

(二)同一认定

二、同一认定的理论基础

1、客体的特殊性——鉴定的依据

2、客体的相对稳定性——基本条件

3、客体特征的反映性——客观基础

三、同一认定原理在侦查实践中的应用。

1、现场勘查中发现供认定客体的特征

2、案情分析中确定供认客体的特征

3、调查访问中寻找确定被认定客体的特征

4、贯穿于侦查措施中的同一认定(并案侦查,通缉通报,辨认等)

5、刑事技术鉴定中的同一认定

6、侦查询问中的同一认定

第二节、物质交换原理

犯罪行为的物质性是侦查的物质的基础。

是在长期的侦察实践基础上,通过概括刑事侦查活动的规律形成的系统化的知识。

是刑事侦查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最早提出物质交换原理的是法国侦查学家、法庭科学家埃德蒙。

洛卡德(1877-1966),所以,这一原理也被称为洛卡德交换原理。

一、物质交换的概念及其条件

(一)必须有交换的客体

交换客体是交换存在的首要条件。

(二)必须有外在的作用力,否则施力物体就不能对受力物体施加作用力,物质交换也不能完成。

外力的作用是发生交换的决定性条件。

(三)两个物质实体必须发生直接的接触。

第三节、因果关系原理

一、因果关系原理的概念

二、刑事案件中的因果联系

(一)刑事案件中因果联系的主要内容

1、犯罪动机与犯罪目的。

2、犯罪动机与犯罪行为的因果关系。

3、犯罪技能与犯罪方式之间的因果关系。

4、犯罪行为与现场痕迹的因果关系

5、犯罪行为与犯罪结果的因果联系

6、犯罪结果和罪后行为的因果关系

(二)刑事案件因果关系的复杂性

1、一因多果,同因异果。

一因多果:

一种原因同时引起多种结果。

同因异果:

相同原因在不同条件下可以引起不同的结果。

2、一果多因,同果异因。

一果多因:

一种结果是由多种原因同时起作用引起的。

同果异因:

相同的结果是有不同原因引起的

3、多因多果,复合因果。

指多种原因交错在一起综合其作用引起的某一结果,这一结果作为原因又引起多种结果。

原因和结果交错。

思考题:

1,同一认定在侦查中有哪些作用?

2、物质性原理包含哪些内容?

3、怎样理解命案必破?

第三章侦查学的发展历程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了解侦查学的萌芽以及近代学科的创见,了解侦查学的发展

教学重点及难点:

中国古代侦查学《洗冤集录》中侦查措施的使用

课堂讲授:

4节

第一节:

侦查学的萌芽

原始社会、秦汉时期、唐宋时期、明清时期的侦查活动状况,了解前现代侦查活动及其相关理论成果

一、刑事侦查职能机构的产生和发展

1、中国古代没有独立的刑侦职能机构,刑侦职能常常与军事职能相容一体。

2、舜帝时期的士官皋陶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具有刑侦职能的官员。

3、兼负有刑侦职能的官员

二、刑事侦查策略方法和技术手段的运用

中国古代的刑事侦查,由于受制于反动统治阶级和历史条件的局限而充满血腥味,但也总结了一些刑侦策略方法,在刑事科学技术的运用,尤其是法医学的运用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

(一)审讯策略方面

1、“神明裁判”

2、西周时期形成了“五听”的办案策略思想

3、秦代竹简《封诊式》中主张讯问要讲究策略,而不滥用拷打。

4、汉朝时,人们又总结出侧面迂回的“勾距式”的讯问方法,强调要注意收集旁证材料。

5、唐宋时期及以后的朝代则比较注重逻辑推理和心理学知识的运用,并成功地破获了许多案件。

(二)秘密侦察策略方法方面

春秋时期和汉代,都有通过设“告密箱”收集情报的方法;唐宋时期,办理案件已经开始使用跟踪盯梢和狱内侦查等秘密侦察手段。

明朝,出现了“打事件”的侦查方法。

明朝以后,由执法官员派人担任“耳目”,或者在民间建立“耳目”,一直是刑事侦查方法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第二节:

侦查学的创见

一、资产阶级刑事侦查的独立

(一)专职刑事警察机构的设立

1、“休尔特”和维多克模式

2、英国“苏格兰场”的建立

3、美国“平克顿私人侦探公司”

(二)刑事侦查实践和理论研究的发展

1、人体测量法,法国的阿尔丰斯•贝帝隆创立,被誉为“十九世纪警务中最伟大的发明”。

2、指纹鉴定法,英国的弗朗西滋•高尔顿于1892年编写出版了《指纹》一书,首创指纹鉴定法。

3、笔迹鉴定法

二、刑事侦查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三、刑事侦查学的诞生

1893年,奥地利的司法检验官汉斯•格罗斯编著出版的《司法检验官手册》标志着刑事侦查学的正式创立

 

第三节:

侦查学的发展

美国、法国、德国、日本、前苏联以及新中国侦查学的发展了解世界主要国家侦查学的发展

第四章侦查概述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了掌握刑事侦查的概念,侦查权的概念,特征

教学重点及难点:

1、侦查权的阶级性和国家主权属性2、侦查权的司法权和行政权双重属性3、侦查权的法定性和强制性

课堂讲授:

4节

第一节刑事侦查的概念

一、“侦查”的字义考证

(一)“侦”、“查”、“察”的字义辨析

(二)“侦察”与“侦查”

1、侦察

2、侦查

第二节侦查权的性质

1、侦查权的阶级性和国家主权属性

2、侦查权的司法权和行政权双重属性

3、侦查权的法定性和强制性

四,刑事侦查活动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侦查的价值

(一)侦查概念的法律规定

(二)侦查概念的学理解释

 

第五章侦查客体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刑事案件的构成要素,基本规律,基本特点,发展趋势。

教学重点及难点:

刑事案件的基本规律。

课堂讲授:

4节。

第一节刑事案件的概述

一、刑事案件概念

(一)概念

1、犯罪事实条件,存在刑事法律规定的应给予刑罚处罚的行为事实。

具有社会危害性,已经触犯了刑律,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是刑事案件的基础。

2、立案程序条件:

经过侦查部门的审查,依据办理刑事案件的有关规定,履行了立案的手续。

犯罪事实是基础,立案程序是标志,同时符合上述条件的才可以称之为刑事案件。

第二节、刑事案件的构成要素及基本规律

(一)作案时间要素

(二)作案的空间要素(三)相关人要素(刑事案件的核心要素)

(四)相关行为要素

(五)相关物要素

二,刑事案件发案的基本规律

一、起伏变化规律

二、季节相关规律

三、区域分布不平衡

四、辐射蔓延规律

三,刑事案件的基本特点及发展趋势

一、基本特点

二、发展趋势

第三节刑事案件的分类

1、按照作案人的行为过程

(1)已经实施犯罪的案件。

(2)正在实施的犯罪案件。

(3)尚未完全实施犯罪的案件

2、主体:

自然人犯罪案件和单位犯罪案件

3、作案成员的结构:

单位犯罪案件和共同犯罪案件

4、刑事案件的立案标准等级

(1)一般刑事案件

(2)重大刑事案件(3)特别重大刑事案件

 

思考题:

1、如何理解刑事案件的概念?

2、结合现实谈谈我国刑事案件的发展变化趋势?

第四章侦查行为及侦查方法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有关侦查工作概念、模式、侦查行为

教学重点及难点:

侦查模式

课堂讲授:

4节。

第一节侦查行为概述

一、概念

二、侦查工作的特点

三、侦查工作的方针

四、侦查工作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侦查方法

一、侦查模式的提出

二、几类案件的侦查模式

1、分类:

常规措施

战略措施

紧急措施

秘密措施

防范措施

强制措施

预防措施

运用原则

2,侦查技术

分类

任务和原则

3,侦查谋略

分类

作用

三、侦查技术

1、侦查技术概述

2、侦查技术在侦查中的地位和作用

思考题:

1、侦查工作有哪些特点?

2、如何理解侦查工作的方针?

第七章侦查的基本原则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依靠群众原则,了解事实就是、快速、保密原则,并能善于归纳、总结地和思考的能力

教学重点及难点:

如何做好掌握依靠群众原则

课堂讲授:

4节。

第一节刑事侦查的方针

一、依靠群众

二、抓住战机

三、积极侦查

四、及时破案

第二节刑事侦查的基本原则

一、依靠群众原则

二、实事求是原则

三、遵守法制原则

四、迅速及时原则

五、侦查协作原则

六、保守秘密原则

第八章侦查模式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有侦查模式的有关问题,掌握由案到人,由人到案的侦查模式

教学重点及难点:

由案到人与由人到案侦查模式的使用

课堂讲授:

2节。

第一节侦查构造模式

1、主体单一与多元、

2、集中性、

3、分散性与一步式、

4、二步式

第二节侦查诉讼模式

1、纠问式

2、对抗式

第三节破案侦查模式

1.“从案到人”,是指受理案件时只知道案件结果或后果,而不了解犯罪分子是谁,因此,侦查是从犯罪事实开始,通过对犯罪事实的侦查,揭露和证实犯罪分子。

“从案到人”实质上是从犯罪实施阶段形成的痕迹人手开展侦查,它是侦查机关最常用的传统侦查模式.侦查的起点一般是从犯罪现场开始,通过现场勘查、分析案情、制定侦查计划,发现犯罪嫌疑人线索,收集有关证据,证实犯罪分子。

目前大部分案件的侦查采取这种模式,如侦查杀人案件、抢劫案件、强奸案件、爆炸案件、投毒案件、纵火案件等。

2.“从人到案”,是指受理案件时有明确的犯罪嫌疑人,但不了解犯罪事实,侦查是围绕着犯罪嫌疑人的活动及其社会关系开始的。

“从人到案”实质上是从犯罪预谋阶段和罪后反常阶段留下的犯罪痕迹入手开展侦查,它以有关嫌疑人为侦查起点,通过查证有关线索、搜集有关证据,进而证实犯罪嫌疑人是否有罪。

侦查预谋性犯罪、系列性犯罪、隐密性犯罪和已发隐案多采用该模式。

上述两种侦查模式各有优劣,侦查机关在侦查实践中应扬长避短、综合运用。

第四节中外侦查模式之比较

1.英美法系侦查模式特点。

(1)侦查的双向独立性。

(2)侦查权力的行使受到严格规范和限制。

(3)在警检关系方面相对独立、实行分离型的侦诉结构。

(4)由法官对侦查行为进行司法审查,防止侦查权的滥用。

(5)强化嫌疑人的防御权,控辩平等对抗获得有效保障。

2.大陆法系侦查模式特点。

(1)侦查的单向职权性。

(2)侦查权力的行使较为灵活与宽松。

(3)在警检关系方面紧密配合,采取结合型的侦诉结构。

(4)主要由检察官和预审法官对警察的强制侦查行为进行司法抑制。

(5)辩方的防御权受到限制,控辩不能平等对抗大陆法国家在审前阶段为嫌疑人提供的防御权过于弱小,同时还不同程度地限制律师介入侦查,即使是在对被告人权利保护得较好的意大利和德国,被告人及其辩护律师在审判前阶段也不足以与司法警察和检察官相抗衡。

思考题:

1、为什么要进行刑侦体制改革?

2、侦查人员应该具备哪些素质和条件?

第九章:

侦查形式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有专案、破案,并案的有关问题

教学重点及难点:

并案的依据及方法

课堂讲授:

2节。

第一节专案侦查

一、专案侦查的概念

二、专案侦查的意义

(一)可以收集更多的案件材料,拓宽侦查途径

(二)可以集中侦查力量、联合作战

(三)可以提高破案效率

三、专案侦查的范围和实施方案

第二节并案侦查

一、并案侦查的概念

二、并案侦查的作用

(一)可以收集更多的案件材料,拓宽侦查途径

(二)可以集中侦查力量、联合作战

(三)可以提高破案效率

三、并案侦查的依据

(一)个案所表现的特征具有特殊性和相对稳定性

(二)多数惯犯作案行为具有连续性和习惯性

四、并案侦查的条件

(一)现场的痕迹、物证相同,或者有直接的联系

(二)犯罪嫌疑人的体貌特征相同

(三)犯罪行为的方式、作案手段相同

(四)侵害部位、对象、作案时间、作案地点具有相似性

(五)具有内在的、无形的联系因素

五、确定并案的方法

(一)技术鉴定法

(二)系统分析法

(三)特征比较分析法

六、并案侦查的实施

(一)注意发现、寻找并案侦查线索

(二)集中个案材料,复核并案侦查的根据

(三)统一指挥、联合作战

(四)全面分析研究案情,确定侦查方向和范围

(五)采取有针对性的侦查措施,深入开展侦查

第三节破案战役

破案战役是针对某一时期、某一地区甚至在全国范围内某些刑事案件发生率较高、危害较为严重的特点,有意识地调集力量,统一部署,在一定时期内有计划、有步骤地深挖、围捕犯罪嫌疑人,整治社会环境的集中行动。

破案战役规模有大有小,既有全国性和地区性的破案战役,又有针对某一类和某些突出的刑事案件或以追逃、打流、破积案为主的破案战役

1,组织

2,步骤方法

大学生人际关系活动课参考教案

心理中心2016.11.16

为了加强和促进同学们的人际沟通和交流,让同学们能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和感悟人际沟通、合作、信任的重要性,人际关系教学的第二次教学为活动课,请各位承担人际关系教学课程的老师在第一理论课结束的时候向同学们布置下一次活动课的内容和要求,并各位班长和心理委员负责督促落实。

要求如下:

(1)每个同学找到一个搭档组成一个两人小组,在接下来的一周两人小组在一起多观察、交流,每个小组自备一个眼罩(怎么制作自己想办法解决)、两张白纸,在下一次人际关系活动课上带到教室开展活动使用。

(2)班级的每个同学自制一张图文并茂的自我小画像(介绍自己的特点、爱好、兴趣、成长历程等),按班级的学习小组为单位,在接下来的一周时间内用课余时间组织一次交流分享活动,分享活动期间可以提前体验第三项活动内容团体小游戏,加强学习小组成员的认识和了解,到时小组在课堂中展示。

课程中的人际交往活动教学(90分钟)

一、戴高帽(15分钟)

1、目标:

通过自我肯定和被他人肯定的体验,培养自己的积极心态,增强自信心,勇于创新尝试。

2、时间:

一般为15分钟

3、操作:

(1)在训练中进行按上周配对两人为一个小组开展交流。

(2)根据上一周的交流、观察,两人中一人先夸奖自己的优点,赞扬要真诚,内容越丰富、越完整越好。

在说话的过程中,一定要正视对方且声音要洪亮。

(4)双方交换角色,按上述要求再做一次

(5)讨论。

交流完后成员谈自己的体会,大家一块共享训练成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