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下部构造施工技术交底书.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386129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84.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桥梁下部构造施工技术交底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桥梁下部构造施工技术交底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桥梁下部构造施工技术交底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桥梁下部构造施工技术交底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桥梁下部构造施工技术交底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桥梁下部构造施工技术交底书.docx

《桥梁下部构造施工技术交底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桥梁下部构造施工技术交底书.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桥梁下部构造施工技术交底书.docx

桥梁下部构造施工技术交底书

一、工程概况

1、概况

岢岚至临县高速公路是《山西省高速公路网规划》“3纵11横11环”中西纵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山西省西部把第四横(保德-五台长城岭)和第五横(平定杨树庄—佳县)高速公路窜连起来的重要路段。

岢临高速公路第LJ1合同段起点位于山西省岢岚县高家会乡西会村,终点位于岢岚县高家会乡草城村,线路起讫桩号为-K1+100~K4+400,路线全长5.5Km包括路基土方、涵洞、桥梁和岢岚枢纽互通工程,中标价为2.705亿元人民币(含暂定金)。

2、结构形式

路基设计为双向四车道,整体式路基宽度24.5米。

3、技术标准

设计车速:

80Km/h

4、总工期

本标段的合同工期为16个月,计划开工日期为2011年1月1日,计划竣工日期为2012年4月30日。

二、施工方案

1、系梁(承台)施工

1.1、系梁(承台)施工方案

1.1.1、基坑挖至设计标高后,人工凿除多余的桩头,整修好接茬钢筋,在桩顶重新测设墩柱的中心,根据中心放出系梁(承台)的平面位置;立即请监理进行验收,及时进行垫层砼浇筑。

1.1.2、根据中心位置将墩柱钢筋与桩基钢筋焊接好,将墩柱钢筋采用揽风绳固定好,防止因风力的影响,将其吹倒或移动;

1.1.3、钢筋的加工及安装,将系梁(承台)的钢筋焊接加工好,焊缝要饱满且无焊渣,按照设计图纸,将钢筋绑扎好。

1.1.4、系梁(承台)模板采用定型钢模,用16mm对拉螺栓固定,模板安装前应进行表面清理,涂脱模剂。

模板安装就位后应复核其中心位置及垂直度立好系梁(承台)的模板,要保证模板的牢固、稳定、无错台、无漏浆;杜绝跑模、漏浆现象的。

1.1.5、混凝土的浇筑要采用斜三角的方式浇筑,从两侧向中间浇注,由专人用50插入式振动器捣固密实;在浇筑过程中要有专人观察模板,注意加强模板的加固,试验人员要认真制做试件,浇筑完成后要覆盖、洒水养生不小于7天。

1.1.6、捣固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1.6.1、混凝土浇筑时分层厚度不大于振动棒作用长度的1.25倍,振动器振捣砼的层厚,采用20~30cm为宜。

使用插入式振动棒振动时,移动间距不得超过振动棒作用半径的1.5倍,与侧模保持50mm~100mm的距离;插入下层混凝土50mm~100mm,使上下层混凝土结合牢固,考虑到振动器的有效半径,其间距以不超过50cm为宜;

1.1.6.2、混凝土振捣时遵循快插慢拔的原则,以混凝土表面不再有沉落且无气泡上冒为准,严防出现蜂窝麻面现象。

插入时宜稍快,提出时略慢并边提边振,以免在混凝土中留有空洞。

1.1.6.3、混凝土振捣时采用平行式或梅花式,但是不得漏振、欠振、过振;混凝土浇筑后,应立即进行振捣,振捣时间要合适,一般可控制在25s~40s为宜;振动器不能直接触到布置在模板内的钢筋上;现场有备用2个振动器,万一出现故障,可以迅速更换。

1.1.6.4、如出现以下情况之一时,表明混凝土已振捣完成:

1>混凝土表面停止沉落,或沉落不显著;

2>振捣不在出现显著气泡,或振动器周围无气泡冒出;

3>混凝土表面呈现平坦、浮浆;

4>混凝土已将模板边角部位填满充实。

1.2、系梁(承台)施工工艺流程图

 

实测项目

钢筋安装实测项目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1

受力钢筋间距(mm)

±10

2

箍筋、横向水平钢筋、螺旋筋间距(mm)

±10

3

钢筋骨架尺寸(mm)

±10

宽、高或直径

±5

4

保护层厚度(mm)

±5

系梁、承台实测项目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1

混凝土强度(MPa)

在合格标准内

按附录D检查

2

尺寸(mm)

±30

尺量:

长、宽、高检查各2点

3

顶面高程(mm)

±20

水准仪:

检查5处

4

轴线偏位(mm)

15

全站仪或经纬仪:

纵、横各测量2点

2、墩柱施工

2.1、墩柱施工工艺流程

 

墩柱施工工艺流程图

实测项目

钢筋安装实测项目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1

受力钢筋间距(mm)

±10

2

箍筋、横向水平钢筋、螺旋筋间距(mm)

±10

3

钢筋骨架尺寸(mm)

±10

宽、高或直径

±5

4

保护层厚度(mm)

±5

柱或双壁墩身实测项目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1

混凝土强度(MPa)

在合格标准内

按附录D检查

2

相邻间距(mm)

±20

尺或全站仪测量:

检查顶、中、底3处

3

竖直度(mm)

0.3%H且不大于20

吊垂线或经纬仪:

测量2点

4

柱(墩)顶高程(mm)

±10

水准仪:

测量3点

5

轴线偏位(mm)

10

全站仪或经纬仪:

纵、横各测量2点

6

断面尺寸(mm)

±15

尺量:

检查3个断面

7

节段间错台(mm)

3

尺量:

每节检查2-4处

2.2、墩柱施工方案

2.2.1、模板制作

墩柱模板采用工厂精加工的整体不变形钢模板,钢板厚度不小于5mm,严格控制加工精度和接装精度。

桥台模板采用大面钢模,要求线形平顺,弧度自然,接缝严密。

2.2.2、接柱系梁凿毛

当接柱系梁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时,将接柱系梁顶面和墩身相接处凿毛,凿毛后冲刷掉多余混凝土,并保湿养生。

2.2.3、测量放样。

墩台施工前,首先进行精确放样,在基础或垫层表面引测墩、台身控制线,经监理复核后,弹出墨线作为墩、台结构施工基准控制线。

2.2.4、钢筋绑扎

钢筋的制作与绑扎在现场进行,先把基础上墩台范围内的砼进行凿毛处理,并清理干净。

然后引测精放墩柱、桥台位置,使钢筋位置正确,保护层符合要求。

钢筋绑扎要牢固,焊接符合规范要求。

柱体较高时,钢筋骨架需拉缆风绳等措施,保证骨架的整体稳定性。

2.2.5、模板施工

2.2.5.1、模板安装时采用在现场拼装,分节起吊安装。

2.2.5.2、安装前,应对模板内面进行除锈或清理,涂脱模剂。

2.2.5.3、每次使用后,应清除表面浮浆,并进行校正。

2.2.5.4、应根据模板重量选用相应的吊车,先吊装的一侧模板应用临时支撑支牢,待另一面模板吊装就位后,将锁口螺栓锁紧,模板安装完成后四周用风缆拉紧锚固。

2.2.5.5、模板接缝必须严密,并应在接缝处使用海绵胶条防止漏浆。

2.2.5.6、砼施工前,应对其平面位置、标高、垂直度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自检,并做好记录,自检合格,监理验收后方可进行砼施工。

2.2.6、砼浇筑

2.2.6.1、钢筋、模板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砼浇筑,混凝土浇筑前应将模板内杂物清理干净,新老混凝土面应凿毛清理,必要时用高压水清理,刷除水泥浆。

浇筑墩柱、台身混凝土均设置串筒、漏斗。

混凝土分层、整体、连续浇筑,逐层振捣密实。

浇筑混凝土时派专人随时检查模板,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2.2.6.2、砼采用集中拌和、罐车运输、用泵车浇筑的方式。

施工中严格控制砼的配合比及塌落度,作好表面收浆、抹平工作,确保砼表面质量。

2.2.7、砼拆模、养生

拆模时,砼抗压强度应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砼拆模后应及时养生,采用砼表面用塑料薄膜包裹或洒水养生的方式。

3、盖梁、台帽施工

3.1、施工工艺流程

盖梁施工工艺流程图

 

 

 

实测项目

钢筋安装实测项目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1

受力钢筋间距(mm)

±10

2

箍筋、横向水平钢筋、螺旋筋间距(mm)

±10

3

钢筋骨架尺寸(mm)

±10

宽、高或直径

±5

4

保护层厚度(mm)

±5

 

墩台帽或盖梁实测项目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1

混凝土强度(MPa)

在合格标准内

按附录D检查

2

断面尺寸(mm)

±20

尺量:

检查3个断面

3

轴线偏位(mm)

10

全站仪或经纬仪:

纵、横各测量2点

4

顶面高程(mm)

±10

水准仪:

检查3-5点

5

支座垫石预留位置(mm)

10

尺量:

每个

3.2、施工方法

3.2.1、分项工程开工申请

盖梁施工之前,应向监理工程师报分项工程开工申请。

3.2.2、技术交底

工程施工前,现场技术员向工段长、班组有关人员进行书面技术交底。

3.2.3、抱箍安装

墩身施工完毕强度满足要求后进行抱箍及承重横梁的安装,安装前按施工荷载用千斤顶进行超载预压以检验抱箍的稳定性。

 

 

盖梁抱箍示意图

3.2.4、钢筋制作

盖梁钢筋主要由几片骨架组成,骨架加工必须精确。

骨架加工时,先在硬化场地放出钢筋实际大样,各种钢筋加工完毕与大样比较合格后再组拼焊接,焊接时注意焊接顺序、对称焊接,防止骨架翘曲变形。

钢筋骨架加工完毕后,吊到底模上,再上箍筋,组装成形。

3.2.5、钢筋施工注意事项:

3.2.5.1、柱头凿除3cm松散层后才能上盖梁钢筋,柱头伸入盖梁2cm。

3.2.5.2、钢筋制作前,先在钢筋场地上用墨线弹出骨架的实际大样。

骨架上的每一种钢筋经弯曲机弯曲后与墨线比较一下,合格后才能焊接骨架。

骨架焊缝为双面焊接,焊接长度符合设计要求。

3.2.5.3、变截面处箍筋下料高度、布置位置要准确,否则箍筋顶面高底不齐,不好施工。

3.2.5.4、注意支座钢筋和防震挡块钢筋的预埋。

3.2.6、模板安装

3.2.6.1、盖梁底模采用定型钢模板,底模与墩身之间夹橡胶条塞紧,保证接缝无大空隙,防止漏浆,污染墩身。

底模安装后,要检查模板的拼缝是否严密,横坡、标高、模板轴线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侧模采用大块异型钢模板,背楞为[10。

侧模的固定采取上下两层拉杆固定,模板间用顶棍保证盖梁几何尺寸。

3.2.6.2、模板安装误差允许值要求如下:

①断面尺寸±20mm

②轴线偏位10mm

③顶高程±10mm

 

(6)、混凝土工程

 

3.2.7、混凝土浇筑

3.2.7.1、砼的浇筑顺序:

为防止偏载,砼浇筑由中间向两边推进;为防止偏载和堆载,砼分层浇筑,厚度控制在30cm以内。

3.2.7.2、砼采用罐车运输,坍落度控制在9~11cm之间。

尽量减少砼运输时间,防止砼离析。

3.2.8、拆模与养生

侧模板属非承重构件,一般混凝土强度达2.5Mpa后即可拆除,底模板和支架在满足砼强度要求后方可拆除。

采用塑料布或土工布封闭养生。

三、质量保证措施

3.1、质量目标

高质量、高标准、高要求建一流工程,本合同段工程质量目标一次验收合格率100%,优良率95%以上,确保优良工程。

3.2、创优规划

3.2.1、贯彻企业质量方针,科学管理,精心施工,加快速度,降低成本,消灭通病,提高质量,创建高速公路施工一流工程,确保优良,满足全线创优规划要求。

3.2.2、全段工程质量普遍优,出精品,绝次品;

3.2.3、各类原材料符合设计要求,合格率100%;

3.2.4、各类检测资料齐全,砂浆砼试块强度合格率100%;

3.2.5、分项、分部及单位工程一次检查合格率100%,优良率95%以上;

3.2.6、工程质量符合设计和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单位工程达到全优;

3.2.7、杜绝重大安全、质量事故,消除隐患,严格控制各类事故的发生。

3.3、质量管理组织机构

3.3.1、成立质量管理小组,负责工程质量管理工作。

3.3.1.1、质量管理小组组长:

汪忠

3.3.1.2、质量管理小组成员:

张立杰、王为江、薛松、侯权河、郭凯瑞、耿彩辉、杨素英、张文佳、申彦双、袁贺、陈良杰、曹泽生、刘绍焕

3.3.2、组织机构框图:

(见下图)

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图

3.3.3、明确专职质检人员,项目经理部设工程质检部,配部长1人,质检工程师8人;施工队设专职质检员8人;班组分设兼职质检人员各1人,责任明确、分工合作。

3.4、质量保证体系:

质量保证体系见下图

 

 

4.4.1质量保证体系图

 

3.5、强化质量意识,健全规章制度

施工中树立“质量关系千万家,搞好质量人人抓”的观念,使职工认识到质量工作的好坏与企业、个人利益的关系,把质量工作贯穿到施工全过程中。

3.5.1、质量检查程序

制定工序交接卡制度,三检制度等质量检查程序。

每一道工序都有专人检查并填写工序交接卡,交到工程部备案归档。

施工过程中还施行“自检、互检、交流检”使施工生产过程的质量和产品质量处于受控状态。

3.5.2、技术、质量的交底采用书面签证确认形式。

具体可分为以下几方面:

3.5.2.1、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完毕并送业主和总监审批确认后,组织全体人员认真学习施工方案,并进行技术、质量、安全书面交底,列出关键分部工程和施工要点。

3.5.2.2、交底实行三级交底,一级交底由项目总工交给工区主任及施工队负责人;二级交底由工区主任交给施工队班组长;三级交底由施工队班组长交给每一个具体操作的工人。

层层交底,落实到具体操作的每一个人,使其清楚的了解各工序的施工技术、安全、环保等事项。

3.5.2.3、本着谁负责施工谁负责质量工作的原则,各分管分项工程负责人在安排施工任务同时,必须对施工班组进行书面技术质量交底。

3.5.3、二级验收及分部分项质量评定制度

3.5.3.1、分项工程施工过程中,各分管负责人必须督促班组做好自检工作。

3.5.3.2、分项工程施工完毕后,各分管负责人必须及时组织班组进行分项工程质量评定工作,并填写分项工程质量评定表交施工队长确认,最终评定由项目部的质检部专职质量员检定。

3.5.3.3、项目部每月、施工队每旬组织一次质量检查,并进行质量讲评。

3.5.3.4、质检部对每个项目进行不定期抽样检查,发现问题以书面形式发出定期整改指令单,项目施工队负责在指定期限内将整改情况以书面形式交到质检部。

 

 

质量检验总程序图

 

3.5.4、材料质量管理

3.5.4.1、严格控制外加工、采购材料的质量。

3.5.4.2、各种地方材料、外购材料到现场后必须由质检部和材料有关人员进行抽样检查,发现问题立即与供货商联系,直到退货。

3.5.4.3、钢筋、水泥在进场后,必须按规定的频率进行取样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3.5.5、计量器具管理

3.5.5.1、施工技术部和试验室负责所有计量器材的鉴定、督促及管理工作。

3.5.5.2、现场计量管理器具必须确定专人保管、专人使用。

他人不得随意使用,以免造成人为的损坏。

3.5.5.3、计量器具要定期进行校对、鉴定;严禁使用未经核对过的量具。

3.5.6、工程质量奖罚制度

3.5.6.1、遵循“谁施工、谁负责”的原则,对各施工队、班组进行全面质量管理和追踪管理。

3.5.6.2、凡各施工队、班组在施工过程中违反操作规程,不按图施工,屡教不改或发生了质量问题,项目部将对其进行处罚,处罚形式从整改停工、罚款直至赶出本工地。

3.5.6.3、凡各施工队、班组在施工过程中,按图施工,质量合格且达到优良,项目部将对其进行奖励,奖励形式为表扬、表彰、奖金。

3.5.6.4、项目部在实施奖罚时,以平常检查、抽查、业主大检查、监理工程师评价等形式作为依据。

3.6、确保工程质量的措施

3.6.1、组织保证措施

3.6.1.1、成立全面质量管理小组和创精品工程管理委员会。

配专职质检工程师和质检员,制定相应的对策和质量岗位责任制。

3.6.1.2、坚决实行质量一票否决权。

工程质量达不到创优计划的,坚决返工重做。

3.6.1.3、全面实行样板制。

样板达到创优标准后,再全面展开施工。

3.6.1.4、组织开展流动红旗等评比活动,奖优罚劣。

3.6.1.5、把质量作为考核项目、单位季度综合评比的主要内容。

3.6.2、建立健全自检制度

3.6.2.1、成立以总工程师为组长的质量检测小组,配专职质检工程师、质检员,施工安全质量监察员,制定相应对策和质量岗位责任制,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和目标责任管理,真正使创优计划落到实处。

3.6.2.2、严格执行施工队旬检、项目部月检的日常抽检制度确保创优目标的实现。

3.6.2.3、项目经理部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控制有效”的质量自检体系,严格执行“三检”制。

上道工序不合格,不准进入下道工序。

3.6.2.4、建立严格的隐蔽工程检查签证制度。

3.6.2.5、建立仪器设备的校检制度。

3.6.2.6、建立严格的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进场验收制度。

3.7质量通病预防措施方案

3.7.1、结构物表面粗糙

3.7.1.1、成型模板在首次施工前,要预先在地面拼装,检查接缝与接茬错台情况,提前进行修整;所用模板接缝均使用单面胶海绵条堵塞,防止漏浆。

桥涵预制件成品或半成品质量必须符合规范要求。

钢模贴面必须严密,使用前检查其厚度,厚度不均匀,不允许使用,以保持成品结构表面平整度。

3.7.1.2、精选混凝土施工配合比,提高砼的和易性。

选用低水化热的水泥和符合要求的粗细骨料,并掺入外加剂和掺和料,同时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和水泥用量,防止混凝土水化热过高和收缩量过大。

认真组织现场混凝土生产、浇筑工作,防止混凝土生产与浇筑脱节造成间歇。

施工时,严格按照事先确定的施工程序施工,同时必须按照施工规范要求振捣密实。

混凝土必须严格按照试验室选定的配合比计量拌合,不得随意更改。

3.7.1.3、选择合理的拆模时间,避免因拆模过早,混凝土早期受力而引起结构裂缝。

脱模后及时修整模板并涂刷脱模剂,确保混凝土表面光滑、直顺、美观,同时加强对混凝土的养护。

四、安全施工环保保证措施

4.1、安全施工与职业健康管理的原则

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项目安全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职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以及企业财产的安全,促进企业的发展。

4.2、安全施工与职业健康保证体系(见后图)

4.3、安全施工与职业健康管理的具体措施

4.3.1、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

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成员:

汪忠、李希坦、艾振喜、王为江、侯权河、陈良杰、刘晓军、申彦双、张扬、袁贺、高斌

4.3.2、建立健全生产组织机构,标段设置专职安全员,工区设兼职安全员。

4.3.3、制定安全管理制度,贯彻安全工作中“五同时”和“三不放过”原则,严格实行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奖惩分明。

4.3.4、制定主要分项工程和工序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工作前认真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签认安全交底卡,禁止违章作业。

4.3.5、制定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制度,对所有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

4.3.6、本工程大型机具较多,由于工期紧迫,将会采用多班作业,各种机械操作人员变换频繁,因此要建立健全机械的操作责任制,并加强管理,避免失误,确保安全生产。

4.3.7、加强现场施工管理,施工现场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及其它安全防护用品,高空作业必须系安全带。

4.3.8、施工区域设置警告标志,车辆限速行驶等,保证施工现场道路畅通。

4.3.9、注意防火,在重点防火区域,应设置一定数量的消防器材,以备急用,平时对消防器材不得挪动使用。

4.3.10、必须注意用电安全,施工和生活用电要专职电工负责安排,架设线路或用电设备使用前进行用应进行一次安全检查。

项目统一使用标准配电箱,二、三级配电箱必须安装漏电保护器,每天检查漏电保护器是否完好有效;严禁电缆线超负荷使用,电动机械应采取防雨、防潮措施,操作人员必须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鞋。

 

安全施工与职业健康保证体系

4.4、桥梁工程施工主要安全技术保证措施

4.4.1、高空安全作业措施

4.4.1.1、从事高空作业人员必须进行体检,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贫血病等不适于高空作业人员严禁从事高空作业。

4.4.1.2、从事高空作业人员进场前除进行正常的三级教育以外,还要专门进行如何在高空条件下安全作业的有关技术规程和劳动守则。

4.4.1.3、高空作业人员严禁穿高跟鞋、拖鞋、赤脚作业,要穿软底、防滑鞋。

4.4.1.4、从事高空作业人员必须要系安全带,安全绳,否则不准作业。

4.4.1.5、每天进入高空作业区之前,要仔细检查所使用的登高工具和安全用具,确保其牢固可靠。

4.4.1.6、高空作业区要划出禁区,禁止其他与本区作业无关人员入内,并用相应标志明示。

有关作业人员进入现场要戴安全帽,并扣好安全带。

4.3.2、高空作业安全:

墩柱施工需要高空作业,在施工时,需按如下安全措施进行防护:

4.3.2.1、“三宝”防护

a)进入施工现场的任何人员必须按标准佩戴好安全帽。

b)凡在高处作业,必须系挂好符合标准和作业要求的安全带。

c)高处作业点的下方必须设挂安全网,凡无外脚手架做为防护的施工,必须在第一层或离地高度4m处设一道固定安全网。

4.3.2.2、悬空作业的防护

绑扎钢筋时,注意不能在钢筋骨架上站立或攀登上下。

4.3.2.3、交叉作业的防护

施工现场支模、拆模、拆脚手架上下不同层次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交叉作业,上下立体式交叉作业极易造成坠物伤人,因此,上下不同层次之间,首先在前后、左右方向必须有一段横向的安全隔离距离,此距离应该大于可能的坠落半径。

如果不能达到此安全隔离距离,就应该设备能防止坠落物伤害下方人员的防护层,即主要张拉安全网,要根据负载高度来选择平网的宽度,安全网上所有的绳节或节点,必须固定。

4.3.2.4、作业警示、监护

在高处作业范围以及高处落物的伤害范围须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并设专人进行安全监护,防止无关人员进入作业范围和落物伤人。

4.3.2.5、钢筋切割机在运转中,严禁用手直接清除切刀附近的断头和杂物。

钢筋摆动周围和切刀附近,非操作人员不得停留。

4.3.2.6、钢筋调直及冷拉场地应设置防护挡板,作业时,非作业人员不得进入现场。

4.3.2.7、现场安排吊车随车人员统一指挥,严格检查起重设备各部件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并进行试吊。

4.3.2.8、不得超负荷使用,遇有大风、雷雨等恶劣天气时,停止作业。

4.3.2.9、起吊后下面不得站人或通行。

模板、钢筋笼下放,距地面或安装模板位置lm时,作业人员再靠近操作。

4.3.2.10、立柱模板用缆绳四角缆住保证垂直,保证安全。

4.3.2.11、浇筑墩柱混凝土,施工前搭设好脚手架和作业平台,墩身高度在2~10m时,平台外侧设栏杆和上下扶梯。

10m以上时,加设安全网。

施工中支架搭设前平整搭设场地,排水畅通,支架底座面高于自然地坪50mm,并及时校正步距、纵距、横距及立杆的垂直度。

4.3.3、安全用电管理及预防措施

4.3.3.1、加强安全用电管理的目的是为了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触电事故的共同原因是安全组织措施不健全和安全技术措施不完善而造成的。

4.3.3.2、为了加强安全生产把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率降到最低,使安全生产工作能够突出重点,集中力量抓好安全生产的要害部位。

真正贯彻落实: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有必要结合本单位施工生产历史和现在的情况下开展的安全事故的预测和分析工作,真正能够做到超前控制,防患于未然,特制定以下安全用电管理及防范措施:

①常用技术防范措施

防直接触电的技术措施:

绝缘、屏护、障碍、间隔、漏电保护装置、安全电源。

防止间接接触电的技术措施:

自动切断电源、加强绝缘、不导电环境、导电位环境、电气隔离、安全电压。

②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制定安全措施计划、安全检查、教育和培训、标牌,建立安全资料。

③具体措施:

加强电工人员管理,作到持证上岗,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