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海外合作与交流.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384258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大学海外合作与交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浙江大学海外合作与交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浙江大学海外合作与交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浙江大学海外合作与交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浙江大学海外合作与交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大学海外合作与交流.docx

《浙江大学海外合作与交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大学海外合作与交流.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大学海外合作与交流.docx

浙江大学海外合作与交流

 

浙江大学海外合作与交流

工作简报

2011年第5期

(总第7期)

外事处编2011年6月

【本期要目】

●主题新闻

☐唐仲英基金会向浙大捐资5000万元

☐浙大校友李摩西捐资支持医学建设和发展

☐杨卫校长参加第十届世界大学网络年会

☐“悦读浙江”—外国留学生读书活动启动仪式在我校举行

●重要往来

☐金德水书记会见香港理工大学唐伟章校长一行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校长访问浙大

☐我校与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举行合作管理委员会会议

☐浙大赴美参加“2011浙江民营资本与海外人才智力对接活动”

☐德国石荷州州务秘书一行访问我校

☐澳大利亚驻中国大使馆新任教育参赞访问我校

☐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外事处亚洲区主任一行访问我校

●国际会议

☐浙大数学系国际评估成功举办

☐我校荣获第35届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全球总决赛冠军

☐“知识”理论及德国文学研究模式国际研讨会举行

☐中华文化生涯教育论坛在浙大科技园举办

☐公共卫生学院举办第九届国际人体组成学研讨会

☐第一届亚洲储氢材料学术研讨会召开

☐第十五届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在我校召开

☐2011杭州国际高分子研讨会在我校召开

☐国际绿色超级作物分子育种协作研讨会在杭召开

☐2011中国法治国际会议在之江校区召开

☐第12届燃烧副产物及健康影响国际会议在杭举办

●合作项目

☐附属一院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中心联合成立肝病中心

☐浙大中日青年交流中心大楼奠基

☐生仪学院与新加坡国立大学暑期联合培养计划正式启动

☐援外项目2011年“小农适应全球化高级研修班”成功举行

●外专外教

☐第四届“汉语桥”在华留学生汉语大赛浙江赛区海选在我校举行

☐方闻先生力作《超越再现》中文版首发

●外事简讯

☐六月外事动态

●港澳台合作与交流

☐我校代表团访问台湾高校推进两岸海洋科教合作

☐廊桥:

让文化穿越时空——2011浙港两地大学生文化交流营开幕

☐台湾元智大学管理学院参访团访问我校

☐浙江大学心脑血管药理研究生学术交流团成功访台

 

●主题新闻

唐仲英基金会向浙大捐资5000万元

5月18日上午,美国唐氏工业董事长、唐氏基金会董事长、浙江大学首位名誉校董唐仲英先生再次来到浙江大学捐资助教。

唐氏基金会向浙江大学捐资5000万元人民币,支持浙大传感材料及应用中心和智能电网运行研究中心的建设和发展。

浙大党委书记金德水、浙大发展委员会主席张曦分别向唐仲英先生颁发捐赠证书和纪念牌。

唐仲英基金会执行董事徐小春、浙大副校长罗卫东和浙大教育基金会秘书长张美凤分别代表唐氏基金会、浙江大学和浙大教育基金会签署捐赠协议。

捐赠仪式前,金德水、张曦和浙大发展委员会副主席倪明江、浙大副校长姒健敏、罗卫东等与唐仲英基金会来宾进行了座谈。

金德水代表学校向唐先生助学扶本的远见卓识和大爱精神表示感激。

他说,企业家参与人类社会的物质财富创造,这是一种远见卓识,捐资助教的善举惠及精神文化层面,则更是一种远见卓识。

徐小春在致辞中说,唐仲英基金会和浙江大学有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

经过多年的交往及合作,基金会对浙大的教学科研有了更多的了解。

去年(2010年)浙大校领导向唐先生介绍浙大的发展状况和科研项目的时候,唐先生对其中的两个项目——传感材料的运用研究和智能电网研究特别有兴趣,这是国家目前急需发展的领域,又是浙大有优势的学科,如果基金会也能尽一份力参与建设,通过资助,为研究中心创造优良的环境和人才,促进学科交叉,汇聚、培养优秀人才,有朝一日成为国内外有影响的研究基地,基金会也将为参与其中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唐仲英先生创立的唐氏基金会,始终秉承“服务社会、奉献爱心、推己及人、薪火相传”的宗旨,致力于支持教育和各类社会公益事业,其中在国内捐赠资金的90%都用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上。

一直以来,唐先生特别关心浙江大学的建设和发展。

1998年,唐氏基金会在浙大设立“浙江大学唐仲英德育奖学金”,已经奖励了近400名品学兼优的大学生。

此后,获得该奖项的浙大在校生组建了浙大爱心社,以实际行动践行唐先生的公益理念,让大爱精神在校园中传递。

捐赠仪式上,爱心社的同学们将特别制作的一对绣有“福”字和“寿”字的抱枕,作为礼物送给唐先生,表达对唐先生的感谢和祝福。

浙大校友李摩西捐资支持医学建设和发展

5月21日,在浙江大学建校114周年校庆晚会上,副校长褚健宣布了美国华美医学基金会主席、浙江大学校友李摩西先生的捐赠决定:

自2011年起,向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连续十年,每年捐赠200万美元,支持浙大医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同时,连续五年,每年捐赠2.5万美元支持学校档案馆进行校史研究。

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姒健敏副校长,罗卫东副校长分别代表基金会和浙江大学与李摩西签署捐赠协议。

校党委书记金德水、校长杨卫代表学校接受捐赠,浙大教育基金会理事长张曦向李摩西颁发捐赠证书并赠送捐赠纪念牌。

浙大发展委员会主席张浚生、党委常务副书记陈子辰,李摩西先生代表张仲箎先生夫妇和王晓昕女士等上台见证了捐赠。

杨卫校长参加第十届世界大学网络年会

5月19日至23日,世界大学网络年会在上海召开,杨卫校长一行参加了会议。

年会包括“公共健康”、“校长论坛”、“气候变化”、“高等教育与研究的改革”、“中国文化研究”等专题学术会议,以及WUN成员大学的工作会议。

来自英国、美国、加拿大、南非、挪威的16所著名高校,以及教育部、国家留学基金等近160余位代表参加了会议,就上述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达成了广泛的共识,并一致同意在全球性的高等教育与研究、气候变化的应对、全球公共健康-非传染性疾病、文化研究等具体学科领域进一步开展国际性的合作,以解决当今全球所面临的挑战问题。

  杨卫主持了校长论坛会议,并向代表们介绍了我国的教育现状,特别是浙大的教学、科研和国际合作等情况。

针对目前大多数欧美国家政府大幅度减少教育经费支持的严峻形势下,杨校长建议各国高等院校,应探寻新的国际合作模式,采取多方式、多渠道,以双边或多边的合作形式,在多学科或跨学科领域,进行长期性的合作与交流,如:

学生交流、网络远程教育、科研合作、合作办学等。

会议期间,杨卫还接受了新华社、环球时报、中国教育报、光明日报、中青报、时代报、文汇报、解放日报、东方早报、新闻晚报、中国网络电视台、皇冠英文杂志等媒体的采访,就媒体关心的问题,如:

中外大学面临的新挑战、本科生教育、高校录取制度改革、人才选拔制度等,一一做了详尽的回答。

“悦读浙江”—外国留学生读书活动启动仪式在我校举行

由浙江省委外宣办、省教育厅、省出版联合集团主办的“悦读浙江”—外国留学生读书活动启动仪式于5月16日在我校国际教育学院隆重举行。

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茅临生,校党委书记金德水,副校长吴平,浙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外宣办主任吕建楚、省教育厅副厅长蒋胜祥、省出版联合集团副总裁王晓明等领导出席了启动仪式。

仪式上,茅临生部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随后由金书记致辞,金书记表示,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悠久的历史,积淀了灿烂的文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浙江省地处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达、社会和谐、山川秀丽、人文荟萃,有很多方面非常值得外国朋友去了解。

他希望广大留学生在浙大、在浙江学习期间,除了学好专业知识、进修汉语以外,还要多读书、读好书,同时利用假期以及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走出校园,加深对中国、包括对浙江的了解,丰富学习的内涵,为走出校园以后,和母校以及浙江省开展友好交流创造条件,为人生留下美好的回忆。

留学生代表以及来自全省20所高校的代表参加了启动仪式。

●重要往来

金德水书记会见香港理工大学唐伟章校长一行

5月28日,香港理工大学唐伟章校长一行7人到访我校。

金德水书记、任少波副书记代表浙大欢迎唐校长一行的到来,并就进一步巩固和拓展两校合作关系,与唐校长一行进行了一个多小时的座谈。

金德水书记指出,高校之间的合作领域与内涵应根据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而定,顺势而为。

浙江大学与香港理工大学合作历史悠久,从1997年至今已有14年的合作历史,双方联系互动紧密,拥有很好的合作基础和平台。

同时,两校也都处于转型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今后应致力于进一步挖掘两校合作的互补机制,加强科研领域合作。

唐伟章校长对金书记的提议深表赞同,他指出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优秀课程、培养人才是大学的主要任务,学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也应围绕这一主题展开,之前浙江大学与香港理工大学在高铁领域的紧密合作就是很好的典范。

陪同唐伟章校长来访的理大代表还有:

阮曾媛琪副校长、建筑与地政学院滕锦光院长、内地事务处总监罗璇女士、校友事务拓展处总监任婉雯女士、内地事务处主任韩明煖女士、校友事务拓展处主任宋亮先生等。

浙江大学出席本次座谈的代表还有:

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吴晓波、浙江大学副总会计师石毅铭、研究生院招生处处长陈慰浙、浙江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国际企业培训中心主任杜红等。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校长访问浙大

5月13日,英国伦敦大学学院马尔科姆·格兰特校长一行对我校进行了友好访问。

吴平副校长会见了代表团,外事处副处长李敏、医学学部黄河副主任、能源工程学系邱利民主任、环境与资源学院王珂副院长等参与接待。

  会见期间,吴平回顾了两校在公共卫生﹑材料等学科领域已有的合作,并给予了高度评价。

认为双方应发掘国际合作的潜能,实现双方优势互补,并希望双方在能源储藏、干细胞、脑神经以及环境等学科领域共建平台,建立密切、长期和稳定的合作关系。

这项提议受到了马尔科姆•格兰特校长的积极响应,他表示将积极推动双方在学生交流、科学研究方面建立合作平台,推动双方的实质性合作与交流。

访问团一行还访问了求是高等研究院、能源工程学系和医学院。

马尔科姆·格兰特校长认为,求是研究院围绕神经信息与控制等领域开展的多学科交叉研究和医学院的干细胞再生工程与伦敦大学学院当前开展的研究有很大的契合度,今后可以在这两个方面进行联合科研合作,访问团与学院负责人就开展学生交流进行了探讨。

我校与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举行合作管理委员会会议

根据我校与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的合作计划,新科大教务长张道昌教授率副教务长白敬良教授、新科大(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联合)国际设计中心主任ChrisMagee教授、科研处处长王文广、合作秘书处陈淑汾一行5人于5月31日至6月2日专程访问我校。

吴平副校长率我方委员与代表团共同举行两校合作管理委员会会议和下辖研究评议小组会议。

吴平主持两校研究评议小组会议,科研院副院长夏文莉、计算机学院院长庄越挺与新科大代表团讨论了两校学者2011年度科研合作5个研究项目(三年期)和2个试验项目(一年期)的国际同行评审结果和以此为基础的项目经费拨款方案,并向两校合作管理委员会报告了有关讨论结果。

吴平和张道昌代表两校合作管理委员会宣布一致同意批准实施这7个项目,并在会后函签项目协议书。

我校控制系陈积明教授、计算机学院杨小虎教授、生科院陈欣教授、信电系张朝阳教授、浙江加州纳米国际研究院杨辉教授、化工系姚善泾教授、国际设计研究院应放天副教授的科研团队即与新科大5名学者的科研团队展开科研合作。

在两校合作管理委员会会议上,双方确定了明年年初我校为新科大教授首门选修课的公共管理学院苗青副教授随新科大教师团一同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培训一年的计划。

本科生院谢桂红副处长和国际设计研究院应放天副院长向代表团介绍了我校为新科大开发5门选修课的进展和工作目标。

新科大代表团来访期间,吴平在紫金港校区会见了新科大校董新加坡吉宝企业首席执行官朱昭明和该企业董事长李文献,向他们介绍了我校与新科大的交流合作进展,并与他们探讨了未来新科大学生来我校实习参观该公司在中国的生产基地以及我校与该公司下属科研机构开展海洋学跨学科科研合作的可行性。

我校国际设计研究院应放天副院长、院长助理薛飞还向代表团介绍了将于6月11日至7月4日首批来研究院实习的新科大5名学生的学习计划、研究院的人才培养、国际合作等发展情况和近期工作目标。

为便于两校学者建立广泛联系进而开展科研合作,我校与新科大合作管理委员会秘书处薛飞副处长、王李文副主任等陪同新科大代表团参观了浙二医院省医学分子影像重点实验室、流体工程实验室和流体动力及机电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并组织代表团与相关学科负责人座谈。

浙大代表团赴美参加“2011浙江民营资本与海外人才智力对接活动”

浙江省委常委、组织部长蔡奇为总团长的浙江省代表团于5月27日至31日赴美国举办“2011浙江民营资本与海外人才智力对接活动”。

我校党委副书记邹晓东率组织部调研员陈智敏和人事处副处长褚超孚参加了此项活动。

我校代表团参加了多场交流和洽谈活动,与海外高层次人才和众多校友广泛接触,鼓励他们到浙大或浙江省创新创业。

硅谷、纽约两场重要洽谈活动,浙大展台成为接洽海外高层次人才的热门场所,共接待洽谈60多名留学人员,达成意向引才项目30余个,准备申报浙江省“海鸥”计划的唐华东博士还当场签署了工作意向协议书。

   在纽约对接活动会现场,蔡奇部长和邹晓东副书记还为“浙江省海外高层次人才浙江大学工作驿站纽约联络处”授牌,这标志着我校海外纽约办事处工作的正式启动。

海外人才对浙江省和我校联合推出的“人才驿站”表示了浓厚的兴趣,认为这是推进浙江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加强产学合作的重要途径,纷纷表示将进一步加强沟通与联系,愿意积极利用“人才驿站”开展创新创业活动。

德国石荷州州务秘书一行访问我校

 为庆祝我省与德国石荷州缔结友好省州关系25周年,德国石荷州负责科技、经济与交通事务州务秘书珂黛利娅·安德森女士、石荷州欧洲和负责联邦事务州务秘书海因茨·玛汝斯先生率该州政治、经济和文化界代表一行九人来我省参加了系列庆祝活动,并于2011年6月8日专程访问我校。

我校副秘书长兼外事处处长范捷平教授会见了代表团。

范捷平向客人简要介绍了我校的历史沿革以及与德国高校交流的基本情况,重点介绍了我校与石荷州的基尔大学开展交流与合作的情况。

范捷平表示,浙江省和石荷州都有着丰富的海洋资源,石荷州在海洋的跨学科交叉研究及海洋经济方面有许多先进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

在建设“海上浙江”的战略背景下,希望石荷州的高校、科研机构及相关企业能进驻中国(舟山)海洋科技创新引智园,并参与浙江大学摘箬山岛外海实试基地的建设来,进行科学考察、跨学科研究和学生联合培养,谋求共同发展。

同时也希望与基尔大学在“中国学”专业、移民研究、海底考古等人文学科进行更深入的交流与合作。

珂黛利娅·安德森对我校和基尔大学原有合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她表示,浙江省·石荷州促进委员会第七次会议签署的会议备忘录确定了积极拓展双方海洋经济方面的交流为今后的合作重点。

石荷州政府将大力推动石荷州的高校和企业与浙江大学以海洋研究和海洋经济为重点开展合作。

同时,黛利娅·安德森也转达了基尔大学欢迎我校在基尔市设立高校办公室的意愿。

访问期间,范捷平还陪同代表团参观了海洋试验厅和建工实验厅,并组织代表团与海洋系副主任叶瑛教授、冷建新教授以及舟山科技局副局长陈文斌进行了会谈。

石荷州是德国唯一位于北海和波罗的海之间的联邦州,沿岸拥有基尔、吕贝克等30个港口,海洋经济发达,在基础设施建设、船舶制造、海洋养殖及海上风力发电等行业具有领先的科技和管理经验。

浙江省与石荷州自1986年建立友好省州关系以来,双方在经济、教育、科研以及文化领域的合作不断加深。

澳大利亚驻中国大使馆新任教育参赞访问我校

5月13日,澳大利亚驻中国大使馆新任教育参赞陶捷菲(JenniferTyrell)女士携澳大利亚驻沪总领馆教育组高级主管许坚文一行访问了我校。

此次访问系陶捷菲参赞上任4个月来首次访问中国高校。

我校外事处副处长兼国际设计研究院院长助理薛飞会见了来宾,双方就进一步拓展和推动我校与澳大利亚高校的合作与交流进行了商谈,外事处美大事务办公室主任徐莹和澳洲项目主管乔丽清参加了会见。

会谈期间,薛飞向来宾介绍了我校的历史变迁、所处省市的地理文化和经济优势、校园建设与规划、师生规模、学科建制、科研优势领域及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概况,其中特别介绍了我校与西澳大学、阿德莱德大学、悉尼大学、昆士兰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等澳大利亚名校的合作交流情况。

最后,薛飞作了总结性发言,希望澳驻华使馆教育处继续支持我校与澳大利亚九大强校(含八校联盟加麦夸里大学)、澳联邦科工组织(CSIRO)进一步拓展合作领域,着重在海洋学科跨学科科研、创意设计的人才培养和师生交流、中国学的吸引澳学生来校学习、有组织成建制大规模的学科科研交流等领域探索合作的可能性。

陶捷菲参赞盛赞我校的国际化姿态,表示将着力推动澳大利亚具备相关学科优势的高校与我校实现科研对接,巩固和深化双方现有的交流合作关系。

  近年来,我校与澳大利亚八校联盟各成员院校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合作与交流。

与西澳大学签订有校际交流协议,双方每年选派5名本科生作为交换生到对方学校作一学期交流;每年举办“中澳日健康医学与工程论坛”,由浙大、西澳大学、神户大学三方轮流主办;并先后联合成立了浙江大学-西澳大学植物功能营养基因组学联合实验室和浙江大学-西澳大学综合水资源管理联合实验室。

与悉尼大学签订有校际交流协议,双方每年选派2名本科生到对方学校作一学期交流。

此外,我校与新南威尔士大学、阿德莱德大学、昆士兰大学均签订了框架协议,计划在学生交流、学者互访、科研合作等方面开展合作与交流。

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外事处亚洲区主任一行访问我校

4月11日,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外事处亚洲区主任JanFongers一行对我校进行了友好访问,外事处李敏副处长会见了来宾。

宾主双方分别介绍了各自学校的办学理念、科研重点和教学特色等发展近况,并回顾了两校在农学、农村经济、生命科学、食品科学等领域现有的合作情况。

会谈中,双方就共同建立科研合作中心、联合申请欧盟第七科技框架计划资助、合作开展双学位博士生项目及短期学者互换项目等交换了意见,达成了合作共识。

双方一致认为,两校在可持续食品技术、高科技农业、城市食品供应、土地资源管理等领域有良好的合作前景,并将积极促进相关学科的对接。

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吴次芳教授、管理学院周洁红教授等参加了会见。

●国际会议

浙大数学系国际评估成功举办

5月9日至10日,浙江大学数学系国际评估成功举办。

此次“浙江大学数学学科国际评估”由英国肯特大学科研评估中心主持,包含基础统计数据、上水平关键指标和标志性成果的国际定量对比分析,代表性论文审阅,现场访谈、评审和反馈等环节,通过对数学学科在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各方面科学定位,积极探索有效、可行的“国际一流基础学科”发展模式。

此次国际评估邀请了国内外知名数学家为评委,分别为:

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McGill大学教授管鹏飞,国际泛华统计协会主席、伊利诺伊大学教授何旭明,英国肯特大学科研评估中心讲席教授刘文斌,美国布朗大学讲席教授舒其望以及中国科学院院士席南华。

在9日上午举行的开幕式上,来茂德副校长代表浙大致辞,欢迎评估专家组成员的到来。

他表示,浙江大学数学系的历史悠久,拥有良好的传统,为浙江大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此次开展数学系国际评估对于浙江大学进一步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步伐具有重要作用。

此次国际评估,强调的不仅是排名,更重要的是找出不足和差距。

希望专家能结合国内外的实际情况给出客观评价,以促进浙江大学数学系的进一步发展。

出席开幕式的还有研究生院学科建设处副处长蒋笑莉,理学部常务副主任李浩然、副主任沙健,物理系系主任郑波。

学系系主任包刚,副系主任李松、张立新向专家组介绍了数学系的整体情况及未来发展规划。

各研究所所长就学术方向、教学及人才培养工作进行了汇报、交流。

评估期间,专家组以主要学术方向为小组,与数学系教师进行了个别访谈。

10日上午,评估专家组召开评估意见反馈会议,来茂德出席反馈会并听取了评估意见。

参加会议的还有研究生院副院长、学科建设处处长王家平,教学质量与资源管理处处长楼程富,人事处副处长朱晓芸,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夏文莉,理学部常务副主任李浩然以及数学系党政领导班子和教师。

英国肯特大学科研评估中心主任刘文斌教授在报告中指出,总体上来看,浙江大学数学系有优良的传统,数学系人员整体素质较高,科研环境良好,只要有长远的规划和科学的领导,在不远的将来数学系一定能再创辉煌。

在肯定学科建设成就的同时,专家也指出,数学系要有一个统一的中长期规划;要有计划,有战略地培养、引进人才;要充分利用校友资源,发扬现有优势研究方向;要鼓励从事以应用问题为出发点的数学研究;同时,建议学校考虑到数学学科的特殊性,考核上不要过于量化。

来茂德对各位专家两日来的工作表示感谢。

他表示浙江大学对数学系是相当重视的,希望国际评估专家能帮助数学系形成中长期计划。

他认为在人才问题上,数学系应进一步优化结构,有计划地“送出去,引进来”。

在学科交叉方面,数学系应充分利用四校合并的大环境,做好跨学科研究工作。

数学系要整体布局、重点发展,以人才培养为第一要务,做好数学培养的体系化。

各部处负责人分别就相关问题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我校荣获第35届ACM国际大学生

程序设计竞赛全球总决赛冠军

浙江大学参赛队在美国当地时间5月30下午2时结束的第35届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全球总决赛荣获全球总冠军,美国的密歇根大学获得第二,清华大学获第三。

浙江大学是除上海交通大学之外唯一获得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全球总决赛冠军的亚洲高校。

我校本次参加总决赛的ArcOfDream队由巫泽俊(计算机学院)、欧阳嘉林(计算机学院)和莫璐怡(数学系)3位学生组成,教练是计算机学院王灿老师,领队是本科生院的魏志渊老师。

被誉为“计算机领域奥林匹克竞赛”的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历史最长、最具影响力的大学生国际级计算机类赛事。

竞赛由国际计算机界历史悠久、颇具权威性的组织ACM学会即美国计算机协会主办,旨在使大学生运用计算机来充分展示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今年第35届ACM总决赛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奥兰多举办,共有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5支队伍300余名世界各大学计算机精英汇聚奥兰多比拼才智。

这些队伍是从来自全世界88个国家的2070个大学的8305个队伍中经过层层选拔,最终晋级世界总决赛。

浙江大学曾在2009年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的第33届ACM世界总决赛中以总排名第六的成绩获得银牌,事隔二年又登上全球总决赛冠军奖台。

“知识”理论及德国文学研究模式国际研讨会举行

6月4日,“知识”理论及德国文学研究模式国际研讨会在浙江大学召开。

此次研讨会由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德国学研究所和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联合举办,吸引了众多中德德语文学研究领域著名学者前来参加。

研讨会旨在从中国人自己的文化立场出发,探索新的研究方法,接近国际德语文学研究的前沿,实现中国德语文学研究与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的国际化。

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副所长王炳钧教授主持了开幕式,浙江大学副秘书长、德国学研究所所长范捷平教授致欢迎辞。

 

中华文化生涯教育论坛在浙大科技园举办

5月13日至15日,由浙江大学、和北京仁能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首届“中华文化生涯教育论坛”在浙大科技园举行,本次论坛接受ICDA国际生涯发展协会指导,并引起《职业》杂志、CCTV网络电视、网易微博、凤凰网、BTV青少年频道等多家媒体的关注。

论坛紧紧围绕生涯发展教学与辅导的“本土化”趋势,邀请到来自两岸四地的专家教授亲临讲授,构建大学生生涯自主平台。

活动吸引来自全国数十所高校的240余名老师。

公共卫生学院举办第九届国际人体组成学研讨会

5月21日至24日,由浙江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国际人体组成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联合主办的第九届国际人体组成学会议在杭州天元大厦隆重召开。

来自五大洲19个国家和地区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