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考试复习要点.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383866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47.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级考试复习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三级考试复习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三级考试复习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三级考试复习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三级考试复习要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级考试复习要点.docx

《三级考试复习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级考试复习要点.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级考试复习要点.docx

三级考试复习要点

三级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技能知识习题集案例问答题模版合集

第一章基础心理学第一节:

绪论

第二节:

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第三节:

感觉和知觉第四节:

记忆

第五节:

思维、言语及想像第六节:

意识与注意第七节:

需要与动机

第八节:

情绪、情感和意志第九节:

人格

心理学:

一门探索人类奥秘的科学

在现代社会中,―凡是没学过心理学的人都不算是受过完好教育的人‖。

——DennisCoon格特征;

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活动,人除了

熟睡之外的一切活动都属于心理性格是表现在对事物的态度和活动。

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上的人格特心理现象构成图征。

基础心理学的内容(5)补充知识:

心理学的三大特点心理现象分为两大类:

心理过程一、心理学既是一门年轻的科学,和人格;也是一门古老的科学。

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是以过程说它年轻,是因为它18的形式存在的,它们都要经历发79年诞生,至今128年的历生、发展和结束的不同阶段,所史;说它古老,是因为在人类5以属于心理过程;000年的历史长河中心理学思人格也称个性,是指一个人区别想一直存在(属于哲学)。

如:

我于他人的,在不同环境中一贯表国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公元前5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影响人51—前479年)就是一位博的外显和内隐行为模式的心理特学多才的教育心理学思想家,他征的总和——人格倾向性和人格种主观映象,这种主观映象可以是事物的形象,也可以是概念,甚至可以是体验,它是主观的,而不是物质的。

从这个角度来说,应该把心理和物质对立起来,不能混淆,否则便会犯唯心主义或庸俗唯物主义的错误

二、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4)心理是在人的大脑中产生的客观事物的映象,这种映象本身从外部是看不见也摸不着的。

但是,心理支配人的行为活动,又通过行为活动表现出来。

因此,可以通过观察和分析人的行为,客观地研究人的心理。

二、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5)―人类的幸福和社会的进步离不开心理学‖中科院前院长卢嘉锡第一章基础心理学知识远古,人们对自然现象的理解处于愚昧状态,对自身的心理现象,如:

灵魂、精神等,处于困惑思索阶段,并在哲学界开展讨论和争论。

心理学是一门内容广泛的学科,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中间学科。

心理学二大分支(1)一、基础心理学

着重于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基本规律的探讨。

研究心理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对一般正常成人各种心理活动的发生、发展基本规律的探讨;

心理学二大分支

(2)二、应用心理学

是心理学在各个领域中应用的学科。

例: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人在从事教学和教育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和规律,以及研究学生在学习知识、个性形成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

心理咨询是心理学的应用技术,咨询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个分支。

第一节

绪论

第一单元研究对象和内容第二单元人的心理的实质

第三单元心理学发展简史第四单元研究的原则和方法

第一单元基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

基础心理学(普通心理学):

以正常成人的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总结心理活动最普遍、最一般规律的心理学基础学科。

的《论语》一书蕴藏有丰富的教育心理学思想。

再如: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公元前384—前322年)的《灵魂论》一书,也对人的心理作了全面而系统的考察。

二、心理学既是一门自然科学,也是一门社会科学。

三、心理学既是一门理论科学,也是一门应用科学。

补充知识:

心理学研究对象的演变基础心理学的内容

(1)

(一)认知认知是指人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或者说是对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外界事物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表象、思维、想象、言语等心理过程。

基础心理学的内容

(2)

(二)需要和动机需要是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是对维持和发展其生命所必须的客观条件的反映;动机是推动人从事某种活动,并朝向一定目标前进的内部动力;当人意识到自己的需要时,这种需要就变成了人的活动动机。

基础心理学的内容(3)(三)情绪、情感和意志情绪和情感是伴随认识和意志过程而产生的对外界事物的态度和内心的体验;是对客观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意志是人的思维决策见之于行动的心理过程基础心理学的内容(4)(四)能力、气质和性格能力是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气质是心理活动动力特征的总和,即表现在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稳定性和灵活性方面的人特征。

动物心理的演化

无脊椎动物:

感觉

脊椎动物:

知觉灵长类动物:

思维萌芽人:

思维、意识第二单元

人的心理的本质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

能动的反映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主观的反映第二单元人的心理的本质

(1)一、心理是脑的机能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没有脑的心理,或者说没有脑的思维是不存在的;正常发育的大脑为心理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从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说明了心理是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活动的结果,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是从事心理活动的器官。

二、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1)大脑只是从事心理活动的器官,心理并不是大脑本身所固有的;心理现象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通过大脑活动而产生的。

所以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

离开客观现实来考察人的心理,心理就变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对人来说,客观现实既包括自然界,也包括人类社会,还包括人类自己。

二、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2)心理的反映不是镜子式的反映,而是能动的反映。

因为通过心理活动不仅能认识事物的外部现象,还能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并用这种认识来指导人的实践活动,改造客观世界。

二、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3)心理是大脑活动的结果,却不是大脑活动的产品。

因为心理是一

研究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应该是一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中间科学、边缘科学。

研究心理现象的生理机制是自然科学的任务,研究社会对心理活动的制约又是社会科学的任务。

作为一个心理学家,如果他从自然科学的角度去研究心理现象,他就是一个自然科学家;如果他从社会科学的角度研究心理现象,他就是一个社会科学家。

心理学史上划时代的事件1879年

冯特(德国1832---1920)莱比锡大学建立心理学实验室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墨菲:

在冯特创立他的心理学实验室以前,心理学像个流浪儿一样,一会儿敲敲生理学的门,一会儿敲敲伦理学的门,一会儿敲敲认识论的门。

1879年,它才成为一门实验科学,有了一个安身之处和一个名字。

心理学早期有影响的学术流派第三单元心理学发展简史

(1)教材(基础知识)P5-8一、科学心理学的建立

19世纪以前,心理学一直隶属于哲学的范畴;

19世纪中叶,由于对心理现象的研究引进了实验的方法,才使心理学成为一门实证的科学,并最终从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是德国心理学家冯特于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参见本课程教学参考资料:

专栏1-1冯特)

参考资料标题专栏1-1冯特描述:

冯特(WilhelmWundt,1832~1920)1832年8月26日生于德国的曼海姆。

从1851年起攻读医学,1856年获医学博士学位。

次年任海德堡大学生理学讲师,1858年受聘作H.von.赫尔姆霍兹

的助手,得以受赫尔姆霍兹的指导,从此转入精神科学领域。

1874年应聘担任苏黎世大学,1875年又任莱比锡大学哲学教授。

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1884年创办《哲学研究》;1905年又出版了《心理学研究》。

1889年任莱比锡大学校长。

在莱比锡大学共任教45年,直到1920年8月31日逝世。

冯特说他的心理学是内容心理学,他的某些观点由他的学生铁钦纳继承,发展成为构造心理学。

冯特以前的心理学实验大都在生理学实验室中进行,由于冯特的努力,才使心理学既脱离了哲学,又不附属于生理学,在1879年,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由于冯特对心理学的贡献,学者们都把他看作是现代心理学的创始人。

冯特认为,心理学是研究人的直接经验的,因此它和以间接经验为研究对象的科学不同,应该用能够测定直接经验方法,即实验内省的方法来进行研究。

冯特用内省法研究了感觉、知觉、注意、联想等心理现象;提出了统觉学说(认为统觉就像是意识域的注视点)和情感三维说(认为情感包括愉快和不愉快、兴奋和沉静、紧张和松弛三个维度)。

他还主张用民族心理学的方法研究高级心理现象。

冯特一生著作非常多,有代表性的著作有1874年出版的实验心理学的第一部重要著作《生理心理学纲要》;1889年出版的代表冯特哲学和心理学思想精华的《哲学的体系》;1896年出版的《心理学大纲》。

从1900年起,他用了十年时间出版了有4000多页的代表他社会心理学思想的10卷《民族心理学》。

1920年写成自传《经历与认识》一书。

第三单元心理学发展简史

(2)二、学派的纷争

(1)

构造心理学派代表人:

冯特、铁钦纳

这个学派主张心理学应该采用实验内省的方法,分析意识的内容,并找出意识的组成部分(如感觉、知觉、思维、情感等),以及它们如何连结成各种复杂心理过程的规律。

他们用所谓内省的方法研究心理现象,想找出构成人的心理的基本元素,人们称其为构造心理学派。

第三单元心理学发展简史(3)二、学派的纷争

(2)

行为主义学派代表人:

华生

这一学派认为,构造主义研究人

的意识,而意识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研究意识很难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科学。

因而他主张心理学要抛开意识,径直去研究行为。

这一学派的观点也是一种典型的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第三单元心理学发展简史(4)二、学派的纷争(3)格式塔心理学派代表人:

魏特海墨等

德国心理学家魏特墨等人认为整体大于部分的相加,因而反对把心理现象分解为元素,主张从整体上来研究心理现象,建立了完形心理学,或叫格式塔心理学派。

第三单元心理学发展简史(4)二、学派的纷争(4)

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

弗洛伊德弗洛伊德认为,人的行为源于本能和原始的冲动,特别是性冲动。

如果人的某些本能不能得到满足,并被压抑到潜意识中,就会导致精神疾病。

把压抑到潜意识中的体验和情绪挖掘出来,加以舒发,就能获得治疗的效果。

弗洛伊德还把人的心理结构分为三个层次:

本我、自我、超我。

第三单元心理学发展简史(5)三、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取向

(1)

对心理学来说,想要用一个完善的理论模式概括出心理现象的本质,难免具有局限性,争论是不可避免的;

20世纪30年代逐渐把主要精力转移到对心理现象规律的探讨上,学派之争自然就结束了;加强了心理学研究的整合趋势;人本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和生理心理学研究得到迅猛发展。

第三单元心理学发展简史(5)

(一)人本主义心理学

以罗杰斯和马斯洛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这一切不安的根源在于缺乏对人的内在价值的认识;

认为人有自我的纯主观意识,有自我实现的需要;

人本主义重视人自身的价值,提倡充分发挥人的潜能。

第三单元心理学发展简史(6)

(二)认知心理学

60年代发展起来的认知心理学是心理学研究的新方向;

它把人看作是一个类似于计算机的信息加工系统,并以信息加工的观点,即从信息的输入、编码、转换、储存和提取等的加工过程来研究人的认知活动;认知心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的结合,开辟了人工智能的新领

域。

第三单元心理学发展简史(7)(三)生理心理学

它探讨的是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和脑的机制;

它的研究包括脑与行为的演化,脑的解剖与发展及其和行为的关系;

认知、运动控制、动机行为、情绪和精神障碍等心理现象

和行为的神经过程和神经机制。

研究心理现象的三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

19世纪中叶,心理学引进了实验的方法,才使心理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20世纪中叶,心理学和先进科学技术,例如和计算机科学结合,使心理学获得了长足的进步;有科学的手段;实事求是的态度。

第四单元研究心理现象的原则方法

教材(基础知识)P9-11一、研究心理学的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

19世纪中叶,心理学引进了实验的方法,才使心理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20世纪中叶,心理学和先进科学技术,例如和计算机科学结合,使心理学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今天,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心理学研究有了更多的手段。

研究心理现象的三原则

(二)辩证发展原则心理现象是发展变化的

心理现象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研究心理现象的三原则

(三)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心理学的研究有其理论目的,这就是探索心理发生、发展和活动的规律,为解答精神和物质的关系提供科学的依据;

心理学还有其实践的任务,这就是运用心理学的规律为人类的实践活动服务。

心理学研究的四方法

(一)观察法

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系统观察人的行为和活动,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规律的方法叫观察法,或叫自然观察法;

用观察法所得到的资料比较客观、真实。

心理学研究的四方法

(二)调查法就某一问题,用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向被调查的对象提问,让他回

答,通过对他的回答的分析来了解他的心理活动的方法叫调查法;

用口头提问进行的调查叫访谈法;

用问卷的方式提问,让被调查者回答进行的调查叫问卷法。

心理学研究的四方法(三)个案法

个案法是对某一被试者所做的多方面的深入详细研究,包括他的历史资料、作业成绩、测验结果,以及别人对他的评价等等,目的在于发现影响某种心理和行为的原因;

个案法又叫个案历史技术,这种方法强调的是个体之间的差异。

心理学研究的四方法(四)实验法

实验研究的方法就是主试者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观察被试者的行为或活动,探索客观条件和人的心理活动之间的因果联系的研究方法;

由实验者选择用来引起被试者心理或行为变化的刺激变量叫自变量;

由自变量引起的被试者心理和行为的变化叫因变量。

第二节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神经系统的构造及功能

(1)一、神经元及其功能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

神经元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三部分组成;

神经元的功能:

神经元具有接受信息、传递信息和整合信息的功能;

神经元的分类:

神经元分为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联络神经元)三种。

神经系统的构造及功能

(2)神经系统由外周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两部分组成。

二、外周神经系统及其功能包括由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的躯体神经系统及自主神经系统;

12对脑神经有嗅神经、视神经、动眼神经、滑车神经、三叉神经、外展神经、面神经、位听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和舌下神经。

其中有感觉的,如主管嗅觉、视觉的嗅神经、视神经;主管听觉与身体平衡感觉的位听神经。

有运动的,如主管眼球运动的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和外展神经;主管咽部和肩部运动的副神经;主管舌肌运动的舌

下神经。

也有兼有感觉、运动机能的混合神经,如主管面部、牙齿、鼻腔、角膜、头皮、口唇和咀嚼肌感觉和运动的三叉神经;主管面部肌肉运动和部分味觉,并支配眼泪和唾液分泌的面神经;主管味觉、咽头肌肉运动和唾液腺分泌的舌咽神经,以及调节内脏、血管及腺体等机能的迷走神经等。

31对脊神经均由脊椎两侧的椎间孔发出,分为前、后两支,分管颈部以下身体相关部位的感觉和运动。

包括颈神经8对,胸神经12对,腰神经5对,骶神经5对和尾神经1对。

脊神经从脊髓发出后总是向下行的,所以任何一节脊髓受到损伤,这节以下的神经所引起的感觉和所支配的运动将受到损伤。

在脑神经和脊神经中,都有支配内脏器官运动的纤维,分布于心脏、血管、呼吸器官、胃肠平滑肌和腺体等内脏器官,称为自主神经,或叫植物神经。

根据植物神经的中枢部位和形态特点,可将其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它们两者的活动具有拮抗作用。

交感神经的功能在于唤醒有机体,调动有机体的能量;副交感神经的功能则在于使有机体恢复或维持安静状态,使有机体储备能量,维持有机体的机能平衡。

自主神经一般不受意识支配,经特殊训练,意识或意念可在一定程度上调节自主神经的活动。

人在情绪状态下会有明显的生理变化,因此,自主神经的活动与情绪有密切的关系。

人的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及其功能

大量的神经细胞集中的地方称作神经中枢;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脊髓和大脑;脑由脑干、间脑、小脑和端脑(大脑)构成;

脑干位于颅腔内与脊髓相连接的部位,包括延脑、脑桥和中脑三部分。

间脑位于脑干之上,由丘脑、上丘脑、下丘脑和底丘脑四部分组成。

丘脑是大脑皮层下除嗅觉外所有感觉的重要中枢。

小脑位于延脑和桥脑后方,功能是保持身体平衡

端脑(大脑)覆盖于脑干、间脑和小脑之上,它中间的裂缝叫纵裂,把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

神经系统的构造及功能(4)四、大脑皮层的结构与功能

(1)端脑(大脑):

覆盖于脑干、间脑和小脑之上,它中间的裂缝叫纵裂,纵裂把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大脑皮质的不同区域有不同的机能。

大脑皮层的结构与功能大脑不同区域的功能第一单元神经系统的构造及功能(6)五、大脑两半球功能的不对称性大脑两半球的解剖结构基本上是对称的,但其功能又是不对称的,这种不对称性叫做―单侧化‖;斯佩里的―割裂脑‖实验证明:

惯用右手的人,左半球言语功能占优势,和言语有关的,像概念形成、逻辑推理、数学运算这些活动,左半球也占优势;右半球是空间知觉和形象思维,像音乐、美术能力,情绪的表达和识别能力等占优势。

大脑两半球功能的不对称高级神经活动的反射学说巴甫洛夫通过对动物和人的反射活动的实验研究,发现了许多神经系统高级部位机能活动规律,创立了高级神经活动学说。

一、兴奋和抑制;二、反射、反射弧和反馈;三、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四、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

第三单元高级神经活动的反射学说一、巴甫洛夫学说的几个基本概念

(一)兴奋和抑制巴甫洛夫认为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兴奋和抑制;兴奋是指神经活动由静息状态或较弱的活动状态,转为活动的状态或较强的活动状态;抑制是指神经活动由活动的状态或较强的活动状态,转为静息的状态或较弱的活动状态。

第三单元高级神经活动的反射学说

(二)反射、反射弧和反馈反射是有机体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内外环境刺激做出的规律性回答;实现反射活动的神经通路叫反射弧,它由感受器、传入神经、反射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组成;反馈是指反射活动的结果又返

回传到神经中枢,使神经中枢及时获得效应器活动的信息,从而更有效地调节效应器活动的过程。

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是动物和人生而具有,不学而会的反射;条件反射是个体通过模仿、学习,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的反射;

为了区别起见,我们把巴甫洛夫所研究的条件反射称为经典条件反射,把斯金纳所研究的条件反射称为操作条件反射,或工具条件反射。

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

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现实的、具体的刺激物为信号刺激而形成的条件反射属于第一信号系统,如灯光、铃声所引起的条件反射都属于第一信号系统;

以词和语言为信号刺激而形成的条件反射属于第二信号信统,它是人所独有的。

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

(一)条件反射的抑制额外刺激的出现使条件反射停止反应,叫外抑制;当已经形成的条件反射不再给予强化的时候,条件反射也会被抑制,叫消退抑制;只给条件刺激物强化,其他刺激不予强化,这样,对其他刺激的反应就会逐渐消失,这叫分化抑制。

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

(二)扩散和集中神经过程在大脑皮层上运动的基本形式就是扩散和集中;一个地方的神经细胞的兴奋会引起它周围神经细胞的兴奋叫扩散;条件反射的泛化就是由神经过程的扩散过程引起的。

当条件反射多次进行,通过学习、训练,区别了不同的刺激,形成了分化,就只对条件刺激物进行反应了,这就是神经细胞兴奋过程的集中。

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三)相互诱导当一种神经过程进行的时候,可以引起另一种神经过程的出现,这叫相互诱导;大脑皮层某一部位发生兴奋的时候,在它的周围会引起抑制过程,这叫负诱导;在一个部位发生抑制引起它周围发生兴奋的过程,叫正诱导。

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

(四)动力定型

我们把大脑皮层对刺激的定型系统所形成的反应定型系统叫做动力定型;

巴甫洛夫认为,动力定型是人的习惯的生理基础。

因为有了各种习惯,人常常不用花费多少精力就可以把很多活动维持下去。

巴甫洛夫

苏联生理学家,苏联科学院院士。

1849年9月28日生于俄罗斯的梁赞。

1870年就读于圣彼得堡大学,学习动物生理学。

1875年转入军事医学院学习,1883年获医学博士学位。

1904年因消化腺生理学研究的贡献获诺贝尔医学与生物学奖。

1936年2月27日卒于列宁格勒。

巴甫洛夫继承了R..笛卡儿的反射论思想,并受到俄国反射学的先驱И.М.谢切诺夫《脑的反射》一书的影响,从19世纪90年代开始致力于动物和人的反射活动的实验研究,创立了高级神经活动学说。

巴甫洛夫把意识和行为看作是反射,即有机体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对作用于感受器的外界刺激所发生规律性反应。

有机体生而具有,对保存生命具有根本意义的反射称为无条件反射;在无条件反射基础上后天习得的反射称为条件反射。

人的心理、人的一切智力活动和随意运动都是对信号的反应,都是条件反射。

所以条件反射既是生理现象,也是心理现象。

巴甫洛夫通过条件反射的形成和消退,探讨了高级神经活动的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的规律。

巴甫洛夫认为,高级神经活动最基本的过程是兴奋和抑制。

无论兴奋和抑制过程,在大脑两半球内发生之后,都要从原发点向外扩散,然后再向原发点集中。

在兴奋或抑制发生的时候,可以使原发点周围相反的神经过程加强;也可以在神经过程停止后,在原发点处出现相反的神经过程加强的现象,这叫相互诱导,前者叫同时诱导,后者叫相继诱导。

为了区别人和动物的行为,巴甫洛夫又提出了两种信号系统的概念。

以现实的具体事物为条件刺激所形成的条件反射属于第一信号系统,是人和动物共有的;以语言和词为条件刺激所形成的条件反射属于第二信号系统,是人所特有的。

巴甫洛夫根据多年的实验和观察,提出了高级神经活

动类型学说。

即兴奋和抑制两种神经过程的强度、平衡性和灵活性在个体之间有明显的差异。

根据神经过程三种特性的不同组合,构成了高级神经活动的不同类型。

他还确定有四种类型是最典型的,这四种类型相当于希波克拉底的四种气质类型。

一般认为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类型是气质类型的生理基础。

第三节感觉和知觉

一、感觉的特征:

直接性、个别性

一个物体有它的光线、声音、温度、气味等属性,我们没有一个感觉器官可以把这些属性都加以认识,我们只能通过一个一个感觉器官,分别反映物体的这些属性;

感觉反映的是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物体;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觉的种类

外部感觉是由身体外部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所引起的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皮肤感觉(皮肤感觉又包括触觉、温觉、冷觉和痛觉);

内部感觉是由身体内部来的刺激所引起的感觉,包括运动觉、平衡觉和机体觉(机体觉又叫内脏感觉,它包括饿、胀、渴、窒息、恶心、便意、性和疼痛等感觉)。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叫感受性;

能引起感觉的最小、最大刺激量的区间叫感觉阈限。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成反比关系。

阈限值高感受性低。

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叫差别感觉阈限。

感受性及感觉阈限的种类

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叫绝对感觉阈限,又叫绝对阈限。

绝对阈限表示的是绝对感受性;

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叫差别感觉阈限,或叫差别阈限,又叫最小可觉差,一个人能够觉察到的差别越小,说明他的差别感受性越强。

韦伯定律

差别阈限和原来刺激强度的比例却是一个常数,这就是韦伯定律。

用公式表示就是ΔI∕I=K。

ΔI是差别阈限;

I是原刺激强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