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下册课程说明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382460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数学下册课程说明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年级数学下册课程说明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年级数学下册课程说明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一年级数学下册课程说明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一年级数学下册课程说明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年级数学下册课程说明书.docx

《一年级数学下册课程说明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数学下册课程说明书.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年级数学下册课程说明书.docx

一年级数学下册课程说明书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课程说明书

课程名称:

小学数学

教学材料: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

课程类型:

基础性课程

课时数:

61课时

学校:

教师:

一、教学内容:

1、数与代数——20以内的退位减法;100以内数的组成、读写、顺序和比较大小;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与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元、角、分的认识;求被减数或减数的简单实际问题;求两数相差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

2、空间与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直观认识

3、实践与综合应用——“我们认识的数”,“小小商店”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100以内的数;探索并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探索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与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以及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的进行相应的加减法计算;能根据加、减法的含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认识计数单位“一”“十”和“百”,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的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能很快的说出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的数的大小。

(3)在具体的情景中,直观认识常见的简单平面图形。

直观认识并能正确区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能在钉子板上围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能在方格纸上画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

2、数学思考方面

(1)在认识100以内的数的含义、探索100以内数的组成方法、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以及用100以内的数描述日常生活现象等活动中,培养初步的数感,发展初步的抽象思维。

(2).在探索100以内加、减法的口算和笔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有条理、有根据地进行思考的重要性;通过相应的口算和笔算练习,提高进行加、减运算的能力。

(3)在借助相关物体抽象出平面图形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在摆图形、围图形、折图形、画图形以及拼图形等活动中,发展初步的形象思维,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4)在应用、加、减法解决求被减数、减数以及求两数相差多少等简单实际的问题过程中,初步体会数学抽象的意义,感受简单推理的价值。

(5)在探索和发现简单的数和图形的排列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何晴推理的能力。

3.问题解决方面

(1)初步学会从事物的数量、物体的形状、数和图形的排列规律等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

(2)初步学会利用生活经验和直观手段在已知条件与所求问题之间建立联系,并运用学过的数和计算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初步与同学交流计算方法的过程、简单规律的发现过程,以及实际问题的分析过程,积累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

4.情感态度方面

(1)在认数、认识人民币和认识图形等活动中,主动进行观察、操作、比较和交流,对事物的数量及其大小、物体的形状及其变化规律具有一定的好奇心。

(2)在探索10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以及数和图形的简单排列规律等活动中,体会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3)在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用100以内的加、减计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学习的特点和价值。

(4)知道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会有不同的思考,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初步学会在交流中接受正确的观点;知道在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错误,发现错误能及时改正。

(5)通过阅读“你知道吗”等数学背景资料,进一步拓宽知识视野,感受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体会数学对人类文明的发展的作用。

三、教学措施:

1、充分利用学生熟悉、感兴趣的和富有现实意义的素材吸引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各种数学活动中来,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

2、认真研读教材,明确本册课本的编写意图,注意与老师之间的交流与切磋,循序渐进地采取有效、易懂教学策略,让每个学生有所发展。

3、切实使用好与课本配套的教学辅助用书、教具、学具。

4、加强计算教学,计算是本册教材的重点,一方面引导学生探索并理解基本的计算方法,另一方面也通过相应的练习,帮助学生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同时注意教材之间的衔接,对内容进行有机的整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开展帮教结对活动,对后进生建立家校联系卡,及时反映学校里的学习情况,促使其提高成绩,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与决心。

6、介绍课外数学知识与方法,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四、课时安排:

全册教科书一共安排了61课时的教学内容。

全学期有20%左右的教学时间留作机动,以便教师创造性地安排教学活动。

各单元的具体课时安排大致如下:

一20以内的退位减法10课时

二认识图形

(二)2课时

三认识100以内的数9课时

我们认识的数1课时

四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6课时

五元、角、分3课时

小小商店1课时

六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而)15课时

七期末复习4课时

五、课程实施

1、教学目标的拟订建立在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参阅《教师教学用书》、仔细研读教材和全面分析学情的基础上,通盘考虑总体目标、学段目标、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把课时目标合理地分解为环节目标。

2、研读课时教学内容时,熟做每一道例题和习题,深入分析例题和习题蕴涵的知识点,关注例题与习题的匹配与关联,分清习题的层次。

在把握教学重点、难点的同时,充分考虑知识的形成线索和学生学习的认知线索,在此基础上通过补充、修改、调换、删减等方法完善教材资源。

3、科学的学情分析是实现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率的前提。

学情分析包括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态度、习惯与能力,生活经验和学习环境等要素。

对任教班级的整体水平做到心中有数,以便于适时进行分层教学。

4、问题的设计关注思考性和挑战性,有利于课堂生成,有利于展现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同时预设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充分估计学生可能碰到的困难,思考如何根据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预设教学指导策略。

5、课堂调节注意动静搭配,数学学习以学生独立思考为主,适当通过师生对话,安排同桌合作,或前后四人小组合作,选择合适的问题和时机。

一节课合作学习的次数不宜过多。

6、教师的教学用语和数学语言精练、规范,适时进行解题方法和思路的提炼与总结,关注学生的数学表达,逐步让学生养成有根有据的说理习惯。

7、根据教学反馈信息合理调控或调整教学目标及进程。

善于筛选和有效利用课堂生成资源,尤其重视典型错误资源的捕捉与利用。

8、重视教学重点与难点部分的板书设计,多媒体课件等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运用要简易、有效,发挥作用。

六、课程评价

1、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

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参与程度,合作交流的意识与情感、态度的发展。

同时,也要重视考察学生的数学思维过程。

2、恰当评价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主要是结合具体学段的知识与技能目标,来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重视评价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考察:

能否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能否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并试图寻找其他方法;能否与他人合作;能否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结果。

七、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上,我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延伸教材资源

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然而,教材毕竟带有普遍性,它不可能兼顾所有的地区、学校及学生。

因此,要在充分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实际需要对教材进行增减、调整、置换,使教材发挥更大的效用。

2、运用生活资源

现实生活中蕴藏着大量的数学信息,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为数学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运用生活中真实、生动的素材,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价值,培养积极的情感。

3、捕捉意外资源

教学过程是课程内容开发和创生的过程。

来自不同层次的思维、不同生活经验的感悟,是课堂教学的再生资源。

教学中,善于捕捉意外信息,并巧妙地加以转化和有效运用,使其成为新的教学资源。

哪怕是课堂上学生出现的错误,也可以让错误成为教学资源。

4、拓展学科资源

数学与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从其他学科中挖掘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提升学生的素质。

这样,不仅加强了数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整合,而且拓展了学科视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也得到了很好的落实。

八、学生学习指导

(一)、预习方法指导

预习是上课前对新知识的自学准备,是学好新课提高学习能力,取得好成绩的基础。

进行课前预习能使对新学知识有个初步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数。

对新学习内容作一番学习尝试,可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利于提高思维能力,所以必须指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

指导的方法如下:

1、设置预习思考题,引导学生自学新内容。

2、粗读、细读课本新内容。

粗读就是从头到尾大概地看一遍,初步了解课本讲些什么,哪些是旧知识,哪些是新知识,然后细读,把需要预习的整个内容看上两三遍,做到逐字逐句认真读,边读边划,读后记录,逐步读懂。

在读的过程中,区分难点内容,争取通过自己的钻研解决,把弄不懂的问题,带到上课中去,通过听课解决。

3、查补旧知识,理解新知识。

4、做预习笔记。

把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以便上课时带进课堂来解决。

5、试做习题。

在自学的基础上,做一些练习,来检查自己是否懂了。

(二)、做作业的方法指导

做作业是运用所学的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加深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任务。

教师要教育学生独立自主完成作业。

指导学生做好以下几点:

1、要求学生先复习后做题。

这样就可以灵活的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解题答题上,提高作业质量。

2、要求学生明确作业的要求。

记清楚老师布置作业的份量,各题要求,完成的时间,交作业的时间,按时、按量、按质上交作业。

3、指导学生做题要认真审题,理解题意,明确解题思路。

笔算时,要题次分明地打草稿。

4、要求学生做完作业要检查,做作业要认真细致、一丝不苟。

按时、按量、按质、按要求完成作业任务,争取做对,“我的作业我满意了,才交给老师。

5、要求学生对批改后的作业,错了的及时订正。

学生对老师批改后的作业,应既要看成绩又要看对错,如有错漏,及时改正、补上,再有不懂,请教同学或老师帮助解决。

学习方法的指导,还有听课、思维、解题、笔记、观察、想象、总结、考试、课外阅读等方法的指导,总之,我们在教育教学中要灵活地对学生进行指导。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

 

课程说明书

 

任课教师:

吴君

任教班级:

一(3)(4)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营销活动策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