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词性详解.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37668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词性详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语文词性详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语文词性详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语文词性详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语文词性详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词性详解.docx

《语文词性详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词性详解.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词性详解.docx

语文词性详解

考点名称:

词性

词性:

指作为划分词类的根据的词的特点。

现代汉语的词可以分为12类。

实词:

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

虚词:

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拟声词和叹词.

词性分类:

名词:

表示人和事物的名称叫名词。

如“黄瓜、猪、马、羊、白菜、拖拉机、计算机•。

1、表示专用名称的叫做“专用名词”,如“云南、上海、李白、白居易,中国。

2、表示抽象事物的名称的叫做“抽象名词”,如“范畴、思想、质量、品德、品质、友谊、

方法.”

3、表示物质事物(无法分出个体的物质)的名称的叫做“物质名词”,如“火、水、大米。

4、表示方位的叫做“方位名词”,如“上、下、左、右、前、后、中、东、西、南、北、

前面、后边、东边、南面、中间。

”等。

动词:

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

1、有的动词表示一般的动作,女口"来、去、说、走、跑、吼、叫、学习、起飞、审查和认识

2、有的动词表示心理活动,如“想、重视、注重、尊敬、了解、相信、佩服、惦念”等,这样的动词前面往往可以加上“很、十分”。

3、有的动词表示能够、愿意这些意思,叫做“能愿动词",它们是“能、要、应、肯、敢、得(dei)、能够、应该、应当、愿意、可以、可能、必须",这些能愿动词常常用在一般的动词前面,如“得去、能够做、可以考虑、愿意学习、应该说明、可能发展".

4、还有一些动词表示趋向,叫做“趋向动词”,如“来、去、上、下、进、出、上来、上去、下来、下去、过来、过去、起来",它们往往用在一般动词后面表示趋向,如“跳起来、走下去、抬上来、跑过去"。

5、“是"“有”也是动词,跟动词的用法一样,“是”也成为判断动词。

形容词:

形容词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颜色、状态等,如“多、少、高、矮、胖、瘦、死板、奢侈、胆小、丑恶、美丽、红色”。

状态形容词通红、雪白、红通通、黑不溜秋等前面不能加“很”。

注意:

形容词前能加很。

数词:

数词是表示事物数目的词。

口“一、二、两、三、七、十、百、千、万、亿、半”。

量词:

量词是表示事物或动作单位的词.汉语的量词分为名量词和动量词.

1、名量词表示事物的数量,又可以分为单位量词和度量量词。

单位量词表示事物的单位,如“个、张、、只、支、本、台、架、辆、颗、株、头、间、把、扇”等;

度量量词表示事物的度量,如“寸、尺、丈、斤、两、吨、升、斗、加仑、伏特、欧姆、立方米”。

2、动量词表示动作的数量,用在动词前后表示动作的单位,如“次、下、回、趟、场”.

代词:

代词能代替实词和短语。

表示指称时,有定指和不定指的区别。

不定指往往是指不确定的人、物或某种形状、数量、程度、动作等。

他不常指某一定的人

物,也就不可能有一定意义,介乎虚实之间。

1、人称代词:

代替人或事物的名称。

如“我、你、您、他、她、它、我们、你们、他们、

她们、它们、咱

仆自己、别人、大家、大伙(自己能和其他代词连用,起强调作用.例如:

我自己、你们自己、大家自己)"。

2、疑问代词:

用来提出问题。

如“谁、什么、哪(问人或事物)、哪儿、那里(问处所)、

几多(问

数量)、多、多么(问程度)、怎么、怎样、怎么样(问性质状态)、什么、怎样什么样

(问方式行动)”。

3、指示代词:

用来区别人或事物。

如“这、那(指人或事物)、这儿、这里、那儿、那里

(指处所)、这会儿、那会儿(指时间)、这么、这样、这么样、那么、那样、那么样(指

性质、状态、方式、行动、程度)、这些、那些、这么些、那么些(指数量)、每、各(指

所有的或全体中任何一个)、某、另、别(确有所指,未说明哪一个)”。

代词一般不受别的词类的修饰。

代词同它所代替的或指示的实词或短语的用法相当,它所代替的词能充当什么句子成分,它也能充当什么句子成分。

注意:

数词和量词通常被人们称为数量词.

副词:

副词总是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做状语,

如“很、颇、极、十分、就、都、马上、立刻、曾经、居然、重新、不断”等。

副词通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

如“就来、马上走、十分好、重新开始”,只有“很”“极”可以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做

补语,如“高兴得很、喜欢极了”。

介词:

介词总是同其他的词组合在一起,构成介词短语,做定语、状语和补语。

如“把、从、向、朝、为、为了、往、于、比、被、在、对、以、通过、随着、作为”。

连词:

连词可以连接词、短语、句子乃至段落。

如“和、及、或者、或、又、既”.关联词语可以看成是连词,如“因为……所以、不但…而且、虽然……但是"。

助词:

附加在词、短语、句子上起辅助作用的词。

助词可以分为三类。

1、结构助词,它们是“的、地、得、所、似的"。

2、动态助词,它们是“着、了、过”。

3、语气助词,如”啊、吗、呢、吧、呐、呀、了、么、哇”。

叹词:

表示感叹、呼唤、应答的词叫做叹词。

如“喂、哟、嗨、哼、哦、哎呀"。

叹词总是独立成句。

拟声词:

这是模拟声音的词。

如“呜、汪汪、轰隆、咯咯、沙沙沙、哗啦啦、呼啦啦"。

词类的辨别:

1区分名词和非名词,名词前不能加“不"和“很"。

2区分形容词和动词,形容词可以用“很”来修饰,动词前不能加“很”(表示心理活动的

动词除外)

3区分形容词和副词,形容词能修饰名词,前面能加“很";副词不能修饰名词,前面不能

加“很”。

4区分连词和介词,前后能互换的是连词,前后不能互换的是介词。

5区分动词和介词,作谓语中心语的只能是动词,组成介宾短语修饰、补充动词、形容词的

是介词.

6区分语气助词和叹词,语气助词一般用在句尾,叹词往往独立成句,一般在句首.

7区分介词和副词,介词后面跟名词、代词,副词后面是动词或形容词。

词类的意义及语法特点:

(1)实词:

表示实在的意义,能够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能够独立成句.

(2)虚词:

它们的基本用途是表示

一般不表示实在的意义,不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只有副词例外)语法关系。

A、名词:

表示人和事物名称的词.I

表示人的名称,如同志、作家;

表示具体事物,河流、高山;

表示抽象事物,如政治、科学;

表示时间名称,上午、夏天;

表示处所名称:

上海、中国;

表示方位名称:

上、下(简称方位词)

名词的语法特点:

1表示人称的名词,可以在后头加“们”表示多数

2方位词常用在其他名词后头,组成表示处所、范围或时间的方位短语

3名词一般不受副词修饰。

B、动词:

是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

表示动作、行为:

坐、听;表示存现、消失或发展变化:

有、发生;

表示心理活动:

爱、恨;

表示使令:

叫、让;

表示可能、意愿(能愿动词):

能、会;

表示趋向(趋向动词):

来、去;

表示判断(判断词):

是.

动词的语法特点:

1动词一般受副词“不”的修饰。

2动词后面可以带“着、了、过”,表示动态。

3一部分动词可以重叠,表示时间短暂或尝试的意思。

4判断词“是"主要是联结句子的主语和宾语.

5

也可以单独作

能愿动词后面不能跟名词,能愿动词可以和后面的动词一起作谓语中心语,谓语中心语。

6趋向动词可以单独作谓语中心语,也可以在谓语中心语后面作补语。

C形容词:

是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状态的词.

表示事物形状的:

高、矮;

表示事物性质的:

漂亮、结实;

表示事物状态的:

快、慢;

形容词的语法特点:

1一部分形容词可以用重叠形式来加强语义。

2大多数形容词可以受副词“很”修饰。

D、数词:

是表示数目的词。

表确数(表示分数,整数和倍数);

表概数:

几、许多;

表序数:

第一、老三;

数词的语法特点:

1数目增加,可以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倍数表示

2数目减少,只能用分数,不能用倍数。

E、量词:

是表示事物和动作、行为单位的词.表示事物单位的量词叫数量词。

表示动作、行为单位的量词叫动量词。

表示事物单位的:

个、只;

表示动作、行为单位的:

次、回,有时也借用某些名词来表示,如:

脚、年;

量词的语法特点:

1量词经常和数词连用,组成数量短语,也称为数量启数量词。

2表示物量的数量词常用在名词的前面。

3表示动量的数量词数量词常用在动词的后面。

I

F、代词:

起代替或指示作用的词。

代词分为人称代词、疑问代词、指示代词三类。

代词的语法特点:

①第二人称的敬称“您”不用于复数,如果需要表示复数,就用“您几位”“您诸位"②第三人称复数代词“他们”可专指男性,也可兼指男性和女性,“她们”则专指女性

3注意“我们”和“咱们”用法的区别。

“我们”指说话人,有时也可以包括听话人;“咱们”一定包括说话人和听话人

4指示代词“那”用于远指,“这”用于近指

5代词用得不恰当,指代不明,可造成病句。

G、副词:

一般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表示行为、动作或性质、状态的程度、范围、时间、频率、情势、语气等.

表示范围:

都、全;表示语气:

可、倒;

表示否定:

不、没;

表示时间:

刚、恰好;

表示程度:

很、极;

表示情势:

仿佛、渐渐.

副词的语法特点:

1副词主要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在动词、形容词前面作状语。

2副词有时用在形容词后面,补充说明程度、结果,作补语。

3副词不能修饰名词、代词。

H、连词:

是用来连接词、短语或句子的词。

一般连词:

和、与、并、或、及;

关联词:

主要用来连接复句中的分句或句群中的句子。

不但而且、虽然但是。

语法特点:

①一般连词的前后两部分可以调换而基本意思不变。

②关联词的主要在复句中进行运用。

I、介词:

方向、

介词经常用在名词、代词等的前面,和这些词合起来,表示动作、行为、性状的起止、处所、时间、对象、方式、原因、目的、比较等.

常用介词及其用法(顺口溜)

自、从、以、当、为、按照,

由于、对于、为了、至UI

和、跟、把、比、在、关于

除了、同、对、向、往、朝……

用在名词、代词前,组成介宾短语后,修饰、补充“动”“形”要记牢.

J助词:

是附着在实词、短语或句子上面,起辅助作用的词。

助词可分三类:

结构助词、动态助词、语气助词.

结构助词:

的、得;

动态助词:

着、了、过;

语气助词:

的、了、吗、吧、呢等。

K、叹词:

表示感叹、呼唤、应答等声音的词。

如啊、嗯等.

语法特点:

一般独立成句,用逗号或感叹号隔开。

L、拟声词:

是摹拟人或事物的声音的词.

语法特点:

在句子中相当于一个形容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