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备好一堂课.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371137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5.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怎样备好一堂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怎样备好一堂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怎样备好一堂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怎样备好一堂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怎样备好一堂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怎样备好一堂课.docx

《怎样备好一堂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怎样备好一堂课.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怎样备好一堂课.docx

怎样备好一堂课

怎样备好一堂课

怎样备好一堂课

  第一节怎样解读课程标准,把握学段目标和教学方向?

  “一位有30年教龄的历史教师上了一节公开课,课题是《苏联青年的道德理想》。

区培训班的学员、区教育局视导员都来听课。

课上得非常出色。

……课后,邻校的一位教师对这位历史老师说:

‘是的,您把自己的全部心血都倾注给自己的学生了。

您的每一句话都具有极大的感染力。

不过,我想请教您:

您花了多少时间来备这节课?

不止一个小时吧?

’那位历史教师说:

‘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

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

不过,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只用了大约15分钟。

’……怎样进行这种准备呢?

这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

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

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苏霍姆林斯基《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

一昼夜只有24小时》

  无论从时间上还是从空间上,课堂教学都是学校育人工作中一项最经常、占用时间最多、涉及面最广、内容最复杂的活动。

同样,课堂教学也是教师育人工作中一项最经常、占用时间最多、涉及面最广、内容最复杂的活动。

课堂教学的质量决定学校教育的质量、决定教师工作和生活的质量、还决定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质量。

因此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如果没有触及到课堂教学、没有研究课堂教学、没有改善课堂教学、没有提升课堂教学品质的话,必定无果而终!

那么,触及、研究、改善、提升课堂教学,从哪里着手呢?

  从备课着手。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中庸》)相对于课堂教学,“豫”就是备课——教师为课堂教学所做的准备。

备课是课堂教学的起点,是课堂教学全过程的基础,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保障,如果以农民种地作比较,备课就是耕地、储备肥料、购买种子了;如果以家庭主妇做菜作比较,备课就是买菜、洗菜、择菜了。

从某种意义上说,为课堂教学所作的准备越全面、越充分、越细致、越透彻,课堂教学就可能越生动、越有效、越精彩、越充满生命气息。

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利其器”是“善其事”的必要条件。

  备课又从哪里着手呢?

  从解读课程标准开始。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第七条指出,“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

”国家课程标准是“源”,教材、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等是“流”。

你要操作“流”、研究“流”、清“流”导“流”,必先识“源”、察“源”、探“源”究“源”。

这就像企业生产产品、工厂加工零件,如果不符合该产品的国家标准,就是不合格产品一样。

只是课堂教学面对的是生动活泼的、发展变化的未成年人,不是固定的产品,所以,判断其“合格”、“不合格”不能完全用一个标准、不能一时下结论,这也是教育教学的复杂性所在。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优秀教师(教育能手)是按照课程标准(教学大纲)、而不是按照教科书来备课的。

  那么如何解读课程标准,把握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向呢?

  一、了解课程标准的结构。

  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课程标准由三个部分和一个附录构成。

在第一部分的《前言》中,规定了“课程性质与地位”,即“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如果有人问你,为什么语文要安排那么多的课时?

因为“语文是最重要的”呗。

所以能够承担语文学科教学的老师是了不起的、幸运的,如果你的水平不够,学校才不会安排你教语文呢!

但是,承担语文学科教学又是特别辛苦的,这是与其重要性相称的,我们是“辛苦并幸运着”;提出了四大“课程的基本理念”,即“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是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和途径;明确了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九年一贯整体设计”、“三个维度”(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融为一体、“五个方面”(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协调发展。

  在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中,先以“三个维度整合”的思想提出十大“总目标”,如果谁问你“阅读到底要做些什么、要做得怎么样才算数呢?

”你的回答是:

“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

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如果谁问你“学生作文到底要写成什么样?

”你说:

“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

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当然,这是九年的学习和磨砺的结果。

我们小学阶段要达到什么目标呢?

课程标准在“阶段目标”中分学段,分别从“五个方面”提出学段目标。

目标明确,我们行动才有方向、行动才有力量啊。

  在第三部分“实施建议”中,分别就教材编写、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学和评价提出具体建议。

这些建议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宝贵的,可以说是“金玉良言”啊。

比如“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你就会摒弃教师“一言堂”、拒绝“串讲串问”,把时间腾出来让学生直面文字、加强语言文字训练、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比如作文教学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你就会放弃写作知识的灌输、统一标准的桎梏,而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激发学生“展开想像和幻想”,甚至异想天开,学生的作文也就会多一些“自我”、多一些“创意”了。

  在“附录”部分,提出了背诵优秀诗文的篇目、课外阅读的书目和语法修辞知识的要点。

我们就会自然而然地去背一背这些优秀诗文、去认真阅读这些优秀图书。

  二、熟读课程标准。

  要解读课程标准,首先是熟读课程标准。

经常读、反复读,养成读课程标准的习惯,直至熟读成诵、烂熟于胸。

这样才有可能形成对课程标准的高度敏感性和自觉性。

比如关于课程的性质与地位、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实施建议等等,你熟悉了,备课中、教学中你就会下意识地受其支配,自觉地贯彻落实,就像电脑执行程序一样自然而然。

  三、研究课程标准。

  读熟了,就得思考,带着问题读。

如课程标准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这与教学大纲提出的“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中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什么是“人文性”?

“人文性”与“思想性”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这一表述能不能说成“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等等,思考不得,就找查阅资料,如课程标准研制的专家们分别撰写出版的课程标准解读,这是我们研读课程标准的重要抓手和参考资料。

通过读这些参考资料,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

有所思、有所得,就及时做读书笔记,记录下来,把课程标准读“厚”。

  比如,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能不能表述为“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我的回答是:

不能!

因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当然“工具性”是第一位的、是核心,所以只能表述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前几年,一些公开课出现的“人文性”掩盖“工具性”的倾向,得到及时的纠正,这是务实的、适时的。

  什么是“人文性”呢?

  “思想性是人文性的核心,这是人文性的题中固有之意。

什么是人文性?

《辞海》的解释是,‘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

语出《易·贲》:

文明以止,人文也。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人文’,是相对‘天文’而言的,人文是教化天下的。

凡是人类的各种文化都可以用‘人文’涵盖。

它包含思想性、情感性,也包含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

但毋庸讳言,思想性是教化天下的主要内容,是使自然人成为社会人的核心的教育内容。

”(林润生摘自《小学语文教学》2005年第1期)

  显然,“人文性”比“思想性”更宽泛、更具包容性、也更有力量。

老师们看过2007年4月16日发生在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枪击案的报道吧。

美国民众对待凶手赵承熙的态度和行为——如在弗吉尼亚理工大学举行的悼念遇难者仪式上,“凶手赵承熙和32名遇难者一起被列为悼念对象。

在悼念仪式上,放飞的气球是33个,敲响的丧钟是33声”,赵承熙的悼念碑旁边也“摆放着鲜花和蜡烛”。

这是美国民众在“作秀”吗?

不是!

这是对生命的尊重,更是自责。

因为赵承熙“很早就被发现有极端的暴力倾向,学校和老师没有予以足够重视,没有提供相应的治疗和措施”,“以最大可能保护他们的安全,满足他们的特殊需求”。

  以下这段话,我们应该铭记于心——

  “在有仇恨的地方,我们要播种仁爱;在有伤害的地方,我们要播种宽恕;在有猜疑的地方,我们要播种信任;在有绝望的地方,我们要播种希望;在有黑暗的地方,我们要播种光明;在有悲伤的地方,我们要播种欢乐……因为尽管法制对社会和谐具有不可忽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只有爱与宽容,才是彻底医治创伤的最好药方。

”(弗吉尼亚理工大学一位社会心理学教授的话《读者》原创版2007年第7期《为什么悼念枪杀32人的凶手?

》)

  教师本身是“爱与宽容”的传递者、是“人文性”的化身,所以教师要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人际关系,要多鼓励学生,要特别关注、关爱后进生,使所有的学生都充满希望和梦想。

  四、读“薄”课程标准。

  前面的“熟读”和“研究”,在于把课程标准读“厚”,厚积薄发。

读“薄”课程标准,则要求把课程标准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生命化语言存在”,成为自己的“话语系统”或者话语习惯;把课程标准的思想精髓纳入自己的思想体系,成为思维习惯,这才是“自己的”。

有人把语文课程标准“压缩”成几个词串,如“二性(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九年一贯整体设计”、“三维目标、四大基本理念、五个方面要求”、“六年课外阅读一百四十五万”,等等,把握精髓,方便记忆。

  五、立根课标,把握教学方向。

  课程标准是教学的“圭臬”、是依据、是准则。

老师弄清楚了、搞明白了,教学就不会偏离正确的方向,飘忽不定,甚至南辕北辙。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有一个习惯,总是把课程标准中各年段的教学目标复印下来,贴在备课本的首页上,做为“教学指南”。

于老师经常翻看课程标准,“温故而知新”。

他说,当看到要“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这些话,就更坚定不移地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去读、背、写,而不至于偏离语文教学的大目标;当看到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这些话,就坚决地把“练习册”丢在一边,努力在培养阅读兴趣和学习习惯上下功夫;当看到课标中关于“综合性学习”的论述,就更积极地思考、设计这类有利于学生发展的作业……例如,于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主要是三项——写字、读书和作文,这是对孩子终身都有益的作业。

(于永正《备课断想》)(待续)

  第二节怎样分析教材,确定一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重点、难点、关键)?

  如果把课程标准比作圆心,那么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把握就是半径,无论圆有多大,都离不开圆心这个核心元素。

教师通过解读教材来理解课程标准,同时用课程标准来驾驭教材。

  毫无疑问,教材又是教师实施课程标准的基本载体,是最基本的课程资源,也是政策性很强的课程资源,要充分认识到教科书的重要性和严肃性,但是,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

第一,必须重视其他课程资源的合理、有效的开发和利用,使教科书与其他课程资源相互补充、相互整合、取长补短。

第二,在使用教材上,要坚持“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实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理想境界。

  如何钻研教材,实现“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呢?

  一、把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下称“新教材”)的特点。

  第一,新教材注重引导学习方式的变革。

新教材根据课程改革纲要的精神和课程标准的要求,在课程和内容设计上注重改革学生呆板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实践、搜集资料、合作交流以及体验、感悟和反思活动,从而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拓展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第二,新教材把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反映在主题和内容的编排中,试图把知识学习、能力培养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体验与形成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综合考虑,反映在课题和内容的设计上,从而全面实现新课程的总目标。

  第三,新教材强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一方面关注并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另一方面也注意及时恰当地反映学科发展新成果,增强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努力克服学科中心主义的倾向。

  第四,新教材体现学生的身心特点。

教材的编写体例和呈现方式尽量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和认知水平,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第五,新教材为创造性教学留有余地。

新教材更多的是为教师进行教学提供资源,需要创造性地使用,绝不能简单地把教材当作教条来教,落实教师是课程的实施者,也是课程的建设者的理念。

  二、解读文本,把教材内化为自己生命化语言和思想的存在。

  首先,要理解教材。

教师要通过多种形式的读,理解教材的本意和新意,把握教材的精髓和难点,内化教材的内容和精神。

“这法那法,钻研不透教材就没法。

  1、朗读,读出情感。

教师应该也必须把教学的内容(课文)朗读好,做到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做到口中读出声音、眼中读出画面、心中读出情感、手中读出笔记。

于永正老师认为,“老师朗读得好,备课就完成了一大半工作。

”老师朗读得好,课堂上才能自信地让学生跟你读。

台湾王财贵教授认为,“跟我读”是最简洁、最有效的朗读指导方法。

“师生都能读得入情入境的语文课堂,一定是充满灵性的、充满情趣的,也一定是有效的。

读好了,一切讲解都会显得苍白无力。

  2、默读,读出见解。

教师要潜下心来,与作者、编者对话,做到读懂、读透、读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何谓“读懂、读透、读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我们认为,至少要明白教材的意图、明确教材的重点难点,还要有自己的思考和价值判断。

比如,我上《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一课,在研读教材时,我发现编者说“全诗热情歌颂了热爱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无情鞭挞了反动统治者。

”对于现在的六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如何体会“无情鞭挞了反动统治者”这一思想内涵呢?

我进行大胆地调整,定位为“引导学生对‘生’与‘死’进行思考,确立‘生’是‘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即使是‘死’也是‘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而牺牲’的生命价值观教育”;比如我上《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不仅唤醒同学们对“小女孩”的同情,更从“小女孩”身上学到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真挚热爱,即在任何时候、任何境况都不要放弃对生、对美、对善良、对幸福的向往和追求!

这样,在你告别这个世界的时候,就能够“嘴上带着微笑”;比如我上《九色鹿》一课,不仅要学生学习“九色鹿”的善良,更要学习“九色鹿”不畏强暴、勇于斗争、处变不惊、敢于维护自己权益的精神,等等。

  我以《匆匆》(人教社大修订版教材第十二册、人教社实验教材第十二册)为例,说说备课时,怎样读教材。

  

(1)默读课文。

了解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表达了什么思想、有什么特点,等等。

  

(2)读生字词。

“挪”、“蒸”(挪移、蒸融)做到读准字音,了解字(词)义,必要的时候,要查字典、词典。

比如,“蒸融”是什么意思,作者为什么说“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而不说“如薄雾,被初阳蒸发了”呢?

我查《现代汉语词典》,词典中没有“蒸融”这个词,只好分别查“蒸”和“融”,再联系上下文和作者的心情来体味,发现朱自清先生用词是极为考究的,“融”有“融合”、“融化”、“融解”的意思,给人的感觉是柔和、是无痕,这与“薄雾”、“初阳”是相称的、协调的,更与整个文意——时间流逝的“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是一脉相承的,如果用“蒸发”就显得生硬、突兀了。

虽然这些不一定在课堂上讲,但是老师要了解、要理解。

生字词,老师还要练习书写,写得工整、规范、漂亮,特别是“蒸”字,字形是难点。

教师的板书,力争让学生看清笔画笔顺。

(演示板书,看听众看清笔画笔顺。

  (3)读课后思考练习,明白意图,为确定教学目标打下基础。

  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想一想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

  分析:

这一题有两个要求,这两个要求都非常重要。

一是朗读。

朗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训练,也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主要方法。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阅读教学重要的目标,课程标准把它放在阅读教学目标的第一条;课后练习也把这一条放在第一题;

  二是概括能力、思维能力的训练。

编者只提“想一想”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这是降低要求。

怎么处理呢?

先默读思考;然后交流讨论;最后说一说。

只要说到要点,允许不完整、允许有自己的表达方式。

  ②找出含义深刻的句子或自己特别喜欢的句子,如,“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联系生活实际,和同学说说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分析:

这一题,目的是启发学生读中用心感悟,落实课标提出的“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教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的理念,培养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

方法是:

读书、联系生活实际、与同学交流、说自己的理解或自己为什么“特别喜欢”。

教师可以采取“先扶后放”的教学策略,如用好题中给的例子,分析这样表达的好处。

这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

  ③作者是怎样具体描述日子去来匆匆的?

仿照课文中的写法,再写几句。

  分析:

这是一道“理解与运用”语言,使学生既得“意”又得“文”的练习。

先是读中找,找到作者“具体描述日子去来匆匆的”内容,体会作者把看不见的“日子”匆匆的脚步,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事物,形象可感,并且采用比喻、拟人、排比、叠词等多种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然后,联系生活实际,进行仿写练习,读写结合,运用语言。

  ④背诵课文,并把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分析:

这个练习主要是积累语言,落实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有“较丰富的语言积累”的目标。

  课后思考练习,往往就是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是“编者意图的集中体现”(袁微子)。

换句话说,一篇课文的教学,一个课时也好,两个课时也好,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读自悟、通过讨论交流,能够独立完成课后练习,就完成了教学任务、实现了教学目标。

这篇课文老师就算教完了、学生就算学完了。

  (4)读单元组“导读”和语文园地的“回顾·拓展”,明确教材的位置、作用、训练点等。

  《第一组》(导读),第一自然段,提示本组课文的内容(主题)“感悟人生、获得人生启示”;第二自然段,提示本组课文的训练重点:

一是“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二是“体会表达方法”,尝试运用。

《匆匆》课后思考练习2、3就是落实这两个训练点的。

  再看《回顾·拓展》,提示了这么两点,一是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二是获得这种见解的方法——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独立思考。

《匆匆》课后思考练习2就是这一训练点的具体化。

  (5)朗读课文,教师先要把课文朗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3、读《教师教学用书》,“站在编者的肩膀上”看教材。

《教师教学用书》是教学的直接理论依据,是教师备课的最重要的参考资料。

《教师教学用书》的《说明》部分对全册教材的基本结构、主要特点、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等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这是我们把握该册教材和教学的重要依据,让我们“胸有全册”;《教师教学用书》的每个单元,先是“导读”,提示整组教材的主题、特点、训练点等,让我们“胸有全组”;《教师教学用书》的每篇课文,包括教材解读、教学目标和教学建议等,让我们“胸有全篇”。

  在此基础上,就可以制定教学目标了:

  ①掌握本课2个生字,正确读写“挪移、蒸融、游丝、赤裸裸”等词语。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语言。

  ③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语言的优美和作者的表达方式,尝试运用。

  ④通过搜集资料、抓住重点词、句、段进行揣摩,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懂得时间宝贵,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

  “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是语文教学目标的简约概括,因此,教学目标的②③两项是教学的重点;又由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经验,他们对时光易逝、对人生哲理还缺乏实际生活体验和思考,因此“抓住重点词、句、段进行揣摩,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教学的难点。

  4、我对“创造性使用教材”的理解。

  这是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部分提出来的,即“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从“教教材”到“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是一个质的飞跃、是历史性的进步。

  “用教材教”的可能性。

我们处在信息化社会,信息的丰富多彩与信息获取途径的方便快捷,使得我们几乎可以随时随地搜集到自己所需的信息,补充教材、拓展教材、丰富教材。

再则,学生生活的丰富性和不确定性,使教材在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的同时,变得生动和丰富起来。

  “用教材教”的必要性。

教材是以文本的形式呈现的,文本是相对固定的。

雷实教授(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成员之一)曾说:

“教材,在它出版之日起,就落后于时代了。

”我们在用教材的同时,有必要根据时代变化的要求,对它进行必要的补实,甚至修正,常教常新,常用常新,年年岁岁“文”相似,岁岁年年“教”不同。

  但是,正如前文所说,教材是教师实施课程标准的基本载体,是最基本的课程资源,也是政策性很强的课程资源,那种置教材于“课后”,随意“超越文本”、“超越教材”是不可取和不负责任的。

“教教材”、“教好教材”仍然是基础、是前提。

如果教教材、教好教材都存在问题、都有困难,那么,用教材教、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无异于缘木求鱼,甚至有荒废教材、糟蹋教材的危险。

因此,在备课中,教师一定要理解教材,分析教材,钻研教材,还要广泛阅读、丰富积累、关注生活、了解学生,为创造性使用教材作充分准备。

比如第十二册编排的“实践活动”《“我们与周围环境”的调查》,在农村,没有“有关的单位”可以访问,也没有“图书馆”和“网络”可以查阅有关资料,怎么办?

  一是,老师做职业生活的有心人,天天都在备课,比如把“世界水日”、“世界环境日”、“地球日”、“世界大气日”的报纸,收集起来,给学生读。

老师的这种习惯也将自然不自然地影响学生、传递给学生。

  二是,引导学生学会看电视,注意从电视节目中获取信息,特别是中央10套教育科学频道,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三是,从身边出发、从小事做起,为环境保护贡献一份力量,比如稿纸正、反面用,比如不用一次性水笔,比如尽量少用塑料袋等。

(待续)

  第三节怎样分析学生,把握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

  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泊尔说:

“如果我不得不把全部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句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了解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

”备课时要备学生,了解学生的原有的知识状况和学习能力,了解学生的兴趣和愿望,把教学定位在“最近发展区”,同时要把教材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结合起来,使教材充满生活气息和生命活力。

  一、为什么要分析学生?

  走讲课堂,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

上课一开始,学生似乎都会了、都懂了,但教师事先辛辛苦苦地备了很详尽的教案,只好生拉硬扯地把学生拉回来,让学生“假装不懂”。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师备课时忽视了对学生原有的学习现状的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