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实体经济发展研究》剖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365280 上传时间:2022-11-3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3.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泉州实体经济发展研究》剖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泉州实体经济发展研究》剖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泉州实体经济发展研究》剖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泉州实体经济发展研究》剖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泉州实体经济发展研究》剖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泉州实体经济发展研究》剖析.docx

《《泉州实体经济发展研究》剖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泉州实体经济发展研究》剖析.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泉州实体经济发展研究》剖析.docx

《泉州实体经济发展研究》剖析

 

泉州实体经济发展研究

 

内容提要: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不断蔓延,市场复苏缓慢,国

内外经济环境复杂多变,一些不利因素导致了经济下行压力。

文通过分析泉州实体经济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借鉴国际发展

经验,剖析发展机遇,谋划长远发展,应对经济发展的“新常态”,

努力打造泉州经济升级版。

关键词:

实体经济;虚拟经济;转型升级

 

产业为本,实体为基。

实体经济,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

立身之本,是最大的就业容纳器和创新驱动器,在转变经济发展

方式、维持经济社会稳定中发挥着中坚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泉州

专注于实体经济、依靠民营企业走出了一条特色的发展之路。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不断加强,资本的虚拟化程度越来越高,

社会资本“避实入虚”和企业“弃实投虚”的现象越来越突出,以制

造业为代表的泉州实体经济发展面临着艰难的抉择。

本文通过分

析泉州实体经济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借鉴国际发展经验,

找寻发展机遇,提出发展建议,为泉州实体经济的“再跨越”提供

借鉴。

一、泉州实体经济的发展现状

(一)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

 

1

 

1.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理解

传统的观点认为,实体经济就是指那些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部

门或行业,最典型的有机械制造、纺织加工、建筑安装、石化冶炼、

种养采掘、交通运输等。

现在的观点认为,实体经济是指物质的、

精神的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流通等经济活动。

包括农业、工业、交

通通信业、商业服务业、建筑业等物质生产和服务部门,也包括教

育、文化、知识、信息、艺术、体育等精神产品的生产和服务部门。

现在一般理解为除去投资性房地产和金融市场之外的部分。

实体

经济始终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虚拟经济一般理解为指不仅包括以金融平台为依托的交易

活动,如股票、债券和金融衍生品,也包括在非金融平台上进行交

易的,以价值增值为目的的虚拟资本交换活动,如投机性房地产、

大豆等。

简单地说就是直接以钱生钱的活动,与实体经济相对应。

2.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

实体经济借助于虚拟经济,实体经济要生存、要发展,必须

有包括全社会的资金总量状况、资金筹措状况、资金循环状况等

良好的外部宏观经营环境,这些方面的情况如何,将会在很大程

度上影响到实体经济的生存和发展状况;虚拟经济依赖于实体经

济,实体经济为虚拟经济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也为虚拟经济的

发展提出新的要求。

实体经济是基础、是根本,必须把实体经济放

在应有的重要位置,虚拟经济是推手,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二)泉州实体经济现状

 

2

 

1.泉州经济支柱

30 多年来,泉州民营经济以年均 30%以上的速度递增,带动

了泉州实体经济及经济总量的不断提升。

全市生产总值从 1978 年

不足 10 亿元起步,分别用 14 年突破 100 亿元(1992 年)、8 年突

破 1000 亿元(2000 年),7 年突破 2000 亿元(2007 年)、2 年突破

3000 亿元(2009 年),2013 年实现生产总值 5218 亿元,财政总收

入 649.57 亿元,年均递增 20%以上。

2013 年全市工业增加值完成

2892.55 亿元,占全市 GDP 比重达 55.4%,是全省唯一的工业比重

超五成的城市,比全省高 12 个百分点。

第二产业的经济比重达到

62%以上,以制造业为代表的泉州实体经济是泉州的经济支柱。

2.增长趋势放缓

近年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全球经济不景气,泉州整体

发展形势仍然较好,均保持两位数的增长速度,但增长趋势放缓。

GDP 增长比率由 2009 年的 12.5%下降为 2013 年的 11.5%。

(如下

图表 1)

 

3

 

图表1:

泉州市2009-2013年GDP及增长情况

亿元

6000.00

5000.00

4000.00

3000.00

2000.00

1000.00

14.00%

13.50%

13.00%

12.50%

12.00%

11.50%

11.00%

 

GDP

增速

0.00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10.50%

GDP 3069.503564.974202.884702.705218.00

增速  12.50%12.80%13.50%12.30%11.50%

 

2009-2013 年工业增加值增长比率由 13.4%下降为 2013 年

的 12.6%。

(如下图表 2)

图表2泉州市2009-2013年工业增加值及增长情况

工业增加值增速

亿元

4000.00

3000.00

2000.00

1000.00

0.00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18.00%

16.00%

14.00%

12.00%

10.00%

8.00%

6.00%

4.00%

2.00%

0.00%

工业增加值1632.201981.462344.622595.572892.55

增速13.40%16.50%16.70%13.50%12.60%

 

二、泉州实体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外部因素

1.国际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不断加深,出口大幅下滑。

一些

行业产能过剩明显,如纺织服装类。

我国主动降低经济增速,加强

宏观调控,客观上放大了实体经济市场空间被压缩的效果。

 

4

 

2.面临国际市场“两头挤压”。

后金融危机时代,以美国、欧洲

为主的发达国家纷纷提出了再工业化的路线,提出了制造业回归,

而新兴的经济体也加大对外招商引资的力度,新一轮的实体经济

全球竞争已经开始,国际竞争加剧。

3.国内需求不足,消费预期下降。

随着国际、国内经济增速的

放缓,民众的收入水平及预期收入均有所下降,加上中央八项规

定、房地产波动及物价的上涨,民众对前景的难以判断,使得消费

预期大幅下降,民众消费明显不足。

(二)内部因素

1.生产成本攀升较快。

原材料、人工成本大幅攀升,不同行业

利润率差距不断拉大,福建省城镇单位在岗职工社会平均工资从

2009 年的每月 2022 元上涨到 2013 年的 3970 元,平均每年上涨

约 20%。

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利润率呈大幅下降态势。

关统计数据表明,目前我国制造业的利润率一般只有 6%左右。

上融资难、融资贵、税费负担重、用工缺口大等问题,导致制造业

发展困难。

2.资金转移至虚拟经济。

证券行业、银行业的平均利润率一

般在 30%左右,资本的趋利性导致了许多实体企业纷纷转向股票、

房地产等领域进行资本运作,甚至有些民间资本,不惜冒险从事

市场炒作、民间借贷等,造成了虚拟经济中资本流动性过剩而实

体经济中资本流动性不足,避实入虚”和“弃实投虚”的现象较为突

出,导致了实体经济弱化、虚化、边缘化和空洞化。

 

5

 

3.技术创新能力不高、转型升级过程较长。

泉州的制造业尚

处于“用机器+人力生产产品”的阶段,位于“微笑曲线”的底部,产

业发展面临“低端锁定”的危险。

企业的转型升级思路尚不明朗,

而资金、人才、技术的缺乏导致了转型升级的困难及进度。

三、实体经济发展的国际借鉴

(一)日、美过渡发展虚拟经济的严重后果

当年的日本在房价和股价高涨的表象下,日元不断升值、大

量资本外溢,日本本土经济“空心化”特征显著。

日本政府也希望

通过产业转型、产品升级带来新的经济增长动力。

但冰冻三尺非

一日之寒,谈何容易——日本经济在“实体经济的青黄不接”中一

蹶不振,陷入了数十年的萧条陷阱,至今仍未恢复。

日本现在尚未

找到一个明确的经济增长方向——因为失去的实体经济产能永远

地失去了,而新的又没有产生。

日本经济由繁荣到衰退的经验教

训值得我们深思。

世界头号强国美国也一样。

过去的 30 年中,美国依靠“债务

经济发展模式”实现经济增长,本土实体经济十分虚弱。

美国制造

业最发达的底特律工业区,也不得不依靠汽车金融业务和金融投

资收益维持庞大的开支。

所以,当 2008 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后,美

国经济根本得不到真实的恢复,不得不继续而又无法继续其“债务

经济发展模式”——陷入了“债务鸦片烟瘾”的困境。

尽管美国是在

实体经济充分发展基础上才形成的以虚拟经济和高科技为主的经

 

6

 

济体,有其一定的历史必然性,但美国还是吃了虚拟经济过度发

展和脱离实体经济的大亏,不能不说是惨痛教训。

(二)扎实发展实体经济的成功典范——德国

世界第四大经济体的德国是欧洲头号经济体,其经济总量占

欧盟总量的 1/3,可谓是欧洲经济的“发动机”。

德国也是一个“制

造业大国”,其工业制造业占 GDP 的 29%,成为其经济的“脊梁”,

带动了相关产业和服务业的发展。

德国的精密机械、制药、工程机

械、汽车制造、环保产业闻名于世,德国的产品以质量可靠著称。

正是由于注重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的发展,德国才能够成

功抵御 2008 年的金融危机并成为应对当前持续恶化的欧洲债务

危机的“定海神针”。

面对经济危机的冲击,德国的救助措施与美、

英等国以政府借债来拯救银行不同,而是通过政府补助刺激消费,

着眼于维稳实体经济,保证就业。

因此,即使在金融危机浪潮最猛

烈的时候,德国的民众并没有风声鹤唳的感觉,生活如常——这

是实体经济的胜利。

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德国政府坚持发展制造

业的战略导向,以及为此创造的良好制度环境。

德国的经验是:

家实力在工厂(制造业)、企业遍布乡间小镇、城市或地区的产业

具有明确的“分工、错位”。

由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可知,只有脚踏实地发展强大的实体

经济,才是避免泡沫或外部冲击的关键,更是“自我健体强身”的

灵丹妙药。

我们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虚拟经济”的同时,绝

不能放弃传统优势产业。

传统优势产业是国民经济之本,是一切

 

7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动力源泉,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赖以成长的土

壤。

因此,我们必须用两条腿走路,缺一不可。

四、泉州实体经济的发展机遇

(一)金融危机呈现新的机遇

把握世界经济衰退机会、抱团走向世界、抢占核心技术和知

识产权品牌高地。

加速产业结构升级转型、以传统优势产业和战

略性新兴产业共同支撑实体经济稳健发展,其关键是包括制度和

技术在内的创新。

而创新确实又谈何容易?

发达国家出于自身利

益和对中国崛起的顾忌,对我们实行严格的技术封锁,跨国公司

也通过各种技术、专利和标准等手段企图始终将发展中国家的营

利模式锁定在国际产业分工价值链的低端层面。

我们必须冲破这

一壁垒。

泉州的企业可以利用这次全球性的经济衰退,乘美国金

融危机和实体经济虚弱不振、欧盟债务危机急需中国援手之际,

抱团走出国门,以各种有效手段迅速获取核心技术和(世界)知识

产权品牌;突破国际封锁壁垒,实施自主知识产权品牌战略。

(二)国内产业安全创造的机遇

把握中国产业安全机会、“做实做强”实体经济。

俗话说,“乱

世出英雄”。

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国目前的产业安全正面临着空前

严峻的挑战。

各种产品的质量、营销、售后服务等乃至人们的生活

环境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信用或道德危机”问题,其中,食品安

全和环境保护领域的信用或道德问题尤为突出,人们几乎已经到

了我们究竟还能吃什么和还能生活在哪里的地步。

虽然管理层痛

 

8

 

下决心整治,但收效似乎不大。

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老百姓用脚

投票,用人民币投票来决定这些劣质企业、劣质产品的去留。

当然,

老百姓也更需要“有信用、有道德的优质企业及其产品”。

因此,只

要我们以中国产业安全面临信用或道德危机为契机,以民为本,

在有关实体经济的整个产业链或产品链的质量、管理和信用等方

面狠下工夫,生产出更多更好的放心食品和其他优质产品并形成

自己的信用和质量品牌,就能在当前萎靡不振的实体经济领域杀

开一条血路,异军突起。

《道德经》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

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只要我们牢牢把握住中国

产业安全的这一机会,为老百姓着想,一步一个脚印,瞄准我国产

业安全的各个领域——如“吃、穿、住、行、医”和“生活与工作环境”

等的安全,可以按人的生命周期分成“婴儿、妇女安全产业”、“少

儿安全产业”、“成年人安全产业”和“老年人安全产业”等,重拾并

潜心提升泉州的传统优势产业,汇集产业各方创新力量,定能“做

实做强”实体经济。

(三)中国内需释放的机遇

把握中国内需释放机会、“做稳做大”实体经济。

经过 30 多年

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实力和人民生活都有显著提高,但是我

们的工业化水平和城市化发展以及老百姓的人均实际收入与发达

国家或地区仍有很大差距,这既意味着我们必须加倍努力才能缩

小差距,也意味着我们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特别是保障和改善

民生、拉动内需已成为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的“华山天险一条路”。

 

9

 

泉州可以充分利用中国民生内需即将全面启动释放的良好机遇,

尤其是前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把扩大内需的重点更多放

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发展服务业、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上来”

的战略思路,适时调整产业着力的内外需结构,积聚产业创新力

量,加速有泉州特色的产业集群升级转型,大幅扩展国内市场,在

中国由国富向民富转型的过程中“做稳做大”泉州的实体经济。

(四)“一带一路”及福建自贸区设立的机遇

国家全面实施“一带一路”经济合作发展战略,积极推进沿线

国家发展战略的相互对接,首先打通沿线国家的物流通道,加快

基础设施建设。

泉州作为丝路南线的起点,将积极建设 21 世纪

“海丝”先行区,应充分利用国家战略释放的发展机遇,调整发展

策略,努力对接沿线国家的需求,适时转型发展。

最近,福建自由

贸易区正式成立,将充分发挥对台优势,率先推进与台湾地区投

资贸易自由化进程,建设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

虽然泉州

没有列入核心区域,但仍可依托自身制造业的优势,依靠与台湾

的特殊关系,积极发展对台贸易,提升市场产能。

(五)泉州金改的机遇

泉州金改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为核心地位。

泉州金改将巩固

实体经济发展优势,多渠道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泉州民间资

本雄厚,据有关部门大概统计,目前泉州民间资金有 4000 亿元左

右,如果加上国内外泉籍资金,超过万亿元。

民间资本迫切需要借

助金融改革发挥效应。

泉州金改将有效利用民间资本,引导规范

 

10

 

民间资本发展,建设民间金融创新试验区,推动民间投资多元化,

促进民间借贷阳光化、规范化,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金融服务领域,

打通民间资本与实体经济对接通道。

充足的资金保障将给泉州实

体企业的转型升级及民营企业的再发展创造新的机遇。

(六)人文环境奠定的机遇

泉州人作为闽南人的典型代表,其自身固有的“敢拼会赢”的

精神推动了泉州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

专注实体经济,是泉州民

营企业的优秀传统。

正是这种脚踏“实”地,使得泉州经济面对金

融危机时不仅抵御能力强,而且每每化危为机。

同时泉州市政府

适时推出各项优惠措施,努力推进民营企业的“二次创业”,为泉

州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提供保障。

此外,泉州是古代海上丝绸之

路的起点、东亚文化之都,富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与底蕴,催生了具

有鲜明文化特色的产业,为生产产品提供了丰富的创作源泉,推

动了泉州文化产业与实体经济的有效结合,助推泉州实体经济的

发展。

五、推进泉州实体经济发展的建议

虽然泉州的实体经济面临一定的困难,但面对国内外市场呈

现的机遇,借鉴实体国家的发展经验,我们有信心通过企业的谋

划、政府的推进来促使实体经济重焕生机,推进泉州经济的快速

持续发展。

(一)坚持实体为基,强化虚拟经济服务功能

虚拟经济是实体经济发展的“血库”,其合理发展可以有效提

 

11

 

高资金配置效率,分散风险,降低交易成本。

因此要虚实结合,良

性互动,形成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协调发展机制,加强金融改革

创新,增强实体经济金融保障。

1.提高投资回报,引导资本流向实体经济。

要合理调整实体

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的利润水平,防止虚拟经济利润过高,实体

经济无利可图。

资金具有天然的逐利性,除了遏制虚拟经济的利

润外,只有努力提高实业投资回报,才能有效引导资本回流实体

经济。

一是减税负。

充分运用税收引导社会经济运行和促进社会

公平的作用,通过加大结构性减税等方式,切实减轻实体经济税

费负担。

二是破垄断。

尽快出台相关非公有制企业扶持措施,进一

步拓宽民间投资的领域范围,放宽垄断性行业及战略性新兴领域

的准入,让民间资本享有与国有资本同等的政策条件和地位。

是遏投机。

采取综合措施,稳定物价总水平,打击流通领域投机炒

作。

加强监管力度,遏制投机炒作,改变房地产等领域一段时期以

来的非理性暴涨,防止资金过多流入虚拟经济。

四是增收入。

收入

分配要更多地向劳动者倾斜,提高劳动报酬在收入分配中的份额,

鼓励人才聚集实体领域。

2.统筹泉州金改,拓宽投融资渠道。

充分把握泉州成为金融

服务实体经济综合改革试验区的有利时机,加强金融体系建设,

鼓励金融机构在产业集群集聚区设立金融事业部、专业支行或特

色支行等分支机构,开展龙头企业担保或上下游企业联保、供应

链融资等金融业务。

支持民间资金参与地方金融机构改革,鼓励

 

12

 

民间资金根据有关规定发起设立或参股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

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兴农村金融机构。

规范发展产业投资基金、股

权投资基金、创业(风险)投资基金,引导民间资金以股权、债券投

资形式有序进入实体经济。

进一步加强泉台港澳侨金融合作。

动符合条件的台湾金融机构来泉州设立分支机构或参股地方法人

金融机构。

推动建立两岸金融服务外包中心。

推动在泉州的商业

银行与台湾金融机构合作开展人民币离岸业务。

3.拓宽直接融资渠道。

支持企业通过短期融资债券、中期票

据、公司债、中小企业私募债、中小企业集合信托计划等债务融资

工具融资;扶持企业海内外上市融资,拓宽大企业直接融资渠道,

同时积极创造条件利用资本市场各种创新金融工具扩大再融资,

增强资本控制资产能力。

积极推动泉州产权交易市场建设,特别

是股权交易,鼓励和引导股权交易服务于资产重组、兼并,整合优

化本地生产要素配置,引进现代化产业项目与本地资本结合,更

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

(二)坚持转型升级,促进实体经济做强做大

要实现强本固基,必须使制造业由大变强,改变“一流企业

做金融,二流企业做房产,三流企业做市场、四流企业做实业”的

局面。

壮大工业是实体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

1.推进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

首先是支持传统产业以引进

先进生产设备为主,加强高端设备的消化吸收,并加快技术改造,

以技术改造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发展;借助全球金融危机和

 

13

 

人民币升值的契机,大力引进先进生产设备,以技术改造为抓手,

提高产品质量、产品附加值和生产效率。

其次是鼓励龙头企业自

行或联合成立独立运营的研究机构、实验室等,集中力量引进先

进的实验设备和科研人才,提高企业的研究开发能力,加强核心

技术开发,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支持引导

企业与高校院所联合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学研合作机制,

鼓励支持企业及其他社会机构建立行业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研发、

服务和质检中心。

第三是大力发展高端机械装备制造业,由单纯

的技术研发过渡到核心设备的研究制造,实现自主创新的转型,

掌握产业的中高端生产设备和核心专利技术,抢占“微笑曲线”的

至高点。

2.提高本地特色产业的文化附加值。

充分发掘闽南历史悠久

的文化积淀,加强海丝文化及东亚文化之都建设,拓宽文化产业

及其助推其他产业发展空间。

重点是将本地的特色产业与闽南文

化紧密结合起来,提高特色产品的文化附加值,制造精品、高端和

差异化的产品。

如生产高端、差异化的永春香;将德化陶瓷与安溪

茶产业、永春醋进行文化融合等,实现产业文化化和文化产业化。

3.完善产业链条,推进产业集聚发展。

不断完善分工协作的

生产体系,以大中小企业有序分工协作、共生并存为基础的产业

集群,具有较高的生产整体效率。

对新兴成长产业要不断配套完

善产业体系,通过引进、整合、再造等方式促成各产业链条的发展,

注意在集群的关键环节引进国外资本、先进设备、先进技术或人

 

14

 

才,完成“补链”工作,将产业引入纵向发展。

如推进石油化工产业

向下游延伸,扩大辐射范围,提高集群的整体产业生产率,提升区

域发展水平。

(三)坚持大小并举,促进实体经济生态平衡

发展壮大实体经济,既要重视大企业集团壮大实体经济的骨

干作用,也要重视中小企业夯实实体经济基础的作用。

1.注重大企业培育。

大企业大集团规模大、产业带动性强、核

心竞争力强,是发展实体经济的主力军。

要以市场为导向,以优势

企业为龙头,以优质资产为纽带,以名牌产品为核心,通过资产重

组、资源整合和品牌延伸等办法,培育发展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

权、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集团、大公司。

鼓励有条件的企

业改制上市、兼并重组、组建“品牌联盟”,引导有实力的企业走出

去,借助国际资源,参与国际竞争,推动龙头企业制度创新、技术

创新、管理创新,增强龙头企业的引领和带动能力。

支持龙头企业

建设工业园,促进配套企业聚集发展,加快构建以大企业为主导、

以中小企业为配套的企业群体,形成“龙头产业”和“龙头区域”。

力发展总部经济,吸引本地企业和行业龙头入驻总部区,加快打

造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带动作用大的大企业、大集团。

2.助推中小企业发展。

小企业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企业

家成长的重要平台,是实体经济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的经验告诉我们,中小企业往往是最富有创新能力的群体,也

是促进就业的重要载体。

泉州 99%以上都是中小企业,对泉州经

 

15

 

济贡献最大的是它们,当前面临的困难最多。

为此,要积极引导扶

持中小企业发展,当然扶持中小企业不能没有目的,要优先扶持

符合产业导向的中小企业特别是创新型、环保型小企业,淘汰低

端、落后、高能耗的产业,起到“鳄鱼法则”的作用,提升中小企业

的竞争水平。

(四)坚持内外并重,扩大企业国内外市场需求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造成的市场需求持续低迷,对实体经济

发展产生较大影响,应从国内市场培育、国外市场开拓出发,提振

消费需求。

1.扶持企业“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

鼓励企业抱团走出去,

加强与国外企业的合作,设计制造符合各国需求的差异化产品,

可重点转向第三世界尚未开发的市场,生产符合各国发展水平的

高、中、低端产品,提高国家市场份额。

通过统一组团、联合参展、

联合建立境外销售网络等方式,争取更可能多的市场份额,有效

开拓海外市场。

2.培育国内市场。

充分挖掘十三亿人的消费潜能,鼓励具有

发展潜力的企业通过合并、收购等方式进行资产重组,优化资源

配置,生产更加安全可靠、差异化的优质产品,根据市场需求,尤

其是中国广大农村市场需求,生产符合各种层次需求的产品,如

健康安全、新能源、节能产品等,加大市场销售渠道网络建设,进

一步培育国内市场。

3.创新商业模式。

借助泉州电子商务大力发展之机,大力发

 

16

 

展网络购物等新兴业务,促进网络经济、实体经济互动发展。

鼓励

企业开展跨境电商、移动电商。

组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