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文职人员统一招聘考试教育学真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359958 上传时间:2022-11-30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37.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军队文职人员统一招聘考试教育学真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军队文职人员统一招聘考试教育学真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军队文职人员统一招聘考试教育学真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军队文职人员统一招聘考试教育学真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军队文职人员统一招聘考试教育学真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亲,该文档总共4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军队文职人员统一招聘考试教育学真题.docx

《军队文职人员统一招聘考试教育学真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军队文职人员统一招聘考试教育学真题.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军队文职人员统一招聘考试教育学真题.docx

军队文职人员统一招聘考试教育学真题

2020年军队文职人员统一招聘考试教育学真题

(总分:

100.00,做题时间:

12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

50,分数:

50.00)

1.20世纪后期,我国兴起元教育学研究,推动教育理论的反思与建设,下列属于元教育学论题的是(   )。

(分数:

1.00)

 A.教育学的逻辑起点 【正确答案】

 B.教育的本质

 C.教育的起源

 D.教育史

解析:

本题考查元教育学的研究。

元教育学是对教育学这门学科所作的研究以及系统反思,有学者认为元教育学是一个研究领域,而不是独立的学科。

其研究内容包括教育学研究的逻辑起点、教育学的发展历史和逻辑结构等等。

根据题干描述“元教育学论题”,A项正确。

B、C、D三项:

属于教育学的研究范畴,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2.小学二年级要求能正确计算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这种要求属于教育目的层级中的(   )。

(分数:

1.00)

 A.教育目的

 B.培养目标

 C.课程目标 【正确答案】

 D.教学目标

解析:

本题考查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包括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与教师的教学目标。

课程目标是针对特定教育阶段的课程进行的价值和任务界定,是特定教育阶段的学校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题干描述“小学二年级要求能正确计算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符合特定教育阶段的课程目标。

C项正确。

A项:

教育目的是由国家提出的,是国家对培养人的总的要求,规定着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规格和标准要求,居于教育目的的第一个层次。

与题干描述不符,排除。

B项:

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是结合教育目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特点指定的各级各类教育的培养要求。

与题干描述不符,排除。

D项:

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如一节课、一个单元或一个学期)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预期变化。

与题干描述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3.罗森塔尔效应认为,对学生产生巨大影响的是(   )。

(分数:

1.00)

 A.教师的人格魅力

 B.教师的教学水平

 C.教师的威信

 D.教师对学生的期望 【正确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罗森塔尔效应。

罗森塔尔等人的研究表明,教师的期望或明或暗地传送给学生,会使学生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行为,即罗森塔尔效应,也叫皮格马利翁效应或期待效应。

D项正确。

A、B、C三项:

罗森塔尔效应(期待效应)的发生,既取决于教师自身的因素,包括:

教师的教学水平、人格魅力、教师威信等,也取决于学生的人格特征、原有认知水平、归因风格和自我意识等心理因素。

与题干描述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4.学校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起到(   )。

(分数:

1.00)

 A.制约作用

 B.决定作用

 C.主导作用 【正确答案】

 D.辅助作用

解析:

本题考查学校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包括遗传、环境、学校教育、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是通过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所以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根据题干描述,C项正确。

A、B、D三项:

均为干扰选项,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5.在近代教育史上,主张用实证方法研究知识价值,反对思辨,认为教育的任务是引导人们为完美生活做准备的教育家是(   )。

(分数:

1.00)

 A.赫尔巴特

 B.夸美纽斯

 C.斯宾塞 【正确答案】

 D.卢梭

解析:

本题考查教育目的的理论对应代表人物观点。

生活本位论,代表人物有斯宾塞和杜威,基本观点是把教育目的和受教育者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或认为教育要为未来的生活做准备,或认为教育即生活本身,注重的是使受教育者怎样生活。

C项正确。

A项:

赫尔巴特是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主张从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注重教育的社会价值,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合格公民和社会成员,认为教育是国家的事业,评价教育要看其对社会的发展贡献的指标。

与题干描述不符,排除。

B项:

夸美纽斯是教育学之父,主张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发展,提出“泛智教育”,系统论述了班级授课制的方法和实施内容。

与题干描述不符,排除。

D项:

卢梭是个人本位论的代表人物,主张从个体本能需要出发,强调教育要服从人的成长规律和满足人的需要,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发展人的个性,增进人的价值,促使个人自我实现。

与题干描述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6.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在创办新式大学过程中十分重视借鉴国外经验,其借鉴的国家是(   )。

(分数:

1.00)

 A.德国 【正确答案】

 B.美国

 C.英国

 D.法国

解析:

本题考查外国教育史的内容。

日本近代高等教育的发展始于明治维新时期的教育改革。

明治政府十分重视专门技术人才及科学研究人才的培养,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日本明治政府十分注重借鉴德国发展高等教育的经验,致力于创办新式大学。

A项正确。

B、C、D三项:

均为干扰选项,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7.学校应当根据未成年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对他们进行社会生活指导、心理健康辅导和(   )。

(分数:

1.00)

 A.社会教育

 B.法制教育

 C.青春期教育 【正确答案】

 D.爱国教育

解析:

本题考查教育法律法规内容。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九条【学校教育】规定:

学校应当根据未成年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对他们进行社会生活指导、心理健康辅导和青春期教育。

C项正确。

A、B、D三项:

均为干扰选项,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8.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   )。

(分数:

1.00)

 A.管理规则 【正确答案】

 B.教育目的

 C.教育方针

 D.教育设施

解析:

本题考查教育制度的概念。

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

根据题干描述,A项正确。

B、C、D三项:

均与题干描述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9.创立“三艺”即文法、修辞学和辩证法的古希腊教育家是(   )。

(分数:

1.00)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智者派 【正确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古希腊教育思想。

雅典的课程体现着身心和谐的教育思想,最具代表性的是“三艺”和“四学”,智者派提出了“三艺”,分别是文法、修辞学和辩证法。

D项正确。

A项:

苏格拉底提出“产婆术”,第一次将“几何、天文、算数”列为必须学习的科目,与题干描述不符,排除。

B项:

柏拉图提出了“四学”,分别是算数、几何、天文、音乐。

与题干描述不符,排除。

C项:

亚里士多德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提出文雅教育和教育要遵循自然的原则。

与题干描述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10.先秦学术思想的集大成者荀子留下《荀子》一书,这本书开首第一篇是(   )。

(分数:

1.00)

 A.修身

 B.劝学 【正确答案】

 C.荣辱

 D.正论

解析:

本题考查《荀子》篇章。

《荀子》是战国后期儒家学派最重要的著作。

一书今存三十二篇,除少数篇章外,大部分是荀子自己所写。

他的文章擅长说理,组织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荀子》一书开首第一篇是劝学。

B项正确。

A项:

修身为《荀子》一书第二篇。

与题干描述不符,排除。

C项:

荣辱为《荀子》一书第四篇。

与题干描述不符,排除。

D项:

正论为《荀子》一书第十八篇。

与题干描述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11.教育科学研究区别于自然科学、思想科学的特点不包括(   )。

(分数:

1.00)

 A.研究对象不同 【正确答案】

 B.有很强的综合性和整体性

 C.研究周期较长,针对性、实践性强

 D.教育科研工作者与实践工作者的积极参与,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解析:

本题考查教育科学研究的特点。

教育科学研究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区别于自然科学、思维科学研究的独特特点主要表现在:

(1)带有很强的综合性和整体性;

(2)研究的周期较长;(3)针对性、实践性强;(4)教育科研工作者与实践工作者的积极参与,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不包含A项。

B、C、D三项:

均属于教育科学研究区别于自然科学、思想科学的特点,与题干描述不符,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A。

12.关于如何组织课程内容的问题,泰勒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提出的3条影响至今的基本原则是(   )。

(分数:

1.00)

 A.基础性、顺序性和整合性

 B.连续性、顺序性和整合性 【正确答案】

 C.基础性、连续性和整合性

 D.基础性、选择性和顺序性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组织课程内容的原则。

对于课程内容的组织,“现代课程之父”泰勒曾经把组织课程内容的原则归结为三条:

连续性、顺序性和整合性。

连续性是指直线式表述课程的内容;顺序性是指课程内容的表述要前后连贯,后面的内容还要有所深入;整合性是指各种课程内容间的横向联系,使学生获得统一的观点,并把自己的行为也与课程内容相统一。

根据题干描述,B项正确。

A、C、D三项:

均为干扰选项,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13.学生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制定适合自己学习的“公约”或合同,这种教学组织形式是(   )。

(分数:

1.00)

 A.曼海姆制

 B.道尔顿制 【正确答案】

 C.文纳特卡制

 D.特朗普制

解析:

本题考查道尔顿制的观点。

道尔顿制目的在于使教学适应学生的能力、兴趣和需要,主张废除课堂讲授,将各科学习内容制成分月的教学大纲,规定本月应学内容。

学生和教师订立公约,完成公约后通过考试,再实施下一个月的公约,学生学习进度由学生自行决定。

道尔顿制也称“契约制”。

根据题干描述,B项正确。

A项:

德国出现曼海姆制(TheMannheimPlan),即按“能力强”、“能力较弱”、“低能”把学生分别编人正式班、辅助班、低能班教学,并根据学生能力的变化,随时将其升降班级。

与题干描述不符,排除。

C项:

文纳特卡制把课程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按学科进行,由学生个人自学读、写、算以及历史、地理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另一部分是通过音乐、艺术、运动等来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前者通过个别教学进行,后者通过团体活动进行。

与题干描述不符,排除。

D项:

特朗普制又称为“灵活的课程表”,它把大班上课、小班研究和个别教学三种教学形式结合起来。

大班上课是指所有学生一起上课;小班研究是指把学生分成小组研究和讨论大班授课材料;个别教学是指由学生独立完成作业。

与题干描述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14.制约教育制度的社会因素包括经济、政治和(   )。

(分数:

1.00)

 A.文化 【正确答案】

 B.体育

 C.艺术

 D.习俗

解析:

本题考查学校教育制度确立的社会依据。

教育制度确立的依据包括社会依据、人的依据、学制本身的因素。

社会依据:

(1)受到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技发展状况的制约;

(2)受到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要求;(3)一个国家的文化传统也制约着教育制度的确立;(4)必须考虑人口状况。

根据题干描述,A项正确。

B、C、D三项:

均为干扰选项,排除。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15.孔子所认为的最高道德准则是(   )。

(分数:

1.00)

 A.礼

 B.仁 【正确答案】

 C.忠

 D.孝

解析:

本题考查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礼”与“仁”。

其中“礼”为道德规范,“仁”为最高道德准则。

“礼”是“仁”的形式,“仁”是“礼”的内容。

根据题干描述,B项正确。

A项:

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礼”与“仁”,其中“礼”为道德规范。

与题干描述不符,排除。

C、D两项:

均为干扰选项,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16.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进行及时的测评与反馈的是(   )。

(分数:

1.00)

 A.诊断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正确答案】

 C.总结性评价

 D.绝对性评价

解析:

本题考查教学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指在教学进程中,经常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进行及时的测评与反馈。

B项正确。

A项:

诊断性评价是指在学期教学开始或单元教学开始时,对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发展的评价。

与题干描述不符,排除。

C项:

总结性评价是指在一个大的学习阶段,如在一个学期或一门学科终结时,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比较正规的、制度化的考查或考试及其成绩的全面评定。

与题干描述不符,排除。

D项:

绝对性评价又称为目标参照性评价,是运用目标参照性测验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的评价。

可以衡量学生的实际水平,了解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

与题干描述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17.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区别于人类一般认识的特点是(   )。

(分数:

1.00)

 A.间接性、引导性、简捷性 【正确答案】

 B.间接性、教育性、复杂性

 C.探索性、主动性、教育性

 D.引导性、教育性、主动性

解析:

本题考查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的特殊性。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学生认识的特殊性表现在一下方面:

①间接性;②引导性;③简捷性;④教育性;⑤交往性。

根据题干,A项正确。

B、C、D三项:

均与题干不符,为干扰选项,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18.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新教育运动开启的标志是(   )。

(分数:

1.00)

 A.法国教育家开办罗歇斯学校

 B.英国教育家雷迪创办阿博茨霍尔姆学校 【正确答案】

 C.德国教育家利茨创办德国第一所乡村教育之家

 D.瑞士教育家费里耶尔在日内瓦组建国际新学校局

解析:

本题考查欧洲新教育运动。

1889年,英国教育家雷迪在德比郡郊外农村创办了阿博茨霍尔姆学校。

这是欧洲第一所新学校,标志着欧洲新教育运动的开始。

学校工作根据全面和协调的生活要求而设计。

根据题干“欧洲新教育运动开启的标志”,B项正确。

A项:

1899年,法国社会学家和教育家德莫林创办了法国的第一所新学校——罗歇斯学校,该学校只招收男生,办学目的旨在通过各种活动和训练,使每个儿童在德智体方面全面发展,故又有“运动学校”之称。

与题干描述不符,排除。

C项:

1898年,德国教育家利茨在哈尔茨山区创办了德国第一所乡村教育之家,招收12—16岁的学生,并推动了德国的“乡村之家运动”。

与题干描述不符,排除。

D项:

1899年,瑞士教育家费里耶尔在日内瓦组建“国际新学校局”,作为欧洲各国新学校的联络中心。

与题干描述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19.我国教育目的明确了人才应有的基本素质,使受教育者(   )全面发展。

(分数:

1.00)

 A.德、智、体

 B.德、智、体、美 【正确答案】

 C.智、体、美

 D.德、智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的教育目的虽几经变化,但精神实质却很明显。

(1)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人;(3)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独立个性的人。

根据题干描述,B项正确。

A、C、D三项:

均为干扰选项,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20.我国古代书院教学的基本精神是(   )。

(分数:

1.00)

 A.分斋教学

 B.自由讲学 【正确答案】

 C.注重考核

 D.藏书读书

解析:

本题古代书院教学总体特点的理解与把握。

明清书院在继承宋元书院教学形式的基础上,呈现风格多样的特点,在诸多教学形式中,自由讲学占据主要地位,也作为书院教学的基本精神。

根据题干,B项正确。

A项:

分斋教学只存在于个别书院;注重考试的书院大多存在于明清时期,是书院异化的表现。

与题干描述不符,排除。

C项:

为干扰选项,排除。

D项:

藏书读书确实普遍存在,但其只是普通现象,而非书院教学精神和本质层面的追求。

与题干描述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2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主要体现为(   )。

(分数:

1.00)

 A.教师作为主体,担负着改变学生的重任

 B.学生作为教师认识的客体,理应跟着教师的“指挥棒”转

 C.教师主要通过教学内容与学生发展联系

 D.教学双方同为教学主体,各自发挥不同的作用 【正确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师生关系的内涵。

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

在教学中,教师为“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师与学生双方同为教学主体,各自发挥不同的作用。

根据题干描述,D项正确。

A、B、C三项:

表述均过于片面。

与题干描述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22.某研究者欲考察教师对学生期望值的高低与师生关系之间的相关性,他每天用一个小时去教室随机观察师生互动行为,并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记录观察结果。

这种观察是(   )。

(分数:

1.00)

 A.非参与式,非结构式观察 【正确答案】

 B.参与式,非结构式观察

 C.参与式,结构式观察

 D.非参与式,结构式观察

解析:

本题考查对教育观察研究法的理解。

根据观察者是否直接参与被观察者所从事的活动,可以将观察分为参与式观察和非参与式观察。

参与式观察是指研究者直接参加到所观察的群体和活动中去,不暴露研究者真正身份,在参与活动中进行隐蔽性的研究观察。

非参与式观察不要求研究人员站到被观察对象同一地位,而是以“旁观者”身份,可采取公开的,也可以采取秘密的方式进行,每当某一行为发生时,观察者及时进行观察记录。

根据观察实施的方法可以将观察分为结构式观察和非结构是观察。

结构式观察是指有明确的目标、问题和范围,有详细的观察计划、步骤和合理设计的可控制性观察,能够获得真实材料。

非结构式观察是指对研究问题的范围目标采取弹性态度,观察目的和步骤没有预先确定,无具体记录要求的非控制性观察。

根据题干“某研究者欲考察教师对学生期望值的高低与师生关系之间的相关性,他每天用一个小时去教室”运用了非参与式观察。

该研究者“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记录观察结果”可知其并没有明确的目标、详细的观察计划等,属于非结构式观察。

A项正确。

B、C、D三项:

均与题干描述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23.斯巴达教育的基本特点是强调(   )。

(分数:

1.00)

 A.智育

 B.军事体育 【正确答案】

 C.美育

 D.劳动教育

解析:

本题考查古希腊教育的特点。

古希腊教育分为斯巴达教育和雅典教育,斯巴达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军人和武士,教育内容包括军事体育和道德训练。

雅典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政治家和商人,教育内容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多方面和谐发展。

根据题干“斯巴达教育的基本特点”,B项正确。

A、C、D三项:

均属于雅典教育的教育内容,与题干描述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24.下列不属于学习迁移的是(   )。

(分数:

1.00)

 A.爱屋及乌 【正确答案】

 B.举一反三

 C.学以致用

 D.勤学苦练

解析:

本题考查对学习迁移的理解。

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爱屋及乌”原意是喜欢这个屋子,连同屋子上面的乌鸦也喜欢,属于印象形成效应中的晕轮效应。

不符合学习迁移的概念,A项正确。

B、C、D三项:

都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作用,均属于学习迁移,排除。

本题是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A。

25.班杜拉认为个体能通过观察其他人的某些行为被加强而学习到新行为,他把这种现象称为(   )。

(分数:

1.00)

 A.社会惰性

 B.替代强化 【正确答案】

 C.症状取代

 D.功能独立

解析:

本题考查班杜拉的理论观点。

班杜拉通过“啵啵玩偶”实验得出观察学习,认为通过对他人及强化性结果的观察,一个人获得某些新的行为或矫正原有的行为反应。

强化又分为直接强化、替代性强化和自我强化,替代性强化是观察者因看到他人的某些行为被强化而受到强化。

根据题干,B项正确。

A、C、D三项:

均为干扰选项,与题干描述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26.教育调查研究的方法不包括(   )。

(分数:

1.00)

 A.问卷

 B.观察

 C.试验 【正确答案】

 D.访谈

解析:

本题考查对教育调查研究法的识记。

教育调查研究是指在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围绕着一定的教育问题,通过观察、列表、问卷、访谈、个案研究及测验等科学方式,搜集教育研究资料,从而对教育的现状做出科学的分析和认识,并提出具体工作建议的一整套实践活动。

根据题干,试验法不属于教育调查研究,C项正确。

A、B、D三项:

均属于教育调查研究,与题干不符,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

27.教育科学的调查研究法中两个有机联系的过程是(   )。

(分数:

1.00)

 A.访谈和探索

 B.调查和探索

 C.访谈和研究

 D.调查和研究 【正确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对调查研究法的理解。

教育科学的调查研究法含有两个有机联系的过程:

(1)调查,是用科学的手段和方法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客观事实材料;

(2)研究,是对所搜集得来的事实材料进行整理和理论分析。

所以,调查研究法中的两个有机联系的过程是调查和研究,根据题干,D项正确。

A、B、C三项:

均与题干描述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28.孔子教育思想中,居于首要地位的是(   )。

(分数:

1.00)

 A.文化教育

 B.道德教育 【正确答案】

 C.“六艺”

 D.“六经”

解析:

本题考查教育学萌芽时期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的教育内容体系中,包含两大部分,即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道德教育为重心。

孔子认为首先要做一个品行符合道德标准的社会成员,其次才是文化知识的学习,所以在孔子的教育内容中,道德教育占首要地位。

根据题干描述,B项正确。

A、C、D三项:

也是属于孔子的教育思想,但均与题意不符合,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29.“自知力不完整”或“无自知力”不含(   )。

(分数:

1.00)

 A.对自身状态的反映错误

 B.可作为判断精神病的指标之一

 C.“自我认知”与“自我现实”的统一性丧失

 D.对“自知力”概念的错误认识 【正确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关内容。

自知力是精神障碍严重程度的一个精神指标,一个人对自己自身状态的错误反应,“自我认知”与“自我现实”的统一性丧失,我们称之为无自知力或自知力不完整。

根据题干,D项正确。

A、B、C三项:

均属于自知力包含的内容,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本题答案为D。

30.关于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分数:

1.00)

 A.定量研究一般有固定的计划,定性研究一般比较灵活

 B.定量研究主要检验理论证明假设,定性研究主要寻求解释性的理解

 C.定量研究一般在可控制和操纵的条件下进行,定性研究一般在自然情境中进行

 D.定量研究主要运用归纳法,定性研究主要运用演绎法 【正确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研究资料的研究方法。

按研究对象的性质及研究分析方法的不同,将教育研究分为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

定量研究是指确定事物某方面量的规定性的科学研究,将问题与现象用数量来表示,主要检验理论证明假设,一般是有明确的目的、固定的计划。

在可控制和操纵的条件下进行,定量研究主要运用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