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二则复习资料.docx
《《礼记》二则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礼记》二则复习资料.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礼记》二则复习资料
《礼记》二则复习资料
(一)主要内容:
《礼记》二则选自《礼记正义》。
《礼记》是西汉戴圣编著。
《虽有嘉肴》一文运用类比的方法引出要阐明的观点,指出教和学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即“教学相长”,告诉了我们实践出真知的道理以及工作学习和实践的重要性,文章表示出‘教’和‘学’是息息相关的。
《大道之行也》此文是为阐明儒家思想中“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和古人追求的“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模式。
此文首先概括了“大同”社会的总纲领;其次阐释了“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最后拿现实社会跟理想的“大同”社会作对比进一步阐释“大同”。
(二)课文翻译
虽有佳肴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虽:
虽然。
嘉:
美好的。
肴:
用鱼肉做成的荤菜。
泛指精美可口的食物。
弗:
不。
其:
代词,它的,指“嘉肴”。
旨:
味美。
至道:
最好的道理。
其:
代词,它的,指“至道”。
善:
好处。
虽然有美味的食物,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其味道的甘美;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是故:
因此、所以。
然:
这样。
困:
困惑。
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qiǎng)也。
自反:
自我反思。
强:
勉励。
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思;知道了自己困惑的地方,然后才能勉励自己。
故曰:
教(jiāo)学相长(zhǎng)也。
故:
因此、所以。
长:
增长。
所以说,“教”和“学”是相互推动、互学促进的。
《兑(yuè)命》曰:
“学(xiào)学半”,其此之谓乎!
兑:
通“说(yuè)”。
学:
同“敩”,教导。
其:
表推测。
此:
这。
之:
宾语前置的标志。
谓:
说。
《尚书·兑命》说“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大道:
指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政治制度。
之:
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行:
施行。
为:
是。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贤:
品德高尚。
与:
通“举”,选举,推举。
能:
才干出众。
修:
培养。
选拔推举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故:
因此、所以。
独:
只是、仅仅。
亲:
意动用法,以……为亲。
其:
代词,自己的。
亲:
指父母。
子:
意动用法,以……为子。
子:
子女。
有所终:
有终老的保障。
有所用:
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能,为社会效力。
矜(guān):
通“鳏”,老而无妻。
寡:
老而无夫。
孤:
幼而无父。
独:
老而无子。
废疾:
有残疾而不能做事。
分(fèn):
职分、职守。
归:
女子出嫁。
因此人们不单(只是)敬爱、奉养自已的父母,不单(只是)疼爱、抚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有终老的保障,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而不能做事的人都能得到供养。
男子要有职业,女子要及时婚配。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其:
代词,它,“货”。
于:
在。
其:
代词,他,“力”。
于:
从。
人们厌恶财物被抛弃在地上的现象(而要去收贮它),却不是一定要据为己有;也厌恶那种在共同劳动中不肯尽力的行为,但愿意多出力并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是故,因此、所以。
而,表顺承。
兴,兴起。
乱贼:
作乱害人。
而:
表转折。
作,兴起。
外户:
从外面把门带上。
而:
表转折。
闭:
用门闩插上。
这样一来,就不会有人搞阴谋,不会有人盗窃财物和作乱害人,家家户户都只是把门从外面带上而不是从里面闩上。
是谓大同。
是:
这。
谓:
叫做。
这就叫作“大同”社会。
(三)重点字词:
一、通假字:
1.兑(通“说(yuè)”),即《说命》,《尚书》中的一篇。
2.学(通“敩”(xiào)“),教导。
3.选贤与(jǔ)能与通“举”,推举,选举。
4.矜(guān)、寡、孤、独、废疾者矜,老而无妻的人。
矜,通“鳏”。
二、古今异义:
1.不知其旨也
古义:
味美
今义:
意义
2.虽有至道
古义:
达到极点
今义:
到
3.教然后知困
古义:
困惑
今义:
困难
4.教学相长也
古义:
促进
今义:
增长
5.大道之行也
古义:
指政治上的最高境界
今义:
宽阔的路
6.男有分,女有归
古义:
女子出嫁
今义:
返回,回归,回到本处
7.盗窃乱贼而不作
古义:
造反
今义:
“杂乱”,“捣乱”等含义
8.盗窃乱贼而不作
古义:
害人
今义:
小偷,窃贼
二、词类活用:
1.弗食,不知其旨也名词用作动词,吃。
2.不知其善也形容词用作名词,好处。
3.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亲: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亲;子:
名词用作动词,以……为子。
4.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三个词都是形容词用作名词:
老年人;壮年人;幼童。
5.谋闭而不兴动词用作名词,图谋之心
6.盗窃乱贼而不作
三个词都是动词用作名词,盗窃、作乱害人的事
三、一词多义:
1.其
弗食,不知其旨也(代词,指“佳肴”,美味的菜)
弗学,不知其善也(代词,指“至道”,最好的道理)
其此之谓乎(表示推测)
2.亲:
不独亲其亲亲:
动词,以……为亲
亲:
名词,父母
3.子:
不独子其子子:
动词,以……为子
子:
名词,子女
4.独:
不独亲其亲独:
副词,仅仅,只是
矜、寡、孤、独独:
名词,老而无子
5.闭:
是故谋闭而不兴闭:
动词,杜绝,闭塞
故外户而不闭闭:
动词,用门闩插上
四、特殊句式
1、弗食,不知其旨也。
判断句,“也”表判断
2、其此之谓乎?
倒装句,宾语“此”前置
五、内容理解
(一)大同社会有哪些基本特征?
1.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
2.人人都能安居乐业
3.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二)“大道”和“大同”的含义?
大道,指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
大同,可以理解为儒家的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就是没有阶级剥削和压迫,人人平等的社会。
(3)儒家大同社会的核心是什么?
儒家大同社会的核心是“天下为公”。
(4)《虽有佳肴》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虽有佳肴》的中心论点是“教学相长”,即“教”与“学”互相促进,“教”是“学”的另一种形式。
6、写作特色
这两则短文多运用对偶句,造成铺排效果,增强了文章气势。
读来朗朗上口,节奏感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