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心悦诚服.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355748 上传时间:2022-11-30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77.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让孩子心悦诚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让孩子心悦诚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让孩子心悦诚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让孩子心悦诚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让孩子心悦诚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让孩子心悦诚服.docx

《让孩子心悦诚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让孩子心悦诚服.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让孩子心悦诚服.docx

让孩子心悦诚服

让孩子心悦诚服

教育贵在精准

尹建莉

杨杰年龄比我小,但我们已是交往多年的老朋友了。

对家庭教育的共同热爱,对这份工作的不断探索,让我们一直彼此欣赏,互相激励。

她从北师大毕业时,就已明确自己要从事家庭教育研究及咨询工作。

我曾经在心里暗暗为她捏一把汗,她能胜任这样一份工作吗?

她后来的工作当然很好地回答了我的疑问,不但胜任,而且游刃有余。

每次读她这些在工作中形成的细腻的文字,我都会不由自主地赞叹。

她总能从我们熟视无睹的生活小事中,挖掘出隐藏在其背后的深层教育逻辑,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温暖细腻的分析,给出恰到好处的对策。

在与家长的互动中,一切都显得那样轻灵与娴熟。

她对教育尺度的拿捏,简直到了让人惊叹的地步。

如果一定要找一个词来形容杨杰工作的出色,“精准”这个词应该是最合适的。

这部书中,杨杰自己也特别强调了教育的准确性。

在我看来,这才是真正的专业水准。

这就仿佛乒乓球,拿起拍子谁都可以打几下,但那都是业余的消遣,能成为世界冠军的选手,则是因为他们能精准地处理好每一拍球。

在对教育问题的处理上,杨杰常常可以达到这样的境界。

读者一定会感到好奇,她的精准程度来自哪里呢?

我想,大家会不约而同地想到天赋和悟性。

所谓的天赋,说到底就是一种喜欢,凡事喜欢就是天才,杨杰是我见到的对教育真正充满热爱,真正执着和坚持的人,我非常想说,或者说想预言的是,她就是为教育而生的。

现在教育类书籍很多,谈理论并不是件很难的事,几乎谁都可以说得头头是道,最难的是如何把这些理论融入自己的行动。

可以说正是“实践”这个硬标准,检验出了谁只能谈教育,谁真正可以做教育。

杨杰“做教育”的能力表现在她的工作中,也体现在她所写下的这些文字中——那些让家长晕头转向的问题,她居然可以一目了然;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在她的手中可以一步步解开!

我想,这种天然而精准的直觉,是她今生最大的财富。

她像一座桥梁,用自己的工作,联通了家长与孩子的心,她给我们最大的启示,就是要唤醒童年的记忆,用孩子的心,去理解孩子。

她的确有做这项工作的天赋,但她能取得今天的成就,更因为她个人的努力。

有一个理论叫作“一万小时天才理论”,大致的意思是,任何人想成为某一领域的“天才”,都需要一万小时的精深练习。

所谓“精深练习”,指的是目标清晰、方法适宜的专门练习。

如果用这一理论来衡量,她用在家庭教育方面的阅读、思考和实践的时间,远超过一万小时。

特别是教育咨询工作,是磨炼教育精准程度的最佳途径。

当然,我们未必迷信“一万小时”这个具体的数字。

我想,这个理论真正要告诉我们的是,所有的成就都自有它的来路,在每一种才华和能力的背后,都隐藏着踏实的努力和不懈的坚持。

在这本书里,杨杰通过非常具体的事例,为我们展示了教育孩子应有的思路和状态。

大家可以从中找到很多教育的“妙招”,相信这些妙招可以给家长们很多启发。

但我想,“支招”并不是她写书的初衷。

她呈现的“技巧”,说到底是教育精准度的具体表现,这背后,是她不断的思考和学习所形成的深厚的理论功底,以及一颗爱孩子的心——这是她真正能把这项工作做好做深入的关键所在;同时也是她书中最迫切要传达的东西。

这几年,杨杰以工作坊的形式开展和实践新型家庭教育模式,影响了不少家长;相信她的书会影响到更多的家长。

一个在教育之路上有心、有力、不断坚持的人,注定会走得更远!

等花盛开,看树长大

——留住教育的初心

在咨询中,常常遇到亲子冲突的场景。

让人吃惊的是,许多来自天南地北的家庭,亲子之间事由不同,性格不同,但冲突的方式竟然如此雷同,仿佛被统一培训过。

比如,因为孩子错了个题目,家长就数落孩子不认真、心不在焉,然后历数孩子的种种不是。

最后,发现孩子依然没有改进,甚至还有消极对抗的苗头,便怒不可遏。

这些父母们事后冷静下来,就事论事地分析,也觉得自己反应过度,但是当时却怎么也控制不住火气。

明知道不该发火,却又控制不住自己,这是许多家长的真实困境。

为什么有一部分家长格外爱发火?

表面上看是性格使然,仿佛天生如此。

此类家长教育子女过程中的小事,慢慢地,这些行为背后隐藏的深层心理需求便呈现出来。

我发现,一个人童年的心理需求如果没能得到很好的满足,他就会像个孩子一样,对别人有各种期待,渴望对方主动满足自己。

一旦对方没有达成自己的愿望,就会有挫败感,并且心生埋怨。

这种期待特别容易指向孩子。

如果自己不是一个内心富足的人,往往无法看到孩子的真实存在,于是他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就会把自己的需求放在第一位。

以孩子做错题为例,父母的心理需求是:

孩子要知错就改,并且要避免重犯,还要态度诚恳,就算被批评也要理解父母的用心良苦。

孩子的心理需求则是:

得到父母无条件的爱,就算犯错也会被接纳,在一个平和的氛围中改错,并且能得到必要的帮助。

从理智上讲,我们都知道应该满足孩子,而在事实层面,许多家长首先选择满足自己,通过批评和责备孩子来处理自己的负面情绪,并且以“为孩子好”的名义,把自己的期待强加给孩子。

事实上,在处理孩子做错题的这件小事当中,父母不但没有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还通过负面情绪转移了孩子的注意力,增加了改错的难度。

我们对孩子看似合理的要求未必禁得住推敲,比如,我们理直气壮地要求孩子知错就改,但自己明知不该发脾气却又屡次重犯。

从某种意义上讲,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对上一代亲子关系的检验。

这些年,我深度了解过许多家长的成长故事,有些家长的童年经历听来令人唏嘘不已。

他们的父母往往奉行“棍棒出孝子”的准则,对孩子非打即骂,却自认为在行使教育的权利。

一个孩子,受尽冷落与伤害,在痛苦和压抑中艰难地长大,等自己做了父母,发誓不再让孩子重复自己的童年伤痛,然而要把自己不曾体会过的爱与温暖带给孩子,会遇到很多现实的困难。

比如,有的家长无法坦然地拒绝孩子的不合理要求,一方面是因为没有榜样,对合理与否的概念是模糊的。

另一方面,拒绝孩子也容易勾起自己被反复拒绝的痛苦记忆,同时他们想当然地以为孩子会承受同等强度的痛苦。

作为父母,在这样的现实基础上超越自己,每一步都是艰难的。

我敬重那些不放弃的父母,他们通过孜孜不倦的努力,改写了家族的社会遗传密码。

在咨询中,无论家长重犯多少次错误,我都不愿意去责备。

在我看来,能清醒地觉察到自己有错并想方设法改错,就是了不起的父母!

我想,总有一天他们的孩子会明白,就算父母依然不够完美,也是他们跨越万水千山才达到的生命高度。

一个人的童年经历已经无法改变,但是,他在成年以后可以选择尊重自己的感觉,满足自己的愿望。

只有学会了自我满足、自我哺育,才算真正走向成熟。

父母的成熟可以最大限度地保障孩子的快乐成长。

今天,父母的另一重挑战来自不断增大的社会压力。

由于未来不确定性的增加,我们都想在教育中为孩子积累更多的人生筹码。

这种殷切之心,不知不觉就超越了孩子的现有水平和真实需求。

比如,看到别人的孩子某方面表现好,担心自己的孩子被超越,就会在焦虑的推动下,采取即兴而可能伤害孩子的教育行动。

在压力不断增大的社会,时刻保持镇静并不容易。

但是,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天然就需要一个安定的心理环境。

现在,我们都非常重视物质条件的满足,尽量给孩子吃最好的、穿最好的,同时也比较关注孩子的行为,却较少注意孩子平常所处的心理氛围。

当父母焦虑的时候,有时会不知不觉地将紧张情绪传递给孩子。

例如,得知孩子龋齿,妈妈肯定会担心,因此,同样的刷牙动作,父母现在再看,就总觉得孩子不尽如人意,觉得孩子的刷牙方式有问题。

事实上,妈妈紧张的神情,不断数落孩子,对孩子发脾气,已经把焦虑情绪传递给了孩子。

也许妈妈数落过孩子会感到轻松一点儿,但对于一个5岁的孩子来说,他很难准确预知龋齿的危害,而且他会记住妈妈发火的神情和语调,会记住自己痛苦的感觉。

事实上,既然龋齿已经成为事实,家长只能首先选择接纳。

妈妈能做的,一方面是监督孩子认真刷牙,另一方面则是求助于医生。

至于对未来的过分担心和焦虑,容易给孩子增加沉重的心理负担,因此,作为父母,不要做焦虑的传送带,而要做孩子心理上的保护伞,为孩子遮风挡雨。

谈到焦虑的话题,我总是想起一篇文章——《一位母亲与家长会》。

文章大意是:

一位妈妈参加孩子幼儿园的家长会,老师说:

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三分钟都坐不了。

妈妈听了,“鼻子一酸,差点流下泪来”,但她告诉孩子:

老师表扬了你,说原来宝宝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了。

在小学的家长会上,老师说:

全班50名同学,你儿子排49名,我们怀疑他有些智力障碍。

在回去的路上,妈妈流下了眼泪,却对孩子说:

老师对你充满信心。

他说了,你并不是个笨孩子,只要能细心些,会超过你的同桌的,这次你的同桌排在第21名。

初中的家长会上,老师说:

按你儿子现在的成绩,考重点高中有点危险。

妈妈怀着惊喜的心情走出校门,对孩子说:

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他说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点高中。

等孩子拿到重点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妈妈悲喜交加,十几年的用心良苦,全都化作幸福的泪花。

这个故事许多年前就看过,再次读起来,却非常感慨。

教育需要一颗安定的心,否则,孩子就会成为被焦虑情绪迫害的重灾区。

可以想象,这位妈妈替孩子承受了老师的负面评价,她热情而耐心地鼓励孩子,内心是承受了巨大压力的。

这位妈妈却把焦虑截流在自己的心中,为孩子撑起了一片晴朗的天空。

也正是因为这份担当,才让孩子有了健康成长的空间。

我曾经问一位妈妈,如何看待自己的角色,她说她觉得自己像个服务员,日复一日地照顾孩子的衣食住行。

这位妈妈的感觉与我的观察非常吻合,我发现,许多妈妈对孩子的照顾可谓无微不至,但结果是妈妈不但疲惫,还容易烦躁,像赶任务一样忙碌,却很少感到快乐。

如果家长仅仅把自己当成服务员,教育孩子就变成了一个苦差事。

只是付出,没有收益,心里难免不平衡,会忍不住时时向孩子索取回报,比如好的成绩或表现。

如此一来,所谓的付出就变成了一种交换。

有时候,我们会忘记教育的初心。

一个小生命来到身边,往往会为父母带来巨大的喜悦,面对初生的婴儿,只是看着,内心都会洋溢着幸福感。

随着小生命的成长,焦虑、责任以及生活琐事,一点点地把父母们的喜悦感淹没。

作为父母,如果总是功利地向孩子索要好的成绩和表现,其实是丢了西瓜捡芝麻。

要知道,孩子能给我们的最好回报,就是生命的喜悦感!

我常常和小孩子玩耍,许多人都问我:

为什么孩子那么听你的话,那么愿意和你玩?

其实我和孩子玩的都是常规游戏。

我想,真正的原因是我喜欢小孩儿,每当和小孩儿在一起就有一种天然的喜悦感,并且透过游戏互动,我把这种感觉传递给了孩子。

一个孩子,如果他感觉你无条件地喜欢他、爱他,这便是对孩子自我价值的最高肯定,那么他就会本能地靠近你。

这时候,一切的教育行为都会水到渠成。

我发现,喜悦感也是判断亲子关系质量的一个快捷线索。

如果亲子之间充盈着喜悦感,这样的家庭往往看不到剑拔弩张的“教育”孩子的场景,孩子却成长得很好。

许多人想当然地认为是人家的孩子懂事。

其实,教育的最高境界便是“无招胜有招”,家长给了孩子无条件的爱,激发了孩子巨大的生命能量,孩子便不再需要监督催促。

他会听从内心的声音,追寻自己的人生目标。

一个儿童,天然需要完整而纯粹的爱,这份需要是父母的功课。

从这个角度来说,育儿便是育己。

孩子的到来让我们的生命更加丰满,在陪伴一个小生命长大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有等花盛开的耐心,也会收获看树长大的欢喜!

无名怒火从哪里来

常听家长说一句话:

“我也知道不该对孩子发火,可就是忍不住!

”有没有仔细想过,为什么忍不住呢?

恰好前几天咨询中遇到了这样一个细节,相信每个家长都遇到过相似的情况。

孩子放学回来,嘴里说今天作业有点多,却慢悠悠地看报纸。

过了40多分钟才开始写作业。

他让妈妈帮他听写,妈妈说:

“这么久才想起写作业!

”过了一会儿,孩子说还有点数学作业没写,妈妈说:

“早不写,这都几点了?

”看孩子半天还写不完,妈妈又忍不住责备:

“怎么不早点写!

”最后,孩子生气了,拿起书走了。

事后,妈妈很快认识到,自己当时不应该生气,也不应该几次三番唠叨,她只需最后总结性地提醒孩子一下就行了。

下面我们从头分析一下,看这位妈妈内心的情绪是怎么一点点高涨起来,最后演变成埋怨和生气的。

我的第一个问题是:

“孩子一边说作业多,一边却还慢悠悠地看报纸,一点儿都不着急。

看到他这个状态,你是怎么想的?

妈妈说:

“看到他看报,我没说什么,他吃完东西,还没做作业的意思,休息了40多分钟才开始写,这时候我就有点心情不太舒畅。

听写时都晚上10点了,而且要听写的任务是两篇,可当时他数学作业也还没做完。

我一次次看表,心里有点着急,不高兴的话也就跟着说了出来。

我的第二个问题是:

“他说作业比较多,按照你的习惯思维,是不是认为孩子应该马上投入到写作业的状态?

他没有按照你的思路来,你心里有没有隐隐的不快?

或者说有没有一种轻微的挫败感?

妈妈说她的确有不快的感觉。

我继续追问:

“仔细想想,这算不算一种挫败感呢?

表面上看你生气是因为孩子不主动,深层的原因,是他不符合你的意愿。

我又追问一遍,妈妈说:

“对。

这里是情绪的分水岭。

如果仅仅是不做作业,这是孩子的问题。

如果孩子的行为引起了妈妈轻微的挫败感,问题就变成两个人的了。

也就是说,作业与妈妈发生了直接的关联,在心理层面,妈妈部分地承担了孩子做作业的责任。

虽然妈妈的策略是先不管孩子,由孩子自己决定何时写作业,但是妈妈心里并不超脱,并且在不断地积累不满,心中不快的感觉一直在酝酿。

尽管这时候妈妈可能在做别的事情,但一直牵挂着孩子的作业,妈妈的情绪已经和孩子的作业纠缠在一起。

到最后,妈妈忍不住发牢骚,孩子因为忍受不了妈妈的责备,也发了脾气。

如果做个情绪的成本核算,会发现两个人都不是赢家。

妈妈费力不讨好,孩子有对立情绪,两个人不欢而散。

这种不愉快能否避免呢?

孩子慢悠悠地看报纸,不符合妈妈的意愿,引起了妈妈的挫败感,事实上此时两个人的情绪已经绑定在了一起。

因此,最关键的,是要切断挫败感的链条。

怎样对待这轻微的挫败感呢?

妈妈的做法是指向孩子,希望孩子能表现好点,符合自己的意愿,这样她的心情就会好起来。

其实妈妈这样做是通过孩子来处理自己的情绪。

当然,最开始妈妈并不认可这个说法,她说自己是为了孩子好,希望他能早点睡。

这听起来似乎合情合理,我反问了她一句:

“仅仅是为了孩子着想吗?

有没有为你自己考虑的因素呢?

如果仅仅是为孩子好,他不听也就算了,为什么你会那么生气呢?

这时候,妈妈感慨道:

“这么说,我的确是觉得他没有按我潜意识的意愿来行动。

我继续帮妈妈分析:

“有些事情,明明有替自己考虑的成分,但承认这一点显得不那么‘高尚’,所以,我们会有意无意地强调自己是为对方着想。

其实你已经被自己催眠了。

你并不觉得是为了自己。

他快点做完作业,早点睡,的确对他身体有利,但是,这也是平息你的担心和焦虑的一个方法。

于是,我们换了个视角重新来面对这个问题。

我问妈妈:

“当你听到孩子说作业多,看到孩子在休息,心里是不是已经对他有要求了呢?

是不是希望他快点去写作业?

随着休息时间的延长,你的担心也在增加。

现在让我们停下来思考。

“晚做一会儿作业是什么性质的问题?

危害大不大?

“你的内心能否允许孩子不按照你的想法来?

“如果要求你接纳孩子的行为,你会怎样说服自己呢?

在我的不断追问下,妈妈罗列了如下的理由:

不就是晚做会儿作业吗,只要知道做就行。

他确实挺累的,回来放松一下也是应该的,晚睡一晚上没什么。

从孩子以前的表现来看,他会安排好自己的作业,何必跟他计较,搞得最后大家都不愉快。

不论是谁都不愿意天天听别人指手画脚,他的事让他自己做主吧。

我这样想到底是为什么?

是为了跟他分离还是越缠越紧?

从这几条理由来看,只要方向对路,妈妈能很好地说服自己,消除心中的担忧和焦虑,也顺便切断了她挫败感的链条。

我最后补充了一点:

孩子的作业只要完成就行,并不需要按照你期望的状态和节奏去完成。

想了这么多说辞,就是希望你发自内心地相信,作业是孩子的事情,他能安排好,与你没有直接的关系,作业也不是你的责任,只是属于你的监管范围而已。

如果孩子做完作业的时间太晚,事后提醒一句就可以。

如果有足够的耐心,甚至不必刻意说,过几天,说不定孩子自己就会意识到问题所在,并悄然改正了。

当我们遇到一件不如意的事情,通常有两个努力的方向。

要么,控制他人,让他人符合自己的意愿;要么,改变自己的想法,接纳他人的行为。

通常,没有人喜欢被控制、被强迫,因此,通过改变他人来抚慰自己的情绪,迟早会引起对方的反抗,结果会引发矛盾和对立。

调整自己的想法和行为,则是一种健康和理性的处理情绪的方法,这更容易使我们达到人际和谐的状态。

这在父母与孩子的沟通中一样重要。

所以,我们要直面问题,对自己的情绪承担完全的责任,不要试图通过控制孩子来平复自己的心情——这不是长久之计,否则势必会引发对抗。

管理自己的念头

(1)

有一位家长在博客上给我留言,事例比较典型,我便逐条进行了回复。

杨老师,您好!

我的孩子11岁了(男孩),很依赖我,现在还每天黏着要跟我睡,可在别人面前他很得意地说是我硬黏着他。

今晚我提出让他自己睡觉,他就跟我谈条件让我先跟他睡两天,然后他独立睡一个星期,依此规律循环。

我很反感孩子这种懦弱的做法,起初坚决不答应他的条件,后来被他缠不过,就答应了。

可我越想越生气,反悔了。

他也很生气。

结果,这件事让我们俩都很烦。

我觉得他太黏人,摆脱不了他,在我说过不陪他睡后,他自己躲在被窝里哭了……孩子到底是怎么回事?

杨老师可以帮我分析一下吗?

我的回答:

首先,谢谢你信任我。

从这段文字中,我能感受到你烦躁的心情,也理解你的苦恼。

1.孩子依赖你,黏着你,在别人面前却得意地说你硬黏着他。

我猜测,有两种可能。

一种是他不愿意当面承认黏着你的事实,所以颠倒黑白。

还有一种可能,这是事实——你正在以一种非常隐蔽的方式,甚至你自己都没有觉察到的方式控制孩子,造成了孩子离不开你的事实。

2.孩子说先跟你睡两天,然后他独立睡一个星期,依此循环。

客观地讲,你的孩子很善于想办法,他想用一种循序渐进的方式脱离对你的依赖。

两天陪伴与一星期独立,这样的安排也很合理,从这一点来说,他并不想硬黏着你。

有这样一个过渡,孩子也会感觉更舒服。

我们能否真心地理解并倾听孩子的意图呢?

但你把孩子的合理建议定义为“懦弱”,很显然,你对孩子心怀埋怨。

3.“我很反感孩子这种懦弱的做法,起初坚决不答应他的条件,后来,被他缠不过,就答应了。

可我越想越生气,反悔了。

”——在这里,我要追问几句:

你是在生孩子的气,还是更生自己的气呢?

你会恨自己不坚持原则吗?

这个“懦弱”的评价,是指向孩子的,还是指向你自己的呢?

4.答应孩子的事情又反悔了,这会降低你的威信。

那么孩子答应你的事情,也会出尔反尔,因为你没有作出信守诺言的好榜样。

并且,对于你的决定,他会通过软磨硬泡来不断修改,最后甚至可能让你的决定不了了之。

5.其实这件小事情没必要以烦躁和眼泪作为结局,依照孩子的办法,陪他两天,再让他独自睡一周,不是皆大欢喜吗?

当然,这里我还要特别提醒,他自己睡的时候,可能还会对你软磨硬泡,这是考验你是否坚持原则的时刻。

再次感谢你的信任。

最后,我还想多说两句:

孩子的表现是一回事儿,我们对他的评价是另外一回事儿。

这件小事,二者恰好南辕北辙。

客观地讲,孩子的建议很合理,如果我们给他贴个“懦弱”的标签,他在我们心目中就会面目可憎。

作为家长,我们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之前,必须先学会管理自己的念头。

并非每个念头都是对的,在相信之前,需要推敲和审核。

那么,要如何推敲和审核我们的念头?

这正是我咨询工作的重点。

表面上看,我的工作是在改变家长的方法,事实上,我是在修正家长的念头。

许多家长也知道自己做得不对,却控制不住自己,最终把这些错误的方法加诸自己深爱的孩子身上。

我们不禁要问:

为什么不能知错就改呢?

在我看来,是因为这些做法背后,有一连串的念头和判断在支撑着家长,它们未必正确,但力量强大。

如果家长真想改变自己,光改变行为还不够,必须斩断这些有害的念头。

关于如何斩断有害念头,心理学家拜伦?

凯蒂进行了很好的研究。

凯蒂在十余年的时间里一直被忧郁症所困扰,甚至走到了自杀的边缘。

当痛苦达到了顶点,她的人生突然发生了戏剧性的急转弯。

某天早晨醒来,她忽然有了一个极其重要的领悟:

从前的一切痛苦,都是因为她不假思索地相信自己的某些负面判断。

换句话说,是这些负面念头,把她推向了痛苦的深渊。

想明白这一点,十年的深刻痛楚顿时烟消云散。

凯蒂的方法简单而有效,当我们心中升起一个不好的念头时,不妨问自己四个问题:

这是真的吗?

我能百分之百确定这是真的吗?

当我相信这个判断时,我有什么反应?

没有这个念头,我会怎样呢?

我们不妨用“孩子懦弱”这个案例来做一个练习。

“孩子懦弱”,这是真的吗?

妈妈认为孩子懦弱的证据是孩子不肯立刻与妈妈分开睡,而是提了一个循序渐进的方案。

而“懦弱”的定义则是:

害怕面对眼前的事实,逃避事实,胆小怕事。

很显然,孩子并没有逃避,而是想了一个更柔和的办法去面对。

能百分之百确定“孩子懦弱”这个判断是真的吗?

在这个例子中显然不能。

就算家长的判断非常有信心,一旦有人追问“能否百分之百确认”,答案往往也是否定的。

比如,有的家长看到孩子做作业时玩笔、发呆,马上判断孩子不认真。

其实,除了不认真,我们还可以想出别的可能,比如孩子遇到了困难,或者正在思考,或者心情不佳。

如果我们不能百分之百确认,这个判断就不能当作事实,而是需要进一步核实。

当妈妈认为“孩子懦弱”时,会有怎样的反应?

妈妈的行为给出了答案:

怨恨、愤怒、失望、烦躁,对孩子出尔反尔,导致孩子躲在被窝里哭鼻子。

没有这个判断,妈妈会怎样呢?

很显然,如果没有“孩子懦弱”这个判断,妈妈会看到孩子的积极态度和主动寻找方法的诚意,妈妈会肯定孩子的努力,重申“说话算话”这一规则,并欣然应允孩子的要求。

本来可以皆大欢喜的事情,因妈妈的一念之差,亲子之间的气氛便急转直下。

这再次证明,念头的力量绝对不可小觑。

一个不起眼的念头,可以轻而易举地把我们推向深渊。

而我们最大的失误,往往就是放任各种负面念头和认知在心中纵横驰骋。

其实,不光是家庭教育,我们人生中大部分的烦恼都来自于心中的负面念头。

这让我想起半杯水的故事,同样是半杯水,有人会说“怎么只有半杯”,有人则会说“多亏还有半杯”。

乐观与悲观都与水无关,左右我们心情的,不是那半杯水,而是我们对半杯水的看法。

我们看待孩子的行为,也存在“半杯水”心态,同样一个孩子,有的人能发现好多优点,有的人则能挑出一大堆缺点。

视角不同,与孩子互动的结果自然大相径庭。

不管是为了教育的成功还是为了人生的幸福,对于心中的念头和判断,都需要有一个理性的审查系统来过滤,相信那些值得相信的念头。

而凯蒂的四个追问,则可以扮演称职的法官,守护我们内心的安宁。

不对孩子发脾气的小绝招

(1)

我发现自己在咨询过程中有一多半的精力,都在处理亲子双方的情绪。

我常常在心里感慨:

如果能把情绪问题剥离出去,就事论事地解决家庭教育问题,亲子沟通其实非常简单。

许多父母都说:

在孩子面前,控制情绪太难了,尤其在孩子犯错的时候。

而且,自己忙得团团转,哪里有心情与孩子温和互动?

我也曾经是脾气急躁的人,非常理解家长们的这种心情。

在此,我结合咨询经验和自己的体验,来谈谈情绪管理。

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被头痛所困扰,当时特别怕生气,一旦生气,头痛立刻加重。

因此,遇到生气的事情时我必须克制自己。

为了不去想那些令人生气的事情,我常常像念经一样,在心中默默地念叨:

我不生气,不生气,坚决不生气……这样做就是为了阻止自己发火,等情绪稍微平复一些,再回头思考。

都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可是这样坚持几年以后,我忽然发现自己变成了性格温和的人。

从我个人的体会来看,自我克制的滋味并不好受,但要改变爱发脾气的习惯,自我克制绝对是必经阶段。

当然,仅仅克制还不够,保持克制,只是为了安然度过情绪爆发的危险期。

等平静下来,则要回头处理自己的情绪。

我发现,许多家长克制完情绪后便不再对情绪展开工作。

这不是处理情绪,而是在压抑情绪,数次积累之后,情绪的火药桶便会彻底爆发一次。

其实不管是对自己还是对他人,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