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经营学13章.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347951 上传时间:2022-11-30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575.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商业银行经营学13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商业银行经营学13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商业银行经营学13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商业银行经营学13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商业银行经营学13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商业银行经营学13章.docx

《商业银行经营学13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业银行经营学13章.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商业银行经营学13章.docx

商业银行经营学13章

商业银行经营学

第一章 导论 

一、名词解释或小题

1. 商业银行:

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以多种金融负债筹集资金,以多种金融资产为其经营对象,能利用负债创造信用,并向客户提供多功能、综合性服务的金融企业。

 

1.商业银行的经营对象是()。

A.金融资产和负债B.一般商品C.商业资本D.货币资金

【答案】D

2.从商业银行的本质来看,商业银行是一种()。

A.工商业企业B.万能型银行C.金融性企业D.专业性银行

【答案】C

2. 分行制:

分行制银行指那些在总行之下,可以在本地或外地设有若干分支机构,并都可以从事银行业务的商业银行。

 

1.单一银行制度主要存在于()。

A.英国B.美国C.法国D.中国

【答案】B

2.我国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是()

A.单一银行制B.连锁银行制C.分行制D.银行持股公司制

【答案】C

3.当今世界,各国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主要采用单一银行制。

()

【答案】错误

4.总分行制的优点包括(  )。

 

A.分支机构较多,分布广,业务分散,因而易于吸收存款,调剂资金 

B.银行规模较大,易于采用现代化设备 

C.由于银行总数少,便于金融当局的宏观管理 

D.管理层次少,有利于中央银行管理和控制。

  

【答案】A,B,C

3. 持股公司制:

又叫集团制银行,即由一个集团成立股权公司,再由该公司收购或控制若干独立的银行。

这些银行的业务与决策统属于股权公司控制。

(分为银行性持股公司和非银行性持股公司。

) 

4. 流动性:

流动性概念具有双重性,一是资产的流动性,即银行资产在不损失或少损失的情况下迅速变现的努力。

二是负债的流动性,银行足以应付各种需要的、充分的资金可用能力。

 

(课本上:

指资产的变现能力,衡量资产流动性有两个标准:

一是资产变现的成本,成本越低,流动性越强;二是资产变现的速度,速度越快,变现能力越强。

 流动性目标是指商业银行保持随时能以使得价格取得可用资金的能力,以便随时应付客户提存及银行其他支付的需要。

) 

1.资产流动性比率是()之比.

A.存款与贷款

B.贷款与存款

C.流动性资产与流动性负债

D.流动性负债与流动性资产

【答案】C

2.商业银行如果处于流动性正缺口时,说明流动性()。

A.短缺B.过剩C.平衡D.不确定

【答案】A

3.商业银行负债的流动性是通过创造主动负债来进行的,主要手段包括()。

A.向中央银行借款

B.发行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

C.同业拆借

D.利用国际货币市场融资

【答案】A,B,C,D

4.中小银行在进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时,通常采取的策略有()。

A.资产流动性管理策略

B.负债流动性管理策略

C.平衡流动性策略

D.借入流动性策略

【答案】A,C

5.下面属于银行流动性供给来源的是()。

A.客户存款存入

B.客户偿还贷款

C.偿还货币市场借款

D.经营支出

【答案】A,B

6.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是指()。

A.吸收存款

B.发放贷款

C.满足到期存款者提取存款的需求

D.满足合格贷款者的贷款需求

【答案】C,D

7.农业地区的银行在春季播种期间,存款下降而贷款需求上升,这是()流动性需求。

A短期B长期C周期D临时

【答案】A

8.规模较小,资金实力不够雄厚的银行多采用()进行流动性管理。

A、进取型原则B、保守型原则C、安全性原则D、成本最低原则

【答案】B

9.在商业银行存款中,所需流动性资金准备率最高的是()

A.稳定性货币负债B.脆弱性货币负债C.安全性货币负D.流动性货币负债

【答案】D

10.商业银行资产中流动性最高的部分是()

A.准备金B.现金资产C.短期贷款D.证券投资

【答案】B

5. 金融控股公司:

指在同一控制权下,完全或主要在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中至少两个不同的金融行业大规模提供服务的金融集团公司。

又称全能性金融集团。

 

二、小题 

1. 商业银行的功能:

6个 

信用中介(最重要)、支付中介(最早)、金融服务、信用创造、调节经济、

风险管理

A.信用中介

指商业银行通过负债业务,把社会上的闲散资金集中到银行,再通过资产业务投向需要资金的各部门,充当有闲置资金者和资金短缺者之间的中介人,实现资金的融通。

作用:

a.使闲散货币转化为资本

b.使闲置资本得到充分利用

c.续断为长,满足社会对长期资本的需要

B.支付中介

支付中介是指商业银行利用活期存款账户,为客户办理各种货币结算、货币收付、货币兑换和转移存款等业务活动。

使商业银行成为社会信用链的枢纽。

作用:

a.使商业银行持续拥有比较稳定的廉价资金来源

b.节约社会流通费用,增加生产资本投入

C.金融服务

金融服务是商业银行利用其在国民经济活动中的特殊地位,及其在提供信用中介和支付中介业务过程中所获得的大量信息,利用计算机网络等技术手段和工具,为客户提供其他服务。

作用:

a.扩大了商业银行社会联系面和市场份额

b.取得可观收入,加快信息传播,提高信息技术利用价值并促进其发展

D.信用创造

信用创造是商业银行的特殊功能,是指商业银行利用其可以吸收或其存款的有利条件,通过发放贷款和从事投资业务而衍生出更多的存款,从而扩大社会货币供应量(存款货币)。

监管当局利用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和再贴现率影响商业银行的贷款规模即信用创造功能发挥。

作用:

通过创造流通工具和支付手段,节约现金使用,节约流通费用,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流通和支付手断的需要。

E.调节经济

是指商业银行通过其信用中介活动,调剂社会各部门资金余缺,同时在中央银行政策指引下,在国家其它宏观政策的影响下,实现调节经济结构,调节投资与消费比例关系,引导资金流向,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发挥消费对生产的引导作用。

有时,商行还可以通过在国际市场上的融资活动,调节本国国际收支。

F.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履行风险套利职能和管理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职能。

商行通过风险管理获取存贷利差实现利润。

1.()是商业银行最基本也是最能反映其经营活动特征的职能。

A.信用中介B.支付中介C.清算中介D.调节经济的功能

【答案】A

2.商业银行的职能有()。

A.信用中介B.支付中介C.信用创造功能D.金融服务职能

【答案】A,B,C,D

3.商业银行能够把资金从盈余者手中转移到短缺者手中,使闲置资金得到充分的运用。

这种功能被称为商业银行的( )功能。

A.信用中介  B.支付中介 C.信用创造  D.金融服务

【答案】A

4.商业银行利用其吸收的存款,通过发放贷款的方式,创造出更多的存款,体现了商业银行如下职能中的哪一项职能()

A.信用中介B.支付中介C.信用创造D.金融服务职能

【答案】C

5.商业银行在发挥其支付中介职能过程中,具有明显作用的是(  )。

 

A.使商业银行持续拥有比较稳定的廉价资本来源 

B.可节约社会流通费用,增加生产资本投入 

C.扩大了社会联系面和市场份额 

D.银行取得不少费用收入,同时也加快了信息传播,提高了信息技术的利用价值  

【答案】A,B

6.商业银行发挥金融服务职能具有的作用是(  )。

 

A.使商业银行持续拥有比较稳定的廉价资本来源 

B.可节约社会流通费用,增加生产资本投入 

C.扩大了社会联系面和市场份额 

D.银行取得不少费用收入,同时也加快了信息传播,提高了信息技术的利用价值  

【答案】C,D

7.商业银行调节经济职能的作用表现在(  )。

 

A.调节社会各部门的资金余缺 

B.调节经济结构 

C.调节投资与消费的比例关系,引导资金流向 

D.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发挥消费对生产的引导作用

【答案】A,B,C,D

8.商业银行信用创造的制约因素有(  )。

 

A.商业银行信用创造,要以原始存款为基础 

B.商业银行信用创造要受中央银行法定存款准备率及现金漏损率的制约,创造能力与其成反比 

C.创造信用的条件,是要有贷款需求 

D.信用创造受公众流动性偏好制约  

【答案】A,B,C,D

9.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职能是在信用中介与支付中介职能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商业银行的特殊职能。

(  )

【答案】正确

2.商业银行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1)商业银行已成为整个国民经济活动的中枢(最重要)

(2)商业银行的业务活动对全社会的货币供给具有重要影响

(3)商业银行已成为社会经济活动的信息中心

(4)商业银行已成为国家实施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途径和基础(政策性债券、法定存款准备金、公开市场操作、央行票据)

(5)商业银行已成为社会资本运动的中心

1.商业银行作为一国经济中最重要的金融中介机构,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答案】正确

3.商业银行内部组织结构:

 

(1)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体系

决策体系——由股东大会、董事会以及董事会下设的各种委员会构成,是商业银行的最高权力机关。

执行体系——由总经理/行长、副总经理/副行长、各业务执行部门组成。

监督系统——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的监事会、董事会中的审计委员会、银行的稽查部门组成。

管理系统——经营管理、资金财务管理、资产管理、个人金融管理、国际业务管理。

1.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最高权利机构是()。

A董事会B监事会C股东大会D行长或总经理

【答案】C

2.商业银行的内部组织结构,以股份制形式为例,可分为(  )。

 

A.决策系统 B.执行系统 C.管理系统 D.监督系统  

【答案】A,B,C,D

3.商业银行决策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是(  )。

 

A.股东大会 B.董事会 C.总经理 D.行长  

【答案】A,B

4.商业银行董事会负有的一些重要职责包括(  )。

 

A.确定银行的经营目标和经营决策 

B.选择银行高级管理人员 

C.设立各种委员会或附属机构 

D.通过稽核委员会对银行业务进行检查  

【答案】A,B,C,D

4.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

一般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

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

 

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

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

我国不同时间的排序:

1995-2003年,效益性、安全性、流动性。

2004年以后,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

三性关系:

一般关系:

安全性与流动性成正比;安全性、流动性与盈利性成反比。

 

银行经营的总目标:

在追求安全性(基础)、流动性(工具)的基础上,争取最大的利润(目标)。

  

流动性保持方法:

(1)流动性需求预测:

1.对资金来源进行分类2.存储流动性3.考虑新增贷款的流动性准备计算

(2)流动性供给提供:

1.建立分层的准备资产制度2.实施资产负债综合管理3.实施资产证券化

盈利来源:

传统银行(存贷利差)发展趋势(中间业务、表外业务)

我国商业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

利差收入

一般商业银行经营的“三性”原则

(1)安全性。

安全性目标要求银行在经营活动中必须保持足够的清偿能力,经得起重大风险和损失,能够随时应付客户提存,是客户保持对银行坚定地信任。

银行必须做到如下几点:

A.合理安排资产规模和结构,注重资产质量

B.提高自有资本在全部负债中的比重

C.遵纪守法,合法经营

(2)流动性

流动性目标是指商业银行保持随时能以适当的价格取得可用资金的能力,以应付客户的提存和其他支付的需要。

银行可通过

(1)资产变现

(2)负债或扩股增资的方式取得资金保持流动性。

(3)盈利性(我国是效益性)

盈利性目标是商业银行经营活动的最终目标,要求管理者在可能的情况下,尽可能追求利润最大化。

根据商业银行业务收入与业务支出的内容,其实现盈利性目标的途径:

(1)尽可能减少现金资产,扩大盈利资产比重

(2)以尽可能低的成本,取得更多的资金

(3)减少贷款与投资损失

(4)加强内部经济核算,提高工作效率,节约管理费用开支

(5)严格操作规程,完善监管机制,减少事故和差错

(效益性是一个多层次概念,包括宏观、微观、银行和企业层面;收入/支出的计算方法更好衡量银行的经营状况。

1.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原则有()。

A.安全性B.流动性C.盈利性D.准备金比例

【答案】A,B,C

2.商业银行首要的经营原则是()。

A、效益性B、流动性C、安全性D、盈利性

【答案】C

3.我国商业银行最主要的收入来源是()。

       

A、贷款业务   B、存款业务   C、证券投资   D、结算业务

【答案】A

4.促使商业银行流动性供给增加的因素是()。

A.客户提取存款

B.客户用在该行的存款偿还贷款

C.向股东发放现金股利

D.收回同业拆出资金

【答案】D

5.引起商业银行流动性需求增加的因素是()。

A.发行新股B.客户偿还贷款C.向股东发放现金股利D.收回同业拆出资金

【答案】C

6.通常当贷款增长大于存款的增长时,流动性需求处于上升时期。

()

【答案】正确

7.商业银行经营的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之间总是一致的。

()。

【答案】错误

8.以下选项中能引起银行流动性需求增加的是()

A.客户存入存款B.客户提取存款C.银行收回贷款D.银行出售资产

【答案】B

9.商业银行在其经营管理的目标有(  )。

 

A.安全性 B.流动性 C.效益性 D.准备金比例  

【答案】A,B,C

10.商业银行经营目标的矛盾是(  )。

 

A.流动性与效益性 B.流动性与安全性 C.效益性与安全性 D.没有矛盾  

【答案】A,C

11.《商业银行法》中对商业银行经营“三性”原则的表述顺序是()。

A.流动性、安全性、效益性 

B.安全性、效益性、流动性 

C.效益性、流动性、安全性 

D.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

【答案】D

5.银行的起源、性质、发展道路:

起源:

起源于意大利,最早的银行是1272年的巴尔迪银行,1587年建立的威尼斯银行是最具近代意义的银行。

1694年第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英格兰银行成立,是现代银行产生的象征。

【小题】性质:

商业银行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以多种金融负债筹集资金,以多种金融资产为其经营对象,能利用负债进行信用创造,并向客户提供多功能、综合性服务的金融企业。

 商业银行具有一般企业的特征;但是特殊的企业,不同于其他金融机构。

发展道路:

铸币兑换业→货币经营业→现代银行

商业银行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产生途径:

 

① 从旧式高利贷银行转变而来;  ② 根据资本主义发展需要,按资本主义原则,以股份公司形式组建而成。

 

1.近代银行业产生于()。

A.英国B.美国C.意大利D.德国

【答案】C

2.1694年英国政府为了同高利贷作斗争,以满足新生的资产阶级发展工业和商业的需要,决定成立一家股份制银行()。

A.英格兰银行B.曼切斯特银行C.汇丰银行D.利物浦银行

【答案】A

3.现代商业银行的最初形式是()。

A.股份制银行B.资本主义商业银行C.高利贷性质银行D.封建主义银行

【答案】B

4.1897年在上海成立的()标志着中国现代银行的产生。

A.交通银行B.浙江兴业银行C.中国通商银行D.北洋银行

【答案】C

5.1694年()银行的成立,标志着资本主义现代商业制度开始形成。

A英国B英格兰C威尼斯D意大利

【答案】B

6.最早设立股份制银行的国家(  )。

 

A.英国 B.美国 C.意大利 D.德国  

【答案】A

7.北宋真宗时,由四川富商发行的(  ),成为我国早期的纸币。

 

A.交子 B.汇票 C.飞钱D.当票  

【答案】A

8. 最早到中国来的外国银行是(  )。

 

A.英商东方银行 B.伦敦银行 C.汇丰银行 D.英格兰银行  

【答案】A

9.英国式的商业银行提供资金融通的传统方式主要有(  )。

 

A.短期为主 B.长期为主 C.债券 D.股票  

【答案】A

10.现代商业银行的发展方向是(  )。

 

A.金融百货公司B.贷款为主 C.吸收存款为主 D.表外业务为主  

【答案】A

11.商业银行的性质主要归纳为以追求(  )为目标。

 

A.追求最大贷款额 B.追求最大利润 C.追求最大资产 D.追求最大存款  

【答案】B

12.商业银行发展的传统方式有(  )。

 

A.英国式 B.德国式 C.美国式 D.意大利式  

【答案】A,B【英国式:

融通短期资金,专业化;德国式:

综合银行,混业】

13.德国式银行发展的传统提供的资金融通方式包括(  )。

A.短期贷款 B.长期贷款 C.股票 D.债券  

【答案】A,B,C,D

14.商业银行的性质是(  )。

 

A.具有金融服务职能 B.以经营金融资产和负债为对象 

C.是向客户提供多功能、综合性服务的金融企业 D.追求贷款数量最大化  

【答案】A,B,C

15.商业银行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  )。

 

A.商业银行的经营对象和内容具有特殊性 

B.商业银行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影响以及所受的社会经济的影响具有特殊性 

C.追求利润最大化 

D.商业银行责任特殊  

【答案】A,B,D

16.商业银行是一种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标,以经营金融资产和负债为对象的特殊的企业。

(  )

【答案】正确

17.商业银行是一种企业,因此商业银行在经营目标和手段上与一般企业相同。

【答案】错误

18.商业银行与一般的工商企业没有不同。

()

【答案】错误

6.我国商业银行的基本状况 

3个阶段:

 

第一阶段:

国家专业银行阶段(1984-1994) 

第二阶段:

国有独资商业银行阶段(1994-2003年) 

第三阶段:

国家控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阶段(2003年至今)

 

三、简答 

1.建立商业银行体系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为什么要确立这些原则?

① 有利于银行竞争。

 (效率)

竞争是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活动的一个基本原则。

商业银行是一种特殊的金融企业,其经营的产品具有同质性,开展竞争有利于促进银行改善服务,提高经营效率,降低经营成本,加快资金周转,从而利于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② 有利于保护银行体系的安全。

 (稳定)

银行间合理竞争可提高银行经营效率,增强银行抵御风险的实力,而过度竞争可能导致银行破产倒闭,商业银行业务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和外部性,银行倒闭可能引起连锁反应,最终影响整个国家经济发展。

 

③ 使银行保持适当的规模。

(规模经济) 

当银行规模合理时,其费用和成本最低,服务质量也最优,有利于提高银行资金效率,促进经济发展。

2.简述总分行制的优缺点。

  

总分行制是指在总行之下,可在本地或外地设有若干分支机构,并都可以从事银行业务的商业银行。

 优点:

 

① 利于银行吸收存款,扩大资本总额和经营规模,获得规模经济效益; 

② 便于银行使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和设备,提高服务质量,加快资金周转速度;

③ 利于银行调剂资金、转移信用、分散和减轻多种风险; 

④ 总行家数少,利于国家管理和控制,业务经营受地方政府干预小; 

⑤ 资金来源广,利于提高银行的竞争实力。

 

缺点:

 

① 容易加速垄断的形成; 

② 由于规模大,内部层次多,使银行管理难度增加。

3.银行追求安全性的原因?

⑴ 由银行资金的特性决定

银行资金的使用权与所有权分离,风险较高;自有资金在银行资金总来源中所占比重很小(巴

8%),银行资本是银行抵偿资产损失的最后一道屏障,具有控制风险的核心作用。

负债经营,会导致银行脆弱性问题  。

 

⑵ 银行资金运行的要求

资产规模要符合规模经济的规律,结构上要注意长期与短期相匹配,尽可能使资产和负债的规模与结构匹配起来。

    

⑶ 银行是信誉企业

银行是信誉企业,有信用创造功能,任何谣言和信用问题都会导致信用不稳定。

 

⑷ 由经济运行中的不稳定因素决定

经济运行中的不稳定因素决定了银行运行环境的复杂性,如信息不对称问题使得社会各界的资金风险以及经济风险、市场风险、政治风险和军事风险都可能转移到商业银行。

4.银行流动性保持方法

一是实行资产变现;二是通过负债途径(扩股增资/吸收存款/借款)。

一般情况下,下列资金被认为是商业银行可以取得的:

1)直接向中央银行借款2)向中央银行再贴现3)发行可转让存单4)向其他银行借款5)利用回购协议。

5.传统/现代银行盈利来源

传统银行:

存贷利差

现代银行:

非利息收入(中间业务、表外业务)

四、论述

银行盈利模式/是否有暴利?

第二章 商业银行资本 

一、名词解释或小题

1. 外源资本:

银行通过各种融资方式从外部筹集的资本金,如发行股票,发行资本票据与债券等。

1.商业银行发行的用于补充资本金的不足的债券是()。

A.一般性债券B.资本性债券C.国际债券D.政府债券

【答案】B

2.商业银行发行的用于长期贷款与长期投资的债券是()。

A.一般性债券B.资本性债券C.国际债券D.政府债券

【答案】A

3.银行外部筹资的方法有()

A、发行普通股 B、发行优先股 C、发行资本性工具 

D、出售资产与租赁设备 E、股票于债券的互换 

【答案】A,B,C,D,E

2. 银行盈余:

分为资本盈余与留存盈余

资本盈余:

主要由于投资超缴资本所形成,主要组成:

(1)股票溢价发行,导致投资者缴付的出资额超出按股票面值应缴纳的股本额。

(构成资本盈余主体)

(2)银行资本的其他增殖部分。

(3)接受捐赠的财产。

留存盈余:

尚未动用的银行税后利润部分,属于银行产权的一部分。

其大小与银行盈利性大小、股息政策、投资报酬率的比较、税率有关。

 按时间可分为:

以前年度累计留存以及本年留存。

1.发行股票时,股票实际销售价格超过面值的溢价部分是商业银行资本构成中的留存盈余。

()

【答案】错误

2.发行股票时,股票实际销售价格超过面值的溢价部分是商业银行资本构成中的()

A.留存盈余B.资本盈余C.营业盈余D.未分配利润

【答案】B

3.资本盈余是指发行普通股时发行的实际价格高于(  )的部分  

A.发行的预计价格B.票面价值C.实际价值D.每股净资产 

【答案】B

3. 拨备覆盖率:

是实际上银行贷款可能发生的呆、坏账准备金的使用比率

拨备覆盖率=贷款损失准备金计提余额/不良贷款余额

=(一般准备金+专项准备金+特种准备金)/(次级贷款+可疑贷款+损失类贷款)

反映商业银行对贷款损失的弥补能力和贷款风险防范能力。

基本标准:

150%

贷款拨备率=贷款损失准备金余额/各项贷款余额

基本标准:

2.5%

4.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

业务规模较大、业务复杂程度较高,发生重大风险事件或经营失败会对某一个国家或者全球整个银行体系带来系统性风险的银行。

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

30家分为5组(1%--2.5%(3.5%))

中国银行(2011)中国工商银行(2013)中国农业银行(2014)位于第1组适用1%的附加资本要求

5.资本充足率监管的顺周期效应(资本的顺周期效应):

顺周期性指金融部门与实体经济之间动态的相互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