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复习语文通用版语言表达简明准确含逻辑推断.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347845 上传时间:2022-11-3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41.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轮复习语文通用版语言表达简明准确含逻辑推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一轮复习语文通用版语言表达简明准确含逻辑推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一轮复习语文通用版语言表达简明准确含逻辑推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一轮复习语文通用版语言表达简明准确含逻辑推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一轮复习语文通用版语言表达简明准确含逻辑推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轮复习语文通用版语言表达简明准确含逻辑推断.docx

《一轮复习语文通用版语言表达简明准确含逻辑推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轮复习语文通用版语言表达简明准确含逻辑推断.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轮复习语文通用版语言表达简明准确含逻辑推断.docx

一轮复习语文通用版语言表达简明准确含逻辑推断

专题五

语言表达简明、准确往往隐含在其他语用题中考查,但2017年3套全国卷均考查了“逻辑推断题”,这道题目既是对考生逻辑推理能力的考查,也是对考生语言表达简明、准确的考查。

一、语言表达简明“4方法”

语言“简明”的本质要求是用最经济的语言材料传达出最丰富的信息,实现表达效果的最佳化。

“简”即“简洁而无冗余”,一般采用“文段修改”的方式考查。

去次留主法——围绕中心,排除异己

要做到语言简明,首先是每一句话都要围绕既定中心,抓住要点,不要节外生枝。

俗话说“简明扼要”,从表达上说,只有扼住“要”,才能做到简明。

[针对训练]

1.根据下面文段的中心话题,把游离于话题之外的一句找出来,并说明理由。

①这种笨重的书使用起来是极不方便的。

②据说,秦始皇每天批阅的简牍文书有120斤重。

③西汉的时候,东方朔给汉武帝写了一篇文章,用了3000片竹简,是由两名身强力壮的武士抬到宫廷里面去的。

④汉武帝把竹简一片一片地解下来看,足足用了两个月的时间才看完。

答:

参考答案:

④ 理由: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简牍文书“笨重”,使用“不方便”。

首句提出看法,接下来的两句用两个事例说明这一看法。

文字较简洁,意思很明确。

最后一句是顺着第三句说下来的,并不全是说明“笨重”“不方便”的,因此不属于这段文字的要点。

巧用替代法——善于概括,巧用指代

无论是书面表达还是口头表达,都不能总是具体叙述而不作必要的概括。

只有把必要的叙述和概括结合起来,表达才能简明。

再者,运用必要的复指成分,也是表达中不可少的。

不用复指成分,就会啰嗦。

[针对训练]

2.本着语言表达简明的原则,完成后面的题目。

(1)应删除的是(  )

(2)应简略的是(  ),可改为    

参考答案:

(1)④ 

(2)③ 这

3.本着语言表达简明的原则,修改下面的句子。

这艘新舰艇,机器性能良好,如果按照措施上规定的延长机油使用期的方法,来延长机油使用期,就可避免不必要的人力和机油的浪费。

答:

解析:

第二个“延长机油使用期”与前面重复,可用“做”代替,同时去掉前面的逗号。

“不必要的”多余,“浪费”都是“不必要的”,没有“必要的浪费”。

参考答案:

这艘新舰艇,机器性能良好,如果按照措施上规定的延长机油使用期的方法来做,就可避免人力和机油的浪费。

消除歧义法——避免含糊,消除歧义

表意不明、令人误解或者是产生多种理解,也是与“简明”的要求相违背的。

怎样避免误解、消除歧义呢?

具体来说,有如下主要方法:

(1)标点(或停顿)消除法。

主要用于因为缺少标点或停顿不明而造成的歧义。

如“中国女排打败了巴西队获得了最后的冠军”,只需在“打败了”或“巴西队”后加一逗号,歧义就可立刻消除。

(2)变换词语法。

主要用于因多音字的读音不确定造成的歧义与兼类词的词性不确定造成的歧义。

如“他好说话”,只要将“好”改成“喜欢”,或将“说话”改为“商量”就消除了歧义。

(3)调序消除法。

主要用于因为多项定语修饰层次不清引起的歧义。

如“两个朋友送的花瓶”,变为“朋友送的两个花瓶”,就可消除歧义。

(4)语境消除法。

主要用于因多义词的词义不确定而造成的歧义。

如“我要热饭”,后面再加一句“不要冷饭”或“不去洗菜”,即可消除歧义。

[针对训练]

4.分析下面的歧义句。

(1)医学家普遍认为,一个人如果不适当地增加饮水,就会影响机体的正常含水量。

答:

参考答案:

“不适当地增加饮水”可作两种不同的理解:

一是针对饮水很少的人说的,读的时候停顿为“不/适当地增加饮水”;二是针对饮水过多的情况说的,如在运动后大出汗的情况下,读的时候停顿为“不适当地/增加饮水”。

(2)这批种子保管没问题,我们的工作是一流的。

答:

参考答案:

“保管”有歧义,一是“保证”的意思,读的时候停顿在“种子”后面;二是“保存管理”的意思,读的时候停顿在“保管”后面。

(3)这份报告我写不好。

答:

参考答案:

句子有歧义,有“不赞成自己写”和“没有把握写好”两种理解。

可作如下修改:

“(不赞成自己写)这份报告不该让我来写”或“(没有把握写好)这份报告我可能写不好”。

(4)楼下有辆自行车没锁。

答:

参考答案:

“没锁”有“没配备锁”和“没锁上”两种理解,可用语境消除法改为:

楼下有辆自行车没锁,小心别丢了。

删繁就简法——防止重复,删除多余

要注意辨析语段中的词语是否存在词义包含、交叉或重复的情况,若有,要考虑删除,还要尽量删除语段中可有可无的文字,以确保表达的简明。

[针对训练]

5.(2016·山东高考,改编)下面是某中学学生会向各班班长所发通知的正文,请阅读并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

为了进一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同学们的国学素养,校学生会定于10月18日下午4点,在报告厅举办“走近孔子”读书交流会。

届时在孔子研究领域享有极高盛誉的孙荣教授将光临指导,并向各班奉送其最新研究著作。

请拨冗组织班委推荐两名发言的同学,并告知他们一定务必按时到会。

在不改变语意的前提下,为了表达简明,文中必须删掉两个词语,分别是    和    。

解析:

“盛誉”是指极大的声誉,极力称赞,或好的口碑的意思;“极高”与“盛”重复,去掉“极高”。

“务必”指一定、必须的意思;“一定”“务必”重复,保留一个即可。

参考答案:

极高 一定(或“务必”)

6.(2015·山东高考,改编)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为了表达简明,画线的词语有两处应该删除,序号分别是    和    。

解析:

①处的“完全”与其后的“足以”重复,应删去“完全”。

②处可承前一句的主语“历来的研究者”,将“他们”删去。

答案:

① ②

二、语言表达准确“4注意”

所谓“准确”,指的是在正确理解文意、句意的基础上,把握句段的关键信息、内容要点、中心思想,按照题目的要求,使词语运用、句式选择、语气选择等完全符合表达需求。

1.注意特定情境

语言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意思。

要做到语言表达准确,考生就要注意语言运用的特定情境。

如:

贾岛《题李凝幽居》: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如果在白天,与李凝关系亲则“推”,关系疏则“敲”;而当时是半夜里(连鸟都在树上的窝里睡着了),李凝住的又是幽居,因此“敲”更符合情境。

2.注意符合事理及对象

语言表达要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及人物特定的身份地位。

如:

“今日洞庭,诗意盎然,彩笔难绘,简直是一个用珍珠砌成的崭新世界。

”其中的“砌”用得不准确。

“砌”是层层垒起之意,用颗粒状的珍珠来“砌成”,不大可能。

可把“砌”换作“缀”,它有连缀组合和装扮的意思,能形象地描绘出洞庭的新气象。

又如:

“有一个贝壳迷花了近十年的心血,收集到几千种远东出产的贝壳。

”“收集”用得不准确。

句中有“花了近十年的心血”,找寻的程度应该很高,所以,用“搜集”才准确。

3.注意表达程度及心理

考生在语言表达时,要根据表达的内容正确选用词语。

如: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更”字用得准确,写出了诗人越靠近家乡,越是担心家里的变故超乎想象的惶恐心理。

4.注意词语运用符合规范

词语的使用要符合现代汉语语法的规范,注意语法成分的相互搭配。

如:

竞争,本该是推动人类文明与社会进步的步伐,却被一些盲目无知的人误解成了尔虞我诈、损人利己。

“步伐”与前面的“推动……社会进步”不搭配,可改为“车轮”。

另外,语言表达准确,有时还需要考虑语体等方面的要求。

[针对训练]

1.下列语句中,表达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

A.不久前落幕的“上交会”上,来了一群重量级“服务生”——为了让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的专业观众沟通无障碍,十来个教授级专业译员坐镇会场。

B.《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虽然要求子女常看望问候父母,也规定了单位应保障赡养人探亲休假的权利。

C.沪语文化在多个文学艺术领域出现复苏迹象,这一现象引发了文化界的普遍关注。

D.为什么对于这种浪费资源的现象至今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呢?

解析:

选C A项,“15个”产生修饰歧义;B项,属于关联词语搭配不当,句中的“虽然”一词与其后的“也”搭配不当,应改为“不仅……也”;D项,属于成分赘余,应该去掉句中的“对于”一词。

2.对下面这段文字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时间怀有一种公平的道义,对它所拿去的,它会给我们别的补偿。

它夺去了我们肢体和精神的灵活,却给予我们宁静和安详。

A.无所谓浪费时间

B.耽误的时间可以得到补偿

C.不具有灵活肢体和精神的人能获得安宁

D.晚年的宁静可以使青春活力的消失得到补偿

解析:

选D 这段话的中心句是“时间怀有一种公平的道义”,有失必有得。

第二句话从“肢体和精神的灵活”到“宁静和安详”的变化过程对应的是我们从年轻到老去的过程,由此可知D项正确。

3.下面这则文稿在表达上有四处不准确,请找出并加以改正。

通 告

①为提高电话网的通信能力,我公司将对辖区内电话局的交换机进行升级改造,现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②将有关事项宣告如下:

③敝公司将于2018年5月10日20时至11日8时施工,在此期间会影响青山区电话用户的正常通话。

交换机升级后,④用户原有的一些业务功能(如闹铃、呼叫转移等)需要重新设定;热线和呼出限制的设置方法也有变化。

⑤如有疑问,欢迎提出。

本公司客服电话:

××××××××。

⑥对工程施工给贵用户造成的不便,我们深表歉意。

请予理解和支持。

天网通信有限公司青山分公司

2018年5月7日

答:

解析:

这是一则“通告”,②句中用“宣告”不恰当,应改为“通告”;③句中的“敝”是谦辞,通告是客观地通知,不带有谦恭语气,应改为“本”;⑤句中用“提出”不恰当,有疑问,应该询问,不应该提出,应改为“垂询”;⑥句中“贵用户”是有明确对象时使用的敬称,这则通告是面对广大的普通用户,用“您”即可。

参考答案:

②“宣告”改为“通告”;③“敝”改为“本”;⑤“提出”改为“垂询”;⑥“贵用户”改为“您”。

三、逻辑推断解题“3步骤”

[典例示范]

(2017·全国卷Ⅰ)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5分)

高考之后,我们将面临大学专业的选择问题。

如果有机会,我要选择工科方面的专业,因为只有学了工科才能激发强烈的好奇心,培养探索未知事物的兴趣,而有了浓厚的兴趣,必将取得好成绩,毕业后也就一定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要。

①不是只有学了工科才能激发好奇心。

[技法演示]

第一步:

读文本,明大意。

文段主要讲了两大层次,一是大学专业选择与好奇心、兴趣的关系,二是兴趣与成绩、适应社会的关系。

第二步:

看例句,定方式。

参考“不是只有学了工科才能激发好奇心”的方式。

第三步:

明错误,巧推导。

通过①处的修改,可以看出原文在表述时犯了过于绝对的逻辑错误。

因此在分析错误时一定要关注推论绝对化的其他表述。

文本除了①外,给出的语料中的“有了浓厚的兴趣,必将取得好成绩”“毕业后也就一定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要”两个推断也犯了说法过于绝对的错误。

找到问题之处,还要参照例句方式组织答案,从否定角度说明“兴趣与成绩、适应社会的需要”之间存在的或然关系。

[参考答案] ②不是有兴趣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绩。

③不是成绩好就一定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要。

[失误警示]

逻辑推断题虽然得分不难,得满分者也不在少数,但仍有部分考生因为以下3类失误而遗憾丢分。

(下面仍以上面“2017·全国卷Ⅰ”为例加以分析展示)

附[评分细则]

写出一处给2分,写出两处给5分。

意思对即可。

1.文中“必将”“一定”过于绝对,表述为“不是”“不一定”“未必”等,明确或然关系;同时具有对应逻辑关系的完整、准确表述(兴趣——成绩,成绩——适应社会),给5分。

2.一处正确,另一处能用“不一定”“未必”等表达或然关系,但有结论无前提的,给4分。

失误点1 逻辑关系不对应

问题答案

阅卷评点

上面答案虽表明了或然(非绝对)关系,但逻辑关系不对应,只能给3分。

失误点2 有结论无前提,逻辑不完整

问题答案

阅卷评点

上面错答表明了或然关系,但只有结论,逻辑不完整,即直接将“必将”“一定”改为“不一定”“未必”等,给2分。

失误点3 推理角度与要求相悖

问题答案

阅卷评点

上面错答包含或然之意,但从肯定角度强调“可能”“有更大的机会”等,且有相应逻辑关系表述,给1分。

[针对训练]

1.(2017·全国卷Ⅱ)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云南的“思茅市”改成“普洱市”,四川的“南坪县”更名为“九寨沟县”后,城市的知名度都有了很大提高,经济有了较快发展,可见,更名必然带来城市经济的发展。

我市的名字不够响亮,这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经济发展。

如果更名,就一定会带来我市的经济腾飞,因此,更名的事要尽快提到日程上来。

①更名并不一定能带来城市的发展。

解析:

题干要求指出文段推断存在的问题,在分析时要从逻辑关系的角度切入,要特别注意一些条件或结论过于绝对、武断的推断,如“我市的名字不够响亮,这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经济发展”中的“严重”,用词程度太深;“如果更名,就一定会带来我市的经济腾飞”错,“经济腾飞”需要很多条件,不是简单改名就能实现的,原文推理的条件不充足。

参考答案:

②城市名字不够响亮并不一定会严重影响经济发展。

 ③更名并不一定会带来经济腾飞。

2.(2017·全国卷Ⅲ)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爆竹声声除旧岁”,说的是欢度春节时的传统习俗。

春节燃放烟花爆竹虽然喜庆,但会带来空气、噪声等环境污染问题,还可能引发火灾,一旦引发火灾,势必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

现在很多城市已经限制燃放,这样就可以避免发生火灾,而且只要限制燃放,就能避免环境污染,让空气新鲜、环境优美。

①火灾不一定会造成人身伤亡。

解析:

本题给出的文段主要介绍春节燃放烟花爆竹的危害问题,从给出的示例可以看出,“火灾不一定会造成人身伤亡”是对语段中“一旦引发火灾,势必造成人身伤亡”这一推断的否定。

分析语段的后文,还有两处结论说法太过绝对,比如“现在很多城市已经限制燃放,这样就可以避免发生火灾”“只要限制燃放,就能避免环境污染”,从示例的语气和句式结构角度分析,②③两处空格可以分别写成“限制燃放烟花爆竹并不一定能避免火灾的发生”“不是限制燃放烟花爆竹就能避免环境污染”。

参考答案:

②限制燃放烟花爆竹并不一定能避免火灾的发生。

 ③不是限制燃放烟花爆竹就能避免环境污染。

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5分)

在这个世界上,只要不断地学习,就一定能够忍受生活中的各种不如意,最终能够实现自己远大的目标,华为总裁任正非、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就是这样,只要现在拿起书本认真学习、能够忍受生活的各种不如意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所以只要现在行动起来,就能够心想事成。

①不断地学习未必就能够忍受生活中的各种不如意。

参考答案:

②认真学习、能够忍受生活中的各种不如意未必就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

③现在行动起来未必就能心想事成。

2.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5分)

结果与过程相比,过程有思考、体验、感悟而结果没有,所以结果显得微不足道,因此做任何事情都要注重过程,而现在的孩子因为家长已经预备好了他们的教育路线图,所以他们没有了任何的个人思考、没有任何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只是被动地按照家长安排,已经完全丧失了思考力和判断力,他们未来的生活一定是一事无成的。

①结果未必就没有思考、体验和感悟,也未必就微不足道。

参考答案:

②孩子的教育路线图被家长预备好了,孩子未必就没有个人的思考、主动性和参与性。

③按照家长的安排,孩子未必就完全丧失思考力和判断力,未来未必就一事无成。

3.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5分)

人生是一种大境界,不必强求所有的局部都是完美的,只要这样,就能够洒脱、没有抱怨,人生的旅途中,并非所有的蓓蕾都会开放,所以只要我们有宽广的胸怀和开朗的性格,就能够过上快乐如意的生活,只要有快乐如意的生活,就能够有人生的大境界。

①不强求所有局部都是完美的未必就能够洒脱、没有抱怨。

参考答案:

②我们有宽广的胸怀和开朗的性格未必就能够过上快乐如意的生活。

③有快乐如意的生活未必就能够有人生的大境界。

4.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5分)

因为环境就是民生,所以我们要保证青山绿水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没有被破坏,哪怕是经济不发展,也要保证青山绿水常在,事实也证明了这点,只要我们实行严格的制度,就能够保证环境不被破坏,只要环境不被破坏,我们就能够让子孙后代过上幸福的生活。

①保护青山绿水与经济发展不是你死我活的斗争。

参考答案:

②实行严格的制度未必就能够保证环境不被破坏。

③环境不破坏未必就能够让子孙后代过上幸福的生活。

5.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5分)

旅游业涉及旅行社、交通公司、旅馆饭店、景点等各行各业,但只要旅游业的从业人员以诚信为本,那么人人都会出门旅游,旅游业就能够飞速发展,如果旅游景点不把工作重心放到游客利益上,那么这个旅游景点就不会再有回头客,所以说一个旅游景点是否能飞速发展取决于回头客的多寡。

①旅游业的从业人员都以诚信为本也未必人人都会出门旅游。

参考答案:

②旅游景点不把工作重心放到游客利益上未必就没有回头客。

③一个旅游景点是否能飞速发展不完全取决于回头客的多寡。

6.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5分)

一个新词语能够流行起来,是因为这个词语唤起了这个时代所有人的心理共鸣,特别是在“互联网+”的语境下,每一个流行语都能全方位地体现整个时代的特征,只要我们关注流行语,就一定能够把握好时代的脉搏。

①一个新词语能够流行未必是因为其能唤起这个时代所有人的心理共鸣。

参考答案:

②每一个流行语未必都能全方位地体现整个时代的特征。

③关注流行语未必就一定能够把握好时代的脉搏。

7.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5分)

清华大学回复今年某位高考考生的“人生实苦,但请你足够相信”成为时下的流行语,这话打动人,是因为它诠释了一个道理,只要能够吃苦,你就能够在阶层流动中重构自己的坐标,因此我们要学会吃苦,只要敢于吃苦,就能够在社会分化中得到命运的回报,只要在社会中得到命运的回报,我们就一定能够考上清华大学。

①能够吃苦未必就能够在阶层流动中重构自己的坐标。

参考答案:

②敢于吃苦未必就能够在社会分化中得到命运的回报。

③在社会中得到命运的回报我们未必就一定能够考上清华大学。

8.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5分)

只要生活态度不好,就一定会让我们陷入难以解脱的困境;如果要完全避免这些我们自己都难以解脱的困境,就只能用阳光的心态面对生活;如果我们不能时时刻刻用阳光的心态面对生活,那么我们的生活就会陷入暗黑的状态,整个人生都会处于极度的悲伤之中。

①生活态度不好未必一定会让我们陷入难以解脱的困境。

参考答案:

②用阳光的心态面对生活未必就能完全避免我们难以解脱的困境。

③不能时时刻刻用阳光的心态面对生活未必就让我们陷入暗黑和极度的悲伤中。

9.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5分)

共享单车使用便捷,能够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低碳环保。

因此,只要大力推广共享单车经营模式,就能从根本上解决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的问题。

而且,推广共享单车可以根除机动车排出废气造成的环境污染;所以,随着共享单车的逐渐普及,城市人口的就业压力也就能得到解决。

①推广共享单车未必就能从根本上解决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的问题。

参考答案:

②推广共享单车未必就能根除机动车排出废气造成的环境污染。

③共享单车的普及未必就能解决城市人口的就业压力。

10.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5分)

越来越多的人因为频发的雾霾,永久地离开所居住的城市,而且这些人中间很多还是城市的精英。

可见,要让城市可持续发展,首要任务是根除雾霾之害。

若不能彻底控制雾霾,就吸纳不了优秀人才,就不能提高当下城市化质量。

①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未必就是根除雾霾。

参考答案:

②彻底控制雾霾未必就能吸纳得了优秀人才(或“吸纳优秀人才未必要彻底控制雾霾”)。

③提高当下城市化质量也未必单靠控制雾霾。

1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5分)

人口的无序过快增长给北京带来了顽疾——“大城市病”。

破解北京大城市病的出路在于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过程中不断优化人口结构。

如果经济、法律、行政等多种手段并用,就一定能够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

发展理念一转变,一些产业就会疏解出北京;产业转移了,相应的从业人员就会随着产业的转移而转移;人口结构优化了,北京的“大城市病”自然就消除了。

①多种手段并用并不意味着能够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

参考答案:

②发展理念转变并不意味着一些产业会疏解出北京。

③人口结构优化并不意味着能消除北京的“大城市病”。

12.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5分)

当网络已经成为未成年人的一种生活方式时,与之伴生的,必然是沉迷网络、沉迷网游。

国务院法制办《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送审稿引入“网游宵禁”制度,这必然能够有效减少未成年人玩游戏的时间,从而确保未成年人正常的休息。

一旦从源头上减少了未成年人的游戏时间,再加上家长的教育引导,就必然能够管住孩子沉迷网络。

①“网游宵禁”制度未必能够减少未成年人玩游戏的时间。

参考答案:

②“网游宵禁”制度未必能够确保未成年人正常的休息。

③减少游戏时间和教育引导未必能够管住孩子沉迷网络。

13.阅读下边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

(5分)

朵。

”百合深深地扎根,努力地吸收水分和阳光,终于结出

八舌地嘲讽道:

“你别费力气了,即使你真的能开花,在这

百合说:

“我会开花,____________。

”有一天,百合终于开花了,那洁白成为断崖上最美丽的颜色。

(1)请在横线处补写一句话。

要求:

①既能回应野草的嘲讽,又能表现百合坚定的信念;②不少于20字,不多于25字。

(2分)

答: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补写内容要紧扣上下文及提示语。

答案按照提示语分为两部分,首先要回应“野草”的嘲讽“没人欣赏”,其次要体现“百合坚定的信念”。

整个语句实际上是要体现百合“开花”的价值。

参考答案:

无须别人欣赏,我一定要用花朵证明自己与众不同

(2)文中①②③④⑤⑥处,有三处多余,这三处是       。

(3分)

解析: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②中的“小百合”前文已经出现,应承前省略。

③“内在的”与“心里”语意重复。

⑥“偏僻的”与“荒郊野外”语意重复。

参考答案:

②③⑥

14.为使下面的语段简明顺畅,必须删去的画线词语的序号是    。

(4分)

2016~2017年度,我校将扩大招生规模,由原来的22个教学班增加到28个。

我校的教室本已①十分②严重不足,因此急需新建教室。

现在,虽然我们已多方③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