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下第一单元备课.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347644 上传时间:2022-11-30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5.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语文下第一单元备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二年级语文下第一单元备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二年级语文下第一单元备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二年级语文下第一单元备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二年级语文下第一单元备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年级语文下第一单元备课.docx

《二年级语文下第一单元备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语文下第一单元备课.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年级语文下第一单元备课.docx

二年级语文下第一单元备课

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年级:

二年级科目:

语文主备人:

教材分析:

这一单元以“春天里的发现”为主题。

本组教材引导学生感受春天,激励学生走进春天,去发现春天的特征,去探索春天的奥秘。

《找春天》是一篇优美的散文,通过孩子们找春天这条线索,感受到春天是慢慢地慢慢地来到人间的,小草是春天的眉毛,野花是春天的眼睛,树木上的嫩芽是春天的音符。

春天在柳枝上当秋千,在风筝尾巴上摇,在喜鹊、杜鹃嘴里笑,在桃花、杏花枝头笑。

用了许多拟人的手法,让小朋友读起来爱不释手。

《古诗两首》描写春天的诗。

《草》表现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宿新市徐公店》描绘的是诗人住在新市徐公店所见的生机勃勃的暮春景色。

《笋芽》是一篇富有诗意的散文,用拟人的手法描写了笋芽儿在生长过程中得到了春雨、春雷、妈妈和太阳公公的关爱,使得他茁壮成长。

《小鹿的玫瑰花》描写了小鹿因跌伤脚而未看到盛开的玫瑰花,但这些玫瑰花却美化了环境,为他人创造了美好的生活,自己也体验到了快乐。

故事生动有趣,能给读者留下深深的思考。

《语文园地一》包括“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展示台”三个栏目。

本册新增添了“宽带网”一栏目,它是本组学习的进一步拓展与延伸,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从各种途径,包括亲自观察、利用图书与电脑网络等搜集与本组学习内容相关的信息资料的能力。

教学目标:

1.认识47个生字,会写39个生字。

要求认识的字能读准字音,结合词句了解意思。

要求会写的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意思,正确书写,练习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运用,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段。

3.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能继续使用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查字典,提高独立识字的能力。

4.培养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了解春天的特点,感受春天的美丽。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5.能阅读浅显的课外读物,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主动积累词语,并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6.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增强愿意与人交流的意识,认真听别人讲话,能听懂主要内容。

说话时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有表达的自信心,能就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

7.对写话有兴趣,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

在写话中学习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和认识事物的能力。

2.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注重培养学生在阅读中积累、感悟、运用的能力。

3.使学生了解春天的特点,感受春天的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培养学生用普通话自然大方、有礼貌的与别人交谈,有表达的自信心,对感兴趣的话题能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

难点:

1.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和认识事物的能力。

2.指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句段。

具体课时安排:

13——15课时

 

课时教学设计

备课时间:

2月17日上课时间:

主备人:

刘延君

教学内容:

教材1—4页(1找春天)

教材分析:

作者用细腻清新的笔触点染了一幅生机勃勃、绚丽多姿的春景图。

从探头的小草、早开的野花、解冻的小溪、飘摇的风筝等景物中我们随处可见春姑娘娇羞、活泼的身姿。

文章图文并茂,语言优美,充满儿童情趣和文学色彩,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孩子们对寻找春天有着美好的愿望,以前又接触过描写春天的文章,积累了一些好词佳句。

课前,教师可带领学生走进自然,亲身体验自然的变化,进一步丰富内心感受。

课上图文结合引导学生在反复读文中品味美感,积累语言。

课后扩展知识,进行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会认9个生字,会写9个字。

积累描写春天的词语、句子。

2、过程与方法: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春天的美景,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去的情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热爱春天的情感,调动学生主动去观察、发现。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识记生字,积累词语,感情朗读。

教学难点:

体会春光的美好,体验投身大自然的情趣,养成主动观察发现的习惯。

教(学)具准备:

教师:

生字词卡片;课文插图或课件;音乐磁带《春天在哪里》。

学生:

课前观察春天里事物的变化,搜集有关春天的文字和图片资料。

课前预习:

1.给下面加框的字注上拼音,并给加框的生字再组一词(写在旁边)

害羞遮遮掩掩探头嫩芽音符触摸

柳树喜鹊杜鹃

2.从课文中把这些生词圈出来,并划分段落(没有相同词语圈单个生字,写到旁边)

3.请把自己读的好的生字词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4.请把课文大声朗读三遍。

(认真完成朗读训练)

要求:

读正确、流利、读出自己的感受。

家长签字:

5.读完课文,请选择自己认为比较好的句子请写在下面横线上。

6.春天来了,你周围肯定有很多变化,请画一幅描写春天的图画。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复备)

第一课时

(一)古诗引入

出示古诗《早春》,老师范读或由会读的同学朗读,再说说早春的特点。

春天刚刚到来的时候,脚步轻轻,若隐若现,羞羞答答,躲躲藏藏。

我们必须留心观察,才会发现春天的踪迹。

当我们发现春天的时候,心里一定会荡起一阵惊喜,体验到发现的快乐。

让我们先读读课文,看看文中的小朋友在春天里发现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想办法记住生字。

2.在小组里由组长带领大家学习自己不认识的生字,注意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3.小组派代表汇报本组认识的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创设情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复备)

 

(四)配乐朗读,读出感情

播放轻音乐,创造想象的氛围。

教师与学生一起的轻音乐声中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2、你感受到“我们几个孩子”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找春天的呢?

再带着这个问题读“我们几个孩子,脱掉棉袄,冲出家门,奔向田野,去寻找春天”,体会作者急切、向往、激动的心情,感悟“冲出、奔向”等词语。

3、.你从“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这个句子中能体会到什么?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自由说说初春的特点,从而体会课题中的“找”字,体会课文表达的发现的乐趣。

4.作者找到的春天是怎样的?

带着这个问题反复读课文,从找春天的过程中感悟春天,体会找春天的乐趣,体验发现的快乐。

体会课文语言的美感和蕴含其中的感情。

 

二、指导写字,完成课后练习“找找说说”

1.重点指导“溪、摇、躲、解”四个字。

注意提示和范写容易写错的笔画和部件。

 

三、选读课文,自主积累,练习背诵

 

(三)再读课文,感知发现

自读或小组合作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读后说说课文中的小朋友发现了什么。

 

一、朗读感悟课文。

1、交流自已课后找春天的情况。

 

5.带着欣喜的心情读课文最后一段,体会找到春天的欣喜与激动。

 

2.采取同桌合作学习的形式,完成“找找说说”的练习。

1.展示读自己认为最美的句子或段落,说说自己读后的体会。

2.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兔子、段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积累。

可以读读背背,可以读读抄抄,也可以试着默写。

然后让部分学生展示交流自己积累的词句或段落。

3.练习背诵课文。

四、迁移运用,拓展想象

1.画出自己在春天里的发现,然后写一句话。

2.齐唱《春天在哪里》的歌曲,在想象中结束教学。

在悠扬的乐曲中,在美丽的画面中,在老师的激情导入中,就能感受到春光的美好。

板书设计:

1、找春天

      看到了    小草、野花、树木

找    

听到了    小溪、喜鹊、杜鹃

春    

闻到了    花香、春的气息

                   触到了    荡秋千、摇啊摇

教学反思:

当堂检测:

一、看拼音写词语。

tuōxià  jiědòng xīshuǐ  miányī tàntóu   yáotóu   yěhuā   duǒcáng  

(    )(    )(    )(    )(    )(     )(    )(    )

二、按课文内容填空。

1、春天来了!

我们几个孩子,_______棉袄,________家门,________田野,去_______春天。

春天像个___________________,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我们________地找啊,找啊。

2、小草从地下_______________,那是春天的_________吧?

________________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________吧?

树木_____________嫩芽,那是春天的________吧?

_________的小溪______________,那是春天的_________吧?

3、春天来了!

我们______到了她,我们______到了她,我们______到了她,我们______到了她。

她在柳枝上_________,在风筝尾巴上_________;她在喜鹊、杜鹃__________,在桃花、杏花__________……

 

课时教学设计

备课时间:

2月17日上课时间:

主备人:

刘延君

教学内容:

教材5—7页(2古诗两首)

教材分析:

本课是由《草》和《宿新市徐公店》两首古诗组成。

两首诗都是描写春天的绝句,诗句意境优美,语言清新明丽。

其中《草》情景交融,重在咏物抒怀,是就荣枯生发,极力表现草的顽强生命力。

《宿新市徐公店》动静结合,人与景辉映成趣,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教学中要图文结合,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诵中生情,吟中入境,充分感受古诗独特的音韵美和节奏美,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逐步形成文化积淀。

二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古诗积累,对这两首古诗也不太陌生,教师要挖掘学生潜在的学习优势,引导自读自悟,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会认7个生字,会写9个字。

 2、过程与方法: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想象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快乐。

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有背诵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学习重点:

有感情地诵读诗句。

学习难点:

感受诗歌表达的真挚感情。

教(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

生字卡片、相关图片、音乐磁带

学生准备:

查找诗人的相关资料

课前预习:

1.给下面加框的字注上拼音,并给加框的生字再组一词(写在旁边)

枯萎住宿姓徐篱笆疏远追求未来

2.从课文中把这些生字圈出来,并划分段落(把组的词语写到旁边)

3.请把自己读的好的生字词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4.请把古诗大声朗读三遍。

(认真完成朗读训练)

要求:

读正确、流利、读出自己的感受。

家长签字:

5.资料:

白居易是唐代的大诗人。

他写的《草》的时候才16岁。

《草》这首诗原来的题目是《赋得古原草送别》。

原诗的后边还有下面的内容呢!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6.请选择其中一首古诗,画出自己想象的情景。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复备)

第一课时

朗读导入自主识字

1.小朋友,去年春天,我们学过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你们还记得吗?

2.今天我们又要学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谁会读?

(出示“我会读”图标)。

⒊看来,我们要先认识了生字,才能读好。

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生字卡片,拼一拼,读一读,看谁能把这些字读正确。

⒋下面我们来开火车,看同学们能不能读得又快又准。

朗读感悟识字写字(第一首)

⒈我们先来学习第一首,谁想读给大家听听?

⒉小朋友,你从他们的朗读中听到了什么?

①我听你读出了小草的顽强的生命力②我听到了一大片一大片繁茂的小草③你把春天里的小草读得多么生机勃勃

 

⒈争先恐后地背诵《春晓》《春居》。

 

⒉小组合作试读《古诗两首》,个别字音读错,如,把“疏”读成了熟字“流”。

“荣”读音错。

⒊拼拼读读,读错的字师生共同纠正,读准字音。

 

⒋看生字卡片开火车读。

 

⒈几个学生分别试读。

 

⒉①听出了这首诗描写的是春天的草。

②小草很顽强③我一边听一边看插图,我感觉这幅图画的是春天的小草,又多又美……

 

 

主要让学生互相帮助纠正。

 

教师注意抓住重点指导,指导要落实。

 

用字卡帮助纠正读错的字。

引导通过读和图来感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复备)

呀……

⒊同学们,让我们把这首诗多读几遍,一边读一边想诗句的意思。

⒋我们读了这么多遍了,谁能把这首诗的意思说一说,可以一个同学说,也可以几个伙伴一起说,互相补充。

 ⒌这首诗写得真美呀,同学们,我们再一起来读读,让我们在朗读中表达出我们的感受!

⒍(出示“读读背背”图标)小朋友,我们一起来试着背一背吧,你准行的!

⒎板书:

“枯、荣”。

这两个字藏着小秘密,你发现了吗?

 ⒏指导写“枯、荣”:

写“枯、荣”这两个字时候,要注意“枯”写得左窄右宽,“荣”要写得上短下长。

⒐提醒怎么记住“烧”字,写时要注意什么。

⒑谁知道这首诗的诗人是谁?

谁还知道得更多?

⒒补充小结。

第二课时

朗读感悟随文识字写字(学第二首古诗)

⒈上节课我们学了生字和第一首古诗,老师先检查一下大家还认不认识这些生字,注意,下面我们进行生字抢读比赛,谁第一个读出生字,我就把字卡给他。

⒉小朋友们把生字掌握得很好,《草》这首古诗还会背吗?

⒊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第二首古诗,请大家一起读第二首古诗的题目。

⒋大家还记得写《小池》的南宋诗人杨万里吗?

这首诗也是杨万里写的。

大家先看看这首诗的插图,比一比,看和我们在第一课里看到的春天有没有不同?

⒌同学们真会观察,第一课是春天刚刚来,这一课却是春天就要结束了。

我们来读读课文,来感受感受这春末的美好景色。

⒍这首诗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图画,这是诗人住在新市徐公店时看到的,大家再自由朗读这首诗,然后把你看到的图画给我们描绘描绘。

⒎小朋友们,你们喜爱这图画吗?

⒏同学们,把你们的喜爱之情尽情地读出来吧!

⒐小朋友们,我们再美美地把这首诗读一读,好吗?

10.有趣而生动的画面啊,听了同学们的朗读,仿佛我们回到了一千多年前的那个春天的日子里,我们在和图中的那个小朋友一同捉蝴蝶,一起做游戏!

小朋友,我们一起再用喜爱的语气读好这首优美的诗吧!

11.做个游戏,老师发五张字卡给你们,宿、徐、篱、疏、未,老师读一个字,你们在桌上摆一个字,

12.真能干,都摆对了。

下面我们来看看这节课要写哪些字。

(出示图标“我会写”)我们把这课要写的字写好!

同学们,你们认为哪些字不好写?

13.解边范写:

未:

注意第一横短,第二横长,竖要写在竖中线上,整个字在田字格中间摆端正。

14.我们自己观察“追、徐、菜、店、宿”,说说书写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15.的同学试着把这首诗背一背吧。

扩展练习

⒈扩展练习:

(出示“我会编”)我们可以通过插图想一想这个追蝴蝶的小朋友追到蝴蝶了吗?

如果追到了,他又会做什么?

如果没追到,他还追不追呢?

我们分组来编个追蝴蝶的故事吧!

⒉展示

(出示“展示台”)

⒊反复读:

齐读、男女轮读、接力读。

⒋①我不明白“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的意思。

②我知道,我爸爸给我讲过,就是说:

原野上的野草很茂盛,每年秋天枯萎以后到春天又会长得十分繁茂。

⒌师生一起充满感情地朗读。

⒍学生试背、齐背。

⒎①两个字都有“木”,②说明与植物有关,(师:

在这指草的生长状况。

)③这两个字中的“木”是不一样的,“枯”字中的“木”在左边,最后的捺变成了点。

“荣”字中的“木”在下边。

④这两个字在诗里的意思还正好相反呢,一个是“枯萎”的意思,一个是“茂盛”的意思。

⒏学生在书上的田字格里各写两个。

⒐①春晓的晓换偏旁。

②注意写好斜勾。

③书空。

⒑学生读我知道中的介绍。

自由说自己了解的关于诗人和这首诗的事情。

⒈教师快速出示字卡,学生抢读,评出优胜者。

⒉背诵《草》。

⒊读“宿新市徐公店”。

⒋①第一课里我们看到的是春天刚刚来到的时候,小草才从地下探出头来,②野花才开了一朵两朵③在这首诗的图上,我看到树上的叶子都多起来了,地上的花也多起来了。

⒌齐读。

⒍自由读,互相补充说(教师引导)一截稀疏的篱笆旁边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树上的花已经落了,但树叶还没有长得茂盛浓密。

一个孩子奔跑着追逐翩翩起舞的黄蝴蝶,这蝴蝶飞入金黄色的菜花丛中怎么也找不到了。

⒎我们喜爱,我们想自己试着有感情地朗读《宿新市徐公店》。

⒏三小组有感情地朗读。

 

 

⒐学生自由组合练读,自由展示朗读,边读边悟边说边评①他读出了春天的美!

②他读出了儿童的“急”!

③他读出了“飞入菜花无处寻”的失望……

10.注地听。

齐读。

 

 

 

11.先恐后地合作摆字卡。

 

 

 

12.字很简单,但是容易写错。

 

 

写两个。

 

 

 

据以前的经验说。

 

 

背诵。

 

小组合作编故事。

 

 

 

 

 

组内展示,全班展示。

 

教师相机插话指导。

 

 

 

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整体感知诗的意境,受到美的熏陶

 

发散思维,想象练说

板书设计:

一岁一     枯       烧不尽

荣       吹又生

宿新市徐公店

情     喜爱

画:

篱落、一径、枝头     (静)

画      追入

儿童黄蝶菜花     (动)

意 色:

黄(绿)(黄)

教学反思:

当堂检测:

一、填空。

离离__________,一岁一__________。

野火__________,春风__________。

篱落疏疏一径深,__________。

__________。

飞入__________无处寻。

二、按课文内容填空。

1、这两首诗都是描写 ______季景色的。

2、《草》是 ____朝大诗人________写的,诗中“__________, __________ 。

”句最为有名,它描写了草顽强的生命力。

诗中还有一对反义词,分别是_____和______。

3、《宿新市徐公店》描写了 ______种景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诗中最有意思的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默写《宿新市徐公店》。

课时教学设计

备课时间:

2月17日上课时间:

主备人:

刘延君

教学内容:

教材8—11页(3笋芽儿)

教材分析:

这篇童话散文采用拟人化的写法绘声绘色地描写了笋芽儿成长的过程。

文章语言精美,角色鲜明,富有童趣。

稚嫩的笋芽儿,温柔的春雨姑娘,大嗓门的雷公公和慈爱的竹妈妈,在作者的妙笔下活灵活现。

由于孩子们对笋芽儿的知识了解不多,课前师生可共同搜集一些相关的音像和图片资料,以弥补学习资源的不足。

教学中教师还要创设情境,以读带问,以情促思,通过读读、说说、演演、评评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培养自能读书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会认14个生字,会写9个字。

2、过程与方法: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笋芽儿对春光的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爱读科学童话故事,能从童话故事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

 

教学重难点:

学习重点:

识记生字,读好不同角色的语气。

学习难点:

体会童话中蕴涵的意义。

教(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

生字卡片;笋芽儿、竹子的音像资料或图片;投影仪。

学生准备:

了解笋的常识。

课前预习:

1.给下面加框的字注上拼音,并给加框的生字再组一词(写在旁边)

笋芽呼唤揉眼睛懒腰仍然漆黑撒娇

轰隆隆雷声敲门嗓音

2.从课文中把这些生词圈出来,并划分段落(没有相同词语圈单个生字,写到旁边)

3.请把自己读的好的生字词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4.请把课文大声朗读三遍。

(认真完成朗读训练)

要求:

读正确、流利、读出自己的感受。

家长签字:

5.课文中共出现了哪几个人物?

你最喜欢哪个?

为什么?

6.笋芽儿终于钻出了地面,她看到了什么?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复备)

一、激趣引入:

1、读课题:

“笋芽儿”是什么样儿的?

2、出示挂图观察学生练习口头描述笋芽儿的样子。

3、引入课文学习,知道这是一篇科学童话故事。

二、初读课文,检查学生自己识字的情况:

1、出示挂图学生观察,教师范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学生练习口头描述笋芽儿的样子。

 

2、学生自己读课文,碰到难记的生字多读几遍。

 

直观的图画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有助于学生感性认识的形成。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复备)

3、检查自学情况:

(1)教师出示生字卡,指名认读。

(2)学生说说自己记住了哪些生字?

 

4、练习写字:

(1)连词书写,不能写成AABB式;

(2) 指导带有口字旁的几个字的写法;

(3) 指名书写“唤”,师生共同评价修改:

三、深入朗读,感悟课文,体会情感;

1、出示挂图观察,了解笋芽儿生长过程;

 

3、深入感悟:

(1) 你喜欢笋芽儿吗?

为什么?

(2) 在你成长的过程中,得到过哪些关心和爱护?

四、拓展运用练习:

(选择使用)

1、摘抄课外读物中描写美好春光的词语或句子,熟读成诵,然后交流;

(可以从图画认识“笋”;

动作认识理解“揉一揉、扭动、向上钻、爱抚”;

读书上带有生字的句子,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识字;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忆生字。

(3)学生自己小声读一遍课文。

 

(4)学生练习书写;

(5)抄写要求积累的词语;

 

2、学生分组学习交流,有感情朗读课文:

(1) 分学习小组读课文,然后讨论:

笋芽儿的生长过程是怎样的?

(2) 讨论后推选同学在全班交流;(撒娇——钻出地面——长成健壮的竹子)

(3)  交流:

你们从笋芽儿的生长过程中体会到什么?

(4)  有感情朗读课文:

(1、2自然段应柔和、轻声,3自然段声音稍大、急促、粗重,最后两个自然段应读得响亮、自豪、欣喜。

指名读,评价;

小组间竞赛读;

 

2、学生仿照例子,按课文内容编写儿歌:

“春雨淅沥沥,淅沥沥,

小草呀,快钻出来!

快钻出来!

春风笑盈盈,笑盈盈,

小鸟说:

“我要给您唱歌!

我要给您跳舞!

板书设计:

3.笋芽儿

             帮     努

                   助        力

                 醒     钻     成竹

教学反思:

当堂检测:

一、看拼音写词语。

shāngāng   shìjiè    sǔnyá    hǎnjiào   hūhuàn

(      )(      )(      )(      )(     )

二、按课文内容填空。

1、笋芽儿被叫醒了。

她(     )眼睛,(     )懒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