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德全早教方案22岁半.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347053 上传时间:2022-11-30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3.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冯德全早教方案22岁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冯德全早教方案22岁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冯德全早教方案22岁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冯德全早教方案22岁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冯德全早教方案22岁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冯德全早教方案22岁半.docx

《冯德全早教方案22岁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冯德全早教方案22岁半.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冯德全早教方案22岁半.docx

冯德全早教方案22岁半

2岁~2岁半宝宝发展目标

1.能说几首完整的短儿歌,听故事后会复述简单的情节;会说简单的礼貌用语,能认读一些简单的汉字。

2.了解气候、时间的变化,认识并掌握一些日常生活用品。

3.发展肢体动作的协调性、平衡性,使跳、跑、攀、爬、投掷等运动技能及身体控制能力逐步得到提高。

4.理解“一样多”“相同”“相等”的概念,认识和分辨三角形、正方形、圆形,认识并能点数1~6。

5.学会唱音域1~5的歌曲,初步掌握2/4、3/4拍的节奏,并能随着音乐即兴表演动作。

6.能分辨红、绿、蓝、黄、黑、白等基本色;学会简单的添画、点画、印章画,会画直线、横线;掌握搓、压、团等玩橡皮泥的技巧,会简单的手工折纸。

提示二智慧妈妈提示

1.2岁~2岁半的宝宝已经能独立行走了,这时家长应多让宝宝进行一些从高处往下跳、平地跳远、自由追逐、攀登及平衡运动,这样可以进一步发展宝宝全身肢体动作的协调性,促进宝宝体格健康发展。

2.宝宝现在已经对外界的事物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家长应多带宝宝接触社会,扩大视野;多带宝宝到公园、绿地、河边等有益身体健康的环境中,丰富宝宝的生活内容,让宝宝感受外部世界的多姿多彩。

3.利用宝宝有强烈的自主意识和动手愿望的有利时机,为宝宝提供可锻炼大脑、发展动手能力的益智玩具,如积木、拼图、橡皮泥、球类等,并和宝宝一起玩,以发展良好的亲子关系。

4.在日常生活中因地制宜地创设学习环境,时时处处为宝宝打开知识的门窗,激发宝宝的求知欲望,培养宝宝的联想、思维和分析能力,使宝宝更聪明、更可爱。

2岁~2岁半宝宝语言活动目标

(1)能说出自己的姓名、年龄、性别,能介绍爸爸、妈妈的姓名。

(2)会看图片,并能说出图片上的内容,知道日常生活中一些物品的名称及用途。

(3)会说4首~5首完整的儿歌,并能背诵,还能在成人指导下模仿表演儿歌中的动作。

(4)能够听懂故事,掌握故事中的简单词汇,会用礼貌用语。

(5)能在成人指导下认读简单的汉字及英语单词,并能复述故事的主要内容。

(6)识字:

蜜蜂、手、拍、摆、藏、白花花、洗手、干净、指甲、长、细菌、萝卜、青菜、健康、蔬菜、睡觉、公公、婆婆、花儿、森林、天空、滚、跳、跑、飞、游、蓝天、大海、大雁、熊猫、小鸡、架、辆、条、只、幼儿园。

2岁~2岁半宝宝语言活动

1.春天到

目的

发展宝宝的语言表达能力,学会背诵儿歌,并能手口一致地表演动作。

准备

有关春天的图片,“春天”“蝴蝶”“蜜蜂”字卡及相应图片。

智慧妈妈教你玩

(1)妈妈拍手说儿歌《春天到》,鼓励宝宝一起拍手,一边跟着说儿歌。

之后妈妈问宝宝:

“谁来这首儿歌里做客了?

”(蜜蜂、蝴蝶,还有小鸟。

(2)妈妈说两遍儿歌后,让宝宝学习重点词句及动作:

①“春天到,空气好。

”——双手上举,左右摆动。

②“草儿绿,鸟儿叫。

”——左右拍手。

③“花儿朵朵开口笑。

”——双手手腕相合。

④“蜜蜂蝴蝶齐舞蹈。

”——学小鸟飞。

(3)妈妈表演儿歌,遇到重点词句时速度要慢,动作要夸张。

(4)周末带宝宝外出游玩时可复习儿歌。

(5)识字:

春天、蜜蜂、蝴蝶。

2.手指谣

目的

(1)学说拟声词“吧吧吧、刷刷刷、嘭嘭嘭、嗒嗒嗒”。

(2)知道每个手指的名称。

准备

指偶5种(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妹妹),挂图5幅。

智慧妈妈教你玩

(1)请宝宝依次看挂图一,说出“爸爸会开汽车,吧吧吧”;看挂图二,说出“妈妈会洗衣服,刷刷刷”;看挂图三,说出“哥哥会踢足球,嘭嘭嘭”;看挂图四,说出“姐姐会打电脑,嗒嗒嗒”;看挂图五,说出“小妹妹在看图画书”。

(2)妈妈与宝宝一起看图,多念几遍。

当宝宝有一定印象后,再说“大拇指是爸爸”,并帮宝宝给拇指套上“爸爸”指偶,然后依次套完4个指偶。

最后再做动作,念几遍手指谣。

(3)妈妈念手指谣,请宝宝用手势表演。

建议

(1)刚开始,宝宝不会完整地说出儿歌,也不会与儿歌同步出示指偶,家长应耐心地引导宝宝反复练习。

可以由家长念儿歌,宝宝只出示指偶,过渡到只发拟声词,再过渡到说出完整的儿歌。

(2)家长可通过玩猜手指游戏,来帮助宝宝记住各个手指的名称。

儿歌

爸爸会开汽车,吧吧吧;

妈妈会洗衣服,刷刷刷;

哥哥会踢足球,嘭嘭嘭;

姐姐会打电脑,嗒嗒嗒;

小妹妹在看图画书。

3.小手

目的

让宝宝认识、了解小手的作用,会朗诵表演短儿歌。

准备

手的图片,字卡“手”“拍”“摆”“藏”。

智慧妈妈教你玩

(1)妈妈出示手的图片,让宝宝说这是什么,同时认识“手”字。

(2)请宝宝伸出小手,拍拍妈妈的大手。

妈妈可让宝宝做合拢、放开等动作,以活动宝宝的小手。

(3)学习儿歌《小手》。

(4)妈妈给宝宝加动作,让宝宝表演儿歌。

(5)识字:

手、拍、摆、藏。

建议

(1)妈妈在教宝宝学习儿歌之前,先做洗脸、吃饭、画画的动作,让宝宝猜一猜,学一学,用完整的语言表达出来,如:

“我用小手洗洗脸。

(2)为培养宝宝的灵活性,可加手指操:

“大拇指睡了,食指睡了,大个子睡了,老四睡了,小不点儿也睡了。

咯咯咯,公鸡叫,小不点儿醒了,老四醒了,大个子醒了,你(食指)醒了,我(大拇指)醒了,大家都醒了。

儿歌

小手小手拍拍;

小手小手摆摆。

小手小手藏起来;

小手小手伸出来。

4.小兔拔萝卜

目的

培养宝宝对色彩的兴趣。

准备

小兔玩具或图片,3种颜色(白、灰、黑),字卡“小兔”“萝卜”“白”“灰”“黑”。

智慧妈妈教你玩

(1)妈妈问宝宝:

“谁的耳朵长长的?

谁的尾巴短短的?

谁的眼睛红红的?

”宝宝回答:

“小兔。

”再问:

“这3只小兔都是什么颜色的?

”(白色、灰色、黑色。

(2)“妈妈呀,今天要给宝宝讲一个关于小兔的故事,宝宝要认真听。

听完后告诉妈妈,故事里有几只小兔子?

它们都是谁?

”讲述第一遍时,速度放慢些。

(3)妈妈讲述第二遍时,问宝宝:

“谁给小兔当拔萝卜的裁判?

3只小兔分别拔出什么颜色的萝卜?

(4)当宝宝熟悉故事内容后,再讲故事时,妈妈说上半句,可让宝宝接下半句,例如:

妈妈说:

“小白兔拔了一个——”宝宝接:

“红萝卜。

故事

小白兔、小灰兔、小黑兔准备进行拔萝卜比赛,请牛伯伯来当裁判,看谁最先拔出萝卜。

“一二、一二、一二,哎哟哟!

”小白兔最先拔出了一个长长的红萝卜,小灰兔接着拔出了一个圆圆的绿萝卜,小黑兔也拔出了一个大大的白萝卜。

但3只小兔一点儿都不高兴,它们拿着萝卜去问牛伯伯:

“为什么我们拔出的萝卜颜色都不一样啊?

”牛伯伯笑着说:

“这没什么奇怪的。

你们看看,你们身上皮毛的颜色也不一样嘛。

3只小兔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抱着拔出来的萝卜笑起来。

5.小妹妹,爱刷牙

目的

(1)认识牙刷,知道牙刷的用途。

(2)学习儿歌,教育宝宝从小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

准备

牙刷实物或图片,字卡“牙刷”“白花花”。

智慧妈妈教你玩

(1)妈妈让宝宝猜谜语:

“一把小扫帚,个头不算大,早晚来清洗,牙齿白又亮。

”提示宝宝,答案是牙刷。

(2)妈妈出示牙刷,让宝宝想一想,牙刷是干什么用的?

(刷牙。

(3)学习儿歌《刷牙》。

妈妈在教宝宝儿歌的过程中,可自创动作,加深宝宝对儿歌的印象。

(4)妈妈可用手指教宝宝刷牙的方法:

前面上下刷,里面左右刷,打开门儿横着刷、竖着刷。

(5)识字:

牙刷、白花花。

儿歌

小妹妹,爱刷牙,

嘴巴小,牙刷大,

刷呀刷,刷呀刷,

刷得小牙白花花。

6.看谁的小手最干净

目的

教育宝宝饭前便后要洗手,培养宝宝良好的卫生习惯。

准备

关于节约用水的图片,关于讲卫生的图片(饭前便后洗手),字卡“洗手”“干净”。

智慧妈妈教你玩

(1)妈妈拿出图片,教育宝宝饭前便后要洗手。

(2)在学习儿歌前,准备一些有关节约用水的图片,教育宝宝要节约用水。

(3)教宝宝学洗手的步骤:

①用水沾湿手;②打上肥皂;③搓手心、手背、关节、手腕;④冲洗干净,甩3下;⑤擦干。

(4)识字:

洗手、干净。

儿歌

自来水,哗哗哗,

洗一洗,擦一擦,

饭前洗手讲卫生,

看谁小手最干净。

7.剪指甲

目的

教育宝宝养成勤剪指甲的好习惯。

准备

两个宝宝的图片(一个讲卫生,剪指甲;一个不讲卫生,指甲长了也不剪),字卡“指甲”“长”“细菌”。

智慧妈妈教你玩

(1)在讲故事之前,妈妈可准备相关故事图片,给宝宝讲故事。

例:

有两个宝宝,一个勤剪指甲,讲卫生;另一个贪玩,指甲长了也不剪。

他一会儿摸玩具,一会儿玩沙土,长长的指甲里面藏进了细菌,结果和蛋糕一起吃进了肚子里,生病住进了医院。

医生讲了长指甲的危害。

(2)宝宝听完故事后,妈妈启发宝宝认真剪指甲,然后教宝宝念儿歌。

(3)识字:

指甲、长、细菌。

儿歌

手指甲,长又长,

小小细菌里面藏。

常剪指甲讲卫生,

宝宝长得胖又壮。

8.多吃蔬菜

目的

培养宝宝从小爱吃蔬菜的好习惯。

准备

萝卜、青菜实物或图片,字卡“萝卜”“青菜”“健康”。

智慧妈妈教你玩

(1)妈妈向宝宝介绍萝卜、青菜的外形、颜色和营养,教宝宝学习儿歌。

(2)宝宝进餐时,妈妈可向宝宝介绍今天吃什么菜,它是什么颜色的,多吃它有什么好处。

(3)在复习儿歌时,可让宝宝说一说,这两种蔬菜的名字叫什么?

它们长什么样子?

各是什么颜色?

进一步加深宝宝对这首儿歌的印象。

(4)识字:

萝卜、青菜、健康。

儿歌

红萝卜,绿青菜,

红红绿绿营养在。

吃萝卜,吃青菜,

身体健康人人爱。

9.红娃娃,绿娃娃

目的

(1)教育宝宝要多吃水果和蔬菜。

(2)丰富词汇。

准备

相应的水果、蔬菜若干种,红娃娃、绿娃娃布偶或图片,字卡“红”“绿”“水果”“蔬菜”。

智慧妈妈教你玩

(1)妈妈和宝宝一起看图片,并提问:

“图上的小朋友叫丁丁,它长得又瘦又小,小朋友们都不愿意和他玩?

他为什么长得又瘦又小?

”(不吃蔬菜、水果。

(2)讲故事《红娃娃,绿娃娃》,表情要丰富,语速要慢。

(3)妈妈通过提问,让宝宝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①丁丁不吃水果和蔬菜之前,长得怎样?

(又瘦又小。

)②丁丁吃了水果和蔬菜之后,长得怎样?

(又高又胖。

(4)让宝宝分别品尝苹果、西红柿、青菜等,告诉宝宝,多吃水果和蔬菜,身体才会健康。

识字:

水果、蔬菜。

故事

丁丁不吃水果和蔬菜,长得又瘦又小。

有一天,地面上钻出两个娃娃,一个红娃娃,一个绿娃娃。

红娃娃一挥手说:

“变!

”变出许多苹果、西红柿、红萝卜。

绿娃娃一挥手说:

“变!

”变出许多青菜、黄瓜、菠菜。

两个娃娃说:

“丁丁,这些水果和蔬菜送给你吃吧,吃了你会变得又高又胖的。

”从此以后,丁丁天天吃水果和蔬菜,果然长得又高又胖了。

10.太阳公公起得早

目的

培养宝宝从小早睡早起的好习惯。

准备

宝宝在早晨的太阳下做操的图片,字卡“太阳”“早”。

智慧妈妈教你玩

(1)妈妈出示图片,问宝宝:

“图中都有谁?

这是什么时候?

宝宝到哪儿去了?

宝宝在做什么?

天上有什么?

(2)妈妈出示字卡“太阳”“早”,让宝宝认识。

(3)妈妈边说儿歌边做动作:

①“太阳公公起得早。

”——双手上举,左右摆动。

②“它怕宝宝睡懒觉。

”——双手相合,放在脸的一旁,做睡觉状。

③“爬上窗口瞧一瞧。

”——做张望状。

④“咦,宝宝哪儿去了?

”——做疑问状。

⑤“一二一二做早操。

”——两臂伸直,上下轻微摆动。

(4)识字:

太阳、早。

儿歌

太阳公公起得早,它怕宝宝睡懒觉。

爬上窗口瞧一瞧,咦,宝宝哪儿去了?

一二一二做早操。

11.睡觉

目的

培养宝宝安静睡觉的好习惯。

准备

夜晚的图片,小宝宝睡觉的图片,字卡“睡觉”“公公”“婆婆”。

智慧妈妈教你玩

(1)妈妈出示图片,问宝宝:

“图中有谁呀?

它们干什么呀?

”(月亮出来了,天黑了,小花猫睡觉了。

(2)妈妈说:

“小宝宝睡觉也要像小花猫一样,静悄悄地。

(3)学习儿歌《睡觉》。

(4)宝宝每次睡觉前,妈妈都可念儿歌给宝宝听(语速要轻、慢)。

(5)在学习儿歌时,重点掌握短语“静悄悄、眯眯笑、像花猫”。

让宝宝有表情地念出来,体会语言的表达。

(6)识字:

睡觉、公公、婆婆。

儿歌

大地公公睡觉,静悄悄。

月亮婆婆睡觉,眯眯笑。

小娃娃睡觉,像花猫。

12.贪吃的小刺猬

目的

学说短句,认识颜色红、蓝、绿。

准备

小刺猬图片,红色字卡“花儿”,绿色字卡“森林”,蓝色字卡“天空”。

智慧妈妈教你玩

(1)妈妈出示图片,说:

“小刺猬饿了,它去了一家商店,看看它吃了什么?

”讲述故事,分别展示三种颜色让宝宝辨认。

(2)提问:

“故事中有谁?

”“小刺猬来到商店做了什么事?

”“油漆是做什么用的?

”(提醒宝宝不能乱喝东西。

(3)学说短句:

红红的花儿、绿绿的森林、蓝蓝的天空。

(4)识字:

花儿、森林、天空。

故事

有一天,小刺猬走在大街上,肚子有点饿了。

它走到了一家商店,看见了红红绿绿的瓶子,就打开红颜色的瓶子,“咕咚”喝了一大口。

“呸呸呸!

红颜色真难喝。

”又打开黄颜色的瓶子,“咕咚”喝了一大口。

“呸呸呸!

绿颜色真难喝。

”这时一个小男孩走过来,惊讶地说:

“呀,谁在墙上画了这么好看的画儿呀?

红红的花儿,绿绿的森林,蓝蓝的天空。

”原来小刺猬喝的是在墙上画画用的难闻的油漆。

13.他们在干什么

目的

让宝宝通过模仿小动物,掌握简单的动词,如滚来滚去、跳来跳去、飞来飞去、游来游去、跑来跑去等。

准备

小刺猬、小白兔、花蝴蝶、小金鱼头饰或图片各一,字卡“滚”“跳”“飞”“游”“跑”。

智慧妈妈教你玩

(1)妈妈和宝宝一起看图片,并让宝宝说一说,图片上都有哪些小动物?

它们分别在做什么?

(2)妈妈边念边表演儿歌《他们在干什么》。

(3)妈妈和宝宝可带动物头饰来表演,一起说儿歌并模仿动作,同时拿出相应的字卡教宝宝认字。

(4)妈妈可采用问答的方式教宝宝学习,比如,妈妈说:

“小刺猬——”宝宝答:

“滚来滚去。

(5)识字:

滚、跳、飞、游、跑。

儿歌

小刺猬,滚来滚去;小白兔,跳来跳去;

花蝴蝶,飞来飞去;小金鱼,游来游去;

小朋友,跑来跑去。

14.摇篮

目的

让宝宝认识蓝天、大海。

准备

蓝天上有星星、大海里有鱼儿的图片各一,字卡“蓝天”“大海”。

智慧妈妈教你玩

(1)妈妈和宝宝一起看图片,让宝宝知道星星在蓝天上,鱼儿在大海里,宝宝在妈妈的怀抱里。

(2)表演儿歌《摇篮》。

(3)识字:

蓝天、大海。

建议

妈妈可摇着宝宝讲儿歌,这样更加形象,也可在宝宝入睡前讲儿歌,还可让宝宝抱着布娃娃说儿歌。

儿歌

蓝天是摇篮,摇着星宝宝;

大海是摇篮,摇着鱼宝宝;

妈妈的手是摇篮,摇着小宝宝;

歌儿轻轻唱,宝宝睡着了。

15.拍手歌

目的

(1)让宝宝有节奏地拍手说儿歌。

(2)通过学儿歌,让宝宝掌握数量1~5。

准备

孔雀、小鸡、大雁、熊猫图片若干,字卡“1”“2”“3”“4”“5”“孔雀”“大雁”“熊猫”“小鸡”。

智慧妈妈教你玩

(1)妈妈出示图片:

孔雀(1只)、小鸡(2只)、大雁(3只)、熊猫(4只),让宝宝认识并说出名称。

然后提问:

“它们分别有几只?

(2)妈妈和宝宝面对面地拍手表演儿歌,可让宝宝边说儿歌边模仿小动物。

妈妈和宝宝说儿歌时,语气要慢,要有节奏感。

(3)妈妈可准备其他实物,要宝宝动手数1~5。

识字:

孔雀、大雁、熊猫、小鸡。

儿歌

你拍一,我拍一,一只孔雀穿花衣。

你拍二,我拍二,两只小鸡做游戏。

你拍三,我拍三,三只大雁飞上天。

你拍四,我拍四,四只熊猫吃竹子。

你拍五,我拍五,我们大家来敲鼓。

咚咚锵,咚锵,咚锵,咚咚锵。

16.量词歌

目的

(1)通过学习儿歌,掌握一定的量词,如“架”“辆”“条”“只”等。

(2)培养宝宝的朗诵能力。

准备

飞机(1架)、汽车(2辆)、小鱼(3条)、小鸭(4只)、青蛙(5只)实物、玩具或图片,字卡“架”“辆”“条”“只”。

智慧妈妈教你玩

(1)妈妈准备各种实物与图片,让宝宝根据妈妈说的物品,从中找出来。

然后妈妈提问:

“它们分别都是几件?

”让宝宝数一数。

(2)教宝宝念儿歌《量词歌》,边说儿歌边表演动作。

妈妈可提问:

“它们分别在什么地方飞(跑、游、跳)?

小动物分别怎样叫?

”让宝宝边说边表演。

例如,妈妈说:

“一架飞机——”宝宝接:

“在天上飞。

”(3)通过《量词歌》,让宝宝数数1~5,并能认识简单、常见的量词。

识字:

架、辆、条、只。

儿歌

一架飞机天上飞,

两辆汽车路上跑,

三条小鱼水中游,

四只小鸭嘎嘎叫,

五只青蛙蹦蹦跳。

17.小猫为什么哭了

目的

(1)让宝宝能安静地听故事。

(2)教育宝宝出门时要经过妈妈同意。

(3)培养宝宝乐于助人的品质。

准备

小猫、小狗图片或头饰,字卡“小猫”“小狗”。

智慧妈妈教你玩

(1)妈妈扮演小猫,让宝宝猜猜看:

“谁来了?

喵喵喵。

”(小猫。

)然后,妈妈做哭泣状说:

“小猫为什么哭了?

让我们来听故事。

(2)讲述故事《小猫为什么哭了》。

(3)妈妈和宝宝可戴头饰表演故事,让宝宝分别学小猫、小狗的叫声。

(4)妈妈通过提问方式,使宝宝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如:

“谁和谁在草地上玩?

”“小猫为什么哭了?

”“最后,谁把小猫送回家去了?

(5)识字:

小猫、小狗。

故事

一天,天气很好,小狗和小猫在草地上玩。

小猫出门的时候忘了跟妈妈说一声。

天黑了,狗妈妈接走了小狗,猫妈妈却没有来接小猫。

小猫哭了,“喵喵喵”。

大象伯伯听见了,赶快跑过来说:

“小猫,别哭了,我送你回家。

小猫家到了,猫妈妈正着急地找小猫呢!

小猫说:

“是大象伯伯送我来的,谢谢大象伯伯!

”大象伯伯说:

“不用谢了。

下次出去玩的时候,一定要跟妈妈说一声。

18.小兔上幼儿园

目的

通过故事让宝宝了解幼儿园的一日活动。

准备

有关幼儿园活动的挂图或图画书,玩具小兔,字卡“幼儿园”。

智慧妈妈教你玩

(1)妈妈说:

“宝宝,你长大了,再过一段时间就要上幼儿园了。

幼儿园里有许多小朋友跟你玩,还能学知识。

现在小兔就要上幼儿园了,让小兔先带我们去幼儿园看一看吧。

(2)讲故事《小兔上幼儿园》。

(3)识字:

幼儿园。

建议

有条件或时间的话,家长可带宝宝去幼儿园看看。

故事

小兔长大了,妈妈告诉它:

“宝宝,你要上幼儿园了,到幼儿园里要听老师的话。

小兔问:

“幼儿园里全是小兔子吗?

“不,”妈妈说,“幼儿园里有许多小朋友。

第二天,小兔来到幼儿园,进了小班。

正像妈妈说的,这里有许多小朋友,有小羊、小狗、小鸡……

吃饭了,小朋友们坐在椅子上,手里拿着小碗、小勺。

幼儿园里的饭真香啊!

幼儿园里还要上课。

上图画课时,小兔学会了画太阳;上音乐课时,小兔学会了唱歌。

接着,老师给大家讲故事,领着大伙儿做游戏。

小兔在幼儿园里还得了一朵小红花,它可高兴了!

傍晚,妈妈来到幼儿园接小兔。

妈妈问:

“幼儿园好不好?

”小兔说:

“好,明天还要来!

2岁~2岁半宝宝常识活动目标

(1)认识国旗。

(2)认识身体各部位,尤其是五官。

(3)了解白天、黑夜的不同和天气的冷热变化。

(4)掌握几种日常用品的使用方法,并模仿家长做家务。

(5)识字:

嘴巴、耳朵、眼睛、鼻子、杯子、碗、小兔、长、短、白天、黑夜、国旗。

2岁~2岁半常识游戏:

指五官

1.认识嘴巴、耳朵

目的

让宝宝了解嘴巴、耳朵的用途,引起宝宝对自己身体器官的兴趣。

准备

嘴巴、耳朵图片,字卡“嘴巴”“耳朵”。

智慧妈妈教你玩

(1)妈妈摇铃鼓,引起宝宝的注意:

“咦,宝宝你怎么知道妈妈摇铃鼓了?

你用什么听见的?

(2)告诉宝宝:

“哦,原来耳朵可以听声音,它在脸的两边。

(3)妈妈手拿苹果问宝宝:

“宝宝,你想吃大大的苹果吗?

你告诉妈妈,用哪里吃苹果?

(4)告诉宝宝:

“哦,原来嘴巴可以吃东西,它在鼻子下面。

(5)反复认识五官的位置,如:

眼睛下面是鼻子,脸的两边是耳朵。

(6)识字:

嘴巴、耳朵。

建议

(1)妈妈和宝宝面对面地玩“指五官”游戏,比一比,看谁指得又快又准。

(2)反复了解五官的用途。

2.认识鼻子、眼睛

目的

让宝宝认识鼻子、眼睛的用途,探索五官的特征。

准备

几种味道不同的液体(牛奶、可乐、醋、酱油等),鼻子、眼睛图片,字卡“鼻子”“眼睛”。

智慧妈妈教你玩

(1)准备几种味道不同的液体,让宝宝去闻一闻。

(2)提问:

“宝宝,你是怎么知道它们的气味的?

”让宝宝回答。

(3)告诉宝宝:

“鼻子在脸的中间,它可以闻气味。

(4)妈妈手里拿着东西,问宝宝:

“你怎么知道妈妈手里拿的是什么?

你用什么看见的?

(5)告诉宝宝:

“人都有两只眼睛,眼睛可以看东西。

(6)反复认识鼻子和眼睛的位置,并让宝宝正确指认。

(7)识字:

鼻子、眼睛。

建议

家长和宝宝玩“指五官”游戏,可反复进行。

3.认识杯子

目的

(1)让宝宝认识杯子,知道它的用途,并动手用杯子喝水。

(2)培养宝宝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准备

一个杯子,字卡“杯子”。

智慧妈妈教你玩

(1)妈妈用布盖住杯子,让宝宝通过触觉来感知杯子的特征。

(有把手,圆圆的。

(2)妈妈说:

“宝宝摸一摸,它是什么样的?

它硬硬的,是圆柱形的,上下一样粗。

(3)待宝宝把杯子的特征明确地感受到时,把布去掉,让宝宝看杯子,并重新了解一下它的特征,看看和摸到的是否一样。

(4)让宝宝了解杯子的用途,它可以用来喝水、喝果汁等。

(妈妈指导宝宝动手喝,注意不要洒出来。

(5)识字:

杯子。

4.认识碗

目的

让宝宝认识碗,知道它的用途。

准备

一只碗,一块布,字卡“碗”。

智慧妈妈教你玩

(1)用一块布盖住碗,让宝宝先通过触觉感知一下它的特征。

(2)妈妈讲解:

“摸一摸这是什么?

它硬硬的,上面大,下面小,是圆形的。

(3)拿去布,让宝宝摸一摸碗,看一看,并对宝宝说“这是碗”。

同时认识“碗”字,告诉宝宝,碗可以用来吃饭、喝汤。

(4)让宝宝说出碗的特征。

(5)识字:

碗。

建议

(1)在宝宝触摸时,一定要宝宝反复感受碗的特征。

宝宝对碗的特征已经十分明确和巩固后,再去掉布,用视觉来感觉。

(2)用碗盛一点儿食品,教宝宝用小勺试着吃。

5.自助餐

目的

(1)培养宝宝的生活自理能力。

(2)让宝宝养成不挑食的好习惯。

准备

藕粉糊、桂花糊、绿豆汤、牛奶、豆奶、小点心等等,碗,碟。

智慧妈妈教你玩

(1)把各种糊糊、奶、点心分别放在保温桶里。

家长带着宝宝一起端碗、碟,去选择自己喜欢的点心和糊糊。

(2)宝宝选择后,家长帮宝宝把碗、碟端到桌前,和宝宝一起吃喝。

(3)要求宝宝一手拿勺,一手拿点心自己吃。

吃完后还想吃的话,再去选择。

建议

宝宝选择点心和糊糊时,家长不要盛得太多,要提供机会让宝宝尝不同味道的食物。

吃的时候,也可以教宝宝说“甜甜的”“香喷喷的”等词语。

6.蚕豆和绿豆

目的

(1)通过感知与观察,让宝宝认识蚕豆。

(2)利用比较法,找出蚕豆和绿豆的异同。

准备

装有蚕豆、绿豆混合物的塑料大容器一个,供婴幼儿使用的小塑料容器若干,字卡“蚕豆”“绿豆”。

智慧妈妈教你玩

(1)引导宝宝随意摆弄各种豆子。

当宝宝抓、捧时,妈妈要问他手里抓、捧的是什么,并告诉他哪些是蚕豆,哪些是绿豆。

(2)让宝宝自由玩弄容器内的豆子,可用手抓、捧、捏,也可用小容器舀或倒。

在宝宝兴趣浓厚时提问:

“你手里抓的是什么?

哪些是绿豆?

哪些是蚕豆?

”启发他观察、比较,找出蚕豆与绿豆的异同。

(3)儿歌总结:

“蚕豆大,绿豆小。

大的是蚕豆,小的是绿豆。

大大小小千万别弄错。

”待宝宝认识蚕豆、绿豆后,再做分类练习。

(4)宝宝听指令捡豆豆,把蚕豆和绿豆分别装入小容器内,看谁捡得又对又快。

建议

(1)在活动中,如果宝宝不能准确地说出蚕豆和绿豆的异同,家长不要急于告诉他,而应尽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