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线教学设计两则.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334065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4.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命之线教学设计两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生命之线教学设计两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生命之线教学设计两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生命之线教学设计两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生命之线教学设计两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命之线教学设计两则.docx

《生命之线教学设计两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命之线教学设计两则.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命之线教学设计两则.docx

生命之线教学设计两则

《生命之线》教学设计之一

学情分析

我任教七年级

(2)班,作为农村学生,整体而言,他们的语文基础比较薄弱,学生表达能力较差,写作能力欠佳,不能对文本进行深入的解读,因此需要多引导。

但极个别学生的思路比较开阔,他们的思维比一般同学活跃。

从心里角度分析,他们有自我表现的欲望。

对于这部分学生,以启发为主,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使他们更深的理解课文的同时影响和带动其他学生的学习热情。

而薄弱学生需要耐心引导,着重指导他们学习方法。

令人欣慰的是,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对未知的事物充满好奇,探险雪山对他们来说可能是前所未闻。

好奇是学习的起点,这是我们上好课文的有利前提。

文本解读

逆境,坎坷不顺的境遇,我们人生路上的考验。

出身卑微、身有残疾、突患绝症、落难困顿……面对着它们,往往能昭示出生命的重量。

本单元的主题是“面对逆境”,五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向我们阐释了逆境的含义,并彰显着主人公面对逆境时的顽强、拼搏和积极乐观。

《生命之线》这篇文章描写了在登山过程中两个队员生死与共、团结互助,最终渡过难关的故事,很好地又一次诠释了单元主题。

《生面之线》一文虽然篇幅较长,但跌宕起伏的情节、变化转移的时空却时时引人入胜。

文章用第一人称叙述,以“我”的两次登山遇险对比,突出两个不同品质的合作者给“我”心灵留下的刻痕。

题目中的“生命之线”有两层含义,一层意思是指联络登山者身体的绳索,这是物质之“线”;另一层意思是登山者生死与共、团结互助的品格,挑战极限、顽强拼搏的精神,这是精神之“线”。

文章自始至终突出“生命之线”。

开篇便交代那根45米长的绳索“将我俩的身体和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遇险时,是绳索“把我们推入了同一场恶梦”……最后,“我的同伴将会用绳索和他的精神力量,给人勇气,助人下山”。

随着事件的发展,“生命之线”的物质层含义逐渐淡化,精神层面的含义逐渐增强。

文章巧妙地插入一段过去登山遇险的回忆。

两次登山遇险的对比,两个登山伙伴的对比,两个遇险结果的对比,通过对比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使主题揭示得更加深刻。

教学目标

1、朗读分析重点词句,学习用多种描写手法刻画人物的方法。

了解本文中插叙、对比的表达效果。

2、学习勇于挑战极限,在困难中生死与共、团结互助的精神。

理解“生命之线”的含义。

教学方法

文章所写的故事紧张惊险,扣人心弦。

朗读是强化学生情感体验的有效途径,本文篇幅较长,不宜整篇朗读,抓住重要词句朗读,帮助学生理清文本的感情脉络,走进人物内心情感世界。

在此基础上,教学中抓住学生有所领悟的地方以重点语句的分析作为突破口,在课堂教学中把朗读、圈划作为重要的学习手段,引导学生理清文章脉络,在师生的活动中加深对课文形象和主旨的感悟。

探险雪山对学生来说可能是前所未闻,和学生的生活经历距离很大,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

为了使学生“眼见为实”,使学生能对登山探险有较为直观的认识,我将制作视频文件。

内容为电影《垂直极限》中有关登山、登山遇险以及队员相互救助的剪辑,该片断紧张惊险、扣人心弦,与《生命之线》中的紧张氛围非常吻合。

短片切合文章表现的主题,不仅给学生视觉上的冲击,更给学生心灵上的震撼。

教学中,注重课内和课外的结合、课堂教学和学生的读写结合。

总之,通过教师引导、总结与学生课内讨论相结合,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教学方法,以帮助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感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审美能力。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一.引出课题

导入:

爬山,我们大都经历过,而登山尤其是探险几千米高的雪山,我们肯定没有体验。

在探险登山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严寒、雪崩等困难,甚至危及生命的预料不到的情况。

今天我们来学习在探险6000米高的雪山时发生的紧张惊险的故事,看看生命在6000米高的雪山上怎样绽放光芒。

倾听

导入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下面的课文学习创设一个良好的情境,使学生以积极主动的心态走近文本。

二.检查预习,出示学生问题

1.出示重点字、词。

拽着紧攥混沌踝骨漩涡拖曳近在咫尺  茕茕孑立  一筹莫展

2.预习资料交流

3.出示学生预习中提出的问题

1.读读词语

2.交流预习资料(尼泊尔境内帕杰尔墨峰的地理气候情况、登山运动以及作者乔·辛普森简介)

3.带着问题走进文本

熟悉文章背景,为进一步研读课文打下基础。

三.理清思路,整体感知

1.请用一两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提问:

①文中插叙第一次登山的经历对全文主旨的表达有何作用?

②两次登山经历有哪些异同(完成表格,表格附在教案后)?

主要写的是哪次登山经历?

1.概括并交流

我和同伴马尔攀登帕杰尔墨峰,返回途中遇到意外,生命受到严重威胁,最后在相互帮助、鼓励下,我们终于战胜困难,返回山脚。

2.思考、回答

这段插叙对于全文来讲,非常有必要,通过两个同伴面对危险的绝然不同的态度和行动的对比,衬托了马尔的高尚精神品质,也突出了全文的主题。

两次登山遇险的对比,两个登山伙伴的对比,两个遇险结果的对比,大大丰富了文章的内容,使“生命之线”的含义更加深刻隽永。

培养学生提炼与概括能力

探索清楚作者的思路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把握主旨

四.品味语言,感受人物。

1.回忆描写的种类。

文中运用了那些描写手法,从文中找到相关的语句,试着分析其作用。

2.整理并交流预习作业:

圈划文章中给你认为最能突出人物形象,表达人物情感的语句,并试着简要做一点批注。

①登山遇到了怎样的险境?

②“我”和马尔是怎样面对逆境的?

1.交流回答

举例:

(1)环境描写:

“狂风更加肆虐,帐外……”

作用:

表现当时环境的恶劣,渲染紧张的气氛,烘托马尔当时急于救助伙伴的心理。

(2)外貌描写:

“我的脸上,有一道……”

作用:

表现我伤势严重,情况危急,更加体现马尔无私救助的可贵。

(3)心理描写:

这导致出一种幻觉,好象什么人……

作用:

在总体平直的叙述中不断地强调出紧张的心理描写,便行文舒急变化,错落有致。

2.整理圈划、试着做批注、交流

通过对圈划到的内容进行品味悟理,挖掘出文字背后的内涵,这样使学生找到了一条析“语”入“文”挖掘文本的途径。

五.深层把握,感悟主旨。

1.回到同学们的问题,究竟什么是“生命之线”?

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2.观看短片,加深感悟“生命之线”。

3.反复朗读第15节,再次感受那“生命之线”无穷的精神力量。

1.从文中找到相关的语句来回答

2.观看,感悟“生命之线”

(小结:

表层——物质之线:

连接登山者身体的绳索;深层——精神之线:

登山者生死与共、团结互助的品格,挑战极限、顽强拼搏的精神。

3.朗读感悟

短片旨在使学生再次深刻感知文本的意蕴,意图让他们能沉浸文本,把握文章主旨。

六.总结全文

学过文章后你有什么收获?

能结合学习、生活实际简单谈谈自己的感悟吗?

思考

交流

谈感想

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举一反三,强化在知识迁移和灵活联系上的能力。

附:

表格(两次登山经历的异同)

次序

时间

合作伙伴

对同伴态度、行为

结果

第一次

1985年

遭遇险情

生死考验

西蒙

砍断绳索

栽入冰隙

第二次

1992年

马尔

救助、劝慰

成功获救

作业设计

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参杂(  )     燃烧殆尽(  )     萦绕(  )

崩kuì(  )    内jiù(  )     sùsù抖动(  )

2抄写下列词语并任选三个词语造句

小心翼翼   同甘共苦   生死与共   茕茕孓立    侥幸

举世罕见   曙光熹微   寒风凛冽   一筹莫展    吞噬

3推荐面对逆境的格言并选择喜欢的试着背诵。

4选做题(①、②题任选1题)

①我们的生活中还有什么样的东西可以成为“生命之线”?

请列举一二例,试着模仿课文中的描写的手法把它们展示出来(150字左右)。

②阅读下面的《生死跳伞》,写下自己的感想(200字左右)。

生死跳伞

汤姆有一架小型飞机。

一天,他和好友库尔及另外5个人乘飞机过一个人迹罕至的海峡。

汤姆发现飞机油箱漏油了。

飞机上的人一阵惊慌,汤姆说:

“没关系,我们有降落伞!

”说着,他将操纵杆交给也会开飞机的库尔,自己去取降落伞。

汤姆给每个人发了一顶降落伞后,也在库尔身边放下一个盛有降落伞的袋。

他说:

“库尔,我带着5个人先跳,你在适当时候再跳吧。

”说着,他带领5个人跳了下去。

飞机仪表显示油料已尽,库尔决定跳伞。

他抓过降落伞包,一掏,大惊。

包里没降落伞,是汤姆的旧衣服!

库尔咬牙大骂汤姆,但只好使尽浑身解数,驾驶飞机能开多远算多远。

飞机无声息地朝前飘着,往下降着,与海面距离越来越近……就在库尔彻底绝望时,一片海岸出现了。

他大喜,用力猛拉操纵杆,飞机贴海面冲到海滩上,库尔晕了过去。

半月后,库尔回到他和汤姆所居住的小镇。

他拎着那个装着旧衣服的伞包来到汤姆的家门外,发出狮子般的怒吼:

“汤姆,你这个出卖朋友的家伙,给我滚出来!

汤姆的妻子和三个孩子跑出来,库尔很生气地讲了事情的经过,汤姆的妻子边说:

“他一直没有回来。

”边认真翻查那个包。

她从包底拿出一张纸片,只看了一眼,就大哭起来。

库尔一愣,拿过纸片来看,纸上有两行极潦草的字,是汤姆的笔迹,写的是:

库尔:

我的好兄弟,机下是鲨鱼区,跳下去必死无疑。

不跳,没油的飞机会很快坠海。

我们跳下后,飞机重量减轻,肯定能滑翔过去……你大胆地向前开吧,祝你成功!

 

《生命之线》教学设计之二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在品读语句的基础上,捕捉作品中重要信息的能力。

2、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中蕴含的在特定环境下对生命的思考。

说明:

本文篇幅较长,内容和学生的生活有些距离,学生在理解课文上也有一定的难度。

第一个教学目标,是希望学生走进文本,在阅读的过程中,抓住并品读文中体现人物所处艰险环境和个性特征的重点语句,提高学生在阅读中把握重要文本信息的能力。

第二个教学目标,是希望学生在文本学习的基础上加深对作品内涵的理解,特别是作品中所体现出的对生命价值和意义的深层感悟,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丰富人生阅历,提高思想认识的效果。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

圈划文中相关语句,感受作品中人物所处的艰险处境和个性特征。

2、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中蕴含的在特定环境下对生命的思考。

说明:

学习的重点在于引导学生通过对文中重要语句的圈划,了解本文如何真实细致地刻画人物及人物所处的艰险环境,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

学习的难点在于引导学生体会文中蕴含的对生命的深层次的思考。

这其中包含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生命之线”表层和深层含义,明白在绝境中应如何对待自己和他人的生命;二是让学生思考文中的“我”为何一次次将自己置身绝境却无怨无悔,由此引发出对于生命价值和意义的另一层探索和思考。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1、运用多媒体展示登山运动的图片。

2、提问:

画面中登山运动员之间联结的绳索在课文中被称为什么?

1、学生观看图片。

2、学生回答问题。

创设情境,让学生对文中的重要物件有一个直观认识,同时让学生对课题中“生命之线”的表层含义有清楚的了解。

二、简要复述,检查预习。

任意选择一名学生按时间发生的先后顺序和课前所发表格的主要内容简述文章中的两次登山遇险经历。

学生按教师要求复述课文中先后发生的两次登山遇险经历。

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熟悉程度。

同时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明白文中运用了插叙的叙述方式。

三、再读课文,深入分析。

1、请学生圈划文中描写“我”和同伴处境的语句,思考两次登山遇险经历中的相似之处。

教师适时提问:

(1)从文章中看在这两次登山经历中“我”和同伴都处于一种怎样的境地?

参考答案:

陷于绝境(外部环境:

气候恶劣、地形危险

自身因素:

伤势严重、疲惫不堪)

(2)从文章中看处于绝境中的“我”有着怎样的心态?

参考答案:

几近绝望

2、请学生思考作者两次从绝境和绝望中脱险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

3、引导学生揭示生命之线的双重含义。

1、学生从文中圈划相关的语句,朗读后加以解读和分析。

同时根据教师适时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和回答。

2、让学生在思考后得出以下主要原因如:

(1)顽强的求生意识。

(2)队员间不离不弃,生死与共,团结互助的品格。

等等。

3、学生在思考后得出相关结论。

参考答案:

表层——物质之线:

联结登山人身体的绳索。

深层——精神之线:

登山人生死与共、关怀互助的精神。

(挑战生命极限的韧性精神)。

1、培养学生通过圈划和品读文本把握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

2、目的在于让学生去思考探究脱险的主要原因,从而引发对在绝境和绝望状态下人应该如何对待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思考。

3、引导学生明白“生命之线”不仅仅只是指登山的救生绳索,还包括精神上的救生绳索,使学生更好地把握“生命之线”的深刻含义。

四、设置疑问,分析深层内涵。

1、多媒体出示《2007年度中国登山户外运动事故白皮书》的相关记载。

2、提问:

既然登山运动如此危险,那为什么文中的“我”仍然乐此不疲、无怨无悔呢?

(引导学生从课文当中寻找答案)

3、追问:

如果你具备登山运动员的素养,你会不会去?

(教师学生发言的基础上,举出古往今来人类为探索未知世界和领域所做的努力,说明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并不仅仅只限于活着)

1、学生观看相关记载。

2、学生从课文中找到“登山运动是那样的迷人……那患难之时来自同伴的无私帮助。

能让人感受和经历这世间最美丽的情感。

”一段话并从观赏美景、挑战生命极限、感受同伴互助之情等方面分析讨论。

3、学生自由讨论发表观点。

引导学生明白人既要懂得珍惜生命,但同时也要知道冒险行为、探索未知的行动有时也恰恰是出于对生命价值和意义更深层的认识和思考。

五、布置作业。

1、同甘共苦、听天由命、近在咫尺、不可思议、筋疲力尽、茕茕孑立、一筹莫展、无怨无悔

从以上八个成语中选择两个分别造句。

2、如果事件发生多年后,“我”又遇到了西蒙和马尔,“我”会如何向他们提及往事呢?

请同学们发挥想象为这两次见面各写一段对话。

1、选择所给成语并造句。

2、学生想象多年后两次相遇的情景并进行片段写作。

1、积累词语。

2、通过学生片段写作的情况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思路点拨:

本文篇幅较长,内容牵涉到登山探险,是学生比较陌生的一种生活经历,而且从课文来看,可以教学的内容还是比较多的。

从写作技巧来看,比如文中所运用的插叙的叙述方式;文章的线索;包括动作、语言、肖像等描写在内的各类描写,文中对于登山遇险的动作描写就非常细致而惊险,很有画面感和速度感。

从文章主旨来看,本文中可以挖掘出不同角度和深度的对生命价值和意义的思考。

而这种思考可以是教育学生在困境中执著求生,可以是告诉学生团结互助的重要性,也可以是告诉学生自私自利放弃他人生命的做法为人唾弃。

但考虑到教学安排只有一课时,同时也希望在文章的深度上加以挖掘,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删繁就简,删除或淡化了许多可以教学的内容,并将重点语句的教学和文章主旨把握有机地整合起来,形成环环相扣的状态。

这个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在于先通过圈划品读文中描写作者和同伴处境的重要语句,让学生体会“我”和同伴所处的艰险境地,再让学生思考文中“我”绝境得生的原因,引出“生命之线”的表层和深层含义,最后再上升到由登山探险精神所引发出的对于生命价值和意义的更深层次的思考。

 

“三奖”参赛教案---《生命之线》

教学目标

1.理解“生命之线”的双重含义,学习主人公在困境中生死与共、团结互助的精神

2.了解插叙、对比等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重点

难点:

体会插叙对文章的表达作用

重点:

理解生命之线的两层含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观看登山运动图片,请同学谈谈对登山运动的了解。

1.图片上的人在干什么?

从哪里可以看出?

同学们对登山这项运动是否有所了解?

登山是一项徒手或使用专门器材攀登山峰的体育运动。

登山可分为群众性登山、技术性登山以及登山探险。

 

2.请同学们谈谈作为一名登山队员应该具备哪些素质?

(身体上和心理上)

技术性登山和探险登山的运动员,必须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掌握复杂的登山技术和战术,具有与恶劣的大自然环境进行搏斗的意志品质。

(初步体会登山运动是一项需要坚韧耐力和顽强毅力的运动。

)今天就来学习根据作者的真实经历叙写的文章《生命之线》。

二.整体理解课文内容

课文主要讲述了怎样一次经历?

(请用一两句话简要概述,注意六要素)

1992年,在登山途中,我们被摔落三次、重伤休克,精神几乎崩溃,在同伴马尔的帮助下最终获救。

  文中仅仅记叙了这一次经历,还有没有其他的经历?

1985年,“我”和西蒙在爬坡时遇到暴风雪,“我”不慎摔伤不能动弹,寸步难行的西蒙割断了联结我们的绳索,“我”因此跌入40米的冰隙里。

三、深入沉浸文本

为什么要记叙这一次1982年的经历?

请同学看看这一次经历在文中的哪一部分?

这种写作手法被称为什么?

插叙:

在叙述中心时间过程中为了帮助开展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内容的叙述方法。

为什么要在此处插入这段叙述?

而不是在别的地方?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插叙的作用:

帮助展开情节,多侧面地展开人物性格,丰富作品内容从而深化主题。

将两次登山遇险时“我”、西蒙、马尔的不同表现作对比。

帮助丰富人物性格,今后同学们可以在写作中借鉴。

接下来就看看文中的这三个人物是怎样表现的?

从文中画出相应的语句。

时间   人物      表现               结果

1985   西蒙     砍断绳索        只身回到基地

1992   马尔     就地扎营   为“我”取暖 陪“我”渡过生死难关

5.从文中找出描写我当时心理的语句,并用词语概括。

1985  恐惧 绝望

1992  害怕 担心 焦虑 心有余悸

6.这两个同伴的做法你赞同谁的,为什么?

 7.课题“生命之线”在文中指的是什么?

文中有没有提到,请找出具体语句。

 “生命之线”除了是维系登山队员的绳索,还有没有隐含的意思?

  两重含义:

物质之线 联结登山者身体,维系生命的绳索(文中曾多次提到)

            精神之线 象征登山者之间生死与共、团结互助的精神

 小结:

课文以第一人称的视角,通过对比作者两次登山遇险并最终脱险的经历,使读者了解“生命之线”的物质和精神双重含义。

即生命之线既是联结登山者身体,维系生命的绳索,也象征登山者之间生死与共、团结互助的精神。

(作者的这段真实经历后来被改编成为电影《冰封168小时》课后同学们有兴趣可以找来观看。

作业

 文中的人物心理描写十分出色,第一人称“我”的视角叙写了登山经历的心理变化,请你以“假如我是马尔”为题,展开合理想象,叙写一段带有心理描写的小片段。

(200字左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