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约型采油队的创建与运行.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433328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85 大小:1.2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集约型采油队的创建与运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集约型采油队的创建与运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集约型采油队的创建与运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集约型采油队的创建与运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集约型采油队的创建与运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集约型采油队的创建与运行.docx

《集约型采油队的创建与运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集约型采油队的创建与运行.docx(8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集约型采油队的创建与运行.docx

集约型采油队的创建与运行

油田公司20XX年度

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

 

集约型采油队的创建与运行

 

XX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四采油厂

二〇XX年三月

 

XX油田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

推荐报告书

 

成果名称:

集约型采油队的创建与运行

成果创造人:

申报单位:

XX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四采油厂

申报时间:

20XX年3月

 

XX油田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评定委员会

 

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推荐表

成果名称

集约型采油队的创建与运行

申报单位

全称

XX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四采油厂

经理(厂长)

姓名

成果主要

创造人

职务

采油地面技术员

职称

助理工程师

成果参与

创造人

职务

采油工程技术员

采油地质技术员

采油队副队长

采油工程技术员

采油工程技术员

职称

工程师

助理工程师

工程师

助理工程师

助理工程师

成果简介

20XX年,四区四队打破传统生产管理模式,从管理模式、管理机制、管理手段三方面进行管理改革,打造一支集约型采油队。

(一)实现三个提高。

我队从管理基础出发,优化劳动组织,加强培训教育,营造和谐的文化环境,制定按劳分配的的薪酬制度,在提高全队员工工作技能的同时带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发挥员工创新创效的主动性,树立争先创优的先进意识,全面提高了全队员工的综合素质;提高了员工的工作效率;提高了全队的集约管理水平。

(二)实现两个降低。

进行集约化队伍建设的过程中,四区四队通过“三个三”做法,在物资材料控制使用方面实现“前摄”,推行“抢前抓早”制度,避免物资材料的浪费,物资材料做到明细管理,降低管理成本;集约化管理手段中试行班车早会,节约工时,提高工时利用率,降低工时成本。

(三)实现一个进化。

四区四队作为老区采油队的代表,勇于创新,不断探索。

由传统的管理模式进化为集约型管理采油队全队生产管理实现人员优化素质、机制优化内容、设备优化配置,全队工作实现精细化运作、标准化运行、规范化运营。

同时也是为老区采油队的创新管理积累了经验,具有一定指导作用。

通过集约型采油队的创建,20XX年在我队实施所取得的效果,创造经济价值约98万元,开创了老区采油队精细管理的新局面。

成果创造于何年何月,在本单位已实际应用多长时间、多大范围

成果创造于20XX年1月,在第四采油厂第二油矿四区四队实际应用一年。

本成果何时经过本单位鉴定

2016年2月经第四采油厂管理现代化评审委员会评审。

推荐单位对推广应用有何建议

推荐单位

意见

 

本单位主管部门印章

2016年3月日

注:

“成果主要创造人”不超过2人,“成果参与创造人”不超过5人。

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经济效益测算表

成果实施时间

从20XX年1月至20XX年12月共计:

1年

成果实施范围

在第四采油厂第二油矿四区四队范围内实施

成果经济效益

计算方法及公式

EP=Sa1+Sa2+Sa3+Sa4+Sa5+Sa6

=11.5434+5.2576+1.98+70.629+9+0.0982

=98.5082(万元)

成果效益指标测算结果:

98.5082万元

序号

指标名称

计量

单位

时间

测算

结果

备注

1

申报前一年效益额

万元

20XX年

98.51

2

实施各年累计效益额

万元

20XX年

98.51

3

平均年度效益额

万元

20XX年

98.51

4

申报前一年效益贡献率

20XX年

0.44

5

申报前一年投入产出率

20XX年

61.92

 

本单位财务部门审核盖章

2016年3月日

注:

“累计效益额”(序号2),指从成果实施第一年起到填报成果申报表的前一年为止累计的效益;“平均年度效益额”(序号3),指累计各年度的经济效益额除以累计年度数而得出的平均一个年度的成果效益;“效益贡献率”(序号4),指成果年度效益额与企业同年度利润总额之比值,即成果效益额占企业利润之比重;“投入产出率”(序号5),指成果投入的实施费与成果产出效益额的比值。

集约型采油队的创建与运行

四区四队始建于1989年11月,是2201转油站集输系统井站从四区一队划出而成立的采油队,隶属第四采油厂第二油矿,位于杏北开发区杏四~六面积中部,辖区油田面积7.4平方米,地质储量1155万吨。

建队以来,四区四队井站管理主要经历了两次较大变化。

2009年,杏四-六面积水驱与聚驱地面生产系统优化调整,四区八队的聚杏北1#6计量间调整进入杏北2201转油站,与17口油井就近划归四区四队管理。

2014年,第四采油厂进行油田地面设备流程优化改造,撤销杏北2201转油站,只留阀组间,油气生产系统转进四区八队聚杏北1号转油站,将污油回收站划到本队管理。

截止20XX年5月31日,全队有干部6名、岗位员工53人,管理污油站1座、计量间4座、油井72口,注水井44口。

四区四队一直潜心探索井站管理好方法,不断创新、推行井站精细管理新手段,稳步提升井站管理水平,更好的适应油田形势的发展需要。

一、集约型采油队创建与运行的背景

四区四队已有26年历史,随着建队时间的延长,设备情况越来越复杂,维修频率越来越频繁,日常生产管理难度也越来越大。

作为老区采油队,四区四队摒弃传统管理模式,不断探索基层管理的新方法和新措施,但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缺陷,最终实际效果和预期效果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作为原油生产的基本单位,四区四队想打破传统,实现创新,必须围绕创建集约型采油队的工作主题,满足“三个需要”,通过推行集约型采油队的创建实现突破,实行全面集约型管理模式,为第二油矿油气生产任务的完成做出更多贡献,为老区采油队提供管理经验,做油田持续有效发展的坚实支点。

1、满足基层单位集约优化的需要。

集约型管理模式是现代化管理方法的一种有效手段,强调实现资源的集中使用,高效率使用,节约使用,集约投入,全面提高要素效率来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为基层采油队,要适应生产优化、工艺优化不断提高的要求,围绕“创建集约型采油队”的主题,大力应用集约型管理措施,集合人力、物力、财力、管理等资源要素,进行统一配置,实现全队资源的高效率使用,不断提高综合管理水平,扭转老区采油队的劣势,在优化合并调整中保持先进,为油田持续稳产提供有力支撑。

2、满足基层采油队持续发展的需要。

根据集团公司“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发展方针,可以看出可持续发展的紧迫性和现实性。

可持续发展直接关系到油田企业的未来,作为油田基本组成细胞的基层采油队,我们更有责任去为油田的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创建集约型采油队就是踏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步。

集约型采油队以节约、高效为价值取向,坚持经济效益最大化,社会效益质量化,综合效益持续化,从而达到降低成本,高效管理的目标,用高效率实现质的提高和量的增加,集中核心力量更好的创效,实现可持续发展。

3、满足井站管理持久创新创效的需要。

面对油田生产所需与成本逐年紧张的矛盾,要求我们不断提升现代化管理水平,实现持久创新创效。

四区四队作为老区采油队,想打破传统管理模式,必须在井站管理创新创效方面抓好方向,抓好细节,抓好落实。

围绕井站管理新模式进行探索实践,形成适用于老区采油队的创新管理制度,基层管理意识和管理方法创新上实现新突破,创效上呈现新进展,经验上展现新成果,以此满足现代化持久创新创效的需要。

二、集约型采油队创建与运行的内涵

四区四队近年来紧紧围绕原油稳产、生产经营、基层建设等方面开展基础工作,结合老区采油队的实际生产情况,探索实行精细化运作、标准化运行、规范化运营,建设集约型采油队。

在优化劳动组织、创新管理机制、和谐文化建设、高效精细管理等方面形成了具有四区四队特色的管理模式,有效促进了四区四队整体生产管理水平的提高,四区四队集约型管理具有以下特点:

1、具有优化人员素质的先决性

员工是基层采油队的基本组成单位,员工的素质决定了全队的总体素质。

推行集约型队伍管理中,通过对员工的集约培训,改革传统的培训方式,深入到岗位,细化到操作,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有效提高培训效率及质量;强化全队员工的精细工作意识,争先创优意识,责任担当意识,保证工作达到精细化,规范化,系统化标准;改进基层干部管理方法,对基层干部试行点对点量化考核,加强监管理度,有效激励干部和员工齐进步。

2、具有优化机制内容的先导性

制度体系建设是基层采油队管理稳定运行和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管理制度决定着整个队伍的工作方向以及管理高度。

一个采油队的内部管理,最重要的是实施针对自身情况的专业管理。

四区四队在机制内容方面,在上级宏观规定的基础上,结合本队特殊情况,设立了一些新的管理内容,并且在全队范围内一一实施,有效提高了全队管理水平。

3、具有优化设备配置的先进性

四区四队作为老区采油队,经历过两次较大的变化,设备配置也随之产生变动。

如何将这些基本设备合理化配置成为一个重要课题,针对变化后的组织情况,建立设备台账统一管理,实行一系列具有可操作性的设备分配,特殊情况特殊处理,将集约型采油队建设推行有效到位。

三、集约型采油队创建与运行的做法

受当今市场计划经济的影响,油田效益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为响应油田降本增效活动的开展,四区四队变管理压力为创新动力,探索创新集约型管理模式,深挖集约型管理效益潜力,通过“三个三”做法,进行集约型采油队创建的探讨。

(一)注重“三个建立”,试行集约型采油队模式

集约型采油队的开展首先需要建立相应的管理模式,20XX年,我们四区四队以“三个建立”为管理基础,在全队范围内开展创建集约型采油队活动,使全队集约化管理基础得到持续夯实。

1、建立一支劳动组织集约型管理的采油队

四区四队在册人数54人,借调人员1名,癫痫病患者1名、股骨头坏死患者1名、智力障碍者1名、银屑病患者1名、慢性病患者2名,拟退休2名,这些人员都不能单独定岗,可用劳动力仅为45人。

针对岗位人员紧张的实际,在传统管理方式的限制下,管理会陷入被动状态,需要在人力资源优化方面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打破传统的基层采油队管理方式,进行生产劳动组织的优化改革,健全组织机构,明确岗位权责,探索实践采油队集约化管理新模式,以此满足基层采油队人力资源创新管理的需要。

(1)打破计量间班组结构,成立水井班组、油井班组、计量班组。

我队之前的劳动组织是以计量间为单位成立班组,井站集输距离500米内的油水井集中管理(见图1),由于没有对个人分工明确规定,常出现工作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劳动组织优化改革后,成立水井班组、油井班组和计量班组(见图2),由工作区域划分转化为系统管理(见图3、图4),选择经验丰富的员工分配相应的管理工作,及时落实各种情况,提高油水井管理效率。

 

 

图2四区四队劳动组织优化管理构成图

 

图3四区四队油井系统管理网络图

图4四区四队水井系统管理网络图

 

(2)合理规划“老弱病残”人员劳动分配。

将慢性病患者和银屑病患者组成清洁小组,专门负责前后线的内务卫生;拟退休人员和股骨头坏死患者齐力打造小菜园,为本队员工谋福利,吃到应季的无公害蔬菜,更筑成四区四队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见图5)

 

图5四区四队绿色小菜园

2、建立一支员工素质集约型培训的采油队

依照木桶理论,木桶的承水量并不是由最高木块的高度决定,而是最低木块决定的。

传统的培训方式容易造成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的脱离,岗位员工对于理论知识只局限于集中性的测试,实际操作也没有单独的指导练习,工作中容易出现误判断、误操作,所以杜绝培训体系的“短板”,进行集约型培训,对于提高全队管理水平有着重要意义。

一个基层采油队中,基层干部对集约化管理的认识,是搞好创新管理的重要因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