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优化调研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331928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8.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早期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优化调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早期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优化调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早期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优化调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早期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优化调研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早期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优化调研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早期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优化调研报告.docx

《早期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优化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早期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优化调研报告.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早期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优化调研报告.docx

早期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优化调研报告

早期教育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调研报告

一、专业基本情况

(一)专业分析

本专业名称是早期教育,教育类型为高等职业教育,所属学科门类及专业类属于教育与体育大类/教育类,修业年限是三年。

2015年,“早期教育”作为独立专业首次增补到教育部新专业目录,之前早期教育所需的专业人才为学前教育(早教方向),截至到2019年9月,全国开设早期教育专业的院校为101家,浙江省开设早期教育专业共4所院校。

从职业面向上看,本专业具有职业性和师范性的双重性质。

从职业性而言,本专业以培养面向托幼机构、早教机构、社区、家庭教育咨询机构等相关服务部门从事婴幼儿保育和教育、行政管理、家庭教育咨询与指导等第一线应用型人才为目标。

从师范性而言,本专业毕业生的服务对象是0-3岁婴幼儿,是身心正在迅速发展,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稚嫩的生命群体。

由于服务对象不同于工厂车间的流水线上打造的规格统一的物质产品,早期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和方法也与其他专业不同,具有很强的师范性。

从学历层次上看,本专业为专科层次,我校生源为单招单考学前教育专业中职生,具有其独特的优势。

它既延续了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技能训练,也具备了对早期教育的前期认知,对后期培养目标中立足行业特点,理论和技能并举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空间。

从高职教育的服务对象来看,本专业的服务对象主要是浙江省各县市的早期教育机构、0-3岁托育机构和托幼一体化幼儿园。

浙江省开设早期教育专业4所院校分别为绍兴职业技术学院、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宁波教育学院和我校,大家都属于新设专业,我校和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2018年新设,绍兴职业技术学院和宁波教育学院2019年新设,使得该专业在人才培养上出现滞后现象。

本专业的设置可以为浙江省早期教育培养更多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的早期教育工作者,引领浙江省早期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专业定位

本专业的定位是:

体现职业性和师范性的统一,培养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具备扎实婴幼儿护理技能、教育教学及良好沟通能力的应用型早期教育工作者。

强化专业办学的师范性,突出实践性,加强学生科学素质和人文素养的培养、婴幼儿照护及早期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的实践应用、教师专业基本能力的训练。

遵循高职教育办学理念,顺应教师教育办学的格局,利用学校办学优势结合双高建设创新办学体制,形成以早期教育专科学历教育为主,拓展早期教育师资、亲子教育等多层次的社会培训,立足金华、辐射全省,引领浙江早期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调研背景分析

(一)开展人才培养方案优化是托育行业发展的迫切需要

根据《中国人口统计年鉴》统计:

中国0-3岁婴幼儿约为0.7亿人,城市分布为1100万人,而且,平均每小时就有2000多名婴儿诞生。

目前,这个市场正在以每年28%的速度增长,是名副其实的朝阳产业。

2016年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创十一年新高,全年出生人口1786万人,比上年多增131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3‰,是过去15年来最高。

经过近几年的统计发发现,全面二胎政策实施以来,人口出生率没有大幅度的提高,2017年人口出生率为12.4‰,2018年人口出生率仅为10.9‰(见图1),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有资质、受家长信任的托幼机构、托幼人才缺乏。

据统计,目前全国婴幼儿在各类托育机构的入托率仅为4.1%,中国城市3岁以下儿童的入托率不到10%,而发达国家3岁以下婴幼儿的入托率在25%-55%之间。

2019年5月10日,国务院举行关于婴幼儿照护发展政策吹风会,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在会上表示将从多方发力落实师资教育建设,加快培养婴幼儿照护相关专业人才。

图1:

2010-2018年中国新生人口数量及人口出生率

(二)开展人才培养方案优化是国家政策指导下的必然要求

2003年,教育部等部委颁布《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全面提高0-6岁儿童家长及看护人员的科学育儿能力”。

2011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重视0-3岁婴儿教育”。

这些都表明国家已将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纳入教育政策的主流,0-3岁婴幼儿教育将获得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2016年国务院《中国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的决定》提出“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举办非营利性妇女儿童医院、普惠性托儿所和幼儿园等服务机构”。

2016年国务院《国家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提到“加强科学预测,合理规划配置儿童照料、学前和中小学教育、社会保障等资源满足新增公共服务需求。

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举办非营利性妇女儿童医院、普惠性托儿所和幼儿园等服务机构”。

2017年国务院《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发展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探索建立以幼儿园和妇幼保健机构为依托,面向社区、指导家长的公益性婴幼儿早期教育服务模式”。

2018年国务院《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实施方案(2018-2020年)》建议“制定实施大力发展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的政策措施”。

系列政策文件的出台都体现出国家对0-3岁婴幼儿的关爱。

尤其是2019年5月9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为高职院校开办婴幼儿照护相关专业提出要求并指明了方向。

意见中指出“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要根据需求开设婴幼儿照护相关专业,合理确定招生规模、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将安全照护等知识和能力纳入教学内容,加快培养婴幼儿照护相关专业人才。

将婴幼儿照护服务人员作为急需紧缺人员纳入培训规划,切实加强婴幼儿照护服务相关法律法规培训,增强从业人员法治意识;大力开展职业道德和安全教育、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婴幼儿照护服务能力和水平。

依法保障从业人员合法权益,建设一支品德高尚、富有爱心、敬业奉献、素质优良的婴幼儿照护服务队伍。

”文中将婴幼儿安全照护、职业道德、法治意识作为重要的培养指标。

为加强托育机构专业化、规范化建设,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9〕15号)的要求,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制定了《托育机构设置标准(试行)》和《托育机构管理规范(试行)》,自2019年10月8日起施行,对保育、健康、安全管理等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三)开展人才培养方案优化是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急需任务

2019年《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也被业界简称为国务院“职教20条”,通知中开宗明义提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

总体要求与目标包括三个转变,六项指标。

具体改革措施分为一个体系,三项制度,四项标准,四个体制,二项政策,四个试点,五项活动,一批项目。

早期教育专业作为一个新专业更需要顺应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在构建职业标准、专业标准、开展1+X证书的试点做出相应的积极举措,开展行业人才需求调研,同时深化校企合作,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学生实习实训,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2019年教育部13号文件《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实施的诸多细节如课程思政、三教改革、核心骨干课程、总课程与实践课程比例等都有具体的指导和要求,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也是势在必行。

三、调研的对象、方法及主要内容

调查的对象主要围绕政府机关、0-3岁早教行业和托育行业负责人及资深员工,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和访谈法开展调查,重点调查相关行业人才需求数量、岗位主要任务及岗位职业能力。

共走访有代表性的企业6家,其中3家属于教育集团,还有3家为加盟店,既有本地企业,也有立足全省和全国的集团企业,点面结合,能较好地反应出行业基本要求。

四、调研的结果与分析

(一)早教及托育机构基本情况分析

通过询问省卫计委和工商管理局的相关负责人,发现目前早教及托幼机构在注册审批方面存在多部门并存、名称混乱的现象,有在教育部门等级注册的、也有在工商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的;有托幼一体化的,也有单独的;工商管理部门注册的更是五花八门、各种名称,很难从名称上进行判断。

虽然《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已经建议管理部门为当地的卫计委,但由于之前对行业机构的名称没有规范的要求,多部门协助起来困难,目前也很难收集到准确的行业数据。

通过走访金华市区婴幼托育及早教行业发现:

当前我市0-3岁儿童早教托育行业总体的特点是机构数量严重匮乏,主管部门和相关法规缺少,行业标准缺少,社会力量开办托育机构困难重重。

针对3岁以下儿童的机构,市场上更多的是早期教育机构,早教机构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既有红黄蓝等本土品牌,也有外来的金宝贝等高端机构,这类机构在我市约有30家,其特征是课程单价高(150-200/节课)、店址集中在商业中心,交通不方便及价格昂贵等原因,考虑到经济成本与时间成本,大部分家庭都承担不了。

部分早教机构也承办了0-3岁的全日制和半日制的托育,但仅局限于个别机构,政府办和社区办的具有服务性质的早教机构比较缺乏,公立的0-3岁托育机构目前还没有。

(二)人才需求状况分析

早教及托育行业已经成为关涉国家发展、家庭和个人幸福的一个关键的教育环节,发展早教及托育行业也是民生工程。

由于国内大中专院校开设早教专业学历教育的较少,我省只有我校和绍兴职业技术学院、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宁波教育学院开设早期教育专业,由于都是新专业,招生人数有限,目前还没有毕业生,远远不能满足庞大的早教市场需求;社会非专业培训机构也不能培养出专业的早期教育指导师(以下简称早教师),从而使得早教行业更加缺乏专业人才。

同时,0-3岁托育机构也需要婴幼儿照护人才,相应儿童健康与管理也是最近才招生。

因此,从早教及托育行业发展趋势来看,浙江地区早教机构还不能满足0-3岁儿童接受教育和托育的需要,早教及托育人才需求缺口较大,特别是对高质量早教及托育人才的需求十分迫切。

我校设置专科早期教育专业,在很大程度上期可缓解地方优秀早教及托育人才的严重短缺。

(三)职业岗位(群)与职业能力分析

1.早期教育专业对应的岗位职业标准

(1)职业岗位分析

职业岗位与工作任务分析是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

由于早期教育专业是新办专业,还没有毕业生,无法开展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调查,因此只能通过岗位需求调研,参考学前教育毕业生三年内的职业岗位,确定本专业的初始就业岗位有:

早期教育机构普通教师(包括幼儿园托班、早教中心、亲子园教师),婴幼儿培训中心教师,早期教育特色专长教师(包括双语教师、体育教师、艺术教师、感统训练师、蒙特梭利教育教师),家政服务、婴幼儿社区服务人员,婴幼儿系列产品的营销人员等。

当获得一定的工作经验并经过一定的继续教育后,本专业毕业生获得的发展性就业岗位有:

早期教育机构管理及科研人员,早教中心、亲子园园长及其他管理人员,婴幼儿培训中心管理人员等。

(2)岗位职业标准

表1:

职业岗位(群)和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分析

序号

职业岗位群

职业资格证书

1

早期教育机构普通教师、管理人员

幼儿园教师资格证

2

早期教育机构特色教师

幼儿园教师资格证,相关特色课程等级证书

3

托育机构工作人员

育婴师、母婴护理

(四)典型工作任务及所需职业能力分析

1.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通过对金华市6家代表性早教及托育机构工作人员的调查,我们发现,早教及托育机构对早期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岗位定位非常明确,具体岗位工作任务及行动领域描述见表2:

表2:

早期教育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

就业岗位

岗位典型工作任务

托育机构教师

(主班教师、副班教师)

1

照料婴幼儿一日常规生活

2

对婴幼儿开展各项教育活动

3

家长日常接待工作

4

托育场所环境创设工作

5

引导婴幼儿开展各种游戏活动

6

亲子活动的组织与落实

早教机构

教师

1

孩子、家长的日常接待工作

2

制订孩子的亲子教育计划

3

组织实施亲子教育

4

亲子活动环境创设及保持

2.早期教育专业职业能力要求

关于职业能力的定义有很多,到目前还没有一个公认的概念。

心理学认为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使活动顺利进行的个体心理特征。

”职业教育之所以特别强调能力的培养是因为职业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必须是能胜任岗位工作的人,必须具备相应的工作能力。

关于职业能力的内涵,国内外学者有着众多研究。

我国学者陈鹏认为,随着历史的演变,职业能力观主要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行为主义导向的任务技能观、整体主义导向的关键能力观和建构主义导向的整合能力观。

“职业能力”一词在我国的首次使用,是在教育部于1999年7月颁发的《关于申报“面向21世纪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规划”研究与开发项目的通知》(教职成司[1999]19号)中。

此文件中有专门强调要研究职业能力的内涵、形成过程的内容。

通过我国学者十多年的研究和论证,职业能力终于有了中国特色的内涵。

它是指“人们在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实践能力,即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动地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能力”。

“以职业对从业者从事职业活动必备的能力为依据,职业能力由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构成。

专业能力指职业活动中运用专业知识、技能的能力,强调应用性、针对性。

方法能力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工作方法、学习方法方面的能力,强调合理性、逻辑性、创新性。

社会能力指从业者在从事职业活动时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能力,即所需要的社会行为能力,强调对社会的适应性和积极的人生态度”研究者认为,高职高专早期教育专业是以培养面向早教机构、托育机构、幼儿园等一线教育机构的应用性人才为基本目标,所以早期教育专业人才的职业能力主要体现在其组织与0-3岁婴幼儿保育和教育有关的活动上,毕业后能够将在专业学习中所获得的知识、经验、技能和态度应用于0-3岁婴幼儿教育的工作情境中,促进儿童体智德美的身心全面发展。

因此,高职早期教育专业人才的职业能力是指本专业的毕业生在从事0-3岁婴幼儿教育活动时将专业学习中获得的知识、经验、技能和态度应用到具体工作情境中的能力。

通过对早期教育专业毕业生面向的主要工作岗位的工作任务及行动领域进一步具体分析,我们确定了每项典型工作任务所需要的行动能力,见下表3。

表3:

早期教育(托育)机构教师典型工作任务的行动能力要求

早期教育(托育)机构教师典型工作任务

行动能力要求

1

照料孩子一日常规生活

1)爱心、耐心、责任心

2)婴幼儿日常照护与保健的能力

3)科学制定婴幼儿食谱及喂养的能力

4)意外事故急救处理的能力

5)观察与评估婴幼儿行为的能力

6)帮助婴幼儿解决冲突的能力

7)与婴幼儿沟通交流的能力

8)与同事沟通、合作的能力

2

对婴幼儿开展各项教育活动

1)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能力

根据不同月龄选择教育内容的能力

设计、实施教育(亲子)活动的能力

预设、生成、实施主题活动的能力

与婴幼儿语言表达的能力

与婴幼儿的互动能力

知识整合建构能力

2)教育评价能力

听课、评课能力

正确评价婴幼儿的能力

3)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能力

开发、利用家庭资源的能力

开发、利用社区资源的能力

开发、利用周围自然资源的能力;

改编、创编本地传统游戏的能力

4)一定的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知识

思想政治、法律知识

文学、历史常识

自然科学、数学基本常识

运动、保健常识

音乐、美术艺术常识

英语基础知识

5)基本专业教育能力

歌曲演唱能力

舞蹈表演、创编能力

绘画、手工制作能力

讲故事、诗歌朗诵能力

乐器弹奏、演奏能力

多媒体课件制作能力

3

家长工作

1)与不同类型家长沟通婴幼儿表现的能力

2)组织家长会的能力

3)组织亲子活动的能力

4)指导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的能力

4.

早期教育环境创设工作

1)户外空间环境的创设能力

2)室内空间环境的创设能力

3)墙饰的创设能力

4)区域环境的创设能力

5)玩教具的设计与制作能力

5.

引导婴幼儿开展各种游戏活动

1)提供游戏材料及游戏条件的能力

2)引导婴幼儿游戏的能力

6.

各种教科研工作

1)对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进行反思的能力

2)自我学习的能力

3)发现、研究问题、撰写科研报告的能力

3.早期教育专业核心职业能力的定位

(1)行业调研

通过对三年以上教龄教师及负责人的调查,被调查者对典型工作任务所需要的最核心的行动能力的观点见表4,新教师最缺乏的职业行动能力见表5。

表4:

典型工作任务所需要的核心的职业行动能力

被调查领域

最核心的1-2项职业行动能力

职业意识

敬业精神、细致的工作态度

师德

爱心、对婴幼儿的尊重

教育理念

以儿童为本的教育理念、整合教育理念

婴幼儿保育知识

一日生活组织与安排方面的知识、儿童安全防护与救助知识

婴幼儿发展知识

0-3岁婴幼儿的学习与发展特点、儿童心理学知识

婴幼儿学习与发展理念

新儿童发展观、新课程观

通识知识

音乐美术艺术常识、运动保健常识

自我发展知识

早期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专业基本技能

绘画能力、歌曲演唱能力

环境创设能力

布置活动区并投放材料的能力、布置班级环境的能力

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能力

观察和分析婴幼儿行为的能力、培养和建立生活常规的能力

游戏的支持与引导能力

引导婴幼儿游戏的能力

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能力

设计、实施五大领域活动的能力、知识整合与建构能力

教育评价能力

正确评价婴幼儿的能力、评课能力

家园合作能力

做好家长工作的能力、与同事的沟通、合作能力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能力

开发利用家庭资源的能力、开发利用周围自然资源的能力

自我发展能力

对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进行反思的能力、自我学习的能力

表5:

新教师(三年以下教龄)最缺乏的职业行动能力

缺乏程度排序

职业行动能力

1

与家长的沟通合作能力

2

敬业精神和责任心

3

吃苦意识

4

儿童安全防护与意外事故急救处理能力

5

爱心和耐心

6

对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进行反思的能力

7

早期教育理论知识的缺乏

8

对婴幼儿一日生活常规的组织与安排能力

9

听课评课的能力

10

观察与分析婴幼儿行为的能力

11

与同事沟通、合作的能力

12

自我学习的能力

13

环境创设能力

14

与婴幼儿的互动能力

15

职业规划与发展知识的缺乏

16

评价婴幼儿的能力

17

撰写科研报告的能力

18

开发、利用社区资源的能力

19

计算机课件的制作能力

20

引导婴幼儿游戏的能力

21

英语基础知识、

22

唱、跳、画等专业基本能力

五、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

(一)本专业的培养目标

专业培养目标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定位具有规范和引导作用。

高职早期教育专业是培养以学前教育中职毕业为起点的三年制专科人才,就业岗位群以0-3岁儿童为工作对象。

其培养目标是:

理想信念坚定,热爱早期教育事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质和人文素养,厚德精业,仁爱敦行的职业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系统的早期教育理论、科学的婴幼儿养护知识,具有较强的保育能力、活动设计和组织能力、反思和自我发展能力、善于沟通与合作、勇于创新、身心健康,面向托幼机构、早教机构、社区和家庭教育咨询机构等相关服务部门,能够从事婴幼儿保育和教育、早期教育行政管理、家庭教育咨询与指导等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可设置模块化、弹性化的课程体系,实行高校和早教、托育机构联合互动,通过交换教师、顶岗置换等多种形式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使学生的职业能力适应岗位要求和个人发展的要求。

(二)本专业的核心职业能力

通过对上述所有调查的结果和数据进行分析,我们认为本专业学生应具备的核心职业能力包括:

1.婴幼儿照护能力

2.婴幼儿安全防护与意外事故急救处理能力

3.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能力

4.观察评估婴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个体差异的能力

5.游戏的支持与引导能力

6.环境的创设与利用能力

7.对婴幼儿的激励与评价能力

8.指导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的能力

9.沟通与合作的能力

10.专业反思与发展的能力

(三)本专业培养方案的优化目标及实施计划

通过对上述所有调查的结果和数据进行分析,我们认为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需要再以下方面开展优化

1.重构基于岗位核心职业能力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的构建基础基于《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托育机构设置标准(试行)》和《托育机构管理规范(试行)》设置核心职业能力对应的模块化课程,构建基于婴幼儿照护、早期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特色课程、综合实践、专业延展课程群。

2.完善基于“1+母婴护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人才培养方案

开展“学历证书+母婴护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修订融入母婴护理理念的课证融合早期教育人才培养方案,根据母婴护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和专业教学标准要求,将证书培训内容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

开发“1+X”课程3门,制订课程标准3门,国家职业教育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新增拓展课程《孕产妇护理与保健》1门,建成《孕产妇护理与保健》、《早期教育活动设计》等省级以上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门以上,开发《婴幼儿照护实训手册》1个、系列微课或微视频150个以上。

3.强化实习实训规范

实行高校和早教、托育机构联合互动,强化实训,探索通过交换教师、顶岗置换等多种形式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

大一重点见习婴幼儿照护,见习单位立足0-3岁托育机构,大二课程实训立足早教机构,采用双导师走园模式,每周一天,重点开展0-3岁婴幼儿在情绪、言语、认知和社会性对应的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构建实训单位准入标准和编写实训课程课程标准。

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

4.开展早期教育资源库建设

建设理念:

课程内容紧贴岗位要求和行业需求,反映“新知识、新观念和新教育方法”,体现“内容的时令化”;资源建设强化实践内容,体现“理实训一体化”;资源建设单位融合高校和早教园,体现“园校一体化”;课程资源包括配套教材、实训手册、配套练习等,体现“资源体系化”。

在建设期内,完成早期教育专业6-8门核心课程的建设任务。

5.实施课程综合化改革

以能力为本位,开展早期教育专业课程的综合化改革。

早期教育专业的核心职业能力中聚焦于敬业精神、细致的工作态度、爱心、对婴幼儿的尊重,因此需要开展课程思政改革;结合资源库的建设,需要开展线上线下融合的教学方式改革;结合岗位任务,需要开展基于岗位任务的课程实训改革;结合1+母婴护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需要开展任务驱动或活页式教材的改革。

2019年10月22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法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