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四年级上册五六单元总结.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329402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55.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语文四年级上册五六单元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四年级语文四年级上册五六单元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四年级语文四年级上册五六单元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四年级语文四年级上册五六单元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四年级语文四年级上册五六单元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语文四年级上册五六单元总结.docx

《四年级语文四年级上册五六单元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语文四年级上册五六单元总结.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年级语文四年级上册五六单元总结.docx

四年级语文四年级上册五六单元总结

第五组

 

本组教材以“我国的世界遗产”为专题,选编了精读课文《长城》《颐和园》、略读课文《秦兵马俑》,3篇课文都配有精美的实景或实物图片,展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是引领学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一扇扇窗口。

 

教材中的“资料袋”,语文园地中围绕文物保护展开的口语交际,以写导游词为内容的习作,“宽带网”建议学生继续搜集关于中国的“世界遗产”的资料……教材中安排的这些语文实践活动,都是围绕本组专题展开的,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听、说、读、写、查(资料)等活动中,在提高语文能力的同时,尽可能多地了解我国的“世界遗产”,激发探究我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之情,培养自觉保护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的意识与习惯。

 

教学本组时,要将感悟课文理解内容、认识事物增长见闻、品味语言领悟写法、陶冶情感受到熏陶等方面整合起来,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留心文章表达的方法。

教师应调动学生已有的阅读积累和旅游经历,将围绕这一专题进行的资料搜集、整理、阅读、交流分享等活动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并延伸至整个学期以至今后的学习生活之中;提倡学生建立“中国的世界遗产

 

之旅”专用资料袋,或将搜集到的资料放入本学期的“语文资料袋”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交流相关的图片画作、诗词楹联、故事传说等,不断感受我国的“世界遗产”的魅力。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9~10课时。

其中,精读课文4~5课时,略读课文1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2课时,“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宽带网”1课时。

  17 长城

一、教材解读

 

1.课文简说。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华夏儿女的骄傲。

这篇课文作为引领学生开始中国的“世界遗产”之旅的第一扇窗口,不但表现了长城的高大坚固与雄伟壮观,还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力量,抒发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课文共有4个自然段。

第1自然段,概括地介绍长城,突出长城的“长”,这是远看长城;第2自然段,具体地介绍长城,突出长城的“高大坚固”,这是近看长城;第3自然段,由长城展开联想,歌颂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第4自然段,总结全文,指出长城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赞美长城是“伟大的奇迹”。

根据文意,教材配有两幅图片,一幅是气势磅礴的长城鸟瞰图,一幅是长城城墙的近景,使学生可以更形象地感受长城的气势。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长城,知道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二是结合理解课文,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词句解析。

 

(1)对句子的理解。

 

①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

 

这句话用词准确精当,承上启下,过渡自然。

“站、踏、扶”这三个动词是说作者已经身临其境来到长城,“很自然地想起”是说作者被长城的雄伟气魄所震撼,民族自豪感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油然而生。

 

②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多少”表示无数,饱含作者无限的感慨;“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突出了长城之长,与开头“一万三千多里”相呼应;“才”在这里表示长城的建成是多么的不容易。

整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古代劳动人民的无限赞叹之情。

 

(2)对词语的理解。

 

垛口:

指城墙顶部外侧建筑的两米多高的齿形墙。

 

瞭望口:

指齿形墙凹下去的部分。

 

射口:

指齿形墙上用来射箭的洞。

 

 

 

 

二、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盘旋、城砖、城墙、屯兵、堡垒、打仗、呼应、肩膀、智慧、凝结、气魄雄伟”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势。

 

3.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4.激起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三、教学建议

 

1.课前可以布置学生搜集关于长城的历史知识、故事传说或图片资料。

 

2.教师可以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下面的教学思路进行教学。

 

一是以作者的情感为主线组织学生阅读,即紧扣第3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和第4自然段,让学生在文中找一找相关语句,体会作者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慨。

先让学生充分朗读、勾画、批注,再全班交流。

学生每谈到一处,都可以回到这两句话让学生再读一读,谈一谈新的感受和体会,不断加深情感体验,使学生口里读出感受,眼前读出画面,心中读出情感。

 

一是以图为主线组织学生阅读。

如,初次读图,描述图意,围绕“长城”提出疑问,以学定教;再次读图,图文结合,读文与画示意图结合,感悟文本,解决疑问,了解长城的特点与构造;三读插图,课内外结合,启发想象,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激发情感;四借图画,学生依序讲解、介绍长城,迁移运用语言。

 

一是以语言的感悟、积累、运用为主线组织学生阅读。

老师创设小导游介绍长城的情境,在充分自读感悟的基础上,激励学生大胆上台当“小导游”,向“游客”(全班同学)介绍长城,师生合作,随机出示相关图片、课件。

也可以自由组成“导游小组”上台介绍,以一名学生为主,其余学生补充。

学生能介绍多少就介绍多少,可以介绍书上了解到的,也可以介绍课外搜集的传说、故事、资料,台下的“游客”可以提问,形成互动氛围。

如果采用这种思路进行教学,教师要注意发挥引导作用,避免在学生还没有充分阅读课文、充分交流感受时就直接进入当小导游的教学环节。

 

3.引导学生体会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要结合课文内容理解,一是使学生感受到“长”而“高大坚固”又“气魄雄伟”的长城,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古代建筑;二是感受到当年修筑长城时,在极其落后的条件下,劳动人民能用自己的双手完成这样浩大的工程,真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关于长城的特点,可以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语句,借助图画或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领会,并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如,“有一万三千多里”,可以让学生在地图上指一指哪些省市有长城(甘肃、宁夏、陕西、山西、内蒙古、北京、河北等省、直辖市、自治区),算一算日夜不停地走要走多长时间,谈一谈登长城或登山的感受,从而真切地体会出长城的万里雄姿之美。

在读、议长城特点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观察课文中的图片,了解“垛子”“瞭望口”“射口”“城台”的位置、样子及其作用,并根据课文文字,参考文中的图片,试着画出长城的结构示意图,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学生在交流时,教师要重点引导学生体会第3自然段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1)联系前一句话进行理解。

如,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可以让学生比较一下大概相当于多少个同学的重量,从而体会出修筑长城的的确确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

(2)联系第1、2自然段进行体会。

课文先写长城的长,从侧面反映出工程的艰巨:

在“崇山峻岭”之中修筑长城,怎能不流血流汗,怎能不付出大量的人力?

而劳动人民利用山势让长城“蜿蜒盘旋”,还设计了垛子、瞭望口、射口、城台等结构,这正是“智慧”的体现。

 

4.教学时,教师可以充分地运用语言激情、文本感悟激情、学生朗读激情、相关资料渗透激情等多种策略,把激发学生的情感融入到文本的感悟和有感情的朗读之中。

有条件的话,可以播放有关长城的纪录影片,展现如织的中外游人游览长城的情景,或出示游客特别是名人、伟人的留言或题词,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之情。

下面是几位国际名人对长城的赞誉之词:

 

设计者太伟大了,长城不愧为世界奇迹!

          (以色列前总理拉宾)

 

只有一个伟大的民族,才能造得出这样一座伟大的长城!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

 

这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在其他地方我从未见过类似的杰作。

(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

 

长城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奇迹之一,确实令人鼓舞。

人们在上面爬坡都感到吃力,可以想象当年建造长城时需要什么样的智慧和力量。

           (美国前总统里根)

 

5.本课的生字较多,教学时应以学生已有水平为起点,在学生自己认读、互相交流的基础上相机进行指点。

要提醒学生注意,“隔”字的里面不要多写一横。

“蜿蜒盘旋、气魄雄伟”等词语可以通过查字词典、观察插图理解。

 

6.课后安排了选做题,建议学生多搜集一些有关长城的故事、传说和图片资料。

教师可以提示搜集资料的方法和途径,建议有条件的学生进一步搜集,不必做统一的要求。

 

7.本课后面的“资料袋”中,列出了29处中国的“世界遗产”名单,展示了8幅精美的图片,目的在于增长学生的见识,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读一读文字,看一看图片,查一查地图,谈一谈感受;还可以适当补充一些图片或录像资料,激发学生继续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愿望;或是引导学生继续阅读一些有关世界遗产的文章,如选读课文中的《迷人的张家界》,《同步阅读》中的《碧水丹山话武夷》《庐山落霞》《黄山记》《仰望布达拉》等,从作品中感受“世界遗产”的魅力。

 

四、相关链接

 

世界遗产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7届大会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1976年成立了政府间合作机构──世界遗产委员会,由公约缔约国大会选举产生的21个国家组成,其主要任务之一是在缔约国提出建议的基础上,确定应在《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范围内加以保护的各国文化和自然遗产,将这些国际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和自然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使国际社会将其作为人类的共同遗产加以保护。

 

世界遗产委员会每年召开一次会议,分别在各缔约国举行,主要任务是决定哪些遗产可以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并对已列入名录的世界遗产的保护工作进行监督指导。

2004年6月,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在中国苏州举行。

截至2004年7月,全世界已有178个国家或地区加入公约,全世界共有世界遗产788处,包括133个国家的611个文化遗产,154个自然遗产,和23个文化自然双重遗产。

 

我国于1985年加入该公约,成为缔约国。

自1987年第11届世界遗产大会将故宫等6项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2004年7月将高句(gōu)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列入名录,中国已有30项自然景观和文化遗址被列入该名录,总数量排在西班牙、意大利之后,位居世界第三。

 

长城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为了互相防御,都在形势险要的地方修筑长城。

据《左传》记载,公元前656年,“楚国方城以为城”,这是关于长城的最早记载。

秦始皇灭六国统一中国后,为了防御北方匈奴的南侵,于公元前214年将秦、赵、燕三国的北边长城加以修缮,连贯起来。

故址西起临洮(今甘肃岷县),北傍阴山,东至辽东,这就是俗称的“万里长城”,至今还有遗迹残存。

此后汉、北魏、北齐、北周、隋各代都曾修筑过长城。

明代为了防御异族的侵扰,前后修筑长城达18次。

明长城东起河北山海关,西至甘肃嘉峪关,全长6700千米。

课文中描写的这段长城就是明代修筑的。

 

八达岭长城位于北京延庆县军都山上,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它东连永宁,西接宣化,南达北京,北连延庆,因“路从此分”,四通八达,故有此名。

 

联合国与长城 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国的万里长城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1992年,联合国为教科文组织所推动的“世界遗产”运动发行了一套邮票,共6枚,图案是6个国家的名胜古迹,中国长城是其中之一。

这套邮票在纽约、日内瓦、维也纳各发行两枚。

长城票在纽约发行,1992年1月24日首发。

 

很多国家都向联合国赠送过代表本国的礼物。

我国政府于1974年赠送给联合国的巨幅长城挂毯,现挂在联合国大厦安理会代表休息厅。

 

不到长城非好汉 出自毛泽东1935年10月作的《清平乐·六盘山》: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这首词是毛主席率领红军翻越六盘山时的咏怀之作,生动地表现了毛主席及其率领的红军胜利登上六盘山后远望云天的情景,抒发了彻底打败国民党反动派和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的坚强决心,以及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壮志豪情。

现在,在八达岭长城脚下和858米好汉坡上立有名句“不到长城非好汉”的碑刻。

这句话已经成为表达决心、抒发英雄气概与壮志豪情的名言,流传甚广。

 18 颐和园

一、教材解读

 

1.课文简说。

 

这篇课文描绘了北京颐和园的美丽景观,全文层次清楚,首尾呼应,语言生动优美、具体形象,处处洋溢着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

 

课文移步换景,按照游览的顺序记叙。

一写长廊的景色:

先抓住“长”的特点从总体介绍,然后抓住每一间的横槛上五彩的画的特点从内部介绍,最后抓住长廊两旁风景宜人的特点介绍外部环境;二写万寿山的景色:

先写从山脚下抬头看到的佛香阁和排云殿的壮观景象,再写站在佛香阁的前面从山上向下、向前、向东远眺所看到的美丽景色;三写昆明湖的景色:

分别介绍了长堤、湖心岛、十七孔桥。

课文开头总述颐和园的美丽,结尾与开头呼应,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教材中配有3幅图片,分别是长廊、佛香阁和十七孔桥,可以使学生形象地感受颐和园的美丽。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使学生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进一步激发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二是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学习按照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

 

教学本文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颐和园的优美景色,受到情感的熏陶;教学的难点是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写作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2.词句解析。

 

(1)对句子的理解。

 

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

 

“画舫”是指装饰华美、专供游人乘坐的船。

这句话运用动态描写,反衬出昆明湖水的静。

一个“滑”字,颇有情味,与前面一句“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相衬托,一静一动,更加突出了湖水的静。

 

(2)对词语的理解。

 

琉璃瓦:

内层用较好的黏土,表面用琉璃烧制成的瓦,形状像半边粗竹筒,外部多是绿色或金黄色,鲜艳、发光,多用来铺宫殿或庙宇的屋顶。

 

横槛:

本课指横嵌的长方形栏板。

 

二、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正确读写“长廊、柱子、神清气爽、建筑、佛香阁、金碧辉煌、宫殿、葱郁、掩映、朱红、隐隐约约、堤岸、雕刻、狮子、姿态不一”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激发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4.学习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

 

三、教学建议

 

1.课前布置学生搜集颐和园的风光图片或文字资料,教师可以搜集或制作颐和园的导游示意图。

 

2.教师可以参考以下思路展开教学。

 

(1)初读课文,了解内容,感受风景美。

在学生充分自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谈一谈自己最喜欢的景点是哪里,并说一说理由;也可以创设带领学生到颐和园游玩的情境,让学生谈谈最想在哪里摄影留念并说明理由。

在开放式的互动交流中,教师相机出示相关图片、课件,把语言文字形象化,用图画和语言把学生带入美的情境。

还可以选择一两个自然段指导学生美读,初步达到有感情地朗读,感受作者的赞美之情。

 

(2)细读课文,探索文路,体会结构美。

本文文脉清晰,结构严谨,教学时可以围绕课后讨论题“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游览的,从课文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引导学生勾画、探究,再组织讨论交流。

“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登上万寿山”,“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游人走过长长的石桥,就可以去小岛上玩”,这就是作者的游览顺序。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画旅游示意图,学习作者按地点转换顺序记叙的方法;同时引导学生抓住“进了、绕过、走完、来到、登上、下来、走过”等记叙游览过程的动词,学习作者移步换景、过渡连接的表达方式,从读学写,读写结合,为完成课后安排的小练笔引路。

 

(3)研读课文,领悟语句,品味语言美。

本文用词准确,语句优美,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把自己觉得写得好的地方多读几遍,并与同学交流读书的感受。

可以重点从词句内容和表达方式上引导学生探究,使学生体会到,长廊、佛香阁、昆明湖等景物的特点不同,作者描写的方法也不同。

 

如,写长廊的部分,用具体翔实的数据来表现长廊“长”“间数多”的特点;写佛香阁时,“耸立”一词可以使我们感受到佛香阁的“高”;“一排排”使我们感受到排云殿占地面积之大;从“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又可以间接地感受到佛香阁很高;“黄、绿、朱红”等颜色,又使人感到古色古香的美……从这些词句中,我们能够领略到万寿山景观的壮丽。

又如,作者用“镜子”和“碧玉”来比喻昆明湖水的静和绿,还用一个“滑”字衬托昆明湖的静,意味无穷,颇具匠心。

 

当然,教师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教学思路,如,创设“小导游”带领“游客”游玩的情境,将自读感悟、探究作者写作思路、品味语言、诵读积累等整合到这一模拟实践活动之中,使学生在实践中发展语文能力。

 

3.教师在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时,可以采用指名读、比赛读、范读、评价读、想象画面读、对照图画读、配乐读等多种形式,读出欣赏、赞美、陶醉的情调,形成情感共鸣。

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部分背诵、摘抄。

 

4.本课的生字中,“耸、堤、柱、栽、狮”等字要注意指导读准字音,分清平舌音与翘舌音,注意“堤”不能读成tí;“殿、廊、栽”等字要注意指导笔顺。

 

5.课后小练笔,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印象最深的一次游览活动,指导学生学习《颐和园》的写法,理清顺序,突出重点,抓住特点描写;有条件的话,可以组织一次游览活动,指导学生确定路线、游览观察、搜集有关资料,再记下自己的游览活动,并适当展示交流。

 

四、教学案例

 

教学片段:

品味语言,感悟“滑”字

 

生:

“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

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

”我认为句子中的“滑”字用错了,游船、画舫在水中行走应用“划船”的“划”字。

 

师:

你很爱动脑筋。

请大家结合下文读一读,联系生活经验想一想,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学生思考了一会儿,陆续举手发言)

 

生:

我也觉得用错了,这个“滑”字应用在平滑、光滑的地上或冰上,如“滑冰”。

船在水上行走,应该用立刀旁的“划”字。

 

生:

我不同意他的看法,我觉得书上的“滑”字没有错。

游船、画舫是专为人们用来观赏湖面上的景物的。

因为湖面上和万寿山、十七孔桥的景色太美了,所以游船、画舫行驶得很慢,给人的感觉不是在水上行驶,倒像在冰上慢慢滑动似的。

只有这样,游人才能尽情地欣赏。

因此,这里的“滑”字展现了昆明湖“美”的特点。

 

生:

如果用立刀旁的“划”字,船过去以后,水面上就会出现痕迹,而文中说游船、画舫驶过以后,“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所以用“滑”字比“划船”的“划”好得多。

 

生:

(最先提出质疑的学生)我明白了,虽然用“划船”的“划”也可以,但用“滑”字就使昆明湖显得更静、更美了,让人回味无穷。

 

师:

是的,这个“滑”字用得真是巧妙,让人回味无穷。

大家结合上下文、联系生活经验感悟出了它的妙处,把书读活了!

让我们欣赏书中的插图,有感情地朗读这两句话吧。

 

(选自《小学语文教师》2003年第4期,山东省莒县第一实验小学,齐兆生)

 

五、相关链接

 

颐和园 位于北京的西北郊,原是清代的皇家园林和行宫。

其前身清漪园始建于1750年(乾隆十五年),1764年建成,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

1886年(光绪十二年),慈禧挪用海军经费和其他款项重建,并于1888年改名为颐和园。

1900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严重破坏,1902年再次修复。

 

颐和园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占地290.8公顷,其中水面约占四分之三。

园内殿堂楼阁、亭台水榭三千余间。

分布在山湖之间的宫殿、寺庙、园林建筑可分为三大区域:

宫廷区以仁寿殿为中心,肃穆严谨,慈禧晚年大部分时间在这里垂帘听政。

居住区以玉澜堂、乐寿堂、宜芸馆为主体,重重庭院、回廊曲折,帝后在这里起居生活。

游廊区融山水、建筑、花木为一体,是游憩之地。

佛香阁是全园的建筑中心,踞山面水,金碧高耸;昆明湖水天空阔,旖旎动人,清朝乾隆皇帝诗曰“何处燕山最畅情,无双风月属昆明”。

浩淼烟波中,神山仙岛鼎足而立;十七孔桥宛若飞虹,跨向绿水之中。

一线西堤纵贯南北,六桥婀娜、景色天成;后山后湖、松涛阵阵,买卖宫市、酒旗临风;宫阙巍峨、山水辉映,更以西山、玉泉峰塔为借景。

其构思之巧妙、建筑之精致,集我国园林艺术之大成,有“皇家园林博物馆”之称。

 

长廊位于万寿山南麓,面向昆明湖,北依万寿山,东起邀月门,西止石文亭,全长728米,分为273间,是中国园林中最长的游廊。

廊上的横槛和枋梁上都有彩绘,共有图画14000余幅,内容包括山水风景、花鸟虫鱼、人物典故等,画中的人物画均取材于中国古典名著。

 

1961年,国务院确定颐和园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8年,颐和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并被誉为“世界几大文明之一的有力象征”,获得了很高的评价。

 

19* 秦兵马俑

一、教材解读

 

1.课文简说。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从两方面详尽介绍了秦兵马俑:

一是用详实的数据说明了兵马俑宏大的规模;二是从身材体格、衣着披挂、动作神态等方面,准确、细腻地表现了兵马俑的类型众多、神态各异、个性鲜明。

文中既有说明、描述的文字,也有作者丰富的联想与想象,使我们如临其境,而且深深地体会到字里行间洋溢着的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教材中配有三幅插图,一幅是一号坑的远景图,一幅是铠甲武士,另一幅是秦始皇陵彩绘铜车马图片,既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又能激起学生搜集图片资料的兴趣。

 

选编这篇课文,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秦兵马俑,感受其宏伟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通过阅读课文,想象秦兵马俑宏伟的气势和鲜明而丰富多样的神态,激发民族自豪感,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

 

2.词句解析。

 

(1)对句子的理解。

 

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宏大”是巨大、宏伟的意思。

这句话在文中单独成段,既是对全文主要内容的概括,又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该句前一段是说兵马俑规模宏大,该句后面的6个自然段详细描述了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先是分别介绍了将军俑、武士俑、骑兵俑、陶马等,表现出“类型众多”;然后用“有的……有的……”句式,描述与想象相结合,表现出兵马俑各异的神态。

文中讲到的每一个兵马俑都是那么的鲜活,那么的“个性鲜明”。

 

(2)对词语的理解。

 

南征北战:

形容转战各地,经历了许多战斗。

 

所向披靡:

“所向”,风吹到的地方;“披靡”,草木随风倒伏。

在文中指秦军力量强大,征战所到之处,十分顺利,战绩辉煌。

 

久经沙场:

“沙场”,战场。

形容经历了许多战斗,作战经验丰富。

 

神态自若:

神态安详、镇定,充满必胜的信心。

 

跃跃欲试:

形容心里急切地想试一试,在文中是形容战马准备出征的样子。

 

殊死拼搏:

打仗时拼着性命,竭尽全力。

 

绝无仅有:

世界罕见,在全世界没有第二处。

 

乘:

读shèng,古时称四匹马拉的车一辆为一乘。

 

二、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兵马俑的神态与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建议

 

1.课前师生分头搜集、准备有关秦兵马俑的图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