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大气与噪声监测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329155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57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大气与噪声监测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大气与噪声监测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大气与噪声监测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大气与噪声监测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大气与噪声监测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大气与噪声监测报告.docx

《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大气与噪声监测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大气与噪声监测报告.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大气与噪声监测报告.docx

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大气与噪声监测报告

环境监测课程设计

 

专业:

环境工程

班级:

08环境

姓名:

夏天

学号:

0803090143

指导教师:

曹鹏

目录

1引言…………………………………………………………………………………………1

2校园大气监测………………………………………………………………………1

2.1监测对象…………………………………………………………………………1

2.2材料与方法………………………………………………………………………1

2.2.1布点思路………………………………………………………………………1

2.2.2小组分工………………………………………………………………………1

2.2.3本组任务………………………………………………………………………1

2.2.4采样时间………………………………………………………………………1

2.2.5测定方法………………………………………………………………………2

2.2.6原理……………………………………………………………………………2

2.2.7仪器与试剂……………………………………………………………………2

2.2.8实验步骤………………………………………………………………………2

2.3结果与分析……………………………………………………………………4

2.3.1标准曲线绘制…………………………………………………………………4

2.3.2气象资料……………………………………………………………………5

2.3.3采样数据统计与分析…………………………………………………………5

2.4结论………………………………………………………………………………10

3校园环境噪声监测与评价…………………………………………………………11

3.1监测概况…………………………………………………………………………11

3.1.1周围环境简介………………………………………………………………11

3.2点位布设与监测时间……………………………………………………………11

3.2.1监测仪器………………………………………………………………………11

3.2.2监测条件………………………………………………………………………11

3.2.3点位布设………………………………………………………………………12

3.2.4小组分工………………………………………………………………………12

3.2.5监测时间………………………………………………………………………12

3.2.6监测方法………………………………………………………………………13

3.3统计及计算方法…………………………………………………………………13

3.3.1数据处理………………………………………………………………………13

3.3.2噪声污染图……………………………………………………………15

3.4监测结果统计及分析……………………………………………………………15

3.4.1监测点的噪声值比较……………………………………………………………15

3.4.2暴露在不同等效声级下的面积分布状况………………………………………16

3.4.3噪声声源状况……………………………………………………………………16

3.5结论………………………………………………………………………16

3.5.1噪声评价………………………………………………………………………16

3.5.2减噪建议………………………………………………………………………17

3.5.3校园噪声情况特点概括…………………………………………………17

4总结…………………………………………………………………………………17

5个人小结……………………………………………………………………………17

参考文献………………………………………………………………………………18

 

1.引言

随着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城市建筑的发展,以及人口密度的增加,家庭设施(音响、空调、电视机等)的增多,环境噪声和大气污染日益严重,它已成为污染人类社会环境的公害。

其中噪声污染不仅会影响听力,而且还对人的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产生不利影响,所以有人称噪声为“致人死命的慢性毒药”。

而大气污染影响人类的呼吸,容易引起呼吸道疾病,以及其他并发症,更严重的可以致人死亡。

因此,针对校园内的大气污染物NO2和NO,以及噪声进行了监测方案的设计以及具体监测结果的分析与评价。

评价校园内大气环境质量与声环境质量。

2.校园大气监测

2.1监测对象

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

2.2材料与方法

2.2.1布点思路

通过对校园各方面调研及各方面资料的收集,考虑到校园内污染源分步及排放情况,气象资料、地形资料,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情况,人口分布及人力、物力条件等因素,得出校园周围道路车辆为长期污染源,现在正处于冬季,十二月份又以北风为主导风向,故把校园平面图划分为若干个均匀的适当大小的网状方格,最终确定了三个采样点,分别是:

南大门、东大门、一号教学楼楼前。

2.2.2小组分工

一号教学楼:

夏天、王际通。

南大门:

徐铭、周赞。

东大门:

胡立、韩斌斌。

2.2.3本组任务

本小组由我和王际通主要负责一号教学楼的采样及监测,此监测点处于学校的上风向。

并且距离公路较远,因此过往车辆较少。

主要污染源:

上游

2.2.4采样时间

连续三天采样,每天采样四次,4个时间段:

7∶30——8∶00,12∶00——12∶30

16∶20——17∶00,19∶30——20∶00

2.2.5NO、NO2的测定方法

采用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

2.2.6原理

NO2:

大气中的氮氧化物一般包括NO、N2O、N2O5、NO2等,无色无味的NO和有刺激性的NO2均是大气中的重要污染物,通常用NOX表示。

在测定氮氧化物时,先用酸性高锰酸钾将一氧化氮氧化成二氧化氮,然后测定二氧化氮的浓度。

二氧化氮被吸收液吸收后,生成亚硝酸和硝酸。

其中,亚硝酸与对氨基苯磺酸起重氮化反应,再与盐酸萘乙二胺偶合,生成玫瑰红色偶氮染料,根据颜色深浅,用分光光度法比色测定。

因使用称量法校准的二氧化氮渗透管配制低浓度标准气体测得NO2(气)→NO2ˉ(液)的转换系数为0.76,所以在计算结果时要除以转换系数0.76。

2.2.7仪器与试剂

NOX:

仪器:

多孔玻板吸收瓶、空气采样器、分光光度计

试剂:

重蒸蒸馏水。

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贮备液:

称取0.50g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于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

此溶液贮于密闭棕色瓶中冷藏,可稳定三个月。

显色液:

称取5.0g对氨基苯磺酸溶解于200mL热水中,冷却后转移至1000mL容量瓶中,加入50.0mL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贮备液和50mL无水乙酸,用水稀释至标线。

此溶液密闭贮于棕色瓶中,25℃以下可稳定三个月。

采样用吸收液:

使用时将显色液和水按体积比4:

1混合而成。

亚硝酸钠标准贮备液:

称取0.375g优级纯亚硝酸钠溶于水,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

此贮备液每毫升含有250μgNO2—,贮于棕色瓶中于暗处存放。

亚硝酸钠标准使用液:

吸取亚硝酸钠标准贮备液1.00mL于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

此溶液每毫升含2.50μgNO2—,在临用前配制。

2.2.8实验步骤

NOx:

1、采样

取两支装有10.0mL吸收液的吸收瓶和一支内装10mL酸性高锰酸钾的氧化瓶,用尽量短的硅橡胶管将氧化瓶串联在两吸收瓶之间,以0.5L/min流量采气30min。

2、标准曲线的绘制

取6支10ml具塞比色管,按表1配制标准色列。

表1亚硝酸钠标准系列

管号

0

1

2

3

4

5

亚硝酸钠标液/ml

0

0.40

0.80

1.20

1.60

2.00

显色液/ml

8.00

8.00

8.00

8.00

8.00

8.00

水/ml

2.00

1.60

1.20

0.80

0.40

0.00

亚硝酸根含量/μg

0

1.00

2.00

3.00

4.00

5.00

各管摇匀后,于暗处放置20min,在波长540nm处,用1cm比色皿,以水为参比,测定吸光度。

以吸光度对NO2—质量(μg)绘标准曲线。

3、样品测定

采样后,于暗处放置20min,将样品溶液移入1cm比色皿中,用绘制标准曲线的方法测定试剂空白液和样品溶液的吸光度。

空白样品、样品和标准曲线应用同一批吸收液。

4、数据处理

氮氧化物浓度(mg/m3)

(NO2)=[(A1-Ao)-a]/(b×V0×f)

(NO)=[(A2-Ao)-a]/(b×V0×f×k)

式中:

A1,A2——串联的第一支和第二支吸收瓶中采样后的溶液吸光度;

Ao——试剂空白液吸光度;

f——NO2(气)→NO2ˉ(液)的转换系数(0.88);

k——NO氧化为NO2的氧化系数(0.68);

b——回归方程式的斜率;

a——回归方程式的截距;

V0——标准状态下的采样体积。

方法评价:

(1)本方法吸收液用量少,适用于短时间采样,测定空气中氮氧化物的短时间浓度。

(2)吸收液应避光及不能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以防止光照使吸收液显色或吸收空气中的氮氧化物而使试剂空白值增高。

(3)绘制标准曲线,向各管中加亚硝酸钠标准使用液时,都以均匀、缓慢的速度加入,曲线的线形较好。

2.3结果与分析

2.3.1NO2标准曲线的绘制

 

表2NO2含量(μg)与相对应的吸光度

NO2含量(μg)

0.00

1.00

2.00

3.00

4.00

5.00

吸光度

0.0012

0.066

0.134

0.193

0.264

0.313

校正吸光度

0.000

0.054

0.122

0.181

0.252

0.301

 

图2NO2含量(μg)与吸光度的线性关系图

 

2.3.2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气象资料

表3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气象资料

日期

时刻

温度(℃)

气压(KPa)

2011年12月24日

7∶30——8∶00

8.3

102.1

12∶00——12∶30

14.7

101.7

16∶20——17∶00

13.2

101.22

19∶30——20∶00

9.3

101.88

2011年12月25日

7∶30——8∶00

6.0

101.46

12∶00——12∶30

14.0

101.59

16∶20——17∶00

10.2

102.2

19∶30——20∶00

8.4

101.59

2011年12月26日

7∶30——8∶00

9.6

101.99

12∶00——12∶30

14.0

101.94

16∶20——17∶00

12.4

101.8

19∶30——20∶00

8.6

101.11

 

2.3.3校园内各采样点的NO、NO2,的数据及其统计分析

各小组数据汇总如下:

表4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一号教学楼前NO2和NO测量数据

日期

时刻

NO2(mg/m3)

NO(mg/m3)

2011年12月24日

7∶30—8∶00

0.01353

0.03116

12∶00—12∶30

0.03521

0.01378

16∶20—17∶00

0.01485

0.04216

19∶30—20∶00

0.02633

0.01653

2011年12月25日

7∶30—8∶00

0.01347

0.02846

12∶00—12∶30

0.02927

0.00975

16∶20—17∶00

0.01583

0.02344

19∶30—20∶00

0.03506

0.02047

2011年12月26日

7∶30—8∶00

0.01638

0.02455

12∶00—12∶30

0.03798

0.00487

16∶20—17∶00

0.01301

0.00865

19∶30—20∶00

0.00973

0.03304

 

表5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东大门NO2和NO测量数据

日期

时刻

NO2(mg/m3)

NO(mg/m3)

2011年12月24日

7∶30—8∶00

0.01044

0.01977

12∶00—12∶30

0.06589

0.02227

16∶20—17∶00

0.04850

0.04243

19∶30—20∶00

0.03437

0.01226

2011年12月25日

7∶30—8∶00

0.01156

0.00914

12∶00—12∶30

0.04498

0.02482

16∶20—17∶00

0.07247

0.04726

19∶30—20∶00

0.02267

0.01153

2011年12月26日

7∶30—8∶00

0.03548

0.03548

12∶00—12∶30

0.06365

0.02636

16∶20—17∶00

0.04331

0.03263

19∶30—20∶00

0.04147

0.01145

 

表6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南大门NO2和NO测量数据

日期

时刻

NO2(mg/m3)

NO(mg/m3)

2011年12月24日

7∶30—8∶00

0.00756

0.01384

12∶00—12∶30

0.02742

0.02588

16∶20—17∶00

0.05955

0.03702

19∶30—20∶00

0.01658

0.00993

2011年12月25日

7∶30—8∶00

0.01662

0.01818

12∶00—12∶30

0.04411

0.01178

16∶20—17∶00

0.06080

0.02306

19∶30—20∶00

0.01138

0.01009

2011年12月26日

7∶30—8∶00

0.00935

0.01145

12∶00—12∶30

0.02457

0.00578

16∶20—17∶00

0.03112

0.00966

19∶30—20∶00

0.00669

0.01464

 

2.3.4校园内各点的NO2浓度和NO浓度

表7各采样点NO、NO2的日平均浓度

监测项目

南大门

东大门

一号教学楼

NO2日平均浓度(mg/m3)

0.026313

0.041233

0.021721

NO日平均浓度(mg/m3)

0.015943

0.024617

0.021405

NOX日平均浓度(mg/m3)

0.042256

0.06585

0.043126

图4各采样监测点NO2日平均浓度

 

图5各采样监测点NO日平均浓度

 

图6各采样点NOx日平均浓度

根据以上三张柱形图表,我们可以分析出以下几点:

(1)由本小组负责监测的一号教学楼的NOx。

发现一号教学楼的NO浓度较高,虽然低于东门的NO浓度,但是相比于靠近公路的南门,一号楼的NO浓度要高于南门。

由于泰州冬天以北风,东北风为主,我猜测造成一号楼NO浓度较高的原因是大气运动而带来的污染物迁移。

此外,一号教学楼因为远离公路等污染源,因此NO2的浓度水平较低。

(2)从总体上看,NOx的浓度最高监测点出现在东门,主要是由于东门靠近公路,有很多餐馆,平时学生课余经常走动,因此不仅人流量大,车流量也很大。

南门因为靠近公路,但人流稀少,所以NOx浓度较低。

 

2.3.5各时间段NO2、NO的浓度

表8各时间段NO2、NO的浓度

监测项目

7:

30—8:

00

12:

00—12:

30

16:

30—17:

00

19:

30—20:

00

NO2(mg/m3)

0.014932

0.041453

0.039938

0.022698

NO(mg/m3)

0.021337

0.016143

0.02959

0.015549

NOx(mg/m3)

0.014932

0.041453

0.039938

0.022698

图7NO2、NO平均浓度时间变化曲线

图8NOx平均浓度时间变化曲线

根据上述图表信息,我们可以知道以下信息:

(1)NO2的浓度在早上和晚上较小,中午和下午达到比较高的值。

主要是由于监测的几天泰州市天气晴朗,因此午间NO2检出浓度较高。

下午是车辆通行的高峰期,汽车尾气排放量较大,因此NO2的浓度较高。

(2)NO的浓度在下午出现最高点,其余时段均较低。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NO的浓度在早晨监测的时候比NO2的检出浓度要高。

可知晨间大气污染物主要为NO。

(3)NOx的浓度水平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这与监测点的选择也是有一定的关系的。

本实验监测点选择中,三个点有两个点在公路附近。

因此NOx的检出值在中午和下午都出现了峰值。

而由右图可以看出,单独对一号教学楼的NOx浓度水平进行分析,就不遵循这一规律。

2.3.6NO2、NO的日均浓度与相应的空气质量级别

表12NO、NO2的日均浓度与相应的空气质量级别

污染物

日均浓度

API

空气质量级别

空气质量状况

NO2(mg/m3)

0.029756

0—50

I

NOx(mg/m3)

0.050411

0—50

I

从上表可以看出,本校园内的空气质量状况为优,已经达到一类区的标准。

主要污染来源是公路的汽车尾气。

但是由于地处新城区,白天夜间车流量都不大,加上泰州冬季风大,因此污染物停留时间短暂,对校园造成的污染很小。

2.4结论

综合以上的监测数据分析,可以得出校园的大气环境质量状况在氮氧化物方面为无污染。

由于条件有限,所以无法测定TSP污染物指标,因此无法全面评价校园内环境空气质量。

但是就氮氧化物而言,其污染程度在校园中是非常低的。

泰州冬季风大,空气污染物停留时间是较为短暂的,但在秋季焚烧秸秆现象严重,因此还需要在一年的不同时节进行大气污染的全面测定。

由于不同组的测定数据并不十分可靠,需要对其进行重复试验,并做好统计分析,以排除出现概率显著小的数据。

在人员、仪器、时间尽量充足的情况下,应尽量多设几处采样点,更全面客观地进行校园空气质量的评价。

再者,本实验只进行了两项污染物测定指标,评价空气质量还不全面。

 

3.校园环境噪声监测与评价

噪声污染不像有毒的空气和水那样明显,它是一种慢性危害因素,是一种影响面广的环境污染,属于感觉公害。

长期在高噪声的环境下工作、学习或生活,可能导致耳聋、失眠、疲劳、头疼、记忆力减退,引起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等。

在嘈杂的环境里,噪声干扰人们思考,使人的心情易烦躁,容易疲劳,反应迟钝,工作效率降低,工作容易出错,甚至造成伤亡事故。

校园是学生在校内学习和活动的外界环境,良好的外界环境可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使学生有充沛的精力从事各项活动。

在此环境中,它的噪声状况如何,是否影响正常的教学工作,是否影响学生的学习、生活、睡眠,都是大家关心的。

现对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校园环境噪声进行定点监测,分析校园环境质量的现况并对检测结果根据相关国家标准进行了对比分析与评价.

3.1监测概况

3.1.1周围环境简介

现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附近有三条公路,车流量中等,东门有较多餐馆,人口流动较大。

校园内人流量较大,并且现阶段校园内正进行施工。

3.2点位布设及监测时间

3.2.1监测仪器

使用仪器为PSJ-2型声级计

3.2.2监测条件

天气条件要求在无雨无雪的时间,声级计应保持传声器膜片清洁,风力在3级以上必须加风罩(以避免风噪声干扰),5级以上大风应停止测量。

手持仪器测量,传声器要求距离地面1.2m。

 

3.2.3点位布设(如图)

现将全校以100米×100米为一网格,测量点在每个网格中心,若中心点的位置不易测量(如树木、污沟等),可移到旁边能够测量的位置。

校园周边交通噪声采样点的选择在每两个交通路口之间的交通线上选择一个测点,测点在马路边人行道上,离马路20厘米,这样的点可代表两个路口之间的该段道路的交通噪声。

在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内共设定30个点,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区:

旧操场、1-6号宿舍楼区域;第二区:

新操场、教工宿舍及七号宿舍楼区域;第三区:

教学楼区域;第四区:

机械化工楼区域。

这28个监测点的布设既考虑了空间方位上的均匀分布,又考虑了功能区的布局,能代表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校园环境噪声平均水平,对这四个区域28个点进行为期1天的定点测量.

3.2.4小组分工

第一区:

徐铭、周赞。

第二区、第四区:

王际通、夏天。

第三区:

胡立、韩斌斌。

本小组,即我和王际通负责第二区和第四区的噪声测量工作。

主要测量的是机械化工楼的8个点以及新生活区的五个点。

3.2.5监测时间

时间分为白天(6:

00—22:

00时)和夜间(22:

00—6:

00时)两部分,进行为期两天的监测。

 

3.2.6监测方法

每一网格测量1次,时间间隔尽可能相同。

测量的量是一定时间间隔(通常为5秒)的A声级瞬时值,动态特性选择慢响应。

读数同时要判断和记录附近主要噪声来源(如交通噪声、施工噪声、工厂或车间噪声、锅炉噪声…)和天气条件。

3.3统计及计算方法

3.3.1数据处理

环境噪声是随时间而起伏的无规律噪声,因此测量结果一般用统计值或等效声级来表示,本实验用等效声级表示。

根据公式Leq=L5O+d2/60,d=LIO-L90.

式中,L1O一测定时间内,10%的时间超过的噪声级,相当于噪声的平均峰值;L50一测定时间内,50%的时间超过的噪声级,相当于噪声的平均值;L90—测定时间内,90%的时间超过的噪声级,相当于噪声的背景值.将200个数据从大到小排列,第20个数为LIO,第100个数为L50,第180个数为L90.求出每个监测点在每一天每一时段的等效连续A声级(Leq),并将所得数据列于下列表格中。

12月14日单位:

dB

第一区主要噪声来源:

学生日常生活,体育活动。

昼间

8:

30-11:

30

测点

1

2

3

4

5

6

7

8

L10

48.9

55.9

64.3

66.7

55.3

58.1

62.7

51.7

L50

47.3

52.5

54.7

62.8

49.6

57.1

52.5

50.5

L90

46.4

50.9

54.3

59.4

48.1

56.4

49.5

49.3

Leq

47.4

52.9

56.4

63.7

51.2

57.1

55.4

50.6

夜间

22:

30-22:

50

测点

1

2

3

4

5

6

7

8

L10

43.1

47.1

45.5

47.2

43.3

4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