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三号线北延段施工十二标龙归车站基坑堵漏施工方案.docx
《地铁三号线北延段施工十二标龙归车站基坑堵漏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铁三号线北延段施工十二标龙归车站基坑堵漏施工方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铁三号线北延段施工十二标龙归车站基坑堵漏施工方案
广州市轨道交通三号线北延段土建施工12标段
【龙归站】土建工程
防渗堵漏
施工专项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中铁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广州市轨道交通三号线北延段施工12标项目经理部
二00八年九月
目录
一、编制目的1
二、工程概况1
三、地质水文情况1
3.1地质条件1
3.1.1地形地貌1
3.1.2场地的地层岩性特征1
3.2水文特征4
四、施工准备工作4
五、防漏领导小组机构5
六、施工投入计划7
6.1材料投入计划7
6.2设备投入计划7
6.3人力投入计划8
七、堵漏施工方案8
7.1漏水可能原因分析8
7.1.1、桩体垂直度8
7.2.2、桩底以下透水夹层9
7.2堵漏施工方法9
7.2.1桩体垂直度外偏(侧偏)而造成的漏水10
7.2.2由于透水夹层而造成的漏水10
7.3漏点的监控10
八、施工注意事项11
广州市轨道交通三号线北延段施工12标【龙归站】土建工程
防渗堵漏施工专项方案
一、编制目的
根据以往车站施工经验,虽然各阶段施工严格控制施工质量,但总是有些位置因为种种原因而漏水,若不能及时阻止漏水,既会对土方开挖和下步主体施工进度带来影响,严重的还会使周边道路和建筑物产生沉降,给整个基坑施工带来安全隐患。
为了在开挖过程中及时堵住漏水,特编制此方案。
二、工程概况
龙归站有效站台中心里程:
YDK-17-946.000,车站为地下两层岛式站台车站,有效站台长120m,线间距为11m。
本站采用明挖顺作钢筋混凝土箱形框架结构,整个基坑的开挖深度为17.7m,结构总宽度为18.5m。
车站南端设停车线,为单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层高为7.58m,停车线起点里程YDK-17-575.600,总长236.6m。
车站为两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负一层层高为6.0m,负二层层高为7.01m,车站起点里程:
YDK-17-820.200,车站终点里程:
YDK-18-023.800,总长203.6m,南北两端均为盾构吊出井。
本站围护桩为直径Φ1200@1350㎜冲孔桩。
桩间采用Φ600双重旋喷桩止水,根据设计要求穿过透水砂层不少于1m。
三、地质水文情况
3.1地质条件
3.1.1地形地貌
本站地处广花冲积盆地,地形较为平坦,地表为公路、农田、耕地、水渠等。
3.1.2场地的地层岩性特征
龙归站地层属第四系包括全新统(Q)和上更新统(Q),其下缺失中更新统和下更新统。
全新统由人工填土(Q),冲积~洪积砂层、土层(Q)、河湖相沉积淤泥质土层(Q)及残积土层(Q)组成。
第四系主要为冲积的砂层及粘性土,残积土层;基岩主要为第三系莘庄村组地层,是由砾岩、砂砾岩,含砾砂岩,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与泥灰岩、泥岩、钙质粉砂岩等组成的下粗上细的红色地层。
主要地层特征自上而下分述如下:
1)人工填土层(Q)
沿线人工填土层主要为杂填土和素填土,部分地段地表为耕植土,颜色较杂,主要为灰黄色、灰红色、灰褐色、褐红色等,素填土组成物主要为人工堆填的粉质粘土、中粗砂、碎石等,杂填土则含有砖块、砼块或生活垃圾,大部分欠压实~稍压实,耕植土一般呈可塑状,含植物根,标贯击数为9~13击,平均9击。
本层分布广泛,平均厚度2.32m,本层的层序号为"<1>"。
该层为Ⅰ级松土,机械能全部直接铲挖满载。
2)海陆交互相沉积层(Q)
本层缺失。
3)冲积-洪积粉细砂层(Q)
呈浅黄色、土黄色、灰白色等,组成物为粉砂、细砂,含粘粒,级配较差,饱和,主要呈松散~稍密,局部中密状。
标贯击数为3~27击,平均11击。
本层分布较广泛,层厚0.60~12.20m,平均厚度2.84m。
本层的层序号为"<3-1>"。
该层为Ⅰ级松土,机械能全部直接铲挖满载。
4)冲积-洪积中粗砂层(Q)
呈灰白色、灰黄色、灰色等,组成物主要为中砂、粗砂、砾砂,含少量粘粒。
局部为圆砾、卵石,呈稍密~中密状,局部为松散状或密实状,标贯击数2~42击,平均16击。
本层分布较广泛,且厚度较大,平均厚度3.19m。
本层的层序号为"<3-2>"。
该层为Ⅰ级松土,机械能全部直接铲挖满载。
5)冲积-洪积砾砂层(Q)
呈灰白色、灰黄色、灰色等,组成物主要为砾砂,含少量粘粒。
局部为圆砾、卵石,呈稍密~中密状,局部为松散状或密实状,标贯击数5~44击,平均16击。
本层分布较广泛,且厚度较大,平均厚度3.65m。
本层的层序号为"<3-3>"。
该层为Ⅰ级松土,机械能全部直接铲挖满载。
6)冲积-洪积土层(Q)
呈褐黄色、青灰色、灰白色等,主要由粉质粘土、粘土、粉土组成,含少量砂粒,粘性土呈可塑状,局部软塑状或硬塑状;粉土呈稍密状,局部中密状或密实状。
标贯击数2~29击,平均击数为11击。
本层分布广泛,平均层厚3.15m。
本层的层序号为"<4-1>"。
该层为Ⅱ级松土,机械需部分刨松方能铲挖满载,或可直接铲挖但不能满载。
7)河湖相沉积淤泥质土层(Q)
呈灰色、青灰色,组成物主要为粘粒,含有机质,局部含粉细砂,饱和,流塑状,标贯击数2~3击,平均2击。
本层零星分布,厚度较薄,平均层厚2.60m。
本层的层序号为"<4-2>"。
该层为Ⅰ级松土,机械能全部直接铲挖满载。
8)残积土层(Q)
根据残积土层的塑性状态和密实度分二个亚层,现将两类残积土层分述如下:
(1)可塑状碎屑岩残积土层
本层为主要为第三系莘庄村组(E1x)碎屑岩风化作用形成的粉质粘土、粘土,呈褐红色、褐灰色、黄灰色等,呈可塑状,组成物主要为粘粒、粉粒。
标贯击数8~11击,平均10击。
本层零散分布,平均层厚1.79m。
本层的层序号为"<5-1>"。
该层为Ⅱ级松土,机械需部分刨松方能铲挖满载,或可直接铲挖但不能满载。
(2)硬塑或密实状碎屑岩残积土层
本层为主要为第三系莘庄村组(E1x)碎屑岩风化作用形成的粉质粘土、粘土、粉土,呈褐红色、褐灰色、黄灰色等,呈褐红色、紫灰色、褐黄色等。
主要由粉质粘土、粘土及粉土组成,粘性土呈硬塑状,粉土呈密实状,标贯击数13~
29击,平均击数22击。
平均层厚1.93m。
本层局部分布。
本层的层序号为"<5-2>"。
该层为Ⅱ级松土,机械需部分刨松方能铲挖满载,或可直接铲挖但不载。
9)碎屑岩岩石全风化带
本层为第三系莘庄村组地层(E1x),主要由泥质粉砂岩、粉砂岩、泥岩、页岩、泥灰岩、钙质泥岩等组成呈褐红色、杂黑色、青灰色等,岩石组织结构已基本风化破坏,但尚可辨认,岩芯呈坚硬密实土状,标贯击数30~49击,平均击数40击。
本层局部分布,平均层厚2.11m。
本层的层序号为"<6>"。
该层为Ⅱ级松土,机械需部分刨松方能铲挖满载,或可直接铲挖但不能满载。
10)岩石强风化带
本层为第三系下统莘庄村组地层,岩性主要为粉砂岩、泥质粉砂岩、泥岩、钙质泥岩、粉砂质泥岩、细砂岩等,岩性较为复杂。
颜色较杂,主要呈褐红色、青灰色、灰黑色,岩石组织结构已大部分破坏,但尚可清晰辨认,矿物成分已显著变化,风化裂隙,节理较发育,岩体较破碎,岩质软,岩芯呈岩状、碎块状。
标贯击数51~81击,平均击数60击。
本层分布广泛(全区有79个钻孔揭露),层厚0.30~28.10m,平均厚度2.78m。
本层的层序号为"<7>"。
该层为Ⅲ级硬土,机械需普遍刨松或部分爆破方能铲挖满载。
11)岩石中等风化带
本层为第三系下统莘庄组地层,岩性复杂,主要为泥岩、粉砂质泥岩、钙质泥岩、泥灰岩、粉砂岩、粗砂岩、炭质页岩及炭质粉砂岩等,呈褐红色、青灰色、灰黑色等,陆源碎屑结构,薄层~中厚层状构造,岩石结构部分破坏,矿物成分基本未变化,风化裂隙、节理发育,泥质、钙质胶结,岩芯呈短柱状、块状,岩质较软,本层分布广泛,平均层厚3.52m。
本层的层序号为"<8>"。
该层为Ⅴ级次坚石,用爆破方法开挖。
12)岩石微风化带
本层为第三系莘庄组地层(E1x),岩性主要为泥岩、钙质泥岩、泥灰岩、粉砂质泥岩、钙质粉砂岩、粉砂岩、粗砂岩、砾石等。
呈青灰色、褐红色等,陆源碎屑结构,薄层~中厚层状构造,泥质、钙质胶结,胶结较紧密,局部有风化裂隙,岩质较硬,岩芯呈短柱状、长柱状、块状,岩石质量指标RQD值一般60~85%。
本层分布广泛,平均揭露厚度4.86m,本层的层序号为"<9>"。
该层为Ⅴ级次坚石,用爆破方法开挖。
3.2水文特征
本次勘察所揭露的地下水水位埋藏较浅,稳定水位埋深为-2.15~8.50m,地下水位的变化与地下水的赋存、补给及排泄关系密切,每年5~10月为雨季,大气降雨充沛,水位会明显上升,而在冬季因降水减少,地下水位随之下降。
地下水按赋存方式分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层状基岩裂隙水。
(1)松散岩类孔隙水
第四系海陆交互相沉积砂层和冲积-洪积砂层为主要含水层,根据抽水试验,冲积-洪积砂层水量特别丰富,渗透强。
冲积-洪积土层、残积土层和岩石全风化带,含水贫乏,透水性较差。
(2)层状基岩裂隙水
层状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在红色碎屑岩的强风化带和中等风化带,由于岩石裂隙大部分被泥质充填,故其富水性不大,岩体大部分完整,地下水赋存条件较差。
(3)地下水补给与排泄
勘察范围大气降水(部分钻孔受流溪河影响),排泄主要表现为大气蒸发(受流溪河影响的钻孔在流溪河退潮时向流溪河排泄),地下水位受季节的影响明显。
第四系砂层孔隙水的补给来源主要靠大气降水同流溪河河水。
四、施工准备工作
1、组织专业人员对本工程堵漏方案进行专题研讨,合理安排开挖方法。
2、基坑开挖前,现场备足堵漏所需施工机械设备及材料。
3、组织施工前由技术组对各工班做好技术交底,确保漏点能及时发现、及时封堵。
五、防漏领导小组机构
土方开挖过程中,当发现漏点时,必须及时做出反应,并有组织地按本堵漏方案进行防渗堵漏施工,最终达到预期的堵漏效果。
故项目部组织成立“堵漏应急行动组”、“方案研讨组”、“事件善后组”,并明确分工落实到个人及责任到个人。
1、堵漏应急行动组
组长:
黄旭东
副组长:
宁广武
组员:
李河燕刘学雷梁万兵何尧海林耿强谭任由
具体详见堵漏应急行动组织机构图
堵漏应急行动组织机构图
2、方案研讨组:
组长:
康洪信
副组长:
林超辉
组员:
周云娥何春路贾晓旭闫广建朱杏柏
3、事件善后组:
组长:
徐亮
副组长:
黄旭东
组员:
梁文平邓志勇朱达志谢燕云
堵漏应急行动组职责:
1、督促机构人员到位及完善准备工作;
2、基坑开挖前做好详细的分工及落实责任制;
3、负责短时间内组织施工队伍进行堵漏施工;
4、负责堵漏施工的全过程指挥工作;
5、按堵漏方案做好堵漏的准备工作;
6、负责督促材料的准备情况,设备的驻场情况及施工人员的到位情况;
7、负责后备资源的补给,确保资源不断绝;
8、基坑开挖前提前准备堵漏的施工设备;定时对设备进行保养;
9、检查设备的运转状况,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下候命;
10、联系专业检修部,保证能在短时间内能够对设备进行抢修;
11、基坑开挖过程中设专人监控,及时发现漏点并采用应急措施;
12、依据施工方案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堵漏施工;
13、负责筹备所有相关的材料,保证堵漏施工过程中不因材料断绝造成中途停工;
14、妥善存放材料,根据各种材料不同的特性分类存放,并做好数量的统计工作
15、做好对材料供应商的考察工作,确保材料的质量符合国家的相关标准;
16、材料进场应具有相关的质量证件文件;
17、基坑开挖及堵漏施工时,专职安全员场监护;
18、根据漏点周边的危险度进行人员疏散;
19、堵漏施工时,施工现场进行临时围挡;
20、测量、监测小组加强对周边房屋、道路、水渠进行沉降观测,并及时进行信息回报;
21、应急抢险队及时排除现场安全隐患;
方案研讨组职责:
1、负责防渗堵漏施工的总体筹划;
2、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研讨防渗堵漏施工方案;
3、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结合堵漏专题研讨会上定下的方案,编制基坑堵漏专项施工方案;
4、基坑开挖前督促准备工作的落实情况及堵漏施工时监督方案的实情况;
5、对堵漏施工过程提供全面技术的支持与指导;
6、针对漏点大小的实际情况及时做出分析,并采取针对性措施;
事件善后组职责:
1、出现漏水险情后,及时向监理、业主、设计等有关领导部门汇报;
2、及时向有关领导部门汇报过程中的状况;
3、加强与周边房主进行沟通,并如实讲述实际情况;
4、堵漏完成后作出书面总结;
六、施工投入计划
由于基坑漏水具有突发性,因此施工现场在土方开挖过程中需要常备堵漏设备,并要做好应急设备进场的前期工作,当常备设备不能满足堵漏要求时,能够及时增加设备,保证漏点及时封堵。
6.1材料投入计划
施工现场应常备一些堵漏材料,当材料耗用时,及时给予补足,并提前联系好大量堵漏材料进场的准备,一旦不足,保证可以立即进场。
常备堵漏材料表
序号
材料名称
用途
数量
备注
1
稻草
主要是用来阻挡沙土的流失
1~5车
常备
2
短方木
用于打木桩固定及支承和堵塞桩间漏洞
300~1000根
常备
3
砂包
漏孔过大时用于反压
200~2000个
常备
4
水玻璃
用于注浆止水
1~5吨
常备
5
水泥
用于注浆止水
10~30吨
常备
6.2设备投入计划
基坑开挖过程中现场常备堵漏设备如下表:
常备设备表
序号
设备名称
用途
数量
备注
1
引孔钻机
引孔
1台
状态良好
2
旋喷桩机
止水旋喷成桩施工
1台
状态良好
3
注浆泵
用于高压止水注浆
1台
状态良好
4
勾机
辅助施工
1台
状态良好
6.3人力投入计划
堵漏施工人力投入计划如下表:
堵漏施工人力投入计划表
序号
工种
人数
序号
工种
人数
1
旋喷机操作工
6
4
电工
2
2
引孔机操作工
2
5
杂工
10
3
勾机操作工
1
6
七、堵漏施工方案
7.1漏水可能原因分析
工程设计围护结构止水采用的是桩间旋喷桩止水(详见旋喷桩与排桩关系图)。
旋喷桩与排桩关系图
从理论上分析每个桩间都为一个局部,出现漏水时只是局部的,较容易及时准确找出漏点位置所在。
根据本工程止水桩旋喷桩的施工情况分析,施工参数控制严格,水泥用量充足,可能出现的漏点位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7.1.1、桩体垂直度
虽然钻孔桩与旋喷桩单桩垂直度都控制在1.5%以内,但是偏差方向却可能不同,且旋喷桩桩长有11~15m,若在最不利情况下,在旋喷桩中下位置的透水层是很可能漏水的。
a、旋喷桩外偏
详见“旋喷桩垂直度外偏示意图”。
造成旋喷桩与排桩之间出现两条纵向缝隙,导致基坑出现漏水。
b、旋喷桩侧偏
详见“旋喷垂直度侧偏示意图”
造成旋喷桩与排桩之间出现单条缝隙,导致基坑出现漏水。
旋喷桩垂直度外偏示意图旋喷桩垂直度侧偏示意图
7.2.2、桩底以下透水夹层
详见“旋喷桩底以下透水夹层示意图”
旋喷止水桩底以下出现透水夹层,导致基坑出现单点漏水。
旋喷桩底以下透水夹层示意图
7.2堵漏施工方法
根据以上的分析情况,本工程可能存在的漏水状况主要有两种,桩体垂直度和桩底以下透水夹层,针对这两种情况及本工程地质、水文特点,主要采取以下两种堵漏方法:
1、基坑外注浆
采用旋喷桩机进行水泥浆单浆液注浆。
2、基坑内注浆
采用水泥浆加水玻璃双浆液注浆。
7.2.1桩体垂直度外偏(侧偏)而造成的漏水
1、由于垂直度偏差而造成的漏水口,越往下挖漏水口就会越大,针对此情况,当发现漏点时应立刻进行回填,且盖过漏点不少于1.5m。
2、若开挖面为砂层时,砂土不得进行回填,应立即采用稻草及短木方将漏口临时堵塞,避免砂土流失增加堵漏的难度,然后用木方及钢管进行支顶和砂包反压,然后迅速组织旋喷桩机施工,在钻孔桩外进行注浆堵漏施工。
3、土方开挖至下层时应留置部分泥土作为预防出现漏点时回填使用。
4、根据漏口的出水量选择从坑外旋喷注浆止水或进行坑内双浆液注浆止水施工。
7.2.2由于透水夹层而造成的漏水
1、当挖出漏点时及时采用稻草或纱布进行封堵,阻止砂土流出。
2、水压较大时采用木方或钢管进行支顶,当封堵较为稳定后,进行坑内双浆液注浆止水施工。
3、确认漏点止水并控制稳定后方可拆除支顶。
4、具体封堵及堵漏施工见“堵漏施工示意图”。
堵漏施工示意图
7.3漏点的监控
1.考虑到对漏点的有效控制,基坑必须分层开挖,且层厚不超过2m。
2.基坑开挖过程中必须设专职技术人员现场监控。
3.土方开挖过程中发现漏点时应立即进行回填,避免砂土流失而增加堵漏施工的难度,并立即向上级领导汇报,以便于及时采取措施。
八、施工注意事项
1、基坑进行土方开挖前在围蔽内延车站走向以每隔20米的距离设置一个回灌井,采用地质钻下钻至砂层1米(稳定水面以下1米),孔径为110mm。
按规范规定的离抽水井距离≥6m的要求设置。
2、基坑开挖过程中,应及时进行桩间挂网喷射砼施工。
首先按标准网格要求制作钢网,采用膨胀螺丝固定在围护桩上,然后进行混凝土喷射作业。
3、水位监测点采用钻孔测水井高程方法,沿基坑周围布置,点位和数量依照设计要求,先在设计点位钻孔(孔深约15米),然后用pvc管护壁,用测探仪定期测量孔内水位高程。
4、机械操作工必须按操作规程进施工,严禁违章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或伤害。
5、堵漏施工时,对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的特殊材料,应给施工作业人员配备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
6、分层挖土时严格按照方案进行放坡开挖,以避免坡度过大造成土方坍塌,对机械或人员造成损伤。
7、漏水口附近施工便道严禁行车,当出现明显裂纹时应进行围挡,并禁止人员进入,直至修复后方可解禁。
8、当采用高压注浆工艺时,应注意高压气管及高压注浆管的防护,避免爆管造成人员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