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中语文专题二第3课夏本纪讲义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325902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14.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中语文专题二第3课夏本纪讲义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学年高中语文专题二第3课夏本纪讲义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学年高中语文专题二第3课夏本纪讲义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学年高中语文专题二第3课夏本纪讲义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学年高中语文专题二第3课夏本纪讲义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中语文专题二第3课夏本纪讲义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docx

《学年高中语文专题二第3课夏本纪讲义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中语文专题二第3课夏本纪讲义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中语文专题二第3课夏本纪讲义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docx

学年高中语文专题二第3课夏本纪讲义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

夏本纪

 

《史记》所记内容博杂丰富,从时间跨度上来说,它贯通上下三千年;从涉及范围来看,它包揽无以数计的历史人物事件,囊括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思想、典章、制度以及天文、地志等自然科学领域的内容。

本专题由《夏本纪》《鲁周公世家》《河渠书》《六国年表》四篇文章组成。

《夏本纪》根据《尚书》及有关历史传说,系统地叙述了由夏禹至夏桀约四百年间的历史,向人们展示了由原始部落联盟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及人民生活等方面的概貌,尤其描写了夏禹这样一个功绩卓著的远古部落首领和帝王的形象。

《鲁周公世家》主要是详细地记述了西周开国重臣周公的生平事迹,并择要记载了鲁国经历三十六代君主、历时800余年的历史发展过程。

《河渠书》主要通过河道的开凿、治理过程,阐述人们变水害为水利的伟大斗争。

一般地,这项活动有三部分内容:

治理水害、修筑潜渠和灌渠。

司马迁以极大的热情和兴趣对许多成功的事实和经验进行详细记述,同时他还怀着满腔郁愤,对于豪门的阻挠、气数等迷信思想的干扰作了揭露,从而对汉代弊政进行了无情的鞭挞。

《六国年表》主要叙述了六国的兴衰史,体现了司马迁公正地对待历史的态度。

 

第3课

夏_本_纪

            

表山治水定九州的英雄——禹

禹,姒姓夏后氏,名文命,号禹,后世尊称大禹,夏后氏首领,传说为帝颛顼的孙子,黄帝轩辕氏第九玄孙。

他的父亲名鲧,母亲为有莘氏女修己。

相传禹治黄河水患有功,受舜禅让继帝位。

禹是夏朝的第一位天子,因此后人也称他为夏禹。

他是我国传说时代与尧、舜齐名的贤圣帝王。

他最卓著的功绩,就是历来被传颂的治理滔天洪水,又划定中国国土为九州。

后人称他为大禹,也就是“伟大的禹”的意思。

《夏本纪》诞生的始末

夏本是一个古老的部落,相传是由包括夏在内的十多个部落联合发展而来的,与古代其他部落交错分布于中国境内。

到唐尧、虞舜时期,洪水泛滥,民不聊生,虽经大力整治,但由于时代和条件的限制,也由于当政者用人不当,长期未能把民众从洪水灾难中解救出来。

就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夏禹——一个有抱负而且聪敏勤恳的青年出现了,他继承父业并吸取父亲鲧治水不成的教训,以他的健壮、精干和毅力,最终获得了成功,也因此取得了帝位,并传位给其子启,从而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

《夏本纪》是司马迁根据先秦遗留下来的典籍编撰而成的。

选文从大禹的身世写起,叙述了他继承父业、治理大水以及治水成功后统一九州、教化四方,最终即天子位的卓著功绩。

             

一、通假字

1.女平水土       同“汝”,译为“你”

2.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同“敷”,译为“分布”

3.致费于沟淢同“洫”,译为“田间水道”

4.于是九州攸同,四奥既居同“墺”,译为“可定居之地”

5.九山刊旅,九川涤原同“源”,译为“水源”

6.于是帝锡禹玄圭同“赐”,译为“赏赐”

7.众土交正同“征”,译为“征收”

8.禹辞辟舜之子商均于阳城同“避”,译为“躲避”

二、古今异义

1.群臣四岳皆曰鲧者

古义:

四方诸侯的领袖  今义:

东、西、南、北四座名山

2.于是帝尧乃求人

古义:

在这种情况下,在这个时候

今义:

连词,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后一事往往是由前一事引起的

3.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

古义:

百官今义:

军人和官员以外的人

4.四海会同

古义:

四方诸侯

今义:

指全国各处,也指全世界各处

5.中国赐土姓

古义:

九州之中今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三、一词多义

1.负

2.怀

3.让

4.视

5.诛

6.是

7.其

8.于

9.则

四、词类活用

1.名词活用

(1)名词作动词

①陂九泽,度九山      陂:

筑堤防

②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表:

作标记

(2)名词作状语

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撬,山行乘

陆:

在陆上 水:

在水上 泥:

在泥沼中 山:

在山路上

2.动词活用

(1)动词的使动用法

南面朝天下朝:

使……朝拜

(2)动词的为动用法

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伤:

为……而感伤

3.形容词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

令益予众庶稻,可种卑湿卑湿:

低湿的地方

(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①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

劳:

使……劳累

焦:

使……焦虑

②薄衣食,致孝于鬼神薄:

使……单薄、粗淡

③有能成美尧之事者使居官美:

使……完美

五、文言句式

1.判断句

禹者,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

(“……者,……也”表判断)

2.省略句

①群臣四岳皆曰鲧可(治水)。

(省略动词)

②而使(之)续鲧之业。

(省略宾语)

③可种(之于)卑湿。

(省略“之于”)

3.倒装句

状语后置句

①薄衣食,致孝于鬼神。

(正常语序:

于鬼神致孝)

②以告成功于天下。

(正常语序:

于天下以告成功)

4.被动句

①舜登用,摄行天子之政。

(“登用”具有被动意味)

②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

(“受诛”含被动意味)

             

1.文中写鲧治水的情况有什么作用?

明确:

(1)衬托治水艰难,以刻画大禹治水的不易与功绩;

(2)交代大禹治水的背景;(3)与下文禹治水成功形成对比,突出禹公而忘私的高尚品质。

2.大禹有哪些高尚品质?

试简析。

明确:

禹怀着励精图治的决心,新婚四天就离家赴任,行山表木,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考察了九州的土地物产,规定了各地的贡品赋税,指给了各地朝贡的方便途径,并在此基础上,划定了九州界域,使得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众河朝宗于大海,万方朝宗于天子的统一、安定和欣欣向荣的大好局面。

在他身上体现了公而忘私、乐于奉献、勇往直前、百折不挠等高尚品质。

3.大禹治水,“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最终治理了洪水,使天下太平,你认为禹治水的精神动力是什么?

明确:

(1)禹治水的精神动力源于他对人民的责任。

洪水滔天,民不聊生,他觉得自己有责任去完成这项任务,正因为如此,他以身作则,勇于奉献,公而忘私,最终使得天下太平。

(2)禹治水的精神动力也源于为父雪耻。

父亲治水无功被流放羽山而死,是他的羞耻,更是家庭的耻辱,他要为父雪耻,要向世人证明自己世家的能力。

正如文中所说,“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

也正是这种压力变成他治水的精神动力。

4.作者是怎样刻画夏禹这一人物的?

试举例分析。

明确:

方法

举例

侧面描写

①四岳对夏禹的推荐是最有说服力的侧面描写,体现了大家对夏禹的认可,他在大家心目中的地位无人可比。

②另外就是夏禹功成身退后,群臣的追随,也从侧面体现了他崇高的精神品质和伟大的人格魅力

对比描写

禹父鲧治水九年不成而死,禹最终为民除害兴利,二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充分表现了夏禹的明智聪慧、高瞻远瞩。

尤其治水方法的不同,更显示出禹的出众脱俗。

因此,禹能成为一代君主,而鲧则身败名裂

动作描写

如第五段,作者详细地描写禹治水的艰辛,劳身焦思。

居外十三年,过家门而不入,风餐露宿,穿山越岭,不辞劳苦。

这些行动非常形象地刻画了一个为民造福、公而忘私、先国家之急的领袖形象

细节描写

治水过程中的过家门而不入,体现了夏禹公而忘私、先国家之急、为民造福的崇高精神

             

三过家门不入,全心治理洪水

夏禹是一个功绩卓著的远古部落首领和帝王的形象。

大禹治水的业绩早已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树起了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他十三年在外治理洪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伟大奉献精神,也早已千古传颂,作为我们祖先的一种传统美德的代表,将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效仿。

运用角度:

这则材料适用于以“丰碑”“楷模”“奉献”“美德”等为内容的作文中。

夏禹虽然只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位传说中的人物,其治服洪水的事迹也未必完全真实,但在他身上所体现出的中华民族勤劳勇敢的奉献精神,却是永远值得我们铭刻在心的。

[精彩片段]

一代先贤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从中我们看到了责任,看到了毅力和奉献。

因此,我们很容易明白古代劳动人民是凭借什么“人定胜天”的。

大禹治水,成功当之无愧吧?

一代圣人孔子“三人行,必有我师”,从中我们看到了谦虚、好学的品质,看到了教育家崇高的精神境界。

因此,我们很容易明白孔子为何能够成为一代文圣,为何千年之后世人仍去祭拜他。

孔子名垂千古,怎能不令我们敬仰至今呢?

一代明主刘备“三顾茅庐”,从中我们看到了礼贤下士,以诚待人,也看到了不屈不挠的优秀品质。

因此,我们很容易明白诸葛孔明为何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刘备最终三分天下,谁还能说“不”呢?

一个“三”字包罗万象,一个“三”字浓缩了大千世界。

囊血射天

商朝后期,帝王武乙暴虐无道,搞得天怒人怨。

他用木头和泥土制作天神,并与之打斗。

还想出一个法子,用皮囊装满一袋血挂在高处,让人在底下往皮囊射箭,弄得血污四溅,腥臭无比。

他称这种游戏为“射天”。

囊血:

盛满血的皮囊。

射:

射击。

将充血的皮囊挂在高处用箭射。

比喻暴虐狂妄,犯上作乱。

——出自《史记·殷本纪》

一、中国古代的别称

1.九州,传说中的我国上古时期划分的九个行政区域,州名分别为:

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

“九州”后成为中国的别称。

相传禹治水后,分中国为九州:

冀、兖、青、徐、荆、阳、豫、梁、雍。

《淮南子·地形训》载:

古代中国设置九个州:

神州、次州、戎州、自州、冀州、台州、济州、薄州、阳州。

后来,“九州”泛指中国。

2.赤县神州,《史记·孟子荀子列传》战国邹衍言:

“中国名曰赤县神州。

3.神州,《中华大字典》:

“神州,中国之别称。

”始于战国后。

4.海内,《辞源》“四海”条注:

古人以为中国四周皆是海,所以把中国叫作海内,外国叫海外。

5.华夏,《史记·夏本纪》:

“禹封国号为夏。

”《左传·定公十年》:

“夷不乱华。

”夏原为国号,华原为国名。

后称华夏为中国。

6.中夏,《后汉书》:

“目中夏而布德,瞰四裔而抗棱。

7.函夏,《汉书》:

“以函夏之大汉兮,彼曾何足与比功。

”晋朝张景阳《七命》:

“王猷四塞,函夏谧宁。

8.九牧,《荀子》:

“此其所以代殷王而受九牧也。

”又据《汉书·郊祀志》载:

“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象九州。

9.九区,晋朝陆士衡《皇太子宴玄圃宣猷堂有令赋》:

“九区克咸,燕歌以咏。

10.九域,《汉书》:

“《祭典》曰:

‘共工氏伯九域。

’”据宋朝《九域图》《九域志》,皆记全国各地的地理图志。

11.中华,上古时期华夏族居四方之中的黄河流域一带,故称“中华”,后常用来泛指中原地区。

如《三国志》:

“其地东接中华,西通西域。

”今已成为中国的别称。

二、大禹陵

大禹陵位于浙江省绍兴城东南稽山门外会稽山麓,距城3公里,相传是我国古代治水英雄大禹的葬地。

周围群山环抱,奇峰林立,若耶清流潺潺东去,使大禹陵更显凝重、壮观。

郁郁葱葱的会稽山旁依赫黄色的殿宇,屋群高低错落,各抱地势,气势宏伟。

大禹陵本身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古典风格建筑群,由禹陵、禹祠、禹庙三部分组成,占地40余亩,建筑面积两千七百多平方米,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禹陵景区由禹陵、禹庙、禹祠三大部分组成。

禹陵面临禹池,前有石构牌坊,过百米甬道,有“大禹陵”碑亭,字体敦厚隽永,为明嘉靖年间绍兴知府南大吉手笔。

禹庙在禹陵的东北面,坐北朝南,是一处宫殿式建筑,始建于南朝梁初,其中轴线建筑自南而北依次为照壁、岣嵝碑亭、午门、拜厅、大殿。

建筑依山势而逐渐升高。

大殿为重檐歇山造,巍然耸立,殿背龙吻鸱尾直刺云天,背间“地平天成”四字为清康熙题跋。

禹祠位于禹陵左侧,为二进三开间平屋,祠前一泓清池,悠然如镜,曰“放生池”。

             

(时间:

40分钟 满分:

56分)

一、基础知识(25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鲧为人负命毁族,不可    负命:

违背命令

B.等之未有贤于鲧者,愿帝试之等:

等待

C.于是帝尧乃求人,更得舜更:

又,另

D.禹为人敏给克勤克:

解析:

选B B项,等:

比较,衡量。

2.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

B.于是九州攸同,四奥既居

C.鸿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忧

D.禹辞辟舜之子商均于阳城

解析:

选C A项,“傅”同“敷”,分布;B项,“奥”同“墺”,可定居之地;D项,“辟”同“避”,躲开。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有能成美尧之事者使居官

B.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

C.及山川之便利

D.薄衣食,致孝于鬼神

解析:

选C A、B、D三项均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C项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4.下列各句中,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以告成功于天下     B.可种卑湿

C.等之未有贤于鲧者D.薄衣食,致孝于鬼神

解析:

选B A、C、D三项均为状语后置句,B项为省略句。

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禹之所以要将治水的重任推让给契、后稷、皋陶,是因为他对父亲鲧的死耿耿于怀,深感悲愤。

B.禹是一个功绩卓著的远古部落首领和帝王的形象,他运用堵截法成功地治理了洪水,造福百姓。

C.禹“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最终治水成功,平定天下,成为恪尽职守、无私奉献、为民造福的典范。

D.禹“薄衣食,致孝于鬼神”说明禹将治水成功的希望寄托在神灵的身上。

解析:

选C A项,偏离了作者对夏禹的态度及夏禹全力治水的性格品质,从原文看,夏禹对父亲的死深感悲伤,这是夏禹全力治水的动力;B项,夏禹运用的是疏通法治水;D项,夏禹之所以这样做,是以此坚定自己的决心,不忘先祖的遗志。

6.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天下皆以舜之诛为是。

(3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禹为人敏给克勤;其德不违,其仁可亲,其言可信。

(4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天下诸侯皆去商均而朝禹。

(3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天下的人都认为舜对鲧的处置是正确的。

(2)禹的为人,办事敏捷而又勤奋;他的品德不违正道,他的仁心人人可亲,他的言语诚实可信。

(3)天下诸侯都离开商均而来朝拜禹。

二、文言文阅读(19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燕将攻下聊城,聊城人或谗之燕,燕将惧诛,因保守聊城,不敢归。

齐田单攻聊城岁余,士卒多死而聊城不下。

鲁连乃为书,约之矢以射城中,遗燕将。

书曰:

吾闻之,智者不倍时而弃利,勇士不却死而灭名,忠臣不先身而后君。

今公行一朝之忿,不顾燕王之无臣,非忠也;杀身亡聊城,而威不信于齐,非勇也;功败名灭,后世无称焉,非智也。

今死生荣辱,贵贱尊卑,此时不再至,愿公详计而无与俗同。

且楚攻齐之南阳,魏攻平陆。

今秦人下兵,魏不敢东面;衡秦①之势成,楚国之形危;且夫齐之必决于聊城,公勿再计。

今楚魏交退于齐而燕救不至以全齐之兵无天下之规与聊城共据期年之敝则臣见公之不能得也为公计者,不如全车甲以报于燕。

上辅孤主以制群臣,下养百姓以资说士,矫国更俗,功名可立也。

亡意亦捐燕弃世,东游于齐乎?

裂地定封,富比乎陶、卫,世世称孤,与齐久存,又一计也。

此两计者,显名厚实也,愿公详计而审处一焉。

且吾闻之,规小节者不能成荣名,恶小耻者不能立大功。

故管子不耻身在缧绁之中而耻天下之不治,不耻不死公子纠而耻威之不信于诸侯,故兼三行之过而为五霸首,名高天下而光烛邻国。

桓公朝天下,会诸侯,曹子以一剑之任,枝桓公之心于坛坫之上,颜色不变,辞气不悖,三战之所亡一朝而复之,天下震动,诸侯惊骇,威加吴、越。

若此二士者,非不能成小廉而行小节也,以为杀身亡躯,绝世灭后,功名不立,非智也。

故去感忿之怨,立终身之名;弃忿悁②之节,定累世之功。

是以业与三王争流,而名与天壤相弊也。

愿公择一而行之。

燕将见鲁连书,泣三日,犹豫不能自决。

欲归燕,已有隙,恐诛;欲降齐,所杀虏于齐甚众,恐已降而后见辱。

喟然叹曰:

“与人刃我,宁自刃。

”乃自杀。

——选自《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有删改

[注] ①衡秦:

与秦国连横。

衡,通“横”。

指六国东西联合共同侍奉秦国。

②悁(yuān):

作愤恨之意。

7.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保守聊城,不敢归   保守:

保卫、守住

B.不耻身在缧绁之中缧绁:

累赘、牵累

C.名高天下而光烛邻国烛:

照、照耀

D.欲归燕,已有隙隙:

隔阂,裂痕

解析:

选B B项,缧绁:

指牢狱。

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今楚魏交退/于齐/而燕救不至/以全齐之兵无/天下之规与聊城共据/期年之敝/则臣见公之不能得也/

B.今楚魏交退于齐/而燕救不至/以全齐之兵/无天下之规/与聊城共据期年之敝/则臣见公之不能得也/

C.今楚魏交退于齐/而燕救/不至以全齐之兵/无天下之规与聊城/共据期年之敝/则臣见公之不能得也/

D.今楚魏交/退于齐而燕救不至/以全齐之兵/无天下之规与聊城/共据期年之敝/则臣见公之不能得也/

解析:

选B 据文意,“于齐”宜做后置状语,应放在句末,由此排除A、D两项。

“与聊城”明显与下文“共据”关系密切,据此排除C项。

故选B。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齐国久攻聊城不下,鲁连将写好的信绑在箭上射给城中的燕将。

B.鲁连指出齐军对聊城势在必得,预见燕将无法继续守城。

C.鲁连又勾画出燕将班师回国,得以确立功名的美好前景。

D.管、曹二士的非凡事迹使得燕将羞愧难当,最终只好自杀了。

解析:

选D D项,燕将是因为读过信后感到进退两难、走投无路才决定自杀的。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智者不倍时而弃利,勇士不却死而灭名,忠臣不先身而后君。

(4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规小节者不能成荣名,恶小耻者不能立大功。

(3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欲降齐,所杀虏于齐甚众,恐已降而后见辱。

(3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明智的人不违背时机而放弃有利的行动,勇士不回避死亡而埋没名声,忠臣不先顾及自己而后顾及国君。

(2)谋求小节的人不能成就荣耀的名声,以小耻为耻的人不能建立大的功业。

(3)想要投降齐国,杀死和俘虏的齐人太多了,恐怕降服后被侮辱。

参考译文:

燕将攻克聊城,聊城有人在燕王面前说燕将的坏话,燕将害怕被诛杀,就守住聊城,不敢回(燕国)。

齐国田单攻打聊城一年多,士兵们死了很多,却攻打不下聊城。

鲁连就写了一封信,系在箭上射进城中,送给燕将。

信上说:

我听说,明智的人不违背时机而放弃有利的行动,勇士不回避死亡而埋没名声,忠臣不先顾及自己而后顾及国君。

如今您发泄一时的气愤,不顾及燕王失去臣子,是不忠诚的;战死身亡而丢掉聊城,威名不能在齐国伸张,是不勇敢的;功业失败而名声破灭,后世不能称许您,是不明智的。

如今(是抉择)死生荣辱,贵贱尊卑(的关键时刻),这样的时机不会再来,希望您仔细考虑而不要和俗人一般见识。

况且楚国进攻齐国的南阳,魏国进攻(齐国的)平陆。

如今秦国派出军队(援助齐国),魏国不敢向东(进军);齐国与秦国连横的局面已形成了,楚国的形势危急。

况且齐国一定要在聊城决战,您就不要再考虑了。

现在楚魏两国的军队交替着从齐国撤退,而燕国的救兵又没到。

齐国全部的兵力对天下别无谋求,(您)如果还要据守已经围困了一年多的聊城,我看您是办不到的。

替您考虑,不如保全兵力用来答谢燕国。

对上辅佐国君来统率群臣,对下奉养百姓并资助游说之士,矫正国事改变风俗,事业声名都可以建立了。

如果没有回归燕国的心志(不)也(可以)抛弃燕国并摒弃世俗的议论,向东投奔齐国吗?

(齐国会)割裂土地予以分封,使您富贵得可以和陶、卫一样,世世代代称孤,和齐国长久并存,这也是一种办法。

这两种方案,是显扬名声丰厚实惠的好主意,希望您仔细地考虑从而审慎地选择其中一条。

我还听说,谋求小节的人不能成就荣耀的名声,以小耻为耻的人不能建立大的功业。

从前管仲不以身在牢狱为耻辱,却以天下不能太平为耻辱,不以未能随公子纠去死为耻辱,却以不能在诸侯中显扬威名为耻辱,因此他虽然兼有(犯上、怕死、受辱)三重过失,却辅佐齐桓公成为五霸之首,他的名声比天下任何人都高,而他的光辉照耀着邻国。

桓公使天下人朝拜,大会诸侯(时),曹沫凭借一把短剑,在坛上逼近桓公的心窝,脸色不变,谈吐从容,多次战败所丢掉的土地一会儿工夫就收回来了,使天下震动,使诸侯吃惊,使鲁国的威名在吴、越之上。

像这二位志士,不是不顾全小的名节和廉耻,(而是)认为一死了之,身亡名灭后,功业(就)不能建立,这不是聪明的做法。

所以(他们)摒弃一时的愤怒,树立终身的威名;放弃一时的愤怒,奠定世世代代的功业。

所以这些业绩和三王的功业争相流传,而名声和天地共存。

希望您选择其中一个方案行动吧!

燕将看了鲁连的信,哭了好几天,犹豫着不能自断。

想要回归燕国,已经产生了嫌隙,怕被诛杀;想要投降齐国,杀死和俘虏的齐人太多了,恐怕降服后被侮辱。

(燕将)长长地叹息说:

“与其让别人杀死我,还不如自杀。

”就自杀了。

三、语言运用(12分)

11.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诸生,古代经考试录取进入中央、府、州、县各级学校,包括已经在太学里学习的生员。

B.予告,古代官吏休假制度。

官吏休假称“告”,二千石以上官吏经考课居最高,允许带职休假。

一般不得归家,居官不视事。

C.释褐,褐为粗布衣服,释褐指脱去平民衣服,到官府任职。

后来也指考入各级官办学校学习的生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