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10 效率与公平备战高考政治考点一遍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322453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10.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点10 效率与公平备战高考政治考点一遍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考点10 效率与公平备战高考政治考点一遍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考点10 效率与公平备战高考政治考点一遍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考点10 效率与公平备战高考政治考点一遍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考点10 效率与公平备战高考政治考点一遍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考点10 效率与公平备战高考政治考点一遍过.docx

《考点10 效率与公平备战高考政治考点一遍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点10 效率与公平备战高考政治考点一遍过.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考点10 效率与公平备战高考政治考点一遍过.docx

考点10效率与公平备战高考政治考点一遍过

(一)正确认识和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1)关系

①一致性:

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社会公平以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为基础,没有效率作为前提和基础的公平,只能导致平均主义和普遍贫穷;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只有公平分配,才能维护劳动者权益,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

②矛盾性:

二者概念不同,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

(2)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

①实现效率与公平的正确结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与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

②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也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二)重视社会公平的依据

(1)有利于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体现。

(2)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它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3)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只有维护劳动者公平分配的权利,保证劳动者的利益,才能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劳动效率的积极性,才能促使人们奋进,使社会具有生机和活力。

(4)是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体现,也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共同富裕这一根本目标。

(5)它有利于刺激消费、扩大内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发展。

▲特别提示:

收入分配公平不等于平均主义

(1)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2)相对平等不是绝对平等。

它允许差别存在,否认差别的绝对平等会陷入平均主义,收入分配公平与平均主义有着根本的区别。

(3)平均主义抹杀了一切劳动差别和分配差别,要求绝对平均,实际违背了公平原则,压抑劳动者的创造性。

所以,收入分配公平与平均主义是根本对立的。

(三)如何实现收入分配公平

(1)生产决定分配,要实现分配公平必须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创造社会财富,为实现分配公平奠定物质基础。

(2)制度保证:

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

(3)重要举措

①重要举措之一(初次分配)。

内容:

增加居民收入,着重保护劳动所得,鼓励勤劳守法致富,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回时实现居民收入回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回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

意义:

有利于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分配关系,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也有利于合理调整投资与消费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

②重要举措之二(再分配)。

要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人,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要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调节职能,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知识迁移

收入分配公平≠平均主义

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它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平均主义是指在收入分配上搞“平均”“吃大锅饭”,实际上严重挫伤了劳动者劳动的积极性,不利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而且平均主义不问劳动和付出的多少,一味强调报酬的均等,这实际上背离了公平原则。

共同富裕≠同时富裕

“共同富裕”不是“同时富裕”,也不是“同步富裕”“同等程度富裕”。

想让所有的人同时同等程度富裕是不切实际的空想,否则只能导致“共同贫穷”。

 

考向一兼顾效率与公平

效率

公平

是什么

含义

效率指经济活动中产出与投入的比率,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

收入分配公平,要求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为什么

两者关系角度

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社会公平的逐步实现只有在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的基础上才有可能

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只有公平分配,才能维护劳动者权益,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

必要性角度

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自然资源相对匮乏。

发展经济必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要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怎么做

总体思路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

具体策略

既要反对平均主义,也要防止收入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也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

【典例1】收入分配中的效率与公平是一对矛盾,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

但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效率与公平是相辅相成的。

这是因为

A.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二者的对立已经消失

B.我国收入分配中的效率与公平都是以提高企业和国民经济的经济效益为首要目标

C.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D.公平是提高效率的物质基础,效率是实现社会公平的政治保证

【答案】C

【解析】A错误,效率和公平也存在矛盾,二者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B错误,我国收入分配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D错误,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故应选C。

考向二正确认识我国收入差距的现状与国家宏观政策的实施

收入分配制度关系到每个居民的切身利益,对社会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新常态下,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既有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提高居民的消费支出比例,又能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推动经济增长。

从整体而言,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是从根源上缩小贫富差距的办法。

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理事长宋晓梧认为,要想进一步深化改革、发展经济,就必须完善收入分配制度。

依照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提出的三次分配理论,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收入分配可划分为初次、二次和三次,初次分配即居民的个人工资、奖金、财产转让等形式的劳动报酬;二次分配则是政府的税收、社会保障支出等形式;三次分配主要是慈善、捐赠和救济等收入。

其中,初次、二次分配是我国收入分配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

初次分配要注重缩小收入差距,提高劳动收入占比,二次分配则要明确防止逆向转移的出现。

收入差距的表现

国家宏观政策

区域收入差距,主要指东西部收入差距

统筹区域发展

行业收入差距,主要指垄断行业收入过高

加强对垄断行业的改革

城乡收入差距

统筹城乡发展

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过低

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加大财政对保障人民生活的支出力度;由“国富”向“民富”转变

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过低

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典例2】我国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依然突出,要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

针对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国家应该

①加强企业对收入分配的调节

②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③通过强化税收调节,整顿分配秩序,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④防止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实现同步富裕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③

【答案】D

【解析】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措施,我国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所以②③是正确的。

“加强企业对收入分配的调节”的说法是不对的,正确的说法是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①错误;同步富裕是无法实现的,会导致平均主义,④的说法是不正确的。

故选D。

考向三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关系

初次分配

再分配

区别

含义

国民收入在物质生产部门内部进行的分配,即一个物质生产过程结束后,生产部门即企业新创造的财富在企业、国家和劳动者三方之间进行的分配

国民收入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在全社会进行再次分配

手段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初次分配关系主要由市场机制形成,生产要素价格由市场供求决定,政府通过法律法规和税收进行调节和规范,不直接干预

主要通过税收、提供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转移支付等调节手段进行

目的

提高效率、兼顾公平。

初次分配收入存在一定差距是不可避免的,也有助于提高效率,但如果分配中存在的问题过多,再分配很难纠正过来

注重公平、兼顾效率。

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但如果再分配调节力度过大,出现奖懒罚勤效应,就会既损害初次分配的公平性,也会损害效率,最终影响再分配的调节能力和社会公平的功能

联系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是国民收入分配的两个阶段,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重视效率又促进公平,才能促进国民收入合理分配,最终既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又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

【典例3】我国不断深化分配改革,努力实现收入分配格局由“金字塔型”向“橄榄型”转变。

实现这一转变,就要

①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

②取缔过高收入,保护合法收入

③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差距

④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答案】D

【解析】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平,①错误。

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要求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调节过高收入,清理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②说法错误,③④说法正确。

故选D。

考向四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是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根据劳伦兹曲线所定义的判断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标。

它是比例数值,在0和1之间,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

基尼系数,按照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

低于0.2

收入绝对平均

0.2~0.3

收入比较平均

0.3~0.4

收入相对合理

0.4~0.5

收入差距较大

0.5以上

收入差距悬殊

经济学家们通常用基尼指数来表现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财富分配状况。

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线”,根据黄金分割律,其准确值应为0.382。

一般发达国家的基尼指数在0.24到0.36之间,美国偏高,为0.4。

2010-2015年,全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从0.481下降到0.462,但以基尼系数的国际标准来衡量,我国收入差距已经非常明显,贫富差距严重。

【典例4】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

反映收入分配差距的基尼系数若低于0.2表示收入绝对平均,0.2~0.3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相对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5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

目前中国的基尼系数为0.46,城市的基尼系数是0.34,农村的基尼系数是0.37。

这表明我国在收入分配上

①收入差距较大

②收入差距悬殊

③城乡差距造成了基尼系数的扩大

④城乡作为两个部分自身的差距不是很大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C

【解析】把我国的基尼系数与材料相比较不难看出,②应排除。

故选C。

1.若把居民家庭所需的生活资料分为生活必需品和高档耐用品两大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地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的变化引起两类消费品需求的变动情况如表所示:

时间

人均年可支配收入

人均年生活必需品消费

人均年高档耐用品消费

1998年

5200元

1980元

1840元

2008年

13800元

4460元

5350元

2018年

22600元

7370元

11480元

下列对表中信息分析合理的是

①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为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奠定了基础

②高档耐用品消费增加反映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③高档耐用品在总消费中的占比上升是消费升级的体现

④居民人均收入和消费同步增长落实了共享发展的理念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针对下面漫画反映的经济问题,必须

①建立个人收入和财产信息系统,保障财产性税收的足额征缴

②深化垄断行业薪酬改革,坚持“提低、扩中、控高”的思路

③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低收人群体生活保障标准

④加强收入分配制度顶层设计,从根本上遏制垄断性收入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政府要履行好再分配调节职能,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要做到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缩小地区和城乡差距

B.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

C.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提高各地区扶贫标准

D.完善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收益分配的制度

4.2018年,我国多地提出,要深化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提高退休人员和城乡居民养老金标准。

这一决定有利于

①完善分配政策,促进社会和谐

②提高居民收入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③着重保护劳动所得,增加居民收入

④健全再分配调节机制,实现社会公平

A.①④B.②④C.①③D.③④

5.共享发展不只是让人民群众都能享受到发展的成果,更重要的是不断提高成果分享的公平性。

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是践行共享发展理念,走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有利于

①理顺国家与个人关系,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群众共享

②提高总体消费水平,更多地依靠内需来拉动经济发展

③维护劳动者的权益,激发他们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

④推进收入的公平化,通过淡化竞争来融洽劳动者关系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

6.某校以“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为题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他们调查了学校所在省的收入分配差距现状以及政府采取的相应收策,并制作了以下表格。

其中对应正确的是

收入分配差距的表现

政策

A

职工工资增长缓慢

建立健全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B

个人收入差距过大

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扩大高收入人群比重

C

区域收入差距过大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实现同步富裕

D

行业收入差距过大

不断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A.AB.BC.CD.D

7.“涓滴效应”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并不给予贫困阶层、弱势群体或贫困地区特别的优待,而是由优先发展起来的群体或地区通过消费、就业等方面惠及贫困阶层或地区。

但是现实生活中这一效应出现的结果并不理想(下图),解决图中所反映的问题需要

①鼓励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

②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以实施精准扶贫

③大力发展生产力从根本上增加国民收入

④完善分配制度形成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8.自2019年1月1日起,我国再次调整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月人均基本养老金提高5%左右。

以下对该举措认识正确的是

A.政府强化行政手段,让人民共享发展的成果

B.政府履行再分配的调节职能,促进社会公平

C.国家调节初次收入分配,缩小居民收入差距

D.我国健全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增加居民收入

9.某外资公司规定,每年将利润的10%作为年终一次性奖金发给员工,其构成如下图。

从中可以看出该公司

①坚持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相结合

②注重理顺企业与员工的关系,激发员工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效率

③兼顾效率与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④注重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0.材料一近五年来我国GDP增长速度、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及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表

材料二在我国,中等收入群体已经成为消费结构升级的“主力军”。

目前我国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人,但是我国中等收入群体所占比例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要推动消费结构升级,就要继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例。

从国际经验看,中等收入群体比例的提高不仅依赖于居民收入增长,还受分配、财税政策等因素的影响。

另外,还应该注意到我国现有的中等收入群体数量尚不够稳定;有些人的收入可能因工作变动、失业、家庭变故等不确定因素而受到影响,甚至成为低收入者。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们应如何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例。

 

1.(2018·江苏政治)最低工资制度旨在保护低收入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因此最低工资应高于劳动力市场供需平衡时的工资水平。

2017年,我国有22个地区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图中(P代表劳动力价格,Q代表劳动力数量,D、S分别代表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P1、P2分别表示变化前后的劳动力价格)能正确反映这一变化的是

2.(2015·山东文综)国务院决定,2015年我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由2014年的每人每年320元提高到380元,下列选项中,对国务院的这一决定理解正确的是

A.提高医疗补助标准,优化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

B.健全初次分配机制,协调国家与个人的利益关系

C.加大再分配力度,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水平

D.增加货币供应量,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筹资水平

3.(2015·广东文综)基尼系数是判断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指标,该系数介于0~1之间,值越小表明收入分配越平均;反之,表明收入差距越大。

国际上通常把0.40作为贫富差距的警戒线。

2010~2014年,中国收入再分配后的基尼系数分别是0.481、0.477、0.474、0.473和0.469。

对比下图,不考虑各国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的差异,可以推断出

2010年部分发达国家的基尼系数

①近年来,中国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且高于图中发达国家

②法国收入再分配政策对贫富差距的调整效果比英国更明显

③中国应运用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手段强化再分配功能

④发达国家依赖以市场为主导的收入分配机制实现社会公平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4.(2015·海南政治)某村一个种植大户和一个耕种自有承包地的普通农户在2014年种植作物的品种和投入产出情况如下表所示。

回答问题。

从表中可以看出

①种植白菜的投入产出比高于种植土豆

②种植玉米的投入产出比低于种植小麦

③投入产出比最小的是种植小麦

④普通农户种植玉米的投入产出比高于种植大户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参考答案与解析】

【考点冲关】

1.B【解析】本题以居民消费变动为切入点,考查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水平的知识,考查考生获取表格信息和调动知识进行推理判断的能力。

表格显示,随着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居民人均生活必需品和高档耐用品的消费支出也在增加,这体现了居民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①正确;我国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对高档耐用品的消费增加只反映了需要的变化,没有涉及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②不选;随着生活水平提高,生活必需品消费的占比会下降,高档耐用品消费占比会增加,③正确;共享发展,要求人民更公平共享发展成果,单纯的人均收入和消费增长不能体现公平,排除④;正确选项为B。

2.C【解析】漫画反映的是垄断企业中存在的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

要解决这个问题应该深化垄断行业薪酬改革,坚持“提低、扩中、控高”的思路,加强收入分配制度顶层设计,从根本上遏制垄断性收入,②④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公民的财产性收入,①排除;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低收人群体生活保障标准不能解决垄断行业内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③排除;本题选C。

3.C【解析】要做到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可以采取的措施是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调节职能,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提高各地区扶贫标准,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收入分配差距,C符合题意;ABD均属于初次分配所采取的措施;正确选项为C。

4.A【解析】本题考查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举措。

“深化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提高退休人员和城乡居民养老金标准。

”能提高退休人员和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有利于完善分配政策,促进社会和谐,健全再分配调节机制,实现社会公平,①④符合题意;基本养老保险属于社会保障,不是初次分配,属于再分配,②错误;提高退休人员和城乡居民养老金,不属于劳动所得,③错误。

故选A。

5.A【解析】此题考查收入分配公平的相关知识。

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有利于理顺国家与个人关系,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群众共享,①正确;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收入差距的大小密切相关,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有利于提高总体消费水平,更多地依靠内需来拉动经济发展,②正确;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与维护劳动者的权益没有必然联系,③中的“维护劳动者的权益”与材料无关,排除;④中的“通过淡化竞争来融洽劳动者关系”说法错误,排除。

故本题选A。

6.A【解析】针对职工工资增长缓慢问题,可以通过建立健全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来解决,A对应正确;针对个人收入差距过大问题,应采取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扩大中等收入人群比重,调节过高收入,B对应错误;C对应错误,错在“同步”;不断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不能解决行业收入差距过大问题,D对应错误。

故本题选A。

7.D【解析】此题考查分配公平的相关知识。

要解决“涓滴效应”中存在的问题,需要政府完善分配制度,形成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以实施精准扶贫,②④正确;①③说法正确但不能有效解决“涓滴效应”中存在的问题,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本题选D。

8.B【解析】本题考查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主要举措。

调整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属于社会保障范畴,属于经济手段,A错误;调高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属于国家在再分配领域调节居民收入,促进社会公平,B正确;调整基本养老金水平不属于初次分配,C错误;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属于初次分配,材料反映的是再分配,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D【解析】某外资公司规定,每年将利润的10%作为年终一次性奖金发给员工,其构成如下图。

从中可以看出该公司注重理顺企业与员工的关系,完善按要素分配,激发员工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效率,注重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②④正确且符合题意;该公司每年将利润的10%作为年终一次性奖金发给员工属于按要素分配,未涉及按劳分配,排除①;该公司每年将利润的10%作为年终一次性奖金发给员工,属于初次分配,不是再分配,排除③。

故本题选D。

10.【答案】①我国GDP由之前的高速增长转变为近五年的中高速增长,②在GDP稳定增长的同时,人均可支配收入也稳定增长③近五年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增长速度略高于GDP平均增长速度。

④我国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总体处于上升状态⑤消费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

⑥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居民收入增长助推消费增长。

(2)①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增加居民收入,为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例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②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提供制度保障。

③促进收入分配更加合理、更有序,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例,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④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要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调节职能,加快推挤进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⑤发挥财政的作用,运用好财政、税收政策,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关系。

【解析】本题以近五年来经济增长和居民收入情况为背景材料,考查消费的作用、如何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等。

(1)问可结合材料,从近年来我国GDP转变为中高速增长,人均可支配收入也稳定增长,且平均增长速度略高于GDP平均增长速度等方面,说明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随着居民收入增长,我国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总体处于上升状态,消费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

(2)问可结合材料,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例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坚持和完善现行分配制度为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提供制度保障、对收入秩序进行调节分配、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加快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收入分配差距、运用好财政税收政策等方面,说明我们应如何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例。

【详解】

(1)从材料可以看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销售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