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总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之人物传记综述.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322033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83.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总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之人物传记综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高三总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之人物传记综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高三总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之人物传记综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高三总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之人物传记综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高三总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之人物传记综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总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之人物传记综述.docx

《高三总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之人物传记综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总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之人物传记综述.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总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之人物传记综述.docx

高三总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之人物传记综述

高三总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之人物传记

(一)站在启功先生墓前

徐可

站在启功先生墓前,遥望西山,回顾先生传奇般的人生,心绪难平。

先生于1912年生于北京,虽为皇族贵胄,但家道早已衰落。

他早年丧父,家里就靠寡母苦苦操持。

在父辈的几位门生仗义相助下,才得以在汇文学校读书,但终因经济困难,中学未毕业便辍学了,从此背上养家糊口的重担。

先生并未因此沉沦,而是发愤自学,先后师从贾羲民、昊镜汀习书法丹青,从戴绥之修古典文学,后来更拜陈垣为师,获闻学术流别与考证之学,终成一代大家。

先生在诗词、书法、绘画上均有骄人成就,有“诗书画三绝”之誉。

他学识渊博,在诸多领域都有研究和建树;他是古书画鉴定专家,尤精碑帖之学,独具慧眼,见识卓异,几十年来为整理和保护国家珍贵文化遗产作出了卓越贡献。

启功先生具有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特有的品格特征,凡是跟先生有过接触的人,无不被先生的人品所感动。

先生为人至真。

他以一颗博爱之心、忧世之心,密切关心着国家的发展建设。

他诚恳待人,爱憎分明,从不隐瞒自己的真实想法和观点。

先生为人至善。

他对妻子至爱,对母亲至孝,对师长至敬,对朋友至诚,对晚辈、学生关爱至切,和蔼可亲,悉心教诲。

为资助考入北师大的贫寒学生,先生于1990年在香港举办书画义卖,筹集资金160余万元,设立了“励耘奖学助学基金”,用于资助和激励青年学生辛勤耕耘、严谨治学。

先生为人至坚。

他除幼年失怙、少年失学外,又中年丧母、晚年丧妻,并曾被打成右派和准牛鬼蛇神,可以说是一生坎坷,历经磨难,但他从未被命运击倒。

先生在原则问题上非常认真,绝不随波逐流、随声附和。

先生为人至净。

他性格洒脱,胸襟旷达,淡泊名利,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一生不为金钱所动,不为功名所累。

对人生的坎坷,他总能以乐观的精神、旷达的心胸加以化解,从不怨天尤人。

对假冒他书法的行为、对一些人不负责任的议论,他一笑了之,表现得很超然。

先生身为帝胄后裔,从不以此自炫。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先生亲自拟定的校训正是对老人一生最好的概括。

站在启功先生墓前,我又一次捧读着这部大书。

启功先生去了,可他没有死,他永远活在我们这些后人的心中。

1.选出下列对启功先生评说正确的一项(3分)

A.先生身为帝胄后裔,但家道早已衰落,因此从不以此自炫。

B.先生独具慧眼,见识卓异,师贾羲民、吴镜汀习书法丹青,终成古书画鉴定专家。

C.“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是启功先生生前对自己一生的高度概括。

D.先生有一颗博爱之心,关注国家、孝敬师长、诚信待友、教诲学生。

2.选出能说明启功先生“为人至善”的高尚人格的一项(3分)

A.诚恳待人,爱憎分明,以一颗博爱之心、忧世之心,关心着国家的发展建设。

B.一生坎坷,历经磨难,但他从未被命运击倒;原则问题认真,绝不随波逐流。

C.和蔼可亲,悉心教诲,筹资设立奖学助学基金,资助和激励青年学生。

D.胸襟旷达,淡泊名利,对假冒他书法的行为、不负责任的议论,他一笑了之。

3.启功先生在诗词、书法、绘画上均有骄人成就的原因有哪些,请分条概述。

(6分)

4.从文中看,作者从启功先生这部人生大书中读出了哪两个方面的内容?

(6分)

(二)干干净净的傅雷

公元1966年9月2日深夜,中国最伟大的翻译家傅雷与夫人朱梅携手同肩,双双自缢身亡。

傅雷夫妇走得干干净净,义无反顾,几乎不留任何痕迹,就像风吹皱一池春水,遂又了无纤痕。

傅雷的一生长身玉立,气宇轩昂,就像一棵秀挺的毛竹,宁折不弯。

他的夫人雍容静肃,端庄厚憨,柔情似水,就像一根缠绕秀竹的春藤,温存有余。

二者珠联璧合,相得益彰,自然放射出人生最瑰丽的光芒。

一对恩爱夫妻,如胶似漆,举案齐眉;但真正能够做到携手共赴正义,蹈死不顾,恐怕自古至今也屈指可数,贝多芬有句名言:

“为了真理,给个国王都不换!

”傅雷做到了,这是一个中国知识分子崇高人格的大写意。

傅雷走得干干净净,从从容容。

傅雷和夫人临走前9月2日夜,曾给他们的亲人留下一封仅千余字的最后家书。

这封遗书是写给傅雷的小舅子朱人秀的。

遗书写得笔墨清晰,条分缕析,坦坦荡荡,磊磊落落,至今读来都令人潸然泪下,振聋发聩。

从遗书里看到,傅雷的反党罪证无非是一面小镜子和一张褪色的旧画报。

小镜子后有蒋介石的头像,画报上登有宋美龄的照片;而这两件东西又都是傅雷的小姨子寄存他家的,并非傅雷本人之物。

正像傅雷所言:

“我们纵有千万罪行,却从来不曾有过变天思想。

”然而作为一介书生,即使竭尽全力呐喊也是微茫的。

理智的傅雷清醒地觉察到树欲静而风不止,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他没有向任何人申辩,只在遗书中发出了一个知识分子痛切的自白:

“我们也知道搜出的罪证虽然有口难辩,在英明的共产党和伟大的毛主席领导之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决不至因之而判刑。

只是含冤不白,无法洗刷的日子比坐牢还要难过。

何况光是教育出一个叛徒傅聪来,在人民面前已经死有余辜了!

更何况像我们这种来自旧社会的渣滓早应该自动退出历史舞台了!

”“士可杀而不可辱”,这是一个多么干净、彻底、从不苟且的傅雷。

傅雷走得干干净净,清清白白。

临走前,他没有忘记托付朱人秀上缴当月55.29元的房租没有忘记给保姆周菊娣留下一块女表,一个旧挂表,一张600元的存单作为她过渡时间的生活费,并说:

“她是劳动人民,一生孤苦,我们不愿她无故受累。

”如果说傅雷临走前有什么遗憾的话,恐怕这就是惟一的遗憾,带着深深的同情的遗憾。

要送人或该还人的东西,傅雷都如数家珍,一一道来,共13条。

最后剩下的53.30元又托付给朱人秀作为他们的丧葬费。

至于图书字画听候公家决定。

一切均有安排,决不乱套,就像夫妻两个要出门远行,或到国外看儿子,没有一丝一毫的慌乱和疏忽。

一切都处理得井井有条,不动声色,赤条条地来赤条条地去。

文如其人,惟其有干干净净不朽的人品,才有干干净净不朽的文章。

傅雷凡事一丝不苟,尤其珍惜自己的笔墨。

当年翻译法国文豪的名著《高老头》《约翰•克利斯朵夫》时,宁愿精益求精,一译再译,把自己的文稿修改得体无完肤,可是一经定稿,就不许编者妄自改动一字一句了。

傅雷干净了一生,与人无求,与世无争。

9月3日凌晨,他和夫人化做两粒晶莹剔透的露珠,在天亮前降临大地,其璀璨的光芒一直照彻敬佩他的每一个文人。

1.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傅雷“干净了一生”作者对傅雷作出了怎样的评价?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样的写法?

其表达作用如何?

3.傅雷身上体现着中国千百看来被推崇的“士可杀不可辱”的品格,你怎样评价这一品格?

请结合文本和现实分析说明。

(三)一个为信念顽强攀登的老人

刘元举

①今年10月7日在上海音乐学院的贺绿汀音乐厅,傅聪先生的莫扎特专场音乐会。

我是头一次聆听傅聪先生的演奏。

傅聪出现时,一派庄严肃穆状。

他穿着黑灰色唐装,头发梳理得光亮而纹丝不乱。

他的脸色比平时略显苍白,当舞台上的灯光缓缓暗下去时,亮如一块凸现的岩石,显露出个性的凌厉锋芒。

②当他第一次触键时,我就发现他的面部表情瞬间苍老起来。

随着节奏加快,力度速度同时如五彩绽放,这个老人便在这种热烈绽放中开始了紧张的驾驭。

他像竭尽全力在拼搏,在追赶。

头,居然也在帮着手指剧烈运行,剧烈摇摆。

本来纹丝不乱的头发,瞬间迸散开来,像浪花被礁石撞出一片破碎的璀璨。

这就是72岁的傅聪。

在疯魔般摇摆头颅的同时,也在残酷地折磨着他的十指。

那是两个黑色的精灵,黑色是手套。

不同的是,黑色手套包裹下的十指只有前半截指骨露出来,于是,这半截指骨在键盘上跳动闪烁得如同鸡啄米一般。

③有人哭泣了。

不知道是什么真正打动了这位观众,是傅聪还是莫扎特。

莫扎特K595我不曾查过任何资料,我只是在倾听傅聪演奏时的后半部,突然感受到了一种巨大的冲击力,这种冲击令我在憋闷已久之后,骤然得以释放。

随后,我感受到来自观众席上的巨大激动,如惊涛拍岸,卷起千堆掌声,惊雷裂帛。

傅聪苍白的脸上终于泛起松弛的笑意。

他在掌声与鲜花簇拥中,一次次往返于舞台,却就是不肯弹下一曲。

④尤大淳先生是上海交响乐团的资深钢琴演奏家,他非常钦佩傅聪先生。

他在听完K595最后一个音符之后,激动地站起来长久鼓掌。

他在向傅聪先生祝贺时说,50年前,他听傅先生弹这首曲子时,有个连音弹得与这一次有变化。

他用手指弹动着上一次与这一次的变化区别。

半个世纪,他居然有着如此精细的区分判别。

⑤巴什基洛夫是个真正的性情中人,他的祝贺带有他的音乐顽童的可爱天性。

他在傅聪弹完后赶到后台时,激动地一把搂抱住傅聪。

他说他仿佛又听到了50年前的演出。

那是1956年,傅聪在莫斯科的成功演出,那一次他也是弹的这首K595。

当时,年轻的傅聪以其天才的音乐感受赢得了年轻的巴什基洛夫的热烈称赞,顿时他们成为好朋友。

一晃半个世纪过去,同样苍老的他们又仿佛回到了半个世纪以前。

这就是音乐的魅力!

⑥傅聪头一次演奏莫扎特是在1955年的华沙。

当时满城买不到莫扎特的谱子。

香港也买不到总谱,最后是英国一家著名书店的老板将总谱寄至华沙,这才到了傅聪手里。

⑦年轻的傅聪捧到了总谱,简直如获至宝,将总谱上的协奏曲轮番弹奏。

当时在华沙的乐队都希望跟他合作,都希望能够看到他的谱子。

他的这本华沙惟一的莫扎特总谱便在各大乐队中传抄开来。

有的协奏曲傅聪自己还没有来得及弹,乐队成员先下手练着,等傅聪抽出时间索回谱子,才开始练,练熟后再与乐队合奏。

当时傅聪在华沙相当受欢迎,受欢迎的场面完全来自他对于莫扎特的演奏。

⑧从头一次弹莫扎特到现在,恍然半个世纪。

而莫扎特只活了36岁。

弹过半个世纪莫扎特的傅聪,缘何还在苦苦地弹奏莫扎特,而仍然对自己不满意呢?

72岁的傅聪与36岁的莫扎特,相差一半的年纪,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又有着怎样的不同呢?

就是说,作曲家与演奏家究竟什么关系?

为何作曲家作的曲子令演奏家苦苦探索而永无止境呢?

⑨他说,音乐是可以成长的。

他的所谓成长,就是说音乐可以不断被人们开掘和发现。

他说他年轻时弹莫扎特发现一些东西,年老时也发现了一些东西,不过昨天发现的东西与今天发现的东西不同,不断否定之否定。

只要每次能够发现一点儿,就是蛮喜欢蛮快活的事情。

⑩傅聪每天要练十几个小时的琴,一位72岁的老人,怎么吃得消呢?

他苦笑着说,想拿出点好东西。

没办法,不练是肯定拿不出好东西的。

他对自己相当苛刻,他心性高远。

而他的手指又如同日薄西山,不可挽留地僵硬生涩,以至于无法达到他希望达到的灵活柔韧。

于是,他惟一的可能便是永无止休地与他的十指搏斗、拼命。

常常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其情令人动容。

我感觉到他在竭尽全力进行一种神圣的攀升。

他像那个著名的希腊神话推着石头上山的西西弗斯。

他推着的石头越来越沉重,他也越来越力不从心。

但是,他肯定抱定了将巨石推上山巅的信念。

他——一个为信念而活着,一个为信念而顽强攀登的老人。

1.第二段开头,作者从傅聪第一次触键,就发现他的面部表情瞬间苍老起来。

联系全文,分析作者使用了“苍老”这个词的用意。

(4分)

2.文中哪些信息能够印证老人的“攀登”精神,请分条解析。

(4分)

3.文中第④⑤段是否多余?

请简析你的看法。

(4分)

 

4.有人认为,当初在华沙,人们关注的不是老人的音乐才华而是莫扎特的音乐总谱(见第⑦

段),那么,老人的成功纯属偶然;也有人认为,用一生时间演奏别人已经谱好的音乐(见第

⑤段相关表述),这样的音乐人生缺乏创造性。

你赞成这两种观点吗?

请结合文本内容,谈谈

你的看法。

(6分)

 

(四)严文井:

一口柔和的井

林天宏

严文井爱猫。

有人问过严文井,喜爱小动物和写童话,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他回答道:

“没有孩子,没有孩子的眼睛和心灵,没有美丽的幻想,没有浪漫的精神……则一定不会有童话。

柔和,是严文井最爱用的一个词,在他的作品中频频出现:

“我的心是柔和的”、“妻看着我,目光渐渐转向柔和”、“我们的心很柔和,还要继续保持柔和”。

他的代表作《啊,你盼望的那个原野》,写给他去世的爱人,他们在投奔延安的路上相遇,然后相爱,直到她生命的尽头。

时至今日,还有读者感叹:

“奇怪,一个老头,怎么能写出那么唯美、感性的文字?

”于是,便有文学评论家把这个“童话爷爷”比喻成“一口井”,“那种流淌出的柔和的美感,好像是底色,铺陈在他作品的字里行间”。

但在那个“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里,这样的“资产阶级情调”,无疑不合时宜。

尽管长期担任作协的领导,但在旁人眼中,严文井似乎属于“刻意被权力边缘化的角色”。

“文革”中,他的一次检讨竟这样开头:

“春天,我看见一个穿红衣的少女骑着自行车从林阴道上过来,我感受到一种诗意和美……”作家阎纲回忆,“5•16”之后,他被打成现行反革命,白天干活儿,晚上接受批斗。

一天夜里,他经过严文井床头,蚊帐中突然伸出一只手来,塞给他几颗水果糖,使得他“原本绝望的心,顿生出强烈的感激”。

许多人劝严文井也写写那段岁月的回忆,他却拒绝了,因为“不好说”,而且“会伤害许多人”。

他宁愿用一幅自画像来解剖自己,并郑重地钤上了自己的印章,分赠给同事和朋友。

于是,这幅嘴和脸都扭曲了的自画像,被人视为“他和他同时代的知识分子的精神肖像”。

严文井留世的最后一篇文章,是一篇不到300字的散文。

向他约稿的编辑回忆,严文井反复修改,整整写了一年零八个月。

他用这样的笔调写道:

“我本来就很贫乏,干过许多错事。

但我的心是柔和的,不久前我还看见了归来的燕子。

2005年,严文井离世。

一个前去他家采访的记者惊讶地发现,这个中国儿童文学泰斗的家,只是一套不到70平方米的“陋室”。

除了老旧的单人床和书桌,剩余的空间都被书本占满。

屋内能见着的唯一光亮,就是窗外的一棵绿树。

树下,埋着他亲手安葬的爱猫。

注:

严文井(1915-2005),湖北武昌人,散文家,儿童文学家。

1.下列不能反映严文井“柔和”的一项是(3分)

A.对妻子的爱久远而深沉,用唯美、感性的文字纪念妻子。

B.善于发现诗意和美,甚至在检讨书的开头描写了一位红衣少女。

C.乐于助人,用善意温暖了难友原本绝望的心。

D.留世的最后一篇文章反复修改,整整写了一年零八个月。

2.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借用“一口井”的比喻,赞美了严文井以作品和人格魅力滋润读者的心灵。

B.严文井“刻意被权力边缘化”,既写了他在文革中被夺权,又写出了他主动远离权力,和恶势力正面交锋,表现了文人应有的气节。

C.留世的最后一篇文章写到“归来的燕子”,表现了这位老人在生命的尽头,仍保持着浪漫精神和乐观态度。

D.结尾写到树下埋着严文井的爱猫,与开头相照应,又含蓄蕴藉,言有尽而意无穷。

3.为什么严文井要画那幅自画像?

(6分)

 

4.有人问严文井喜爱小动物和写童话之间的关系,严文井好像并没有回答二者之间的关系,

你怎样理解这一回答?

(6分)

 

(五)外科学家裘法祖

袭法祖(1914—2008),浙江杭州人。

1933年,母亲死于阑尾炎,裘法祖立志要做一名医生,解除千万个母亲的病痛。

18岁考入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预科,他课余时间全都在图书馆度过,被同学们戏称为“图书馆长”。

1936年,他只身远赴德国,仅靠奖学金维持极为俭朴的生活,1939年通过德国严格的国家考试和论文答辩,以优异成绩获得德国慕尼黑大学医学博士学位。

次年,裘法祖正式进入他的外科生涯,在施瓦本医院担任外科医师。

一年后,导师才允许他做第一个阑尾切除手术。

第三个阑尾切除手术的术后第五天,病人突然死去。

尽管尸体解剖没有发现手术方面有任何问题,但导师说:

“裘,这是一位四个小孩子的妈妈。

”这句话让他记了一辈子。

留德期间,裘法祖设计营救出40多位被关押在集中营的犹太人,被犹太人称为“中国神医”。

1946年,裘法祖携妻儿回到中国。

60多年来,他创立的“裘氏刀法”点燃了一个个患者的生命之灯。

裘氏刀法以精确见长,“若要划破两张纸,第三张纸一定完好无损”。

他是“中国外科之父”,被认为是外科全才,精心钻研而改进的手术操作超过20种,开创了很多被称作“裘派”的新的手术方法。

在中国,最早迈出器官移植第一步的就是裘法祖。

上世纪80年代,他创建了我国第一所器官移植研究所,创办了我国第一本器官移植杂志。

直到现在,他主持的肝移植仍然保持着两项全国纪录:

例数最多,存活时间最长。

裘法祖呼吁,如果我国能使国际上通用的“脑死亡就等于机体整体死亡”的概念获得社会舆论和法律的承认与支持,将脑死亡者作为器官来源,则将有千千万万的病人能得到有效的器官移植治疗而获得新生。

裘法祖是《中华器官移植杂志》等多种医学杂志的创办人,主编了《黄家驷外科学》等多部外科学经典著作,创办了我国第一本医学科普刊物《大众医学》,并担任主编达十年之久。

“德不近佛者不可以为医,才不近仙者不足以为医。

”他曾亲身趴在病床边观察病人的小便流量。

每位农民病人的来信,他都亲自回复。

就在去世前20多天,裘老还在为四川灾区来武汉的伤员查房诊断。

他把自己100多万元奖金全部捐出,设立了“普通外科医学青年基金”。

1.下列关于裘法祖留德期间经历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裘法祖学习刻苦,课余时间全都在图书馆里度过,被同学们戏称为“图书馆长”。

B.由于种族歧视,一年以后,裘法祖的导师才允许他做第一个阑尾切除手术。

C.裘法祖导师的话是告诫他:

医生应该有爱心,对病人要极其负责。

D.由于裘法祖以高超的医术拯救了许多犹太人,他被犹太人称为“中国神医”。

2.下列有关裘法祖回国后从医经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裘法祖是我国器官移植手术的开拓者,他主持的器官移植仍然保持着例数最多和存活时间最长的全国记录。

B.裘法祖认为,我国采用的死亡标准与国际通用的标准不同,这不利于器官移植手术的推广。

C.裘法祖参与了黄家驷主持的《黄家驷外科学》的编写工作,这本著作成为外科学的经典。

D.裘法祖创办了《中华器官移植杂志》、《大众医学》等多种外科学杂志。

3.从文中看,裘法祖取得了哪些医学成就?

请分条概括。

(6分)

4.根据文章内容,请概括裘法祖取得杰出医学成就的原因。

(6分)

(六)王元化①二三事

姚芳藻

   王元化先生是上世纪四十年代《联合晚报》文艺副刊“夕拾”的主编。

  

   谈起他从事新闻工作的这一段生活,他却说,当年是被迫进《联合晚报》的。

   王先生以前从来没同我们谈起过那一段不太愉快的往事。

原来抗战胜利后,他在上海地下文委负责文艺工作时,发表了一篇题目叫《舅爷爷》的短篇小说,把一个质朴的老人和天真的孩子之间的感情写得细致入微,小说一发表,就受到几位作家的注意,魏金枝撰文介绍,以群在《文哨》上加以推荐。

但却遭到老文委书记的指责:

“为什么写童年时代的东西?

为什么不为政治服务?

”个别谈话不够,还发动党员群众整他。

年少气盛的王先生据理力争,结果是靠边站。

他是不得已才进《联合晚报》工作的。

“这是我的一段不光彩的历史。

”他讲得很风趣。

细细玩味,觉得其中奥妙无穷,因为讲自己光彩,就意味着别人不光彩,而王先生是决不愿意去触他那位老上级的心境的。

   他接替姚溱,担任了“夕拾”的主编。

初进报界,对编辑程序可说是一窍不通,姚溱帮着他编了一个星期。

谈起姚溱这位新来的文委书记对他的帮助,他充满了感激之情。

当时的报纸,副刊版面天天有,缺稿是常有的事。

姚溱天天问他版面情况,缺多少,姚溱就补多少,王先生说他真佩服姚溱的本领。

   “我后来也能缺多少补多少了。

”他说,“《丑》就是我听记者讲了美国兵杀害三轮车夫案件中,检察官怎样威胁证人的事而马上写出来的,新闻工作使我能够了解时代,直接对现实发言。

我很喜欢新闻工作。

   孰知过不了几天,“夕拾”主编一下又变成了冯亦代。

原来是《丑》惹下了祸事,这位检察官恼羞成怒,决定对《联合晚报》提出起诉。

   王先生从事新闻工作是被迫的,研究《文心雕龙》②当然更是被迫的了:

被胡风问题牵连上了以后,他还有什么好日子过?

在这种情况下,只好让自己沉到故纸堆里去。

他在大学里念的是经济系,却一直热衷于文学,当大学教授的父亲便专门请了清华大学汪鸾翔先生在家里教他《文心雕龙》,这使他对《文心雕龙》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王先生在研究刘勰的创作论时,不仅贯穿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而且采取了中西文学比较的方法,大大开拓了研究视野,也为《文心雕龙》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天地。

1962年,我在文艺刊物上看到他关于《文心雕龙》的论文,真是又惊又喜。

在那极左思潮当道的日子里,一个被打入黑籍的作家,竟能在刊物上发表文章,简直是一个奇迹。

如果他的研究没有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是决不会被刊出的,而同样重要的是,如果没有一个权威人物的支持,编辑也是不敢刊用的。

果然,权威人物是有的,他就是周扬。

  当时支持他的,不仅周扬一人,还有郭绍虞、夏衍、张光年等。

而1962年,正是许多人见着他退避三舍的年代,这就是他对那些默默的支持,为什么始终感念不忘的原因了。

(选自2008年11月3日《文汇报》)                                               

【注释】①王元化(1920年11月30日-2008年5月9日):

我国著名思想家、学者、文艺理论家。

 ②《文心雕龙》:

南朝梁刘勰著,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有严密体系的文学理论专著。

1.关于对选文第三段“那一段不太愉快的往事”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舅爷爷》这篇小说尽管描写细致入微,深得同行赞许,一些作家给予介绍和推荐,但王元化却仍为此遭到不公正对待。

B.王元化开始任《联合晚报·夕拾》主编时,得到了姚溱的帮助,使他在这一段“不太愉快的”经历中,感受到了人情的温暖。

C.当时的领导认为王元化擅自发表作品,没有做好政治工作,严厉批评了他,他最终不得不离开文艺圈,进入新闻界。

D.因为发表《丑》这篇反映现实、揭露丑恶的作品,触怒了当时的检察官,王元化又不得不离开了刚来不久的《联合晚报》。

2.下列有关王元化研究《文心雕龙》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元化研究《文心雕龙》,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采取中西文学比较的方法,为《文心雕龙》研究开拓了新的空间。

B.王元化小时候得到了父亲的启蒙教育,对《文心雕龙》产生了浓厚兴趣,有了扎实基础,因而取得了如此高的研究成就。

C.在那特殊的年代,王元化研究《文心雕龙》的论文能在刊物上发表,一是论文的质量高,二是有重要人物的支持。

D.王元化研究《文心雕龙》和原来进入《联合晚报》一样,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原因是受到了胡风问题的株连。

3.从文章看,王元化先生在多方面取得成就,成为著名学者、文艺理论家的原因有哪些?

(6分)

                                                                      

4.读完全文,你认为王元化先生具有怎样的人格特点?

请概括。

(6分)

                                     

 

(七)郁达夫:

一个人的旅程

卞流光

①郁达夫少年即负文名。

他对自己的期待很高。

从他的诗中,可以感觉到他认为自己早晚会成名。

扬名海内的《沉沦》发表时,郁达夫不到26岁。

可是他等这一天仿佛等了好久。

②郁达夫属于早慧的人,因为三岁丧父,他的童年生活是孤寂的。

记忆中,母亲经常奔波在外,祖母每天念经礼佛。

这在一个小孩的心中播下了孤寂的种子。

接下来的学习生活,从私塾到新式小学到中学,郁达夫的成绩一直优异,性格却越来越孤僻,这两者好像相辅相成,形成了他既自负又自卑的矛盾性格。

1913年17岁的郁达夫东渡日本,开始了长达十年的留学生涯,除了积极广泛的学习本领外,孤寂和落寞再次强烈地包裹了他。

他曾给一个叫隆儿的女孩做过这样的诗句:

几年沦落滞西京,千古文章未立名。

感情上的不顺,志向的难酬,这是他一生焦虑的开始。

③1922年回国后,接触到中国现实后,郁达夫跟许多海外回来的知识分子一样,有一种幻灭感。

《还乡记》这样写道:

我一边走一边想起了留学时代在异国的首都里每晚每晚的夜行,把当时的情状和现在在中国的死灭的都会里的流离的状态一对照,觉得我的青春,我的希望,我的生活,都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起诉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