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课后思考及笔记整理ts.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319216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40.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课后思考及笔记整理ts.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临床课后思考及笔记整理ts.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临床课后思考及笔记整理ts.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临床课后思考及笔记整理ts.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临床课后思考及笔记整理ts.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临床课后思考及笔记整理ts.docx

《临床课后思考及笔记整理ts.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课后思考及笔记整理ts.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临床课后思考及笔记整理ts.docx

临床课后思考及笔记整理ts

临床心理学ClinicalPsychology

期末考试题型:

1、填空10分2、选择20-30分3、配对10分4、判断20分5、简答4-5个题

复习范围:

1、最早的门诊、开端、代表人物

2、五轴评估,每个轴举两事例、评分

3、评估面谈、医患关系、干预的主要因素

4、主要治疗模式(第8章)

行为主义的理论基础(3个),每个分类

心理动力——意识、潜意识、防御机制、精神分析的主要技术

5、王登峰版第13、14、15章的概念要了解

精神病理学的预防概念分三级

很抱歉因为还要忙于应付4级,只能整理到这里,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更盼望无需对英语焦虑的同学且有时间将以下内容补全,错误之处予以改正。

杨红6-14

 

第一编临床心理学基础

第一章临床心理学引言

一、什么是临床心理学?

定义

1)临床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2)注重对人类个体能力和特点的测量和评估,并根据所收集到的资料对个体进行分析,以支持其所得的有关结论.

3)临床心理学工作者会帮助存在心理困扰的人.

4)临床心理学工作者要综合来自临床实践和其他研究中的知识,努力对某个体进行评估,并最终理解和帮助他人。

临床心理学家所从事的个体评估、治疗或其他活动都不是临床心理学所独有的,只是他们的临床态度(客观),即不仅对行为(特别是问题行为)进行研究,而且还要对行为进行干预才是临床心理学的独特性所在。

——F.Wyatt

领域:

领域:

1、理解、预测、干预和缓解;2、应用心理学的俄原理和程序;3、适用于广大的来访者

⏹临床心理学的技能

☐评估&诊断

☐干预或治疗

☐咨询

☐研究

☐论理与职业原则的运用

二、精神卫生职业者

临床心理学工作者:

精神科医生:

咨询心理学工作者:

精神科社会工作者,学校心理学工作者,

康复心理学工作者,

健康心理学工作者,

精神科护士,其他(职业治疗师、娱疗师、园艺治疗师等)

临床心理学工作者的活动

⏹诊断/评估Assessment/diagnosis

⏹干预/治疗Intervention/Treatment

⏹研究/教学Research/Teaching

⏹临床督导/支持Guidance/Supporting

⏹咨询/教育Counseling/Education

⏹组织/管理Organization/Management

临床心理学工作者的工作场所(美国)

⏹以临床资格认证为目标的训练

⏹资格认证

⏹发展中的职业

⏹对模糊问题的容忍和对新知识的渴望

 

思考题:

⏹临床心理学工作者与其他精神卫生专业人员的区别是什么?

⏹临床心理学工作者如何做到研究与临床实践相联系?

⏹如果要做一名临床心理学工作者应该受到怎样的培养和训练?

⏹临床心理学工作者与其他精神卫生专业人员的区别是什么?

1、组成成员:

临床心理学包括心理学家、精神病家、社会工作者

2、处方权:

心理学家没有接受过四年的药物学方面的训练。

即心理学家没有处方权,在病患出现器质性病变,或者必须要用药物进行治疗的精神类疾病必须有转介给精神科或医院来进行治疗。

如严重的抑郁症病人

3、从事的工作范围:

既可以对住院病人进行治疗,也可对院外的人进行治疗;

研究的范围广泛,包括神经心理学、行为医学、应激和社会支持、社会问题、儿童问题、社区发展、心理药物学、发展问题、测验的编制和效度的检验;形式多样

还从事教学、咨询(医疗保健、法律诉讼、政府部门的内部事务等)和行政管理。

(这个问题的回答还有待斟酌!

 

⏹临床心理学工作者如何做到研究与临床实践相联系?

1、注重理论的学习和培训,

2、大量的个案研究与实践

3、实验设计的合理设计和精确的效果评估

⏹如果要做一名临床心理学工作者应该受到怎样的培养和训练?

1、理论知识的学习

2、技能的培训

3、大量指导下的实践学习

第二章临床心理学简史

重点:

开端、代表人物、大事件、机构

一、历史源头

⏹荣耀的开端

☐泰勒士Thales————物质的本源

☐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气质学说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

⏹1890年以前

1.皮奈尔PhilippePinel:

法国医生,为疯人院的野蛮行径所震惊作为精神病院的院长,Bicêtre,Salpêtrière。

仁爱治疗实践取得很大的成就

2.WilliamTuke英国人致力于建立一所可以成为典范的仁慈地治疗精神病人的医院。

3.EliTodd美国在Hartford建立医院,强调文明照护、尊重以及人道地对待精神病人。

4.DorotheaDix为改善精神病人的医疗设施进行游说1848年新泽西同意为精神病人建立医院

二、诊断与评估评估领域大事件

1882Galton建立了人类测量实验室

1890Cattell发明了术语“心理测验”

1904Binet开始制定智力量表

1905Jung开始使用词汇联想方法

1913Kraepelin诊断方面的工作

1914Terman的Binet量表美国版问世

1917军人α测验(语言)和军人β测验(非语言)

1921Rorschach《心理诊断》出版

1935TAT出版

1937投射技术项目发明

1939Wechsler-Bellevue智力量表出版

1943MMPI问世

1949Halstead引入神经心理测验包

1952DSM-Ⅰ出版

1968DSM-Ⅱ出版

1970s行为评估出现

1980DSM-Ⅲ出版

1980s评估和计算机测验解释兴趣的兴起

1987DSM-Ⅲ-R出版

1990s控管卫生保健冲击心理评估

1994DSM-Ⅳ

三、干预干预大事记

1793Pinel在精神病院引入人文关怀

1848DorotheaDix在新泽西州游说改善精神病人医疗卫生设施

1895JosefBreuer&SigmundFreud发表《癔症研究》

1900S.Freud《梦的解析》

1908CliffordBeers精神卫生运动

1909Healy在芝加哥建立儿童指导诊所

1920Watson等恐惧的条件反射形成

1932Moreno介绍了团体治疗

1950JohnDollard&NealMiller<人格和心理治疗>

1951罗杰斯CarlRogers<来访者中心疗法>

1952Eysenck批评心理治疗无效

1953Skinner概述操作条件反射的应用

1958Wolpe描述系统脱敏治疗

1965在Swampscott社区心理学诞生

1980s健康心理学出现&日益受到重视的短程心理治疗使心理治疗研究增加

1990s管控卫生保健对心理治疗的巨大冲击

1995“实验支持的治疗”项目清单出现

干预的几个趋向:

⏹临床心理学工作者使用的治疗方法猛增。

⏹短程或“实效性的”心理治疗正在成为一种最受人喜爱的治疗模式。

⏹20世纪50年代开始探索更具“预防性”的方法。

60年代出现社区心理学&卫生心理学

1995年出现的“实验支持的治疗”项目清单广泛运用

四、研究

研究大事记

开创年代:

1879Wundt冯特在德国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1890WilliamJames威廉詹姆斯《心理学原理》

中期:

1905Binet&Simon比奈,西蒙发表有关测验的效度资料1916Terman对Binet推孟对西蒙量表的研究

战争期间:

1939Wechsler韦克斯勒发表了对Wechsler-Bellevue韦克斯勒-贝勒韦智力量表的研究

1943Hathaway&Mckinley哈撒韦和麦金利发表MMPI明尼苏达多相人格问卷资料

二战后至今:

1952Eysenck艾森克对心理治疗抨击

1954Rogers&Dymond罗杰斯和报告了他们对咨询过程的研究

Rotter朱利安。

罗特发表了社会学习理论《社会学习和临床心理学》

1977Smith&Glass报告了对心理治疗研究的元分析

1980sDSM-Ⅲ出版后精神病理研究的成长

1990s行为遗传学的兴趣增加

五、职业(机构)

职业大事记

开创年代:

⏹1892美国心理学会(APA)成立

⏹1896Witmer韦特默建立第一个心理诊所(许多认为这是临床心理学的真正开端)

中期:

⏹1909APA临床心理学分会成立

⏹1930PsiChi成立

⏹1935APA训练标准委员会为该领域定义

⏹1936Louttit第一本临床心理学课本问世

⏹1937《咨询心理学杂志》创刊1945康涅狄克州通过第一个执业资格法

⏹1946VA&NIMH开始运功用经济资助心理学研究

⏹1947ABEPP/ABPP创建临床心理工作能力资格认证制度

⏹1949Boulder模式颁布

⏹1953APA发表《伦理规范》

⏹1968第一个心理学博士点

⏹1981修改《伦理规范》

⏹1988APA分裂APS建立

⏹1992最新《伦理规范》出版

⏹1995APA批准研究心理工作的处方权

六、临床心理学的现代观点

(一)临床心理学的训练模式

1.科学家—实践者模式Phd

☐1949科罗拉多州的鲍尔德(Boulder)举行研究生教育会议,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课程、实习工作、研究(硕士论文、创新)、资格考试(3次笔考,每次4小时,一周内完成)

⏹住院实习

2.心理学博士学位(Psy.D)

⏹1968年伊利诺伊大学开创

⏹1973年Vail训练大会明确同意另外的训练模式满足开业者的模式

⏹特点:

☐强调临床技能相对注重科研能力

☐不需要专题论文

☐学位论文通常是报告专业性题目,而不是创新研究

3.职业学校

●自主经营的学校、提供Psy.D学位、强调临床

4.临床科学家模式

5.联合的职业-科学家训练项目―――强调宽度而不是深度

(二)职业规章

证书、执照、美国职业心理学委员会、国家级注册

私人开业

处方权

⏹正方

☐能为临床心理学工作者提供更广泛的治疗手段并为更大范围的来访者或病人服务。

☐对于既需要药物治疗又需要心理治疗的病人的治疗效果和成本/效益可能提高。

☐为临床心理工作者在医疗卫生市场中提供了一种竞争

⏹反方

☐可能造成不重视“心理形式”的治疗。

☐损害临床心理学工作者与精神病学和普通医学的关系。

具文化特点的心理卫生服务

(三)伦理准则:

✓技能

✓正直、诚实

✓职业&科学责任感

✓尊重病人的权利和尊严

✓关心他人的幸福

✓社会责任感

思考题:

⏹那些理论对临床心理学的影响较大?

⏹为什么人格评价&诊断受到青睐?

⏹临床心理学是如何成长为职业的?

⏹心理学的各种训练模式有哪些优点和缺点?

为什么牢固的心里科学基础对未来临床心理学工作者来说是重要的?

⏹获得处方权的利弊?

处方权

⏹正方

☐能为临床心理学工作者提供更广泛的治疗手段并为更大范围的来访者或病人服务。

☐对于既需要药物治疗又需要心理治疗的病人的治疗效果和成本/效益可能提高。

☐为临床心理工作者在医疗卫生市场中提供了一种竞争

⏹反方

☐可能造成不重视“心理形式”的治疗。

☐损害临床心理学工作者与精神病学和普通医学的关系。

⏹多元化和伦理问题对指导临床心理学实践有何重要意义?

 

第三章临床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

多次偶然事件联系的观察之后,得出假说。

验证假说。

⏹自然观察法:

☐事先经过仔细计划,在现场或自然环境中进行的观察。

☐为假设创造了丰富的源泉,为进一步缜密研究提供了基础。

⏹控制性观察法

☐在现场或相对自然的情境中进行,但对事件进行了某种程度的控制。

*个案研究法

1.对个体进行密切观察,并进行详细研究&描述。

2.包括交谈资料、实验反应、治疗情况,个人传记、信件、日记、生活事件、医疗史等

3.了解信息,提供假说,是科学研究的前奏。

二、流行病学研究

⏹是对某一特定人群中障碍或疾病的发病率、患病率以及分布的研究。

⏹发病率指一定时间段内新发生病例的比例。

⏹患病率指一定时间内所有病例(包括新旧)的比例。

三、相关法

☐检验在同一时间内数个变量之间的内在关系。

四、横向与纵向研究

1、横断研究(cross-sectionalstudy):

通过在同一时间内比较不同年龄组的被试来研究发展倾向的一种方法。

2、纵向研究(longitudinalstudy):

对同一批被试在持续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反复连续研究,探索有关发展的规律的特点。

可能的变量混淆:

①历史效应。

历史事件的影响被错误的认为是由于年龄的原因导致。

②先前测验的经验影响了后面测量的成绩。

③被试流失。

被试的退出不是随机的,退出的被试和存留的被试之间可能存在很大的差异。

3、纵横交叉研究(cross-sequentialstudy)

•时间延迟设计

逻辑:

如果纵向和横切部分都表明了某一因变量随年龄变化,并且时间延迟部分又显示年龄恒定时测试时间的变化不会目引起任何的因变量变化,那么研究者就可以安全地把这个被观察到的变化归结为年龄本身而不是某一混淆因素。

五、实验法

⏹有目的地严格控制或创造一定条件来引起某种现象或反应以进行研究的方法。

六、单个病案设计

1.行为和操作法的产物,具有实验法和病例个案研究法的特点

2.ABAB设计:

3.多基线设计:

七、混合设计

⏹实验法与相关法联合

八、统计与实践的意义

⏹0.05的显著性意义

九、研究与伦理问题

✧研究设计要符合科学水平和伦理准则

1.知情同意

2.保密性

3.隐瞒:

找不到其他方法才可以隐瞒

4.解释

5.虚假的资料

思考题:

⏹个案研究方法有何优点和局限性?

利弊:

1、描述罕见案例或与众不同的治疗;2、否定家喻户晓的知识;3、创立可验证性的假说;4、很难产生适用于普遍适用的规律和行为原理。

相关方法有什么优点和局限性?

缺点:

相关有共变得趋势却没有因果的关系

优点:

1、技术2、偶然性问题3、因素分析:

检验同一时间内数个变量之间的内在关系。

纵向研究的优点和局限性?

对同一批被试在持续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反复连续研究,探索有关发展的规律的特点。

可能的变量混淆:

①历史效应。

历史事件的影响被错误的认为是由于年龄的原因导致。

②先前测验的经验影响了后面测量的成绩。

③被试流失。

被试的退出不是随机的,退出的被试和存留的被试之间可能存在很大的差异。

临床研究的伦理规范?

研究设计要符合科学水平和伦理准则

1.知情同意

2.保密性

3.隐瞒:

找不到其他方法才可以隐瞒

4.解释

5.虚假的资料

第四章心理问题诊断与分类

一、什么是异常行为?

(一)是否符合常模

定义:

统计学上罕见或违反社会规范不正常数、严重程度、频率、持续时间

(二)主观痛苦

1.从患者角度着眼,依赖于患者的主观感受和幸福感。

2.优点:

☐有一定合理性,

☐缓解临床工作者作出绝对判断的负担

3.并不是有“障碍”的人都会报告痛苦

☐主观痛苦的严重程度

☐主观报告有时要屈从于其他标准

(三)残疾或功能障碍

1.生理功能、心理功能和社会适应功能(人际和职业)。

2.优点:

几乎不需要其他的参考信息。

3.缺点:

谁来确定社会或职业功能障碍的标准?

✧理想模式标准

⏹官方提倡

⏹社会主流文化的赞赏/认可

⏹绝大多数人接受/模仿

⏹自我认同/遵从

二、精神疾病

(一)定义(DSM-Ⅳ《精神障碍诊断统计手册》第四版)

✧精神障碍是指个体出现的临床明显的行为改变或精神症状综合征,这些症状行为给个体带来痛苦或残疾或显著增加疾苦、死亡、痛苦、残疾或生活自理能力严重丧失。

✧此外,这些症状或综合征不仅仅是对某一特殊事件的预期的、与文化相一致的反应。

不管它的原因如何,必须当时存在行为、精神异常或生物学上的功能障碍。

✧主要表现为个体偏离社会的行为(宗教、政治或性)或冲突均不属于精神障碍,但是,如果这种偏离或冲突是个体前面所述的障碍所造成的功能改变的表现则例外。

诊断的重要意义

1.方便交流

2.诊断的使用有利于心理学实验研究的开展

3.使对异常行为的病因或机制的研究成为可能

4.从理论上提示哪种治疗模式是最可能有效的。

DSM-Ⅳ1994《精神障碍诊断统计手册》第四版

DSM-Ⅳ五轴诊断

一份完整的DSM-IV诊断对来访者按五个轴或五个领域收集信息。

对每一个领域应该予以制定治疗计划和预后估计。

(每个轴2个事例,躯体、生活环境、评分,主要治疗模式第8章)

轴Ⅰ临床精神障碍——可能成为临床焦点的其他情况

☐临床综合征

☐虽不属于精神障碍,但是需要注意或处理的焦点

轴Ⅱ人格障碍和特定发育障碍(精神发育迟滞,自闭/孤独症)

☐主要诊断

☐排列多种诊断的次序

☐暂时性诊断——资料尚不足以做肯定诊断

图片:

轴Ⅲ一般躯体情况——排除或确认器质性疾患对精神状态的影响

☐当前的躯体健康状况

☐器质性疾患或病变与临床综合征的关系

轴Ⅳ社会心理及环境

☐生活事件表

☐心理社会紧张刺激的严重程度

轴Ⅴ精神功能总评估

☐适应功能——社会关系,学习/职业,对空闲时间的利用……

☐前一年内适应功能的最高水平

图片:

轴IV与轴V

 

分类的一般问题

✧分类与谱

✧分类的基础

✧分类的语用学

✧描述

✧信度

✧效度

✧偏差

✧涵盖范围

✧其他问题(贴标签)

异常行为或精神障碍的原因

1.精神病理模式

模式

生物学模式

中枢神经系统(cNs)程序紊乱

心理动力学模式

内心冲突

学习模式

正常行为是学习得来的,病态行为也是学得的

认知模式

由于异常认知所致

人本主义模式

相对忽视自我观点而过分依赖他人的评价,且两者不协调

2.精神病理学的素质-应激模式

☐素质(diathesis)是指一种易感性或者容易发生某种一病的素质,可以是生物性(如遗传素质、某种神经递质缺乏或过多)的或是心理性(不良认知模式、适应不良性人格)的。

素质是发病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环境性应激(environmentalstress)可以是生物性(营养不良)或心理性(如恶性的家庭环境、创伤性生活事件)的。

☐素质和应激之间的相互作用方式也可能具有疾病特异性。

思考题:

1.三种异常行为定义的优缺点.

(一)是否符合常模

定义:

统计学上罕见或违反社会规范不正常数、严重程度、频率、持续时间

优点:

1、界值点,有实际定量依据;2、凭直觉判断。

缺点:

1、界值点的选择,是否违反常模的缺陷是很难确定一致的界值。

2、不正常数目:

是否符合常模标准的另外一个难题是证明“不正常”行为的数目。

3、文化相关性。

(二)主观痛苦

1.从患者角度着眼,依赖于患者的主观感受和幸福感。

2.优点:

☐有一定合理性,

☐缓解临床工作者作出绝对判断的负担

3.并不是有“障碍”的人都会报告痛苦

☐主观痛苦的严重程度

☐主观报告有时要屈从于其他标准

(三)残疾或功能障碍

1.生理功能、心理功能和社会适应功能(人际和职业)。

2.优点:

几乎不需要其他的参考信息。

缺点:

谁来确定社会或职业功能

1.为什么说精神障碍的诊断很重要?

诊断的重要意义

1.方便交流

2.诊断的使用有利于心理学实验研究的开展

3.使对异常行为的病因或机制的研究成为可能

4.从理论上提示哪种治疗模式是最可能有效的。

2.DSM-Ⅳ的五轴诊断是什么?

轴Ⅰ临床精神障碍——可能成为临床焦点的其他情况

☐临床综合征

☐虽不属于精神障碍,但是需要注意或处理的焦点

图片:

轴Ⅱ人格障碍和特定发育障碍(精神发育迟滞,自闭/孤独症)

☐主要诊断

☐排列多种诊断的次序

☐暂时性诊断——资料尚不足以做肯定诊断

轴Ⅲ一般躯体情况——排除或确认器质性疾患对精神状态的影响

☐当前的躯体健康状况

☐器质性疾患或病变与临床综合征的关系

轴Ⅳ社会心理及环境

☐生活事件表

☐心理社会紧张刺激的严重程度

轴Ⅴ精神功能总评估

☐适应功能——社会关系,学习/职业,对空闲时间的利用……

☐前一年内适应功能的最高水平

3.精神病理学的素质-应激模式。

1.素质(diathesis)是指一种易感性或者容易发生某种一病的素质,可以是生物性(如遗传素质、某种神经递质缺乏或过多)的或是心理性

(不良认知模式、适应不良性人格)的。

素质是发病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2.环境性应激(environmentalstress)可以是生物性(营养不良)或心理性(如恶性的家庭环境、创伤性生活事件)的。

3.素质和应激之间的相互作用方式也可能具有疾病特异性。

第五章评估性面谈

设置、考虑、治疗师、与来访者的司法关系有影响的几个因素(干预的主要因素)

一、面谈的一般性特征

⏹至少两个人间进行的互动。

⏹介于普通谈话和测验之间的形式

⏹灵活性和艺术性

二、面谈的要素和技巧

⏹场景安排

☐隐密性

☐不受干扰

☐隔音

☐中性化办公室

☐有品位的摆设

⏹作记录和录音

三、医患关系(rapport)

⏹定义和功能

☐患者/来访者和医生之间关系的特征。

☐包括舒适的气氛&对面谈的共同理解。

☐医生(面谈者)要具有能够建立积极的关系的能力。

⏹特点

☐接纳

☐理解

☐尊重

四、交流

⏹首次面谈

⏹语言

⏹提问方式

✓开放式问题(open-ended)

✓促进式(facilitative)

✓澄清式(clarifying)

✓对质式(confronting)

✓直接提问(direct)

⏹沉默

⏹倾听

⏹自我满足

⏹医师/咨询师的影响

⏹医师/咨询师的价值观和背景

五、患者/来访者的参照框架

六、医师/心理咨询师的框架

七、面谈种类

1、首接性面谈

☐原因/服务与需求是否契合/告知服务事项和义务

2、病史面谈

⏹身份信息:

姓名、性别、职业、年龄、学历、地址、日期

⏹求助原因和期望

⏹当前状况

⏹原生家庭环境

⏹早期记忆

⏹出生和成长

⏹健康史(药物史)

⏹教育和训练

⏹工作经历

⏹兴趣爱好

⏹性经历

⏹婚姻家庭资料

⏹自我描述

⏹生命中的选择和转折点

⏹对未来的看法、希望

⏹其他

3、精神现状检查面谈

⏹一般表现:

外貌、举动、态度

⏹意识状态

⏹注意力

⏹语言

⏹定向力

⏹心境和情感

⏹思维方式

⏹思维内容

⏹抽象思维能力

⏹知觉:

幻觉

⏹记忆

⏹智能

⏹自知力

4、诊断性面谈

✓结构性面谈

✓非结构性面谈

✓半结构性面谈

5、危机面谈

6、面谈的信度与效度

⏹改进建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