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课堂实录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317883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92.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化学课堂实录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初中化学课堂实录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初中化学课堂实录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初中化学课堂实录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初中化学课堂实录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化学课堂实录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初中化学课堂实录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化学课堂实录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化学课堂实录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初中化学课堂实录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课题

燃烧与灭火

课型

新授课

单位

授课人

重点

对燃烧条件及灭火原理进行探究

难点

探究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教学方法

实验法,对比法,探究法

仪器和药品

小木条,玻璃棒,火柴,烧杯,蘸水棉球,不蘸水棉球,蜡烛,酒精灯,镊子,石棉网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燃烧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种化学现象,同学们,根据你课下准备的材料,我们进行一个小小的辩论赛,女生是正方观点,燃烧有“功”,男生是反方观点,燃烧有“过”。

引导学生辩论燃烧的“功”与“过”

【板书】一、燃烧与灭火

通过实验室中硫、镁、铁的燃烧的现象,引导学生归纳燃烧的定义。

【提出问题】:

燃烧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发生的呢?

是不是所有物质都能燃烧呢?

需要可燃物才能燃烧。

那么老师手中的蜡烛现在燃烧了吗?

猜测一下燃烧还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猜想与假设】:

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做有理由的猜想,燃烧需要哪些条件?

【实验探究】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进行燃烧的条件的实验探究。

【结论】请根据实验现象进行讨论交流,并归纳。

燃烧的条件:

①物质具有可燃性;②与充足的氧气接触③温度达到自身的着火点。

【继续猜想】:

燃烧的三个条件需要同时具备吗?

【观察】观察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

【讨论】

1.由上述实验中试管中的白磷能燃烧而红磷不能燃烧的事实,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呢?

2.试管中的白磷能燃烧而热水下白磷却不燃烧,这又说明燃烧还需要什么条件呢?

【结论】这三个条件___________(只需其一或者缺一不可)

【过渡】但是有的时候,使用不当,“火”也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

比如:

2010年11月15日,上海市胶州路的重大火灾,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了重大损失。

这时候,你最希望的是什么呢?

【活动】我们利用生活中的常识,来试试下列火灾如何扑灭?

要注意根据燃烧的条件来分析灭火的原理.

【评价】大家完成的非常好,从大家所使用的方法中,我们可以看出要想灭火,只需要切断燃烧的三个条件之一

【结论】板书:

灭火的原理:

1、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2、隔绝氧气3、移除可燃物。

【活动】出示一组图片,每张图片放映3秒钟,让学生分析灭火原理:

吹灭蜡烛,减掉烛芯,灭火器灭火,高压水枪,沙子覆盖,

【练习】我们学习了燃烧和灭火,下面利用这节课学习的知识解释下列三个成语:

钻木取火,釜底抽薪

【评价】同学们分析的都非常正确,看来同学们掌握的不错。

【练习】1、如果一个人把烟头掉在了柴草堆里,引起了火灾,烟头的作用是什么呢?

2、在赤壁之战中,周瑜的军队点燃战船,熊熊燃烧的战船借助东风直冲曹军的木船,使曹军的木船燃起火.根据燃烧条件填写:

曹军的木船是________,木船燃烧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

3、水可使燃烧的物质火焰熄灭的原理是 (   )

A.降低可燃物着火点       B.隔绝空气

C.降低温度       D.降低温度和隔绝空气

【讲述与评价】希望同学们再接再厉,利用本节课的知识解释更多的生活中的现象,并更好地利用燃烧和灭火。

下面,我们就将化学知识运用于生活中,身处火灾现场,我们该怎么做?

 

思考,然后进行辩论

 

燃烧是一种发光、放热的氧化反应。

回答:

可燃物,氧气,温度达着火点。

 

利用利用药品及仪器进行实验探究:

从中选择你需要的仪器和药品,设计实验,证明你们的猜想:

小木条,玻璃棒,火柴,烧杯,蘸水棉球,不蘸水棉球,蜡烛,酒精灯,镊子,石棉网

操作

提出猜想

设计实验

实验现象

结论

1

2

3

猜想并观察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

实验分析

1

.试管中的红磷:

2.试管中的白磷:

3.水中的白磷:

 

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回答:

灭火

 

回答:

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隔绝氧气,移除可燃物。

 

观察并迅速分析实验现象,获得正确的实验结论。

讨论分析燃烧和灭火的原理

 

继续利用燃烧和灭火的原理思考作答

联系生活中的燃烧,引入新课,加深学生对燃烧的利弊的印象。

锻炼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

 

 

提出新的疑问,引发学生思考,从而引入新课。

通过观察实验视频,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的能力,同时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形成较好的学习氛围。

 

通过活动的形式,活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的能力。

 

提出疑问,引发学生思考,巩固本节课内容。

  

通过练习习题,强化本节课的基础知识。

【提问】你身处下列火灾现场你怎么做?

1、发现火情

2、身处现场,火势较小

3、身处现场,火势较大

4、身处现场,被外围火势包围在房间里

5、逃生后,身上有火苗

【评价】同学们回答的都非常好,面对火灾时,同学们一定要冷静自救,不要贸然行事。

讨论,作答

强化学生安全用火和火场自救的意识

【课堂小结】引导学生盘点这节课所学内容

认真梳理这节课所学内容

梳理巩固本节课的知识点。

【结束语】钻木取火结束了人类茹毛饮血的时代,是人类在文明的征途上迈进了一大步,从烧制陶器、冶炼金属、蒸汽机的发明、G20峰会上光彩夺目的烟火、到神州十一号的发射成功,都离不开火的应用。

但是,火若是使用不当,也会给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带来危害,希望同学们学好这节课,让燃烧更好地造福于人类。

观看PPT,树立投身化学科学的热情。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投身化学科学的勇气和信息。

【作业】1、完成学案习题。

2、课下上网查询“常见灭火器的灭火原理和适用范围。

(中国消防网

板书设计

燃烧与灭火

燃烧与灭火

1

物质具有可燃性

移除可燃物

2

与充足的氧气接触

隔绝氧气,

③温度达到自身的着火点

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

(三者缺一不可)(三者任选其一)

燃烧:

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学情分析

学生对生活中的燃烧现象比较熟悉,且在在第四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中,专门学习了很多物质能在氧气中燃烧的事实,学生已经具备了一些有关燃烧的化学知识基础和实验技能,例如,硫、铁丝等燃烧现象和变化原理。

因此对燃烧不算陌生。

,对燃烧的条件已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学生对灭火的方法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

由于缺乏系统的分析,未将零散的知识进行整合,不能科学的概括出燃烧需要哪些条件;无法自主设计探究方案;不能准确应用控制变量等科学思想。

所以课前需要同学们准备有关燃烧和灭火的事例,丰富学生的感官认识。

授课过程中要不断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究过程,并且进行大胆的猜想,根据自己的猜想设计实验方案来证明自己的想法。

在小组合作的探究过程中,提高实验能力,增强合作精神,在探究中体验学习的快乐。

测评结果分析

1.数据统计

测评结果一览表

内容

题号

正确人数

正确率

错误人数

错误率

基础练习

1

18

100%

0

0%

2

17

94.4%

1

5.6%

3

18

100%

0

0%

能力提高

1

18

100%

0

0%

2

17

94.4%

1

5.6%

3

18

100%

0

0%

实践应用

18

100%

0

0%

2.试题分析

本试题是针对《燃烧和灭火》专门设计,试题难度分为三个层次,基础练习,能力提高,实践应用,试题难度逐层推进,结构合理,基础练习充分检测本节课的知识点掌握情况,能力提高和实践应用主要考察学生对知识点的运用情况。

3.测评结果分析

从测评结果来看,同学们对基础知识掌握情况非常不错,所有同学全部做对;能力提高中第三题小部分同学选错,主要是对烟头的作用分析有误,教师要针对这一问题进行详细讲解;对实践应用同学们做的不是很好,主要是我们现在的孩子很少有过生炉子的经验,没有切实的体验,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的优越性,给学生播放点燃蜂窝煤的视频,让学生丰富一下生活常识。

大部分同学们都想到了利用可燃性着火点由低到高的顺序来点燃煤炉,教师给予及时的肯定与表扬。

总体来说,这次测评结果非常不错,同学们对知识掌握的很充分,也充分巩固了课堂教学内容,同时将知识灵活地运用到生活实践中,效果不错。

教材分析

《燃烧和灭火》是鲁教版八年级化学教材全一册第六单元第一节的内容,八年级教材的最后一个知识教学点,它既是对化学变化中具体知识传授模式的继承,又是对其的丰富和完善。

承接我们身边的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等知识,对于前面学过的知识是一种补充和完善,对于后面的知识起铺垫的作用,对高中将学习的“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可以起到奠定基础的作用,是知识逐步向能力转换的一座桥梁。

同学们在生活中不仅熟悉了很多燃烧的现象,还在第四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中,专门学习了很多物质能在氧气中燃烧的事实,因此对燃烧不算陌生。

本单元在内容的安排上注意从学生的亲身体验出发,并通过活动与探究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评测练习:

燃烧和灭火

基础练习

1、燃烧是:

可燃物与发生一种的的、_____________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2、、观察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

实验分析

1

.铜片的红磷:

2.铜片的白磷:

3.水中的白磷:

【讨论】

1)由上述实验中铜片上的白磷能燃烧而红磷不能燃烧的事实,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2)铜片上的白磷能燃烧而热水下白磷却不燃烧,这又说明燃烧还需要什么条件呢?

3)、实验结论是:

燃烧的条件是、、

3、灭火的原理:

①;②;③。

能力提高

1、在赤壁之战中,周瑜的军队点燃战船,熊熊燃烧的战船借助东风直冲曹军的木船,使曹军的木船燃起火.根据燃烧条件填写:

曹军的木船是____,木船燃烧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

2、水可使燃烧的物质火焰熄灭的原理是 (   )

A.降低可燃物着火点              B.隔绝空气

C.降低温度                      D.降低温度和隔绝空气

3、一场大火往往由一个小小的烟头引起,烟头在火灾中所起的作用是()

 A.提供可燃物B.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C.提供氧气D.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实践应用

你有没有引燃蜂窝煤炉子的经验,利用手边的物品:

旧报纸刨花小木块蜂窝煤火柴,尝试引燃蜂窝煤炉子。

并且说说看,这样做应用了哪些有关燃烧的知识。

课后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我主要采用了教师引导、学生为主体,师生协作、生生合作,以实验为基础,思维为重点的小组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来进行教学,具体表现在三个注重、二个精心、一个体现上。

1、三个注重

(1)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

本节课是在学生对生活中的燃烧比较熟悉,对燃烧条件已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及对灭火的方法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设计燃烧的条件的探究活动,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活动,亲身体验知识的获取过程与方法,体验到参与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既转变了教师的教学方法,又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2)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上课伊始由多媒体展示日常生活中的图片和学生的燃烧功与过的辩论,将学生带入学习情景,并由情景中提出问题,步步深入,最后通过创设情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注重提升化学的作用,学以致用

化学要服务于社会,但现今的“瘦肉精”、“毒淀粉”、“地沟油”等类似报道,将化学置于是非之地。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淡化了火灾的危害,强调了火灾的逃生知识,体现了化学的功能,服务于社会。

2、二个精心

(1)精心选取实验探究内容。

在以教材内容设计成探究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燃烧的条件,让实验更好地为学习服务。

(2)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和习题,教学内容由生活走进化学,由浅入深,习题选择有代表性的类型题,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

3、一个体现

本节课的教学,体现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总结归纳能力,能更好的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当然在教学中还存在很多不足,比如语言不够书面化,我会在以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

谢谢

课标分析

《燃烧和灭火》是八年级全一册第六单元内容。

本单元从学生司空见惯的燃烧和灭火入手,目的是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起点,是学生站在化学科学的角度认识燃烧就是一种化学反应,让学生体会到化学就在身边,化学就是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愿望,使学生自然而然的“从生活走进化学”。

本节课是通过燃烧的定义,深入分析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针对教材内容和单元目标,特制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识燃烧的现象,知道物质燃烧的条件,了解灭火原理,学会常见的灭火方法。

(2)能利用物质燃烧的条件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燃烧与灭火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根据所提出的问题,结合已有生活经验与所学知识,设计方案,并验证。

(2)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归纳,让学生亲身体会知识的获取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燃烧的“功”与“过”,从而辨证的认识燃烧,激发学生只有深入了解燃烧,才能更好地为人类造福的意识;

(2)通过探究“燃烧的条件”与“灭火原理与方法”形成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