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四.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311484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7.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安徽省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安徽省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安徽省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安徽省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省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四.docx

《安徽省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四.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徽省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四.docx

安徽省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四

安徽省

2020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所有的人都习惯了一个现状,那就是在信息社会中我们每个人都是透明的。

街道上密布的天眼监控摄像头记录着你所有的活动。

在公安机关的监控大厅里,通过多个摄像头的联动,你的行走轨迹一览无余。

出入机场、车站.甚至住店的信息都被完整记录着,传统意义上的隐私已经不再成立。

买房、买车、子女入学,你登记的个人信息早已经泄露,人们부已经使用了隐私权被逐渐剥夺的信息化社会。

但是,人工智能的本质是服务人类社会,而人类社会的核心价值就是“以人为本”。

隐私权是人类亘古不变的基本权利,人工智能的发展不能译剥夺人类的基本权利为代价。

恰恰相反,人工智能应该更好地保护人类的基本权利,其中就应该包括隐私权,这才是人工智能发展的正确方向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普通用户的信息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身份认证信息,例如我们的用户名和登录密码,另一类是我们的内容信息,例如订餐、打车、购物、租房等信息。

身份认证信息必须由用户本人绝对掌控,不能让渡给任何商家,甚至也不能让渡给政府,这应该是人工智能的一条铁律。

因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你的身份认证信息一旦泄露和被坏人利用。

就可能遭受经济上的巨大损失,甚至可能危及到你的生命安全。

如此重大的事项,绝不能相信任何组织机构和个人。

不仅不能相信他们的诚信,也不能相信他们的能力,但防护能力不够,就被黑客抄了家。

我们订餐、打车、购物、租房的内容信息呢?

与身份认证信息不同,这部分信息就不能完全掌握在自己手里了,为了享受人工智能的服务,有时必须的让渡出去,这部分信息就不能完全掌握在自己手里了,为了享受人工智能的服务,有时必须得让渡出去。

人工智能有智能感知、智能推理、智能学习、智能行动四个环节,而这些环节都是受数据驱动的,你不给它提供数据,它如何理解你的需求?

又如何通过学习和推理为你提供精准的服务?

但内容信息即使让渡,也要坚持一个原则,那就是“数据统计结果归商家,个人信息所有权归自己”

这是什么意思呢?

举例来说,使用滴滴打车APP时,我们个人用车的车型、时段、路线、费用等信息会上传到滴滴公司的服务器,海量的信息形成了大数据,统计分析结果中蕴藏着巨大的商机和财富,这个统计结果归滴滴公司所有。

我们每个人都为这个统计结果贡献了九牛一毛的数据,例如和平小区每月平均叫车量为500人次,住在和平小区的您为这个数据做了贡献,但您在和平小区叫车这个信息的所有权是您的,未经您的授权,滴滴公司不能使用。

有次我老婆用我的笔记本电脑搜衣服,隔天我去办公室指导学生,一打开电脑,浏览器就给推送了大量女式衣服,还特别标明这是你可能感兴趣的商品。

未经用户授权,商家不应该搜集用户的喜好习惯。

即使搜集了,那也只能用作统计分析的原始素材,而不应借此对用户进行精准营销,这违反了“个人信息XX不得利用”的原则,是人工智能的滥用。

(摘编自新浪《人工智能语隐私保护》)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工智能通过你提供的数据,依靠智能感知、智能推理、智能学习、智能行动等环节,来实现为你精准服务的目的。

B.人工智能必须坚守“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不能为发展而剥夺人类的基本权利即隐私权,应正确把握好发展方向。

C.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要保护好自己的信息,不能相信任何组织机构和个人,否则会遭受经济损失甚至危及生命安全。

D.信息社会中,我们都习惯了做透明人,街道上密布的天眼监控摄像头,使我们的行走轨迹一览无余,个人隐私权都不复存在。

2.下列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头列举今天人们的私人信息或被动或主动地泄露的现象,进而提出人工智能如何正确发展的问题。

B.文章重点阐述了普通用户内容信息的保护问题,让读者明白“内容信息”的保护其实比身份认证信息的保护更重要。

C.文章把普通用户的信息分为“身份认证信息”和“内容信息”,逐层阐述人工智能如何做好保护隐私工作的问题。

D.文章末尾举作者安仁的用他的电脑搜索衣服的例子,指出商家通过侵犯人们“内容信息”的所有权来精准营销的现象。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今天,隐私保护不仅关系到隐私拥有者,也关系到隐私使用者。

要做好隐私保护工作,需要普通用户、商家和政府等共同努力。

B.近年来不少坚守诚信的知名网站,因为防护能力不够强大,抵挡不了黑客的攻击,让用户的身份认证信息泄露了出去。

C.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商家须把握好人工智能的使用尺度,既要用人工智能让用户享受到便利的服务,又不能滥用人工智能。

D.用户的“身份认证信息”不能让渡给任何商家,但“内容信息”则必须让渡给商家,否则不能享受到人工智能的服务。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可移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指运用各种方法延长可移动文化遗产寿命的专业性活动。

保护技术推进的核心是找到与遗产变化状况相适应的保护方法,以便及时对藏品进行预警、干预,使藏品保持健康的状态。

在此过程中,预防、治理、修复三个方面的技术运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预防是所有的减缓文化遗产恶化和损毁的行为的总称,它涉及光照度、环境条件、安全、防火和突发事件的准备等方面。

治理是通过外界的干预直接作用于可移动文化遗产的保护行为,是为了消除正在损毁遗产的外界因素,从而使遗产恢复到健康的状态。

根据可移动文化遗产遭受“病痛”情形的差异,治理技术可以分为杀虫、去酸、脱水和清洁等类型。

修复是对已经发生变形或变性的遗产进行处理,使之恢复到原有的形态或性质。

修复的内容大致分为两个方面:

一是清除文物和标本上的一切附着物;二是修补文物和标本的残缺部分。

(摘编自周耀林《可移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研究》)

材料二:

以温度25℃、相对湿度50%为标准寿命(设其指数为1.00),计算在温度15℃、35℃和湿度10%、30%、70%条件下,纸张的寿命和标准寿命的倍数关系,结果见下表:

湿度(%)

寿命倍数

温度(℃)

一年平均湿度(%)

70

50

30

10

35

25

15

0.14

0.74

2.74

0.19

1.00

5.81

0.30

1.56

9.05

0.68

3.57

20.70

(摘编自李景仁等《图书档案保护技术手册》)

材料三:

毛里求斯是非洲一个岛国,位于赤道南部的西印度洋上,气候湿热多雨。

毛里求斯拟修复的档案文件,形成于18世纪,文件纸张为破布浆机制纸,字迹材料为酸性烟黑墨水,双面手写。

以手感鉴别,柔韧性极差,几乎一触即碎。

通过测试数据可知,文件纸张严重酸化。

应毛里求斯大使馆的要求和委托,国家图书馆图书保护组和图书修整组的技术人员,对部分档案文件进行了实验性去酸和修复,方案如下:

(1)去酸方案

酸是纸张纤维发生化学降解的催化剂,能加快纸张纤维的水解反应,使纸张脆化变黄、机械强度下降,直至脆裂粉碎,不能使用。

为避免酸性对文献纸张的损害,人们研究了各种去除纸张酸性的方法。

根据毛里求斯档案文件的损坏程度和特点,技术人员认为采用氢氧化钙溶液去酸法比较好,以氢氧化钙溶液去酸,可根据纸张酸化的程度调节去酸溶液的浓度和去酸时间,去酸彻底,可操作性强,在操作处理过程中也不会使文件出现新的损坏。

(2)修复方案

纸浆补书机与边缘、局部裱相结合的修复法。

用纸浆补书机修补书页,既不遮挡字迹又能增强纸张强度。

但纸浆补书机也有其不足,如对书页的边缘残缺处和书口的断裂处补后的强度不够,主要原因是书口的断裂处及书页上的裂口缝隙过小,使得纸浆难以通过,边缘残缺处的纸浆与书页的连接方式属单侧直线连接,不够牢固。

为了弥补这一缺陷,纸浆补书机与边缘、局部裱相结合显然是必要的。

  档案文件修复后,纸张的强度和柔韧性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原来一触即碎的文件纸张,现在不但可以正常翻阅,甚至可以拿起抖动。

对于文件修复前后的变化,毛里求斯大使馆人员表示惊讶,称之为“魔术般的变化”。

(摘编自周崇润等《关于毛里求斯档案文件的去酸与修复》)

4.下列不属于可移动文化遗产“修复”工作的一项是()(3分)

A.使用真空干燥法对受潮的古代文献进行处理。

B.使用盐酸、硝酸等化学试剂给青铜器除锈。

C.使用纸浆补书机对破损的古籍进行修补。

D.使用树脂黏合剂粘接破碎的古代瓷器。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预防是为了减缓可移动文化遗产遭受损害而采取的必要措施和行动,其侧重点主要在于可移

动文化遗产的外部环境。

B.如果将温度25℃、相对湿度50%下纸张的寿命定为标准寿命,当湿度不变、温度降低10℃时,

纸张的寿命倍数就会达到5.81。

C.纸浆补书机修补法对于修复纸张的酸性特别理想,这种方法既可以增强纸张的强度,又不会

影响字迹的清晰度。

D.国家图书馆的技术人员对毛里求斯形成于18世纪的档案文件的修复工作是可移动文化遗产保

护的成功案例。

6.请结合材料,分析毛里求斯想要修复的档案文件的受损原因。

(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鹤的舞蹈

张抗抗

我相信自己与鹤是有缘的。

20世纪60年代末从杭州到北大荒下乡时,我报名的那个农场,就叫作鹤立河农场,隶属鹤岗市。

想来在很久以前,三江平原湿地上,一定曾经自由地生活着许多许多白鹤灰鹤,那地方因鹤得名。

但我到达鹤立河农场的连队时,几乎已经见不到鹤的踪影了。

水库边草甸深处,偶有一只白色的长脖老鹤,细脚独立,低头于浅水觅鱼,有人走近,它便伸开翅膀迅速仰天起飞,单腿忽而变成两根,垂直悬挂于身后,瘦腿伶仃,白羽飘飘,大有仙风道骨之态。

那一刻我几乎惊呆,而后激动不已,从此固执地将此鸟认作白鹤,以给自己一点心理安慰。

但事实上,那时候三江湿地正被大规模地开发成农田,鹤立河早已徒有虚名了。

1977年,我带着关于白鹤之梦的破灭与一线尚存的人生理想,来到哈尔滨,读书后又留在那儿。

有一天,在事先完全没有任何预兆的情境下,白鹤突然出现了——它们以舞蹈的姿势,猝不及防地闯入我的视线。

那是我生命中值得庆贺的幸运日,后来的岁月中,它们仍不断地令我陶醉与回味。

时隔20余年,当时的情形仍清晰如初、历历在目。

那是20世纪80年代初一个春天的清晨,我与一位邻居大姐约定去哈尔滨市动物园晨练。

我们似乎是被一阵阵嘹亮的号角,或是高亢的呼唤所吸引,闻声走到了一座高大的丝网笼前。

那一刻我的呼吸都几乎停止了,我看见了一群白色的和灰色的大鸟,不,是一群真正的仙鹤,正在笼中翩跹起舞——银衣白裙飘飘,身材修长流畅,长颈长腿灵巧敏捷,灰褐色的眼睛彼此深情地凝视对方——它们几乎具备了天才的舞蹈家应有的一切优势,还有内心热烈而疯狂的激情。

它们在清晨的第一线阳光中从容地展开了巨大的羽翼,然后轻盈地弹跳,凌空扑转,就像踩着音乐的节拍,一步都不会乱了方寸。

伴奏的音乐流淌在它们的血液里,我们人类是听不见的。

一只白鹤高雅地踮起足尖,将长喙伸向太阳的方向,一次又一次,总是与其他的鹤擦肩而过,然后一个华丽转身,在笼中奔跑翻腾,掀起一阵忧郁的尘雾——这是白鹤的单人舞,高傲而又孤独。

而双人舞的风格则完全不同,那是热情奔放而又光焰四射的:

双鹤颈项相绕,四足灵巧地此起彼落,任何一个动作都是互相呼应的,就像人类的拉丁舞那样配合默契;它们不停地追逐嬉戏,扇动着翅膀换位拍打,像是在拥抱与抚慰对方;鹤似以腾跃示欢喜、以展翅示仰慕、以交颈示情爱、以啄羽示亲近。

那般缠绵悱恻,难舍难分;那样扑朔迷离,如影随形。

鹤在舞蹈时,在天地间释放了它求偶的全部渴望与爱意,忘我忘情如痴如醉,令观者惊羡而自愧不如。

当笼中所有的鹤都一同起舞时,犹如风起云涌电闪雷鸣,一场气势磅礴而壮美的集体舞开始了,整个笼子似乎都在震撼。

我听见了雄浑的交响乐,还有旷野春风的呼啸;然而,眼前白鹤的狂舞却旁若无人,依旧悄然无声地进行着。

那一刻我相信天下所有见过鹤舞的人,都会为它们的真诚率性而深深感动。

也许再没有哪一种动物,能比鹤的舞蹈更奇妙更精美更富于感情色彩了。

20多年前我曾见过笼中之鹤的舞蹈,从此终生不忘。

但也因而有一丝悲哀挥之不去,我只能想象着那些栖居在蓝天野地的鹤群,大自然辽阔的舞台,会使它们的舞蹈更加舒畅与自由。

在扎龙见到一位春夏常出没于沼泽,业余拍摄野生鹤群的企业家王克举,并参观了他自费建立的扎龙梦鹤苑主题公园。

前后十余年,他拍下野生鹤冬夏生活形态图片近万幅,在梦鹤苑几排红砖平房的白墙上,悬挂着几百帧扎龙丹顶鹤与大天鹅的艺术摄影图片。

色彩光影、雪雾水波、鹤立鹤飞鹤鸣鹤舞,千姿百态,让人流连忘返。

有人以这种方式,将仙鹤自创自演的舞蹈,在镜头中永久珍藏。

当然还有更为重要的另一种形式的挽留,留住湿地沼泽——适宜野生丹顶鹤居住的自然生态环境。

齐齐哈尔市政府及扎龙保护区,在这20多年间已是竭尽所能、不遗余力。

李局长告诉我,扎龙的当务之急,需要设法将苇荡中遗存的几十家农户,全部迁出保护区。

北大荒是仙鹤的故乡。

据悉,当年知青大量开垦的湿地,近年已陆续退耕还草。

我相信自己是与鹤有缘的:

我的两个外侄女,(我事先并不知情)公爹为她们各自起名为鹤立与鹤飞——愿以此怀念那些美丽的白色大鸟,再不会被我们忘却或忽视。

7.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标题“鹤的舞蹈”,鲜明地聚焦群鹤翩跹的景象,将鹤求偶行为人格化、艺术化,突出其美丽的姿态和特殊的习性,简洁、形象而饶有意味。

B.第二段通过外貌、动作描写,刻画偶见的一只“白羽飘飘,大有仙风道骨之态”的老鹤形象,表现其自由闲适的特征和自己欣喜不已的心情。

C.观看鹤舞后作者“有一丝悲哀挥之不去”,既是因鹤被囚禁笼中的遭遇,又是因鹤栖居的蓝天野地被人侵占,体现出怜悯之心、忧患之情。

D.本文通过优美、流畅而凝重的语言,讲述作者亲历的关于鹤鸟的故事,展示出一种心灵境界,表达了一个有良知的当代作家的社会责任感。

8.第五段对鹤舞的描写主要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

突出了鹤的什么特征?

试做简要分析。

(6分)

 

9.本文通过哪些事来说明“我相信自己与鹤是有缘的”?

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马燧,字洵美。

大历中,汴将李灵耀反帝务息人即授以汴宋节度留后灵耀不拜引魏博田承嗣为援诏燧与淮西李忠臣讨之师次郑灵耀多张旗帜以犯王师忠臣之兵溃而西。

燧军顿荥泽,郑人震骇。

忠臣将遂归,燧止之,忠臣乃还收亡卒,复振。

忠臣行汴南,燧行汴北,败贼于西梁固。

灵耀以锐卒八千,号“饿狼军”,燧独战破之,进至浚仪。

是时河阳兵冠诸军,田悦帅众二万助灵耀,破永平将杜如江等,乘胜距汴一舍而屯。

忠臣合诸军战不利,燧为奇兵击之,悦单骑遁,汴州平。

迁河东节度留后,进节度使。

太原承鲍防之败,兵力衰单,燧募厮役,得数千人,悉补骑士,教之战,数月成精卒。

造铠必短长三制,称士所衣,以便进趋。

为战车,冒以狻猊象,列戟于后,行以载兵,止则为阵,遇险则制冲冒。

器用完锐。

居一年,辟广场,罗兵三万以肄,威震北方。

建中二年,朝京师,封豳国公,还军。

李怀光反河中,诏燧为河东保宁、奉诚军行营副元帅,与浑瑊、骆元光合兵讨之。

于时天下蝗,兵艰食,物货翔踊,中朝臣多请宥怀光者,帝未决。

燧以“怀光逆计久,反覆不可信。

河中近甸,舍之屈威灵,无以示天下”,乃舍军入朝,为天子自言之:

“且得三十日粮,足平河中。

”许之。

贼将徐廷光守长春宫城。

燧度长春不下,则怀光固守,久攻所伤必众,乃挺身至城下见廷光。

廷光惮燧威,拜城上。

燧顾其心已屈,徐曰:

“我自朝廷来,可西向受命。

”廷光再拜。

燧曰:

“公等朔方士,自禄山以来,功高天下,奈何弃之为族灭计?

若从吾言,非止免祸,富贵可遂也。

”未对,燧曰:

“尔以吾为欺邪?

今不远数步,可射我。

”披而示之心。

廷光感泣,一军皆流涕,即率众降。

燧以数骑入其城,众大呼曰:

“吾等更为王人矣!

”浑瑊亦自以为不及也,叹曰:

“尝疑马公能窘田悦,今观其制敌,固有过人者,吾不逮远矣!

(节选自《新唐书·马燧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汴将李灵耀反帝/务息人/即授以汴宋节度留后灵耀/不拜/引魏博田承嗣为援/诏燧与淮西李忠臣讨之/师次郑/灵耀多张旗帜以犯王师/

B.汴将李灵耀反帝/务息人/即授以汴宋节度留后/灵耀不拜/引魏博田承嗣为援/诏燧与淮西李忠臣讨之/师次郑/灵耀多张旗帜以犯王师/

C.汴将李灵耀反/帝务息人/即授以汴宋节度留后灵耀/不拜/引魏博田承嗣为援/诏燧与淮西李忠臣讨之/师次郑/灵耀多张旗帜以犯王师/

D.汴将李灵耀反/帝务息人/即授以汴宋节度留后/灵耀不拜/引魏博田承嗣为援/诏燧与淮西李忠臣讨之/师次郑/灵耀多张旗帜以犯王师/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舍:

古代行军三十里为一舍。

此处意思与成语“退避三舍”中的“舍”相同。

B.迁:

古代指官职的晋升、调动或贬谪。

根据语境,在文中是“晋升”的意思。

C.节度使:

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

因受职时,朝廷赐以旌节而得名。

D.王人:

古代指国君、天子的使臣或君王的臣民。

根据语境,文中意为“国君”。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马燧英勇善战,立下赫赫战功。

他先是独当一面,打败李灵耀率领的八千“饿狼军”;后来又出奇制胜,歼灭缺乏战斗力的田悦大军,最终平定了汴州。

B.马燧练兵有方,完成边防重任。

他在担任河东节度使期间,招募厮役,将其训练成精锐部队;制造铠甲、战车,非常精巧实用,完备了军需,震慑了敌人。

C.马燧思虑深远,认识时局清醒。

李怀光谋反,因蝗灾导致军粮匮乏,朝中大臣大多主张宽恕,他却坚决主张讨伐,并入朝进谏,主动请缨,要求平定河中。

D.马燧胆略过人,善于争取敌人。

他考虑攻打李怀光难度大,亲临长春宫城下,对不敢下城的徐廷光晓以大义,待其投降之后,仅率领数骑入城,折服对方。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燧曰:

“尔以吾为欺邪?

今不远数步,可射我。

”披而示之心。

 

(2)尝疑马公能窘田悦,今观其制敌,固有过人者,吾不逮远矣!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4~15题。

千秋岁引•秋景

王安石【1】

别馆寒砧,孤城画角,一派秋声入寥廓。

东归燕从海上去,南来雁向沙头落。

楚台风【2】,庾楼月,宛如昨。

无奈被些名利缚,无奈被他情担阁,可惜风流总闲却。

当初谩留华表语【3】,而今误我秦楼约。

梦阑时,酒醒后,思量着。

注释:

【1】王安石:

北宋著名政治家,主持了“熙宁变法”,后因守旧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

【2】楚台风:

楚王游兰台时曾赞“快哉此风”。

【3】华表语:

曾有得道之人在华表柱上唱“去家千年今来归”。

14.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别馆寒砧”一句,羁身异乡的人听到捣衣之声,意识到天时渐寒,心中抑郁难当。

B.“孤城画角”一句,虽为孤城,但画角声高亢,以极凝练的笔墨描绘了自然的秋声。

C.燕东归,雁南飞,让作者生发出久客异乡,身不由己的思绪,自然过渡到下文的忆旧。

D.“梦阑时,酒醒后”可指实在的梦和酒,亦可视为作者历尽任途沧桑后的自知和独醒。

15.黄苏在《蓼园词选》中认为这首词应是王安石仕途受挫,退居金陵时所写,因其“意致清迥,翛然(意为无拘无束)有出尘之想。

”请结合全词,简析黄苏为何会做如此推断。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观刈麦》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形象地描绘出农民冒着酷热劳作的情景。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阿房宫依山势而设计、结构精巧的特点。

(3)《离骚》中诗人委婉地表达了自己后悔没有看清道路,犹豫想要退隐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17~19题

中国人擅长在石头上进行书法创作,取______的村料气质,达到永存文字的理想。

石头取材方便,质地坚硬、体量巨大、保存容易、镌刻困难、端正严肃、______等特性,让石头上的书法与其他材料上的书法,早早有所区别。

()但秉承的文明理念,拥有的核心价值始终保持一致,就是代表仪式与权カ。

金属出现时,正是文字发展成熟的关键期,在如此珍貴的材料上铸避文字,与当时使用文字的重要地位相匹配.先秦的金文,甚至更久远的甲骨文,它们一些基本特点,包括书写方式、表达内容,以及实际功用和精神赋予,都被后来石头上的书法所继承,随着青铜文明很快退出历史舞台,石头上的书法成为可以和纸张上的文字相抗衡唯一的书写形式。

摩崖是中国人创造的、体量最大的书法,选址多在断崖峭壁之上,因此其内容与形式,必须与所处环境________,既突出周国景观地貌的主題,起到点题作用,又隐身于大山大水之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石文”兴起的初期,正是纸张发明的时候。

其后,石头上的书法与纸张上的书法交织前行,聪明的中国人充分利用石头与纸张不同的载体特性,________,各自发挥长处,共同建构了中国文字、文化与文明的摩天大厦。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亘古不灭质朴无华息息相关扬长避短

B.亘古不灭朴素无华休戚相关相得益彰

C.亘古不变质朴无华息息相关扬长避短

D.亘古不变朴素无华休戚相关相得益彰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石头与书法的这种结合被中国人巧妙地利用了,创造性地发明了许多不同的样式。

B.中国人巧妙地利用了石头与书法的这种结合,许多不同的样式被创造性地发明了。

C.石头与书法的这种结合被中国人巧妙地利用了,许多不同的样式被创造性地发明了。

D.中国人巧妙地利用了石头与书法的这种结合,创造性地发明了许多不同的样式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青铜文明在很快退出历史舞台之后,石头上的书法成为唯一可以和纸张上的文字相抗衡的书写形式。

B.随着青铜文明很快退出历史舞台,石头上的书法成为唯一可以和纸张上的文字相抗衡的书写形式。

C.青铜文明在很快退出历史舞台之后,石头上的书法成为可以和纸张上的文字唯一相抗衡的书写形式。

D.随着青铜文明很快退出历史舞台,使石头上的书法成为可以和纸张上的文字唯一相抗衡的书写形式。

20.下列各句中,引号里的内容均存在表达不当之处,请找出并加以修改。

(6分)

①故宫博物院文物失窃案被警方侦破后,故宫方面向北京警方赠送了一面锦旗,内容为“撼祖国强盛,卫京都泰安”。

②就学术风波一事,翟天临在微博道歉说:

“参演一系列影视作品后,我开始飘飘然。

这种不良心态被我带入到论文写作过程中,促使我内心始终心存侥幸。

③热播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第一集中,盛纮嫁女,客人对其说:

“恭喜啊,小女嫁了个好人家呀!

④李国文先生的散文《草间偷活沉吟不断》,说的是明末清初诗人吴伟业的经历,其中写道:

“他的连捷高中,他的翰林高就,他的讲学东宫,使得满朝文武惊诧,艺苑杏林艳羡。

⑤摇滚歌手何勇的《钟鼓楼》歌词中,有这样两句:

“这里的人们有着那么多的时间,他们正在说着谁家的三长两短。

雅虎官方发言人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