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物学成才之路课件配套练习.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310878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57.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生物学成才之路课件配套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学生物学成才之路课件配套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学生物学成才之路课件配套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学生物学成才之路课件配套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学生物学成才之路课件配套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学生物学成才之路课件配套练习.docx

《中学生物学成才之路课件配套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生物学成才之路课件配套练习.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学生物学成才之路课件配套练习.docx

中学生物学成才之路课件配套练习

一、选择题

1.脂类物质从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开始,一直到被输送到各部分组织细胞,依次经过的内环境是(  )

①血浆   ②淋巴   ③组织液

A.②①③       B.③②①

C.①③D.③②①③

[答案] D

[解析] 脂类物质经组织液被小肠绒毛毛细淋巴管吸收,经淋巴循环进入血液循环,再进入组织液。

2.打吊针(静脉注射)时,药液进入人体到发挥作用经过的一般途径是(  )

A.血浆→组织液→淋巴→病变细胞

B.淋巴→血浆→组织液→血浆→病变细胞

C.血浆→组织液→病变细胞

D.组织液→血浆→组织液→病变细胞

[答案] C

[解析] 静脉注射的药液将直接进入人体的血浆,然后经过组织液作用于病变细胞。

3.人在静脉注射时所用的生理盐水的浓度必须与血浆基本相同,其原因是(  )

A.使体内增加水分

B.维持内环境渗透压的稳定

C.使体内增加无机盐

D.使体内营养物质保持稳定

[答案] B

[解析] 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人在静脉注射时所用的生理盐水的浓度必须与血浆基本相同,其目的是维持内环境渗透压的稳定。

4.下列液体属于体液的一组是(  )

①胆汁  ②胰液  ③血浆  ④淋巴

⑤原尿  ⑥脑脊液 ⑦组织液 ⑧核液

⑨细胞液 ⑩胃液

A.③④⑥⑦⑧⑨B.③④⑤⑦⑨⑩

C.②③④⑤⑦⑨D.①②③④⑤⑦

[答案] A

[解析] 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胆汁、胰液、原尿既不属于细胞内液,也不属于细胞外液。

5.人体皮肤表皮细胞获得O2是直接从(  )

A.周围的空气中得到B.周围的水中得到

C.组织液中得到D.血浆中得到

[答案] C

[解析] 表皮细胞与组织液密切接触,获得O2的方式应是直接从组织液中获取。

6.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内环境是(  )

A.血液和组织液B.组织液和淋巴

C.淋巴和血液D.血浆

[答案] D

[解析] 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直接生活在血浆中,而不是生活在组织液和淋巴中。

二、非选择题

7.(2011·郑州)如图为人体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和组织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若细胞为肌细胞,长时间剧烈运动后,血浆成分会发生一些变化,图示中________端乳酸含量会增加,但血浆pH依旧会保持稳定,此时参与稳态调节的主要物质是________等。

血浆中________会对呼吸中枢产生刺激,使呼吸加快加深,这属于________调节。

(2)若细胞为胰岛细胞,饥饿时,Ⅱ端血浆成分明显增加的是________;若细胞为肝细胞,此时,Ⅱ端血浆成分明显增加的是________。

(3)若细胞为小肠细胞,饭后,Ⅰ端血糖含量较Ⅱ端________,此时,血浆中胰岛素的含量将会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具体内环境是________,一个CO2分子从产生部位到A处要通过________层磷脂分子,导致B处通透性增大的直接因素有________(至少两点)。

[答案] 

(1)Ⅱ静脉 碳酸氢钠 高浓度的CO2 神经—体液 

(2)胰高血糖素 血糖 (3)低 升高 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4)组织液和淋巴 10 组织胺刺激或神经调节

[解析] 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

(1)长时间剧烈运动,肌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但由于体内有缓冲物质的存在,乳酸进入血液后,乳酸与血液中的碳酸氢钠发生反应生成乳酸钠和碳酸,使血液的pH维持相对稳定。

(2)血糖的平衡是由于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作用。

饥饿时,血糖下降,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增加,通过促进肝糖原分解、非糖物质转化等途径来升高血糖浓度。

(3)小肠细胞从肠道吸收了葡萄糖,使血糖浓度升高,为维持血糖浓度相对稳定,此时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以降低血糖浓度,胰岛素是降低血糖的唯一激素。

(4)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具体内环境有两个,即组织液和淋巴。

CO2分子是在线粒体中产生的,到达A处要通过线粒体两层膜、一层细胞膜、血管壁细胞两层膜,共5层膜,每层膜有两层磷脂分子。

一、选择题

1.通常情况下,当人体局部组织活动增强时,代谢产物增加,此时该组织中(  )

A.组织液增多,淋巴增加

B.组织液减少,淋巴增加

C.组织液增加,淋巴减少

D.组织液减少,淋巴减少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内环境各成分之间的关系。

当人体局部组织活动增强时,代谢产物增加,就使得组织液渗透压增大,组织液生成增多。

由于淋巴是组织液渗透到毛细淋巴管内形成的,且单向流入血浆,故组织液增加的同时,淋巴的生成增加。

2.下列物质中,可在血浆中找到的有(  )

A.甲状腺激素、氧、尿素、小分子蛋白质

B.氨基酸、纤维素、CO2、Na+

C.胃蛋白酶、Ca2+、葡萄糖

D.呼吸酶、脂肪酸、尿酸、胆固醇

[答案] A

[解析] A项血浆中含有水、无机盐、蛋白质、激素、代谢废物及气体等;B项纤维素是植物特有的多糖,动物个体中不含有;C项胃蛋白酶存在于胃液中,不可能在血浆中找到;D项呼吸酶参与细胞代谢在细胞内起作用而不进入内环境。

3.如图为人体体液中物质交换示意图。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②、③依次为淋巴、血浆、组织液

B.乙酰胆碱可以存在于②中

C.①与②、④相比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D.正常情况下,蛋白质水解酶不会存在于①中

[答案] A

[解析] ①与②可以相互渗透,②与③可以相互渗透,可推知①为血浆、②为组织液、③为细胞内液、④为淋巴。

乙酰胆碱可以存在于组织液中。

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淋巴中蛋白质的含量很少。

正常情况下,血浆中不存在蛋白质水解酶。

4.在动物体内的各种液体中,互相渗透转变的是(  )

A.血液、淋巴B.组织液与淋巴

C.血浆与组织液D.血液与淋巴

[答案] C

[解析] 组织液单向流入淋巴,淋巴经循环单向流入血浆,只有血浆和组织液能相互渗透。

5.从2010年广州亚运会长跑比赛中一运动员的大腿肌细胞中检测到3种化学物质,其浓度变化如图所示,图中P、Q、R三曲线依次代表(  )

A.O2、CO2、乳酸B.乳酸、CO2、O2

C.CO2、O2、乳酸D.CO2、乳酸、O2

[答案] B

[解析] 当剧烈运动时,骨胳肌收缩需要大量的能量,该能量供应主要靠肌细胞的有氧呼吸,由于有氧呼吸加强,因而需要大量的O2和产生大量的CO2,故肌细胞中O2浓渡逐渐降低,CO2浓度逐渐升高。

尽管此时呼吸加快,血液循环加快,尽快排出肌细胞中的CO2和运来O2,但有氧呼吸也不会无限加强,因而O2浓度降低到一定值时就不再降低,同理,CO2浓度升高到一定值时也不会再升高。

因此,曲线Q是CO2变化曲线,曲线R是O2变化曲线。

在剧烈运动时单靠有氧呼吸供能还不能满足肌细胞的能量需求,肌细胞还进行少量无氧呼吸以弥补能量不足,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并在肌细胞内不断积累使其浓渡逐渐增大(P曲线)。

另外,以上所述的呼吸作用产生的乳酸、碳酸(CO2溶于水)可在一定时间内被机体的缓冲物质在血液中中和,血液的pH值不会发生很大变化,从而维持了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6.下列关于机体水平衡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血浆渗透压降低时,引起口渴

B.机体失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C.血浆渗透压降低时,抗利尿激素增加

D.机体失水时,血浆渗透压升高

[答案] D

[解析] 血浆渗透压是溶于血浆的物质形成的,主要包括由无机盐类形成的晶体渗透压和由蛋白质形成的胶体渗透压。

当机体缺水时,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7.手和脚有时会磨出“水泡”,“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是(  )

A.体液  B.血浆  C.淋巴  D.组织液

[答案] D

[解析] 手和脚有时磨出的水泡是由表皮被擦伤,组织间隙的组织液渗出造成。

8.如图所示为人体体液相关组成及各成分间的关系,①~⑤的名称依次是(  )

A.细胞内液 血浆 组织液 淋巴 细胞外液

B.细胞外液 血浆 淋巴 组织液 细胞内液

C.细胞外液 组织液 血浆 淋巴 细胞内液

D.细胞内液 血浆 淋巴 组织液 细胞外液

[答案] B

[解析] 由关系图推断,①为细胞外液,②为血浆,③为淋巴,④为组织液,⑤为细胞内液。

二、非选择题

9.下图是体液各组成成分关系图解,请回答:

(1)C和D内的液体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2)A和B液体间的物质交换是通过组织中的________结构完成的。

(3)B和C之间的水分交换方式是________。

(4)A中的水通过皮肤的________排出体外。

[答案] 

(1)细胞内液 淋巴 

(2)毛细血管 (3)自由扩散(渗透) (4)汗腺(或排汗)

[解析] 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细胞外液又主要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

首先应通过图示的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找到突破口。

图中D液体直接注入A液体中,据此,可联系到组织液中的一少部分水、少量蛋白质等物质通过毛细淋巴管进入淋巴中,再经淋巴循环进入血液中。

因此D液体应为淋巴,A液体为血浆,由此可以确定B是组织液,C是细胞内液。

D和B、D和A都是单向渗透。

10.如图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表示细胞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其中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直接内环境是________。

(填标号)

(2)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有多种。

以氧气为例,氧气从血液进入组织细胞的方式是________,红细胞所携带的氧气至少需要经过________层膜才能被组织细胞①利用。

(3)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之间有密切关系,又有一定区别。

一般情况下,②和③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国发现多例头部浮肿的“大头”娃娃,他们的主食是蛋白质含量低下的劣质奶粉。

其头部浮肿的主要原因是图中________的液体增多所致。

(5)若①为肌细胞,长时间剧烈运动后,血浆成分会发生一些变化,图示中________端乳酸含量会增加,但血浆pH依旧会保持稳定,此时参与稳态调节的主要物质是________等。

[答案] 

(1)②③ 

(2)自由扩散 6

(3)②中含大分子蛋白质较多,③中大分子蛋白质较少

(4)③ (5)B NaHCO3

[解析] 本题是对内环境知识的考查。

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称为内环境。

它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1)血细胞的直接内环境是血浆;毛细血管壁细胞的直接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直接内环境是淋巴和组织液。

(2)红细胞中的氧气进入组织细胞中的线粒体的路径是:

O2→红细胞出来(一层膜)→穿过毛细血管壁(两层膜)→进入组织细胞(一层膜)→进入线粒体(两层膜),共6层。

(3)血浆与组织液的最大区别是组织液中大分子蛋白质较少,因为血浆蛋白很难透过毛细血管壁。

(4)营养不良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组织液从血浆吸水,使组织液增多,引起组织水肿。

(5)长时间剧烈运动后,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释放进入血浆,由于血浆中含有NaHCO3等缓冲物质,因此由B端流出的血液其pH在正常范围内波动。

11.内环境稳态是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请回答问题。

(1)在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中起决定作用的无机盐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内环境的pH保持相对稳定是人体稳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常人血浆的pH通常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体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为酶促反应提供了适宜条件,乳汁凝固过程是一种酶促反应,将促使乳汁凝固的酶制成溶液,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实验材料:

(略)

实验步骤:

①取七支试管分别编号为A、B、C、D、E、F、G,并加入相同量的乳汁。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观察并记录不同试管中乳汁凝固的时间。

实验结果如下表:

 

装置

水浴温度(℃)

凝乳时间(min)

A

10

不凝固

B

20

7.0

C

30

4.0

D

40

1.5

E

50

4.0

F

60

7.0

G

70

不凝固

①根据实验结果绘制出坐标曲线。

②根据所学知识解释为什么会出现上述结果?

[答案] 

(1)Na+、Cl- 

(2)7.35~7.45

(3)实验步骤:

②先将七支试管分别放入温度不同的水浴中保温15min,然后滴加相同量的酶溶液

实验结果:

②在一定范围内随温度升高酶的活性变大并到达最适温度,超过最适温度酶的活性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并最终失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节日庆典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