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粤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05课一起来养蚕教案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307351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2.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粤教粤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05课一起来养蚕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粤教粤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05课一起来养蚕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粤教粤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05课一起来养蚕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粤教粤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05课一起来养蚕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粤教粤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05课一起来养蚕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粤教粤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05课一起来养蚕教案教学设计.docx

《粤教粤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05课一起来养蚕教案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粤教粤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05课一起来养蚕教案教学设计.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粤教粤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05课一起来养蚕教案教学设计.docx

粤教粤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05课一起来养蚕教案教学设计

粤教粤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05课一起来养蚕教案教学设计

 

第5课《一起来养蚕》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粤教科技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1单元“生命的延续”的第5课。

本课以养蚕活动作为认识动物生长和繁殖过程的载体,学生通过饲养和持续的观察活动,知道蚕的一生经历了卵、幼虫、蛹、成虫等四个阶段。

从而了解到动物从生到死的过程中有不同的发展阶段。

本课由三个活动组成。

活动1“观察蚕卵孵化”,让学生观察和记录蚕卵的孵化过程,了解蚕卵孵化过程中发生的变化。

活动2“观察蚕宝宝的变化”,让学生学习饲养蚕宝宝,为了进一步巩固数据分析的能力,在学生观察了蚕幼虫阶段特点的基础上,还要求学生记录这一阶段蚕生长过程的变化数据,知道蚕每次蜕皮后体长有明显的变化。

了解蚕从幼虫期化蛹的变化过程。

知道蚕的幼虫经历四次蜕皮后会吐丝结茧化成蛹。

活动3“蚕的一生”,让学生通过比较、归纳,知道蚕的一生经历了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了解动物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

最后再参照养蚕的方法去饲养蝴蝶,观察并记录蝴蝶的发育过程,进一步了解动物从生到死的过程中有不同的发展阶段。

二、学情分析

对于没有饲养过蚕的学生来说,或许他们在各种媒体或书籍中见过白白胖胖的蚕幼虫,但是极少见过蚕卵的,当他们看到一粒粒比芝麻还小的蚕卵时,对于它们能否变成胖胖的蚕宝宝产生了疑问。

出于天性,大部分孩子都会非常喜欢养蚕,但是并没有把养蚕与科学探究联系在一起。

另外,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较强的观察能力和较好的耐心,能够坚持进行养蚕活动的观察和记录,并且蚕的生长过程中有很多有趣的现象值得探究,能够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因此,本课让学生通过饲养和持续的观察活动,知道蚕的一生经历了卵、幼虫、蛹、成虫等四个阶段,从而认识动物生长和繁殖过程。

最后再参照养蚕的方法去饲养蝴蝶,应用本课学习的知识解决问题,加深对动物从生到死的过程中有不同的发展阶段的认知。

三、教学目标

1.知道蚕的一生要经历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不同的阶段。

2.初步掌握养蚕的方法。

3.能用简单的工具观察蚕的形态变化,并通过文字、图画、照片等方式记录观察结果。

4.培养珍爱动物的意识及责任心。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知道蚕的一生要经历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不同的阶段,并能说出各阶段的主要特点。

教学难点:

能用简单的工具观察蚕的形态变化,并通过文字、图画、照片等方式记录观察结果。

五、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

各种图片(刚产下的蚕卵、即将孵化的蚕卵、蚕蚁、蚕幼虫、蚕蜕皮后、蚕褪下的皮、蚕开始吐丝、吐丝完成一部分、已经完成吐丝的蚕茧、剪开的蚕茧、蚕蛾交配、蚕蛾产卵;大红蛱蝶的卵、幼虫、蛹和成虫),各种视频(蚕进食、蜕皮、吐丝、产卵)。

学具准备:

放大镜、直尺、不同孵化阶段的蚕卵、蚕幼虫、蚕茧、蚕蛾、学生活动手册。

六、教学过程

(一)任务驱动

媒体:

展示本课情境图片。

妍妍和波波在校园里交流关于养蚕的事情。

妍妍手拿一纸板的蚕卵给波波看,波波仔细观察蚕卵的外形。

问题:

蚕卵会变成蚕宝宝吗?

交流:

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猜测蚕卵会变成蚕宝宝吗?

(二)活动探究1.活动1:

观察蚕卵孵化

讲述:

蚕的生命是从卵开始的。

任务:

用放大镜观察刚产下的蚕卵,用简单的图画和文字记录蚕卵的外部特征。

提醒:

小小的蚕卵也是一个生命,要小心呵护。

交流:

蚕卵的外部特征是怎样的?

小结:

刚出生的蚕卵是淡黄色,形状是略扁的圆形,蚕卵很细小,直径约1毫米。

任务:

持续观察蚕卵的颜色及形态变化,以及蚕卵的孵化过程。

讨论:

蚕卵在孵化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变化?

汇报:

各小组分享观察结果,教师对学生的汇报进行指导和整理。

小结:

刚出生的蚕卵是淡黄色,经1~2天变成淡红色、浅褐色,再经3~4天变成灰绿色或紫黑色,以后不再发生变化,直至孵出小蚕。

问题:

刚孵出的小蚕是什么样的?

交流:

各小组分享观察和记录结果,教师对学生的汇报进行指导和整理。

小结:

蚕卵孵化后的蚕宝宝像小蚂蚁,体小而黑,长约0.3厘米,长满细毛,会咬破卵壳钻出来,吃嫩桑叶,我们称为蚁蚕。

2.活动2:

观察蚕宝宝的变化

问题:

从蚕卵孵出来的蚁蚕,是幼虫阶段的开始。

蚕在生长过程中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表达:

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回答。

讲述:

我们可以把蚁蚕放在纸盒里饲养,观察它们的生长情况,并做记录。

问题:

蚕卵孵化后,我们要怎样饲养才能保证蚕宝宝健康生长呢?

任务:

在纸盒中饲养蚕宝宝。

养蚕要点:

(1)桑叶要新鲜、干净,清洗后的桑叶要晾干。

如附近没有桑树,可每次多采摘一些,把桑叶洗净,晾干表面水分,用湿毛巾包好后装入塑料袋内密封。

或者把桑叶放置于冰箱冷藏室内(5℃),可保鲜一段时间。

(2)蚁蚕要用切碎的桑叶喂养,待其外表颜色转为白色后可以喂养整片叶子。

(3)每天清洁养蚕的纸盒,及时清除盒内的蚕粪及不新鲜的桑叶。

建议学生用透气较好的纸盒饲养,如果用塑料盒饲养,可先在底部垫一张纸板,以便于清理。

(4)发现病蚕要及时隔离。

受天气等环境因素影响,饲养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病蚕,要提醒学生将病蚕及时隔离出来,转移到独立的盒子里,但不要随便丢弃。

(5)用带有小孔的透明盖子完全覆盖在纸盒上,以防止老鼠、蚂蚁、蟑螂等动物伤害蚕。

问题:

蚕宝宝在生长过程中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活动:

观察蚕在幼虫阶段身体生长变化的情况,并记录体长、外形和蜕皮情况。

交流:

蚕在幼虫阶段一共要蜕皮几次?

蚕是怎样蜕皮的?

蜕皮前后有什么变化?

分享:

各小组分享观察结果,教师对学生的汇报进行指导和整理。

小结:

蚕在幼虫阶段一共发生四次蜕皮。

蚕蜕皮前开始不吃也不动,称为“眠”。

蚕蜕皮从头开始慢慢向后脱落,乍看之下,好像两条蚕接在一起。

蚕在第一次蜕皮后,每隔六七天“眠”一次,每蜕皮一次,食量就会逐渐增加,身体也会变大,蚕在幼虫期需要“眠”四次。

交流:

蚕在幼虫阶段体长和外形会发生什么变化?

分享:

各小组分享观察结果,教师对学生的汇报进行指导和整理。

小结:

蚕在幼虫阶段体长明显增长,身体长胖变粗;颜色逐渐变淡,从黑色变成白色。

活动:

观察并记录蚕在吐丝结茧过程中的变化。

交流:

蚕在吐丝结茧过程中会发生什么变化?

分享:

各小组分享观察和记录结果,教师对学生的汇报进行指导和整理。

小结:

蚕在吐丝前不再吃东西,身体也会变短些。

蚕喜欢在小格子或角落里吐丝。

蚕吐丝将自己包裹在椭圆形的小空间里,这个由蚕吐丝形成的小空间称为“茧”。

问题:

蚕为什么要吐丝结茧,从而把自己严严地包起来呢?

茧里面的蚕变成了什么样子?

活动:

剪开蚕茧,小心地取出蛹,仔细观察。

交流:

茧里面的蚕变成了什么样子?

分享:

各小组分享观察结果,教师对学生的汇报进行指导和整理。

小结:

蚕吐丝完成后在茧里做最后一次蜕皮,就变成蛹。

蛹呈浅棕色,且颜色会逐渐加深。

3.活动3:

蚕的一生

问题:

蚕茧还会发生变化吗?

蛹变成了什么?

分享:

各小组分享观察结果,教师对学生的汇报进行指导和整理。

小结:

茧里的蛹羽化成蛾,蛾会排泄碱性的液体溶解蚕丝,然后从湿润的一端钻出来。

活动:

观察蚕蛾,用简单的图画和文字记录它的外形特点。

交流和分享:

各小组分享观察结果,教师对学生的汇报进行指导和整理。

小结:

蚕蛾是白色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羽毛状的触角,胸部有三对足和两对翅膀,腹部比较大。

问题:

回顾蜻蜓的外形,并与蚕蛾进行比较,说说它们有哪些相同点。

交流:

学生回顾旧知识,分享结果,教师对学生的汇报进行指导和整理。

小结:

蚕蛾与蜻蜓一样,具有三对足,有两对翅膀,它们都属于昆虫。

讲述:

蚕蛾破茧而出后,雌蛾与雄蛾交配,然后产下蚕卵。

雄蛾在与雌蛾交配后不久便死亡,雌蛾则在产卵后死亡。

讨论:

蚕的一生有几个阶段?

每个阶段有哪些显著的特点?

汇报:

各小组分享讨论结果,教师对学生的汇报进行指导和整理。

小结:

蚕的一生要经历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不同的阶段。

阶段

外形特征

行动

食物

圆形,黑紫色,像米粒大小

不会动

不吃食物

幼虫

圆筒形、身体有环节,从黑褐色逐渐变成白色,从约3毫米长到8厘米左右

爬行

吃桑叶,随着身体不断长大,食量也逐渐增大

椭圆形,棕色

一般不动,受到刺激会动

不吃食物

成虫

白色,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触角,胸部有三对足,长出翅

不会飞,能振动双翅,会爬行

不吃食物

4.实践:

养蝴蝶

任务:

参照养蚕的方法饲养蝴蝶,观察并记录它们的发育过程。

交流:

观察大红蛱蝶的发育过程,交流蝴蝶的发育过程是怎样的?

小结:

蝴蝶的一生要经历卵、幼虫、蛹和蝶四个不同的变化阶段。

七、板书设计

第5课一起来养蚕

蚕的一生:

卵→幼虫→蛹→成虫

 

第二单元第8课《各种各样的岩石》教案

粤教粤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各种各样的岩石》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科学

年级

四年级

学习

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知道岩石是各种各样的,在颜色、花纹、软硬、轻重、颗粒大小、手感等方面有各自的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

1、综合运用各种感官对岩石进行观察。

2、用恰当的词语描述岩石的特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收集、研究岩石的兴趣。

2、感受岩石是各种各样的,也是美丽的。

重点

知道岩石是各种各样的,在颜色、花纹、软硬、轻重、颗粒大小、手感等方面有各自的特点。

难点

培养收集、研究岩石的兴趣。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出示各种各样的岩石图片

2、思考:

看了这么多的岩石,都在哪里能找到呢?

它们有什么特点呢?

3、这节课,我们就带着这些疑问一起去探究吧!

4、板书课题:

8、各种各样的岩石

观察图片

思考

 

齐读课题

从各种各样的岩石图片入手,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进而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活动一:

寻找岩石

1、自然界中广泛分布着岩石,有的被土壤和植被覆盖,有的裸露着。

2、任务:

在我们周围寻找岩石,将找到的小块岩石洗干净后收集到小盒子里,并标注采集地点。

温馨提示:

外出时需要老师或者家长陪伴,注意安全。

3、辨别岩石与非岩石:

(1)出示岩石

(2)出示砖头和瓦块

(3)资料:

岩石都是天然形成的。

砖瓦是以黏土为主要原料经过高温烧制而成的,不属于岩石。

4、选一块你最喜欢的岩石介绍给同伴:

从哪里得到的?

它是什么样子的?

出示山脚下、溪流边的岩石图片

5、思考:

除了山坡、河边和石滩等地方外,哪里还有岩石呢?

海底、地质公园……

岩石的分布是广泛的。

6、知识拓展:

大理石常用来作为壁面或地板。

许多有名的雕像都是由大理岩作成的,如著名的维纳斯像。

花岗岩和安山岩多用于寺庙里的龙柱、地砖、石狮、墙壁的石雕、墓碑等等。

各种各样的宝石、翡翠、玉、钻石、水晶都是从岩石中开采得到的

活动二:

观察岩石

1、思考:

怎样认识我们收集到的各种岩石?

2、我们可以利用多种方法观察岩石的不同特征。

例如,用肉眼或者借助放大镜观察岩石的颜色和纹理,用手触摸岩石,感受其表面的粗糙程度。

用钥匙刻画,如果只留下浅浅的痕迹,说明这块岩石比较硬。

3、观察方法提示:

(1)看一看——用肉眼或者借助放大镜观察:

颜色、形状、花纹、透明度、颗粒的大小

(2)摸一摸——用手摸:

感受岩石的光滑度

(3)掂一掂——用手掂:

感受岩石的重量

(4)刻一刻——用指甲或者钥匙刻画:

感受岩石的软硬

(5)闻一闻:

用鼻子闻:

感受岩石的气味

4、任务:

尝试用这些方法观察收集到的岩石。

5、花岗岩、砂岩和大理岩是常见的岩石。

观察各种岩石,记录它们各有什么特征。

岩石名称

颜色

颗粒大小

硬度

其他

花岗岩

浅灰色

较粗

很硬

砂岩

大理岩

6、出示三种岩石的图片,完成表格。

岩石名称

颜色

颗粒大小

硬度

其他

花岗岩

浅灰色

较粗

很硬

砂岩

黄褐色或褐色

粗细均匀

很硬

大理岩

纯白色、深黑色或花绿色

较粗

较软

7、出示石灰岩和页岩的图片:

石灰岩:

青灰色或褐色,颗粒很细,较硬,遇到盐酸冒泡。

页岩是粘土岩的一种。

页岩成分复杂,除粘土矿物(如高岭石、蒙脱石、水云母、莫来石等)外,还含有许多碎屑矿物(如石英、长石、云母等)和自生矿物(如铁、铝、锰的氧化物与氢氧化物等)。

页岩具有页状或薄片状层理,用硬物击打易裂成碎片。

页岩是由粘土物质经压实作用、脱水作用、重结晶作用后形成的。

8、各种各样的岩石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相同:

都是由一种或几种矿物质组成。

不同:

形状、颜色、光泽、透明度、软硬、轻重、花纹、大小、光滑度

随堂练习:

1、岩石是各种各样的,在(颜色)、(软硬)、(花纹)、轻重、颗粒大小、手感等方面有各自的特点。

2、岩石都是(天然)的,所以像砖头一类的物质就(不是)岩石了。

指名读

明确任务

 

了解提示

 

观察岩石

观察图片

了解区别

 

学生活动

 

小组交流思考

 

总结

 

知识拓展

 

思考交流

指名读

 

学习观察方法

 

明确任务

 

观察记录

 

记录

 

观察图片

了解资料

 

了解资料

 

集体讨论交流

 

完成随堂练习

 

 

活动一首先明确寻找岩石的人物,通过辨别岩石与非岩石的区别,更好地寻找岩石,知道岩石的分布是广泛的。

 

活动二首先学习观察岩石的方法,然后通过观察花岗岩、砂岩和大理岩,找出它们在颜色、颗粒大小、硬度等方面的特征。

最后总结出各种各样的岩石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作业布置

课后搜集身边的岩石,并用本节课所学的观察方法进行仔细观察。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寻找岩石,并用看、摸、掂、刻、闻等方法观察寻找的岩石,希望大家可以养成留心观察的好习惯。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概括。

板书

8、各种各样的岩石

寻找岩石:

山坡、河边、石滩……

观察岩石:

看、摸、掂、刻、闻

花岗岩、砂岩、大理岩

粤教粤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01课种番茄教案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生命的延续

第一课种番茄

一、教学目标

1、知道用花盆进行简单种植的基本方法。

2、知道番茄种子发芽后的种植管理方法。

3、能坚持进行对植物种植活动的观察和记录,养成观察的好习惯。

二、重点

以一种常见的种子植物为例,能用花盆等简单工具进行种植活动,并能用正确的方法进行种子植物发芽后的管理。

三、难点

能坚持进行对植物种植活动的观察和记录,养成观察的好习惯。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谜语脸圆象苹果,酸甜营养多,即可做菜吃,又可当水果,打一蔬菜(番茄)

2、生活情景课本P2图片他们在干什么?

应该怎样播种哪?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种番茄,板书课题:

种番茄

(二)讲授新课

1、活动1在花盆里播种

1春天是播种的季节,温度和湿度等自然条件适合植物的生长,许多植物的生命都是从种子开始的,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播种的方式种植番茄。

2所需材料:

花盆土壤小铲喷壶番茄种子

3如何播种?

播种方法点播散播等

点播:

适用于大粒种子或生产快的苗木,以及需要精细管理的种类。

散播:

适用于小粒种子,把种子均匀散在土壤畦面上,切记过密!

我们播种番茄适合点播种植,该方法简单,适合盆栽种植活动。

4种番茄的过程与方法

(a)选种尽量挑选饱满、完整的种子。

(b)松土用铲子铲松花盆里面土壤。

(c)播种不宜过深,稀疏适中。

(d)浇水用花晒适量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即可。

5思考:

播种后如何管理?

(a)花洒适量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b)经常检查出苗情况

(c)定期施肥,提供养料

(d)科学的管理才可以保证番茄苗健康成长

2、活动2发芽了,长大了

1交流种子发芽的过程是怎样的?

先长根,再长茎和叶,根向下生产。

2番茄幼苗生产长过程中发生什么变化?

叶子数量增加,新长出的叶子与最先长出的两片叶子形状与大小都不相同,茎变长高变粗。

3怎样测量幼苗茎的高度?

以土壤与幼苗茎的交界处作为起点,植株的顶芽为终点进行测量。

4怎样测量幼苗茎的周长?

用棉线绕幼苗茎的底部一周,在棉线做好标记,再用直尺测量棉线的长度,这个长度就是茎的周长。

⑤做好我的记录,完成活动手册第1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