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永城市实验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附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307204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85.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永城市实验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附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河南省永城市实验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附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河南省永城市实验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附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河南省永城市实验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附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河南省永城市实验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附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永城市实验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附答案解析.docx

《河南省永城市实验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附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永城市实验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附答案解析.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南省永城市实验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附答案解析.docx

河南省永城市实验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附答案解析

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高二期末

生物试题

1.假如水稻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稻瘟病(R)对易感稻瘟病(r)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

现用一个纯合易感稻瘟病的矮秆品种(抗倒伏)与一个纯合抗稻瘟病的高秆品种(易倒伏)杂交,F2中出现既抗倒伏又抗病类型的比例为( )

A.1/16B.3/16C.1/8D.3/8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题干信息分析,已知水稻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稻瘟病(R)对易感稻瘟病(r)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用一个基因型为ddrr的纯合易感病的矮秆品种(抗倒伏)与一个基因型为DDRR的纯合抗病高秆品种(易倒伏)杂交,F1为双杂合子DdRr,再根据自由组合定律推算出F2的情况。

【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已知,亲本基因型为ddrr、DDRR,F1基因型为DdRr,根据自由组合定律,F2基因型及其比例为D_R_:

D_rr:

ddR_:

ddrr=9:

3:

3:

1,其中既抗倒伏又抗病类型的基因型为ddR_,占总数的3/16,故选B。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及其实质,熟悉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的过程和结果,并利用9:

3:

3:

1的性状分离比分析答题。

2.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与aaBb个体杂交,F1的表现型比例是( )

A.1:

1:

1:

1B.3:

1:

3:

1C.9:

3:

3:

1D.3:

1

【答案】A

【解析】

【分析】

解题思路首先将自由组合定律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

在独立遗传的情况下,有几对基因就可以分解为几个分离定律问题,如AaBb×Aabb可分解为:

Aa×Aa,Bb×bb,然后按分离定律进行逐一分析,最后将获得的结果进行综合,得到正确答案。

【详解】已知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与aaBb个体杂交,分别考虑两对基因的情况,则Aa×aa得到子代表现型及比例1:

1;bb×Bb得到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 1:

1,所以F1 表现型及比例为(1:

1)(1:

1)=1:

1:

1:

1,故选A。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及其实质,学会将自由组合的问题化成若干个分离定律的问题,最后再利用乘法定律进行计算。

3.关于有性生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杂合子的自交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还会出现纯合子

B.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C.玉米体细胞中有10对染色体,经过减数分裂后,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5对

D.每个原始生殖细胞经过减数分裂都形成4或1个成熟生殖细胞

【答案】C

【解析】

【分析】

杂合子是指同一位点上的两个等位基因不相同的基因型个体,如Aa;杂合子间交配所生后代会出现性状的分离。

减数分裂过程:

(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

染色体的复制。

(2)减数第一次分裂:

①前期:

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

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

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

细胞质分裂。

(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类似于有丝分裂)。

【详解】杂合子自交后代既有纯合子,也有杂合子,会发生性状分离,A正确;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B正确;玉米体细胞中有10对同源染色体,经过减数分裂后,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10条,没有同源染色体,C错误;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可以形成4个成熟的精子,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可以形成1个成熟的卵细胞,D正确。

4.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人的精子中有23条染色体,那么人的神经细胞、初级精母细胞、卵细胞中分别有染色体46、46、23条,染色单体0、92、0条

B.同一个生物体在不同时刻产生的精子或卵细胞,染色体数一般不同

C.同一个生物体在不同时刻产生的精子或卵细胞,染色体组成一般不同

D.一个卵细胞一般只能同一个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

【答案】B

【解析】

【分析】

减数分裂过程:

(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

染色体的复制。

(2)减数第一次分裂:

①前期:

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

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

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

细胞质分裂。

(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类似于有丝分裂)。

【详解】人体体细胞如神经细胞含有46条染色体、0条染色单体,初级精母细胞中会有46条染色体、92条染色单体,而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为23条,没有染色单体,A正确;同一个生物体在不同时刻产生的精子或卵细胞,染色体数一般是相同的,B错误;由于在减数分裂过程,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是自由组合的,因此同一个生物体在不同时刻产生的精子或卵细胞,染色体组成一般是不同的,C正确;由于存在防止多精入卵的两道屏障,故一个卵细胞一般只能同一个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D正确。

5.与有丝分裂相比,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最显著的变化之一是()

A.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B.有纺锤体形成

C.同源染色体联会D.着丝点分开

【答案】C

【解析】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前期都有纺锤体的形成,A错误;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有着丝点的分裂,B错误;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只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C正确;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一分裂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均均匀地移向细胞两极,D错误。

【考点定位】减数第一、二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

【名师点睛】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的比较:

比较项目

有丝分裂

减数分裂

染色体复制

间期

减I前的间期

同源染色体的行为

联会与四分体

无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不形成四分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没有交叉互换现象

出现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形成四分体,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常常有交叉互换现象

分离与组合

也不出现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出现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着丝点的

行为

中期位置

赤道板

减I在赤道板两侧,减II在赤道板

断裂

后期

减II后I期

6.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行为变化的描述,错误的是()

A.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等位基因也随之分离

B.非同源染色体数量越多,非等位基因组合的种类也越多

C.染色单体分开时,复制而来的两个基因也随之分开

D.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使所有非等位基因之间也发生自由组合

【答案】D

【解析】

等位基因是指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因此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等位基因也随之分离,A项正确;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会发生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会随着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换而交换,而导致染色单体上的基因重组,因此非同源染色体数量越多,非等位基因组合的种类也越多,B项正确;由一个基因复制而来的两个基因分别位于组成一条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上,因此染色单体分开时,复制而来的两个基因也随之分开,C项正确;只有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才能随着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而发生自由组合,D项错误。

【考点定位】基因在染色体上、减数分裂、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7.下列关于性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可以控制性别B.性别受性染色体控制而与基因无关

C.性染色体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D.女儿的性染色体必有一条来自父亲

【答案】D

【解析】

试题解析: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有的可以控制性别,但是也有不控制性别的,如控制色盲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A错误;性染色体能控制性别的原因主要减少因为性染色体上有控制性别的基因,B错误;在正常体细胞中,无论是常染色体还是性染色体,都是成对存在的,并经减数分裂后减半存在于生殖细胞中所以性染色体存在于所有细胞中,在体细胞和生殖细胞中都有性染色体的存在,C错误;女性有两条X染色体,其中一条来自母亲,另一条来自父亲,D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性染色体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8.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每个四分体中,DNA分子数与染色体数之比是( )

A.1:

1B.2:

1C.1:

2D.4:

1

【答案】B

【解析】

【分析】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四分体,因此一个四分体就是一对同源染色体,由此可判断一个四分体含2条染色体(2个着丝粒),4条染色单体,4个DNA分子。

【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减数分裂过程中形成的每一个四分体是由2条染色体组成的,含有4个DNA分子,因此其DNA分子数与染色体数之比=4:

2=2:

1,故选B。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四分体的概念和组成,弄清楚四分体与染色体、同源染色体、染色单体以及DNA之间的关系,进而进行相关的计算。

9.以下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果蝇体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那么,控制果蝇性状的所有基因应该平均分布在这8条染色体上

B.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相同位置的基因控制相同性状

C.非等位基因都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D.位于X或Y染色体上的所有基因,在遗传过程中总是连在一起传递,其相应的性状表现总会与一定的性别相关联

【答案】D

【解析】

【分析】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DNA和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脱氧核苷酸。

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每个染色体上有一个或两个DNA分子;每个DNA分子含多个基因;每个基因中含有许多脱氧核苷酸。

【详解】果蝇体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但控制果蝇性状的所有基因并不是平均分布在这8条染色体上的,A错误;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相同位置的基因控制同一种性状,B错误;同源染色体上不同位置上的基因也是非等位基因,C错误;位于X或Y染色体上的所有基因,在遗传过程中总是连在一起传递,其相应的性状表现总会与一定的性别相关联,D正确。

10.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群体中的性别比例为1:

1,原因是()

A.雌配子:

雄配子=1:

1

B.含X的精子:

含Y的精子=1:

1

C.含X的配子:

含Y的配子=1:

1

D.含X的卵细胞:

含Y的卵细胞=1:

1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在XY型性别决定中,雌雄个体产生的配子是不一样多的,如以人为例,男性一次可以产生几亿个精子,而女性一次一般只能产生一个卵细胞,所以一般雄配子要远远多于雌配子,A错误;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雌性个体(XX)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全部是X,雄性个体(XY)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雄配子X和Y,这两种雄配子与雌配子结合的机会也相等,所以产生的两种性别的个体比例为1:

1,B正确;在XY型性别决定中,雄性个体形成的配子中含X的配子:

含Y的配子=1:

1,而雌性个体形成的配子全部是X,没有Y,C错误;在XY型性别决定中,雌雄个体产生的配子是不一样多的,一般雄配子要远远多于雌配子,所以含X的卵细胞要远少于含Y的精子,D错误;答案是B。

考点:

本题考查性别决定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11.赫尔希和蔡斯的工作表明( )

A.病毒中有DNA,但没有蛋白质B.遗传物质是DNA

C.遗传物质包括蛋白质和DNAD.细菌中有DNA,但没有蛋白质

【答案】B

【解析】

【分析】

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

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该实验的结论:

DNA是遗传物质。

【详解】噬菌体是DNA病毒,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A错误;赫尔希和蔡斯采用同位素标记法进行了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其实验结果证明了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B正确;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不包括蛋白质,C错误;细菌中既有DNA,也有蛋白质,D错误。

12.下列有关基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可以准确地复制B.能够存储遗传信息

C.是4种碱基对的随机排列D.是有遗传效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

【答案】C

【解析】

【分析】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DNA和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脱氧核苷酸。

【详解】基因可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准确地复制,A正确;基因能够存储遗传信息,B正确;基因是4种碱基(或脱氧核苷酸)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的,C错误;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D正确。

13.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下列对噬菌体衣壳蛋白质合成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氨基酸和酶来自噬菌体B.氨基酸原料和酶来自细菌

C.氨基酸原料来自细菌,酶来自噬菌体D.氨基酸原料来自噬菌体,酶来自细菌

【答案】B

【解析】

【分析】

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

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详解】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合成子代噬菌体衣壳蛋白质的氨基酸原料来自于细菌,酶也来自于细菌,A错误、B正确;根据以上分析可知,酶来自于细菌,C错误;氨基酸原料来自于细菌,D错误。

14.关于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遗传中不遵循孟德尔定律,但表现伴性遗传的特点

B.染色体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DNA也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

C.真核生物细胞中的遗传物质都是DNA,病毒中的遗传物质都是RNA

D.遗传信息是指DNA中碱基的排列顺序

【答案】D

【解析】

【分析】

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基因的本质是DNA,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

【详解】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遗传中也遵循孟德尔定律,A错误;DNA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染色体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B错误;真核生物细胞中的遗传物质都是DNA,病毒中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C错误;遗传信息是指DNA中碱基或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D正确。

15.图甲所示为基因表达过程,图乙为中心法则,①~⑤表示生理过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所示为染色体DNA上的基因表达过程,需要多种酶参与

B.红霉素影响核糖体在mRNA上的移动,故影响基因的转录过程

C.图甲所示过程为图乙中的①②③过程

D.图乙中涉及碱基互补配对的过程为①②③④⑤

【答案】D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图甲所示基因转录和翻译是同时进行的,为原核生物基因的表达,mRNA可以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合成多条相同的肽链;图乙中①表示DNA复制,②表示转录过程,③表示翻译过程,④表示RNA的复制,⑤表示逆转录过程。

【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甲表示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过程,而原核生物没有染色体,A错误;红霉素影响核糖体在mRNA上的移动,故影响基因的翻译过程,B错误;图甲是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即转录和翻译,为图乙中的②转录、③翻译过程,C错误;图乙表示中心法则,属于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所有过程都涉及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的过程,判断图中各个数字代表的过程的名称,明确原核细胞中转录和翻译是同时进行的。

16.关于基因和中心法则的叙述,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  )

A.中心法则总结了遗传信息在细胞内的传递规律B.基因是DNA分子携带的遗传信息

C.基因与性状之间是一一对应的关系D.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体的所有性状

【答案】A

【解析】

【分析】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基因可以通过蛋白质的合成控制生物的性状,也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细胞代谢进而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一条染色体上可以含有许多基因;基因与性状并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大多数情况下,一个基因控制一个性状,有时一个性状可以由多个基因控制,一个基因也可以影响多个性状。

【详解】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储存着遗传信息,中心法则总结了遗传信息在细胞内的传递规律,A正确;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B错误;基因与性状之间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C错误;基因可以通过蛋白质的合成控制生物的性状,也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细胞代谢进而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D错误。

17.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是指

A.DNA上的3个相邻的碱基

B.mRNA上的3个相邻的碱基;

C.tRNA上的3个相邻的碱基

D.基因上的3个相邻的碱基。

【答案】B

【解析】

密码子是指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

所以正确答案选B。

【点睛】注意:

遗传信息、遗传密码和反密码子的区别。

遗传信息:

基因中能控制生物性状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遗传密码:

又称密码子,是指mRNA上能决定一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

反密码子:

是指tRNA的一端的三个相邻的碱基,能专一地与mRNA上的特定的3个碱基(即密码子)配对。

18.下面是关于基因、蛋白质和性状三者间关系的叙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

A.蛋白质的功能可以影响性状B.生物体的性状完全由基因控制

C.基因控制性状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的D.蛋白质的结构可以直接影响性状

【答案】B

【解析】

【分析】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1)通过控制酶的结构来控制代谢过程,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2)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分子结构来直接影响性状。

【详解】基因可以控制相关酶的合成,再由酶影响细胞的代谢进而影响生物的性状,A正确;生物体的性状由基因控制,还受环境影响,B错误;基因控制性状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的,C正确;基因可以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性状,D正确。

19.人的胰岛细胞能产生胰岛素,但不能产生血红蛋白,据此推测胰岛细胞中( )

A.只有胰岛素基因

B.比人受精卵基因要少

C.有胰岛素基因和其他基因,但没有血红蛋白基因

D.既有胰岛素基因,也有血红蛋白基因和其他基因

【答案】D

【解析】

【分析】

同一生物体的所有体细胞都是由同一个受精卵有丝分裂而来的,含有相同的基因,且每个体细胞都含有该生物全部的遗传物质,但由于细胞分化,即基因发生的选择性表达,不同细胞所含的RNA和蛋白质种类有所差别。

【详解】胰岛细胞含有该个体全部的基因,A错误;胰岛细胞是由受精卵有丝分裂而来的,所含的基因与受精卵相同,B错误;胰岛细胞除了含有胰岛素基因,还有血红蛋白基因和其他基因,C错误;胰岛细胞中含有胰岛素基因和血红蛋白基因等,D正确。

20.可遗传变异中叙述错误的是:

( )

A.基因重组发生在受精作用的过程中

B.基因突变不一定能够改变生物的表现型

C.基因重组可以产生新的性状组合

D.基因突变是广泛存在的,并且对生物自身大多是有害的

【答案】A

【解析】

【分析】

变异包括不可遗传变异和可遗传变异,前者是环境因素引起的,后者是由于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遗传的变异包括:

(1)基因突变是基因结构的改变,包括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

(2)基因重组是指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和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之间的自由组合;(3)染色体变异是指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改变。

【详解】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A错误;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等原因,基因突变不一定会改变生物的性状,B正确;基因重组不能产生新的性状,但是可以产生新的性状组合,C正确;基因突变是广泛存在的,并且对生物自身大多是有害的,D正确。

21.下列关于二倍体、单倍体和多倍体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水稻(2n=24)一个染色体组有12条染色体,水稻基因组是测定12条染色体的DNA全部碱基序列

B.普通小麦的花药离体培养后,长成的植株细胞中含三个染色体组,但不是三倍体

C.单倍体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得到的植株,不一定是纯合的二倍体

D.人工诱导多倍体的唯一方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答案】D

【解析】

【分析】

单倍体是具有体细胞染色体数为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的生物个体,凡是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称为单倍体.体细胞中可以含有1个或几个染色体组,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是单倍体,雄蜂也是单倍体,仅有一个染色体组的生物是单倍体。

凡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且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个体,均称为二倍体.几乎全部动物和过半数的高等植物都属于二倍体。

凡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且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生物个体,均称为多倍体.如香蕉是三倍体,马铃薯是四倍体,普通小麦是六倍体。

【详解】水稻是雌雄同体的生物,体细胞含有12对同源染色体,因此水稻基因组是测定12条染色体的DNA全部碱基序列,A正确;普通小麦的花药离体培养后,长成的植株为单倍体,细胞中含三个染色体组,B正确;单倍体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得到的植株不一定是纯合的二倍体,也可能是多倍体,C正确;人工诱导多倍体的方法有用秋水仙素或低温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D错误。

22.关于染色体变异和人类遗传病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单基因遗传病是由一个致病基因引起的疾病

B.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植物后得到的不一定是二倍体

C.先天性心脏病不一定都是遗传病

D.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不一定是二倍体

【答案】A

【解析】

【分析】

人类遗传病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1)单基因遗传病包括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并指)、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白化病)、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血友病、色盲)、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抗维生素D佝偻病);

(2)多基因遗传病是由多对等位基因异常引起的,如青少年型糖尿病;(3)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包括染色体结构异常遗传病(如猫叫综合征)和染色体数目异常遗传病(如21三体综合征)。

【详解】单基因遗传病是由一对等位基因引起的,A错误;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植株后得到的个体含几个染色体组就是几倍体,不一定是二倍体,也可能是多倍体,B正确;先天性心脏病不一定都是遗传病,后天性心脏病也不一定不是遗传病,C正确;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不一定是二倍体,也可能是四倍体生物的配子发育成的单倍体,D正确。

23.以下是关于变异和基因组测序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由环境引起的变异都是不能够遗传的

B.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的改变就是基因突变

C.人类基因组测序是测定人的46条染色体汇总的一半,即23条染色体的碱基序列

D.人工诱变所引起的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的变异都是有利的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生物的变异包括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其中可遗传变异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目的:

测定人类基因组的全部DNA序列,解读其中包含的遗传信息。

【详解】由环境引起的变异,若遗传物质也发生了改变的话,则属于可遗传变异,A错误;基因突变是指基因结构中碱基对的增添、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水产渔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