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湖北省监利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303703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8.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湖北省监利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语文湖北省监利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语文湖北省监利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语文湖北省监利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语文湖北省监利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湖北省监利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docx

《语文湖北省监利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湖北省监利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湖北省监利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docx

语文湖北省监利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

高二语文期末模拟检测题

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

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绣闼tà戕害qiāng罪愆qiān夙兴夜寐sù

B、踟蹰chí狩猎shǒu逡巡qūn阒无一人qù

C、恓惶xī雾霭ǎi罪孽liè残羹冷炙gēng

D、阡陌mò龌龊wō蹩进bié暴殄天物tiǎ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磐石黯然鞠躬犄角之势

B、暮蔼落寞飓风羽扇纶巾

C、豆蔻歆羡荆棘玉簪螺髻

D、菲薄牙慧钟磬良晨美景

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陶渊明除了真正清高之外,还能写一手好诗,用来言志抒情,因而实至名归。

B、有一时,就是民国二三年时候,北京的几个国家银行的钞票,信用日见其好了,真所谓蒸蒸日上。

C、这篇文章不仅立论精辟,而且文采风流,使人不能赞一辞。

D、一个生者对死者的承诺,只是良心的自我约束,但是他却为此坚守了37年,放弃了梦想、幸福和骨肉亲情。

淡去火红的时代背景,他身上有古典意识的风尚。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沙之书”无始无终、无穷无尽、神秘异常的特性往往使人爱不释手。

B、多读课外书收益多多,因为不仅读课外书能增长我们的知识,而且还能开拓我们的视野。

C、通过同学们商议,决定12月31日举行元旦联欢晚会。

D、高女人成了在押囚犯的老婆,落到了生活的最底层,自然不配住在团结大楼内那种宽敞的房间,被强迫和裁缝老婆家调换了住房。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它记载了从汉高祖刘邦元年到王莽地皇四年之间的历史。

作者班固。

B、蒙田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法国思想家、散文家。

著有《随笔集》。

我们学过他的一篇文章《热爱生命》。

C、莎士比亚是英国伟大的诗人和戏剧家。

他流传下来的剧本有三十多种。

其中四大悲剧是《哈姆莱特》《李尔王》《麦克白》《奥赛罗》。

D、《家》中的三个女子梅、鸣凤和瑞珏,虽然性格不同,有的悒郁,有的贤慧,有的善良,但她们的身份地位与悲剧结局却是相同的。

二、(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小题。

海底:

掩埋二氧化碳废气最理想的“垃圾场”

众所周知,以煤炭、重油为燃料的火力发电厂在生产电力的同时,又会制造出大量的导致温室效应和酸雨的元凶——二氧化碳废气。

如果工业社会继续将二氧化碳废气排向大气或海洋,温室效应必将愈演愈烈,地球环境遭到的污染也必将变本加厉。

由此,科学家们正想方设法为掩埋二氧化碳废气寻找合适的“垃圾场”。

美国哈佛大学环境保护研究中心主任史拉格领导的研究小组发现,海底也许是永久掩埋二氧化碳废气最理想、最安全的“垃圾场”。

他指出,水深3000米以下的海底,具备掩埋二氧化碳废气最理想的物理条件:

水温仅为2摄氏度左右,而深海底层的水压非常高,处于这种高压条件下的二氧化碳,即会很快液化。

而液态的二氧化碳密度高于水,因而不会上浮,自然也不会自储藏处逸出。

他还强调,为排除二氧化碳重新气化的危险,二氧化碳废气还应该被深深注入海底以下至少300米的深处,因为该处还可能是海底底层产生汽水化合物的地方,而注入深海地底的二氧化碳与其接触后,就会产生固态结晶体。

假若史拉格的理论能够成立,那么二氧化碳重新气化的危险就被全数排除了。

这是因为:

这种二氧化碳“垃圾场”不仅具有300米厚且充满孔隙的海底岩石的保护,而且在“垃圾场”顶端还将自行产生犹如密封圈的固体水化合物.这也就为二氧化碳废气安全永久地停留在海底深处提供了双重保障。

尽管史拉格的研究尚处于理论假设阶段,但他断定付诸实施并无大问题。

他解释说,今天一些设于深海油田的钻孔,完全有能力深入海底沉积层数千米以下。

此外,海底可供储存二氧化碳废气的“掩埋场”几乎取之不尽,如美国,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将全国所有火电厂排出的二氧化碳废气,深深掩埋在200海里宽的领海水域的深海沉积层中。

虽说此项技术尚处于起步阶段,但按照史拉格的说法,在最近数十年内,人类“必须”将数十亿吨的二氧化碳废气深埋于海底,不然地球环境就可能发生“灾难性”污染,此外原有的掩埋废气、废油的垃圾场也早已不敷使用。

至于如何将二氧化碳废气导引至深海“垃圾场”,他也提出了两种设想:

一是铺设一条自海岸通向深海底层的导管,将二氧化碳从陆地抽吸至海底;二是将废气装入油轮,再从船上将之注入深海沉积层(油轮将石油自中东运往美国后的返程中,就可顺带将二氧化碳废气装船,再运往深海“垃圾场”)。

史拉格透露,他已计划与英国BP石油公司等超级石油公司合作,不久之后就要展开第一次的海底现场实验,地点定在墨西哥湾。

二氧化碳废气将首次被注入海底沉积层,届时地质学家将检验二氧化碳是否真如他们设想的那样,“安分”地呆在深海海底。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迄今为止,史拉格仅仅停留在“纸上谈兵”上,但德国“欧洲大瀑布能源公司”已表示,争取成为世界上第一座在海底处理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废气的“绿色火力发电厂”。

6.下列与“二氧化碳废气”有关的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A.二氧化碳废气是导致温室效应和酸雨的元凶,找到掩埋二氧化碳废气的合适的“垃圾场”是科学家们研究的课题。

B.如果二氧化碳废气没有一定的物理条件使它液化的话,那么它在水中就会浮出,也就不可能被掩埋在“垃圾场”里。

C.美国科学家发现海底也许是永久掩埋二氧化碳废气最理想、最安全的“垃圾场”,但目前还没有进行有关的实验。

D.只有找到掩埋二氧化碳废气的合适的“垃圾场”,污染地球环境的元凶才能被根除,温室效应才不会出现。

7.对“双重保障”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垃圾场”有300米厚的海底岩石的保护,其顶端还将自行产生固体水化合物。

B.密度高于水的液态二氧化碳不会上浮,同时也不会从储藏处气化逸出污染环境。

C.二氧化碳废气必须注入海底以下至少300米的深处,必须使其成为固态结晶体。

D.深海海底的水温仅为2摄氏度左右,深海底层的水压非常高,能使二氧化碳液化。

8.下列说法与原文信息不相符的一项是()

A.今天一些设于深海油田的钻孔,完全有能力深入海底沉积层数千米以下,这表明将二氧化碳废气掩埋到海底的设想付诸实施并无大问题。

B.如果数十亿吨的二氧化碳废气不深埋于海底,地球环境就必将发生“灾难性”污染。

C.海底可供储存二氧化碳废气的“掩埋场”几乎取之不尽,所以不必担心没有足够的空间。

D.将二氧化碳废气导引至深海“垃圾场”,可以用导管抽吸至海底或从船上注入深海沉积层。

9.联系全文,下列理解或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随着工业社会的快速发展,科学家们研究怎样消除环境污染,使地球更清洁的任务越来越重。

B.按照史拉格的理论,如果将二氧化碳废气埋入海底不到300米深度,二氧化碳就有重新气化的危险。

C.史拉格与英国BP公司等超级石油公司合作实验时,地质学家也将参与检验实验结果是否实现预期目标。

D.就目前研究情况来看,也许海底才是掩埋二氧化碳废气的最佳场所,这是全世界科学家们的共识。

三、(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黄州快哉亭记

苏轼

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

南合沅、湘,北合汉沔,其势益张。

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

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舍。

涛澜汹涌,风云开阖。

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

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

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

西望武昌诸山,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

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

至于长洲之滨,故城之墟,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周瑜、陆逊之所骋骛,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

  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有风飒然至者,王披襟当之,曰:

“快哉此风!

寡人所与庶人共者耶?

”宋玉曰:

“此独大王之雄风耳,庶人安得共之!

”玉之言盖有讽焉。

夫风无雌雄之异,而人有遇不遇之变;楚王之所以为乐,与庶人之所以为忧,此则人之变也,而风何与焉?

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

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

今张君不以谪为患,窃会计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

将蓬户瓮牖,无所不快;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

不然,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乌睹其为快也哉!

10、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即其庐之西南为亭即:

就着,凭着

B、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举:

全,都

C、将何往而非病病:

忧愁,怨恨

D、涛澜汹涌,风云开阖阖:

闭藏,消失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其流奔放肆大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B、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C、玉之言盖有讽焉

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D、夫风无雌雄之异,而人有遇不遇之变

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从江水着笔,写黄州附近长江的浩渺水面和壮阔气势,突出江流之三变:

第一变,从西陵至平地,江水奔放迅疾,水面宽阔浩大;第二变,长江南合沅湘,北汇汉水,江面更加浩瀚;第三变,长江至于赤壁,江流之大,如同大海。

B、同样是一阵风,吹在楚王身上感到“快哉”,而吹在百姓身上却感到忧伤了。

作者认为,这是因为个人的情况不同,与风本身无关。

C、亭以“快哉”命名,其原因是:

身于亭中,能目睹江面奇幻、壮观之景,能欣赏江岸明丽清晰的风光,江山形胜,水色山光,让登临者“快哉”于心。

D、文章以“快哉”二字贯通全篇,与“自适”的主题相绾结,抒发了身处逆境自宽自勉的感情。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14分)

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24分)

13、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⑴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夫风无雌雄之异,而人有遇不遇之变。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⑴有人说,首联的“转”和“日”下得极妙。

你认为“妙”在何处?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从诗中,你看到诗人的形象是怎样的?

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填空。

(每小题1分,共6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吟赏烟霞。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暮霭沉沉楚天阔。

③佳节又重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⑤想当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⑥雨果是19世纪法国______________作家。

他的代表作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蚕是被自己的丝裹住的

毕淑敏

蚕是被自己的丝裹住的,这是一个真理。

蚕丝是一寸一寸吐出来的,在吐的时候,蚕昂着头,很快乐专注的样子。

蚕并没有意识到,正是自己的努力劳动,才将自己的身体束缚的紧紧的。

直到被人一股脑儿丢进开水里,煮死,然后那些美丽的丝,成了没有生命的嫁衣。

这是蚕的悲剧。

当我们说到悲剧的时候,不由自主地持了一种观望的态度。

也许,是"剧''这个词,将我们引入歧途。

以为他人是演员,而我们只是包厢里遥远的安全的看客。

其实,作茧自缚的情况,绝不如想象的那样罕见,它们广泛的存在于我们的周围,空气中到处都飘荡着纷飞的乱丝。

钱的丝飞舞着。

很多人在选择以钱为生命的指标的时候,看到的是钱所带来的便利和荣耀的光环。

钱是单纯的,但攫取钱的手段却不是那样单纯。

把一件物品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它的危险,不在于这桩物品的本身,而在于你是怎样获取它并消费它。

或许可以说,收入钱的能力还比较容易掌握,支出它的能力则和人的综合素质有极大关系。

在这个意义上讲,有些人是不配享有大量金钱的,如同一个头脑不健全的人,如果碰巧有了很大的蛮力,那么,无论是对于他本人还是对于他人,都不是一件幸事。

在一个社会财富和个人财富飞速增长的时代,钱是温柔绚丽的,钱也是漂浮迷茫的,钱的乱丝令没有能力驾驭它的人窒息,直至被它绞杀。

爱的丝也如四月的柳絮一般飞舞着,迷乱着我们的眼,雪一般覆盖着视线。

这句话严格说起来,是有语病的。

真正的爱,不是诱惑,而是温暖。

只会使我们更勇敢和智慧,但的确有很多人被爱包围着,时有狂躁。

那就是爱得没有节制了。

没有节制的爱如同没有节制的水和火一样,甚至包括氧气,同是灾难性的。

一名新护士值班,看到衰竭的病人呼吸十分困难,用目光无声地哀求她——请把氧气流量开得大些。

出于对病人的悲悯,加上新护士的胆大,又值夜半,医生已然休息。

几种情形叠加在一起,于是她想,这对病人有好处的事,想来医生也该同意的,就在不曾请示医生的情况下,自作主张地私自把氧气流量表拧大。

气体通过湿化瓶,汩汩地流出,病人顿感舒服,眼中满是感激的神色,护士就放心地离开了。

那夜,不巧还有其他重症病人,当护士再次巡房时,发现那位病人已经死亡。

究其原因,是氧气中毒,高浓度的氧气抑制了病人的呼吸中枢,让他在安然享受中丧失了自主呼吸的能力,悄无声息地逝去了……

很可怕,是不是?

丧失节制,就是如此恐怖的魔杖。

它令美丽变成狰狞,使怜爱演为杀机。

谈到爱的缠裹带给我们的灾难,更是俯拾即是。

放眼观察,会发现很多。

多少人为爱所累,沉迷其中,深受其苦。

在所有的蚕丝里面,我以为爱的丝,可能是最无形而又最柔韧的一种。

挣脱它,也需要最高的能力和技巧。

这当中的奥秘,需每一个人细细揣摩练习。

还有工作的丝,友情的丝,陋习的丝,嗜好的丝……或松或紧地包裹着我们,令我们在习惯的窠臼当中难以自拔。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些茧,这些茧背负在我们身上,吸取着我们的热量,让我们寒冷,令前进的速度受限。

撕碎这茧,没有外力和机械可供借助,只有靠自己的心和爪。

16、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分析文章开头一段描写的作用。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这句话严格说起来,是有语病的。

”结合文本,说说“语病”的含义。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如何理解“在所有的蚕丝里面,我以为爱的丝,可能是最无形而又最柔韧的一种”的意思?

(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作者由蚕的作茧自缚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20、将下面短句改写为一个表意明确的单句。

(4分)

①一个大圆的半径为R

②一个小圆的半径为r

③这两个圆相切

④它们的外切线为A

⑤求这两个圆的圆心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请为下面一则新闻拟一个标题。

(不超过30个字)(4分)

新华社北京9月18日电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全国节能减排工作部署,4月27日国务院召开了钢铁工业关停和淘汰落后产能工作会议,全面部署钢铁工业关停和淘汰落后产能工作。

会上,国家发改委同河北、山西等10个主要产钢省(区、市)签订了第一批《钢铁工业关停和淘汰落后生产能力责任书》。

自签订第一批《责任书》以来,10个省(区、市)政府和有关部门高度重视,认真制定实施方案,积极推进本地关停和淘汰落后产能工作。

近期,国家发改委将与其他18个产钢省(区、市)签订第二批《责任书》,进一步推进钢铁工业关停和淘汰落后产能工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魏书生是全国著名的特级教师。

有一次,记者问道:

“您的班规很细,规定了每时每刻学生该做什么,开学就知道期末干什么。

什么都规定好了,只管照着做就可以了。

这是否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如果你是魏书生,你该怎么回答?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60分)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温暖是春季和煦的阳光,是夏日清凉的微风;温暖是天空的高远,是大地的广阔;温暖是寒冷时的一盆火,是饥饿时的一片面包;温暖是胜利时的掌声,是失败时的安慰;温暖是父亲严厉的目光,是母亲温柔的抚摸。

温暖是一种情感,是一种感受;温暖是一段历程,是成长的痕迹……

请以“温暖”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检测题参考答案

1、A(B狩shòuC罪孽nièD龌龊wò)

2、C(A掎角之势B暮霭D良辰美景)

3、D“风尚”指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用在这里与语境不合,可改为“风范”。

(A项中的“实至名归”意思是,有了真正的学识、本领或业绩,相应的声誉自然就随之而来。

符合语境。

B项中“蒸蒸日上”比喻事业天天向上发展。

与“信用日见其好”语意相合。

C项中的“不能赞一辞”指文章写得好,别人提不出一点意见,不能再添一句话。

使用正确。

4、D(A项语序不当,应为:

具有无始无终、无穷无尽、神秘异常特性的“沙之书”往往使人爱不释手。

B项应将“读课外书”调到“不仅”之前。

C项缺主语,可将“同学们”调至句首,或调至“决定”前。

5、D(三个女子地位身份不同。

6、D(说法太绝对,因为使地球产生温室效应的还有其他污染源)

7、A(根据第二段末尾的文字可知,“双重保障”包含“海底岩石层的保护”和“垃圾场顶端自行产出的固体水化合物”两个方面。

A项与原文相符)

8、B(“必将发生”应改为“可能发生”)

9、D(“全世界科学家们的共识”不符合原文,应是“美国哈佛大学环境保护研究中心主任史拉格领导的研究小组”)

10、B(举,抬)

11、B两个“于”都是介词,相当于“在”。

(A项,代词,指长江;代词,其中。

C项,兼词,于之;句末语气词。

D项,表转折;表并列。

12、C命名的原因概括不全,除美景让人“快哉”外,还有凭吊历史遗迹,感染古人流风余韵也足以使世俗之人称快。

13、⑴白天,船只在亭前往来如梭;夜间,鱼龙在亭下悲声嚎叫。

⑵风并没有雌雄的区别,而人有遇时与不遇时的不同时候。

⑶更何况在清澈的长江中洗涤,面对着西山的白云,尽享耳目的美景来自求安适呢?

参考译文:

长江出了西陵峡,开始进入平地,水势奔腾浩荡。

南边与沅水、湘水合流,北边与汉水汇聚,水势显得越发盛大。

长江流到赤壁之下,波浪滚滚,就像是无际的海洋。

清河张梦得,贬官后居住在齐安,他在房舍的西南方修建了一座亭子,用来观赏江流的胜景。

我的哥哥子瞻给这座亭子起名叫“快哉亭”。

在亭子里能看到长江南北上百里、东西三十里的景色。

波涛汹涌,风云变化。

白天,船只在亭前往来如梭;夜间,鱼龙在亭下悲声嚎叫。

景物迅疾变化,惊心动魄,不能长久地欣赏。

现在我能在亭中的小桌旁、席上赏玩这些景色,抬起眼来就能看个够。

向西眺望武昌的群山,(只见)山脉蜿蜒起伏,草木成行成列,烟云消散,阳光普照,渔夫樵夫的房舍,可以一一指点。

这就是把亭子称为“快哉”的原因。

至于沙洲的岸边,古城的废墟,是曹操、孙权所傲视的地方,是周瑜、陆逊率兵驰骋的地方,那些流传下来的风范和事迹也足够用来使世俗之人称快。

从前,楚襄王让宋玉、景差跟随着游兰台宫。

一阵风吹来,飒飒作响,楚王敞开衣襟,迎着风,说:

“这风多么使人快乐啊!

这是我和百姓所共有的吧。

”宋玉说:

“这只是大王的雄风,百姓怎么能和你共同享受它呢?

”宋玉的话大概有讽喻的意味吧。

风并没有雌雄的区别,而人有遇时与不遇时的不同时候;楚王感到快乐的原因,和百姓感到忧愁的原因,正是由于人们的境遇不同,跟风又有什么关系呢?

读书人生活在世上,假使他的心中没有自得之乐,那么,到哪里没有忧愁呢?

假使胸怀坦荡,不因为外物而伤害天性(本性),那么,在什么地方没有快乐呢?

现在,张梦得不因为被贬官而感到忧愁,利用征收钱谷的公事之余,自己任性漫游山水之间,这是他心中应该有超过常人的地方。

如果是用蓬草编门,用破瓮做窗,都没有什么不快乐,更何况在清澈的长江中洗涤,面对着西山的白云,尽享耳目的美景来自求安适呢?

如果不是这样,连绵的峰峦,深陡的沟壑,辽阔的森林,参天的古木,清风拂摇,明月高照,这些都会成为失意文人感到悲伤憔悴以至不能禁得起的景物,哪里看得出这是畅快的呢!

14、⑴转苍翠,表山色随着天色向晚愈来愈深,愈来愈浓。

山,本静态之物,下一个“转”字,便使其有了随天色渐变而从浅至深、由淡而浓的动态变化。

“转”化静为动,使画面鲜活灵动起来。

日潺湲,即泉水每日每时都在喧响,水是流动的,下一个“日”字,便让人感到始终如一的守恒和坚持不懈的执着的深意。

⑵看到了诗人安闲、潇洒、愉情山水、自得其乐的形象。

柴门之外,诗人倚依杖临风,听山泉潺湲,晚树鸣蝉,观渡头落日,墟里孤烟,一副忘情忘我、沉迷自得、安逸闲适的神态宛然若见。

既赏佳景,又遇良朋,辋川闲居,此乐何极!

15、略。

16、文章开头,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蚕是被自己的丝裹住的”这一现象说得形象生动;由物及人,从蚕丝裹身引出“人类作茧自缚”的话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广告传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