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兽医水生动物类水产养殖环境学.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303495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64 大小:47.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执业兽医水生动物类水产养殖环境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执业兽医水生动物类水产养殖环境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执业兽医水生动物类水产养殖环境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执业兽医水生动物类水产养殖环境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执业兽医水生动物类水产养殖环境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执业兽医水生动物类水产养殖环境学.docx

《执业兽医水生动物类水产养殖环境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执业兽医水生动物类水产养殖环境学.docx(6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执业兽医水生动物类水产养殖环境学.docx

执业兽医水生动物类水产养殖环境学

执业兽医(水生动物类)水产养殖环境学

第11章水产养殖环境学(江南博哥)

1.以下对生态系统的描述中哪个是错误的?

()

A.生态系统是生态学上的一个主要结构和功能单位,属于生态学研究的最高层次

B.生态系统内部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C.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

D.生态系统结构越简单,物种数目越少,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

正确答案:

D

参考解析:

D项,生态系统自身调节能力与其所具有的结构和物种数目有关,结构越复杂,物种数目越多,调节能力则越强。

但这种自我调节能力具有一定的限度。

2.养虾池中水色呈黄褐色时说明池塘中的优势种为()。

A.绿藻类

B.硅藻类

C.丝藻

D.蓝藻

正确答案:

B

参考解析:

B项,养虾池中水的颜色呈现绿色时,优势种为绿藻类;呈现黄褐色时优势种为硅藻类。

3.谢尔福德耐受性定律是指()。

A.任何接近或是超过某种生物的耐受极限而阻碍其生存、生长、繁殖或扩散的因素

B.某种生物对于环境改变有一定的适应能力,环境因素对生物发生影响的范围

C.生物只能在耐受限度所规定的生态环境中生存,这种上下限制作用的概念

D.分布狭窄不能栖息与多种环境条件、不具有宽广生态幅的生物

正确答案:

C

参考解析:

A项,任何接近或是超过某种生物的耐受极限而阻碍其生存、生长、繁殖或扩散的因素称为生物的限制因子。

B项,某种生物对于环境改变有一定的适应能力,环境因素对生物发生影响的范围称为生物的耐受限度。

D项,分布狭窄不能栖息与多种环境条件、不具有宽广生态幅的生物是狭适性生物的定义。

4.水中亚硝酸盐转化为硝酸盐是通过硝化细菌的()。

A.硝化作用

B.反硝化作用

C.亚硝化作用

D.反亚硝化作用

正确答案:

A

参考解析:

A项,亚硝酸盐转能够通过硝化作用化为硝酸盐,而硝酸盐能够通过反硝化作用转化为氮气。

5.下列关于池塘养殖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养殖生物的数量大大的增加了,但一些天然的食物链的中间环节减少了

B.池塘养殖的生态系统结构简单,完全可以靠自我调节保持生态平衡

C.人为调节可以使养殖生物处于最适的生态环境中

D.池塘养殖的生态平衡具有高产性和脆弱性

正确答案:

B

参考解析:

B项,池塘养殖生态系统结构简单,不可能完全靠自我调节保持生态平衡,为提高其养殖生物的生产力,必须要代之以人工调节来维持其生态平衡,使之处于最佳的生态环境中。

6.下列哪些地方不适合浅海、滩涂水产养殖()。

A.渤海湾

B.浙、闽、粤港沿岸的泥滩

C.苏北平原海岸

D.黄淮海平原

正确答案:

D

参考解析:

ABC三项,浅海、滩涂按其形成的主要特点可分为3类生态系统:

①平原海岸地区:

如我国的渤海湾至莱州湾、黄河三角洲及其毗邻海岸、苏北平原海岸等;②港湾或沙岛后侧波浪作用减弱的海岸段:

如长江口以南浙、闽、粤、港沿岸的泥滩等;③红树林泥沼海岸:

如广东、广西、海南和福建等地的红树林海岸等。

7.下列关于养殖生物、病原及养殖环境关系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水体供给生物呼吸的氧气

B.水体供给养殖生物的食物

C.水体容纳养殖生物的代谢废物

D.水环境是养殖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介质,与疾病的传播无关

正确答案:

D

参考解析:

D项,对于生物来说,周围环境中的无关因子是不存在的,水体的组成、理化性质、物质循环与水生动物的健康是密不可分的,当环境恶化时,动物极易突发严重的疾病。

收藏

8.下列关于水温和海洋生物的分类中,错误的是()。

A.热带种的适温要高于25℃

B.亚热带种的适温为20~25℃

C.冷水种的适温要低于0℃

D.冷温带种的适温为4~12℃

上一题 下一题

未作答 正确答案:

C 我要纠错

参考解析:

C项,冷水种的海洋生物一般生长、生殖的适温低于4℃。

9.有机体必须在温度达到一定界限上,才开始发育和生长,这一界限一般称为()。

A.热常数

B.生物学零度

C.有效积温法则

D.最适温度

正确答案:

B

参考解析:

A项,胚胎发育所必须的总热量基本上是一个常数,称为热常数。

B项,有机体必须在温度达到一定界限以上,才能开始发育和生长。

一般把这一界限称为生物学零度,它因生物种类不同而异。

在生物学零度以上,水温的提高可加速有机体的发育。

C项,有效积温法则是指发育期的平均水温与发育所经过的的天数或时数的乘积所得的常数,其因种类不同而有差异。

D项,最适温度是指不同环境下不同生物最适合的温度。

10.微生态制剂与消毒剂和抗生素类药物同时使用,二者必须间隔()。

A.12h

B.24h

C.36h

D.3d

正确答案:

D

参考解析:

D项,使用芽孢杆菌、硝化细菌、放线菌等微生态制剂时,建议在使用化学或吸附剂类降解亚硝酸盐药物3~5d后使用,最好隔10~15d再重复使用1次。

11.下列对喜温生物的影响,主要使蛋白质合成受阻和代谢紊乱的是()。

A.冻害

B.寒害

C.过冷却

D.冬眠

正确答案:

B

参考解析:

B项,寒害是指温度在0℃以上的低温对喜温生物造成的伤害,主要使喜温生物蛋白质的合成受阻和代谢紊乱。

A项,冻害是指0℃以下的低温使生物体内(细胞内和细胞间)形成冰晶而造成的损害,极端低温对动物的致死作用主要是体液的冰冻和结晶,使原生质受到机械损伤、蛋白质脱水变性。

CD两项,过冷却是指昆虫等少数动物的体液能忍受0℃以下的低温仍不结冰的现象;冬眠是生物对温度的适应性调节,两者均不会引起蛋白质合成受阻和代谢紊乱。

12.可见光中在海水中的穿透力最强的是()。

A.红光

B.橙光

C.黄光

D.蓝光

正确答案:

D

参考解析:

水对各种波长光的吸收程度是有差异的,波长>780nm和<380nm的光很快会被海水吸收、散射。

在各种波长的光中,红光穿透力最弱;蓝光最强,在150m深处仍有1%。

收藏

13.藻类中叶绿素a主要吸收的光为()。

A.红光

B.绿光

C.蓝光

D.红光和蓝光

上一题 下一题

未作答 正确答案:

D 我要纠错

参考解析:

D项,叶绿素a是光合作用的主要色素,主要吸收蓝光和红光;而β胡萝卜素和叶绿素b主要吸收绿光。

14.最早应用于我国水产养殖业的菌种是()。

A.光合细菌

B.EM菌

C.枯草芽孢杆菌

D.酵母菌

正确答案:

A

参考解析:

没有试题分析

15.下列关于水中溶解盐的种类描述中,哪项是错误的()。

A.HCO3-和CO32-对维持水体的pH具有重要意义

B.海水中的常量成分通常占水体溶解盐的99.8%~99.9%

C.常量成分是决定天然水体的物理化学性质的重要因素

D.淡水中的常量成分通常占水体溶解盐的89.8%~89.9%

正确答案:

D

参考解析:

D项,淡水中的常量成分通常占水体溶解盐类总量的90%以上。

16.下面描述中哪项是正确的()。

A.植物需要较多的Na+,而动物需要较多的K+

B.Ca2+增加重金属离子的毒性

C.Mg2+、Ca2+增加水的缓冲性,保持pH相对稳定

D.渔业用水中要对Cl-的含量做限定

正确答案:

C

参考解析:

A项,动物需要较多的Na+,而植物需要较多的K+。

B项,Ca2+可以降低重金属离子的毒性。

D项,不同类型的天然水含量差别很大,渔业用水一般不对Cl-的含量做限定。

17.水中氨氮转化为亚硝酸盐是通过硝化细菌的()。

A.硝化作用

B.反硝化作用

C.亚硝化作用

D.反亚硝化作用

正确答案:

C

参考解析:

C项,水中氨氮在亚硝化细菌的作用下通过亚硝化作用转化为亚硝酸盐。

18.对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有较强的分解能力,可分解底泥中的有机物质并抑制硫化氢的产生的是()。

A.硝化细菌

B.乳酸杆菌

C.蛭弧菌

D.芽孢杆菌

正确答案:

D

参考解析:

没有试题分析

19.关于溶氧量的描述中,哪项是错误的()。

A.养殖池塘的溶氧量昼夜变化不如湖泊、水库的表层水变化明显

B.溶解氧日变化中,最高值与最低值的差称为日较差

C.日较差的大小可以反应水体产氧和耗氧的相对强度

D.夏季湖泊上层水温高,氧气的溶解度低,含量也低

正确答案:

A

参考解析:

A项,养殖池塘的溶氧量昼夜变化比湖泊、水库的表层水变化更明显。

21.下列哪项不是有机物含量的表示方法()。

A.BOD

B.COD

C.TOD

D.DOC

正确答案:

D

参考解析:

ABC三项,有机物含量的表示方法包括:

生化需氧量(BOD)、化学需氧量(COD)、总需氧量(TOD)、总有机碳(TOC)。

22.现在生物操纵泛指在管理()的生态上操纵的生物学措施。

A.水生动物

B.水体藻类

C.水生植物

D.水体藻类和水生植物

正确答案:

D

参考解析:

D项,现在生物操纵泛指在管理水体藻类和水生植物基础上的生态操纵措施,亦是生物修复。

23.下列哪项不是化学性污染物()。

A.油类污染物

B.耗氧有机物

C.植物营养物质

D.放射性污染物质

正确答案:

D

参考解析:

D项,放射性污染物属于物理性污染物质。

ABC三项,化学性污染物包括无机无毒物质、无机有毒物质、有机有毒物质、耗氧有机物、植物营养物质和油类污染物质。

24.下列水色中属于较好的水是()。

A.绿色

B.蓝绿色

C.灰绿色

D.泥黄色

正确答案:

A

参考解析:

没有试题分析

25.下列哪项不是重金属污染物()。

A.铜

B.镉

C.硒

D.砷

正确答案:

C

参考解析:

ABD三项,重金属污染物有汞、镉、铅、铬、铜和砷等。

26.下列不是表示毒物毒性大小的指标是()。

A.最小耐受剂量

B.致死剂量

C.绝对致死量

D.最高无害作用水平

正确答案:

A

参考解析:

BCD三项,毒物因其性质的不同,对水生生物表现出不同的毒性,表示毒物毒性的参数包括安全浓度、致死剂量、绝对致死量、半数致死量、最小致死量、最大耐受剂量、阈剂量和最高无公害作用水平等。

27.《渔业水质标准》中规定非离子氨氮含量不得超过()。

A.0.030mg/L

B.0.025mg/L

C.0.020mg/L

D.0.015mg/L

正确答案:

C

参考解析:

C项,《渔业水质标准》中规定,非离子氨氮含量不得超过0.020mg/L。

28.最原始、最古老的藻类是()。

A.蓝藻

B.绿藻

C.硅藻

D.假藻

正确答案:

A

参考解析:

A项,蓝藻是最原始、最古老的藻类,其结构简单,无典型的细胞核,又称蓝细菌。

2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原生动物的是()。

A.栉毛虫

B.钟虫

C.长三肢轮虫

D.草履虫

正确答案:

C

参考解析:

C项,轮虫是比原生动物要高级的动物。

ABD三项,原生动物为单细胞动物,多数体型微小,常见的有草履虫、急游虫、栉毛虫、钟虫等。

30.下列哪项不是浮游植物对渔业的危害()。

A.水华、赤潮危害渔业

B.影响水生动物活动

C.使养殖鱼类产生异味

D.生长吸收N、P等

正确答案:

D

参考解析:

D项,浮游植物的生长需要吸收N、P等,如蓝藻可生物固氮,对渔业来说是有利的方面。

31.下列水色中属于水色不正的劣水的是()。

A.翠绿色

B.黄绿色

C.褐绿色

D.褐青色(墨绿色)

正确答案:

B

参考解析:

B项,一般认为,水色呈蓝绿、深绿、灰绿、黄绿、泥黄色等水色不正的为劣水。

32.在浮游生物之间和浮游生物与水环境的关系中,下列哪项错误()。

A.浮游动物和浮游植物之间一般是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关系

B.自然水体中,一般浮游植物生物量与浮游动物生物量成正比

C.浮游动物可以降低水体透明度,降低溶解氧含量

D.浮游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

正确答案:

B

参考解析:

B项,自然水体中,因浮游动物以浮游植物为食,故一般浮游植物生物量与浮游动物生物量成反比,即浮游动物的生物量高峰出现在浮游植物峰值之后。

33.下列哪项不是水生环节动物?

()

A.水蚯蚓

B.沙蚕

C.龙虱

D.水丝蚓

正确答案:

C

参考解析:

C项,龙虱又称水龟子,属于水生昆虫,不属于水生环节动物。

3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水生环节动物特点的是()。

A.体呈两侧对称

B.具有3个胚层

C.常有刚毛

D.具有腹足

正确答案:

D

参考解析:

D项,具有腹足的动物属于底栖软体动物腹足纲。

35.下列关于底栖动物与水环境关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底栖动物是水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

B.生活于水底区的底栖动物对水质影响不大

C.水质可以影响底栖动物的存活,生长和繁殖

D.底栖动物消耗水中的溶解氧

正确答案:

B

参考解析:

B项,生活于水底区的底栖动物对水质有很大的影响,能够通过摄食沉淀物中的有机质和过滤浮游植物来改善水质,还会消耗水体的溶氧量。

36.贝壳背缘中央的突起是(),()以壳顶为中心,与腹缘平行,呈同心圆排列。

A.壳顶,缝合线

B.壳顶,生长线

C.厣,缝合线

D.厣,生长线

正确答案:

B

参考解析:

B项,贝壳背缘中央的突起是壳顶,生长线以壳顶为中心,与腹缘平行,呈同心圆排列。

37.下列水生昆虫中,幼虫和成虫都在水中生活的是()。

A.蜉蝣目

B.毛翅目

C.半翅目

D.鳞翅目

正确答案:

C

参考解析:

ABD三项,蜉蝣目、毛翅目、鳞翅目类水生昆虫的生活史中:

幼虫在水中生活,成虫在陆地生活。

38.下列底栖动物中不属于底内生活型的是()。

A.蛤

B.蚌

C.贻贝

D.穴居蟹

正确答案:

C

参考解析:

C项,贻贝属于底上生活型。

39.下列选项中,大型水生植物不包括()。

A.丝状或膜状绿藻类

B.蓝藻

C.轮藻

D.红藻

正确答案:

B

参考解析:

ACD三项,大型水生植物是指肉眼可见的丝状或膜状绿藻类、轮藻、红藻、褐藻和水生维管束植物。

B项,蓝藻属于微小的浮游植物。

40.下列对可控生态养殖管理的关键措施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不换水、不排污

B.增强抗虫、抑虫、防虫能力,减少杀虫

C.内服保健药物

D.使用杀藻剂和杀灭浮游动物的药物

正确答案:

D

参考解析:

没有试题分析

41.下列哪一项不是褐藻?

()

A.海带

B.裙带菜

C.鼠尾藻

D.石花菜

正确答案:

D

参考解析:

D项,石花菜属于红藻类。

42.紫菜属于()。

A.蓝藻

B.绿藻

C.红藻

D.褐藻

正确答案:

C

参考解析:

A项,蓝藻是属于原始的微小浮游植物。

B项,绿藻类包括水绵、刚毛藻、礁膜藻等。

C项,红藻包括紫菜、江蓠、石花菜等。

D项,褐藻包括海带、裙带菜、鼠尾藻等。

4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水生四大生态类群是()。

A.沉水植物

B.挺水植物

C.浮叶植物

D.浮水植物

正确答案:

D

参考解析:

ABC三项,水生植物的生活型代表了水生植物对水环境的不同适应程度,其生活类型一般分为沉水植物、挺水植物、浮叶植物、漂浮植物四类。

44.发展生态系统水平的水产养殖,必须树立的理念是()。

A.整体性、协调性

B.整体性、系统论

C.持续性、协调性

D.策略性、系统论

正确答案:

B

参考解析:

没有试题分析

45.睡莲属于哪一类大型植物()。

A.沉水植物

B.挺水植物

C.浮叶植物

D.漂浮植物

正确答案:

C

参考解析:

A项,沉水植物有苦草、聚草等。

B项,挺水植物有芦苇、狭叶香蒲、莲等。

C项,浮叶植物又称浮水植物,有睡莲、芡实等。

D项,漂浮植物有水葫芦、浮萍、槐叶萍等。

46.下列关于土壤颗粒的USDA分类中,错误的是()。

A.黏粒的直径小于0.002mm

B.粉粒的直径为0.002~0.05mm

C.沙粒的直径为0.05~2mm

D.中沙的直径为0.1~0.25mm

正确答案:

D

参考解析:

D项,中沙的直径为0.25~0.5mm。

47.土壤质地主要取决于()。

A.黏粒含量

B.沙粒含量

C.有机质含量

D.大小不同的土粒组成比例

正确答案:

D

参考解析:

D项,土壤的质地在池塘建造中很重要,因为土壤中必须含有适当的颗粒分布以保证建造稳固的堤岸和池塘底部不漏水。

因此,土壤质地主要取决于大小不同的土粒组成比例。

48.池塘底质与排水良好的土壤间最重要的化学差异是()。

A.缺乏分子氧

B.氧化的泥-水界面

C.泥-水之间的交换

D.土壤的还原性

正确答案:

D

参考解析:

D项,还原性养殖水域底质与排水良好的土壤之间最重要的化学差异,是水淹土壤处于还原状态。

49.化学需氧量的简称()。

A.BOD

B.COD

C.TOD

D.TOC

正确答案:

B

参考解析:

B项,化学需氧量(ChemicalOxygenDemand)的简称为COD。

50.底质在水淹过程中的pH值变化为()。

A.酸性土壤pH降低,碱性土壤pH降低

B.酸性土壤pH升高,碱性土壤pH降低

C.酸性土壤pH降低,碱性土壤pH升高

D.酸性土壤pH升高,碱性土壤pH升高

正确答案:

B

参考解析:

B项,地质在水淹过程中的pH会发生变化,其变化速度和趋势与土壤的质地、有机物质含量等有关,pH变化总趋势趋向中性,即酸性土壤pH升高,碱性土壤pH降低。

51.一些小的水生动物如海蜘蛛能在水面上行走的主要原因是水的()。

A.密度

B.浮力

C.表面张力

D.浊度

正确答案:

C

参考解析:

没有试题分析

52.关于土壤pH变化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水淹过程中土壤的pH变化总趋势趋向于碱性

B.含铁量低的碱性硫酸盐土壤即使水淹几个月pH也不会超过5

C.有机物可以降低含钠和石灰质土壤的pH值

D.低温或硝酸盐的存在可以延缓pH的上升

正确答案:

D

参考解析:

A项,水淹过程中pH的变化总趋势趋向于中性。

B项,含铁量低的酸性硫酸盐土壤即使水淹几个月pH也不会超过5。

C项,有机物对含钠和石灰质土壤的pH值有加快降低的作用。

53.下列营养元素中不属于水生动物生长的常量必需元素的是()。

A.氮和磷

B.钾和钙

C.镁和硫

D.锰和钼

正确答案:

D

参考解析:

必需元素是指直接参与生物的营养,其功能不能被别的元素替代、生物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元素,通常是生物体内有机结构的组成成分,参与酶促反应或能量代谢及生理调节。

其中需要量大的称为常量必需元素,如氮、磷、钾、钙、镁、硫、碳、氢、氧;需要量很少的则称为微量必需元素,如铁、锰、铜、锌、硼、钼、氯、镍等。

收藏

54.高产量的最佳土壤pH值为()。

A.5.5

B.5.5~6.6

C.6.5~7.5

D.7.5~8.5

上一题 下一题

未作答 正确答案:

C 我要纠错

参考解析:

池塘底质的酸度和酸交换度严重影响池塘的水质,酸性土壤易导致水质偏酸,影响池塘的生物容量、生物群落合养殖产量。

C项,高产的最佳土壤pH值为6.5~7.5。

55.下列关于溶解氧日较差较大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当产氧和耗氧都多时日较差才较大

B.浮游植物较多

C.浮游动物较多

D.饵料丰富

正确答案:

C

参考解析:

没有试题分析

56.下列对可控生态养殖管理关键措施的说法中,不恰当的是()。

A.常换水、常排污

B.选择合理的养殖模式

C.选择优质种苗

D.正确使用水质改良剂

正确答案:

A

参考解析:

A项,应该是不换水、不排污。

57.池塘中浮游植物的主要限制性营养因子是()。

A.N

B.P

C.Ca

D.S

正确答案:

B

参考解析:

磷和氮是藻类生长繁殖的控制性因素,藻类繁殖的程度主要取决于水体中这两种成分,尤其是其无机形态化合物的含量,但天然水体中缺磷现象往往比缺氮现象更为普遍,也即多数水体中磷是藻类生长的限制性因子,因为自然条件下存在的磷化合物溶解性和迁移能力比含氮化合物低得多,补给量及补给速率也比较小。

58.下列对可控生态养殖管理关键措施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建立可控的池塘养殖条件,保持适宜的面积与水深

B.使用消毒剂、生石灰和絮凝剂等快速改水剂

C.保持水体较高的浮游生物数量

D.正确使用水质改底剂,防止底质败坏

正确答案:

B

参考解析:

没有试题分析

59.池塘底质中的C/N比值可以决定()向养殖水体的释放量。

A.N

B.P

C.Ca

D.S

正确答案:

A

参考解析:

A项,氮在土壤中同时以有机和无机物质出现。

池塘底质中的氮向养殖水体的释放量主要取决于底质中的C/N比值,C/N值为20以下时可以释放出氮,大于20时一般不会释放氮。

60.决定养殖水体的硬度,也影响养殖水体碱度的是()。

A.Na+

B.K+

C.Ca2+

D.Mg2+

正确答案:

C

参考解析:

C项,当底质中钙含量偏低时,易引起水质硬度降低,从而影响水体中二氧化碳的储存能力而降低光合作用的效率;钙含量过高时,大量钙离子溶解于水中使水体的磷酸根被结合形成磷酸钙沉淀,进而限制了浮游植物对磷的获得,从而影响光合作用,也影响了水体的碱度。

61.下列关于池塘底质的质地描述中,哪项是错误的()。

A.池塘底质的质地主要由土壤颗粒的分布所决定

B.沙质底质容易造成渗漏

C.黏质底质可以向水体提供微量元素

D.一般池塘底质中黏土含量25%~55%比较合理

正确答案:

C

参考解析:

C项,黏质底质由于黏土颗粒对营养素的强烈吸附,容易造成水体中微量营养素的缺乏。

62.下列关于罗非鱼的叙述,错误的是()。

A.属于冷水性鱼类

B.生存水温为14~38℃

C.最适水温为24~35℃

D.9℃为致死水温

正确答案:

A

参考解析:

A项,罗非鱼不属于冷水性鱼类。

BCD三项,罗非鱼的生存水温为14~38℃,最适水温为24~35℃,9℃为致死水温,20℃以上时开始繁殖。

63.浮游动物的采集一般最好在晴天()。

A.上午8:

00~10:

00

B.上午10:

00~11:

00

C.上午11:

00~12:

00

D.下午2:

00~3:

00

正确答案:

A

参考解析:

A项,浮游动物的采样时间要尽量保持一致。

一般在晴天上午8:

00~10:

00进行为好。

64.生物体的微量必需元素不包括()。

A.铁、铜

B.锰、锌

C.硼、钼

D.钠、氧

正确答案:

D

参考解析:

必需元素是指直接参与生物的营养,其功能不能被别的元素替代、生物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元素,通常是生物体内有机结构的组成成分,参与酶促反应或能量代谢及生理调节。

其中需要量很少的称为微量必需元素,如铁、锰、铜、锌、硼、钼、氯、镍等。

65.关于凡纳滨对虾对水温的需求叙述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亲虾的越冬水温为27℃

B.亲虾的培育水温为24~26℃

C.只适合在低温下繁殖

D.仔虾至成虾的适宜温度为28℃左右

正确答案:

C

参考解析:

C项,凡纳滨对虾属于温水性动物,水温过低不适合凡纳滨对虾的繁殖。

66.昼夜变温促进生长的原因不包括()。

A.提高动物个体的摄食量

B.改变动物个体的生物能量学特性

C.提高食物的转化率

D.提高基础代谢水平

正确答案:

D

参考解析:

ABC三项,昼夜变温促生长的原因有两方面:

①变温下,动物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