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美智慧药房对于现代中医药发展的重要意义.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299565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19.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康美智慧药房对于现代中医药发展的重要意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康美智慧药房对于现代中医药发展的重要意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康美智慧药房对于现代中医药发展的重要意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康美智慧药房对于现代中医药发展的重要意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康美智慧药房对于现代中医药发展的重要意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康美智慧药房对于现代中医药发展的重要意义.docx

《康美智慧药房对于现代中医药发展的重要意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康美智慧药房对于现代中医药发展的重要意义.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康美智慧药房对于现代中医药发展的重要意义.docx

康美智慧药房对于现代中医药发展的重要意义

康美智慧药房对于现代中医药发展的重要意义(上篇)

一.康美智慧药房最新的发展情况

康美的智慧药房从自2015年6月首次落地到现在已经超过两年的时间,截至2017年11月,康美智慧中央药房已经在广州、北京、深圳、成都、昆明五大城市落户,同时正积极启动重庆、厦门等更多城市中央药房的搭建,逐步形成城市群中央药房。

合作机构已经超过250家,日最高处方量达到2.5万张,累计处方量360万张,服务门诊医生超过2.5万名,服务患者约130万人。

各项数据比之前都有了很大的增长,比如日处方量比之前公布的数据又增加了5000张,服务的患者和门诊医生数量也分别增加不少,总体上取得了不错的进展,康美智慧药房不断深入开展对其中药饮片业务有大的促进作用,我们可以用以下的一些的数据来看看康美智慧药房为康美中药饮片销量带来的贡献,下面是从2013年起到现在的康美中药饮片的销量和增长,以及和行业整体增速对比,市场份额等等情况。

从上面的图表可以看出,康美的饮片收入从2013年的18亿增长到今年预计约60亿左右。

2015年的前半年,也就是智慧药房启动之前,饮片销售了14.85亿,只取得了同比15.44%的增长,而智慧药房启动后2015下半年饮片收入暴增至全年37.2亿,仅下半年就取得了22.35亿的收入,环比上半年大增50%,就算考虑到饮片下半年销量通常大于上半年的季节性因素,也是一个非常耀眼的成绩。

我们可尝试以智慧药房开启一周年,两周年的完整一年时间段为周期,和智慧药房开启前一年周期的比较,数据分别为29.97亿,42.21亿和54.15亿,同比分别增长40.8%,28.28%,考虑到这2015和2016年里饮片行业的增速只有13.67%和15.10%,康美在智慧药房带动下的增速就显得非常突出了。

还有非常难得的是,康美中药饮片这种高速增长是在收入基数不断大幅度提高的基础上,依然能保持接近低基数时期的增速。

从上图可以看出,过去几年里,整个中药饮片行业也是保持了比较快的增长,而实际上我国中药饮片市场规模从2007年242亿元增长到2016年的1956亿元,复合增长率达约26%,是所有医药工业细分子行业里增长最快的,中药饮片子行业占医药总工业比重也是逐年上升,从2007年的4.64%提升中2016年的6.61%。

相对于整个饮片行业的增速,除了在2013年增速低于行业增速之外,康美有着大幅高于行业整体的增速,得益于此,康美饮片的份额也在稳定上升中,龙头规模效益还是明显的。

                          康美和饮片行业增速对比

所以,智慧药房对于饮片销量的带动非常明显,智慧药房可谓功不可没,可以说现状的康美智慧药房已经成为康美饮片细分业务成长乃至整个企业成长的最具动力的引擎。

前瞻产业研究院保守预计2017-2022年我国中药饮片加工行业销售收入将保持年均15%左右的市场增速,到2022年我国中药饮片加工行业销售规模将超过3800亿元,在今年上半年,中药饮片行业收入增速就达21.33%。

康美的中药饮片收入在智慧药房这个强大武器的支撑下应能继续保持高于行业的增速,而康美的饮片现在只有60亿左右的规模,不到3%的市场份额,所以无论是康美的旗下的中药产业还是智慧药房的中药饮片在未来都存在着非常大的成长和想象空间。

康美智慧药房的模式越来越受到关注,越来越被各级政府推崇,被越来越多的医院采纳。

正是因为在智慧药房模式的成功探索,康美药业还成为唯一的企业,联同广东省中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以及北京市中医院一起开展“互联网+”中药药事服务标准化研究项目,在“智慧医疗、智慧药房”项目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扎实开展“互联网+”中药药事服务标准化研究项目,力争形成相关标准,并示范推广应用。

刚出台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推进中医药健康服务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指明了“互联网+中医药”重点发展方向,首要的意见就是智能化的中医药医疗服务。

意见重点提出,探索和推广“智慧药房”建设,提供包括中药饮片、配方颗粒、中药煎煮、膏方制作、药品配送、用药咨询等药事服务。

由此可见,康美的智慧药房模式引领了整个中医药行业的改革,引领了中药饮片业的发展,成为了行业的标准,成为了国家发展指导的意见。

继首创小包装中药饮片之后,康美首创的智慧药房又一次为病患能更快捷高效地喝上中药做出了巨大贡献。

康美智慧药房不是中药片行业内部的技术革新,而是中药饮片结合当代高度发展的互联网和物联网,以及现代物流业高效发展下的产品,它高度契合现代人追求高效便捷的互联网生活消费习惯,可以改变广大群众对过去中药使用麻烦、复杂和耗时的观念,使大众重新认识到使用中药也可以高效、便捷和省心,让中药饮片消费成为一种自然的常态。

究竟康美智慧药房模式是怎么运作,又有究竟什么过人之处?

智慧药房是由互联网及物联网技术打造的全新服务模式,为患者提供送药上门、中药代煎、药事咨询一站式综合药事服务,让患者看病省去了两个环节的麻烦:

一、排队拿药,二、煎药。

当患者就医后,可通过智慧药房微信服务号或者智慧药房APP自主上传处方,系统智能识方,对中西处方完成抓药、中药代煎、膏方制作、配送上门的全部剩余环节,无需患者亲自在医院排队购药,让患者看病取药如同收快递一样简单便捷。

在与康美智慧药房合作的医院里,患者在医院看病后不用排队挂号、付费、取药,中医大夫开方后,病人即可直接回家,只需半天时间,代煎好的中药既由物流配送至家中,挂号、付费等均可通过在医院官方微信完成,为患者缩短了在医院取药轮侯时间,解决了患者煎药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提高了患者就医体验的满意度。

康美智慧药房通过与合作医院HIS系统直接对接,完全实现医院处方流转、医保付费,领跑互联网“最后一公里”,迈出智慧医疗坚实一步。

(陈晓玲,深圳新闻网)

                     康美智慧药房流程图(图片来自王丽娜)

                   高效的智慧药房(图片来自深圳新闻网)

康美智慧药房对于病患所带来的便利是显而易见的,同时,因为省去排队拿药的环节,患者不用过久停留,直接减少了医院常见的满为人患,改善了合作医院的就医环境,随着智慧药房的深入,医院完全有可能在不久将来取消自己的中药房以腾出更多的资源和空间把精力集中在医疗服务环节。

康美通过智慧药房介入医院后,增加了相互之间的粘性,为后续和医院之间进一步供应链服务合作,取得了先发的优势,而且在母公司康美药业自身中药全产业链强大支持下,康美智慧药房运作上也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现阶段康美建立智慧药房的核心还是依托它在其中药全产业链上的优势,说到底它最核心的竞争力始终还是中药,所以我接下来要和大家重点探讨的是康美智慧药房与中药饮片相关的部分。

了解一下我国中药饮片市场的现状,看看我们常见的两种饮片:

传统饮片汤剂和配方颗粒之间的优劣。

然后在这个背景下,探索康美智慧药房是如何应势而诞生的?

康美智慧药房的出现对于推动现代中医药发展具有什么重大的意义?

或者具体一点就是这种通过智慧药房新型模式出来的代煎中药饮片,究竟能在当下甚至未来的中医药市场上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是不是当下最符合现代人生活方式,最能平衡各方面需要的一种中药饮片输出模式?

如果智慧药房输出的饮片真的能肩负整个行业消费的主流,真的能为饮片行业树立新的标签,要做得更好,需要什么样的改进和战略方向?

接下来都会在下篇里讨论。

康美智慧药房对于现代中医药发展的重要意义(中篇)

如果没有看过上篇的朋友,可以看这里:

康美智慧药房对于现代中医药发展的重要意义(上篇)

二.中药饮片行业的现状

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我国中药饮片市场的现状。

康美药业尽管已经是中药饮片行业毫无争议的老大,但是直到2016年市场份额也只有2.4%,甚至到今年也不到3%。

而第二份额的源和药业也只有0.53%的市场份额,就算在前十份额的大多都只有在0.1%左右徘徊(详情参考广证恒生提供的份额图)。

这种现象放在任何行业都是少见的。

这是因为整个饮片行业都是非常分散,集中度非常低,年销售额不足亿元的企业却占70%的市场份额,其中更有40%的中药饮片企业年营业收入更是不足2000万元。

目前市面上很多小型中药饮片企业多由传统手工作坊转变而来,饮片生产设备不配套而形成不了真正意义上的规范化生产线,沿用落后的生产及管理方法,生产的药品在药材原料质量、炮制工艺、包装、仓储运输等方面难免存在问题。

其中炮制工艺是制药技术的核心,炮制工艺对饮片质量起关键性作用。

而小企业在饮片炮制阶段经常存在专业炮制人员不足、炮制方法不合理规范、炮制辅料规格不统一、炮制设备落后等问题,无法保证中药饮片的质量和疗效。

正是因为中药饮片市场里大部分供应是来自这些源自小作坊式小饮片企业,中药饮片的质量和口碑难以得到保证。

难怪一直会出现和中药饮片的相关各种各样问题一直困扰着社会大众,造成大家对中药的误解。

另外,由于同一品种中药饮片的品级多,缺乏统一划分标准。

由于产地、自然条件等不同,同一种类中药材的品质存在很大差异,价格可能有几倍甚至十几倍的差异。

中药材的上述特点导致同一品种的中药饮片也具有多种品级,加之炮制工艺的不同,则进一步增加了加工后的中药饮片等级。

因此,本行业产品具有品级多且非标准化的特点,这也使得同种中药饮片的价格可能因品质、等级的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

(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

                 中药饮片市场份额(图片来自广证恒生)

正因为现在我国饮片市场存在小,散,乱的现象,行业有走向规范化,集中化,一体化的迫切需求。

首先,批准文号管理、工艺、中药材种植、出口等方面的需要规范化。

其次,行业的不断发展,那些规模小、竞争力弱、管理不规范的生产厂商将逐步被市场所淘汰,具备核心竞争力的生产企业将不断增加市场份额,我国中药饮片行业的市场集中度也将逐步提高。

一体化体现在优势企业向中药材种植上游拓展的趋势。

这些企业通过设立中药材基地、同当地政府或农户合作等多种方式开展中药材种植,为企业提供了稳定的生产原料来源,保证了品质。

在这种背景下,按特定的剂量小规格包装的,标准化,高品质的小包装饮片会越来越受到垂青,而康美就是这种小包装饮片的创始者,与此同时,另一种同样是按特定剂量小包装的新型饮片中药配方颗粒越来越受到关注。

实际上配方颗粒不是新鲜事物,只是在我国研究和应用时间还不算长。

说起配方颗粒,它和传统饮片之间的比较和争论一直都没有消停过,这也是一个比较敏感的话题,但是要分析康美智慧药房模式输出的代煎饮片在当今现代中药饮片市场里的意义,了解康美智慧药房诞生的基础和背景,就不得不先来看看传统中药饮片,和在其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主打便利性的配方颗粒之间的比较。

三.中药传统饮片和中药配方颗粒的优劣

中药饮片颗粒通常有两种,一种是单味配方颗粒和复方颗粒。

配方颗粒通常是指单味传统中药饮片经过提取、分离、浓缩、干燥、制粒、包装等生产工艺加工制成的一种统一规格、统一剂量、统一质量标准的新型配方用药。

还有一种大家常听到的是复方颗粒,复方颗粒和这种单味配方颗粒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复方颗粒其实是和传统共煎饮片非常接近,也就是全方饮片一起经过煎煮,然后加入辅料(淀粉蔗糖糊精等)浓缩制成颗粒状。

而由单方配方颗粒组成处方的之间是没有经历过一起共煎而来的,这是最根本的区别,正是因为这个区别才有了下面接下来的争议性讨论。

众所周知,传统中药饮片最明显的缺点就是如果需要自行煎煮的话,那对于一般普通人来说,无论从技术火候的把握还是时间的上的要求都是一个大难题,这往往也是把很多人拒中药于门外的重要原因。

而这些缺点恰恰就是配方颗粒可以弥补的,比起传统汤剂,配方颗粒的优点有以总计为下几点:

1.免去传统个人煎煮所浪费的时间和煎煮过程中的烦恼,2.由于机械化生产,质量相对容易控制,使用相对安全,3.便于药师进行调配,4.由于小包装密封性好,便于管理与储运。

5便于患者服用,易于携带。

6.适用于急救用药(参考朱桂花和徐秀丽的《浅谈中药配方颗粒的优劣势与发展前景》)。

总体而言,配方颗粒的用法方便,克服了中药饮片煎煮时间长、利用率低、服药量大的缺点,对身体不允许或者不方便、无条件煎药而又适合中药治疗的患者而言,最为合适,又由于体积小,携带更方便,最适于旅途服用和工作繁忙、无时间煎煮的患者服用,急诊患者也可随取随服。

尽管配方颗粒带来了很多的便利,但是它存在的问题也是非常明显的。

首先,单味配方颗粒的提纯的原材料基础就是传统中药饮片,而中药饮片本身就经过炮制的,所以这里面存在的差异是非常值得深究的。

正所谓无“炮制”,不“饮片”。

中药饮片一个重要的过程是“炮制”。

饮片炮制是指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施治用药的需要和药物的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所使用的一系列制药加工技术。

炮制是我国传统、特有的制药技术,是我国人民在上千年使用自然药物治病救人过程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和总结。

                 中药饮片炮制历史(图片来自搜狐张洪岭)

中药饮片的炮制工艺是中药传统制药技术的集中体现和核心所在,是在历代中医药长期医疗实践中产生,并不断积累和发展起来的。

我国对中药炮制的最早文字记载始于战国时代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其治疗“目不瞑”的秫米半夏汤中就有“治半夏”的记载,表明当时预治疾病已经使用了药物常规炮制品。

在南北朝刘宋时代,我国第一部炮制专著《雷公炮炙论》问世,记载的炮制方法主要有蒸、煮、炒、焙、炙、炮、煅、浸、飞等。

该书对后世中药炮制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某些炮制方法,现今仍有很大的参考价值;明代时期,中药炮制发展得较为全面,陈嘉谟在《本草蒙筌》中曾系统地论述了若干炮制辅料的作用原理,著名的医药学者李时珍集诸家之大成,在其巨著《本草纲目》中专列了"修治"一项,收载了各家之法。

缪希雍又在《雷公炮炙论》的基础上,增加了当时常用的炮制方法,在他的著作《炮制大法》中,提出了著名的炮炙十七法。

中药饮片炮制理论和方法,体现我国几千年来民族传统中医的精深智慧,为保护我国传统中医药文化遗产,我国在历次修订和颁布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都明确规定禁止外商投资“传统中药饮片炮制技术的应用及中成药秘方产品的生产”,并且禁止出口“中药饮片炮制技术”。

(参考搜狐张洪岭《中药饮片行业分析报告》)

当代中药饮片炮制技术就是在这么漫长历史基础进化过来,经历多代人的努力,经过反复改良和临床应用才建立起,可以说荟萃了我们中华民族这么多年来中医药的精华,必须深入了解这些才能真正领悟懂中医药的精髓。

现在的配方颗粒的原理基础是在传统中药饮片的基础上提纯有效成分,那将会出现什么问题呢?

很多饮片必须经过特殊炮制药效才更好,比如杜仲很少生用,一般都是要经过盐灸,才更加突出它的壮阳补肾,安胎等功效,不知道如果按配方颗粒做法提纯后的杜仲,还能保留原来盐灸过的杜仲效果吗?

又比如非常常用的毒性饮片半夏,光因炮制方法不同就有好几种:

清水半夏、姜水半夏和法水半夏。

其中法半夏为生半夏用白矾、甘草、石灰加工炮制后入药者。

毒性低,化痰作用强。

而姜半夏,为生半夏经水浸泡,漂至口尝仅有麻辣味,与鲜姜、白矾同煮至透,取出晾至六七成干,闷润后切片晾干入药。

姜半夏毒性已减,性偏温燥,具燥湿化痰、降逆止呕之功,适用于脾虚痰涎涌盛作呕或寒痰咳逆者。

而如果再深入细分,半夏还可以通过每个病人细分的症状,采用和多种中药材煎汁而炮制的半夏,分别还有仙半夏,青盐半夏,竹沥半夏,苏半夏等。

在半夏这么复杂繁多的炮制方式下,如果做成中药配方颗粒单独提纯半夏成分的话,就失去了针对不同细分症状传炮制的意义了。

就算能把炮制后的半夏一起提纯,辅料中的比例是按什么的标准,才能保留个性化对症的药效等等都是存在疑问的。

这样的例子太多了,比如还有对偏头疼非常有效的附子,都是经过非常复杂的炮制过程,并且是必不可少的降毒减毒过程,中药配方颗粒在提纯的过程可能已经不是有没有效的问题,而是会有可能涉及到没有有毒的问题了,这是非常谨慎的话题,存在争议,很难说清楚。

在医药上药配方颗粒宣称是以中医药的理论为指导,而且原料也是来自按照标准炮制规范单味中药饮片,但经过经现代制药工艺提取和分离特定成分后还能保留原中药饮片的性味、归经、功效吗?

配方颗粒这种类似于西医思维的提纯的“定量”思维符合传统中医一直推崇的“定性”的原则吗?

还是很值得商榷的。

另外,由于配方颗粒生产还没有统一标准,工艺标准由各生产企业自行制定,造成生产工艺不一致,中药配方颗粒的质量、企业之间某些产品的工艺环节存在差异,造成所采用的定性鉴别专属性较差,定量检测品种含量标准不一,甚至有些中药配方颗粒有效成分丢失严重,同品种规格不统一,难以在临床上大面积推广,所用辅料的品种、规格、用量均有差异等,给临床应用带来不便。

还有单纯的成分分析有时并不与实践一致,如人参的叶子和须的有效成分远高于根,但是实践疗效显然根远强于叶子和须,于是厂家可以拿叶子来代替根,作为制剂的原料,节省成本,而药效则明显不如汤剂,送检却是合格的。

由此可见,药材炮制成饮片方法有很多种,同种药材选择不同炮制方法也会得到药效不同的饮片,相比配方颗粒只有一种形式,炮制品种不全,临床应用是会受到限制的。

更加重要的是传统制备煎剂与工业化提取方法不一致,单煎合并液与合煎液在化学成分和药效方面有差异等原因,也使目前无中药配方颗粒法定的质量控制标准(参考中国制药网)。

在临床使用上,配方颗粒一般都是单方提纯出来,再合并应用,而传统饮片是成方一起煎煮,至于这种不同是否存在药效差异,这一直是中医药界争论的焦点。

我们知道传统饮片单是炮制后的饮片都带有了复方性质,有很多的学问和讲究,何况是炮制后的饮片全方一起煎煮。

很难想象单方配方颗粒提纯后简单合并能做到完全符合上述的最正宗的药效。

最关键的是传统中药饮片在煎煮过程中,会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反应,能改变药液的PH值,具有增溶、增效、降毒的作用,反应中产生的沉淀或新成分可能会起到一定疗效。

中药免煎颗粒是单味药物单提后的混合,能保证单味中药的最大溶出,却忽视了合煎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可能会影响药物的治疗作用(参考张筱霞,江照云.中药单煎颗粒剂利与弊的分析)。

同时也有行业人士指出传统中医理论组方讲究君、臣、佐、使和七情配伍,中药汤剂的临床疗效往往体现在组方的整体作用上。

认为在:

“共煎”过程中,能产生一系列理化变化达到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增强疗效和缓和药性等目的,充分发挥组方中各成分的相互作用,而中药配方颗粒却不具备这些优势(参考朱桂花和徐秀丽的《浅谈中药配方颗粒的优劣势与发展前景》)。

举一个经典的研究例子,在传统的四逆汤(附子、干姜、甘草)中,甘草黄酮能拮抗乌头碱引发的心率失常,是解毒的有效成分,对甘草与附子配伍煎液中甘草黄酮含量的研究表明,两药配伍煎煮时黄酮含量明显高于甘草单煎液,单煎液含量为52.9%,配伍煎液含量为83%。

四逆汤中各药物单煎后混合使用有毒性作用,而合煎后毒性消失。

有些中药共煎要比分煎药效作用强,免煎颗粒不能使药物在高温的环境下充分反应生成中草药本身不具备的有效成分,这种新生有效成分是免煎颗粒混合后所不能够产生的,所以在治疗效果上就会出现疗效的差异。

比如生脉散(人参、麦冬。

五味子)一起煎汤的疗效,显著强于将以上3种颗粒混合后的冲剂。

(参考郭兆安的《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汤剂的对比》)

同时,郭赵安主任也认为配方颗粒的药物生物活性较合煎有所降低。

有学者曾经对小柴胡汤核心药柴胡-黄芩进行药效学研究,结果显示柴-芩合煎液在降低大鼠血清ALT与AST、抑制血清ALP的活性升高方面均优于分煎液,提示柴-芩合煎液和分煎液的保肝的作用环节及效应强度有所不同,合煎液保肝作用优于分煎液。

赵奎君等也研究发现,合煎不仅可促进当归补血汤中黄芪甲苷、毛蕊异黄酮、阿魏酸等有效成分溶出,而且能显著增强药物的生物活性,其生物活性增强主要表现在免疫活性增强,即T淋巴细胞增殖率升高;当归补血汤合煎还能促进红细胞生成素(EPO)表达,促进成骨细胞分化等,从而能更好地发挥“补气生血”作用,推测其原因可能是合煎过程中药物之间发生了增溶、助溶、吸附以及沉淀等作用而改变活性成分的溶出率,活性成分含量的变化引起功效的改变。

除此之外,朱桂花和徐秀丽的《浅谈中药配方颗粒的优劣势与发展前景》中还谈到饮片共煎还能降低细菌的抗药性。

通过黄连单方与复方抗药性强弱的比较实验,证明单方抗药性远远高于复方。

单方黄连与黄连解毒汤在同样条件下接种细菌培养,结果显示,黄连单方的抗药性是黄连解毒汤的8倍。

尽管配方颗粒的药效被很多行业内人士质疑,也有不少专家一直在尝试中药配方颗粒临床研究实验,他们试图在临床实验结果中证明配方颗粒能在某些处方上能做到接近传统饮片的药效,比如配方颗粒在湿疹,胃溃疡,糖尿病等方面临床实验方面确实也取得一些不错的效果。

当代不少配方颗粒企业也花了很多心思和精力去推动行业的发展,比如红日药业就曾经以四君子汤,以传统汤药为标准,进行“全成分”工艺设计。

红外指纹图谱比对显示:

全成分的四君子汤配方颗粒与标准饮片汤剂的成分信息高度一致,重合率基本能达到98%左右。

又比如最早在国内率先开始自主研发中药配方颗粒的江阴天江药业有限公司开始尝试带头制定行业的标准,以至配方颗粒能提高竞争力。

的标准,以至配方颗粒能提高竞争力。

尽管如此,现阶段的临床数据和研究成果还是得不到绝大多数行业人士的认可,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王智民等人还是认为,关于单味提取物合并与合煎是否等效的问题,绝大多数情况应该还是不等效的,同仁堂李志猛总工程师也曾表示,目前这种单味中药配方颗粒在适应证范围以及生产技术上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有些东西用目前的科学技术还解释不清楚,例如经单味提取配方的乌鸡白凤丸的疗效就不如乌鸡白凤丸的原粉制剂,到底是为什么,很难说清楚。

而更关键的是现阶段颗粒相对适应症范围还远没有传统饮片广。

中药配方颗粒的出现是对传统中药的一次突破,而且它是结合现代制药技术,对可量化病理模型进行研究,根据传统汤剂的理化环境制定提取条件,并对有效成分进行分析提取,它理论上宣称是以中医辨证论治为指导,根据中医的症候、病症建立试验证候模型,但是实际上因为制作过程和传统饮片炮制以及共煎的巨大反差所形成最后出来的效果能否达到古典处方要求,确实还需要更充分的论证。

其实我们需要的不是理论上要达到一个什么共识,只是一切都应该以药效为中心基础,这才是核心的要素。

保持配方颗粒与传统汤剂在有效性、安全性上的一致性,应该是配方颗粒研究的核心任务和目标。

配方颗粒生产工艺研究不能追求以指标成分(有效成分)最大溶出为核心的通常意义下的“最佳工艺”,更重要的应是追求配方颗粒与传统汤剂的质量一致性。

依据饮片在传统汤剂中的溶出特征,针对性的调整配方颗粒的工艺参数,尽量做到二者的等量、等效(参考《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复方汤剂比较研究》冯莉萍刘佳汤泮泮崔涛王京昆杨增明)。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中医药博大精深,也是因为传统古老的使用效率跟不上时代和科技进步的需求,才有今天配方颗粒等的各种新方式尝试的出现,而且也带来了病患对用药便捷性诉求的启示,所以不应该全盘否定这种配方颗粒。

或者,中国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翟胜利说的比较客观,他建议应该坚持坚持两条路走,而不是为了争论,常常拿出一组实验数据便大谈特谈中药配方颗粒合冲与传统饮片合煎孰优孰劣,这样的提法是不太科学的。

中药丸、散、膏、丹各有各的适应证,单味提取冲剂与传统饮片汤剂也是一样,各有各的适应范围。

在这项技术发展得尚不成熟的今天,学会用两条腿走路十分重要。

单煎与合煎各有利弊,在今后很长时间里,两者将长期共存、互补长短。

(参考《南方周末》,马肃平和袁端端)。

所以,坚定共煎饮片原则为主,配方颗粒为有益补充的局面或许我国未来中药饮片应该发展的方向。

说到饮片颗粒未来发展方向,我们或许可以借鉴一下我国的台湾地区、日本、韩国等这些已经有相当丰富的经验和实践的地方。

实际上,这些地方常用饮片颗粒的也并非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