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大学暑期社会实践福建省高校社团发展状况调研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298829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56.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侨大学暑期社会实践福建省高校社团发展状况调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华侨大学暑期社会实践福建省高校社团发展状况调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华侨大学暑期社会实践福建省高校社团发展状况调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华侨大学暑期社会实践福建省高校社团发展状况调研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华侨大学暑期社会实践福建省高校社团发展状况调研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华侨大学暑期社会实践福建省高校社团发展状况调研报告.docx

《华侨大学暑期社会实践福建省高校社团发展状况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侨大学暑期社会实践福建省高校社团发展状况调研报告.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华侨大学暑期社会实践福建省高校社团发展状况调研报告.docx

华侨大学暑期社会实践福建省高校社团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题目基于福建省内的高校社团的发展状况调研

姓名陈建成

学号1011115004

所在学院机电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年级专业10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指导教师李忠伟职称讲师

 

目录

第一章绪论4

1.1课题的背景、研究意义4

1.2调研人员4

1.3调研过程5

第二章高校社团概述5

2.1什么是高校社团5

2.2高校社团的分类5

2.3高校社团的特点6

2.3.1社团建立的自发性6

2.3.2群体目标的整合性6

2.3.3社团成员的广泛性。

6

2.3.4活动内容的多样性。

7

2.3.5行为规范的自律性。

7

2.3.6体制结构的松散性。

7

2.4高校社团的社会化7

2.5高校社团的商品化8

第三章协会的发展问题10

3.1内部问题10

3.2外部及发展问题12

第四章社长14

4.1何为社长?

14

4.2社长的产生方式15

4.3会长的职责16

4.3.1处理好与自我的关系16

4.3.2完善社团机制16

4.3.3处理好与协会其他干部和会员的关系17

4.3.4处理好与上级主管部门及指导老师和其他社团的关系17

4.4社长的类型18

4.4.1第一等社长:

有热情,有能力18

4.4.2第二等社长:

有热情,但能力有些欠缺18

4.4.3第三类社长:

有能力,但是热情有些欠缺19

4.4.4第四类会长:

无热情,无能力19

第五章社团联合会20

5.1社联的职能20

5.1.1管理社团相关事务20

5.1.2为社团提供必要服务20

5.1.3建立并维护学生社团与学校管理层之间的联系、组织全校性社团活动等。

21

5.1.4社团联合会自身的工作21

5.1.5监督各协会的工作21

5.2社联的不足22

5.2.1与社团的沟通问题22

5.2.2缺乏具有针对性的激励扶持制度22

第六章推动高校学生社团不断发展的基本思路23

6.1加强领导,整体推进,形成学生社团的政策支持体系23

6.2正确引导,强化管理,形成学生社团的日常管理规范23

6.3全面发展,重点突出,合理规划构建社团的类型结构23

6.4大胆放手、减少干预,拓展学生社团的自由发展空间24

6.5科学选拔,悉心培养,提高学生社团干部的整体素质24

6.6贴近实际,鼓励创新,提高学生社团活动数量和质量24

6.7加大投入,重点扶持,创造学生社团的外部保障条件25

6.8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加强社团校际、国际的密切交往25

第1章绪论

1.1课题的背景、研究意义

众所周知,学生社团是由具有共同志趣的同学自愿组织的相对独立地开展活动的群众团体,是学生自我塑造、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有效形式,是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

实践证明,高校在深化教学改革、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积极引导大力开展学生社团活动,对于培养跨世纪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有感于此,我们团队将于本学期到暑期这段时间,发动一次关于福建省高校社团发展状况调研。

本次调研将重点针对社团四大作用、七大内部缺陷,五大外部缺陷进行调研,希望通过此次调研,可以改善我校社团发展环境,促进我校更好建设社团氛围。

1.2调研人员

华侨大学红十字学生分会会长陈建成

华侨大学学生团体联合会主席杨志腾

华侨大学手部极限运动社会长郭泽华

华侨大学花艺协会会长荀天才

华侨大学526轮滑协会会长念珠恩

华侨大学数学建模协会会长于菲

 

1.3调研过程

本团队利用暑假时间,走访了集美大学、厦门大学、仰恩大学、华侨大学等在厦漳泉地区具有影响力的高等学府,并采访了数十位社团会长,分别分享了他们在社团中的故事,并在这几所高校中做了问卷调查。

团队中的成员还参加了在集美大学举办的福建省七校社团论坛和在仰恩大学举办的首届福建省社团精英领袖年会,为此次调研取得了丰富的资料。

第2章高校社团概述

2.1什么是高校社团

高校社团,从定义上讲,中国中等学校和高等学校学生在自愿基础上自由结成按照章程自主开展活动的学生群众组织。

这些社团可打破年级、系科以及学校的界限。

团结兴趣爱好相近的同学,发挥他们在某方面的特长,开展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

如厦门大学嘉庚学院需要先成立“兴趣小组”,然后经过一年的考察期才转正为正式社团,说明社团的提出的目的是因为兴趣,从另一方面来说,高校社团是大学生把兴趣转化为社会效应的一种有效方式。

2.2高校社团的分类

高校社团主要分为理论学习类,社会实践类,志愿服务类,文化艺术类,体育健身类,其他类等,其分类名称各个学校有所差异,但是基本在这六个方面。

社团的性质决定了它的群众基础和发展走向。

在各高校中,由于群众基础的不同,同类别的社团在不同高校的发展状况不同,比如华侨大学的公益性社团发展势头较好,而厦门大学嘉庚校区的吉他社,舞蹈社等文化艺术类的社团比较受欢迎,这是各高校的生源差异所造成的差别。

2.3高校社团的特点

2.3.1社团建立的自发性

学生社团是在高校管理部门的许可下,由学生自发组织起来的由,社团负责人自愿承担社团的发起和组建,其成员在相互认识的基础上自愿参加社团活动。

2.3.2群体目标的整合性

就参加学生社团的成员而言,其参与的初衷基本都是由于在兴趣社团的初衷基本都是由于兴趣、爱好、特长、观念等方面具有某种程度的一致性,从而在社团活动中表现出极高的热情和主动性,并在彼此的交往和相处中相得益彰,所以社团凝聚力强,大家都能为共同的社团目标而努力。

2.3.3社团成员的广泛性。

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为广大学生提供了充实课余活动和发展个人爱好的多种场所。

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学科、不同性别、不同民族的学生为了共同的目的参加到社团中。

2.3.4活动内容的多样性。

社团成员具有较高的素质和多方面的才能,众人拾柴火焰高,社团成员往往能集思广益,活动点子自然层出不穷,而且立意新颖,角度独特,活动能吸引许多学生参与。

2.3.5行为规范的自律性。

校园社团要保持自身的正常运转,必须有一定的行为规范。

有的社团有一定制度化的控制系统,有的则无严密完善的控制系统。

一般情况下,社团行为的规范往往难以形成强制的约束力,而主要依靠成员的自觉,实行自我控制,自我约束。

2.3.6体制结构的松散性。

由于学生社团是自发形成的,所以不管是组织形式,还是社会成员,活动主题等都不可避免的流动游移从而表现为结构松散。

综上所述,学生社团是学校中的群众性组织,在组织上表现为自发性、群众性;在活动上表现为业余性、灵活性;在发展程度上表现为层次性、差异性;在人员组合上表现为松散性、流动性。

2.4高校社团的社会化

大学生社会化是个体基本社会化的重要一环,也是高等教育的直接目标所在。

高校学生社团作为高校的一个特殊群体,其功能的发挥对大学生社会化作用显著,影响深远。

它主要包括基本规范社会化功能、知识技能社会化功能、主体个性社会化功能及角色社会化功能。

一方面,高校学生社团有助于大学生拓展角色预演的广度和自由度。

它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班级管理的固定化和模式化,可以促使更广泛的同学通过在社团中担任一定的角色,而得到更多的角色预演机会,使其锻炼才能,增长才干,提高其角色扮演能力。

并且通过形式多样的社会活动,使社团成员走上社会,进行实际的角色体验,检验其角色认知和对角色期望的理解,积累角色扮演和正确处理角色冲突的经验,为大学生顺利进入社会作好铺垫和缓冲。

然而,当前社团商业化和行政化两大倾向值得我们警惕和关注,商业化倾向使社团成了商家产品推销和广告的隐形代言人,行政化倾向使社团俨然成了一个个等级森严的小政府,一个个官场试验田和微型名利场。

使得高校社团丢失了本真的教育目标情况愈发严重。

如何发挥社团的作用和控制校园商业氛围,是一个非常急迫的问题。

2.5高校社团的商品化

第一,大学生社团成了产品的展销厅。

由于市场经济对大学的冲击和渗透,大学校园成了商品展示厅,学生社团则成了商业化的重灾区。

大学生社团竟成了商家必争之地,这些商业单位瞄准了教育产业和学校消费这块大蛋糕,比如教材、考证、旅游、数码、通讯、运动等消费需求大,更是催生了各种各样的考前辅导班、考试复习教材、运动产品、数码产品需要营销和推广。

尽管大学生群体消费能力不高,但是消费群体规模大、需要强烈、支付能力稳定,并且容易受广告的影响。

第二,大学生社团成了产品的广告代言人。

社团由于是学生自己的自发组织,是由学生组成的代表学生利益的团体,一旦能让社团代理或者代言自己的产品,那么将增加很大的信任度,这对产品营销来说是最关键的。

大学披着学生组织的外衣进行产品隐性推介,费用低、效果好,我想,这可能就是某些企业最青睐高职院校的深层原因,而跟大学、教育、学术无关。

第三,大学生社团的财务不够规范成为商业化的诱因。

大学生社团经费来源由学院拨给、社员年费、校外企业赞助、有偿服务和承办活动五方面构成,经费支出则多方面,社团活动费用、日常办公用品开销、宣传费用、通讯费、招新活动费用等等。

除了学院拨款那部分基本能做到专款专用以外,社团其他渠道的收入不太透明,可能有这样一种心态:

学院的拨款是公款,其他收入比如对外拉的赞助等是劳动所得,花起来理所当然,因此,也没必要透明,这样就造成了社团收支不规范、不透明。

导致部分社团干部把社团工作当成大学生活的主体,多数时间花在社团工作中,而商业化成了重要的诱因,而经济收入可能成了人生第一笔收入,对依靠家庭供给的学生来说诱惑力极大。

关于此问题,在一些私立院校表现的尤为明显,而厦门大学、华侨大学等公立院校,由于商业化把关比较严重,所以商家通过社团进驻校园难度比较大,但是从另外一方面来说,市场经济是社会主流。

遏制商业的进驻,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大学的纯洁性和学术性,但是社团由于失去了商业资源,经费很难保证活动的开展,赞助的拉取难度非常大,很多协会都是依托于背后挂靠单位的支持,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协会发展的好还是不好,取决于背后力量的博弈。

所以如何在控制商业化程度的基础上增加社团投入,把社团建设成高校的独特文化,不仅仅需要会内成员的努力,也需要学校有关工作者的思考与付出。

第3章协会的发展问题

3.1内部问题

3.1.1“科技缺席”现象

表现在学生社团大多集中在文化、艺术、体育等方面,而科技类的学生社团则属“凤毛麟角”。

“休闲娱乐”化倾向。

这主要是指一些学校的学生社团,政治思想、学术文化类的少,而如围棋、集邮、跳舞等学生社团又发展得过多过滥。

“硬”的太少,“软”的过多。

这主要是大部分学生和老师把社团看成是一个“玩”的地方,忽略了对社团的正确引导和扶持,而且在一些院校,大部分学生把社团看成是一个课余时间玩的地方,而忽略了社团的内在价值。

3.1.2“花架子”作风

一些学生社团图外在形式,重自身表面热闹,而无实质活动,挂虚名,搞假、大、空。

这主要涉及了社团的政治化,在某些院校,社团的等级排布比较严密,所以很多的会长都是为了刷简历,赚学分而办社团,而且考核的制度有漏洞,所以很多协会是为了另外的一些目的而办活动,不求活动是否符合协会主题,而是片面追求活动的声势和影响力,使社团形成一种盲目的发展、竞争态势。

3.1.3“虎头蛇尾”病和“时冷时热”症。

不少学生社团开局好,但在发展一段后却难以为继,中途夭折。

一些学生社团不是坚持发展,而是有兴致了搞一搞,不耐烦了扔一边。

轰轰烈烈搞了几天,接着便任它冷冷清清去了。

这其实有几方面原因,第一是会长的原因,一部分会长在换届的时候出于某种冲动或者某种目的而接过了协会的指挥棒,一开始的确有激情和理想,也是想把协会搞好,但是由于物质经费的不理想和一些协会内部的毛病、困难的逐渐突出,最后负责人面临着种种困难,再加上课业压力,这时候就会有一部分负责人选择退出协会或者把协会晾在一边,如此一来,就算换了一个新会长,也是积重难返,最后无能为力。

长期以往,协会的发展堪忧。

第二个是会员的问题,很多同学在新开学的时候盲目加社团,而且偏重于街舞等刺激,活泼的社团,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当激情与好奇心消退之后,就渐渐地造成了会员的流失。

3.1.4协会内管理失范,协会间各自为政

有的社团好大喜功,强拉硬扯,盲目发展会员,以人多势众自喜。

有的社团又搞关门主义,不吸收新鲜血液,“十几个人来七八条枪”,搞封闭的小团体。

还有的学生社团由为首的几个人说了算,缺乏民主空气,独断僵化。

最主要的问题是主要的负责人没有把社团定位好,要不定位成一个政治化组织,要不定义成一个私人的兴趣小组。

诚然,作为一个社团,出发点是由于会员间的兴趣爱好,但是既然成为了一个开放性的学生组织,占据使用学校的资源,就应该是一个开放性的,具有推广作用的一个平台。

社团的作用在于丰富大学生的生活,使大学生在课余之时可以更好地获得发展,而不是闭门造车式的自娱自乐,采访中有一个会长说,现在的社团,就是十五个人以下的自娱自乐,虽然不得不说这是一些院校,一些社团的普遍现象,但也说明了一种小圈子的存在,一种外部人员不甚了解,内部人员不愿推广的怪现象。

而且协会之间各自为政,缺乏有效的交流机制。

同院校的协会因为性质上的差异,所以很多会长都不愿意或者觉得没有必要去进行有效的交流,闭门造车,封闭自锁的态度虽然是由于协会间的差异决定的,但是长期以往,缺乏交流的做法很难促进整个社团界的长足发展,最后影响的每个协会的进步。

而外院校之间由于距离较远,而且协会属于非官方组织,在经费方面很难接待外校来宾。

3.2  外部及发展问题

3.2.1社团发展不平衡。

一方面是社团规模、活动质量不平衡。

有些社团规模适中、活动质量高、影响面广,自身建设完善,发展空间很大。

有些社团却光凭社团成员的一腔热情甚至是几个社团骨干在维护,逐渐失去了对广大学生的吸引力、号召力,发展空间日益萎缩。

这是因为一个比较自由或者说是一个放任不理的态度,缺乏有效的管理扶持机制,使得社团在一种类似于市场经济的规律下运作、竞争。

但是在严密控制商业性的氛围内,这种竞争明显是不健康、不合理的。

3.2.2社团经费不充足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做了一次随机性的调查,对于社团经费主要来源,有38%的学生回答是会员会费,32%同学回答是学校支持,19.3%的同学回答是赞助,还有19%同学回答其他。

在回答学生社团开展活动中遇到的问题时,有94.4%的社团组织选择经费不足。

一方面是学校对学生社团活动的经费没有专门的预算,另一方面,一些社团自筹资金的能力和渠道也很少,使社团发展受到一定的局限。

不少社团负责人的主要工作就是花大量的精力外出寻求赞助。

3.2.3活动场地不固定。

问卷中显示80%以上的社团没有固定的办公室和活动场所。

41.3%的同学回答社团没有固定办公室,47.3%的同学回答社团没有固定活动场所。

该校社团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没有相对固定的活动场地,这是部分社团活动不正常的原因。

另外,社团活动缺少设备、器材等,也使社团活动面临困难。

3.2.4指导老师不深入

每个社团基本上都配置有一名以上的指导老师,但是在调查中,对指导老师是否参加社团活动的回答是:

19%每次都参加,18%经常参加,20.3%偶尔参加,30.3%不参加。

统计资料显示,该校除教育系刚刚成立的几个社团还没有明确指导老师外,其他学生社团都有自己的指导老师。

统计和调查的矛盾说明,尽管社团大都有指导老师,但因为指导老师是义务为社团兼职,许多老师没有投入足够的精力,使得许多同学难得一见指导老师。

另外,社团指导老师的层次、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3.2.5参与热情不持久

对社团会员在社团服务的时间长度回答是:

1-3月的有27.3%,3-6个月的有18%,6-12个月的有32.7%,12-18个月的有10.7%,18-24个月的有10%,24个月以上只有5.7%。

参与热情不持久,一方面和许多学生对所加入的社团不了解有关。

不少同学进校时凭着一时的热情加入学生社团的,对参加的学生社团还不很了解。

另一方面,不少学生社团不顾专业性质,盲目招生,使得成员数量太多,许多同学在该社团中得不到锻炼,久而久之,会员流失率不断增加,社团的活动越来越难办,发展的道路越见艰难。

第4章社长

4.1何为社长?

一般来说,社长,或者叫做会长,是整个学生社团的第一负责人,既是整个社团的最终管理者,决策者,是整个社团的灵魂人物。

社长管理能力的好坏和对社团的热情程度,直接影响到整个社团的发展,一个好社长可以团结会员,一起做好社团;一个不佳的社长也可以使社团分崩离析。

4.2社长的产生方式

一般来说,社团会长有两种产生方式,即选举制和内定制。

这两种方式广泛地应用在各类学生社团中,虽然很多时候要求社团社长产生是要秉承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但是在不同情况下,这两种制度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

选举制,适用于比较规模比较大、制度比较成熟的社团,或者被选举人平时威望较高的情况。

好处是每一个社团成员都参与其中,推选结果比较让人信服,有利于会长威信的确立。

内定制,适用于一些比较小型的,刚起步的社团,这时候由于平时大家不一定有很深的接触和了解,所以只能凭着被选举人的一面之辞去选举,所以选举出来的会长不一定对这个协会非常有热情,或者这个会长只是演讲能力比较突出。

如果这种会长上任,由于新生社团自身的脆弱性,会长的一些管理上的不足有时候会对这个协会造成毁灭性的打击,这时候就需要内定制,一般上任会长都会敲定一个下任会长,这样的话下任会长会和上任会长联系比较密切,可以很好地秉持上任会长的管理方式和办会思路,但是缺点是如果被敲定人能力不是十分突出或者短时间内无法确立自己的威望的话,那也会对协会造成损害。

总体来说,如何选择会长的产生方式,是有这个社团的发展状况决定的,最重要的是选出一个有能力,有想法,有热情的负责人。

4.3会长的职责

4.3.1处理好与自我的关系

领袖魅力理论认为,当领导者奉行某种行为准则时,其表现出的非凡的领导能力会迫使追随者做出崇高的贡献。

这一理论同样适用于高校社团。

在管理协会、处理工作的过程中,社长如果能够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并将此奉为自己的准则,其行为就会无形中对协会的其他干部产生影响,促使他们也严格要求自己,努力为协会工作。

同时,社长不能满足现状,而应通过多种途径努力提高自己的沟通交流能力、决策能力以及统筹全局的能力。

而对一些专业性较强的社团,如轮滑社,舞蹈协会等,社长还应努力提高自己的专长,做到以技服人。

4.3.2完善社团机制

一个组织的领导者,其职责主要是把握方向,统筹规划,领导组织内成员建立和完善制度,并严格去遵守。

对于社长来说,其职责也是如此。

目标设定理论认为,具有一定难度且具体的目标,一旦被接受,将比容易的目标有更好的激励作用。

根据这一理论,社长应该根据本社实际,领导社员制定一定难度且又详细具体的目标,并制定与此相对应的短期,中期和长期计划,以此来激励社员不断努力工作。

此外社长还应制定和践行各项规章制度,完善各种机制(如:

会员招聘机制、奖惩机制,监督评价机制。

4.3.3处理好与协会其他干部和会员的关系

对于一个非正式自发组织来讲,社团的规章制度对成员的约束并不是非常大,社团的干部和会员能为社团努力工作,很大程度上是对社团的感情和责任、成员之间的友情在起作用。

因此,对社长来说,选择专制型和放任型都是不明智的,而民主型则是受大多成员欢迎的领导方式。

这就要求社长:

第一,发扬民主的作风,多倾听下属的意见,鼓励社团干部及会员多献言献策。

第二,将权力下放,充分发挥社团干部的主观能动性,给他们更多的自由空间去组织活动。

第三,社长也要多参加社团的集体活动,通过参加活动来增进与社员的沟通交流,拉近与普通社员的心理距离;第四,通过节日发祝福短信、发礼品等活动对社员多一些关怀,营造温馨的社团氛围。

4.3.4处理好与上级主管部门及指导老师和其他社团的关系

高校社团的发展,不仅取决于内部的自我管理和完善,也取决于外部的良好环境,作为社团的领导者,社长应积极加大对外交流,努力为社团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加强与上级主管部门及领导老师的沟通,争取最大支持。

社长应通过自己的努力,以使他们多了解社团的活动、发展状况或者困难。

此外,社长还应多向上级主管部门争取一些人员,物力,财力上的支持。

坚持走出去,扩大影响力。

一个社团要想取得好的发展,必须不断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而这,主要是依靠社长的推动来进行,如:

加强与同类社团的交流,通过合办大型活动来扩大影响力;通过建立社会实践基地、支持农村教育等方式来扩大在周边地区的影响力;加强与本地媒体的交流和联系,通过媒体报道等方式来扩大影响力。

4.4社长的类型

4.4.1第一等社长:

有热情,有能力

这种会长一般出现在协会创立的时候,数量比较稀少,大学社团不比学生会,会长的威信比较难树立。

因为学生会主席威信的树立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上级领导老师即制度权来发挥影响力,而社团会长要靠个人品质和能力即个人魅力和领导力,树立在会员中的威信,有一定的难度。

但是这种社长对社团有一种近乎执着的热情和良好的管理能力,其个人魅力也十分突出,可以使社团成员团结在他的身边,一起为协会的发展各司其职。

4.4.2第二等社长:

有热情,但能力有些欠缺

这种会长能力问题是相对于第一类会长来说的,一般来说,在大学生中,由于年龄,阅历原因,拥有出色的管理,业务能力的人毕竟是少数人,所以在大学高校中,这种社长占了大多数人。

在一些规模比较大,制度比较完备,发展状况比较好的社团中,这种社长的表现为兢兢业业,不思创新,前任怎么做,下一任还是怎么做,虽然是踏踏实实,不出大错,但是十年如一日未免单调;在规模比较小,制度尚未完善,刚起步的社团中,这类社长的表现为策划、财务、管理、宣传,外联一手抓,权力不下放造成了协会的命脉全系于社长一身,社团的表现完全取决于社长的表现。

一旦社长拼不动或者社长的热情被打击殆尽之后,等待着社团的就是濒临解体的危险。

4.4.3第三类社长:

有能力,但是热情有些欠缺

当然,这一类社长的热情程度也是相对于第一、第二类社长而言。

此类社长我更愿意称呼为“政客型”社长。

因为此类社长的能力多集中在演讲,策划,和宣传方面,而且在对于学校政策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在交际方面有着比较强的能力。

这种社长比较会投机取巧,可以比较迅速地将一个比较弱的协会拉回到正常偏上的水平。

但是由于缺乏踏踏实实的实际发展阶段,这种水平就像空中楼阁,如果没有后期的良好传承和实际建设,这种协会很难长久。

4.4.4第四类会长:

无热情,无能力

如果说第一类社长让人仰望,第二类社长让人钦佩,第三类社长让人唏嘘,那第四类社长我觉得是应该受谴责的。

此类社长叫做“僵尸社长”。

具体表现为把协会当成一个跳板或者平台,此类社长对协会一般不怎么放在心上,平时也不见他的影踪,更有甚者,利用社团为自身谋取利益。

此类社长,应该要有一定的措施进行管理。

第5章社团联合会

社团联合会,简称社联,是高校中一个对社团进行集中服务,管理,监督的一个组织,一般由学生处或者校团委的老师担任指导老师和第一负责人,是学校中和社团结合的最紧密的一个组织。

5.1社联的职能

5.1.1管理社团相关事务

社联作为和学生社团联系最紧密的一个组织,首先的职能就是管理社团的一些特定事务,如社团招新、社团注册、社团财务、社团活动场地批准等,有了社联的统一管理,社团可以在一个比较公平的基础上竞争。

但是社团作为一个独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