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管理原理》综合练习及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295294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1.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管理原理》综合练习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现代管理原理》综合练习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现代管理原理》综合练习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现代管理原理》综合练习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现代管理原理》综合练习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现代管理原理》综合练习及答案.docx

《《现代管理原理》综合练习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管理原理》综合练习及答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现代管理原理》综合练习及答案.docx

《现代管理原理》综合练习及答案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

一、单项选择

1.在管理的各项职能中,最具有规范性、技术性的职能是(D。

A.计划

B.组织

C.领导

D.控制

2.“管理就是决策”是下列哪位经济学家的观点?

(C

A.泰罗

B.法约尔

C.西蒙

D.韦伯

3.“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说的是(D的重要性。

A.组织

B.预测

C.预防

D.计划

4.组织是管理的基本职能之一,它是由(C三个基本要素构成。

A.目标、原则和结构

B.目标、部门和效率

C.目标、部门和关系

D.目标、部门和人员

5.为了保证计划目标得以实现,就需要有控制职能,控制的实质就是使(A。

A.实践活动符合于计划

B.计划接近实际活动

C.实践活动具有指标约束

D.计划得以严格执行

6.当管理者接待来访者、参加剪彩仪式等社会活动时,他行使的是(D的角色。

A.发言人

B.组织联络者

C.领导者

D.精神领袖

7.对于基层管理者来说,具备良好的(C是最为重要的。

A.人际技能

B.概念技能

C.技术技能

D.管理技能

二、多项选择

1.管理作为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具有其独特的性质,比如(ABC。

A.管理具有二重性

B.管理具有科学性

C.管理具有艺术性

D.管理具有时效性

2.关于高层、中层和基层管理者三者之间的关系,可以描述为:

(ABD。

A.他们所履行的管理职能是相同的

B.高层管理者花在计划职能上的时间要比基层管理者多

C.高层管理者花在控制职能上的时间要比基层管理者少

D.基层管理者花在领导职能上的时间要比高层管理者多

3.明茨伯格通过实证研究发现:

管理者在组织中扮演十种角色,这些角色被分为(ACD。

A.人际关系角色

B.组织角色

C.信息角色

D.决策角色

4.管理者在行使各种管理职能、扮演三类管理角色时,必须具备以下技能:

如(BCD。

A.信息技能

B.技术技能

C.人际技能

D.概念技能

5.对某一特定社会中的所有组织都发生影响的环境因素就是宏观环境,它主要包括(ABCD。

A.技术环境

B.政治法律环境

C.经济环境

D.社会文化环境

6.物质环境是指组织所拥有的各种资源,主要包括(ABCD等。

A.人力资源

B.物力资源

C.财力资源

D.技术资源

三、判断正误

1.管理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产生的,在原始社会是不存在管理的。

(×

2.事先对未来行为所作的安排就是预测,它是人们有意识的活动。

(×

3.控制的实质就是使实践符合于计划,计划就是控制的标准。

(√

4.从教材给“管理”所下定义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管理的对象就是组织的各种资源。

(×

5.组织是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即目标、结构和关系。

(×

6.处于不同管理层次上管理者,其履行的管理职能也是不同的。

(×

7.对于同一管理职能,不同层次的管理者所从事的具体工作的内涵也是不完全相同的。

(√

8.人际关系技能是指成功地与人打交道并与人沟通的能力。

掌握这项能力对各层次的管理者具有同等重要性。

(√

第二章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一、单项选择

1.西方早期的管理思想中,(A是最早研究专业化和劳动分工的经学家。

A.亚当•斯密

B.查尔斯·巴比奇

C.弗雷德里克·泰罗

D.大卫·李嘉图

2.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中心问题是(C。

A.科学技术

B.加强人的管理

C.提高劳动生产率

D.增强责任感

3.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的管理学家是(D。

A.乔治·梅奥

B.弗雷德里克·泰罗

C.亨利·法约尔

D.马克斯·韦伯

4.法约尔提出的管理五项职能或要素是(C。

A.计划、组织、决策、协调和控制

B.计划、组织、决策、领导和控制

C.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D.计划、组织、激励、协调和控制

5.“管理的十四项原则”是由(B提出来的。

A.马克斯·韦伯

B.亨利·法约尔

C.乔治·梅奥

D.弗雷德里克·泰罗

6.古典管理理论对人性的基本假设,认为人是(B。

A.复杂人

B.经济人

C.社会人

D.单纯人

7.系统管理学派认为,组织是由一个相互联系的若干要素组成、为环境所影响的并反过来影响环境的开放的(C。

A.社会经济系统

B.社会经济组织

C.社会技术系统

D.社会生产组织

8.日本经济之所以能在“战后”一片废墟上迅速发展起来,起主导和关键作用的是

(A。

A.培养并利用了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

B.先进的社会制度

C.充分利用企业战略管理

D.进行了企业流程再造

9.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就是(C。

A.企业精神

B.企业价值观

C.企业文化

D.企业形象

10.深层的企业文化是指(D。

A.厂容厂貌

B.职工风貌

C.企业制度

D.企业精神

二、多项选择

1.古典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主要有:

(BCD。

A.塞缪尔·纽曼

B.弗雷德里克·泰罗

C.亨利·法约尔

D.马克斯·韦伯

2.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ABC。

A.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

B.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C.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士气

D.科学管理方法可以提高效率

3.马克斯·韦伯指出,任何组织都必须由某种形式的权力作为基础,才能实现目标。

这些权力包括:

(ABD。

A.传统的权力

B.理性----合法的权力

C.纯粹的权力

D.超凡的权力

4.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形成的。

它由(ACD三个部分组成。

A.精神文化

B.传统文化

C.制度文化

D.物质文化

5.1990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的彼得·圣吉教授出版了一本享誉世界之作--《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下列选项中(ABCD是其主要内容。

A.系统思考

B.改变心智模式

C.超越自我

D.建立共同愿景

6.物质文化是企业文化外在形象的具体体现,包括(ABCD。

A.产品设计

B.产品质量

C.厂容厂貌

D.员工服饰

三、判断正误

1.泰罗的科学管理既重视技术因素,也重视人的社会因素。

(×

2.从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初期,欧洲和美国都相继有人提出比较系统的管理理论。

比如,在美国表现为泰罗创建的科学管理理论,在法国表现为法约尔的行政管理理论。

(×

3.韦伯是德国古典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他对管理理论的贡献是提出了理想的行政管理体系,其代表作是《行政组织体系理论》。

(×

4.古典管理理论把人当成“经济人”,行为科学家提出了“社会人”的观点。

(√

5.梅奥认为,在共同的工作过程中,人们相互之间必然发生联系,产生感情,形成一种行为准则或惯例,这就形成了正式组织。

(×

6.经验学派主张通过分析经验来研究并传授管理学问题,被称为经验教学。

(×

第三章计划

一、单项选择

1.计划工作的前提是(B。

A.决策

B.预测

C.管理

D.领导

2.组织的各级管理人员都是计划的编制者,战略性计划是由(A负责制定的。

A.高层管理者

B.中层管理者

C.基层管理者

D.所有管理者

3.计划工作总是针对需要解决的新问题和可能发生的新变化、新机会而做出决策,这就是它的(C性质。

A.超前性

B.普遍性

C.创新性

D.灵活性

4.制定作业计划的依据是(D。

A.年度计划

B.管理者的意愿

C.指导性计划

D.战略计划

5.当外部环境具有很高的不确定性时,计划应是指导性的,同时计划期限也应该

(B。

A.更长

B.更短

C.适中

D.不确定

6.综合计划与专项计划之间是(A的关系。

A.整体与局部

B.纵向与横向

C.综合与专业

D.普遍与特殊

7.为实现组织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手段或技巧就是(C。

A.政策

B.程序

C.策略

D.规则

8.对各种商品的规格、销量、价格的变动趋势等进行的预测就是(A。

A.产品预测

B.市场预测

C.财务预测

D.技术预测

9.若企业要改变经营方向、进入新的产业领域,就需要对该产业的发展趋势进行

(C。

A.长期预测

B.中期预测

C.短期预测

D.年度预测

10.定性预测主要依靠专业人员用多年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对有关事物远期的变化趋

势进行描述,需要进行(D。

A.年度预测

B.短期预测

C.中期预测

D.长期预测

二、多项选择

1.计划在管理的各种职能中处于主导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ABD。

A.计划和控制工作是不可分的

B.计划的确定总是在其他管理职能之前

C.计划工作是一成不变的

D.计划工作始终贯穿于组织、人事等工作中

2.战略计划与作业计划相比较,下列说法准确的是:

(ABCD。

A.战略计划的内容具有纲领性

B.战略计划的对象是组织全局

C.战略计划的任务是设立目标

D.战略计划的风险性较高

3.用数字形式表示的计划是预算。

如选项:

(ACD。

A.销售费用预算

B.零基预算

C.广告预算

D.成本预算

4.规划是指组织为实现它的(BCD等而制定的综合性计划。

A.发展

B.目标

C.策略

D.政策

5.任何组织的经营目标都是多元化的,比如:

(BCD。

A.高学历者的比例

B.高利润

C.提高市场占有率

D.提高员工福利待遇

6.以下选项中,(ABCD属于备选方案的评价指标。

A.收益

B.成本

C.期限

D.风险

7.为了对备选方案进行准确的评价,计划工作者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

A.确定组织的目标

B.确定具体评价指标

C.确定计划的前提条件

D.确定指标的权重

8.通常,影响预测准确性的因素有:

(等。

A.预测时间长短

B.预测方法

C.人员的知识技能

D.信息的准确度

三、判断正误

1.现实中,许多中小型组织大量采用的是非正式计划。

(√

2.只有组织的高层管理人员才有资格编制计划。

(×

3.以效率为出发点制定计划,就是追求较高的经济利益。

(×

4.一般来说,战略计划相比作业计划要承担较高的风险。

(√

5.任何一个组织的目标就是想方设法创造更多利润。

(×

6.一般而言,预测时间越短,影响预测结果的因素变化越小,预测误差也越小;反之亦然。

(√

第四章目标管理

一、单项选择

1.首先把目标管理作为一套完整的管理思想提出来的是(D。

A.泰罗

B.梅奥

C.赫伯特·西蒙

D.彼得·德鲁克

2.企业目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应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与修正,使其更好地实现企业的宗旨,这就是确定企业目标的(B原则。

A.现实性

B.权变性

C.关键性

D.协调性

3.目标的确定要建立在对企业内外环境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上,并通过一定的程序

加以确定,既要保证目标的科学性又要保证其可行性。

这就是确定目标的(A原则。

A.现实性

B.可行性

C.程序性

D.权变性

4.目标管理是一个全面的(A,它用系统的方法,使许多关键活动结合起来。

A.管理系统

B.评估工具

C.指标体系

D.激励手段

5.一些学者提出,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内外因素的限制,人们只能得到(B。

A.适当利润

B.满意利润

C.最大利润

D.理想利润

6.戴维斯等学者指出,企业目标可以分为主要目标、并行目标和次要目标等多种类型。

(B由企业性质决定,是贡献给企业顾客的目标。

A.企业目标

B.主要目标

C.次要目标

D.并行目标

7.有些组织目标不是一成不变的,一般来说,(D应保持一定的稳定性。

A.利润目标

B.短期目标

C.中期目标

D.长期目标

8.在德鲁克目标管理概念的基础上,有一位学者提出了新的业绩评价方法,他就是

(C。

A.E·C·施勒

B.R·利克特

C.D·麦格雷戈

D.罗宾斯

9.目标建立过程中要注意,目标数量要适中。

一般地,要把目标限制在(B以内。

A.2个

B.5个

C.10个

D.15个

10.企业管理层次的差异决定了目标体系的垂直高度。

这样,企业目标就成了一个有层次的体系和网络,即是目标的(A。

A.层次性

B.多重性

C.变动性

D.重合性

11.(以后,在我国一些企业,目标管理思想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在实践中与计划管理、民主管理、经济责任制等管理制度相结合,形成带有中国特点的目标管理制度。

A.20世纪60年代

B.20世纪70年代

C.20世纪8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初

12.目标管理理论的理论基础是(。

A.科学管理理论

B.行为科学理论

C.权变管理理论

D.科学管理理论与行为科学理论的有效统一

二、多项选择

1.组织经营活动的复杂性决定了组织目标具有如下性质:

(。

A.多重性

B.层次性

C.单一性

D.变动性

2.目标是组织制订计划的基础,确定合理的组织目标必需遵守正确的原则,它们是:

(。

A.现实性原则

B.定量化原则

C.权变原则

D.协调性原则

3.根据拉·柯·戴维斯等学者的观点,组织目标可以分为以下类型:

(。

A.主要目标

B.综合目标

C.并行目标

D.次要目标

4.目标分解过程中应注意(。

A.目标体系要有严密的逻辑关系

B.鼓励职工积极参与目标分解

C.要突出重点目标

D.目标分解后要进行严格的审批

5.目标管理注重结果,所以,对部门、个人的目标的执行情况必须进行(。

A.自我评定

B.领导评审

C.小组考核

D.群众评议

6.实践表明,许多企业实行了目标管理以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比如:

(。

A.管理效率提高了

B.组织结构设计更加合理

C.职工主动参与目标的设立

D.有效的监督与控制

三、判断正误

1.企业目标为企业决策指明了方向,是企业计划的重要内容,也是衡量企业经营思想的标准。

2.依据权变原则,企业目标要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与修正。

比较看来,企业的长期目标应保持一定的稳定性,短期目标应保持一定的针对性。

3.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提出,企业目标惟一有效的定义就是创造利润。

4.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人们不仅把企业看成是经济组织,还认为企业应当担负对社会的责任。

企业不仅是一个由职工、经营者和投资者为主体组成的经济组织,也是一个包含顾客、供应商、竞争者、政府等要素在内的开放系统,应把这些系统要素的共同利益作为企业的目标。

5.目标管理体现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

6.R·利克特从行为科学的角度研究目标管理,他提出:

工作目标=决策的质量×激发人们履行决策的动机。

7.从形式上看,目标管理是一种程序和过程。

8.目标管理强调成果,实行“效益至上”。

9.麦格雷戈在德鲁克目标管理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业绩评价方法,提出下属人员承担为企业设置短期目标的责任,并同其上司一起检查这些目标的责任。

10.强调短期目标容易产生企业的短期行为,因此,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强调企业的中长期目标。

决策

1.决策者所选择的方案一定是最优化的。

(×

2.战略决策,主要是由组织的中高层领导决定的。

(×

3.相对于个人决策,群体决策的效率较低。

(√

4.运用特尔菲法进行决策时,对专家成员的意见采用统计方法予以定量处理,所以说它是定量决策。

(×

5.头脑风暴法与质疑头脑风暴法,两种方法一正一反,若运用得当,可以起到互补作用。

(√

第九章领导

一、单项选择

1.关于领导者与管理者的权力来源,下列描述准确的是(C。

A.两者的权力都源自职位

B.领导者的权力源自职位

C.管理者的权力源自职位

D.管理者的权力源自自身

2.领导者以自身的专业知识、个性特征等影响或改变被领导者的心理和行为的力量是他的(D。

A.法定权利

B.奖惩权力

C.组织权力

D.自身影响力

3.管理方格理论提出了五种最具代表性的领导类型,其中,(C又称俱乐部式领导者,这种领导方式对业绩关心少,对人关心多,努力营造一种人人放松的环境。

A.1-1型

B.9-1型

C.1-9型

D.5-5型

4.根据赫塞—布兰查德提出的情境领导理论,在下属虽然有积极性,但缺乏足够的技能的情况下,应采用的领导风格是(A。

A.高工作—高关系

B.低工作—低关系

C.低工作—高关系

D.高工作—低关系

5.当领导者面对一个非处理不可的事情时,不直接处理,而是先搁一搁,去处理其他问题。

这种调适人际关系的方法就是(D。

A.不为法

B.糊涂法

C.缓冲法

D.转移法

二、多项选择

1.领导活动是一个包含多种因素的活动过程,这些因素有:

(ABCD。

A.领导者

B.作用对象

C.被领导者

D.客观环境

2.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研究者通过调查研究,总结出描述领导者行为的两个维度:

(AB。

A.关怀维度

B.定规维度

C.员工导向

D.生产导向

3.美国管理学家菲德勒认为,(BCD是决定领导有效性的主要环境因素。

A.员工素质

B.职位权力

C.任务结构

D.上下级关系

4.领导干部大致有“思想型”、“实干型”、“智囊型”、“组织型”等几种类型,在这些类型中,属于“帅才”的是(AC。

A.思想型领导

B.智囊型领导

C.组织型领导

D.实干型领导

5.目标路径理论提出了影响领导行为的因素:

环境的因素和下属因素。

下属因素主要是指:

(ACD。

A.控制点

B.工作群体

C.经验

D.知觉能力

6.领导者在协调人际关系的时候需要借助一些处事技巧,比如:

(ABCD。

A.转移法

B.不为法

C.换位法

D.糊涂法

三、判断正误

1.下属的成熟程度包括两个因素:

工作成熟度和心理成熟度。

心理成熟度高的个体不需要太多的外部激励,而是靠内部动机激励。

(√

2.高层领导者更应该了解相关的专业知识。

(×

3.目标路径理论认为,环境因素和领导风格互为补充,下属的特质决定了他对环境因素及领导风格的评价。

(√

4.领导效率的高低取决于领导者个体素质的高低。

(×

5.在一个领导班子里,帅才应该多一些,以提高领导班子的整体领导能力。

(×

第十章激励

一、单项选择

1.人们在通往目标的道路上所遇到的障碍就是(A。

A.挫折

B.紧张

C.防范

D.焦虑

2.激励方法得当,有利于激发和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根据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詹姆士在对职工的研究中发现,按时计酬的职工的能力仅能发挥20%--30%,而受到激励的职工的能力可发挥到(C。

A.60%--70%

B.70%--80%

C.80%--90%

D.90%以上

3.(A认为人的需要由低级向高级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的需要、保障或安全的需要、归属或承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A.需要层次理论

B.双因素理论

C.成就需要理论

D.公平理论

4.赫茨伯格提出的双因素理论认为(A不能直接起到激励的作用,但能防止人们产生不满情绪。

A.保健因素

B.激励因素

C.成就因素

D.效价因素

5.“一个组织的成败,与其所具有高成就需要的人数有关”,这是(D理论的观点。

A.需要层次

B.双因素

C.公平

D.成就需要

6.根据强化理论,职工努力工作是为了避免不希望得到的结果,这就是(C。

A.自然消退

B.惩罚

C.消极强化

D.正强化

7.工作丰富化的重点是(C。

A.高层次的专业人员

B.高层次的管理人员

C.一般专业人员

D.一般操作人员

8.表扬,赞赏,增加工资、奖金及奖品,分配有意义的工作等行为在强化理论中属于(A。

A.积极强化

B.消极强化

C.惩罚

D.自然消退

二、多项选择

1.当一个人的需要得不到满足,会产生挫折感,受挫后的防范措施一般有(BC。

A.紧张不安的措施

B.积极进取的措施

C.消极防范的措施

D.寻求激励的措施

2.需要层次理论中,下列选项属于安全需要的有(BCD。

A.维持生命的衣食住行

B.生活要得到基本保障

C.避免人身伤害,失业保障

D.年老时有所依靠

3.在双因素理论中,(ABC体现的是保健因素。

A.要给职工提供适当的工资和安全保障

B.要改善他们的工作环境和条件

C.对职工的监督要能为他们所接受

D.工作得到认可和赏识

4.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激励理论认为,人们在生理需要得到满足以后,还有对(BCD等激励需要。

A.安全的需要

B.权力的需要

C.社交的需要

D.成就的需要

5.强化理论中的强化类型有(ABCD。

A.积极强化

B.消极强化

C.惩罚

D.自然消退

6.归因理论认为,人们把自己的成功和失败主要归结为四个方面的因素:

即努力程度、能力、任务难度和机遇。

这四个方面的因素可以按三个方面来划分:

(ABC。

A.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

B.稳定性

C.可控性

D.激励程度

7.工作丰富化试图使工作具有更高的挑战性和成就感,下列方法使工作丰富起来(ABD。

A.鼓励下属人员参与管理,鼓励人们之间相互交往

B.放心大胆地任用下属,以增强其责任感

C.在其能力范围内,最大量的增加其同类工作的数量

D.采取措施以确保下属能够看到自己为工作和组织所作的贡献

三、判断正误

1.根据戴维•麦克利兰的研究,对一般职员来说,成就需要比较强烈。

(×

2.需要层次理论认为,如果管理者真正了解了员工的需要,依其需要来进行激励,则会产生很大的极力作用。

(√

3.根据归因理论,把失败归于稳定因素会提高以后工作的积极性,归于不稳定因素可以降低工作的积极性。

(×

4.成就需要理论认为主管人员的成就需要是可以培养的。

(√

5.表彰和奖励能起到激励的作用,批评和惩罚不能起到激励的作用。

(×

6.合理化建议是职工参与管理的一种形式,据美国一家公司估计,生产率的提高有20%得益于工人提出的建议,其余80%来自技术的进步,但是,管理人员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那20%上。

(√

第十一章沟通

一、单项选择

1.沟通的深层次目的是(D。

A.展示才能和影响力

B.将信息传递给别人

C.将工作布置下去

D.激励或影响人的行为

2.按照功能进行分类的沟通类型中,(B具有润滑剂的作用。

A.工具式沟通

B.情感式沟通

C.工具式沟通和情感式沟通

D.都不具有

3.(C的最大的优点在于它持久、有形、可以核实。

A.口头沟通

B.非语言沟通

C.书面沟通

D.电子媒介沟通

4.下级不愿意向上级传递坏消息,怕被上级认为自己无能;而上级也可能没有注意到下级的贡献,把下级的贡献归到自己头上,引起下级不满。

这种引起沟通组织障碍的原因是(A。

A.地位差异

B.目标差异

C.缺乏正式沟通渠道

D.协调不够

5.人们只记忆经过自己的选择愿意记忆的信息,这种认知过程产生的沟通障碍是由于个体障碍中的(C原因造成的。

A.情绪

B.信息操控

C.选择性知觉

D.非语言提示

6.导致组织冲突产生的基本原因中,(B是由于组织中的每个人的家庭环境、教育背景、经历、禀赋等都各不相同而导致的。

A.组织中个体自以为是的态度

B.组织中个体差异的客观存在

C.组织中个体假设相似的存在

D.组织中个体利己动机的存在

7.现代管理中,需要激发的冲突是(A)。

A.建设性冲突A.建立联络小组二、多项选择1.信息沟通一般包含下列环节:

(ABCDA.信息源发出经过编码的信息C.接受者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