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学概论重点 复习.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29495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播音学概论重点 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播音学概论重点 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播音学概论重点 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播音学概论重点 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播音学概论重点 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播音学概论重点 复习.docx

《播音学概论重点 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播音学概论重点 复习.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播音学概论重点 复习.docx

播音学概论重点复习

播音学概论复习重点

1.播音语言的特点,可概括为“三性”“三感”:

规范性,庄重性,鼓动性,时代感,分寸感,亲切感

2.学习《播音学概论》意义:

播音学既是一项创造性活动,也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从广义上讲播音是指电台,电视台等电子传媒所进行的一切有声语言和副语言传播信息的活动.这里研究的是指播音员主持人运用的有声语言和副语言,通过广播,电视传媒所进行的传播信息的创造性地活动.。

3.播音创作研究对象的特点:

1.动态系统2.开放系统3.弹性系统4.全息的系统

4.播音的内部规律和外部规律:

内部规律是创作活动系统内容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它包括创作活动的创作方法,内容,形式,特点,风格,原则等。

外部规律是创作活动系统与外部的联系,以及外部各系统的作用,它包括创作活动与生活,政治,其他文艺等的关系。

5.播音学概论研究的内容:

本质论:

力求揭示播音的性质和特征,创作论:

论述播音创作基本要素及其相互关系,风格论:

论述播音风格的基本含义和特征,发展论:

展望播音发展的趋势。

6.播音学科特点的研究方法:

系统的方法、全息的方法、比较的方法、借鉴的方法、实验的方法。

7.播音工作的性质:

创造性,多质性,新闻性

8.新闻三要素:

1新—时效性原则,要有:

新鲜感,时代感2事实—真实性原则,要有:

真实感,分寸感3报道—客观报道原则,要有:

表态性

9.播音创作的特征:

1)创造和再造的双重性2)创作素材的二度性3)创作手段的声像性4)交流对象的虚拟性5)吐字发音的规范性6)感情表达的真实性7)创作时间的紧张性8)创作范围的社会性9)接收方式的个体性10)创作活动的日常性11)强烈鲜明的时代性。

A卷

10.播音工作的地位:

传播前沿,关键一环,桥梁纽带。

11.播音环节的作用:

1.构建语言传播系统,使传播潜能变为传播现实,具有传播形成作用。

2.传递信息,体现态度,揭示语言内涵,表明思想实质,具有了解和认识社会的作用。

3.传达感情,形象具体生动,吸引感染受众,具有鼓舞,教育,激励作用。

4.规范美化语言,建设语言文明,具有语言表达的审美示范作用。

12.播音创作活动的基本矛盾:

播和受

13.播音创作活动的基本要素:

创作主体,创作依据、受众。

创作主体:

播音员,主持人等。

创作依据:

节目,稿件,音响,画面,音乐。

受众:

听众,观众

14.主持人与播音员之间的比较?

共同点:

①手段相同,必须以有声语言为主线,运用语言表达来表现稿件②身份相同,都是党的宣传员,都是新闻工作者③表达时所遵循的规律相同④都要服从创作活动对创作主体的要求,要遵循创作主体在播音创作活动中所运行的规律。

不同点:

①所适用的人称不一样,主持人驾驭的人称为第一人称,播音员驾驭的人称为第三人称②所用的语体不同,播音员多用播报式,主持人运用交谈式,显得主语化③主持人一般被赋予一定的话语权,有评议的权力④主持人出现在采访现场,采访能力强,而播音员则不强

15.什么是定位,定什么位,怎样定位:

定位是指创作主体根据自己的身份、所承担的任务、起的作用确定其在传播活动中应有的位置。

定什么位是指创作主体根据自身能力、特点,根据传播的要素、节目和栏目特色、创作群体的构成、伙伴合作关系,选择自己最适合的位置。

怎样定位:

1要对自身有一个正确估价2定位要对节目、栏目、创作活动有一个正确分析3定位并不是孤立的、静止的,而应是发展的、变化的4定位是无限可分的,也是无时无刻不在运动、发展、调控的过程中5定位问题,无限多样,最根本的一条,还是要定位在党的宣传员、全心全意真诚为人民服务这一点上来6还应经常保持谦虚谨慎的作风,注意处理好创作群体与个体的关系,摆正自己在创作群体中的位置。

16.播音分类的原则

(1)多视角、多分法原则

(2)多层次、细分法原则(3)边划分、边综合原则。

17.播音创作分类:

1从传播媒介上分:

广播播音,电视播音2从创作文体上:

广播播音分为新闻播音,通讯播音,评论播音,对话播音,文艺播音,知识性、服务性稿件的播音,主持类节目的播音。

电视播音分为口播,配音,主持,采访3从创作过程上分:

准备和表达4从创作要素上分:

创作主体,创作素材,受众5从传播方式上分:

录播,直播6从语言样式上分:

有声语言表达,副语言的体现。

18.备稿6步:

划分层次、提炼主题、联系背景、明确目的、分清重点、把握基调。

19.节目音乐的结构特征:

目的性,融合性,变态性

20.节目音乐融合方式:

交替式,重叠式,混合式

21.音乐与画面的结合方式:

音画同构式,音画平行式,音画反构式

22.创作依据的特征:

1可感性2可变性3二度性4局限性

23.受众定义及特征:

受众是广播电视节目的接受者和服务对象,他们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积极主动的信息寻求者。

特征:

1)规模的巨大性,在人数上超过大部分社会群体2)分散性,广泛分布于社会各个阶层3)异质性,即具有不同的社会属性。

22.受众的需求:

受众的重视要求与广播电视节目实际情况之间关系的反映,是受众视听行为的原动力。

23.受众心理分:

共性心理,特性心理,逆反心理。

24.我国受众共同心理:

求新求快,求真求实,求知求教,求富求强,求治求安

25.从播音创作活动的角度来考察受众的心理及接收规律,应注意:

(1)注意线条性,把握过程性;

(2)注意自主性,给予创造性;(3)注意局限性,加强引导性;(4)注意情感性,求得共通性;(5)注意受众反馈,提高播出质量;

26.播音创作主体的认知能力:

感受,注意,记忆,思维,想象

27.认知“三象合一”的能力:

心象,视象,音象(心象:

内心培植出来的画面,视象:

眼前所表现出的画面,音象:

通过声音呈现出的画面)

28.播音的任务:

用有声的语言宣传党和政府的主张,反映人民的呼声,教育和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建设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而奋斗。

29.播音的正确创作道路:

站在无产阶级的党性和党的政策的立场上,以新闻工作者特有的敏感,把握国内外形式的发展变化和人民群众的思想实际,准确及时的、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理解稿件,具体感受,形之于声,及于受众”的过程,以积极自如的话筒前状态进行有声语言的再创造,达到恰切的思想感情与尽可能完美的语言技巧的统一,体裁风格与声音形式的统一,准确、鲜明、生动的传达出稿件的精神实质,发挥广播电视教育和鼓舞广大人民群众的作用。

30.发音器官的构成①动力部分:

肺、横隔、胸廓、气管②发音部分:

喉③吐字部分:

唇、齿、舌、软腭

31发声要领:

正确的呼吸要领,口腔控制要领,音域扩展,共鸣的获得

32.气息的要领?

深、匀、通、活

33.胸腹联合呼吸法?

气下沉、两肋开、小腹收

34.共鸣方式?

播音共鸣以口腔共鸣为主,辅以胸腔和头腔在内的上下贯通的声道共鸣方式

35.播音声音的特点:

(1)准确清晰

(2)圆润动听(3)朴实大方(4)富于变化。

36.播音创作技巧:

内部—情景再现、内在语、对象感;外部表达技巧—停连,重音,语气,节奏。

37.节奏的判断和把握:

判断:

1整齐性2变化性3回环性。

把握是通过对比来实现的,欲扬先抑,欲抑先扬,欲慢先快,欲快先慢,慢而不断,快而不乱。

38.节奏的分类:

高亢型,紧张型,轻快型,低沉型,舒缓型,凝重型

39.有声语言的属性特征:

创造性、音声性、规范性、情感性、时效性、社会性、身份感、对象感、语境感、分寸感。

40.有声语言的运动过程:

心理-生理-物理-生理-心理(前两项是传播者的,物理是电子传媒过程,后两项是受众的)

41.播音有声语言表达规律:

思维反映规律、词语感受律、对比推进律、情声和谐律、呼吸自如律、自我调查律。

42.主要语言表达样式:

1宣读式:

多用于法令,公告,章程,决议2播报式:

多用于新闻3讲述式:

多用于专题类节目4谈话式:

多用于主持人节目和对话等文体

43.副语言:

由体态系统和境态系统组成的表情达意,传递信息的符号系统。

包括眼神,面部表情,体态,服饰,时空感觉显示等。

B卷

44.副语言特征:

共通性,传承性,心理性,符号性,文化个性,模糊性,习惯性,总成性,转换性,功利性

45.副语言作用:

补充言语信息,替代言语信息,强调言语信息,否定言语信息,重复言语信息,调节言语信息

46.境态系统:

由和传播主题传播活动相关的传播环境构成副语言的体现规律。

47.副语言的体现规律1利用共通性,扩大交流面2注意传承性,体现民族性3运用符号性,增强表意性4利用模糊性,加强引导性5利用可塑性,增强创造性6利用伴随性,加强协同性7利用集成性,把握整体性8运用形象性,增强可感性9把握交流时空,提高传播效率。

48.播音创作的方法:

还原,转化,表达。

是人们在播音创作活动中,认识和把握其矛盾运动规律的基本规则和方法。

49.播音风格体现的核心和焦点:

播音员的风格。

50.播音风格含义:

播音员在播音创作中所体现出来的创作个性和艺术特色,它以运动的状态贯穿播音创作的全过程,又以相对稳定的状态凝结在播音作品上。

51.播音风格的特征:

附着性,可感性,独特性,一贯性,多样性和可变性。

52.播音风格的体现:

独特的感受,独特的表达和整体美。

53.播音创作的整体美:

1语句间相互关系2篇章结构完整统一3感受理解与表达的统一4形象感受与逻辑感受的统一5具体感受与整体感受的统一6内部技巧与外部技巧的统一7声音与形象的统一8语言与副语言的统一9配音与画面的统一10思想感情与艺术表现的统一11自身风格与原创风格的统一12稿件处理与节目风格的统一13表达手段与听觉规律的统一14播音员小我与党的宣传员的大我的统一15创作实践与生活实践的统一

54.播音风格的成因:

客观原因:

包括时代,民族,阶级,地域与电台,节目与稿件等。

主观原因:

播音员的性格气质,生活经历,审美追求,业务条件

55.业务创作实践:

1播音风格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2播音创作实践是一个长期艰苦的过程3主动自觉的加强播音实践,正确认识播音创作过程中的模仿学习

56.播音员素质和修养:

1播音员素养的构成:

政治素养(占第一位),文化素养,业务素养,生活素养2增强政策观念,提高政治水平3扩大之势结构,提高文化素质4加强专业修养,提高业务能力

57.播音员专业修养①理解感受能力的培养②语言表达能力的锻炼③生活能力的积累④姊妹艺术的借鉴

58.继承与借鉴的内容:

多层次,多方面的.继承的内容包括优秀的传统,宝贵的经验,创作的方法,而优秀的传统里有可分为:

民族文化传统,汉语语言传统,人民广播传统,播音创作传统等.借鉴的内容也是多方面的,可以由姊妹艺术的借鉴,其他语言表现手段的借鉴,不同学科之间的借鉴,不同民族和国外文化艺术广播电视台播音主持艺术的借鉴,创作个体之间的相互学习与借鉴.

59.继承和借鉴的正确方法1.继承首先应该是发现,使分析2.继承应该是系统的3.继承应该是发展的4.继承有时也具有曲折和反复性5.借鉴应该是本质的6.借鉴应该比较鉴别7.比较鉴别,要分清层次和主次8.比较鉴别,要有批判扬弃,要加以改造.

60.1940年12月30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座广播电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XNCR。

61.第一位播音员:

徐瑞璋

62.延安陕北电台的播音特点和风格:

开创了中国无产阶级的,民族化的一代新风,是革命战争年代中国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战斗风格的生动体现。

其播音中“包容着时代的风云,人民斗争的烈火,民族解放的巨澜,”所以,体现出了磅礴的气势,“摧枯拉朽,势不可挡的气概:

贯穿着憎爱分明,坚定豪迈的情感:

同时有显示出沉着从容,真理在握,稳健大度,朴素平易的气派。

63.未来播音创作的基本特征:

是变与不变的统一。

外部条件不断发生变化,内部要素也在不断优化,但播音的基本性质没有变,播音创作基本矛盾还存在,而且在新形势下向着更高的层次,更广的范围发展运动。

创作主体,知识结构加大,技术含量增多,素质能力增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