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课后篇巩固提升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293935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9.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课后篇巩固提升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课后篇巩固提升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课后篇巩固提升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课后篇巩固提升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课后篇巩固提升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课后篇巩固提升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docx

《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课后篇巩固提升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课后篇巩固提升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课后篇巩固提升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docx

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课后篇巩固提升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课后篇巩固提升

合格考专练

1.观察下图,它表现的是(  )

                

A.雅典的民主政治B.印度的种姓制度

C.罗马的奴隶制度D.西欧封建等级制度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西欧在封君封臣制度的基础上,形成了封建贵族等级制度。

因此,本题所示示意图表现的是西欧封建等级制度,故本题答案为D项。

2.从9世纪开始,一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在西欧逐渐流行开来。

这种新的组织形式是(  )

A.租地农场B.手工工场

C.封建庄园D.垄断组织

答案C

解析租地农场是在14世纪左右,伴随着西欧农村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出现的土地经营方式,手工工场则是西欧资本主义萌芽在城市的主要组织形式,垄断组织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伴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的,故A、B、D三项均错误。

9世纪左右,在西欧逐渐流行开来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是封建庄园,故C项正确。

3.领主可以用来奴役佃户,佃户也可以用来维护自己权益的地方是(  )

A.领主自营地B.农民份地

C.元老院D.庄园法庭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庄园设有庄园法庭,主持法庭的是领主或他的管家,法庭审判依据习惯法或村法。

领主可以凭借法庭奴役佃户,佃户也可以利用法庭维护自己的权益,甚至有权参与案件的审理。

庄园法庭既维护了领主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主的特权,故D项正确。

4.中古西欧城市的兴起,不仅表现在经济上的繁荣,更重要的还在于政治权利的获得,富庶城镇的居民要求当地领主允许他们自己管理城市的事务。

这里的“政治权利”是指(  )

A.人身自由权B.城市自治权

C.特许经营权D.男女平等权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伴随着城市工商业经济的发展,富庶城镇的市民阶层要求摆脱世俗封建主和教权的统治,获得自治权,故B项正确。

5.对比下图:

封建时期(11世纪)的中国城市与西欧城市。

从中你能得出的信息是(  )

A.城市的经济职能占主导

B.城市的商品经济较发达

C.市民阶层均取得自主权

D.小农经济为城市的基础

答案B

解析11世纪,中国处于北宋时期,当时的城市虽然已经打破了坊市界限,经济职能增强,但仍以政治职能为主,故A项错误;从两幅图中可看出,无论是中国的城市还是西欧的城市均存在商品交换,故B项正确;中国城市处于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体制下,市民阶层不可能有自主权,故C项错误;西欧城市以工商业经济为基础,故D项错误。

6.在中世纪的欧洲,教皇能够确立大一统神权统治的主要原因是(  )

A.封建割据,王权衰微

B.基督教会垄断文化教育

C.天主教会是最大封建主

D.所有人都是教会的子民

答案A

解析在中世纪的欧洲,由于封君封臣制度和封建庄园制度的盛行,各级封建主在各自领地内具有较强的独立性,致使封建王权对各封建主包括教会的控制逐渐减弱,这就给教皇加强对各地教会的控制以可乘之机。

罗马教皇依靠严密森严的封建性的教阶制度加强了对各地教会的控制,从而建立起大一统的神权统治。

故A项正确。

7.下图是某个国家发展示意图,图中④政权的名称是(  )

①公元前509—

前27年

②公元前27—

395年

A.亚历山大帝国B.罗马共和国

C.罗马帝国D.拜占庭帝国

答案D

解析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东罗马帝国建立,又称拜占庭帝国;1453年拜占庭帝国被奥斯曼土耳其灭亡,故D项正确。

8.公元530年,商人奥曼图斯特在君士坦丁堡与当地的手工业者拉慈希发生了经济纠纷,两人闹得不可开交,最终走上法庭。

法官对此官司的裁决将依据(  )

A.封建等级制度B.《查士丁尼法典》

C.公民大会决议D.《汉谟拉比法典》

答案B

解析公元530年,拜占庭帝国正处于皇帝查士丁尼统治时期,其编纂了《查士丁尼法典》,故B项正确。

9.1547年开始,伊凡四世实行独裁统治。

为了打击大贵族分立主义而采取的措施是(  )

A.颁布新法典B.改组中央机关

C.实行“特辖领地制”D.对外侵略扩张

答案C

解析伊凡四世实行“特辖领地制”,特辖区包括工商业发达的城市、富庶地区和军事战略要地,由国君直辖。

然后将特辖区的土地分给小贵族,让他们组成“特辖军团”,成为国君与大贵族斗争的得力工具,故C项正确。

10.下列是某校高一学生在学习《中古时期的欧洲》一课时,搜集到的材料及探究的问题。

材料一 封建关系的基础是土地……如果领主将一块土地赐予一个人,这个人就成了封臣……封臣的权力和对于土地的所有权与他在举行臣属仪式时承担的义务是相应的……臣属仪式和赐封仪式可以算是封建制度中的契约。

——摘编自[英]赫伯特·乔治·威尔斯《世界通史》

材料二 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以及商品货币关系的影响……自14世纪初起……庄园主纷纷放弃自营地,改为出租经营,货币地租流行,农奴也通过各种途径获得人身自由……庄园趋于瓦解。

——摘编自肖翠松《试析中世纪西欧庄园制

瓦解的经济影响》

(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欧“封建关系”确立的基础,并概括西欧封建关系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西欧地租交付方式和农业生产组织方式的变化,并分析引起该变化的原因。

(3)综合以上材料,请你为本次探究活动拟定一个主题。

参考答案

(1)基础:

土地。

特点:

等级关系;契约关系(明确彼此间的权利与义务;权利与义务交织在一起)。

(2)变化:

从以劳役地租为主转变为流行货币地租;从庄园转变成为租地农场。

原因:

生产力的发展;商品货币关系的影响。

(3)主题:

西欧封建制度的兴衰。

解析第

(1)问,根据材料一“封建关系的基础是土地……如果领主将一块土地赐予一个人,这个人就成了封臣……臣属仪式和赐封仪式可以算是封建制度中的契约”分析可知,西欧“封建关系”确立的基础是土地;根据材料一概括可知,西欧封建关系的特点是等级关系;契约关系(明确彼此间的权利与义务;权利与义务交织在一起)。

(2)问,根据材料二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西欧地租交付方式和农业生产组织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化,从以劳役地租为主转变为流行货币地租;从庄园转变成为租地农场。

引起该变化的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商品货币关系的影响。

第(3)问,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可以为本次探究活动拟定的主题是西欧封建制度的兴衰。

等级考专练

一、选择题

1.某校高一学生在进行自主学习时查阅了以下内容:

封君与封臣、领主与农奴、城市的兴起、早期的大学。

据此推断,他们学习的主题是(  )

A.古希腊罗马文化B.拜占庭帝国的兴衰

C.中世纪的欧洲D.跨入近代社会

答案C

解析题干中学生查阅的内容分别涉及中世纪西欧的政治等级制度、经济管理制度、城市自治制度和文化教育制度的发展历程,故C项正确。

2.在下列中古西欧封土制、封君封臣制、封建贵族等级制度的关系中,正确的是(  )

A.封土制→封君封臣制→封建贵族等级制

B.封君封臣制→封土制→封建贵族等级制

C.封建贵族等级制→封土制→封君封臣制

D.封建贵族等级制→封君封臣制→封土制

答案A

解析中世纪的西欧政治上盛行封君封臣制度,封君封臣制度的基础是封土制,在封君封臣制度的基础上形成了封建贵族等级制度,故A项正确。

3.“庄园的规模大小不等,有的庄园就是一个自然村落,有的包括好几个村落,庄园里有封建领主的堡垒、教堂、农奴的茅舍,有铁匠铺、木工房、酿酒坊等各种手工作坊,还有牲畜圈、磨坊、菜园、池塘、树林、草地。

”这段文字反映了(  )

A.庄园大体上是一个开放式的经济实体

B.庄园是一个以商品经济为主的经济实体

C.庄园大体上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经济实体

D.庄园大体上是一个比较发达的经济实体

答案C

解析从材料中可看出庄园既有房屋建筑,也有各种手工业作坊,还有农林牧副渔等各行业部门,这说明了庄园是一个基本自给自足的经济实体,故C项正确。

4.10—11世纪,英格兰的修道士艾尔弗里克曾说过:

僧侣是祈祷的人,骑士是作战的人,农民是劳作的人。

商人的地位不被承认,没有被纳入这个序列中。

这体现了中世纪的西欧(  )

A.从社会分工的角度构建理想社会

B.城市工商业活动冲击了教会统治

C.关注全体成员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D.教会神职人员独享世俗的统治权

答案A

解析从题干中可看出僧侣是在精神上帮助求助上帝的人,骑士是从军事上保卫国家免受外敌入侵的人,农民是从物质上为人类提供食物的人,这是强调社会成员通过承担不同的社会责任,从社会分工的角度构建理想社会,故A项正确;10—11世纪城市刚刚兴起,工商业经济非常脆弱,故B项错误;题干反映了忽视商人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关注全体成员”的说法错误,故C项错误;在中世纪的西欧,僧侣和骑士均是统治阶级,故D项错误。

5.在中世纪的西欧,封君很少能够真正收回土地,因为多层分封的关系,使得封臣封君之间彼此关系错综关联,而且土地零散,如果封君要收回土地则容易形成战争关系。

这说明(  )

A.国王在法理上拥有高于一般封臣的权力

B.王权受到封建领主的挑战必将走向衰落

C.中世纪的西欧难以形成中央集权的国家

D.王权必须依靠教权才能掌握世俗统治权

答案A

解析在封君封臣制度下,由于多层分封的关系,各级领主只对自己的直属上级领主负责,这样国王必然只是在法理上拥有高于一般封臣的权力,故A项正确;王权在受到封建领主挑战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战争逐步扩大王室领地,故B项错误;中世纪的西欧很多国家的王权通过战争逐渐完成了国家统一,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国家,故C项错误;王权可以凭借强大的自身力量,也可依靠城市中的市民阶层的支持来掌握世俗统治权,故D项错误。

6.13世纪初,法王腓力二世正是在市民的支持下,获得英国在法国的大部分领地,并将佛兰德尔地区置于法国控制之下,奠定了强大王权的基础。

这主要说明(  )

A.市民阶级取得了特殊的法律地位

B.市民在王权保护下政治权利扩大

C.市民阶级成为强化王权的政治力量

D.城市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答案C

解析题干材料强调的是法国国王腓力二世在市民的支持下,扩大了自己的疆域,奠定了强大王权的基础,因此其说明市民阶级成为强化王权的重要政治力量,故C项正确。

7.“自治城市本身所获得的种种自由权和城市内部所建立起来的各种自治制度都构成了对封建制度的挑战。

”材料表明中世纪西欧城市自治运动(  )

A.使城市获得了完全的自由与特权

B.为资本主义兴起准备了条件

C.采用了武力斗争的手段反抗贵族

D.迫使领主不得再向市民征税

答案B

解析A项中“完全”的表述过于绝对,故错误;材料中强调的是中世纪欧洲的自治城市对封建制度的挑战,这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兴起,故B项正确;材料中强调的是自治城市斗争的结果,而非途径,故C项错误;材料中未涉及领主与市民之间的税务关系,故D项错误。

8.下图是“教皇为皇帝加冕”,取材于公元8世纪中期法兰克王国君主“丕平献土”这一重要的历史事件。

该历史事件及图片最能说明(  )

A.基督教会权力凌驾于世俗王权之上

B.教皇和教会是西欧最大的土地所有者

C.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

D.法兰克王国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答案A

解析“教皇为皇帝加冕”体现的是法兰克国王必须通过教皇为其加冕的这种君权神授的方式来巩固自己的统治,也说明了以教皇为代表的教权高于以法兰克国王为代表的世俗王权的这一社会特征,故A项正确。

9.拜占庭帝国曾为欧洲抵挡住了来自东方的波斯、阿拉伯人的威胁,被誉为“西方文明的保护神”,但其自身也无法避免衰亡的历史命运。

灭亡拜占庭帝国的是(  )

A.阿拉伯帝国B.奥斯曼帝国

C.亚历山大帝国D.罗马帝国

答案B

解析拜占庭帝国为奥斯曼帝国所灭,故选B项。

10.据《查士丁尼法典》记载:

如果一匹租来的马被人偷走了,租马的人该负什么样的责任?

答案是他必须赔偿这匹马的价钱给马的主人,因为他应该好好照顾这匹马。

由此可见,《查士丁尼法典》(  )

A.形成博大缜密的法律体系

B.注重保护奴隶主的权益

C.留下重视证据的法治传统

D.初步具有“契约”思想

答案D

解析题干材料说明《查士丁尼法典》规定租来的马如果被人偷走,租马的人必须按价进行赔偿,这样租马的人与出租马匹的人实际上形成了一种“契约”关系,故D项正确;题干材料只涉及出租马匹一种现象,不能反映罗马法形成博大缜密的法律体系,故A项错误;出租马匹的人不一定是奴隶主,因此不能得出保护的是奴隶主的权益,故B项错误;题干强调的不是罗马法对后世的影响,故C项错误。

11.1547年,伊凡四世正式加冕为沙皇后,他巩固和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不包括(  )

A.颁布新法典B.废除农奴制度

C.镇压大贵族D.改组中央机关

答案B

12.经过数百年的扩张,俄罗斯将疆界推进到太平洋,成为地跨欧亚两洲的庞大帝国。

在这一过程中(  )

A.曾征服金帐汗国作为其臣属

B.沙皇始终直辖富庶城市和军事要塞

C.与元朝争夺过中亚地区领土

D.以莫斯科公国为中心的统一国家建立

答案D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封建制度即由个别私人在或大或小的领土范围内,在或高或低的程度上,代表或占有、夺取或行使公共权力的制度。

……由地主贵族……男爵或主教或主持(即庄园领主或封建主)在一定的领土范围内,对那里所有的居民办理行政、执行司法、征收赋税的制度。

在这样一个政体里,政府的实质是分裂的。

王座只保留一个空洞的宗主地位,只是一个名义上的权力,而国王被缩成为一个阴影而已。

……封建制度是一种政府的形式,一种社会的结构,一种以土地占有制为基础的经济制度。

——摘编自[美]汤普逊《中世纪经济社会史(上册)》

材料二 随着西欧封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商品交易活动频繁,西欧中世纪的城市逐渐增多……与此同时,以工商业为主体的城市市民阶级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为了更好地在城市里自由地进行商业贸易活动,他们反对名目繁多的封建性商品流通税以及一整套的封建枷锁,因此,这就迫使他们要与封建主们谈判争取政治和经济特权。

……西欧有很多城市还举行过暴动要求获得城市的自主权。

……这些权利主要包括:

市民可以在城市里自由流动,这是市民享有的个人自由;市民可以随时向城市法庭提出诉讼请求和控告,这是司法自由;市民可以控制自己的财产,并随便处置它们,这是承认城市市民财产私有制。

——摘编自冯正好《中世纪西欧的城市特许状》

(1)根据材料一,分析中古西欧封建庄园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西欧城市争取自治权的主要原因和途径,并概括西欧市民拥有哪些“自由”。

参考答案

(1)特点:

庄园里实行的是封建制度;庄园领主或封建主在其领地范围内拥有较大的统治权(拥有行政、司法、税收等权力);庄园领主或封建主成为封建庄园的实际统治者(王权衰微、王权只是名义上的)。

(2)原因:

西欧城市商业的繁荣;以工商业者为主体的市民阶层力量的壮大(城市市民阶级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为了摆脱束缚商业贸易发展的枷锁。

途径:

谈判争取政治和经济特权(或者赎买);武装斗争。

自由:

在城市里流动的个人自由;司法自由;承认市民财产私有制。

解析第

(1)问,从材料一中的“封建制度即由个别私人在或大或小的领土范围内,在或高或低的程度上,代表或占有、夺取或行使公共权力的制度”可得出实行封建制度的特点;从“在一定的领土范围内,对那里所有的居民办理行政、执行司法、征收赋税的制度”可得出庄园领主拥有较大的统治权的特点;从“政府的实质是分裂的……而国王被缩成为一个阴影而已”可得出庄园领主是封建庄园的实际统治者的特点。

(2)问,从材料二中可看出应从经济发展、社会结构的变动及市民阶层的要求等三个角度来分析西欧城市争取自治权的主要原因;从材料二中的“谈判”“暴动”等词语可得出西欧城市争取自治权的两大途径;然后再从材料二中的“个人自由”“司法自由”“市民财产私有制”来概括西欧市民拥有的“自由”权利。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世纪的阿拉伯人继承和发展了古代希腊的理性传统,在实验科学、医学、化学、数学、天文等各方面取得了领先全球的成就。

阿拉伯天文学家的“图斯双圆”理论出现在300年后的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中,现代天文学家中的很多名称和术语来自阿拉伯天文学家,欧洲语言中的大多数星宿的名称都来源于阿拉伯语。

从12世纪开始,许多希腊哲学著作的阿拉伯文译本又重新译成欧洲各种文字,欧洲人才重新听到亚里士多德的名字,接触到真实的希腊古典哲学著作。

从阿拉伯世界涌来的知识潮流,给欧洲带来了向心灵解放的“大跃进”,促进了发展自由思想的伟大进步,导致了文艺复兴的到来。

中国的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也是经阿拉伯人之手,逐步传入西欧。

——摘编自蔡德贵《中世纪阿拉伯人对哲学

和科学的贡献》

材料二 拜占庭帝国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果,在以后的时代里,它无视西欧城市出现后悄然兴起的文明新因素,更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

拜占庭人认为,他们的职责在于保存祖先的遗产而不在于创新,这种封闭保守的心态持续了若干世纪之后,拜占庭文明终于被历史大潮所淘汰。

——摘编自朱寰《世界中古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阿拉伯对欧洲社会的影响,并据此回答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明交流中所起的作用。

(2)请举例说明材料二中拜占庭帝国曾取得的“辉煌成果”。

指出材料认为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3)综合以上材料,你能得到怎样的启示?

参考答案

(1)影响:

阿拉伯人在自然科学领域取得了领先全球的成就,影响了欧洲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将被湮没的古代希腊罗马文化成果保存下来并重新传回欧洲,为文艺复兴提供了条件。

作用:

东西方文明交流的桥梁、媒介。

(2)成果:

圣索菲亚大教堂、《罗马民法大全》等。

原因:

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封闭保守、不思创新。

(3)世界文明具有多元性和共容性;文明在交流中发展,在创新中进步;封闭导致落后,开放促进发展;闭关锁国导致落后挨打;开放促进国家繁荣富强。

解析第

(1)问,第一小问影响,根据材料一“中世纪的阿拉伯人继承和发展了古代希腊的理性传统,在实验科学、医学、化学、数学、天文等各方面取得了领先全球的成就”的信息可知,阿拉伯人在自然科学领域取得了领先全球的成就,影响了欧洲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将被湮没的古代希腊罗马文化成果保存下来并重新传回欧洲,为文艺复兴提供了条件;第二小问作用,阿拉伯人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桥梁、媒介。

(2)问,第一小问举例,依据所学可知,拜占庭帝国是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对基督教、古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以及西亚、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圣索菲亚大教堂、《罗马民法大全》是典型成就;第二小问原因,由于拜占庭帝国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封闭保守、不思创新,最后灭亡。

第(3)问,综合以上两则材料的内容,结合所学可知,世界文明具有多元性和共容性;文明在交流中发展,在创新中进步;封闭导致落后,开放促进发展;闭关锁国导致落后挨打;开放促进国家繁荣富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