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政治备考.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291103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0.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政治备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届高考政治备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届高考政治备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届高考政治备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届高考政治备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政治备考.docx

《届高考政治备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政治备考.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考政治备考.docx

届高考政治备考

2013届高考政治备考:

18大报告关键词哲学解读

一、“不走老路”与“不走邪路”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即矛盾具有特殊性。

它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反对对具体问题不作具体分析的千篇一律、一刀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引领中国社会走向繁荣昌盛的一面伟大旗帜,是30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的集大成,是中国面向未来发展的根本方向。

在改革开放的探索中,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能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能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这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要求。

二、“自信”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过程表现为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而发展的道路则是迂回曲折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前进,是一切新事物发展的途径。

我们既要坚定信心,又要准备走曲折的路。

这对我们正确认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尽管小康社会的建设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但我们要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三、“分开”与“公开”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矛盾的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

矛盾的观点要求我们必须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权力是柄“双刃剑”,如果运用得当,它可以为人类社会进步带来巨大利益;如果运用不当、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缺失,则会给社会民众造成深重灾难。

为此,既要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又要推进权力运行公开化、规范化,完善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司法公开和各领域办事公开制度,健全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四、“不动摇”

唯物辩证法认为,在复杂事物中包含多个矛盾,其中必有一个矛盾居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这个矛盾就是主要矛盾,它要求我们办事情要把有限的力量放在抓重点上。

抓住了主要矛盾,也就抓住了解决矛盾的关键。

而眉毛胡子一把抓则是没有抓住主要矛盾,也就无法解决矛盾。

社会供给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之间的矛盾是当前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

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决不能有丝毫动摇。

五、“兴国之魂”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指导事物取得成功;错误的意识误导事物走向歧途。

承认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正确意识的指导,避免、及时纠正错误的意识。

在社会主义文化体系建设中,我们要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六、“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和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它要求我们在实际生活中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要重视对民生的改善,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从而,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七、“美丽中国”

自从人类产生以后,自然界在人类实践活动中以新的形式,延续自己的存在和发展。

通过劳动,人类具有了自己的实践存在方式。

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而且是一个有着自身特殊发展规律的部分。

通过劳动实践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人的和谐统一,便成为人类要面对的永恒主题。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我们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八、“海洋权益”

唯物辩证法认为,整体和部分相互依存、相互作用。

一方面,整体对部分起支配、决定作用,协调各部分向着统一的方向发展。

另一方面,各个部分有其相对独立性,反作用于整体,部分的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变化。

正确处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就必须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时着眼于整体,让局部服从整体,反对片面强调局部、以局部利益损害整体利益的分散主义和个体主义。

要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

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九、“共享尊严荣耀”

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它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们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

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一国两制”的实践,结束了港澳与国家的旧的历史联系,建立了港澳与国家全新的现实联系。

我们坚信,香港同胞、澳门同胞不仅有智慧、有能力、有办法把特别行政区管理好、建设好,也一定能在国家事务中发挥积极作用,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共享做中国人的尊严和荣耀。

十、“政治清明”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的两个方面发展是不平衡的。

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而处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为矛盾的次要方面。

矛盾主次方面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我们在认识事物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主流,坚持重点论;同时不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坚持两点论,做到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走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需要把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起来,实行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方针,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2013届高考政治备考:

中央七常委亮相复兴之路

一、【时事背景】

2012年12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和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等来到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基本陈列,回顾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复兴走过的历史进程,号召全党同志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把我们的党建设好,团结全体中华儿女把我们国家建设好,把我们民族发展好,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

参加参观活动的还有赵乐际、栗战书、杜青林、赵洪祝、杨晶等中央书记处的同志。

《复兴之路》基本陈列共分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探求救亡图存的道路、中国共产党肩负起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历史重任、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5个部分,通过1200多件(套)珍贵文物、870多张历史照片,回顾了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在屈辱苦难中奋起抗争,为实现民族复兴进行的种种探索,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光辉历程。

二、【考点链接】

1、政治生活角度

(1)我国的国家性质。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肩负起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重任,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2)中国共产党的地位。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通过参观《复兴之路》基本陈列的活动,回顾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光辉历程,有利于充分发挥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

(3)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和执政理念。

中国共产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的执政理念。

参观《复兴之路》基本陈列,有利于我们党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更好地为人民利益服务,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4)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

党领导人民通过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加强自身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不断提高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2、文化生活角度

(1)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参观《复兴之路》展览,能够促进党员干部的个人成长,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更好地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并自觉落实在实际行动中。

(2)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的特点。

中央七常委参观《复兴之路》基本陈列,回顾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复兴走过的历史进程,号召全党同志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这对于全体党员干部的人生轨迹会产生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通过《复兴之路》,回顾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在屈辱苦难中奋起抗争,为实现民族复兴进行的种种探索,有利于增强党员干部的精神力量,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3、生活与哲学角度

(1)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自己,总结历史经验,不断艰辛探索,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

(2)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它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

(3)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

要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把我们的党建设好,团结全体中华儿女把我们国家建设好,把我们民族发展好,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

(4)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通过参观《复兴之路》,回顾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在屈辱苦难中奋起抗争,有利于我们党更好地坚持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二、【创新训练】

《复兴之路》基本陈列共分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探求救亡图存的道路、中国共产党肩负起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历史重任、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5个部分,通过1200多件(套)珍贵文物、870多张历史照片,回顾了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在屈辱苦难中奋起抗争,为实现民族复兴进行的种种探索,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光辉历程。

结合材料,说明在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过程中怎样发挥共产党的作用?

【参考答案】

(1)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面的领导核心作用,加强对发展成果分配的统筹协调。

科学谋划,完善收入分配格局,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缩小贫富差距、区域差距。

(2)党要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不断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水平。

(3)加强党的领导,发挥共产党员和党的基层组织的作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4)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增加百姓收入,提高人民的富裕程度,完善保障机制。

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2013届高考政治备考:

重大节假日免小客车通行费

一、【时政背景】

2012年8月2日发布了《国务院关于批转交通运输部等部门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务院已同意交通运输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监察部、国务院纠风办制定的《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指出,免费通行的时间范围为春节、清明节、劳动节、国庆节等4个国家法定节假日,以及当年国务院办公厅文件确定的上述法定节假日连休日。

免费时段从节假日第一天00:

00开始,节假日最后一天24:

00结束(普通公路以车辆通过收费站收费车道的时间为准,高速公路以车辆驶离出口收费车道的时间为准)。

二、【创新训练】

材料一:

2012年中秋、国庆假期——史上最长“黄金周”,国家首次实行收费公路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政策。

在政策的激励效应下,不少车主在品尝到免费“蛋糕”的同时,也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大拥堵。

景区爆满、路上爆堵,旅游消费市场的“井喷”式增长令人咋舌。

民众的消费热情被长假充分激活,全国上下呈上一场盛大的假日经济“盛宴”。

据报道,假期全国旅游收入17.65亿元,同比增长24.96%。

公路免费政策使全国收费公路减收200亿元左右,国家因此减少30亿元税收。

材料二:

为了进一步提升收费公路通行效率和服务水平,方便群众快捷出行,交通运输部、财政部、国务院纠风办等部门联合制定了《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实施方案》,经国务院批复同意,《实施方案》于2012年8月2日向社会公布。

今后,春节、清明节、劳动节、国庆节等4个国家法定节假日,以及当年国务院办公厅文件确定的上述法定节假日连休日,免收7座及以下小型客车通行费。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分析黄金周及公路免费政策产生的经济影响。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说明我国政府制定和实施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政策的依据。

【参考答案】

(1)①价格变动影响生活,一般来说,价格下降会引起需求量的增加。

收费公路免费政策的施行,降低了人们的出行成本,大大刺激了人们的出行欲望;②价格变动影响生产经营。

免费政策导致的公路减收,将促使经营者科学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③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税收是组织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④假日经济和免费政策都会对国家财政收入产生影响;⑤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

黄金周刺激了人们的消费,旅游景点、商家的收入增加,有利于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增长;⑥公路免费政策有利于促进收入分配的公平。

(2)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作主。

政府实施这一政策是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对人民负责的原则的要求。

②是政府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的要求。

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政策,能提升收费公路通行效率和服务水平,方便群众快捷出行,是政府履行管理和服务职能的要求。

③政府坚持依法行政,发挥管理与服务作用的要求。

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政策,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要求。

④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该政策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政策,是关注民生,让人民群众共享经济发展成果的要求。

2013届高考政治备考:

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

一、【时事背景】

2012年12月15日至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共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出席会议。

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分析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提出明年经济工作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

温家宝在讲话中总结今年经济工作,对明年经济工作作出部署。

李克强主持会议并在会议结束时作了总结讲话。

会议部署了明年六大任务:

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夯实农业基础,保障农产品供给;

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业整体素质;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

加强民生保障,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扩大开放。

二、【考点链接】

1、经济生活角度

(1)市场调节与国家宏观调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但市场自身存在着弱点和缺陷又需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

因此,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手段。

会议强调,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充分发挥逆周期调节和推动结构调整的作用。

(3)国家财政具有促进社会公平、有效配置资源、促进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国家通过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充分发挥国家财政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各级政府要厉行节约,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把钱用在刀刃上。

(4)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会议强调要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按照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这体现了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要求。

2、政治生活角度

(1)我国的国家性质。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政府按着“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思路做好民生工作。

重点保障低收入群众基本生活,做好家庭困难学生资助工作。

这体现了我国的国家性质。

(2)我国政府的经济职能。

我国政府具有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经济职能。

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是经济调节的重要手段,体现了我国政府具有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

(3)我国政府的宗旨和原则。

我国政府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在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上,我国政府着眼于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最终目的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这体现了我国政府的宗旨和原则。

(4)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面对日趋严峻的国际经济形势和国内改革发展稳定的繁重任务,党中央召开经济工作会议,分析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提出明年经济工作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

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3、生活与哲学角度

(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党中央、国务院分析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提出明年经济工作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并总结今年经济工作,对明年经济工作作出部署。

体现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2)矛盾的特殊性要求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国际环境方面的内涵和条件发生很大变化。

我们必须深刻理解、紧紧抓住、切实用好这样的新机遇,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努力在风云变幻的国际环境中谋求更大的国家利益。

 

(3)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要结合税制改革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

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注意把握好度,增强操作的灵活性。

两种政策的目的在于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4)善于抓主要矛盾。

我国有13亿人口,只有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才能保持社会大局稳定。

因此,要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长期坚持、毫不动摇,决不能因为连年丰收而对农业有丝毫忽视和放松。

三、【创新试题】

加强民生保障,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要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思路做好民生工作。

重点保障低收入群众基本生活,做好家庭困难学生资助工作。

要注意稳定和扩大就业,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

要善待和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强化大企业社会责任。

要加强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继续完善养老保险转移接续办法,提高统筹层次。

要继续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加快棚户区改造。

要引导广大群众树立通过勤劳致富改善生活的理念,使改善民生既是党和政府工作的方向,也是人民群众自身奋斗的目标。

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相关知识对材料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认识对实践活动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要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的思路做好民生工作。

(2)主要矛盾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善于抓重点。

要重点保障低收入群众基本生活,做好家庭困难学生资助工作。

注意稳定和扩大就业,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

(3)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做好民生工作,国家针对不同的企业要采取不同的政策,要善待和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强化大企业社会责任。

(4)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要求我们坚持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要加强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继续完善养老保险转移接续办法,继续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加快棚户区改造。

(5)矛盾的观点要求我们必须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要引导广大群众树立通过勤劳致富改善生活的理念,使改善民生既是党和政府工作的方向,也是人民群众自身奋斗的目标。

2013届高考政治备考:

201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

一、【时事背景】

2012年12月22日,为期两天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京闭幕。

会议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系统总结2012年和过去10年农业农村发展成就,深刻分析“三农”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重点研究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全面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农业农村工作。

党中央、国务院对这次会议高度重视。

会前,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国务院常务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专门研究了会议文件,对农业农村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会议讨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讨论稿)》。

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出席会议并讲话。

二、【考点链接】

1、经济生活角度

(1)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

居民消费不仅取决与当前收入,而且受到未来收入的影响。

促进农村改革发展有利于统筹城乡,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2)消费对生产具有重大的反作用。

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导向作用,为生产的发展创造新的劳动力。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农民消费市场,从而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

(3)经济的良好发展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

加大农村改革发展力度,强化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是国家加强宏观调控的集具体体现,有利于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4)财政的作用。

增强农业发展活力,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加大对农村财政投入力度,有利于发挥财政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促进资源优化配置、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从而促进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5)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增强农业发展活力,强化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有利于促进城乡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

2、政治生活角度

(1)我国的国家性质。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增强农业发展活力,有利于维护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

(2)我国政府的职能。

增强农业发展活力,强化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是我国政府切实履行保证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的具体体现,有利于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我国政府的性质、地位、宗旨和原则。

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统筹城乡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是我国政府性质、宗旨和原则的生动体现。

(4)党的性质、地位、宗旨和执政理念。

中国共产党重视增强农业发展活力,强化农业农村发展基础,说明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体现了党的先进性,是我们党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的具体体现。

(5)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和执政能力。

增强农业发展活力,推动农村改革发展,是我们党遵循社会发展规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具体体现,说明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

推进农村改革发展,需要我们党坚持依法执政,以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民主执政。

同时,还要根据农村经济形势发展的新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