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江北七年级语文下学期半期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289801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江北七年级语文下学期半期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重庆市江北七年级语文下学期半期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重庆市江北七年级语文下学期半期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重庆市江北七年级语文下学期半期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重庆市江北七年级语文下学期半期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重庆市江北七年级语文下学期半期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x

《重庆市江北七年级语文下学期半期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江北七年级语文下学期半期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重庆市江北七年级语文下学期半期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x

重庆市江北七年级语文下学期半期考试试题新人教版

(下)半期考试

七年级语文

 

十三四岁,正值花季。

一位诗人曾经说过:

“凡是能开的花,全在开放;凡是能唱的鸟,全在歌唱。

”那就请你拿起手中的笔,尽情地展示吧!

不必有任何顾虑,相信自己,答案就在你的笔下,记住:

一切皆有可能!

 

一、语言积累及应用:

(4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3分)

  A、炽痛(zhì)阻抑(yì)  亘古(gèng) 回环曲折(qǔ)

  B、嗥鸣(háo) 污秽(huì) 默契(qì)   锲而不舍(qiè)

  C、祈祷(qǐ)  迭起(dié)  仰慕(mò)  鲜为人知(xiǎn)

  D、磐石(pán) 踌躇(chóu)重荷(hé)   义愤填膺(yīng)

2、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秕谷 骊歌  澜语  博学多识   B.炽痛 肿胀  延棉  锋芒毕露

  C.轻捷 踌渚  懊悔  回环曲折   D.筹划 书塾  磐石  荒草萋萋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

B、它们的叶子和花都不一样,各有各的鲜为人知的秘密。

C、这一摞书,是我的第二个理想,想当一名著作等身的作家。

D、当实在不能吃了的时候,他便吃自己的大拇指,吃得狼吞虎咽,有滋有味。

4、下列一段话,语序排列正确的是(3分)(   )

  ①这个时候,它浑身无力,精神不振。

  ②很快就把一冬天积存在肠胃里的食物残渣排泄出来。

  ③美洲的大黑熊冬眠醒来以后,懒洋洋地爬出了窝。

  ④于是,它就去寻找一些有轻泻作用的野浆果饱餐一顿。

  ⑤从此黑熊振作了精神,开始了新一年的生活。

  A、 ③①④②⑤           B、③④②①⑤

  C、③②①④⑤            D、①③②⑤④

5、下列作家、作品描述不正确的是(  )(3分)

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 散文      《爸爸的花儿落了》林海音

  B.《邓稼先》 杨振宁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臧克家

C.《福楼拜家的星期天》莫泊桑英国       《木兰诗》南北朝时北方民歌  

D.《伤仲永》王安石 北宋             《丑小鸭》安徒生  丹麦

6、下列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

A.《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大型合唱音乐作品,光未然作词,冼星海谱曲。

它以丰富的艺术形象、壮阔的历史场景和磅礴的气势,表现出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

B.《最后一课》是一篇爱国主义的文章。

它重点写阿尔萨斯地区被法国普鲁士军队占领以后,侵略者强迫当地学校改教法语的事件。

C.《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一文基本上以时间为序,按照人物到场的先后,依次刻画了四位著名作家。

D.木兰替父从军,表现了古代北方劳动妇女的英雄气概和爱国精神。

7.选出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自从他参加了少年足球队后,足球就对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B.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

C.执法部门要虚张声势,让假冒伪劣产品丧失市场。

D.有无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

8、仿写句子:

(4分)

金钱可以买到药品,但买不到健康。

金钱,;

金钱,。

9、综合性学习与名著考查(10分)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6分)

“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5000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这是人们熟知的歌曲《黄河颂》的歌词。

每当人们唱起这首歌的时候,就会浸沉在对黄河的无限追忆之中。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作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维系炎黄子孙的血脉.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与民族情感的象征。

①你知道哪些有关黄河的诗句?

请写出至少两句。

(2分)

,。

②与黄河有关的俗语、谚语(至少写两条)(2分)

,。

③面对黄河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请你设计一则公益广告,唤起人们的环保意识,呼吁保护我们的母亲河。

(要求简明、有创意.)(2分)

(2).被誉为“”的《昆虫记》的作者是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

(2分)

(3)名著《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形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步曲中的第一部。

其它两部分分别为和。

(2分)

10、古诗文默写。

(每空1分,共10分)

(1)山际见来烟,。

(吴均《山中杂诗》) 

(2),弹琴复长啸!

(王维《竹里馆》) 

(3)夜发清溪向三峡,。

(李白《峨眉山月歌》)

(4),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5),双袖龙钟泪不干。

(岑参《逢入京使》)

(6),野渡无人舟自横。

(韦应物《滁州西涧》)

(7)有诗云: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木兰诗》中有相似的两句诗是,

(8)《木兰诗》中的成语“扑朔迷离”出自,。

 

二、文言文阅读(16分)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11.解释下面各句中划线的词语。

(4分)

①世隶耕②或以钱币乞之

③稍稍宾客其父④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12.判断下列句子停顿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B.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C.余闻之/也久。

D.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①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用自己的话说说:

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的原因是什么?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学习了本文联系实际,谈谈你对天资和后天学习的关系的认识。

(3分)

三、现代文阅读(34分)

(一)窗前的豌豆花园————安徒生(共12分)

一个豆荚里,躺着五颗豌豆。

这会儿豌豆的颜色是绿的,豆荚的颜色也是绿的,所以豆荚里的豌豆们就以为世界都是绿的了。

豌豆荚一天天的长大,豌豆也跟着它们的豆荚房子一起漫漫长大。

外面的阳光温暖着豆荚,雨水浇淋着它,豆荚里温暖舒适。

它们排成一溜儿,舒服的躺着。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顺利的过去了。

又过了好些日子。

豌豆们变成黄颜色的了,豆荚也变成黄颜色的了。

就在这时候,一个男孩伸手摘下了这颗豆荚。

砰!

豆荚裂开来了。

豌豆都蹦哪儿去了?

他在草丛中找了很久,才找到了5颗中的一颗,他赶紧把它检起来。

男孩看着这颗饱满结实的豌豆,在他的手掌上滚来滚去,怪好玩的。

他高兴地说:

"我可以用它当汽枪子弹。

说完,男孩马上把它塞进气枪,“嘣”一下打出去了。

豌豆飞到空中。

它觉得自己好像在飞向太阳。

但豌豆没有落在太阳上,而是落到了一间阁楼的窗户下。

那儿铺着长满青苔的旧木板,木板裂缝里积满了无数柔软的泥土。

它毫不犹豫的跳了进去。

青苔慢慢把豌豆的身体裹住。

这颗豌豆被遗忘在那了。

这个小阁楼里住着一个贫苦的女人。

她白天替人家清扫壁橱炉和劈木材。

她力气很大,干些粗活到不在乎。

这个女人唯一的女儿正生着病,躺在阁楼里。

女孩躺在那里有一年多了,人很瘦很瘦。

豌豆躺在阁楼的窗户底下,心想:

我可以为这个病中女孩做点什么吧?

我到世界上来就应该做点对人类有益的事才好吧。

豌豆这么想的,就开始发芽,生叶。

春天来了。

有一天清早,太阳从小窗户射近来,照亮了整个阁楼。

母亲正要出门干活去,生病的女孩忽然开口问道:

"妈妈,从那缝里露出一点绿色的东西,随风摇摆着,是什么呀?

"

母亲走过去把窗户打开,她一看,说:

“哎呀!

这是一颗小豌豆,刚刚露出绿色的小嫩芽!

这颗豌豆怎么会飞到这个小缝里来的呢?

正好,你可以把外面这块地方当做小花园,慢慢的欣赏。

"

说完,母亲就把女儿的床铺拉到窗户旁边,好让她能更清楚地看到这株豌豆苗。

然后母亲准备出去干活。

"妈妈,我仿佛觉得我的病会好起来。

今天,太阳光很柔和,照在这里,那豌豆苗会长的很快,我也会像豌豆苗那样很快恢复健康,用不了多久,我就能走到阳光下去了。

"

"如果能这样,那真是太好了!

"母亲慈祥地回答说。

母亲用一根竹竿,将这株带给她孩子希望的豌豆苗支撑起来,以免被风吹到。

另外,又用绳子和一块小木板搭在窗户的木框上,像搭桥一样把豌豆苗搭在窗户的木框上,好让它的藤须能盘绕上来。

果然,豌豆苗一天天长大了,并且长得很快。

"呀!

豌豆开花儿了!

"一天早上,母亲意外地发现这个喜人的景象,她开始对孩子的健康充满了希望。

真的!

女孩最近比以前更有精神了。

不但这样,她还能够从床上坐起来,欣赏那属于她的这只有一株的豌豆苗的小花园了。

又过了一个礼拜,女孩第一次可以再床上坐上一个钟头,享受温暖的阳光。

窗户已经打开了。

在那里,开满紫色小花的豌豆藤儿探进头来。

女孩把脸贴进柔嫩的花瓣,轻轻地吻着它。

"是谁赐给咱们这个希望和快乐啊"?

母亲向豌豆微笑着,自信的说到。

这时,小阁楼的窗户前,女孩正闪动着她的大眼睛,很有精神地看着那株美丽的豌豆苗。

她的双颊透出了红润,可爱的双手托着豌豆花。

她知道,是一颗不知从哪来的豌豆。

赐给了她这份美丽。

16.豆荚的颜色有绿变黄意味着什么?

(2分)

17.“我可以为这个女孩做点什么吧。

”结合全文,说说豌豆为这个女孩做了些什么?

(2分)

18.生病的女孩为什么说自己会“很快恢复健康”?

(2分)

19.“在那里,开满紫色小花的豌豆藤儿探出头来。

”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有什么作用?

(3分)

20.请联系实际,谈谈你从这则童话中得到的启示?

(3分)

(二)阅读下面记叙文,按要求回答22~28题。

(22分)

卖白菜

莫言

①1967年冬天,我12岁那年,临近春节的一个早晨,母亲苦着脸,心事重重地在屋子里走来走去。

时而揭开炕席的一角,掀动几下铺炕的麦草,时而拉开那张老桌子的抽屉,扒拉几下破布头烂线团。

母亲叹息着,并不时把目光抬高,瞥一眼那三棵吊在墙上的白菜。

最后,母亲的目光锁定在白菜上,端详着,终于下了决心似的,叫着我的乳名,说:

②“社斗,今天是大集,去找个篓子来吧……”

③“可是,您答应过的,这是我们留着过年包饺子的……”话没说完,我的眼泪就涌了出来。

④母亲的眼睛湿漉漉的,但她没有哭。

她有些恼怒地说:

“这么大的汉子了,动不动就抹眼泪,像什么样子!

⑤她靠近我,掀起衣襟,擦去了我脸上的泪水。

我把脸伏在母亲的胸前,委屈地抽噎着。

我感到母亲用粗糙的大手抚摸着我的头,我嗅到了她衣襟上那股揉烂了的白菜叶子的气味。

⑥集市在邻村,距离我们家有三里远。

寒风凛冽,有太阳,很弱,仿佛随时都要熄灭的样子。

我的手很快就冻麻了,以至于当篓子跌落在地时我竟然不知道。

一棵最小的白菜从篓子里跳出来,滚到路边结着白冰的水沟里。

母亲在我头上打了一巴掌,我知道闯了大祸,站在篓边,哭着说:

“我不是故意的,我真的不是故意的……”母亲将那棵白菜放进篓子,原本是十分生气的样子,但看到我哭得真诚,母亲的脸色缓和了,没有打我也没有再骂我。

她蹲下身,将背篓的木棍搭上肩头,我在后边帮扶着,让她站直了身体。

 ⑦终于挨到了集上。

母亲让我走,去上学,我也想走,但我看到一个老太太朝着我们的白菜走了过来。

她用细而沙哑的嗓音问白菜的价钱。

母亲回答了她。

老太太蹲下身,开始翻动我们那三棵白菜。

她把那棵最小的白菜上那半截欲断未断的根拽了下来,然后又逐棵地戳着我们的白菜,撇着嘴,说我们的白菜卷得不紧。

 ⑧我对这个老太太充满了恶感,你拽断了我们的白菜根也就罢了,可你不该昧着良心说我们的白菜卷得不紧。

老太太开始撕扯着那棵最小的白菜上那层已经干枯的菜帮子。

我十分恼火,便刺她:

“别撕了,你撕了让我们怎么卖?

 ⑨ “大婶子,别撕了,放到这时候的白菜,老帮子脱了五六层,成了核了。

”母亲也劝说着她。

她终于还是将那层干菜帮子全部撕光,露出了鲜嫩的、洁白的菜帮。

在清冽的寒风中,我们的白菜散发出甜丝丝的气味。

这样的白菜,包成饺子,味道该有多么鲜美啊!

老太太搬着白菜站起来,让母亲给她过秤。

她把她的脸几乎贴到秤杆上,仔细地打量着上面的秤星。

⑩终于核准了重量,老太太说:

“俺可是不会算账。

 ⑾母亲因为偏头痛,算了一会儿也没算清,对我说:

“社斗,你算。

”我找了一根草棒,用我刚刚学过的乘法,在地上划算着。

我报出了一个数字,母亲重复了我报出的数字。

⑿“没算错吧?

”老太太用不信任的目光盯着我说。

⒀“你自己算就是了。

”我说。

⒁老太太从腰里摸出一个肮脏的手绢,层层地揭开,露出一沓纸票,然后将手指伸进嘴里,沾了唾沫,一张张地数着。

她终于将数好的钱交到母亲的手里。

母亲也一张张地点。

 ⒂等我放了学回家后,一进屋就看到母亲正坐在灶前发呆。

那个蜡条篓子摆在她的身边,三棵白菜都在篓子里,那棵最小的因为被老太太剥去了干帮子,已经受了严重的冻伤。

我的心猛地往下一沉,知道最坏的事情已经发生了。

母亲抬起头,眼睛红红地看着我。

过了许久,用一种让我终生难忘的声音说:

 ⒃“孩子,你怎么能这样呢?

你怎么能多算人家一毛钱呢?

 ⒄“娘,”我哭着说,“我……”

 ⒅“你今天让娘丢了脸……”母亲说着,两行眼泪就挂在了腮上。

 ⒆这是我看到坚强的母亲第一次流泪,至今想起,心中依然沉痛。

(本文选用时有删改)

21.文章围绕“卖白菜”展开故事情节,请你阅读文章,填写表格。

(4分)

故事情节

“我”的心情

母亲决心卖白菜

不舍

A

自责

老太太挑白菜

B

气愤

白菜被老太太退回

 

A.B.

①②

22.请简要回答选文第①段划线句运用的人物描写方法及其作用(3分)

时而揭开炕席的一角,掀动几下铺炕的麦草,时而拉开那张老桌子的抽屉,扒拉几下破布头烂线团。

23.文中有两处关于母亲眼睛的描写,请分析这两处描写的作用。

(4分)

A.母亲的眼睛湿漉漉的,但她没有哭。

作用:

B.母亲抬起头,眼睛红红地看着我。

作用:

 

24.文章结尾写到“至今想起,心中依然沉痛”,请你说说作者当时心中的“沉痛”具体是指什么感情。

(2分)

25.为什么面对生活的贫困母亲都没有哭,我多算了老太太一毛钱母亲却第一次落泪了?

(3分)

26.读完本文后,谈谈你对母亲这一形象的理解(答出三方面即得满分)。

(3分)

27.读过本文后,你一定有所感悟,请写一段不少于30字的话(3分)

四、作文(55分)

请在下面的作文题中任意选做一题。

1、我美丽,因为我_______

在横线上填写适当的内容,如“善良”、“快乐”、“感恩”、“懂得珍惜生命”、“懂得正确审美”等(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填写其他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文章不少于600字,内容阳光、积极、上进,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我们的学习和生活,需要力量的支撑。

感恩、诚信、宽容、忠诚、责任……美德给我们以前行的力量。

  请你以“ 给了我力量”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1、将题目补充完整。

  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3、字数不少于600字。

重庆市江北中学校2012—2013学年(下)半期考试

七年级语文答题卷

(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45分)(1-7选择题每题3分)

1、2、3、4、       5、6、      7、

8、(4分)

,。

,。

9、(10分)

⑴(6分)①,

②,

⑵(2分),。

⑶(2分),

10、(10分)

⑴⑵

⑶⑷

⑸⑹

⑺,。

⑻,。

二、(16分)

11.(4分)

(1)世隶耕()

(2)或以钱币乞之()

(3)稍稍宾客其父()(4)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12.(3分)()

13.(4分)

(1)                

(2)                 

14.(2分)

                                                

15.(3分)

                                                  

 

三、

(一)窗前的豌豆花园(12分)

16.(2分)

                          

17.(2分)

                          

18.(2分)

19.(3分)

                          

20.(3分)

(二)卖白菜(22分)

21.(4分)

A.B.①②

22.(3分)

23.(4分)

A

B

24.(2分)

25.(3分)

26.(3分)

27.(3分)

四、作文(55分)

请在下面的作文题中任意选做一题。

1、我美丽,因为我_______

在横线上填写适当的内容,如“善良”、“快乐”、“感恩”、“懂得珍惜生命”、“懂得正确审美”等(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填写其他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文章不少于600字,内容阳光、积极、上进,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我们的学习和生活,需要力量的支撑。

感恩、诚信、宽容、忠诚、责任……美德给我们以前行的力量。

请你以“ 给了我力量”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1、将题目补充完整。

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3、字数不少于600字。

重庆市江北中学校2012—2013学年(下)半期考试

七年级半期语文答案

一、语言的积累及运用

1、B2、D3、D4、A5、C6、B7、B8、略

9、⑴略⑵“昆虫的史诗”法布尔⑶《在人间》《我的大学》10、略

二、文言文

11.①属于;②求取;③以宾客之礼相待;④通“攀”,牵,引。

12.C(应为“余闻之也/久”)

13.①从此,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他能立即写好,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

②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14.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可以围绕父亲是一个贪图小利、目光短浅的人)

15. 天资是人成材的基本条件,天资好,再加上后天努力,就一定能成材;天资好,但后天不努力,再好的天资也会泯灭。

就像文中的方仲永,天资很好,后天不努力,就根本不能成材。

我们在学习上……(联系实际2分,二者关系1分,)

三、现代文

(一)(12分)

16.意味着豌豆成熟了。

(2分)

17.为女孩发芽,长叶,开花,带给女孩生的希望。

(2分)(意思对即可)

18.因为生病的女孩从豌豆的生长中获得了战胜病魔的力量和信心。

(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