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办工作总结.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428757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7.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扶贫办工作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扶贫办工作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扶贫办工作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扶贫办工作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扶贫办工作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扶贫办工作总结.docx

《扶贫办工作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扶贫办工作总结.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扶贫办工作总结.docx

扶贫办工作总结

扶贫办2018年工作总结

 

更多关于扶贫办工作总结文章,欢迎大家点击☟☟

➹➹2018年精准扶贫个人工作总结:

扶贫攻坚,民生工程☢☢

➹➹2018扶贫工作总结:

捐出一份爱心,奉献一片真情!

☢☢

➹➹2018年度精准扶贫驻村工作总结:

一份捐赠,一份爱心☢☢

➹➹2018乡镇精准扶贫工作总结:

贫穷落后不光荣,好吃懒做很可耻☢☢

➹➹驻村扶贫工作总结:

全面落实到户帮扶政策,加快贫困群众致富步伐。

☢☢

  扶贫办2018年工作总结篇一

  20xx年是我县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年,是启动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的起步年,是贯彻落实《湖北省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xx-20xx年)》和《湖北省农村扶贫开发"十二五"规划》,向纵深推进脱贫奔小康试点和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关键年。

在这一年里,我们坚决贯彻执行省委、省政府推进脱贫奔小康试点和大别山试验区建设的正确决策,紧紧围绕建设"中国茶叶大县、湖北山区经济强县、大别山温泉生态旅游名县"的奋斗目标,积极参与实施"特色立县、工业强县、旅游活县、项目兴县"四大战略,瞄准贫困群体,着力抓好整村推进扶贫、产业扶贫、搬迁扶贫、"雨露计划"转移培训、老区建设等工作,扎实推进脱贫奔小康试点和大别山试验区建设,为全面建设"红色英山、发展英山、绿色英山、富裕英山"作出了不懈努力。

 

  一、20xx年度扶贫开发工作情况及主要作法

 

  20xx年是我县推进扶贫开发工作极不平凡的一年,在这一年里县扶贫办经历了领导班子大动荡、大换血的严峻考验。

在人少事多、政局维艰的困难条件下,我县扶贫系统干部职工顶住压力、克难奋进,脱贫奔小康试点工作稳步推进,大别山试验区"点中点"建设全面启动,扶贫开发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截至12月底,全县年度完成贫困人口的减贫目标4864人,扶持新建特色产业基地1。

3万亩,新建和改造高效经济林1。

3万亩;完成扶贫搬迁190户、762人,完成"雨露计划"培训贫困劳动力1600人,就业率达到95%;20xx年12月,我县被省扶贫办评为"全省扶贫统计监测工作先进单位"。

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锁定目标任务,强化工作责任。

创新是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的动力和源泉。

开年以来,我们狠抓扶贫工作责任制落实,大力推行制度创新。

一是强化主管责任。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将扶贫开发工作与脱贫奔小康试点、大别山试验区建设结合起来抓,做到一同决策、一同规划、一同推进,强化了"一把手"工作责任制。

年初,我们还与县政府签订了《英山县扶贫开发办公室目标责任书》,立下军令状,围绕目标自我加压、自强不息。

二是强化基层责任。

县扶贫办新班子一上任,就在6月18日召开的全县乡镇扶贫办培训会上,与乡镇签订了《扶贫开发目标责任制》,把解决贫困人口、重点村建设、雨露计划、搬迁扶贫、贫困农民增收、资金整合、社会扶贫和扶贫机构建设等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百分制量化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年度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形成了上下联动、运转协调的工作新机制。

三是强化部门责任。

坚持"大扶贫"的工作理念,逐级落实部门扶贫责任。

我们将整村推进、财政扶贫资金管理使用、两项制度衔接、以工代赈等工作情况及时向县政府领导汇报,通过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与县发改、财政、民政等35家部门沟通协调,分解责任,相互支持,齐抓共管,协同推进扶贫开发工作。

 

  

(二)服务"两大试点",打造示范特色。

大别山试验区和脱贫奔小康试点"两大试点工作"实现了高端定位、政策叠加、并驾齐驱、健康发展。

我们按照"点、线、面"相结合的片带推进思路,注重树立典范,积极探索科学示范、特色示范、绿色发展和整村推进、整乡镇推进、整县推进的试点建设模式和扶贫开发工作模式,取得了重要突破。

一是推进大别山试验区"点中点"示范建设。

坚持层层办点示范,精心规划创办了西河流域百里新农村示范带、东河茶叶产业化示范带、特色旅游产业带、温泉经济开发区、文明卫生城创建及社区管理机制创新等5大"点中点",并加大了项目建设的推进力度,落实"点中点"扶贫开发项目27个,总投资339万元,目前已完成投资268万元,占总投资的79%。

二是深入推进脱贫奔小康示范片区建设。

启动实施了87个脱贫奔小康试点村的试点建设,大力推进了4个重点片区、30个重点村的示范开发以及"百-梅-柳"沿线18个村的新农村片带建设,深入推进了2个城乡一体化试点片区建设,扎实推进了方家咀乡全省新农村建设试点乡镇和温泉镇全市新农村建设试点乡镇建设。

三是着力推进重大试点项目建设。

在重点(重大)项目建设上,全县年度共计实施工业、农业、基础设施、环保旅游、民生等5大类脱贫奔小康重点建设项目121个,涉及产业发展、旅游开发、生态环保等各个领域。

在农村试点项目建设上,全县共计在103个村启动实施了涉及道路建设、基本农田建设、小流域治理、粮食生产基地、特色产业带建设、村庄整治、生态旅游新农村建设等15大类脱贫奔小康建设项目412个,项目建设的实施效果明显。

通过实施一批农村试点项目建设,成功打造出了一批具有山区特色的"样板工程",涌现了一大批产业发展、新村建设、基础设施、村庄整治等方面的先进典型。

 

  (三)调整产业结构,壮大支柱产业。

产业化扶贫是实现农民增收行之有效的途径。

我们坚持立足资源比较优势,按照"茶药并举、扶持蚕桑"的产业扶贫工作思路,大力整合各种涉农资金,扶持特色产业基地开发,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壮大支柱产业。

一是培养壮大特色产业。

按照"一业为主,多元开发"的战略,壮大茶叶特色产业,提升药、栗、桑等骨干产业。

全县茶园建设实行规模扩张,以连片集中、带状开发为主,重点狠抓了5个茶叶带建设,引进优良茶树良种,建设2万亩茶叶标准化示范园;巩固和扩大了孔家坊乡、石头咀镇等4个乡镇的优质湖桑基地规模,草盘地、陶家河等8个乡镇162个村,新增药材种植户1万户。

二是扶持农业龙头企业。

立足特色农业基础,加大产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年度已落实产业化龙头企业扶贫贴息309万元。

我们重点扶持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企业2家,市级重点企业13家,注重以绿屏茶叶公司、付坊茶厂、志顺茶业公司、翻身湾茶厂等为龙头的茶叶系列开发,以梦思家公司、怡莲阳光公司、雍华丝绸公司等为龙头的桑蚕系列开发,以金新龙药业公司为龙头的药材系列开发。

三是拓宽产业化扶贫领域。

建立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229家,农民专业合作社94家,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利用我县的特色产业,吸引外商投资,大力发展旅游产业,鼓励农民创办"农家乐"、"渔家乐",带动了观光型、休闲型、农庄型等现代新型农业发展。

 

  (四)捆绑整合资金,实施整村推进。

按照"紧缩战线,集中力量,重点突破"的要求,我们坚持扶贫重点村建设与连片开发相结合,与脱贫奔小康试点相结合,与大别山试验区相结合,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统筹推进,合力攻坚。

一是加大整村推进力度。

今年全县启动实施的9个整村推进重点村和7个老区重点村项目建设正在全面实施过程当中,累计投入扶贫项目资金750万元,整合其它资金850万元,群众投工投劳折算50多万元。

发展侧重在扶持产业基地建设,全县新建和改造茶叶基地1。

3万亩,改造发展药材基地8700亩,改造和发展板栗基地9280亩,发展畜禽养殖业3。

7万只;新建和改扩建公路72公里,新建和改造塘库堰、泵站320处。

二是着力推进文明新村建设。

实施"五改"(猪圈、牛栏、厕所、沼气、杂房)、"五通"(通路、通水、通电、通电话、通有线电视)、"五治"(治穷、治贫、治脏、治乱、治差)、"五建"(小菜园、小竹园、小药园、小果园、小茶园)、"五到户"(道德教育到户、科教文明普及到户、村规民约签订到户、法律常识宣传到户、综合整治到户)工程,全县着力打造了22个重点示范村、4个重点示范乡镇和3个重点示范片区的新农村建设。

三是加强重点村项目资金管理。

在财政扶贫资金管理上,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强力整合资金,严格项目资金管理,建立督办检查网络,加强审计工作监督,随时准备迎接上级的各项检查验收。

四是积极开展支书培训。

坚持理论指导实践,以提高重点村支部书记综合素质为突破口,积极开展培训活动。

4月13日-16日,我们组织全县9个省定重点村的支部书记到黄冈进行了"十二五"整村推进工作培训,效果很好。

 

  (五)推进搬迁扶贫,巩固脱贫成果。

坚持把扶贫搬迁与整村推进、新农村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土地整治、旅游扶贫、防灾避灾等因素结合起来,将扶贫搬迁与危房改造、生态移民等资金整合起来,把那些生存环境恶劣、基础设施薄弱、科技文化覆盖差、社会形态特殊、公共服务欠缺、抗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能力不强的贫困户,从高寒山区、库区、乱石区和省际边界区搬迁出来。

一是实行政策叠加。

我们整合扶贫搬迁项目、生态移民项目、住建农村危房改造项目、民政倒房重建项目、发改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向搬迁户倾斜国家惠民政策,较好地解决了建档立卡扶贫对象户住房难的问题,并产生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20xx年全县累计解决危房3127户,其中扶贫对象1336户;完成年度扶贫搬迁190户、762人。

二是科学规划建房。

将移民搬迁户安置在人口相对集中的村落,统一建设新农村。

坚持科学合理规划,配套建设基础设施,调剂解决其农田旱地、特色产业基地等基本生产资料,帮助其充分享受文化教育医疗等社会公共服务成果,提高生活质量。

 

  (六)坚持以人为本,落实转移培训。

根据新的精神,改革"雨露计划"方式,实行"计划指导、资金到县、培训到户、直补到人"的工作模式,我们狠抓了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

一是深入调查摸底。

坚持走访乡镇、入户调查,宣传国家政策,听取群众意见,与黄冈电子信息学校、英山卫东职校、英山理工中专等培训学校相衔接,就计划任务、招生方式、培训方向、政策补贴、教学质量进行磋商,达到了双方满意的效果。

二是层层落实责任。

将"雨露计划"招生指标分解到乡镇,落实县、乡镇两级主管人员的工作责任,相应建立激励机制,确保了招生任务的圆满完成。

三是开展实用技术培训。

以"雨露计划"培训学校为平台,大力开展贫困家庭新生劳动力职业教育培训、留守贫困劳动力生产技术培训和贫困村农业产业化发展急需实用人才培训。

对有一定文化素养的贫困农民,分门别类开展电脑、电工、刺绣、饮食服务等技能培训,领取劳动部门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

全县今年向农民发放科技书籍1万余册,使受训农户掌握了1-2门实用技术,培训转移就业率95%以上,达到"输出一个劳动力、脱困一个贫困家庭"的转移扶贫工作目标。

 

  (七)加强老区建设,改变贫困面貌。

今年我县以7个老区村建设为重点,参照整村推进方式,大力实施"思源回报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新修、硬化村组公路6条28公里,新建桥梁3座,解决了7个老区村1930户8412人的出行难和茶叶、药材、生猪等农副产品运输难的问题。

大力实施"农网"改造,使99%的农户生产生活用电有保障。

二是解决人畜饮水难。

新建蓄水池17口、630立方米,架设饮水主管道5050米、支管道24500米,使7个老区重点村652户2250人饮上安全卫生自来水。

三是改善村庄环境质量。

注重村庄建设和环境美化,加强配套设施建设。

推行"五改一建"的生态家园建设模式,使污水乱流、粪便乱堆、柴禾乱放、家禽乱养等脏、乱、差现象得到了有效整治。

大兴支柱产业,建设茶、桑、药、菜等产业基地,增强了老区重点村的发展后劲。

 

  (八)迎接专项检查,开展专项调研。

一是迎接考评验收。

认真做好整村推进重点村、财政扶贫资金绩效考核等检查验收工作。

4月25日,省委扶贫开发责任制考核组对我县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扶贫责任制落实情况和脱贫奔小康试点县工作进行专项考评,我县顺利通过了考评验收。

我县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