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根控制测量实习指导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285976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6.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图根控制测量实习指导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图根控制测量实习指导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图根控制测量实习指导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图根控制测量实习指导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图根控制测量实习指导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图根控制测量实习指导书.docx

《图根控制测量实习指导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图根控制测量实习指导书.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图根控制测量实习指导书.docx

图根控制测量实习指导书

 

图根控制测量实习指导书

 

二零一二年十一月

 

图根控制测量实习须知

1实习目的与意义

《工程测量》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既有丰富的测绘理论,又有大量的实际操作技术。

图根控制测量实习是整个工程测量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和进行测量基本技能训练不可或缺的内容,是使同学获得感性认识、培养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最有效方法,对提高工程测量教学质量有重要作用。

具体来说,本项实习具有以下六方面的目的:

(1)巩固和深化对工程测量课程的理解,熟悉并掌握数字化地形图测绘内、外业的技术设计、作业程序和施测方法;

(2)培养同学苦练基本功的良好风气,在测、记、算、绘等方面得到全面的训练,使同学的动手能力得以锻炼和提高;

(3)培养和提高学生在测量工作中的设计、组织、安排、总结等管理方面的意识和能力;

(4)培养每位同学具有严谨、细致、准确、快速的工作作风和科学态度;

(5)认识测绘工作的科学性、艰苦性、重要性,培养良好的专业品质和职业道德,增强个人工作的责任感和测绘工作所必需的团结协作精神;

(6)培养学生在实践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独立解决在测绘工作中所遇实际问题的能力。

2实习任务

No.

项目与内容

1

实习动员、借领仪器工具、踏勘测区选点

2

仪器检验与校正

3

图根控制测量

3实习注意事项

(1)实习前应做好准备,包括阅读实习指导书和教材中有关章节,准备好必要的实习用具等;

(2)实习前应了解实习的内容和要求,弄清有关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3)实习无论在室外或室内进行,都和上课一样,必须遵守相关实习纪律,听从实习小组组长和实习指导老师的安排和调遣;

(4)应认真完成所分配的实习任务,亲身实践实习的每个操作环节;

(5)应按统一安排的地点进行,不得擅自改变;

(6)实习中应爱护仪器工具,严格遵守“测量仪器使用规范”;

(7)实习中必须重视记录,严格遵守“测量资料记录规则;

(8)实习中应该爱护树木花草和农作物,不得任意损坏。

(9)实习中注意自身安全和仪器安全,不要与周围居民和社会闲杂人员发生无故争端和纠纷。

4常规仪器使用细则

测量仪器多为精密、贵重仪器。

为保证仪器安全,延长使用寿命及保持仪器精度,使用仪器时,需按本规则要求进行;

对光学仪器要严格防潮、防尘、防震,在雨天及大风沙气候下不得使用,在搬运途中必须有人扶持;

仪器应尽可能避免架设在交通要道上,在架好的仪器旁必须有人看守;

在架设好仪器后,必须检查脚腿螺旋及连接螺旋,是否确已拧紧;

在使用过程中搬动仪器,应将上盘制动螺旋松开。

对于经纬仪,还要将望远镜竖置,将仪器抱在胸前,一手扶住基座部分,不得将仪器扛在肩上;

拧动仪器的各部的螺旋,要用力适当,在未松开制动螺旋时,不得转动仪器的照准部及望远镜;

在取出仪器后,必须将干燥剂放于盒内,并将盒子盖好,以防干燥剂失效;

工作时不得坐在仪器盒上。

在仪器装在盒内搬运时,应该检查搭扣是否扣好,皮带是否安全;

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仪器转动失灵或有异样声音,应立即停止工作,对仪器进行检查,并报告实验室;

仪器的光学部分如沾有灰尘,应用软毛刷刷净,不得用不洁及粗糙的布类擦拭,更不得用手擦拭;

如仪器沾有水珠,应将仪器在通风干燥处晾干后再装入盒内;

工作过程中,不得将两腿骑在脚架腿上;

使用仪器后,均应详细检查仪器状况及配件是否齐全;

仪器装箱时应保持原来的放置位置,且将制动螺旋拧紧。

如果仪器盒子不能盖严,不能用力按压,应检查仪器的放置位置;

水准尺应该保持其4刻划清晰,没有弯曲,不得用来扛抬物品及乱扔乱放。

水准尺放置在地上时,尺面不得靠地;

5全站仪使用细则

全站仪为特殊贵重仪器,在使用时必须遵守常规仪器使用细则和本细则;

仪器应严格防潮、防尘、防震,在雨天及大风沙气候下不得使用,长途搬运时,必须将仪器装入减震箱内,且由专人护送;

工作过程中搬移测站时,仪器必须卸下装箱,或装入专用背架,不得装在脚架上搬动;

仪器的光学部分及反光镜严禁用手摸,且不得用粗糙物品擦拭。

如有灰尘,宜用软毛刷刷净;如有油污,可用脱脂棉蘸乙醚混合液或哈气擦拭;

仪器不用时宜放在通风、干燥、而且安全的地方.如果在野外沾水,应立即擦净、晾干,再装入箱内;

仪器在阳光下使用时必须打伞,以免曝晒,影响仪器性能;

发射及接收物镜严禁对准太阳,以免将管子烧坏;

仪器在不使用时应经常通电,以防元件受潮。

电池应定时充电,但充电不宜过量,以免损坏电池;

使用仪器时,操作按钮及开关,不要用力过大;

使用仪器前,应检查电池电压及仪器的各种工作状态,看是否正常,如发现异常,应立即报告实验室,不得继续使用,更不得随意动手拆修;

仪器的电缆接头,在使用前应弄清楚构造,不得盲目的乱拧乱拨;

仪器在不工作时,应立即将电源开关关闭;

仪器、设备凡有丢失、损失,由实习小组全部成员按学校相关规定进行赔偿。

损坏情况较轻,且能修理复原者,赔偿修理费;设备丢失或损坏情况严重,不能修复,或虽可修复,但对仪器精度严重损伤者,则酌情按原价或折价赔偿;如果属于不听劝阻或有意损坏的,事故责任人将承担经济赔偿并将另行给予行政处分。

第一章仪器检验与校正

§1.1任务要求

1、水准仪检验与校正

(1)、圆水准器轴应与仪器旋转轴平行的检验与校正;

(2)、十字丝横丝应与仪器旋转轴垂直的检验与校正;

(3)、i角的检验与校正。

2、经纬仪检验与校正

(1)、水准管轴应垂直于仪器旋转轴的检验与校正;

(2)、十字丝竖丝应垂直于横轴的检验与校正;

(3)、视准轴应垂直于横轴的检验与校正;

(4)、横轴应垂直于竖轴的检验;

(5)、竖盘指标差的测定;

(6)、光学对中器的检验与校正。

检验由小组成员协作完成,以组为单位提交检验报告。

§1.2检验方法

一水准仪的检验报告

 

仪器型号编号日期班组姓名

(一)一般性检验记录

检验项目

检验结果

三角架是否牢固

 

脚螺旋是否有效

 

制动与微动螺旋是否有效

 

微倾螺旋是否有效(微倾式水准仪)

 

对光螺旋是否有效

 

望远镜成像是否清晰

 

 

(二)圆水准器轴平行于竖轴的检验校正记录

 

整平后旋转180°前的气泡位置整平后旋转180°后气泡位置

(三)十字丝横丝垂直于竖轴的检验校正记录

请在下图中给出十字丝横丝与目标的位置关系

位置1位置2

(四)视准轴平行于水准管轴的检校记录

仪器位置

项目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在中点

测高差

A点尺上读数a1

 

 

 

B点尺上读数b1

 

 

 

hAB′=b1-a1

 

 

 

平均高差hAB

 

 

 

在A点

附近检验

A点尺上读数a2

 

 

 

B点尺上读数b2

 

 

 

b2′=a2+hAB

 

 

 

△b2=b2-b2′

 

 

 

 

 

 

二经纬仪的检验报告 

仪器型号与编号日期班组姓名

(一)一般性检验记录

检验项目

检验结果

三脚架是否牢固

 

脚螺旋是否有效

 

水平制动与微动螺旋是否有效

 

望远镜制动与微动螺旋是否有效

 

照准部转动是否灵活

 

望远镜转动是否灵活

 

望远镜成像是否清晰

 

(二)照准部水准管轴垂直于竖轴的检验记录

标出检验前后气泡位置或偏离格值。

(三)十字丝竖丝垂直于横轴的检验记录

绘出十字丝竖丝与目标点的位置关系。

 

(四)视准轴垂直于横轴的检验记录

方法一检验:

照准远处与仪器同高点A进行盘左观测,水平度盘读数

,盘右再瞄准A点,水平度盘读数

盘右位置正确水平度盘读数

视准误差

 

(五)光学对点器的检验:

光学对点器在各个方向的位置示意图

第二章图根控制测量测量

§2.1任务要求

1技术设计:

在收集资料(包括任务要求、技术规定和已有测量资料等)、踏勘测区(包括天气情况、主要居民地、河流、植被、交通状况和地形条件等)的基础上进行技术设计,提交《地形测量技术设计书》(每人一份)。

2图根平面控制测量

图根控制测量平面部分以导线的形式进行布设,原则上应布设成闭合或附合导线。

导线采用经纬仪测水平角,皮尺(钢尺)测水平距离。

(1)踏勘选点:

在室内,根据相关的资料(如地形图,已知控制点等),设计出初步的图根控制方案(可选择附合导线、闭合导线和支导线),根据方案由全组同学到实地选点并设立标志。

设点时应注意点间的通视问题,点位的选择应考虑以后的测图相关问题。

(2)外业观测:

要求小组成员每人都要进行观测、记录、前、后视的作业工作,记录本上应清晰反应出各自的作业过程。

实习完成后每组均要提交相应的观测记录。

每天外业工作结束后,由观测者检查相应的原始记录。

(3)内业计算:

每人设计一套计算表格,独立完成部分内容的内业计算,每人提交一份计算成果(包括计算表格和控制点成果表)和控制网略图。

3图根高程控制测量

(1)路线设计:

根据图根导线的布设情况及实际的地形状况制定统一的水准观测路线,要尽可能构成附合水准路线和闭合水准路线。

(2)外业观测:

要求小组成员每人都要进行观测、记录工作,记录本上应清晰反应出各自的作业过程,实习完成后每组均要提交相应的观测记录。

每天外业工作结束后,由观测者检查相应的原始记录。

(3)内业计算:

参照《测量学》相关内容,设计计算表格,每人独立完成部分内容的内业计算,每人提交一份计算成果(包括计算表格和水准点成果表)和水准路线略图。

§2.2技术要求

1图根控制点的密度要求:

平坦开阔地区图根点的密度(点/km2)

测图比例尺

1:

500

1:

1000

1:

2000

图根点密度

150

50

15

2图根光电测距导线测量的技术要求

比例尺

附合导线

长度(m)

平均

边长(m)

导线相对闭合差

测回数

方位角

闭合差

测距

1:

500

900

80

≤1/4000

1

≤±40

单程观测

1:

1000

1800

150

3四等水准测量的测站观测限差

等级

视线长度

前后视距差

任一测站上前后视距累计差

视线高度

黑红面读数差

黑红面高差之差

四等

≤80m

≤5.0m

≤10.0m

三丝能读数

≤3.0mm

≤5.0mm

4以上限差的制定是根据《城市测量规范CJJ8-99》和我们现实的仪器状况制定,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强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以后相关课程内容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

以后在生产单位进行生产作业时,应参照相应的行业规范或规程,根据本单位的仪器设备和技术力量,制定实际可行的相应技术标准。

附录1实习计划和安排

序号

时间

内容

备注

1

2012.11.30

实习动员、领仪器、仪器检验与校正

确定测区踏勘选点、确定施测方案

2

2012.12.1~2

图根控制测量(平面控制、高程控制)

3

2012.12.3

交仪器及测量成果

附录2实习成绩评定办法

实习成绩采用五级制,具体评定标准如下:

项目

满分

综合表现(实习报告、平时表现)

20分

图根控制测量技术设计书

10分

仪器检验与校正

5分

图根控制测量(平面)

25分

图根控制测量(高程)

15分

内业计算

25分

总分

100分

附录3仪器工具

1.仪器与工具(以一组为例)主要仪器:

J6经纬仪,S3水准仪,皮尺等。

具体仪器领取时间及配套工具按实验室安排为准(领仪器时每组组长出示“三证”,另附100元押金)

2.耗材(以一组为例)

1)导线测量记录表和水准测量记录表(实习记录表格见附录8,各组根据需要自行单独打印)。

2)记号笔,铅笔(2H,3H)3)水泥钉若干

3.资料

测区已有控制点资料;测区已有地形图资料。

附录4提交成果资料清单及完成任务的相关要求

一提交成果资料清单

1仪器检验报告

2《图根控制测量技术设计书》

3图根平面控制测量成果(包括外业记录表格、内业计算表格和控制点成果表)和控制网略图。

4图根高程控制测量成果(包括外业记录表格、内业计算表格和水准点成果表)和水准路线略图。

5实习报告及《图根控制测量技术设计书》(每人一份)

二完成任务的相关要求

1所有实习任务,以组为单位完成,由组长负责组织和安排组内的工作;

2每个小组的成员应该完成每个环节的部分工作,并应在各自的实习报告中写明自己所完成的部分;

3技术设计书由每个小组共同协商编写,每个人应独立提供自己的技术设计书。

若个人有不同于小组的技术方案,应遵从小组共同制定的方案,但可在个人的技术设计书中予以保留个人方案。

4图根控制测量中的记录必须在现场记录在记录簿上,不允许先写在纸上以后再进行誊写。

记录过程中应做到准确、清晰、整洁,不允许涂改和用橡皮擦拭。

5内业计算以小组为单位,至少两人同时独立计算,并对结果进行对算。

每人均应独立完成内业中的某个部分工作。

内业计算结束,应注明数据整理、计算、检查工作的具体人员姓名。

计算中的附图和表格等应手工绘制,不允许复印或打印。

6技术设计书、内业计算成果和实习报告必须手写,不能为打印稿,其中的附图和计算表格不能复印或打印。

7小组提交成果为“提交成果资料清单”中的前四项,缺失其中的任何一样,认定该组全部成员实习成绩为不及格。

8个人提交成果为实习报告及《图根控制测量技术设计书》。

9特别要求小组实习成果不得出现重大错误,如整条导线成果错误或整个小组大量成果丢失等情况,将认定整个实习小组实习成绩为不及格。

三测量记录规则

1实习记录直接填写在规定的表格中,不得先用另纸记录,再行转抄;

2所记录和计算须用2H或3H铅笔书写,不得使用钢笔、圆珠笔或其他笔书写;

3字体应端正清晰,书写在规定的格子内,上部应留有适当空袭,作错误更正之用;

4写错的数字用横线端正地划去,在原字上方写出正确数字。

严禁在原字上涂改或用橡皮擦拭挖补;

5禁止连续更改数字,例如改了观测数据,又改其平均数。

观测地尾数原则上不得更改,如角度地分秒值,水准和距离的厘米、毫米数;

6记录的数字应齐全,如水准中的0234或3100,角度的30405或250050,数字“0”不得随便省略;

7当一人观测由另一人记录时,记录者应将所记数字回报给观测者,以防听错记错;

8记录应保持清洁整齐,所有应填写的项目都应填写齐全。

附录5实习组织与纪律

1、实习组织

图根控制测量实习由全班同学分成5个实习小组,每组选出一个组长,在实习的期间,负责该组实习工作的组织、实施与对外联络。

2、实习纪律及注意事项

(1)、严格遵守《学生手册》中有关规定;

(2)、树立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严格执行有关地形测量的规定;

(3)、搞好组内和组间的团结协作;

(4)、加强组织性和纪律性,工作过程中团结、协作;

(5)、必须认真参加所有实习阶段的工作,出测和收测时要步调一致,不得无故缺席。

不得相互代替工作,一经发现按作弊处理。

(6)、对所领仪器和工具应精心照料、分工负责。

对违章操作和保管不当造成损坏或遗失,按实验室制度由个人和小组负责赔偿。

(7)、在外作业时,来往车辆和行人较多,应注意人身和仪器安全,外业布点时不得将点不设在马路中间或阻碍交通的地方或存在交通安全的地方,若遇此情况,第一次实习教师有权勒令将其点废除,并将在最终的实习成绩中减分,若执意不改者,由实习指导小组决定停止该小组的实习,实习成绩按不及格定。

若遇到特殊情况时,应及时由组长向实习指导老师汇报。

(8)、实习期间不得无故请假。

缺席实习(包括请假)三分之一时间及以上者认定为未能完成实习,不评定实习成绩或实习成绩认定为不及格。

附录6《图根控制测量技术设计书》编写大纲

1、技术设计的基本原则

(1)、技术设计方案应先考虑整体而后局部,且顾及发展;要满足用户要求,重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要从作业区实际情况出发,考虑作业单位的实力(人员技术素质和装备情况),挖掘潜力,选择最佳作业方案。

(3)、广泛收集,认真分析和充分利用已有的测绘产品和资料。

(4)、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方法和新工艺。

2、技术设计书的内容

(1)、任务概述:

说明任务来源、测区范围、地理位置、任务量和采用的技术规定,应附交通、地理位置示意图。

(2)、测区概况:

说明测区高程、相对高差、地形类别、困难类别和居民地、道路、水系、植被等要素的分布与主要特征;说明气候、风雨季节及生活条件等情况。

(3)、已有资料的利用:

说明已有资料采用的平面和高程基准、比例尺、等高距、测制单位和年代,采用的技术依据,对已有资料的评价和可以利用的情况。

(4)、图根控制测量设计方案:

说明图根控制测量的方法(导线、小三角等)、各类控制点的布设方案(选点、设置和构图)、(水平角、水平距离和高差)施测方法和使用的仪器,以及有关技术(各种限差)要求。

应附图根控制网的设计略图。

附录7实习报告编写大纲

1.概述

1)实习时间与地点

2)实习目的和意义

3)组织与分工

2.图根控制测量

(1)平面控制

1)坐标系统和起算数据;

2)导线布设方案与导线略图;

3)使用仪器、观测方法;

4)导线计算过程及计算成果表;

5)精度情况:

方位角闭合差和全长相对闭合差。

6)导线测量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2)水准测量

1)高程系统和起算数据;

2)线路布设方案与水准路线略图;

3)使用仪器、观测方法;

4)水准测量计算过程及计算成果表;

5)精度情况;

6)水准测量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3.本人在本次实习中所做工作一览表。

4.对本组的《技术设计》、本组的工作安排、本组的各个作业环节的总结和评价及改进意见

5.实习体会与收获

1)收获与体会,对自我实习表现的评价;

2)建议。

 

附录8记录表格

水准测量记录手簿

组名:

组长:

组员:

测站编号

后尺

下丝

后尺

下丝

方向

尺号

标尺读数

K+黑-红

高差中数

备注

上丝

上丝

后距

前距

黑面

红面

视距差d

累计视距差

后-前

后-前

后-前

后-前

后-前

后-前

后-前

后-前

后-前

导线观测记录表格

测回

竖盘位置

目标

水平度盘读数

(°′″)

半测回角值

(°′″)

较差

(″)

一测回角值

(°′″)

各测回平均值

(°′″)

观测者

1

2

边名

第一测回平距读数(m)

第二测回平距读数(m)

两测回平均值(m)

观测者

第一次

第二次

平均值

第一次

第二次

平均值

测回

竖盘位置

目标

水平度盘读数

(°′″)

半测回角值

(°′″)

较差

(″)

一测回角值

(°′″)

各测回平均值

(°′″)

观测者

1

2

边名

第一测回平距读数(m)

第二测回平距读数(m)

两测回平均值(m)

观测者

第一次

第二次

平均值

第一次

第二次

平均值

测回

竖盘位置

目标

水平度盘读数

(°′″)

半测回角值

(°′″)

较差

(″)

一测回角值

(°′″)

各测回平均值

(°′″)

观测者

1

2

边名

第一测回平距读数(m)

第二测回平距读数(m)

两测回平均值(m)

观测者

第一次

第二次

平均值

第一次

第二次

平均值

班级/小组:

成员:

附录9临潼校区控制点成果

北京五四坐标GPS网

点名

X

Y

H

GP07

3805471.4525

19333102.2647

478.377

GP08

3805466.1691

19333046.3875

478.839

GP09

3805493.9243

19332974.3025

479.342

GP10

3805627.9934

19332976.4604

471.811

GP11

3805691.5853

19332978.1971

468.81

GP12

3805802.1910

19332980.2431

463.787

GP13

3805905.3847

19332981.7678

458.584

GP14

3806031.1781

19332985.1790

456.863

GP15

3806088.7698

19332986.2429

453.973

GP16

3806245.6417

19332990.1155

446.762

GP17

3806247.3514

19333113.2499

446.92

GP18

3806081.7387

19333100.4000

453.34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